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西小伙遵循父親的遺囑將他「缸葬」,「缸葬」源於什麼時期
缸葬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期,是非常古老的一種墓葬形式,不同於火葬和土葬的墓葬方式,缸葬能夠使人的遺體不腐,長期保存良好的狀態。
葬於缸中必須以盤膝而坐的姿勢入缸,這恰好和佛教坐化升天的姿勢相差無幾,並且還需要陶缸的底部預留兩個孔洞,以便於靈魂的出入。
陶缸使得老人的屍體長久不腐,屍體的完整程度和木乃伊幾乎相同,非常的神奇。
三、缸葬一直存在於黃河流域地區。
缸葬的形式可以縮減墓地空間,只需要挖出比陶缸略大一些的坑就能完成埋葬,並且所需要的資金也更少,符合古代底層民眾生活的標准,能夠負擔得起。
『貳』 為什麼有些和尚坐化後會幾百年保持肉身不壞
1、修行結晶
縱觀現存的肉身菩薩,其生前無一不修持嚴謹。他們雖表現各異,有的深山苦修;有的入世行醫;有的瘋傻顛倒相;有的治身心於一處,一站就是三年。雖然他們修行的方式不一樣,但都應機說法,利樂眾生,外現凡行,內存清凈。
3、遺體處理
和尚圓寂將遺體保存一段時期(最短的七天,最長的三年),看能否成為真身。其裝殮方式也很特別,和尚圓寂後,將其遺體擦洗干凈,盤成跏趺式裝殮於特製的陶缸中,在遺體的周圍塞滿木炭,直至頸項,頭腦部位放置石灰包,再合上缸蓋塗以黃泥密封,置陰涼通風處存放。密封的陶缸隔絕空氣,木炭吸取遺體內的水份使之脫水干癟。一旦遺體腐爛散發異味,就將陶缸底部的發火孔掏開,引燃木炭火化。坐缸只是形成真身的外部條件,其內因取決於他們生前的修行道涵。長年食素不沾葷腥,注重修煉持久坐禪,必然氣脈貫通,筋骨幹連,加上坐化前知其大限來臨,一般都是十天半月食不沾、水不進,使腹腸空空,體內脂肪和水分極少,這為死後坐缸蛻變為肉身奠定了基礎。但即便如此,能成為不腐之身的也是寥寥可數。只有極少的僧尼一直保存著肉身,這樣在3年後開缸,就是「肉身菩薩」了。形成肉身後,首先是妝漆,3年後再妝上金粉,這樣就基本上可以把屍體與外界隔離開。
『叄』 僧人坐缸是什麼意思
僧人坐缸是指佛教中的僧人圓寂後舉行的一種儀式。
「坐缸」,是一個佛教集合名詞,即「坐化」與「缸葬」的合稱。所謂「坐化」,是指一個修行有所成就之人,能夠於臨終之時,端然坐直而至命終,故又稱「坐亡」或「坐逝」。
「坐化」之所以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境界不同於凡俗,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就是臨終時的姿勢是坐著,而一般人都是躺著的;
其二,就是表明無疾而終,臨終時沒有痛苦。
所以,在很多佛教史傳中,對於坐化之人的臨終狀態,多有「奄然」、「恬然」、「怡然」、「無疾」等描述,但並無坐化之後將屍體安放於何種容器中之記述,且對於坐化後之遺體一般予以火化。
(3)坐化缸一般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缸葬是和尚坐化的一種獨特方式,一般是在僧人圓寂後,將其盤坐裝殮於一個特製的陶缸之中,並在遺體四周添充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來除濕防腐,再密封缸體安葬。
後世僧人選擇「坐缸」,主要目的是為了成就所謂的「肉身不壞」。佛教對「肉身不壞」之追求,最早源於釋迦牟尼佛在世之時。根據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臨終之時,曾囑咐其弟子摩訶迦葉持佛衣缽入定,保持肉身不壞,等待彌勒菩薩降世成佛,度化眾生。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魏、晉、南北朝、隋、唐多有肉身不壞之記載,此時普遍採用體表塗以生漆等物以隔絕空氣,其中最典型的的為六祖慧能真身像。
『肆』 寺院方丈死後裝在大缸內什麼意思
出家前的遺產歸女兒,出家後的遺產歸寺廟!
