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題,我們應如何看待工農.商三者關系
工農商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關系,伴隨著出現的農工商一體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產物。然而實現農工商一體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日益深化。其結果是:原來屬於農業部門的許多職能,如育種,飼料生產,農葯、化肥的配製和施用,農業技術設備的維修以及農產品的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和有關的服務等,逐漸從農業中獨立出來,成為獨立的工業或商業企業,這樣就大大加強了農業與農業產前和產後有關工、商企業之間的相互依賴。農業離開了這些企業就不能獨立進行有效的生產經營;同時,有關的工、商企業也只有與農業企業建立密切的聯系才能使生產經營更為有利。
所以才會出現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這種觀點。
2. 如何正確闡述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
眾所周知,同一時期歷史事件基本會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可以根據時間或先後等推測期間的因果或其他關系,在闡述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時,可以通過翻閱資料等,使結論更具真實性,客觀性。
3. 歷史題:簡答如何正確處理中日關系
歷史上,中日的問題可以追溯到隋唐(在神話傳說中要追溯到秦朝),尤其以唐朝關系最為緊密,那是中日雙方主要是日本大量派遣遣唐使來華,從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面學習唐朝,把咱的先進技術教會了個白眼狼,自唐後就有沖突,在歷史上主要有下面幾次:1、白江村之戰.660年百濟受新羅與支持新羅的唐朝的圍攻而滅亡,百濟遺臣鬼室福信向日本求援,日本應允出兵朝鮮.663年派遣23000名士兵渡海赴朝,與新羅-唐朝聯軍在白江村交戰遭到慘敗.百濟滅亡,日本退守對馬,壹岐.2.文永-弘安之役.忽必烈於1268年命高麗特使赴日,表面要求建交,實質是勒令日本朝貢稱臣.當時鐮倉幕府執政為少壯派的北條時宗,拒絕對忽必烈進行任何答復,並命駐守鐮倉的御家人南下九州積極備戰.文永11年(1274年)忽必烈強征高麗平民5000人,與元軍組成25000人的軍隊准備對日作戰.在對馬與壹岐擊退了小股日軍後進駐博多灣,與少貳景資的相同數量的日軍交戰.日軍由於不熟悉元軍戰法因此處於被動地位,被迫退至九州大宰府組織新的防線.但元軍就在總攻前夜被一場大風將所有戰船刮沉,全軍覆沒.鐮倉幕府逃過一劫.弘安4年(1281年)忽必烈兵分兩路,一路從朝鮮一路從中國江南進軍日本.總計14萬人於7月初匯合於鷹島,但又是在總攻的前夕元軍再次因大風而全軍覆沒.3.慶長-文祿之役文祿元年(1592年)在朝鮮屢次拒絕豐臣秀吉的臣服要求後,派遣16萬陸軍出兵朝鮮.在戰爭初期日本勢如破竹,連克朝鮮主力,佔領了京城,開城,平壤三大重要城鎮.但在水戰方面日軍敗給了朝鮮的李舜臣,補給線受到沉重打擊.此時明朝應朝鮮李氏王朝的要求出兵救援.首批援軍在平壤之戰中遭到慘敗,祖承訓(日後祖大壽他爹)敗退,先鋒史儒戰死.第二批援軍由李如松率領再次入朝,經過一夜血戰收復平壤,但在開城北的碧蹄館被日軍伏兵擊敗退守開城.雙方進入短暫的休戰期.慶長2年(1597年)秀吉再派14萬陸軍入朝與明軍交戰,明軍主力圍攻只有加藤清正5000人守衛的蔚山城卻久攻不克,最終撤退.但不久麻貴擊退了新來援助的日軍主力,加上豐臣秀吉病故日本開始全面撤退.在露梁海戰中雙方進行血戰,日軍損失了大量戰船和士兵.明-朝聯軍損失也很慘重,而且失去了老將鄧子龍與李舜臣.這次戰役至此告一段落.4.中日甲午戰爭,這個大家都知道北洋水師全軍覆滅中國慘敗,簽訂《馬關條約》清政府承認朝鮮「獨立自主」;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增開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開辟內河新航線;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中日問題的現在和未來都是在這個條約上埋下的,5、1900年6月,日本參加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後,1901年,被迫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八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6、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以對德宣戰的名義,強佔了中國的山東,1919年1月至6月的「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無理地將大戰前德國強佔山東的特權交給了日本,1915年1月,日本政府以支持袁世凱稱帝為交換條件,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了旨在中國的「二十一條」,袁世凱全部接受,引發了「五四運動」。