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抱頭鼠竄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麼
編號 499 成語 抱頭鼠竄 注音 ㄅㄠˋㄊㄡˊㄕㄨˇㄘㄨㄢˋ 漢語拼音 bào tóu shǔ cuàn 釋義 抱著腦袋,像老鼠似地亂竄。
2. 抱頭鼠竄是什麼意思
抱頭鼠竄[ bào tóu shǔ cuàn ]
形容慌張逃走的狼狽相。
出 處;宋·蘇軾《擬侯公說項羽辭》:「夫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顛狽而歸。」
近義詞
溜之大吉、 鳥駭鼠竄、 狼狽而逃、 拋戈棄甲、捧頭鼠竄、 棄甲丟盔、 逃之夭夭
反義詞
大搖大擺 、得勝班師
希望能幫助到你
3. 抱頭鼠竄是什麼意思
【解釋】: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黶、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釋義】:當初常山王、成安君所以相互結為生死之交,和反對張黶、陳釋放的事,常山王帶著頭老鼠竄,以歸漢王。
【語法】:連動式;含貶義,形容敵人的狼狽相。
(3)抱頭鼠串出自哪個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近義詞】溜之大吉、鳥駭鼠竄、狼奔豕突、狼狽而逃、拋戈棄甲、捧頭鼠竄、人人喊打、棄甲曳兵、棄甲丟盔、老鼠過街、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逃之夭夭
【反義詞】大搖大擺、得勝班師
1、溜之大吉
【解釋】:溜:趁人看不見走開;吉:吉祥。偷偷地跑掉為妙。
【出自】: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四回:「稚燕趁著他們擾亂的時候,也就溜之大吉。」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行動。
2、拋戈棄甲
【解釋】:丟掉武器,扔掉鎧甲。形容軍隊被打得狼狽逃竄的情形。
【出自】: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十三回:「部下聽得,一齊拋戈棄甲跪倒。」
【釋義】:下面的人聽了,全部都丟掉武器,扔掉鎧甲,跪倒在地了。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在戰場上打了敗仗。
4. 抱頭鼠竄是何意·出自於哪
「抱頭鼠竄」今用以比喻急忙逃走時的狼狽相。
此典出自《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張耳)、成安君(陳余)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黶、陳釋之事,『常山王(張耳)奉(捧)頭鼠竄,以歸漢王(劉邦)』」。
楚漢相爭時,曾跟隨項羽的韓信看到項羽有勇無謀,又用人不當,便投歸了劉邦。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重用了韓信。在劉邦和項羽在滎陽、成皋間對峙時,韓信率軍抄了項羽的後路,破趙取齊,占據了黃河下游地區。後被劉邦封為齊王。
這時,有一個叫蒯通的人來見韓信。他對韓信說:「楚漢相爭已經幾年了,可還是這么僵持著,他們之間到底誰會勝利誰會失敗,大王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你不如誰也不幫,誰也不靠,以齊地為根據地,和他們三分天下,然後再圖謀統一全國。」韓信聽完荊通的這番話,說:「漢王對我這么好,我怎麼能忍心背叛他呢?」蒯通說:「當初常山王張耳和陳余是割了腦袋都不變心的好朋友,可是張耳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抱頭鼠竄,投靠了漢王,並借漢王之兵消滅了陳余。現在大王和漢王的交情不一定就比張耳和陳余的交情深。古人說得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王的功勞太大,漢王沒法賞您,大王的威名只能讓漢王擔心害怕。我真替大王擔心啊!」雖經蒯通反復勸說,韓信始終不肯背叛漢王。
後來,劉邦消滅了項羽,平定了天下。但韓信卻以謀反罪被呂後誅殺。臨死前,韓信感嘆地說:「我悔不該當初不聽蒯通的勸告,以致死在婦人小子之手。」
5. 抱頭鼠竄的解釋是什麼
抱頭鼠竄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ào tóu shǔ cuàn,意思是像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失敗後狼狽逃跑。出自《漢書·蒯通傳》。
6. 典故,抱頭鼠竄出自
典故,抱頭鼠竄的出處:
【成語】: 抱頭鼠竄。
【拼音】: bào tóu shǔ cuàn。
【解釋】: 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
【出處】: 《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黶、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舉例造句】: 嚇得這些人一個個抱頭鼠竄而逃。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近義詞】: 逃之夭夭、捧頭鼠竄。
【反義詞】: 大搖大擺、得勝班師。
【歇後語】: 抱(捂)著腦袋趕老鼠。
【燈謎】: 捂著腦袋趕耗子。
【用法】: 作謂語、狀語;形容敵人的狼狽相。
【英文】: flee helter-skelter。
【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任用韓信為大將,抄了項羽的後路,破趙取齊,占據黃河下游地區,被封為齊王。蒯通積極鼓動韓信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舉出當年常山王張耳抱頭鼠竄歸降了漢王並出兵消滅了生死與共的好友陳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