『伍』 坐化缸的歷史研究
坐化是和尚盤腿端坐而死,在佛教中一般是指修行有素的人,端坐安然而命終。
坐化的高僧在其坐化缸中會有舍利出現,舍利又作「舍利子」。意為屍體或身骨,佛教稱釋迦牟尼遺體火焚後結成的珠狀物。後來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燼。由於坐化的高僧不必火化也可出舍利,坐化缸就成為高僧得道升天的重要形式。佛門中常用的坐式是結跏趺坐,修禪入定大多採用這種坐式,據說,定力深的信徒,臨終時能夠預知死亡時間,安然而逝。因此坐化又稱坐亡、坐脫、坐逝等,歷史有關記載甚多。如唐代黃濤《蒲山靈岩寺碑銘》記載:「了公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肉不壞。」又如清代姚福均《鑄鼎余聞》卷四記載:「五代間,布袋和尚於奉化岳林寺東廊坐逝,偈雲: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這中間又指出了和尚在坐化後屍體不腐的事實,從出土的坐化缸中發掘的和尚遺跡中確實有例證,如越南北部寧省曉廟內的一座佛塔中,發現一具兩百八十多年前坐化的和尚肉身,和尚法號儒知,死於1732年。儒知體內器官保存完好,但由於出土後的保護原因致使身體外觀一眼窩受損,雙臂自肘部折斷。1998年11月15日,在位於四大佛教聖地的九華山中,發現了兩具在坐化缸中坐化高僧不腐的屍體,其一是地藏王菩薩的。它是古朝鮮國的王子,唐肅宗在至德兩年來中國,選中九華山作為道場,時年24歲。99歲圓寂,信徒們將它放入坐化缸內,稱為「缸葬」。3年後開缸,肉身不腐。其二是大興和尚的。大興生於1909年,安徽太湖縣人。17歲上了九華山,在百歲宮出家。1947年,他離開了香火鼎盛的百歲宮,來到了人跡罕至的後山雙溪寺。1985年2月初,大興不小心摔斷了腿,廟中和尚曾要為他醫治,他卻說:「大限已到,我該走了」。2月13日,他停止進食,但對寺中方丈說,他要保留肉身。2月19日,大家把盤腿而坐的屍體裝入缸中,缸中放入了30公斤的木炭和生石灰,然後蓋上蓋子,置於室外。農民們感念大興的好處,為他在缸外修了坐2米多高的磚塔,將缸封住。過了3年零9個月,寺中和尚想啟動缸看看大興身體是否成了肉身,因為九華山的肉身是從地藏王菩薩開始的,均是放置了3年零9個月後開啟的。經佛教協會長老們研究,決定再過一年。這樣,於1989年11月15日,拆開了磚塔,揭開了缸蓋,只見大興和尚的衣服已壞,串念珠的鐵絲也已銹掉,但其伸腿完好無損,坐在缸內肩背挺直,容貌安詳。以上這些事例中的屍體既未去掉內臟,又未用葯物處理,竟能如此完好地保存下來,真叫人感到不可思議。據說,道行高深的和尚預知到其死亡時間後,為了在他圓寂後其弟子能繼續瞻仰他的肉身,以達到不在而又無處不在的境界,通常採取坐禪的方式達到高深境界,當一個人入定時,可以做到控制呼吸和血液循環的流動,在這種狀態下,和尚可以長時間不吃、不喝、不動,是身體的需求和體內的細菌活動降至最低點,因此有助於這些高僧的遺體完整地保存下來,這就是「禪」的力量。