7、1931年9月18日,日本製造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東北三省,1936年2月,日本建立了軍部法西斯,形成了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了「七·七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1937年12月,日軍攻佔了南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暴行。7,、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釣魚島是中國無可爭議的領土,但二戰後,美國卻在上面建起靶場,沒有歸還給中國,而1971年美國又將釣魚島交託日本,這就是現在的釣魚島問題8、至於未來嗎,誰也說不好,但是現在中日之間關於領土主權爭議問題核對歷史的態度,本來是可以通過政府間坦誠、冷靜、務實的協商加以處理的,而日本方面一再製造事端,試圖將中國領土並入日本,否認歷史這是中國人民堅決不能接受的。
4. 歷史題:你如何看待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與真實歷史的關系
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是作者當時歷史的反映,但並不完全是當時真正的歷史。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通常帶有作者的主觀感情色彩,表達作者對當時社會環境(真實歷史)的看法,所以會對當時真實歷史有所修飾。因此,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源於真實歷史,但有別於真實歷史。
5. 歷史題目如何分析
答: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解題方法
材料解析題是一種主觀性試題。它的設計是在試題中引出一段或幾段歷史材料,要求應試者在讀懂試題材料的前提下,依據課文所體現的歷史知識網路,從提供的種種材料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試題中所提出的各個問題。這種試題能夠有效地考查考生駕馭史料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較高層次的歷史學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題上的功夫能反映該考生對歷史知識掌握熟練程度和相關知識面。
材料題的出現有助於發揮其他題型難以具備的功能,這種題型它能有力引導考生跳出死記硬背的狹小天地,能提高考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這種題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強大的生命力,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趨勢,成為目前歷史高考中的第二大主力題型。
(一)材料解析題的特點
(1)、材料來源廣泛,取材典型。
眾多的歷史典籍、歷史文件、名人論著、統計資料、圖表等都可以成為試題的來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遠遠地超脫了教材。在引用的大量材料中,為了達到對考生信息處理能力考查,因而材料是粗精並存,真偽難辯。所以,材料解析過程,也就是考生對材料進行甄另,提取信息的處理過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總結出正確的結論及論點。
(2)、材料解析題突出特點是:「新」。
每一道材料解析題,都具有引用新材料,創置新情景,設計新問題的特點。突出了對考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
(3)、材料解析題的設問層次化。
材料解析題所引用的幾段材料或文獻之間,聯系密切,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反映事物的本質,說明一個歷史問題。因而在題的設問方面,環環緊扣,奇巧百出。考生在回答問題時,需要邏輯性強、條理清晰、文字表達准確、言簡意賅。
材料解析題按其材料採用的形式,可分為文字材料型、數字材料型、圖形材料型、混合材料型(即前面三種材料的結合型)。這里,我們根據命題者給予材料提示的顯著程度,將材料解析題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 間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題
這類材料解析題,命題者不給考生任何有關材料背景的說明,完全依賴於考生自己掌握的歷史知識及其他相關知識背景,考生根據已有知識首先要判斷出材料屬於哪部分歷史范疇,這是關鍵的一步,只有判斷這一步走對了,才能在此基礎上回答命題者所給出的有關問題。
第二類 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題
這類材料中,命題者在給出材料前,往往在題首給出關於材料的背景說明,或引用提示明顯的材料,考生據此可立即發現命題者所要考查的歷史范疇。這種題型以考查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為主。
例:閱讀以下材料:
上海機器造紙廠(倫章造紙廠)名義資本為15萬兩,分為1500股。每股100兩,但只有1100股認購並繳足了。公司是私家經營,職工有外籍技師1人,中國職工約100人。此廠每月能產紙60噸,實際上1891年全年產紙共600噸。它迄今還沒有分付過股息。因為這個原故,同時又由於原材料昂貴與日本紙的競爭,業務難以改進,此廠已瀕於停業 ——— 希望它只是暫時停業。此廠的產品在納稅方面並未享受什麼優待的章程。
