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七國之亂是哪七國
七國之亂是以吳王劉濞為首發動的一次同姓王聯合大叛亂。參與叛亂的七國是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劉濞蓄謀已久,變亂導火線是漢景帝三年,景帝和晁錯認為吳王劉濞有罪,欲削他的會稽和豫章兩郡。劉濞趁機串通楚、趙、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六國諸侯王,發動聯合叛亂。同時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西向,叛軍順利打到河南東部。景帝很惶恐,先殺了晁錯,想滿足他們「清君側」要求換取他們退兵,但晁錯已死,叛軍不退,還聲言要奪皇位。叛軍至梁國,為景帝之弟梁王劉武所阻。此時景帝才決心武力鎮壓。他命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率軍鎮壓,只用10個月就大破叛軍。劉濞逃到東越,為東越王所殺。其餘六王皆畏罪自殺,七國都被廢除。
B. 七國之亂是怎麼回事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結果:
劉濞逃到東越,為東越人所殺。其餘六王皆自殺,七國都被廢除。七國之亂的平定和諸侯王權力的削弱,沉重地打擊了分裂割據勢力,在制度上,基本解決了劉邦實行諸侯王制度時所產生的弊病,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
C. 七國之亂是什麼時期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景帝時的諸侯反叛中央的叛亂。西漢初年,劉邦分封同姓子弟為諸侯,是為了維護西漢中央政權的穩定,但卻給子孫留下了嚴重的後患。文帝即位的第三年,公元前177年,濟北王劉興居乘文帝去太原抗擊匈奴之機,發動叛亂,開王國叛亂之端。
公元前154年,景帝採納晁錯建議,實行削藩,吳王劉濞帶頭反叛,糾集了七個國家,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率吳、楚等七國20多萬軍隊叛亂。
「七國之亂」的影響
七國之亂平定後,景帝為了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就下令取消了諸侯王治民之權,只「衣食租稅」。又減縮王國的統治機構,降低王國官職的等級,改丞相為相,掌王國政事;內史治民,和郡太守相同,直接聽命於中央;取消御史大夫、廷尉等官,重要官員都由中央任命。
至此,諸侯王國雖仍存在,但已和郡基本相同,成為中央直接管轄的一級地方行政單位。七國之亂的平定和諸侯王權力的削弱,沉重打擊了分裂割據勢力,在制度上,基本上解決了劉邦封立諸侯王時所產生的弊病,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
D. 「七國之亂」是哪七國﹖
分別是:吳國、楚國、趙國、濟南國、淄川國、膠西國、膠東國。
1、吳國
公元前195年,劉邦封劉濞為吳王,都於沛(江蘇沛縣),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國都於廣陵(江蘇省揚州市)。
在公元前154年,劉濞帶領楚、趙等七國公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後被漢軍主將周亞夫擊敗,劉濞兵敗被殺,封國被中央廢除。
2、楚國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劉邦封異母弟劉交為楚王,拆分故楚國中東海郡、薛郡、彭城郡三十六縣置楚國。彭城郡為漢代楚國的核心部分。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楚王劉戊聯合吳國、趙國、濟南國、菑川國、膠東國、膠西國諸王國發動七國之亂。
亂平後,楚國本應改置為郡,但因景帝不忍絕楚元王之祀,故立平陸侯劉禮為楚王。於是彭城郡北部數縣仍為楚國,析彭城郡南部置沛郡,以楚國之薛郡置魯國。
3、趙國
趙國,又名常山國。西漢封國。
秦朝為邯鄲郡和巨鹿郡。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為趙國。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國除為邯鄲郡和清河郡。漢景帝五年復置趙國。
4、濟南國
濟南國,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故齊國濟南郡改置,治博陽(今山東章丘市西)。濟南國轄境約當今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及章丘、濟陽、鄒平等市縣。
漢景帝時,濟南國為參加叛亂的七國之一。亂平國除仍為郡。東漢建武十五年(39年)復為國,西晉改為濟南郡。
5、淄川國
公元前一五七年,漢文帝去世,劉啟即位,是為景帝。漢景帝繼續文帝時的各項政策,聽從並採納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削藩」建議,逐步削奪封國的一部分土地,歸中央直接管轄。
這激起了各諸侯王的強烈反對。公元前一五四年,建國封王十一年的淄川王劉賢參加了吳、楚等國發動的武裝叛亂,這就是在歷史上創造出「請誅晁錯,以清君側」政治策略的著名的漢初「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很快被平定下去了。淄川王劉賢兵敗被殺。同樣參與叛亂的濟北王劉志卻奇跡般的在齊國高人公孫攫的謀劃幫助下,不但免於死罪,還被改封為淄川王,並以安都侯晉封為懿王。
淄川懿王劉志在位二十五年。此後,劉志後代子孫世代相襲,繼承淄川王。當然,這時的淄川國同其它諸侯國一樣,已僅僅是名義上的王國,權力和地位已經是等同於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了。
淄川國在歷史上存續達一七十餘年,至東漢初年並入北海國後最終消失。
6、膠西國
劉端膠西國(前154年—前108年)。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後,劉卬膠西國除,立皇子劉端為膠西王。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死,無後,國除。
7、膠東國
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置膠東國,立悼惠王之子劉雄渠為膠東王,都即墨。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劉雄渠因參與七國之亂,膠東國除,其地分為膠東郡與東萊郡。
漢景帝四年(前153),膠東郡復置膠東國,封劉徹為膠東王,未就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