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佛山秋色有多少年歷史了

佛山秋色有多少年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3-02-18 08:14:21

1. 佛山秋色是哪七色

佛山傳統秋色包括了七色--燈色、車色、馬色、飄色、地色、水色、景色。

集工藝美術、戲劇、音樂、舞蹈、雜技於一體的佛山秋色是佛山人民秋季慶祝豐收的傳統習俗,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表現形式多樣,2009年起,佛山秋色巡遊定為一年一次,在每年金秋時節舉行。

自2016年起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持下,佛山秋色民俗活動與廣東(佛山)非遺周結合舉行非遺項目展示、對話傳承人等一系列的活動,彰顯出嶺南傳統文化魅力,展示著廣東民間藝術的光彩。

佛山秋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從2010年起,佛山就以「秋色」為名,在每年金秋季節舉辦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動,至今已經成功舉辦10屆,得到粵港澳及海外華人華僑極大關注,佛山通過豐富的展演,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推廣和宣傳廣東及佛山的城市文化形象。

2. 佛山秋色歡樂節的歷史淵源

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西晉時代,在秋熟時節,人們用野生茭筍殼紮成小龍給孩童們耍以慶祝豐收,稱之為「孩童耍樂」,是佛山秋色最早期、最原始的形式。
明代正統十四年(1449年),相傳黃蕭養起義攻佛山,時值中秋,各鄉里雜扮故事,徹夜金鼓震天,來犯者以為有備不敢攻,後傳為美事,從此定名為「秋色」,相沿成俗。
明清時代,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農業都十分繁榮,有「商務為天下最」、「全國四大聚」的美譽。集戲劇、音樂、舞蹈、雜技、美術工藝於一體的佛山秋色,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成為有廣泛的群眾性的漢族民間娛樂習俗。
鴉片戰爭後,佛山經濟遭遇外侵內患而衰落。1938年10月,佛山淪陷,在日本侵略軍的摧殘下,30多萬人口的佛山,僅剩7萬多人,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秋色藝人或死於飢荒,或逃難外地,餘下不到二十人,佛山民間秋色習俗從此衰落。
建國後, 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佛山秋色藝術重獲新生。1956年春節,舉行了建國後首屆「佛山市秋色、剪紙、盆栽藝術觀賞會」,消失二十多年的佛山秋色藝術重放異彩。1956年5月4日,民間秋色工藝社成立,瀕臨失傳的佛山秋色藝術得到及時、全面的挖掘整理,傳統製作技藝後繼有人。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佛山秋色工藝品,遠銷國外20多個國家, 對於提升佛山的知名度,樹立佛山歷史文化名城新形象作出積極的貢獻。 佛山秋色項目豐富,多彩多姿。秋色藝術含秋色工藝品和秋色表演藝術兩大類,按表現形式來劃分,分為燈色、車色、馬色、飄色、地色、水色、景色等七色;用秋色藝術品的工藝特點和藝術表演形式加以區分,秋色又分為扎作、 砌作、針作、裱塑、雕批、音樂、舞蹈、戲劇、雜技、化裝表演等十大類。
以剔透玲瓏的各種秋色燈出現於賽會的,稱之為燈色;觀之為花車彩架,以男扮女裝表演故事人物者稱之為車色;表演者以駿馬代步,扮演英雄故事人物者稱之為馬色;表演以水的意境的各種舞蹈或故事,如舞龍、彩蓮船、陸地行舟、旱地扒龍船、紫洞花艇等謂之水色;以飄或挑的高空技藝扮演故事的謂之飄色(佛山秋色時用長竹竿挑起色梗巡遊,故又稱為挑色);以步行化裝表演雜劇、活報劇者稱之為地色;以反映自然景物或社會生活的各種秋色工藝品,如蔬果、魚類、食品、花卉盆景、器皿古玩、石山、人物等像生藝術品謂之景色。豐富的佛山秋色內涵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創新、豐富,清代已發展至成熟階段,是佛山獨具特色的大型綜合性群眾歡慶豐收的節令文化娛樂習俗活動。佛山秋色賽會歷來都是群眾自發組織,沒有官方參與,由居民推舉熱心人士成立某某鋪秋色籌備處負責操辦。秋色巡遊的項目次序分為14項:
1、信號燈:由白、紅、綠三色竹織明紗燈籠組成。
2、開路隊::由松光火把、竹織大燈籠、嗩吶吹打組成。
3、飛報馬:頭戴雞尾女帥盔、左手按劍、提三角令旗、扮裝的女右將軍,騎在駿馬上,負責聯絡報信。
4、頭牌燈色:包括彩扎大型頭牌燈、帥旗、幡旗、羅傘、御扇等。以富麗堂煌的頭牌燈為主,頭牌燈扎作水平的高低,一般可作為該屆秋色賽會藝術水平評價標準的參考。
5、燈色:包括彩扎走馬燈、魚燈、鳥獸燈、各類形狀的宮燈、瓜果燈、針口燈、以及用刨柴花、燈草、魚鱗、稻草、通草、各色豆子等,出奇制勝、隨手拈來的廢料或普通的農產品作原料,精心製作的秋色特藝燈。

6、車色:民間稱車心,以扎作工藝做成故事所需的樓閣或庭園式的長方形車架,綴上彩燈,表演者身立車中,以男扮女裝扮演女性戲劇人物故事,如《昭君出塞》、《惜春作畫》等。

7、擔頭秋色展示以假亂真的像生秋色工藝品,如嶺南瓜果、水產魚蝦蟹等等。表演者肩挑步行,沿途叫賣,惟妙惟肖。
8、馬色:與飛報馬不同,表演者必須男扮女裝,騎上紙馬扮演故事人物,如《花木蘭從軍》、《穆桂英掛帥》等。
9、檯面秋色:用檯面展示各類像生盆景石山、古玩器皿以及花卉等,如桃花、吊鍾、木棉、牡丹、菊花、粵菜點心等等像生秋色工藝品,擔頭秋色和檯面秋色均以以假亂真為標准。
10、水色:包括舞草龍、彩龍、三節木龍、陸地行舟、采蓮船、艇仔粥、臘味船等等,全部道具均是扎作、雕批工藝品,以及音樂舞蹈的表演,鑼鼓鏗鏘,載歌載舞,引人入勝。