摘自《海關十年報告》(1882-1891年)
回答:根據材料,把倫章造紙廠的基本情況概括為若干要點列出來;並指出這個廠的命運說明了一個什麼重要的道理。
[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考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材料後邊的時間(1882-1891年)信息可判斷該題談的是19世紀80、90年代中國民族主義工業的發展狀況。本題的答案如下:
基本情況:
(1) 是一家股份制的私人企業;
(2) 經濟效益差;
(3) 受到日本紙的競爭;
(4) 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5) 經營困難,瀕於停業。
道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受外國資本主義的競爭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非常困難。倫章造紙廠的遭遇是一個縮影。
本題第一部分答案考察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二部分體現了命題中的高層意圖
(二)材料解析題解題技巧
有人認為材料解析題變化多端,沒有什麼規律可言,因而也就不好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認為只要認真去觀察、總結、實踐,就會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1、閱讀、理解材料。
通過閱讀來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題的前提條件。這一步驟大約需要三遍,第一遍粗讀,大體了解時間、人物、事件。第二遍細讀,對信息量大的材料要藉助標點符號(特別是分號和句號)劃分層次,理解各層的含義和各層之間的聯系,歸納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問題。同時用符號(直線或曲線)畫出關鍵詞句,去粗取精。第三遍結合設問重點讀,答每一句,都到材料中去找你用符號標出的關鍵語句,重新閱讀、理解。然後加以概括作為答案。
根據你所感覺的難易,可以靈活掌握,最好第一遍就把材料和設問全部讀完,第二遍就帶問題去閱讀、理解,將問題逐個解決。這樣可以大大節省時間。
閱讀、理解過程中應該注意:
(1)、第一遍閱讀全部文字,再決定取捨,如題號後是「閱讀下列材料」,則一眼掠過,第二遍就不必去管了。如果是提示性的,就必須重視。
(2)、注意每段材料後面的材料出處(有的包括時間、國別和作者)。如果不屬於提示性的,即作者、著作名稱都很生疏,第二遍閱讀時即可捨去不理,對解題毫無影響。有時命題會把材料出處放在材料的開頭,這不僅僅是設計的需要,更有引起考生重視的作用,並且具有提示性,是必讀和必須思考的。如「古巴導彈危機」材料題,該題在材料前特別提出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事件」,使人會想到它反映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蘇關系的沖突:「既有緩和,又有劍拔弩張的時刻」。1962美國發現蘇聯在古巴秘密建立導彈基地,美國總統肯尼迪下令對古巴實行軍事封鎖,蘇聯被迫撤走導彈。這一事件,表明當時的戰略優勢仍在美國方面。此題實質上就是想通過新材料考查教材中的以上認識,因此提示就顯得尤為重要。
可見,放在材料開頭的材料出處一定有用,是必讀的;放在材料後面的出處,有的對解題有用,有的未必有用,需根據具體情況取捨。
(3)、第一遍閱讀時要分出扣本內容和超本內容,以便找出解題的突破口。材料解析題引用的材料,既能反映課本內容,又高於課本內容,第一遍閱讀時就應將材料中反映課本的內容與課本對號入座,確定材料反映的是課本哪一章節哪一方面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去理解超本內容。理解扣本內容是解題的基礎,理解超本內容是解題的關鍵。如「關於東京商業繁華重要表現」的材料題,讀後,可以看出關於反映東京商業繁華的有兩點:一是瓦肆,二是夜市。經過認真閱讀分析材料又可找到兩點:一是東京是商品中轉點,二是商品貿易交易規模大,答案到此才基本完整。此題充分說明理解超本內容是解題的關鍵。
2、領會命題意圖。
命題者在設計材料題時,根據考試大綱的能力要求進行設計,那麼考生要通過閱讀材料和設問,領會命題是想通過這道題考查哪些基礎知識,基本觀點,能力要求,從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認識,應該達到怎樣的高度等。
3、組織答案
對材料已閱讀、理解了,對命題者的意圖也揣摸了八九分,那麼下邊就該動筆組織答案了,應注意以下「規則」:
(1)、按問按分列點。依據設問的分數分布和評卷的可操作性原則,按分列點,分多則多寫,分少則簡寫。另外可以評分的操作可能性推斷答案的條目數量。比如設問的分值是2分,則參考答案一般情況為1點或2點;分值是3分則可能是1點或3點;分值是6分則可能是1點或3點。
(2)、語言要方簡意賅。材料題不是問答題。一般設問問什麼你就回答什麼,分值一般不大,不可能用過多的語言。注意語言的准確性,科學性,防止隨意性。即論從史(材料)出,結論必須在材料中能找到依據,由此依據而得出。
