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近代早期重大歷史現象是指什麼

近代早期重大歷史現象是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15 09:49:22

⑴ 中國近代化起步階段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

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武昌起義等。

⑵ 中國近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長征、雙十二事變、九一八事變、三大戰役、南京大屠殺。

1、長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

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2、雙十二事變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3、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

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4、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中華民國國軍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個戰略性戰役。

1948年,解放軍攻克擁有10萬重兵、工事堅固的山東省會城市濟南 。斃傷國民黨軍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 。濟南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攻克敵人重點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 。這一戰役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 。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5、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 ,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⑶ 中國近代史重大歷史事件

1、鴉片戰爭開始和結束的標志:①1840年6月,英軍艦隊駛進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標志著鴉片戰爭的開始。②1842年8月,英軍駛抵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標志著鴉片戰爭結束。
2、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引起了中國社會性質、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國人民革命任務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國人民開始擔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3、《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是中國境內第一塊租界出現的標志。
4、第二次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這是因為:中國在政治上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入到內地。
5、有關太平天國運動的六個標志: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宣布起義,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開始。②1851年的永安建制,標志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③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標志著太平天國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④西征和東征的勝利,標志著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⑤天京變亂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軍事上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⑥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6、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標志著標榜「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的破產。
7、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大大程度加深了。因為《馬關條約》的內容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標志著美國侵略中國的新階段和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同盟的形成。因為該政策在承認各國在華「勢力范圍」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機會均等」、「利益均沾」,它得到了西方列強不同程度地贊同,使得列強在中國空前激烈的爭奪,暫時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
2.1895年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標志著維新思想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4.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已經徹底變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
5.資產階級革命派形成的標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建立。20世紀初,隨著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形勢的發展,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相繼建立,為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奠定了階級基礎和組織基礎。
6.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此以後,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的領袖、統一的綱領和統一的組織領導。
7.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同時又標志著北洋軍閥統治的建立。
8.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因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並在運動後期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五四運動比辛亥革命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五四運動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⑷ 近代史的重大歷史事件有什麼

1842年8月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1、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洋銀2100萬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須與英國協商。


(4)近代早期重大歷史現象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近代史中五次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近代史開端,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

5、日本侵華戰爭(抗日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東北淪陷。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⑸ 歷史現象指的是什麼如圖該如何解答

歷史現象指歷史運動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徵,是歷史本質的外部表現。從金屬馬鐙東出西傳可以看出當時的中國對外交往非常密切,也說明當時中國的冶煉業和鑄造業很發達。

⑹ 列舉中國近代史上(五四後)20個重大歷史事件或現象,並分別寫出它們的意義

我提供的有關事件意義的答案內容比我實際回復的要多,引文有字數的限制,因此我刪減了部分內容,如果你需要的話,可以給我郵箱,我將省略的部分郵給你。
1 中國共產黨成立: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人民有了可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保證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發展。使中國革命有了馬列主義科學的指導思想,並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並溝通了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的聯系,為中國革命獲得國際援助和避免資本主義前途提供了客觀可能性。

2 八一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歷史新時期。以南昌起義為起點,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創建人民政權和人民軍隊。中國革命在經歷大革命的嚴重失敗之後重新興起,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
南昌起義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歷史。南昌起義鍛煉造就了人民軍隊的傑出將帥。 南昌起義培育了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偉大精神。南昌起義不僅創造了革命史和建軍史的奇觀,而且鑄造了偉大的八一精神:聽黨指揮,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為民奮斗。

3 918事變: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變中國為其殖民地的開始,是中國各階層人民在民族危機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規模的抗日救國高潮的開始,對中日兩國歷史均具重大影響。

4 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它對推動國共兩黨的再次合作和團結抗日起了重大作用。西安事變是國內革命戰爭走向民族戰爭的轉折點。西安事變是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被認為是挽救國家民族一大危機,成為當時停止內戰、發動抗戰的一個歷史轉折關鍵。

5 77事變:
是中國8年抗戰的起始,其歷史含義不言而喻。

6 長程:
首先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軍隊歷史上的一個豐碑。
第二個方面就是跟新局面的開展聯系在一起。
第三個意義,長征的勝利,從我們黨本身來講,也是一個轉折。這個轉折就體現在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
第四個方面的意義,那就是宣傳隊的作用,播下了革命的火種,也就是播種機,後來再到我們解放戰爭的時候,我們播下了革命戰爭的火種在那兒。

第五個方面的意義,長征的勝利雖然我們遭受了重大的犧牲,但是我們到最後,長征勝利的時候,到抗戰爆發之前,大致我們的紅軍在45000左右,這些人都是經過長期考驗的、堅定的共產黨員和革命戰士,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他們都是寶貴的中國革命的骨幹,而這些人後來除了在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犧牲的之外,建國後基本上都成了治黨、治國、治軍的骨幹,這個意義也是不可低估的。

