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朱棣為何能篡位成功
雖然這個兒子心地比較仁慈,性格比較懦弱,自己對他並不完全滿意,對他是否能治理好國家並不很放心,但他畢竟是自己的長子。俗話說,父親愛長子,母親疼幼子,因為長子是做父親的歷經千辛萬苦開創的基業的繼承人,是父親的希望所在。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即立朱標為世子,當時他才十歲。朱元璋聘請了最有名的學者宋濂做世子及其他兒子的老師。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又立朱標作皇太子,更加強了對他的培養。現在,當年老的朱元璋越來越感到處理繁重的國務已力不從心,正准備把這萬斤重擔轉到朱標肩上時,他卻撒手先去了,叫老皇帝如何不傷心至極。朱標之死還給朱元璋出了一道難題,即立誰做繼承人。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死了傳嫡長孫,本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朱標的長子朱雄英已於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五月死去,年僅八歲。其次子朱允炆就算是長子了,現在已十六歲。按規矩應立他為皇太孫,作為朱元璋的繼承人。朱允炆自幼聰明異常,很會讀書,但和他父親一樣,性格比較柔弱,缺乏決斷,而且生下來額頭就有點偏,作為一國之君看上去實在有點不雅。而朱元璋的其他兒子,也就是朱允炆的叔叔們,如秦王朱樉、晉王朱h、燕王朱棣等,都封居邊塞,手握重兵。其中第四子燕王朱棣尤其膽識過人,野心勃勃。朱標做太子他們就不服氣,何況他們從來不放在眼裡的偏頭少年朱允炆。剝奪諸王的兵權是一個辦法,但一是他們掌握兵權已久,根基已牢,自己和他們雖為父子,剝奪他們的兵權恐怕也沒那麼容易,弄不好還會出大亂子。更重要的是,兵權不交給他們又交給誰呢?自己曾下狠心將那些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宿將幾網打盡,就是擔心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傢伙在自己身後跋啟難制,威脅朱家天下。把兵權交給他們,自己更不放心。可是,在諸王各擁重兵的情況下,立朱允炆作皇太孫,他將來能鎮得住他的這些叔叔嗎?陷入深深憂慮的老皇帝腦海中又映現了一幕幕往事。朱標還活著的時候,朱雄英死了以後,老皇帝就特別注意起朱允炆來,畢竟他已是皇長孫,將來這天下終要傳到他手上。朱元璋經常把朱允炆帶在身邊,隨時指點他,考察他,但結果往往令朱元璋失望。朱元璋常常自出上聯,命朱允炆對出下句,考察他的反應能力,藉以觀察他的志向,但朱允炆的對句很少有令爺爺滿意的。一次,朱元璋指著宮廷院子里的情景出了個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叫朱允炆對。朱允炆的對句是「雨打羊毛一片膻」,意象猥瑣,情趣低俗。朱元璋聽了直搖頭。接著他又命正在身邊的燕王朱棣對,朱棣脫口而出:「日照龍鱗萬點金。」意象壯麗,氣魄宏大,道出了帝王的身份和口氣,朱元璋不禁大加稱賞。由於這個皇四子長相、性格和才幹都特別像自己,因此朱元璋內心深處對他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也不止一次動過改立太子的念頭。現在反正朱標已死,不是正好可以立朱棣為太子嗎?但事情也並不這樣簡單。立朱允炆做皇太孫,是按規矩辦事。諸王心裡不服氣,嘴上也不好怎麼說。如果改立朱棣,問題就來了。每個皇子都會想,既然不按規矩挑選,為什麼就一定是燕王,為什麼自己就不行?特別是皇二子秦王朱樉、皇三子晉王朱h會不服氣,他們同樣是馬皇後生的嫡子,同樣手握重兵,而且按出生年月,他們還排在燕王的前面。一旦立了燕王,他們稱兵犯闕,爆發內戰,就後悔莫及了。君權專制王朝長治久安靠的是規矩。特別是像立儲這樣的大事,一旦破了規矩,後果不堪設想。老皇帝獨自思忖,左右為難。