(3)、運用辯證觀點,保證答案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對有些認識、評論之類的答案,要從正反兩方面考慮,切忌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如1992年普通高考第47題,要求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評價法國1791年憲法。做為考慮答案來講,首先要肯定它反對封建貴族特權和專制制度的進步性,又要從材料中看到限制公民選舉的虛偽性。
(4)、要實事求是,切忌感情用事,要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把材料中的人物、事件、觀點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評價,得出正確的認識,不要以樸素的階級感情去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認為「農民階級一切都好,地主階級一切都壞」,一看見「資產階級」就痛加批判,一看見材料出自中共某一文件就認為完全正確。實際上這還是「左」傾思想的影響。因為任何一個階級在上升時期都起過推動社會發展的進步作用,馬克思、恩格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明確指出「資產階級曾在歷史上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中共的文件中也有反映「左」傾或「右」傾思想。
4、認真檢查。
題目答完後,對題目和答案進行嚴格認真地檢查,檢查一下審題是否有偏差,答案要點是否齊全,史實是否准確,力求答案准確無誤。
5、重視平時訓練,及時總結解題的經驗教訓。
對平時解答材料解析題出現的失誤,一定要找出原因,不一定要去記住這一問怎樣答才正確,應當考慮「我為什麼沒有答對」,只有平時注意總結失誤,才能避免考場上的失誤。
關於歷史的復習,我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高精度鞏固基礎知識點
1. 精讀課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復閱讀,思考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前後關系,弄清每一個知識點,做到完整地回憶課本。
2. 把握內涵。在弄清知識點的基礎上還須向細處分析,進一步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全部內涵。
二、高準度理解歷史概念
1. 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弄清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確定義的前提。
2. 完整歸納概念內容。
3. 區別概念的異同。在復習中應把同類或相似、相近的概念進行對比,區分其異同點,從而提高對概念的准確把握。
4. 運用概念分析問題。僅做到對概念的理解還不夠,能運用對歷史概念的准確理解來分析歷史現象才是復習中的理想境界。
三、高密度串連知識網路
知識網路是知識內在的點、線、面交織而成的有機整體。在復習中,必須抓住教材中各知識點的聯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知識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形成科學的知識網路。
1.抓點。2.串線。「線」是有內在聯系的歷史事件構成的知識線索。3.鋪面。「面」是歷史某一時期或階段的全部內容構成的知識整體。
總之,只有系統地把握歷史知識結構,才能比較輕松地掌握一個時期或階段的整體內容,進而捕捉歷史的階段性特徵,解題時才能撒得開、收得攏。
四、全方位分析歷史現象
備考復習不僅要點線面結合形成知識網路,而且要在此基礎上拓寬、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歷史現象,形成立體知識體系。
1. 相對完整的敘述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
2. 宏觀分析和微觀考查。
3. 顯性聯系與隱性聯系。「顯性聯系」是教材中歷史知識間較明顯的聯系,而「隱性聯系」則隱藏於知識之間。換言之,就是所謂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而隱性問題是對顯性問題的深化、概括、比較和系統化,顯性問題只有通過隱性問題才能提高其自身的價值。
4. 歷史學科與相關學科。
五、多角度比較人物事件
在歷史測試的四種題型中,無一不涉及到比較能力,因此,學會科學的比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較技能,尤為必要。
1. 把性質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進行比較,分析其不同背景、特點、作用或實質等。
2. 把性質相同但分布於不同歷史階段的歷史事件加以分析比較,理清發展線索。
3. 把同類歷史事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進行比較。
4. 把某些表現相同而性質不同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認清其不同實質。
六、科學評價人物、事件
要想科學地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必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要掌握評價的尺度、角度和信度。具體說來,應做到以下幾點:
1.立場正確。要站在正確的階級立場(人民的、愛國的立場)和社會立場(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進步、國際主義和改革探索等)上看問題。
