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世紀中後期,日本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是什麼你怎麼評價它它對我國現代建設有何啟示
明治維新,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失敗後,洋務運動徹底破產,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機。特別是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打敗了俄國,這一事件在當時的中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盡管甲午戰爭中,日本也打敗了中國,中國人痛恨日本,但為挽救中國,中國的資產階級改良派決心用改良方法進行圖強自救。中國人感到要想學習西洋文化、制度,就得把學習的目標從西方轉向日本。
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開始了百日維新。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希望中國能象日本一樣,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是1898年的中國決非30年前的日本,百日維新被慈禧輕而易舉地扼殺了。啟示:1 革新,改革,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不改革只會倒退不會發展。
2 繼續擅長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於中國來說,就是對外開放了。
3重人才,因為明治政府改革的成功,離不開像大久保利通這樣人物的智慧,另外,日本一個使團出使西方學習的都是些腦子里有東西的人,對於中國來說,就是科教興國,人才戰略等等了。
4要與時俱進才能趕上潮流。
5 政府集權,才能領導落後國家飛速發展。
6 現在落後並不可怕,只要全力改革,短期內可以超越。
7 改革時不要把老祖宗的東西都扔了。
改革是富國強國之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不斷地學習世界先進文化精髓,善於吸收和消化他國的科技成果,才能促進國家的進步和繁榮,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相信我國通過以後的改革會變得更加的繁榮昌盛。
② 日本明治維新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1、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使之擺脫了民族危機,從此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2、雖然廢除領主土地所有制,承認土地私有,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極的一面逐漸顯現出來,農民生活貧困,嚴重影響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制約了工業發展。
3、出現了極端民族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災難。
4、明治憲法頒布後,藩閥長期以天皇名義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獲得民主權利。
5、推行愚民政策,灌輸天皇崇拜思想,強制民眾絕對服從天皇,為天皇盡忠賣命。
6、封建殘余制約了日本的經濟建設。
7、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確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體制。採用君主立憲制(二元制)的形式,但實際上依然實行專制主義,藩閥以天皇的名義掌握政權。
8、促使中國的清王朝改變政治體制,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並於1908年8月27日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中國開始了「君主立憲」的道路。
(2)如何理解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擴展閱讀:
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頒布了「五政復古」詔書,這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的開始。
19世紀中葉,一向奉行「鎖國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國的侵略,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日本人民仇視外國侵略者,更痛恨和侵略者相勾結的幕府。農民和市民紛紛起義,開展「倒幕」運動;中下層武士、商人、資本家和新興地主中的改革勢力也投入了「倒幕」斗爭。
就在1月3日這一天發動了政變,由明治天皇召開有倒幕派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出席的御前會議,宣布「五政復古」,恢復天皇親政、廢除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並責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交出領地和財產。1月6日夜間,德川慶喜逃往大阪、集中兵力反撲。內戰爆發。
1月底,倒幕軍在京都附近擊敗幕府軍隊,德川逃往江戶。2月,天皇組織了討幕軍,由於廣大農民和城市貧民積極配合,倒幕軍終於打敗了比自己數量大3倍的幕府軍,德川慶喜被迫投降,倒幕派取得了勝利,建立起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日本新政府。
明治天皇廢藩置縣,將全國劃為3府72縣,消滅了國內的封建割據勢力,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為發展資本主義掃除了障礙,自此以後,由明治天皇主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③ 為什麼說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
因為明治維新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沖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但日本的明治維新並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日本強大後,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