11、鑼鼓櫃:是出秋色的傳統音樂項目,邊遊行邊演奏牌子曲和小曲,如《八仙賀壽》、《天姬送子》、《得勝令》等全套或唱段。

12、十番飛鈸表演:飛鈸表演如彩蝶飛舞,生動熱烈。
13、地色:主要是扮演故事和笑談雜劇,是佛山出秋色的最古老的傳統形式之一。扮演地方歷史故事《瀾石喜迎狀元郎》、現代題材故事《吳勤智取普君圩》、笑談雜劇《新嫁娘上轎》、《爛賭仔自嘆》等。

14、醒獅、大頭佛:是出秋色必不可少的項目,作為秋色隊伍的隨尾壓陣,使賽會以高昂歡樂的氣氛貫徹始終。
秋色巡遊隊伍長達數里,火樹銀花,目不暇接,觀者如潮,徹夜歡騰,形成萬眾參與的文化盛會。秋色賽會期間,觀眾人人可當裁判,對自己喜愛的工藝品或表演項目給予投標獎勵。賽會巡遊結束後,由籌備處派人沿途收標。得標多的獲獎項目需於賽會後第二天集中祖廟門前展示讓群眾公開評議,以示公正,俗稱曬標。
清至民國時間,秋色賽會除了在佛山鎮內舉行外,佛山周邊鎮鄉如石灣、瀾石、深村、張槎、平洲、雷崗、疊滘、官窯、松崗等地都舉行過秋色賽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秋色藝術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50年來,多次舉辦大型秋色賽會、秋色藝術展覽、秋色大巡遊等影響深遠的活動,先後到廣州、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等地展出,所到之處,觀眾對精奇巧妙的漢族傳統藝術贊嘆不巳,北京電影製片廠曾拍制了《佛山秋色》紀錄片,在全國各地播放介紹。
2000年千禧年來臨之際,市政府舉辦了佛山秋色歡樂節,是建國以來佛山市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歷史名城·世紀豪情、喜迎2000年佛山秋色大巡遊盛會。此次民俗文化盛會,既把佛山市人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迎接澳門回歸和歡慶新世紀到來的系列活動推上了高潮,也將改革開放十多年來蓬勃發展的文化藝術事業推上了新台階。在內容和形式上突破了傳統秋色的七色,歷史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將古老的漢族民俗活動發展成為佛山人民迎接新世紀的盛大慶典,充分體現佛山人民滿懷豪情邁向新世紀的精神風貌,起到鼓舞群眾,振奮精神的作用。
佛山的秋色工藝品,先後赴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韓國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台灣、香港、澳門舉辦展覽,或為他們製作大型的彩龍或燈式。1987年至2008年,曾先後17次到台灣舉辦燈色展覽,從傳統文化的方面,展示了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文化和佛山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為海峽兩岸的傳統藝術文化交流進一步發展作出貢獻。佛山秋色表演藝術,也曾先後到新加坡、加拿大、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羅馬尼亞、澳大利亞、韓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交流演出。《金龍飛舞》、《快樂的小金鈸》、《采蓮船》、《傘燈喜迎春》等一批秋色歌舞節目,應邀參加香港文化中心開幕、荃灣藝術節,在土耳其舉辦的第14屆國際兒童聯歡節演出備受贊揚,被譽為嶺南民俗的一朵奇葩。
佛山歷來有盛世出秋色的習俗,為秋色藝術的傳承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佛山民間藝術研究社的存在,又使秋色藝術的傳承發展有了穩定的基礎。佛山秋色老一輩的藝人多已辭世,秋色藝術的傳承人何信,仍堅持從事秋色工藝創作和授徒傳藝,經8載傳藝,4位徒弟已基本掌握秋色像生工藝品製作技藝。 秋色藝術材質隨意,通過隨手可得的材料,直率地表達了鄉情的美意。秋色藝術製作精巧,以假亂真,絕不妖媚,粗不劣陋,土不平庸,其風淳厚,其藝高超,其情真切,其景熱烈,具有動人的藝術魅力,充分表現秋色藝術平民情趣的鄉情美,反樸歸真的自然美,形神兼備的裝飾美,隨意材質的樸素美,演游結合的動態美的藝術特色。
具有強烈地方特色和濃郁鄉土風情的佛山秋色,是佛山經濟、文化、民俗活動的藝術化展示,也是歷史上作為手工業名鎮和現代崛起的明星城市特有的鄉情的物化和形象化,是勞動者的贊歌、時代的鏡面,折射出佛山人對生活的感受。在繽紛的秋色中,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開發的歷史,一個工商名鎮崛起的軌跡,可以領略到佛山人的氣質和佛山特有的風貌。

3. 佛山秋色歡樂節的介紹

佛山秋色歡樂節,歷史悠久,是承載著廣東佛山民間智慧的歡樂的漢族傳統民俗節慶活動。過去秋色多在秋收時節的晚上舉行,表現形式上分為燈色、車色、馬色、地色、水色、飄色、景色七大類。明永樂年間發展起來,各種精美的工藝品,通過遊行的形式來展出,包括有彩燈扎作、頭牌花車、化妝造型及各種表演藝術、民間音樂,並表演舞龍、舞獅、十番、鑼鼓櫃等助興,年復一年,技藝越來越高超,規模越來越大,成為嶺南文化的一個代表活動。近兩年來,佛山秋色活動精彩紛呈,成為市民期待的民俗狂歡節。