2.觀點鮮明。評價歷史人物要堅持「時勢造英雄」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兩個基本觀點。
3.方法得當、客觀公正。要全面而准確地分析和評價,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區分不同的階段,要運用辯證分析法、階級分析法、歷史分析法等方法進行全面而綜合的分析,切忌簡單化、片面性和絕對化,要注意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局部和全局、現象和本質的關系。
七、簡要概括歷史知識
歷史知識浩瀚龐雜,只有把其濃縮、概括、提煉成簡明扼要、要點明確的知識點、知識鏈,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
1. 抽取要點。即正確選用課本中的關鍵字詞或章、節、目標題,或者用自己的語言精煉准確地表達出來,形成知識要點。
2. 時間作序。即以時間為序來組織知識。
3. 邏輯劃塊。即按照有關知識的邏輯關系進行分塊概括。
八、靈活化運用歷史理論
對任何歷史問題的分析,都必須以理論為根據,否則就無法保證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必須系統地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注重運用理論分析歷史問題。
只有堅持運用史學理論分析問題,史學理論水平、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平時要選擇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試題,進行史論結論合訓練。有目的、經常性的練習,必然會促使靈活運用理論的能力不斷提高。
6. 歷史關系題怎麼答
我覺得最主要的應該也就是要抓住題目的主要內容,然後進行答題,然後是要把自己所學的東西知識放在題裡面,這樣一方面也就是從題目中找答案,另一方面從自己所學的知識裡面找答案,所以我覺得這個應該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題目,一方面從自己的知識。
7. 高考歷史選擇題怎麼蒙 歷史選擇題蒙題技巧
歷史選擇題蒙題技巧一.最近原則:與平常知道的相關原理最接近的選項為正確
1.考根本目的:統治者所採取的某項政策,根本上都是為了鞏固統治和維護統治基礎。
2.以時間為突破口對應重要歷史事件相關知識
3.題干中給的時間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此時可以考慮所給時間最接近我們熟悉的時間及對應事件。
4.考查對外政策出發點:一個國家對外政策的出發點是國家利益。
歷史選擇題蒙題技巧二.相斥相性原則
相斥相性原則:若四個原則如果有表述意思相近的選項,一般來說,若是單項選擇題,這些選項都是排除的,如果多選題,要麼幾個選項都對,要麼全錯。
如: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最主要的貢獻表現在()
a.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方針
b.正確指出了國內的主要矛盾
c.堅持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
d.提出了正確處理「十大關系」
解析:當看到此題時,與題干無關的就直接無視,所以d肯定是錯的。其次再來看,a和c描述基本一致,因為是單項選擇,所以a和c都不選。
在選項中有兩個選項表述的意思剛好相反,則必定一對一錯,不可能形成組合項
歷史選擇題蒙題技巧三.重視符號原則
括弧在歷史選擇題中的出現往往是用來解釋說明題目中的關鍵信息,書名號的出現意味著材料的出處,出現的引號,也是關鍵信息。我們在提取信息時,把在這些符號里的東西進行重點分析,簡化題目,會方便做題。
在2014年全國一卷的12道選擇題中,出現符號的試題有5道,佔有試題的40%以上。
1、中國古代,「天」被尊為最高神。秦漢以後,以「天子」自居的皇帝舉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員、百姓則祭拜自己的祖先。這反映了秦漢以後
a.君主專制緣於宗教權威b.政治統治藉助於人倫秩序
c.皇權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動強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我們把這道試題簡化一下變成:
「天」「天子」「承天」「子民」,這反映了秦漢以後
a.君主專制緣於宗教權威b.政治統治藉助於人倫秩序c.皇權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
天活動強化了宗法制度
去除了材料中的語境,我們認真想想,「天子」就是皇帝,就是題目中選項b的政治統治的代名詞,「子民」就是以民為子,把人民當成兒子,這就是明確的人倫秩序。然後得出答案
2、唐高祖李淵自認為是老子後裔,規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則天時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後來唐武宗又大規模地「滅佛」。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惡決定宗教興亡b.道教的社會影響最大
c.儒學的政治地位最為穩固d.佛教的社會基礎薄弱
解析:簡化後
「滅佛」反映出唐代?
那麼如何選擇呢?