坐化的高僧在進入坐化缸中時通常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在缸外坐化後由他人抬入坐化缸中,另一種是在坐化缸中坐化而後由他人將缸蓋好。據說在第二種坐化方式中,和尚即將坐化(臨終)時,要有一定身份的方丈讓其盤膝坐在缸內,蓋上有開孔的「棺蓋」,待坐化者(死了)以後,再蓋上一個球狀的「寶珠蓋頂」,然後埋在很深的地下。這兩種方式不同,但過程均一致。首先,坐化者盤腿入定置於坐化缸內,兩腳交叉與缸底接觸,以臀部、兩膝支撐於坐化缸體內壁,形成一個底面三角形的穩定結構,藉以固定坐化著的身軀。其次,用缸蓋將坐化著露出缸體的部分固定,其中,缸蓋的中間留有一個圓孔,剛好能使坐化著的頭部從中間穿過。最後,坐化著露出缸蓋的頭部用缸頂蓋好並予以固定。在缸體、缸蓋、缸頂的銜接處均設有卡槽,從而使整個坐化缸結合緊密、渾然一體。為了使坐化的和尚免遭地中水汽侵害,埋葬坐化缸的地形也十分考究,一般選在高坡之上,地形向陽、乾燥之處。坐化缸的三重結構,一則能夠保持坐化者坐化時的姿勢,二則能以嚴密的結合方式保證坐化者在缸內不被來自缸外物體的侵害。
由於坐化缸內坐化的和尚一般均為修身高深的高僧,再加上坐化缸的製作工藝各地不一。戰爭及人為因素;使得能完整地出土、並能再現坐化者遺容的坐化缸,十分罕見。近些年在我市的考古發掘中,於南壇出土的坐化缸屬於最精美、完整的一個。現保存在臨沂市博物館內。坐化缸的發現,為研究古代的制陶工藝和佛教歷史,提供了實物依據,對於研究早期的工藝美術也具有一定價值。也給醫學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
『陸』 請專家鑒定下這是古董嗎什麼年代的呀值錢嗎
你好!你的藏品屬於清代和尚坐化缸真品,有較大的考古價值和宗教價值。坐化缸又稱和尚棺(即和尚坐化缸),缸葬是和尚坐化的一種獨特方式,一般指得道高僧圓寂後,盤坐在一個特製的陶缸之中,並在遺體四周放下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來除濕防腐,再密封連缸體一起安葬。一般繪有六方圖案,圖案包括仙鶴、花鳥、祥雲、荷花、菊花、鳳凰、老鷹、蘭花等,並且圖案上刻有「佛光普照」「福祿壽喜」「阿彌陀佛」等字。「坐化」:佛教指高僧盤膝端坐著死去:成仙的屍解,成佛的坐化,佛教認為,這是人的修為達到一定程度的體現,能體現出其靈魂的靈性來。坐化缸又稱和尚棺(即和尚坐化缸),一般是指和尚用於坐化的器物,從現在出土的文物來看多以陶器為主。完整出土,保存良好,器形大、工藝精、埋藏深的坐化缸來看,是很難得的。坐化缸分為缸頂、缸蓋、缸體三個部分。缸體一般用醬色陶土作胎骨,外面施以黃中帶綠的青釉,色澤晶瑩;在缸體和缸蓋的表面繪有人物、鳥獸、花卉、山水、與宗教有關的人物等圖案,每副之間用裝飾性的花邊圖案分開。這些花邊和圖案,均採用堆貼工藝製成,立體感很強,造型十分精緻。,缸體的高度一般在74公分、最大處口徑在67公分左右。
『柒』 什麼是坐缸
問題一:僧人坐缸是什麼意思 生前有修行的高僧圓寂後,將其盤坐裝殮於一個特製的陶缸之中,並在遺體四周添充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來除濕防腐。如果經矗幾年時間身體不腐爛,就可以起缸,再造塔供養。這種方式,一般是保留全身舍利的做法。
慈公,是菩薩再來,有光,就是菩薩感應。
問題二:佛家坐缸為什麼點燃 為什麼佛教往生後放入缸內 這個有個專業名詞,叫「坐缸」,是「坐化」和「缸葬」相結合而成的。後世僧人選擇「坐缸」,主要目的是為了成就所謂的「肉身不壞...