4. 佛山秋色是多少年一次並在什麼時候舉行

佛山秋色是十年一次,每次沒有固定在哪一天舉行。
今年佛山秋色在2009年11月6日下午3點在禪城區開始舉行,你可以觀看前一天的《佛山日報》有介紹。 首站是禪城區巡遊,這一次的巡遊一共有13台花車,以及3000多名的專業非專業的人參加表演,匯聚了當今時尚和懷舊的元素,有花車車隊,飄色.街舞,拉丁舞,動漫,舞獅隊,十番、鑼鼓.踩高蹺等等,當天晚上7點在電視新聞上直播(佛山電視台錄制)。
11月7日早上,巡遊的隊伍會去到三水區。從站前路出發-西南影劇院門前(做第一次定點表演)-健力寶南路-教育路十字路口處(第二次定點表演)-到恆益酒店結束。
當日下午巡遊隊伍在高明區,從沿江路荷城公園出發-文昌路十字路口(第一次定點表演),第二次定點表演就會在泰和路的十字路口。
11月8日上午巡遊隊伍在順德區,沿鳳山路-清暉路-東樂路紅燈位(第一次表演)-鳳城酒店門口(第二次表演)-鑒海路金迪灣花園門前,結束巡遊。
當天下午巡遊隊伍在南海區,海五路交界處起步-燈湖西路-市民廣場中間(第一次定點表演)-燈湖東路(第二次定點表演)-海五路前結束。