有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就是提示語「反映出」。這一提示告訴我們,命題人要的正確答案的一定是一個本質的結論,而不是一個社會現象。即使四個選項都成立(關鍵是本來就有不成立的),那麼我們也很容易看到選項a、b、d都是對社會現象的描述,只有c才是經過分析後才能得出的結論。有人說b、d也是結論,因為通過比較才能得出。其實最大,影響小之類的歷史事實都是顯而易見的,不是分析出來的。如三個人中誰最高。我們主要看成是現象,不是本質。
3、人性是先秦以來一直討論的問題。基於對人性的新認識,宋明理學家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他們認為人性
a.本質是善b.本質為惡c.非善非惡d.本善習遠
我們把題目簡化就成了
「存天理,滅人慾」認為人性
a.本質是善b.本質為惡c.非善非惡d.本善習遠
解析:觀察答案後發現,我們知道天理中包含著人性,人慾是惡的人性。一存一滅是一個辯證的方法。a、b都是問題的一個方面,c選項更是全面否定。答案d已經顯示出來了
4、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眾議員名額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數「按自由人總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這一規定違背了《獨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權在民原則b.天賦人權原則c.各州自治原則d.各州平等原則把這道試題簡化就變成
「按自由人總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違背了《獨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權在民原則b.天賦人權原則c.各州自治原則d.各州平等原則
解析:c.d兩項強調的是洲權,屬於意思相似,又因材料無涉及,所以直接排除,a項人民主權強調的是國家的一切權力來源於人民的授予,國家權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權利與自由,不符合題意,所以選擇
5、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說:「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而且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這段話表明
a.英國在歐洲沒有殖民地或自治領b.各國經濟都依賴對英貿易
c.世界經濟聯系加強d.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
解析:此題用重視符號原則可以得知「」里內容均屬於經濟領域范疇。且都與英國發生聯系,同時英國的產品也流向各地,但不代表只和英國獲依賴英國對外貿易,說明了彼此間經濟聯系的加強
特別注意:題眼是「反映的」,和「反映出」有區別,反映的是現象,反映出選本質。
歷史選擇題蒙題技巧四.非絕對極端原則
這個原則在每一科試卷中都會用到,題目中選項經常會出現一些過於絕對的,極端的副詞和形容詞,如全面,都,所有,完全,始終,最終,最早,第一,開始,徹底,絕對,肯定等,此時要提高警惕,注意分別,除非教材課本上有明確的話,或者材料里明確出現,否則往往帶這些詞的應該為錯的,強調的是往往是錯的,並不是全部都是錯的。
而反過來,在選項中含著漸進的,發展趨勢歷程描述的修飾語選項又通常是正確的。
歷史選擇題蒙題技巧五.避輕就重原則:題目的重心往往體現為材料觀點中的轉折,遞進,強調等部分(但是,然而,可是,即使,卻等轉折詞出現後的內容才是審題關鍵),因此,要緊抓出題者要強調的中心和關鍵部分去解題,抓住題眼,排除其他無關輕重的選項。
歷史選擇題蒙題技巧六.全麵包含的原則
選項之中有多個選項都有可能涉及題干中某些要素,但是只反應部分,只有全面反應題乾的要素,包含其他選項內容的為最佳答案。
另外,有的考題是在題干中包含了多個內容和觀點,備選項中任何單一對應題乾的選項都不正確,總有綜合性較全符合題幹才可能入選。
歷史選擇題蒙題技巧七.比較對稱原則:當遇到題干在描述兩個歷史現象時,根據比較和對稱原則,選項也應該體現兩個歷史現象之間的比較,並要和材料所描述的關系形成對稱。
歷史選擇題蒙題技巧八.求因型選擇題求解原則
1.誘因求解:直接原因是最直接的,顯而易見的引發事件的偶然因素(導火線,借口等),直接原因是對事物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並決定某一歷史事件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發生的。
2.主因求解:主要原因是在引發事件發生的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那一個,對歷史事件的發展變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他派生出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因素。如果問的是具體事物,那主要原因也應該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3.質因求解:根本原因就是根由,根源,是同一事物的若干原因,取決定作用的並帶有必然性的根本原因。一般指主要矛盾或趨勢,也就是說這樣原因引發的事件是遲早要發生的。它往往隱藏在事件發生的背後,是導致事件發生變化的本質原因,可以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原理分析,可以歸結到經濟領域,制度層面,一般這個原因是抽象的,體現歷史趨勢和主觀原因需要等。
如判斷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文化現象社會生活等發生變化的根源從經濟領域去找,或者從時代發展趨勢,時代要求,社會主要矛盾去找,或從社會性質去找。判斷某一階段治國方案,搜索結果,措施出發點,從階段的本質去找,從社會性質去找,從背後的生產力水平去找。
判斷改革成敗的根源從是否順應歷史潮流,是否促進生產力發展去找。
判斷文化思想發生變化的根本變化從統治者需要,社會變化,經濟發展上找。1拉斐爾擅長畫聖母像,他筆下的眾多聖母充滿人情和母愛,這主要體現了當時
a.蒙昧主義思想b.人文主義思想c.禁慾主義思想d.浪漫主義思想解析:若你熟悉教材知識可以直接得出答案,我們也可用另外一種解題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及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三大基本理論,它揭示