問題三:是不是只有出家人才能坐缸,普通人能坐缸嗎? 缸葬並不是出家人特有的葬俗。
缸葬是一種古老的葬俗。人死之後,既不土葬,也不火化,是遺體放置到一口陶缸中密封,並在遺體四周放下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來除濕防腐,再密封連缸體一起安葬,屍體多年不腐。所謂的「缸葬」,在考古上叫「瓮棺葬」。一般是瓮棺以豎放或橫埋入土中,是一種流行於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式,同時在長江流域的江南一帶及雲南、廣東也有應用,其歷史可上溯至約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已經發掘的仰韶文化墓葬中,陶制瓮棺是最初人們大量使用的葬具材料。
這種「缸葬」儀式大致要追溯到清朝以前。在古代,這種儀式都必須遵循嚴格的程序:沐浴、更衣、入缸。深夜,圓寂法師的弟子會圍著師傅的大缸誦經3天3夜,以超度亡靈。第4天,會有專門的法師在祭台前做法事,隨後由德高望重的法師和高徒在前面引路,進行入葬,並會提前米灑進墓穴,據說這樣可以迷住魔鬼的雙眼,讓死者獲得安寧。最後經幡傳到大弟子手中,表示「衣銥有傳」。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道教學會人士告訴記者,「這種葬俗在道家和佛家都有應用。由於『缸葬』的密封性很好,能讓死去法師的肉身保持的更長久一些。此外,圓形的缸口也象徵著功德圓滿之意。」
從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我國含有瓮棺葬的史前文化遺址有80多處,瓮棺葬近1100座。而其中仰韶文化的瓮棺葬遺址有50多處,瓮棺墓700多座,占已發現的2/3。不過這種葬式大多數用來埋葬嬰兒或兒童,只有極少數用來葬成年人。至於後來的「坐缸」千日後塑「真身像」的做法,則應該屬於後代地方居民的衍生習俗。「以半坡遺址為例,已經發掘的250座墓葬中,幼兒一般只用一個粗陶瓮,全身放入且大多數呈『仰身直肢』狀。年齡稍大的是用兩個粗瓮對合起來,較小的,上面再蓋上一個陶缽或陶盆。」
仰韶文化中絕大多數的瓮棺頂部和底部中間都有一個人工鑿成的小孔,有的鑽成很規則的圓形,有的則是敲擊成不規則的形狀。「這與當時人們對靈魂的信仰有關,小孔是死者靈魂出入的通道。瓮棺的放置大多是豎立、斜置和橫放三種,墓地一般位於居住房屋的附近。到了清朝,有一些少數民族也會在親人死後,他們火化的骨灰放入瓮內,再入土埋葬。」
「支配早期兒童瓮棺葬儀的,實際上是遠古人類的生殖崇拜觀念。在這種葬俗中,瓮棺象徵女性的子宮,覆蓋棺孔的陶片塗紅是象徵經血,瓮棺內小兒屍體的下肢作蜷曲狀,則是恢復人居母胎時的狀態。所以用瓮棺來葬幼兒,其實是父母祈望他們能夠重生。」張劍光說。
2007年,湖北省鄖縣發現大量東周時期的瓮棺。其中的大瓮用來葬成人,小瓮用來葬幼兒。
問題四:高僧圓寂的時候為什麼要坐缸?難道是如果是真佛的話他的肉身不會爛如果不是佛的話肉身就會爛掉,是不是這 為了示現佛法的真實不虛,但有的修行不到位就會坐缸失敗!