這種事情又不能隨便與臣僚商量,否則只要露了一絲口風,那些善於察顏觀色、見風使舵的官員們,馬上就會拉幫結黨,各自擁戴,釀成災禍。朝廷里只有一個八十歲的茶陵(今屬湖南)人劉三吾,時任翰林學士,還比較老實可靠。朱元璋一次與他談起自己的心事,說想立燕王為太子。劉三吾只答了一句:若然,陛下置秦、晉二王於何地?這一句正好道中了朱元璋的心病。於是他打消了改立燕王的念頭,在朱標去世五個月之後,於當年九月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雖然柔弱,也知道諸王擁重兵將來會對自己不利。一天他與老師太常卿黃子澄談起此事,黃子澄給他講了西漢景帝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故事,朱允炆高興地說:有了這條計策,我就不用擔心了。轉眼到了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太祖駕崩,二十一歲的朱允炆繼位,馬上就和黃子澄以及齊泰、卓敬等人謀劃削藩。這時秦王朱樉和晉王朱h已死,諸王中地位最高、力量最強的是燕王朱棣和同為馬皇後所生的周王朱橚。齊泰建議從燕王下手,黃子澄則認為燕王早有準備,不易解決,應先取周王,剪除燕王的手足,回頭再取燕。同年七月,朱允炆遂命曹國公李景隆以防邊為名,率軍突然包圍周王在開封的王宮,逮捕朱橚及其世子、嬪妃等送至南京,貶朱棣為庶人。十一月,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控制北平。次年也就是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三月,調都督宋忠、徐凱、耿擜率兵屯開平、臨清、山海關,形成對北平的合圍之勢。四月,齊王朱榑、代王朱桂也被廢為庶人。湘王朱柏因憂懼闔宮自焚死。六月,岷王朱楩被廢為庶人。數月之內,幾位力量較強的藩王都被削奪,燕王朱棣遂於七月稱兵叛亂,以「清君側」、誅滅齊泰、黃子澄等「左班文職奸臣」為名「奉天靖難」。朝廷命老將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率三十萬大軍伐燕,在真定附近滹沱河上交戰,耿炳文大敗。朝廷又以李景隆代耿炳文,發兵五十萬北伐,攻北平不克,在鄭村壩被燕軍擊敗,全軍潰散。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又合軍六十萬,號稱百萬,進至白溝河。雙方大戰,燕軍先敗後勝,殺朝廷軍隊十幾萬,橫屍百餘里,追擊至濟南城下。李景隆集殘兵十幾萬再戰又敗,逃去。山東參政鐵鉉、都督盛庸等拚死守衛濟南,燕軍猛攻三月不下。朝廷乃召回李景隆,以左都督盛庸為平燕將軍,以鐵鉉為兵部尚書參贊軍務。十二月東昌大戰,燕軍大敗。在此之後,雙方又經歷了夾河大戰、藁城大戰、兩次齊眉山大戰、小河大戰、靈璧大戰、浦子口大戰等許多次交鋒,朝廷軍隊勝少敗多,燕軍步步進逼,終於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攻入南京,朱棣如願以償取建文帝而代之。朱棣初起時,他已被解除指揮朝廷軍隊的兵權,連他的王府三護衛的精銳也盡被抽走,他能調動的軍隊至多不過數千,控制的范圍僅限於一個燕王府。北平城早已在朝廷軍隊的控制之下,北平周圍朝廷更布重兵形成合圍之勢。反觀朝廷這方面,動輒調兵數十萬,以舉國之人力、財力與一隅相爭,道義上也占上風。為什麼結果竟是朝廷敗而燕王勝呢?後來的評論者往往強調燕王手下多能征慣戰之士,他又襲取了寧王屬下的朵顏三衛驍騎,還得到了蒙古韃靼部落出兵相助(蒙古當時是明朝的死敵,燕王多次率師追討蒙古,篡位成功後又幾次親征蒙古,而在「靖難之變」中蒙古韃靼部卻出兵相助,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至今是個謎),而朝廷的軍隊多來自南方,往往脆弱怯戰。其實朝廷軍隊中也有如盛庸、平安、瞿能父子等一批驍將,燕軍的主要將領張玉、譚淵、王真、李斌等都先後被他們斬殺。朝廷的文武官員也大多對建文帝忠心耿耿。如燕軍攻懷來、薊州等地時,都指揮孫泰、彭聚都血戰至死,都督宋忠、都指揮俞瑱等將校百餘人兵敗被俘,無一肯降,皆不屈而死。