5. 我想問一下廣東佛山有什麼特產

佛山特產大全(禪城篇)
1.佛山盲公餅——始見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有一百六十多年歷史。屬米制餅類,當時一盲人因際遇創出而得名盲公餅,現由一廠家獲得產品專利獨家生產。開發已具一定程度,是佛山旅遊產品貨架上必備的貨品。知名度高,但難當主角。
2.醞扎豬蹄(佛山扎蹄)——流傳一百多年,以老字型大小得心齋製作為佳品。在佛山菜系品種中,因接近北方口味算是另類,也因此外地人也較受落。建議象肇慶裹蒸那樣加以推廣,相信還有不少的發展空間。
3.佛山柱候雞(系列產品:柱候鴨、柱候鵝等)——名飲食店三品樓因擅製作此類品種而名動一時,可惜逃不過關門的厄運。
4.佛山秋色——明代永樂年間(1403年~1425年)就已經出現,是佛山最響亮的名片之一。
5.石灣公仔——同樣是佛山的名片,近來因為爭議而名聲大震,是目前收藏家們熱門的種類之一!前景看好。但也存在隱憂,一是產品要急需提高工藝品位、二是產品創作千篇一律,題材創意欠缺、三是龍蛇混雜,良莠不齊、四是門派相爭。
6.石灣米酒——與九江_蒸同出一源,分別只在水源不同,但近年有式微的跡象。
7.佛山莨紗綢——因製成衣服穿在身上活動時紗紗作響,故又稱響雲紗後來逐漸取諧音而美其名為香雲紗。莨綢是平紋組織的坯綢,烏黑透亮,又稱之為薯莨綢或黑膠綢。沈廷芳《乾隆廣州府志》記載:佛山絲綢之精,金陵蘇杭皆不及也。香雲紗是佛山絲綢的傳統珍品,是佛山人的驕傲。但現今已擺上歷史博物館了,建議重新生產,再作商業包裝,省運會時作頒獎服會有相當不錯的效果。
8.佛山鑄造——三支香倒後,三大支柱也轟然塌下,要欣賞其過去的輝煌,幾乎全國各地的歷史博物館例無少缺。
9.佛山應記雲吞面——傳統的製法已經棄用了,現在只餘下一個外殼,如果不把舊時的婀娜喚醒人們的食慾,恐怕沉淪下去已有定期。
10.佛山剪紙——稱為佛山特產的精品最為恰當,它把佛山的高雅文化遠遠帶出佛山的界碑,已有500多年歷史。傳神、剔透、嚴謹、工整為主要特色。
11.佛山中成葯——曾經盛極一時,品牌眾多,為中外所認同。可惜現在除飄出海外的,總產值不及國內一間二線的葯廠。
12.佛山扎獅——南獅的扎作,惟廣州狀元坊與佛山所出,但不知現在後繼人才如何?
13.石灣陶作——石灣陶作享有石灣瓦、甲天下,到現在還是獨霸全國,發揚光大。有近30萬人從事同一個傳統行業,不知還有那些例子呢?其它日漸式微的特產,好好研究石灣陶作的發展,相信會有很大俾益。
14.金箔、銀箔、銅箔、錫箔——金屬制箔業是佛山特有的手工藝。始於元末明初,已有500多年歷史,最初的產品主要是製作金花的厚片銅箔。至清代,隨著生產的發展,技術的改進,已能製作更薄的銅紙,且金箔、銀箔、銅箔、錫箔也同時興起,各行業均有會館。公元1906至1915年間最盛,廠號有200餘家,工人3000餘人。金箔製作的刺綉線遠銷歐美。後來,由於洋裝璜紙大量輸入,市場逐步縮小。
15.石灣魚腐——在南番順一帶,魚腐是很平常的菜式,製作也大致一個模樣,唯獨石灣的製法與眾不同,加之比其它魚腐滑而綿,如配搭其它原料作菜,常常登上高級筵席餐台。
16.海天豉油——不用多說,是佛山特產中開發得最好、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已集團化經營並開發出多個系列產品,在全國不少地方已享有名聲
佛山特產大全(南海篇)
1.西樵大餅——其特點是松軟、香甜,入口松化。是佛山第一旅遊聖地西樵山的名牌產品。
2.平洲福肉餅——相信佛山很少人知道有這個特產。其實它出現的時間比盲公餅要早,一直是家庭和小作坊式製作,與中山的杏仁餅相似。
3.九江煎堆——與龍江煎堆一起一直是年宵食品的名角,在廣州和珠三角,名聲比盲公餅還要響。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盡管多方面已有所改良,但也逐漸遠離人們的注視。
4.龍江煎堆——與九江這二個地域相連的地方,卻產出二種不同的同名產品,並且叮當碼頭,各有尋芳客,內里相信還有不少故事待人們發掘。二種煎堆並稱二大流派,際遇也幾乎一樣。
5.南海麻奢狗肉——用干迫烹制,加以特殊的醬料調配,突出豬肉的香味。在局部范圍知名度甚高,有廣州及港澳食客專門驅車前往品嘗,開有專門小店10來間,生意火紅。
6.鹽步秋茄——近年常登上穗禪飲食店的大雅之堂,其實早已盛名,在粵菜材料介紹上有專門說明。在產地當地人稱之為金手指,有青皮、粗不及中指、長6至8寸、鉤尾、柔軟、頭尾彎接不折等特徵。據傳,僅二畝地所產為之皆品。
7.平洲金絲柚——因產量低,一種相信已被人遺忘的特產,果僅拳頭大小,皮薄、無渣、無核、汁多、肉爽、酸甜適中。
8.平洲石硤龍眼——有一年一外地果販到平洲石硤村賣正宗石硤龍眼,被當地人帶到老果樹下,說得此人無地自容,現在不少打正宗石硤龍眼的,但真正嫡傳子孫不足2000斤。
9.官窯石碣西瓜——在佛山相信甚少人知,但老廣州人卻家喻戶曉。以前,在廣州騎著大書架紅棉牌單車,兩邊掛個大籮賣西瓜的,十之八九就是石碣西瓜,它是西瓜精品的代名詞。石碣村就在南國桃園一帶,種西瓜已有幾百年歷史,是合水西瓜的太公輩。
10.九江雙蒸酒——香港的廣告唱到街知巷聞,是灑類中的萬寶路。
11.官窯馬蹄——以果大、多汁、清甜、無渣而聞名,與桂林馬蹄並稱雙雄,年出口量位居榜首。
12.南海刺綉(粵綉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關於粵綉的記載唐朝已有了。據蘇鄂《杜陽雜編》載:永貞元年(805年),南海貢奇女子盧眉娘,其"工巧無比",能在長僅1尺的絹上綉《法華經》7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於毛發,唐順宗大嘆其工。據聞舊時南海人嫁女,是以剌綉的優劣來確定禮金多少的,相信現在給一千萬禮金也沒幾人綉得出好的剌綉來。
13.南海沙溪馬蹄粉——與廣州泮塘所產有過之而無不及,傳說有一年廣州泮塘馬蹄失收,無法完成商家的訂單,無奈之下收購沙溪所產代之,怎知商人反應奇好。但終究廣州的名氣大,還是把沙溪馬蹄粉壓在下面,現在沙溪馬蹄粉OEM廣州泮塘馬蹄粉,撐起了90%的江山。
14.南海藤席——南海藤織品已有100多年歷史,除銷港、澳外,還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和東南亞、歐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相關製品人民大會堂的廣東廳直到上次裝修才轍下,而現在海南廳、香港廳還在用其作裝飾。以前福建廳也用作裝飾,不少領導人都曾用作接見外國貴賓,曾獲外國通訊社稱為最中國的。可惜現在多數人都夢詩(思)想雲,這一特產已日漸式微。
15.南海里水冬瓜——粵菜材料介紹的產品,作為特定地產的只有21個,南海里水冬瓜是其中之一!最能體現其優於其它同類品種的,就是用作冬瓜盅時久燉而不塌。沸煮而湯不濁,低價值的產品高登大雅之堂,當顯其修為不淺。其實真正的里水冬瓜,僅產於現至高空調的所在地甘焦一帶,據聞該地蒲姓村民是元朝皇族後人,被朱元璋驅趕潛逃至此,走前錯把優良的冬瓜種子誤當神葯攜上,才得以於此落地生根。
16.西樵山四方竹——奇吧?西樵山的八絕之一。如果把它栽種上盆,帶入家庭,當會有所作為,不然早晚會被高樓壓在底下。
17.西樵山無篤田螺——第二奇,也是八絕之一。
18.西樵山煎__魚——第三奇,又一個八絕。這當中還有佛手瓜、杜娟、雲霧茶等。
19南海炮竹——曾幾何時,春節的炮仗聲幾乎是過年的符號,南海炮竹亦以南炮莞花而威名遠播,二大炮竹廠把全國的第一把交椅抱得緊緊的,但隨著各地禁炮的政策,這個行業也萎縮得厲害,來了個長痛不如短痛,從此南海炮竹只餘人們的記憶中。
20.和順欖——在高檔的零食店,化皮欖一直充當生、旦的角色,要知道這化皮欖就是由和順欖而來。曾祖母在世時常有提及,相信百年以上歷史吧。
21.和順蝦——僅在金山寺前後二公里的河段才有,因蝦腳及蝦殼邊緣呈黃色,被形容為金邊蝦,在當地甚至傳說多多,披上一層傳奇的色彩。但此蝦確實肉質特爽、特鮮,蝦殼特薄。廣州清平市場打此招牌的,價格比其它高20%以上
更多關於廣東佛山有什麼特產,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e2c21161573169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6. 佛山秋色歡樂節的秋色回顧