了人類社會發展中各種現象的基本規律。此題若從史實間的因果關系去分析,難度較大,選項d的因果性似乎較為正確;但如果轉移成理論思維我們知道「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社會意識,拉斐爾的聖母像之所以充滿人情和母愛是因為作為新興的資產階級藝術家,他所要表現的不再是「神」而現實生活中的「人」,是「人文主義思想」在繪畫藝術中的具體表現,所以正確選項為b。
2.據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餘年間,盡管全國總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但城市人口數量幾乎沒有變化,城市化進程陷入停滯。其根源在於
a.君主專制的強化b.「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
c.閉關鎖國的政策d.宋明理學的消極影響
解析:看題干,強調根源。我們知道小農經濟一直在古代經濟中佔主導地位,而a答案大多出現在關於中央集權和相權與君權的題了,自然直接排除。c,d答案不屬於根源問題。一.最近原則:與平常知道的相關原理最接近的選項為正確
8. 如何解答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類的問題
首先拿到一個歷史事件是要分析它的時代背景,也就是大環境;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再找他們的共同點,然後再找不同點,最後理清之間的關系。
9. 歷史問答題怎麼答怎麼分析題目
一、問答題的種類問答題按照題的性質和要求,可分為敘述、綜合、分析、比較、評述、材料式問答題等不同種類。1.敘述題: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活動的原因(或背景)、經過、意義(或性質、影響、作用、評價)按一定順序直接敘述出來。2.綜合題:將分散在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系統歸納,貫穿融會,進行表述,並得出適當結論。難度較大。3.分析題:將復雜的歷史事件、現象或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背景、原因、性質、特點、結果、意義、作用、經驗教訓等,揭示其本質並得出結論。如說明了什麼?有什麼啟示等等。4.比較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歸納,找出它們之間的可比點加以比較,求同析異,以加深對歷史事件本質的理解。這是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常用方法。5.評述題:先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人物的活動,給以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評價歷史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地評述。可先敘後評或邊述邊評,夾敘夾議。6.材料式問答題:即材料解析題(含圖表、圖片)和問答題的融合,從形式上看它由兩部內容構成:一是材料;二是設問。近幾年高考主觀試題幾乎全部採用了這種形式。二、問答題的結構及其作用1.問答題的結構。任何一道題意明確、表述完整的問題都有四項基本構題成分,即: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求答項。選例並圖解如下:[例題]根據史實說明近、現代史上日本對中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的原因。中國各種主要政治勢力對兩次戰爭的態度如何?中國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麼?高考試題均由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和求答項構成。但在題文中有時有合理省略的情況,合理的省略無損於題意。2.問答題結構的作用。(1)提示項: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題的思維方式和表述方式。(2)限定項:指定解答的已知條件,例如:時間、空間、史實、觀點、引語等。(3)中心項:規定解答所依據的內容。中心項千變萬化,無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人物、國際關系等各種知識領域。中心項是構題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項都從屬於中心項。(4)求答項:指定解答的「未知」項目。常見的求答詞語有原因、經過、結果、性質、特點、意義、影響、相同點、不同點等。還有「哪些」、「如何」、 「什麼」、「怎樣」、「為什麼」等,既是求答詞,又是提示詞。這四項結構共存於題目之中,它們出現的次數不一,先後位置多變。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統一,共同發揮考查能力的作用。3.解問答題的讀、審、答(1)讀題:對題目要全讀、細讀、多讀,領會材料題意。(2)審題是解答問答題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許多考生答題情況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識和思維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審明題意和抓住思路,答題亂了套,甚至答非所問,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識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審好題應注意以下幾點:考生臨試審題是科學知識和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綜合、靈活的運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題目要問什麼,要你回答什麼,能不能對試題進行深入地發掘,實際上也是一種信息處理能力。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審要求。審題首先明確試題的具體要求,要學會分析試題的結構成分。一道完整的、題意明確的歷史問答題在一般情況下由提示語、限定語、主幹語(也叫中心項)、答項語四種成分構成。分析清楚試題的結構成分,就可完整准確把握題意。第二,深入發掘題意,突破重點難點。第三,審題型。審題時還應判定該題屬於何種題型。