直到建文三年末,燕王起兵已三年,所佔據的仍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其他地方都是旋得旋失,復歸朝廷所有。因此,雙方兵力的多寡強弱,並不是勝敗的決定因素。仔細考察「靖難之變」的經過,我們就會發現,雙方最高統帥素質的顯著差異,以及由此導致的雙方在重大戰略決策上的得失,才是決定勝敗的根本原因。首先,建文帝畢竟年輕,心躁氣浮,而齊、黃等人又沒有制約而是助長了他的這種性格,導致朝廷在削藩問題上操之過急,激化了矛盾,而且貽敵方以口實。太祖死後,燕王前來奔喪,將至淮安,齊泰等人卻建議建文帝派使者命他回北平,不準諸王來南京奔喪。做兒子的要給父親送葬,天經地義,建文帝此舉,顯然不近人情,實際上示人以弱。次年二月燕王照常入朝覲見,平安無事,亦可見上年處置失當。建文帝即位後,實際上掌握著處置諸藩的主動權。如恩威並用,先名正言順地解除諸王兵權,同時對他們的過失暫時隱忍,使他們保住王位,不失富貴,無性命之憂,待時機成熟後對個別藩王予以個別處置,則諸王不得不就範。朝廷與藩府之間的緊張關系或可緩解,干戈或可避免,則朝廷幸甚,諸王幸甚,天下蒼生幸甚!可是建文帝即位後不到一年,即連廢五王,湘王結局尤慘。接著又下令逮捕燕王及其屬下,這就造成了一種燕王除造反外無路可走的局面。這些都使燕王有了起兵的理由,也使國人特別是燕王的部下覺得朝廷實在做得過分,對燕王產生同情和理解,進而支持他。反觀燕王朱棣,他雖早有奪位野心,但一直隱忍不發。親信道衍推薦術士袁珙給他看相,袁珙稱他為「異日太平天子」,他佯裝不解,將袁珙驅逐至通州,袁珙已登船准備沿運河南下,他確信袁珙不是朝廷密探,才將其招回,可見他是何等謹慎小心。建文元年三月他自南京返回北平後,即自稱病重,繼而假裝發瘋,在街道上亂跑,搶東西吃。張昺、謝貴來探病,正當盛夏,他緊挨火爐,還渾身發抖直叫冷,在官中行走也拄著拐杖,弄得張昺、謝貴及朝廷也將信將疑了。後來張、謝奉命率重兵包圍王府,燕王的問題本可一舉解決。但燕王假稱願意交出朝廷所要逮捕的屬下,張、謝受騙入府被殺,圍府的軍隊群龍無首也迅速瓦解,形勢遂告逆轉。張、謝完全應該讓燕王把人犯送出王府。他們之所以輕易上當,就是因為燕王麻痹敵人的計策起了作用。後來一直到攻入南京時,燕王仍然打著「奉天靖難」、「清君側」、「周公輔成王」的旗號,沒有宣布自己奪位的真實意圖,這不僅蒙蔽了大批官吏、民眾,甚至還使建文帝產生幻想,表明他的這種策略很有效果。建文帝生長宮中,閱歷短淺,對世事風雲變幻並無定勢、勝敗轉機往往只在呼吸之間缺乏警覺,總以為以全國之力撲滅燕軍不成問題,因而對此掉以輕心,這是他致敗的又一個重要因素。燕王起兵後,北方戰火連天,建文帝卻把主要精力放在與方孝孺等討論文治,按照《周禮》改定官制等方面,似乎從未考慮親征,而是把希望寄託在李景隆這種徒有其表而無實際才能的人身上。甚至到了建文四年四月,燕軍已打到淮河一帶,只因平安、徐輝祖、何福等齊心協力打了幾次勝仗,朝廷又認為燕軍不足慮,建文帝遂召徐輝祖率軍還南京,致使平安、何福勢單力孤,燕軍乘機反攻,朝廷軍隊慘敗,平安等大將或戰死或被俘,遂失去了撲滅燕軍的最後一次機會。而與建文帝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燕王每戰必全力以赴,身先士卒,鬥志旺盛;對雙方每位將領的特點、部隊的士氣、城池攻守的難易、地理形勢的利害、戰陣的得失等等,真可謂知己知彼,料事如神。白溝河大戰,燕軍初戰失利,戰至夜深收兵,燕王親率三騎殿後,迷失道路,下馬伏地視河流,才辨出東西,回到營中。次日再戰,燕軍又敗,燕王親率七騎沖陣,朝廷軍隊箭如雨下,燕王坐騎三次被射倒,三次換馬,所帶三袋箭用盡,乃揮劍奮擊,以致劍鋒砍缺不能用,終獲大勝。夾河大戰中,燕王親自督陣,及戰罷還營,燕王塵土滿面,諸將都認不出,聽到聲音,才上前相見。燕王就是如此親冒矢石,奮不顧身,加上他善於安撫將士,他的部下才願意拚死效命,銳不可當。建文帝自幼深受儒家仁義之說的影響,用之治國或有益,行之於你死我活的戰爭則不勝其害。他既想保住自己的皇帝位子,又要維護自己的面子。對燕王他既害怕,又下不了決心置之於死地,當斷不斷,患得患失,左右搖擺,抱有幻想,這可能是導致他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建文元年二月燕王入朝,戶部侍郎卓敬密奏:燕王智謀絕人,酷似太祖,且北平地勢雄峻,金、元皆興起於此,應將燕王改封南昌,以絕後患。