時間退回600多年前。一個秋收喜悅時節的夜晚,佛山巷陌里的一群孩童用茭筍殼紮成龍形,並在龍的身上插上香火,以竹桿舞動火龍,口呼鼓樂,游舞街巷之中,深夜方休。自此以後,每年秋收時節,佛山人都會聚在一起,帶著鮮蔬瓜果,載歌載舞,遊行城中,形成了屬於佛山人的民俗盛事——— 出秋色。
●據不完全統計,建國以來至2014年,佛山有詳細記錄的大型秋色巡遊共舉辦了15次。
●建國以來最早的一次大型秋色在1956年春節舉行,沒有巡遊,僅有展覽。
●上世紀80年代到2009年,秋色巡遊幾乎沒有固定時間。2010年起,辦成歡樂節,每年舉辦一次。 時間主題11956年春節佛山秋色、剪紙、盆栽觀賞會21957年中秋佛山秋色、燈色展覽會31960年國慶文藝大遊行41979年民間秋色巡遊活動51982年11月佛山秋色賽會61988年龍年大型秋色盛會 71989年元旦佛山市秋色藝術大展81993年佛山秋色展演巡遊盛會91999年12月31日「歷史名城,世紀豪情「喜迎2000年佛山秋色歡樂節102009年11月6-8日」魅力佛山,秋色輝煌「2009秋色大巡遊112010年9月21日-10月3日」歡樂秋色,智慧佛山「2010佛山秋色歡樂節122011年9月30日-10月2日2011佛山秋色歡樂節13 2012年11月23日-25日2012佛山秋色歡樂節142013年11月8-10日2013佛山秋色歡樂節152014年11月7日-9日2014佛山秋色歡樂節 2014年秋色巡遊將於11月7日~9日晚間舉行。巡遊包含28個參演單位、30多個表演項目、6輛彩車和1輛表演彩車,共有1000多人參加。今年的秋色共有四大亮點。
亮點1
大頭佛「鬧」信號燈
憨態可掬的大頭佛、調皮可愛的舞蹈動作……今晚的秋色巡遊將以《佛寶戲燈》作為開場舞,把信號燈、大頭佛、舞獅三種元素融合在一起,拉開巡遊的序幕。
亮點2
四大名鎮彩車首登場
今晚亮相巡遊隊伍中的彩車共有6輛,包括有《名鎮神韻》、《連年有餘》、《風調雨順》、《嶺南天地》、《繽紛秋色》、《百花齊放》。其中,《名鎮神韻》彩車上齊聚了四大名鎮的代表物——佛山醒獅和少年黃飛鴻、景德鎮陶瓷、朱仙鎮木版年畫、漢口鎮帆船。
亮點3
四大名鎮民俗表演齊爭艷
今晚秋色巡遊中,四大名鎮還帶來了各自的民俗表演節目,其中河南朱仙鎮的《盤鼓舞》表演,整個舞蹈氣勢如虹。這個舞蹈的最大特色是動之如濤,舞中有舞,配樂強勁有力。
湖北漢口鎮的《高龍》表演則是動作傳情。「高龍」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與一般舞龍不同,由一個高龍頭和12節或13 節龍身、龍尾組成,主要通過叩、掃、舉、抖、頂、托等舞技表情達意。
江西景德鎮的《手獅舞》是人手一獅即能成群結隊作燈彩游戲,又能分開做雙獅對舞的表演。手獅舞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通過用手擺弄獅子,還要配合舞蹈動作,對體力考驗很大。
亮點4
十人齊抬「荷花龍」
今晚的壓軸節目《龍獅盛世》除了有往年的「金龍」和「銀龍」表演,還增加了一條「荷花龍」。「荷花龍」,顧名思義,龍身都是荷花的形狀,配上LED燈光,整條龍在夜晚中顯得歡騰柔美。不過這條龍並不好舞動,負責舞龍綵排的教練張志華介紹,「荷花龍」的重量是普通舞龍的十倍,單是一個龍頭就有十幾斤,每節龍身還裝有LED燈和電池。舞龍手們要在兩分鍾內表演出八個動作,為了保證表演效果,還專門邀請了「麥邊舞龍隊」的成員來表演。同時,還有6名舞蹈人員手持大荷葉在旁邊陪襯,寓意「六葉扶持」。 2013年——— 回歸傳統
本屆佛山秋色歡樂節,除了保留往屆秋祭、鄉飲酒禮和秋色巡遊三大環節外,特別增加了「秋色賽會」環節。何謂「秋色賽會」?原來,在傳統秋色活動中,民間自發製作各種秋色工藝品,供民眾評選,稱之「秋色賽會」。近年秋色巡遊活動中的扎作均統一安排製作,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作為民間扎作技藝競賽的「賽會」性質。
今年秋色歡樂節的「秋色賽會」環節,徵集內容包括各類型的表演形式及秋色扎作藝術品。
消失多年的「擔頭」、「檯面」(即模擬秋色)扎作重返巡遊。表演者用竹箕、方桌等盛上各鍾魚類、點心、蔬菜、瓜果等,推著沿途「叫賣」,讓現場觀眾難辨真假。
2012年秋色歡樂節
佛山秋色歡樂節系列活動11月3日開鑼,我市將於11月3日至12月2日舉辦2012年佛山秋色歡樂節系列活動。 系列活動包括佛山體育嘉年華、2012年佛山秋色歡樂節、第十屆佛山美食節三大項。
2011年秋色歡樂節2011佛山秋色歡樂節定於9月30日晚開幕,連續3天(9月30日-10月2日),2011年9月30日晚的秋色巡遊表演,是佛山闊別夜晚巡遊11年來,首次恢復晚上巡遊。
由於天氣原因,原定於9月30日舉行的秋色歡樂節將提前到29日舉行。9月29日晚8時,祖廟門前秋色巡遊將正式開始,《歡樂頌》、《秋色賦》、《群英會》、《舞華章》四個篇章的表演將為您帶來不同感受,傳統彩燈與現代LED交相輝映,佛山傳統秋色項目與外省民俗表演同台獻藝……
一、秋祭
9月30日上午10時在祖廟三門前舉行秋祭儀式。儀式隆重、簡朴,突出佛山本地元素,彰顯北帝文化。將邀佛山市各行各業代表、對佛山經濟社會建設有重大貢獻人員及耆老賢達約300人出席,其中耆老賢達將面向社會公開徵集。
二、秋色巡遊
本次秋色巡遊活動,將以傳承性、觀賞性、互動性作為亮點。
傳承性上,將以傳統秋色賽會的巡遊結構作為巡遊隊伍的總架構,希望煥起佛山市民的本土認同感。
觀賞性上,將精選技巧性、獨特性強的巡遊項目,將外國人的面孔融入最傳統的中國特色項目中,抽取傳統精神,用現代的技術與形式設計扎作項目,利用強烈的文化對比和視覺對比,帶給市民歡樂與驚奇。
互動性上,在巡遊表演的各項目中設立與市民互動的環節,提升現場市民的參與感。
三、鄉飲酒禮
9月30日晚6時在祖廟萬福台舉辦鄉飲酒禮暨2011年秋色歡樂節開幕式,將邀請省、市領導、海外鄉親、榮譽市民、各界人士代表出席。鄉飲酒禮結束後領導嘉賓於祖廟門前嘉賓席觀看秋色巡遊。
四、秋色祈福
為傳承北帝文化,在祖廟內設立專門的祈福區域,向市民提供祈福簽名、祈福彩燈、祈福樹等多種祈福項目,為市民表達美好心願和祝福提供必要場所,弘揚和諧文化。
其他活動:佛山武術嘉年華-佛山美食嘉年華