問題五:得到高僧圓寂之後為何會有坐缸和焚燒兩種處理方式呢?請高人解答! 高僧圓寂後選擇坐缸還是很快焚燒,一般都是後世弟子們作主,除非高僧生前明確交代立即焚化。
「坐缸」是和尚坐化的一種獨特方式,一般是在僧人圓寂後,將其盤坐裝殮於一個特製的陶缸之中,並在遺體四周添充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來除濕防腐,再密封缸體安葬。一般封上三年、五年之後會「開缸」,如果屍體不壞,往往會被作為「全身舍利」供奉。也有開缸後再火化的。
問題六:佛家老和尚坐缸怎麼會屍體不腐敗 因為缸屬於陶瓷類產品,經過封閉以後與外界空氣隔絕,細菌微生物不能侵入,缸內還有防腐防潮充填物,缸逐步形成真空狀態,造成身體不會腐爛,是物理現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問題七:佛教僧人圓寂主張火葬還是坐缸? 那是看因緣的,有的甚至留下不滅的肉身供佛弟子們參拜而提高佛弟子的信心
問題八:怎樣的高僧可以坐缸? 為了示現佛法的真實不虛。這一般是按照法師圓寂前發願坐缸,三年後開缸,並保持肉身不腐,即為肉身舍利。
問題九:老和尚坐缸3年肉身不腐 為什麼 肉身佛
問題十:佛教的長老圓寂後屍體怎麼不腐爛? 一般的人死後經過細致處理可能使肌肉變干而不腐爛,但真正的大德高僧不但有屍體不腐的可能,而且還有肌肉紅潤眉毛鬍子照樣長的(曾經報紙上有報道過)。有遺體放香的,有天邊出現祥雲的,還有的人能聽到天樂的,有火化後出現舍利的,有的是坐著走的,有的是站著走的,都面帶微笑表情安詳。這些在佛教中被稱為逝者往生的瑞象。我爸爸曾經為一位老和尚送往生時就身臨起境聞到過老和尚遺體釋放的香氣。但這些瑞象並不被世人所完全相信,所以出現了這樣那樣的解釋,有的科學解釋不了的就成了迷。其實我個人認為這些只是高僧們往生後的一種證實,因為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人們無法看到他們圓寂後去了哪,干什麼,怎麼樣。遺體的狀態是我們唯一能看到的。
『捌』 「章公祖師」肉身像追索案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麼
一、起因:
2014年10月,匈牙利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辦「木乃伊世界」展覽,一尊標名為約公元1100年的中國佛僧肉身寶像作為最重要的展品被單獨安放在一間展廳。
2015年3月,有關這尊肉身佛像展出的消息傳到中國後,福建三明市大田縣吳山鄉陽春村的村民驚奇地發現,匈牙利的展品與他們供奉在普照堂並於1995年被盜走的宋代章公六全祖師肉身寶像極為相似。
二、經過:
2015年3月18日,《環球時報》記者與當地華媒記者劉文建趕赴博物館,通過陽春村提供的寶像細節信息實地近距離觀察,經過比對以及佛墊上「本堂普照章公六全祖師」的文字記載,認為展出佛像就是陽春村的遺失寶像。
2015年3月19日夜間,匈牙利自然科學博物館透露,他們夜間接到荷蘭博物館電話通知,應寶像收藏者的要求在第二天委派運輸車輛將佛像運回。
2015年3月20日,匈牙利當地僑團與陽春村近千村民兩地同時舉行敬拜章公祖師儀式。在博物館內的儀式完畢不到1小時,寶像被突然撤出立即運回荷蘭。
原來寶像為一名荷蘭收藏家所有,通過荷蘭阿森市的德倫特博物館對外展出,2014年已在荷蘭展出半年。
三、結果:
2018年12月12日,荷蘭阿姆斯特丹地區法院發布書面裁決,表示對於中國福建村民向荷蘭藏家范奧維利姆追討章公祖師肉身坐佛像一案不予受理。
(8)坐化缸一般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章公祖師歷代供奉於福建省大田縣吳山鄉陽春村林氏宗祠普照堂的大殿之上,1995年農歷十月廿三日被盜,並被走私出境。2015年3月3日重現匈牙利自然科學博物館,目前章公祖師寶像由一名荷蘭私人收藏家收藏保管。
據匈牙利自然博物館提供的資料顯示,這尊佛像最近的一次交易是1996被交易至現在的主人一位荷蘭收藏家手中。荷蘭一家博物館為這尊有著上千年歷史的中國古佛像做了CT掃描,發現佛像裡面隱藏著一具保持著打坐的姿勢「肉身佛像」,而且其內臟已被掏空。
英國《每日郵報》的對此作了一篇報道,引起了海內外媒體巨大的反響。這也讓故鄉人們找到了這尊失竊了近20年的章公祖師金身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