最後一個意義,就是長征它還有一個世界意義,它昭示的是中國共產黨是什麼、是干什麼的、中國的紅軍是干什麼的、中國人是什麼事都能幹好的是永遠不可戰勝的,盡管我們現在經濟文化還很落後,其他帝國主義亡我自心還不死,但是中國確實在世界上的地位空前的提高,應該說當時長征就有國際影響。

7 延安整風運動:
延安整風運動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和各根據地開展的一次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它的歷史功績巨大,現實意義深遠。

8 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有幾點功績比將為人民牢記:首先是堅持了華北敵後根據池,牽制了日軍的大量兵力,減輕了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的壓力,對國際反法西斯斗爭作出了貢獻。
這次大戰充分顯示了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八路軍的強大力量,振奮了民族精神,堅定了全國抗戰軍民的勝利信心,提高了我黨我軍在全國人民中的威望,贏得了世界輿論的同情和支持。

9 論持久戰: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關於持久抗戰的思想與中共提出的持久戰理論有本質區別.毛澤東立足20世紀30年代的世情、國情,全面、系統、科學地反映出了持久抗戰的特點和規律,揭示了中華民族反侵略戰爭勝利根本原因之所在.持久抗戰思想中蘊涵了毛澤東系統科學而又深邃宏博的國情思想,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具有恆久意義.

10 遼沈戰役:
遼沈戰役的意義在於: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佔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優勢,遼沈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為後面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1 淮海戰役:
長江以北的華北、中原地區基本解放,為平津戰役的不戰而勝提供了條件。

12 平津戰役:
意義:平津戰役中產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隨後產生的「綏遠方式」,對爾後解決國民黨殘存軍隊,加速解放戰爭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國內意義,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獨立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國際意義,在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里,沖破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14 抗日戰爭勝利:
民族解放斗爭的勝利是國、共兩黨共同取得的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存在兩個矛盾。一為民族矛盾,二為階級矛盾,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地位、作用,同這兩個矛盾的性質與相互關系直接相聯。抗日戰爭是全民族戰爭,這是民族矛盾居於主導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戰爭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勢力,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由十年內戰轉為結成統一戰線合作抗日,是抗日戰爭實現並堅持下來的基礎。
蔣介石國民黨及其各派系,在抗戰爆發前基本上掌握著國家政權,有蔣政權參加,才有全民抗戰。共產黨先把「反蔣抗日」改為「擁蔣抗日」,抗戰實現以後又反復強調國共合作,強調全國團結抗戰,就是說明了這個事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力量的興起、壯大,是抗日戰爭實現並取得最後勝利的基本條件之一。共產黨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創導者,軍事上領導著敵後戰場,有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力量的參加,全民抗戰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變後,蔣政權由「攘外必先安內」轉為准備抗日。抗戰開始不久,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關於國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共產黨的應有地位和國共合作抗日,就是說明了這個事實。國共兩黨合作成為一個歷史關鍵。中國內部新的團結格局由此確定下來。全國各階級,各民族團結起來,一致抗日救亡。中華民族使自己的覺醒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戰爭就是這樣實現的和雖然經歷驚濤駭浪終於堅持到底了的。從雙方合作奠定抗日戰爭的基礎來看,國民黨與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們這時都站在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關鍵位置上,力挽日本軍國主義洶涌而來的狂瀾。

15 解放戰爭勝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一場全民族抗禦外來侵略者的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最大的變化,是百多年來一盤散沙的中國人開始團結起來,為全民族的利益共同奮鬥了。

16 皖南事變:
是國共內戰的序幕,皖南事變使國共合作幾乎只剩形式,中共在此之後得到美國等的同情票。這是毛赤裸裸的陰謀,以犧牲項英部隊來換取蘇聯同意他革命。

17 井岡山會師:
井岡山會師,壯大了井岡山的革命武裝力量,對鞏固擴大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推動全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先後在南方和陝甘地區建立了十幾個革命根據地。毛澤東領導全黨全軍在抗日戰爭中建立了19個大型根據地;解放戰爭中建立了東北根據地,發展了華北、華東、華中、西北等廣大解放區。這些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建立與發展,逐步擴大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態勢,對最後奪取全國勝利起了決定性的戰略作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這條革命道路,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戰爭史上僅有的,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暴力革命的學說。

18 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注意在中共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注意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它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是匯總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達到成熟。

19 七大召開:
中共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指導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標志著黨在理論上的成熟,也標志著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結合產生了一次歷史性的飛躍;它使全黨的認識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統一起來,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從此,毛澤東思想成為黨和人民的一面旗幟,指導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

20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第一,牽制了國民黨軍隊,緩解了解放區軍事壓力。
第二,開辟了新解放區,緩解了老解放區經濟壓力。
第三,改變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態勢,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第四,鍛煉了官兵,造就了一支頑強的部隊。

閱讀全文

與近代早期重大歷史現象是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