2010年秋色歡樂節2010佛山秋色歡樂節——市民享受視聽味覺盛宴
2010佛山秋色歡樂節從9月21日至10月3日,免費向市民開放,其中包括秋色大舞台等系列活動舉行,活動豐富。
2010年的秋色,加入了許多以往沒有用過的現代化手段,也增加了很多互動節目,更完整地展示的同時,也讓市民更加了解佛山秋色,佛山的文化。
現代燈影秀
中央大球幕上,出現了經特效處理的激光武術家的造型,同時,球幕兩邊的水面上,大型水幕噴薄而出,水幕上也出現了武者的形象,水幕前的水面上,八位真實的武者列於兩側,雄壯的歌曲《男兒當自強》響起,球幕、水幕中的武者影象,和真實的武者一同揮灑拳腳,展示武術套路,配合激光燈造出的各種圖案,千燈湖上一派雄武熱烈的氣氛。武術表演過後,煙花齊放,激光燈造出更多絢麗的圖案,配合音響效果,營造出熱烈喜慶的氣氛。
煙花過後,一個造型前衛的「激光人」出現在球幕前的表演區內,幾束激光在「激光人」的撥弄下神奇地變換著造型;「激光人」表演之後,湖面上的大「豎琴」內,「琴師」輕柔地撥動著由激光構成的「琴弦」,「奏」出溫柔浪漫的廣東音樂《彩雲追月》,同時,另一邊的水幕前,一對身穿嶺南水鄉傳統服飾的男女舞蹈演員,隨音樂翩翩起舞,水幕上出現了朦朧的月光圖形,千燈湖上呈現出一幅淡雅的水鄉風情畫。 接下來,進入大型球幕展示。《傳奇佛山》、《魅力佛山》、《華彩佛山》、《智慧佛山》四個篇章,用球幕電影配合水幕、激光表演的形式,向觀眾展示了佛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神奇地穿梭於水幕和球幕之間的龍船、紅船和現代巨輪,象徵著佛山不同時期的不同側面,帶市民領略了一個既傳統又時尚,既具地方特色,又包容並蓄的佛山。大型球幕展示後,整個燈影藝術秀在絢麗的煙花中結束。
秋色歡樂墟
除大型燈影藝術秀外,秋色歡樂墟也是這一屆秋色歡樂節的一大亮點。、美食區內,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吸引著大批市民品嘗,各菜系,各烹調方式製成的美食在這里都能找到,讓市民在享受視、聽盛宴之餘,在味覺上也能融入到秋色的歡樂氛圍當中。而在非遺展示區內,獅頭扎作、剪紙、南海藤編等攤位也很受遊人青睞。
秋色祈福活動
秋色活動,既有慶祝豐收之意,也有祈求祝福來年的美好願望。嶺南一帶的拜祭和祈福已經成了人民生活的一個習慣。本屆的秋色歡樂節特設了許願菜和許願樹,市民可以向許願才訴說自己的願望,也可以把願望寫到紅絲帶上,放上許願樹。 2009年秋色歡樂節主題:魅力佛山·秋色輝煌
2009年11月6至8日,2009佛山秋色大巡遊在佛山五區范圍內進行巡迴展示。這次秋色巡遊是繼1999年舉行的「歷史名城·世紀豪情」佛山秋色歡樂節之後的又一次規模盛大的秋色大巡遊活動。
這次秋色大巡遊由六個篇章構成。
第一篇章《名城秋韻》,展示了原汁原味的傳統秋色項目。
第二篇章《水鄉踏歌》通過水色及地色項目的表演,表現佛山嶺南水鄉的民俗風情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第三篇章《紅豆飄香》通過粵劇、武術等項目的展示,弘揚佛山人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精神,彰顯作為粵劇、武術發源地的佛山,其獨特的文化底蘊。
第四篇章《和諧家園》通過佛山五區的特色節目及廣州、肇慶的表演項目,體現廣佛同城、廣佛一體化和建設佛山美麗富裕家園的光明前程。
第五篇章《魅力佛山》展示了現代氣息濃郁的表演項目,反映佛山充滿朝氣和活力的時代新風尚。
第六篇章《秋色輝煌》通過舞龍、醒獅、和平鴿等表演項目,預示佛山人民奮勇前進,昂揚向上的拼搏進取精神,龍騰虎躍的歡樂場面,也象徵著佛山人民向著更加輝煌的明天邁進,實現新的騰飛和跨越。
2009年秋色歡樂節各項活動