建文帝看過奏章後將它藏在衣袖中,次日對卓敬說:燕王骨肉至親。卓敬說:隋文帝和楊廣不是父子嗎?建文帝沉默許久,結果說了一句:還是算了吧。放走了燕王。及至燕王起兵,耿炳文率師北伐,本當一鼓作氣,剪除燕王,可建文帝卻告誡諸將,說什麼一家之內開戰,不祥之極,要將士們與燕王對壘時務必體會他的意思,不要讓他背上殺叔父的惡名,弄得將士們疑慮重重。後來在東昌大戰、夾河大戰中,將士們有多次殺死燕王的機會,就因為建文帝有言在先,不敢出手。燕王也知道這一點,有恃無恐,因而動輒沖鋒陷陣,短兵相接,即使敗退時也不慌不忙,從容而去。甚至到了建文三年四月,朝廷派大理少卿薛喦說服燕王罷兵,燕王講了一番自己本無意造反,朝廷必先殺齊、黃,遣散天下兵馬,然後自己才可投降的鬼話。薛喦竟信以為真,回朝後對建文帝轉述了一遍。哪知建文帝竟說:如果真如此,責任在朝廷,齊、黃誤我了。並提出要罷兵,方孝孺力勸方止。建文帝的優柔寡斷和幼稚實在令人吃驚。再看燕王。至遲從他正式起兵開始,他就從來沒有動搖過,一心要奪取皇位,至少要南北分治,目標十分明確。耿炳文、李景隆先後率數十萬大軍來伐,眾寡懸殊,燕王毫不畏懼,出戰之際每每「面有喜色」。此後每獲大勝之際,或遭大敗之後,他都不失時機地上書朝廷,自稱「臣燕王棣」,表明自己無意造反、有意罷兵等等,爭取時間,爭取同情,蒙騙建文帝和朝臣,而實際上則加緊布置,整軍備戰,外松內緊,張弛有度,心有成算。小河大戰中,燕軍連敗,驍將王真、李斌、陳文等皆戰死,諸將皆生恐懼,又逢暑雨連綿,淮水一帶氣候潮濕,來自北方的燕軍多染疾疫,將士們都要求暫渡小河休整。燕王則認為已到關鍵時刻,必須繼續進擊,否則將士解體,將無法挽回。但他說服不了諸將,只得下令:要渡河的站左邊,不要渡河的站右邊。結果絕大部分人都往左邊站,這種情況在燕軍中還從來沒有發生過。燕王大怒說:你們照自己的主意去干好了。幸虧大將朱能站出來支持燕王,燕軍才留下來,結果反敗為勝,取得了這場決定性戰役的勝利。統帥個人的堅強意志,在這種關鍵時刻發揮了關鍵作用。《三國演義》寫曹操與袁紹交戰前,郭嘉分析曹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結果曹操以少勝多,一如所料。根據上面的分析,朱棣至少有三勝,朱允炆也至少有三敗,最後朱棣篡位成功就不是偶然的。「靖難之變」和唐代的「玄武門之變」一樣,都屬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之戰,雙方很難說誰正義誰不義,整個事件也很難說有何種積極意義,它只是客觀上曾經發生過的一個歷史事實。但這一歷史事實可以給人們提供的啟示仍是非常豐富的。其中最引人深思的也許就是在重大政治、軍事斗爭中敵對雙方最高統帥的個人素質對全局的決定性影響,另外還有諸如君權專制社會的禮法制度與具體問題的合理性之間的沖突,少數統治者的爭權奪利給廣大無辜民眾帶來的災難,統治集團內部所謂骨肉至親的虛偽性,儒家所謂的仁義理想在殘酷的政治、軍事斗爭中的軟弱無力甚至幼稚可笑等等。
❷ 朱棣為什麼會篡位成功
朱棣能夠篡位成功,既是因為朱允炆的弱智,又是因為朱棣的運氣實在太好。
這建文帝要平叛,不缺兵,卻少將!是在沒有辦法,推出了趙括似的將軍李景隆,好歹算是親戚,但李景隆和建文帝是親戚,他不也和朱棣也是親戚嗎!南京城破,就是這親戚給開的城門。
綜上看來,朱棣占著幾個一邊倒的條件,他的成功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的。
❸ 朱元璋逝世後,朱棣為何要篡奪皇位
朱棣是明朝歷史上第三位皇帝,也是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他開創了歷史上三大盛世之一的"永樂盛世",使當時的明朝矗立在世界之巔。但朱棣的心中一直有一個心結,那就是他這個皇位不是正大光明繼承來的。朱元璋在位時,儲君之位本是其嫡長子朱標,但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將朱標年幼的兒子朱允炆立為太子,朱元璋其他的兒子則被封為藩王,為他守御疆土,而朱棣被封為燕王。