7. 佛山特產

佛山特產大全
佛山盲公餅——始見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有一百六十多年歷史。屬米制餅類,當時一盲人因際遇創出而得名盲公餅 ,現由一廠家獲得產品專利獨家生產。開發已具一定程度,是佛山旅遊產品貨架上必備的貨品。知名度高,但難當主角。
醞扎豬蹄(佛山扎蹄)——流傳一百多年,以老字型大小得心齋製作為佳品。在佛山菜系品種中,因接近北方口味算是另類,也因此外地人也較受落。建議象肇慶裹蒸那樣加以推廣,相信還有不少的發展空間。
佛山柱候雞(系列產品:柱候鴨、柱候鵝等)——名飲食店「三品樓」因擅製作此類品種而名動一時,可惜逃不過關門的厄運。
西樵大餅——其特點是松軟、香甜,入口松化。是佛山第一旅遊聖地西樵山的名牌產品。
平洲福肉餅——相信佛山很少人知道有這個特產。其實它出現的時間比盲公餅要早,一直是家庭和小作坊式製作,與中山的杏仁餅相似。
九江煎堆——與龍江煎堆一起一直是年宵食品的名角,在廣州和珠三角,名聲比盲公餅還要響。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盡管多方面已有所改良,但也逐漸遠離人們的注視。
龍江煎堆——與九江這二個地域相連的地方,卻產出二種不同的同名產品,並且叮當碼頭,各有「尋芳客」,內里相信還有不少故事待人們發掘。二種煎堆並稱二大流派,際遇也幾乎一樣。
大良磞砂——同樣有相當知名度,與盲公餅、西樵大餅一起可稱三大佛山「手信」特產。
南海麻奢狗肉——用干迫烹制,加以特殊的醬料調配,突出豬肉的香味。在局部范圍知名度甚高,有廣州及港澳食客專門驅車前往品嘗,開有專門小店10來間,生意火紅。
高明橫江狗肉——以特殊方法炆制,突出原汁原味。位於高明與新興交界之地,也有不少外地食客前往品嘗,及至肇慶、高要、新興以此名招攬生意,在產地有7、8間家庭式店鋪,但各店口味差異較大。
海天豉油——不用多說,是佛山特產中開發得最好、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已集團化經營並開發出多個系列產品,在全國不少地方已享有名聲。
鹽步秋茄——近年常登上穗禪飲食店的大雅之堂,其實早已盛名,在粵菜材料介紹上有專門說明。在產地當地人稱之為金手指,有青皮、粗不及中指、長6至8寸、鉤尾、柔軟、頭尾彎接不折等特徵。據傳,僅二畝地所產為之皆品。
平洲金絲柚——因產量低,一種相信已被人遺忘的特產,果僅拳頭大小,皮薄、無渣、無核、汁多、肉爽、酸甜適中。
平洲石硤龍眼——有一年一外地果販到平洲石硤村賣正宗石硤龍眼,被當地人帶到老果樹下,說得此人無地自容,現在不少打正宗石硤龍眼的,但真正嫡傳子孫不足2000斤。
高明合水西瓜——多年前每當盛夏,廣州、佛山的空地上幾乎都堆滿打著合水招牌的西瓜,甚至因小販的么喝牌寫上「合水西瓜,紅過張國榮」而登上《羊城晚報》頭版。但現在因地土未能休養生息而嚴重酸化,這一特產已幾乎「滅絕」。
官窯石碣西瓜——在佛山相信甚少人知,但老廣州人卻家喻戶曉。以前,在廣州騎著大書架紅棉牌單車,兩邊掛個大籮賣西瓜的,十之八九就是石碣西瓜,它是西瓜精品的代名詞。石碣村就在南國桃園一帶,種西瓜已有幾百年歷史,是合水西瓜的太公輩。
九江雙蒸酒——香港的廣告唱到街知巷聞,是灑類中的萬寶路。
佛山秋色——明代永樂年間(1403年~1425年)就已經出現,是佛山最響亮的名片之一。
石灣公仔——同樣是佛山的名片,近來因為爭議而名聲大震,是目前收藏家們熱門的種類之一,前景看好。但也存在隱憂,一是產品要急需提高工藝品位、二是產品創作千篇一律,題材創意欠缺、三是龍蛇混雜,良莠不齊、四是門派相爭。
官窯馬蹄——以果大、多汁、清甜、無渣而聞名,與桂林馬蹄並稱雙雄,年出口量位居榜首。
石灣米酒——與九江孖蒸同出一源,分別只在水源不同,但近年有式微的跡象。
鳳城小炒(美食系列)——如果一定要作個比喻,它是佛山的「市萃」當之無愧。
南海刺綉(粵綉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關於粵綉的記載唐朝已有了。據蘇鄂《杜陽雜編》載:永貞元年(805年),南海貢奇女子盧眉娘,其"工巧無比",能在長僅1尺的絹上綉《法華經》7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於毛發,唐順宗大嘆其工。據聞舊時南海人嫁女,是以剌綉的優劣來確定禮金多少的,相信現在給一千萬禮金也沒幾人綉得出好的剌綉來。
順德蠶絲——早在宋代,此地便開始種桑養蠶,千百年來,從未間斷,是蠶絲中的極品。現在無數的桑樹已被無數的高樓壓在地下,順德蠶絲可能只全留在記憶里了。
南海沙溪馬蹄粉——與廣州泮塘所產有過之而無不及,傳說有一年廣州泮塘馬蹄失收,無法完成商家的訂單,無奈之下收購沙溪所產代之,怎知商人反應奇好。但終究廣州的名氣大,還是把沙溪馬蹄粉壓在下面,現在沙溪馬蹄粉OEM廣州泮塘馬蹄粉,撐起了90%的江山。
高明香荔——果型小核更小,60%的荔枝核需要放大鏡幫助找尋,還有更妙的是不會上火,神奇吧。
佛山莨紗綢——因製成衣服穿在身上活動時「紗紗」作響,故又稱「響雲紗」後來逐漸取諧音而美其名為「香雲紗」。莨綢是平紋組織的坯綢,烏黑透亮,又稱之為「薯莨綢」或「黑膠綢」。沈廷芳《乾隆廣州府志》記載:佛山絲綢之精,金陵蘇杭皆不及也。香雲紗是佛山絲綢的傳統珍品,是佛山人的驕傲。但現今已擺上歷史博物館了,建議重新生產,再作商業包裝,省運會時作頒獎服會有相當不錯的效果。
佛山鑄造——「三支香」倒後,三大支柱也轟然塌下,要欣賞其過去的輝煌,幾乎全國各地的歷史博物館例無少缺。
南海藤席——南海藤織品已有100多年歷史,除銷港、澳外,還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和東南亞、歐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相關製品人民大會堂的廣東廳直到上次裝修才轍下,而現在海南廳、香港廳還在用其作裝飾。以前福建廳也用作裝飾,不少領導人都曾用作接見外國貴賓,曾獲外國通訊社稱為「最中國」的。可惜現在多數人都夢詩(思)想雲,這一特產已日漸式微。
順德燉雙皮牛奶——順德雙皮奶白而滑,給人一種端莊而溫柔的感覺;香氣濃郁, 奶味濃,入口香滑,口感細膩,順德雙皮奶始創於清朝末期,是當時順德的一位農民無意中調制出來的,味道甜味,深受廣大的群眾歡迎,流傳至今,成為佛山(順德)的特產之一,還被評為 「中華名小食」稱號。
(雙皮奶為什麼比其它燉奶好,先賣個關子)
佛山應記雲吞面——傳統的製法已經棄用了,現在只餘下一個外殼,如果不把舊時的「婀娜」喚醒人們的食慾,恐怕沉淪下去已有定期。
南海里水冬瓜——粵菜材料介紹的產品,作為特定地產的只有21個,南海里水冬瓜是其中之一,最能體現其優於其它同類品種的,就是用作冬瓜盅時久燉而不塌。沸煮而湯不濁,低價值的產品高登大雅之堂,當顯其「修為」不淺。其實真正的里水冬瓜,僅產於現至高空調的所在地甘焦一帶,據聞該地蒲姓村民是元朝皇族後人,被朱元璋驅趕潛逃至此,走前錯把優良的冬瓜種子誤當神葯攜上,才得以於此落地生根。
佛山剪紙——稱為佛山特產的精品最為恰當,它把佛山的高雅文化遠遠帶出佛山的「界碑」,已有500多年歷史。傳神、剔透、嚴謹、工整為主要特色。
佛山中成葯——曾經盛極一時,品牌眾多,為中外所認同。可惜現在除飄出海外的,總產值不及國內一間二線的葯廠。
佛山扎獅——南獅的扎作,惟廣州狀元坊與佛山所出,但不知現在後繼人才如何?
西樵山四方竹——奇吧?西樵山的八絕之一。如果把它栽種上盆,帶入家庭,當會有所作為,不然早晚會被高樓壓在底下。
西樵山無篤田螺——第二奇,也是八絕之一。
西樵山煎燶鰂魚——第三奇,又一個八絕。這當中還有佛手瓜、杜娟、雲霧茶等。
石灣陶作——石灣陶作享有「石灣瓦、甲天下」,到現在還是獨霸全國,發揚光大。有近30萬人從事同一個傳統行業,不知還有那些例子呢?其它日漸式微的特產,好好研究石灣陶作的發展,相信會有很大俾益。
高明合水粉葛——以粉質多,味甘甜、無渣而享譽市場,短短的廿來年時間,能夠「造」出一個特產,沒有過人的物產特質,用其它理由作解釋都顯得單薄無力。
金箔、銀箔、銅箔、錫箔——金屬制箔業是佛山特有的手工藝。始於元末明初,已有500多年歷史,最初的產品主要是製作金花的厚片銅箔。至清代,隨著生產的發展,技術的改進,已能製作更薄的銅紙,且金箔、銀箔、銅箔、錫箔也同時興起,各行業均有會館。公元1906至1915年間最盛,廠號有200餘家,工人3000餘人。金箔製作的刺綉線遠銷歐美。後來,由於洋裝璜紙大量輸入,市場逐步縮小。
南海炮竹——曾幾何時,春節的炮仗聲幾乎是過年的符號,南海炮竹亦以「南炮莞花」而威名遠播,二大炮竹廠把全國的第一把交椅抱得緊緊的,但隨著各地禁炮的政策,這個行業也萎縮得厲害,來了個長痛不如短痛,從此南海炮竹只餘人們的記憶中。
順德魚皮角——此魚皮並非魚外表的那一層皮,而是用魚肉經加工製成比紙還薄的皮,包上餡料就是魚皮角了。只要稍加想像,就知道製作工藝有多難。順德這一特產在廣州的知名度遠遠在佛山之上,這一特產也充分反映順德人食不厭精的豹斑。
三水冬菇老抽——很難以找出一樣三水的,品質不錯,單就特指產品來說,就算海天也恐有不及,只可惜一直在海天的光環底下。
石灣魚腐——在南番順一帶,魚腐是很平常的菜式,製作也大致一個模樣,唯獨石灣的製法與眾不同,加之比其它魚腐滑而綿,如配搭其它原料作菜,常常登上高級筵席餐台。
高明瀨粉——就粉質而言,意粉、桂林米粉也要甘拜下風,與中山瀨粉的爽紉相比,高明瀨粉側重軟滑,可以講二者優點各不相讓。只可惜後者不注重包裝,一直只是藏於民間。
和順欖——在高檔的零食店,化皮欖一直充當「生」、「旦」的角色,要知道這化皮欖就是由和順欖而來。曾祖母在世時常有提及,相信百年以上歷史吧。
和順蝦——僅在金山寺前後二公里的河段才有,因蝦腳及蝦殼邊緣呈黃色,被形容為金邊蝦,在當地甚至傳說多多,披上一層傳奇的色彩。但此蝦確實肉質特爽、特鮮,蝦殼特薄。廣州清平市場打此招牌的,價格比其它高20%以上。

閱讀全文

與佛山秋色有多少年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