所以朱棣起兵造反有被逼無奈的原因,因為朱允炆上位之後,數位藩王都慘遭毒手,被貶為庶民,而朱棣如果不反抗也只會是這種結局,所以朱允炆的逼迫造成了朱棣的謀反。而且朱棣本身就有做皇帝的野心,朱標去世之後,朱元璋的這些皇太子中屬朱棣能力最強,所以朱棣成為皇位繼承人的可能性也最大,但朱元璋卻選擇了年僅十五歲的朱允炆,最終在姚廣孝的慫恿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奪取了皇位。
❹ 明朝朱棣是怎樣篡位的
建文帝即位後採取削藩政策,不僅監視朱棣, 還欲調走他的軍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勝利,在南京稱帝。
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 。
為加強對北方和東北地區的控制,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4)朱棣怎麼篡改歷史的擴展閱讀:
在位時的政治舉措:
1、加強削藩
永樂初,朱棣為了安撫諸位藩王,穩定國內局勢,同時表示自己和建文帝的不同,曾先後復周、齊、代、岷諸親王舊封;建文帝的弟弟吳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𤐤尚未就藩,朱棣皆降為郡王,同年又將已就藩的朱允熥、朱允熞召到燕京,以不能匡正建文帝為由廢為庶人,軟禁於鳳陽,僅留朱允𤐤奉祀懿文太子,而朱允𤐤不久也於永樂四年死於火災。
2、清除異己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佔南京後,左僉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盡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鄉,轉相攀染,致使村裡為墟。後遂泛指朱棣窮治忠於建文諸臣之舉。如方孝孺被滅十族,謫戍者八百七十三人,外親坐死者復千餘人;練子寧之死,棄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親家之親,被抄沒戍遠方者又數百人。
3、改革吏治
朱元璋時,由於廢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領導六部,事無巨細都要皇帝親自處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朱棣時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
4、遷都北京
北平是朱棣興王之地,朱棣在此經營多年,統治比較穩定;另外北平處於北方農業區與牧區接壤處,交通便利,形勢險要,是漢蒙各族貿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與軍事要地,定都於此不僅可抗擊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進一步控制東北地區,由南則可統領中原,有利於維護全國統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棣
❺ 朱棣的「清洗記憶」運動是怎麼回事
其實所謂的「清洗記憶」運動就是為了自己在後世的名聲明目張膽的篡改歷史。朱棣不僅想要得到這個皇位,還想要一個名正言順的名分一個在後世也不受人詬病的好名聲,於是吧他登基之後,正常來說都應該給他那可憐的侄兒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一個謚號,但是他沒有。
然後當時皇位繼承吧,是講究嫡長之分的。他要自己名正言順,於是就連生母都不認了,把當時的出身記錄命人修改為自己乃朱元璋和馬皇後的親子,與朱標(懿文太子)是同母所出,而當時朱標、秦王、晉王都已經去世了,他又是當時最高的掌權者,自然是沒有人頂著滅族的風險出來指正他的…
一個君王的大型自欺欺人的「清洗記憶」運動就這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