如前所述,歷史問答題大致分為敘述題、綜合題、分析題、比較題、評述題、材料式問答題五種題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題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判定題型對加強答題的針對性是有幫助的。另外,一道試題如有幾問,那就要注意這幾問是否屬於同一題型。因為一道有幾問的試題,不同問屬於不同題型的情況並不鮮見。第四,審求答重點。試題的問法,提問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題的重點也就不同。確定答題的重點,有利於詳略得當地組織材料,科學分配答題時間。(3)答案規范化。第一,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是解答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論」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或觀點。史論結合,就是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分析史實,得出正確的評價或結論,做到材料(史實)和觀點相統一。敘述史實是答題的基礎,好比「畫龍」;簡要的分析、評論是答題的靈魂(即考生的立場和政治方向),猶如「點晴」。答題既要反對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對缺乏史實的泛泛空論。第二,敘事有序,論證有力:歷史問答題各種類型題雖然各有其特徵和能力考查的側重點,但解答時都離不開史實的敘述和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評論、論證。敘述史實要有序,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空間順序,或按邏輯順序,切忌雜亂無章,顛三倒四。分析史實,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論證某種觀點正確與否,要抓住要點、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論證有力。第三,詳略得當,要點全面:試題要求的重點,應該多寫詳答,將各要點,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點部分就須少寫略答,以繁中求簡,雜中取精。這就是要答題「要點化」。當試題涉及到很多時,答案的每個要點就要簡明扼要;試題要求的內容較少,答案則應相對比較詳細具體。第四,文字准確,條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題時文字表達能力差,語無倫次,詞不達意,不會概括,羅羅嗦嗦寫了一大篇,不得要領,看不懂他究竟說什麼。有些考生採用「多答戰術」,不管與題意有關無關,讓閱卷老師去「揀破爛兒」。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達上應力求文字准確、簡煉。這就要學會提煉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編寫形式上,要根據題意和答案內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個要點前面必須有數碼序號,做到「段落化、要點化、條理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使人一目瞭然。例1:鴉片戰爭後,中國在淪為半殖民地的同時也開始了近代化的歷程。概括指出在19世紀中葉至1919年的近代化歷程中,中國在政治制度、生產方式、社會階級構成以及教育、科技諸方面發生的重大變化。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時間界定和要求回答的內容。時間是近代前期,內容是政治制度、生產方式、社會階級的構成及教育、科技五個方面。據此分析,這一時期的變化體現在:從政治制度方面看,表現為封建君主專制被推翻,建立起共和政體。從生產方式來看,從封建的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從階級結構來看,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產生。從教育來看,教育內容和方式都在發生變化,集中體現為新式學堂的出現。科技方面引進了西方先進科技。參考答案:(1)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體。(2)產生了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3)產生了資產階級、工人階級等新的階級。(4)出現了新式學堂。(5)引進了西方先進科技。例2:中國近代化是指中國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歷史進程。對中國近代化演進層次的論述,史學界有多種觀點。一位著名史學家認為:中國近代化先後經歷鴉片戰爭後的「觀念轉變」、19世紀中後期的「器物變革」、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制度變革」三個時期,並沿著三個層面向縱深延伸。根據所學知識,結合以上觀點回答下列問題。(1)「觀念轉變」「器物變革」「制度變革」分別指什麼?(2)以上變革對中國社會各產生了什麼重要的積極影響?解析:本題從近代化的層次性立意,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問題和對史實的運用能力,解題時首先理解近代化的三個層次,其關鍵在於利用時間限制篩選事件,「鴉片戰爭後」的「觀念轉變」,應指新思想的萌發:19世紀中後期的「器物變革」,指洋務運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制度變革」涉及的事件較多,要考慮全面。第二問答題比較簡單,注意語言要簡煉,條理要清楚。參考答案:(1)「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萌發;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辛亥革命。(2)影響:①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引導人們關注世界,邁出了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②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的擴張。③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於資本主義思想的傳播。清末新政對中國的近代化在客觀上起了一定作用,也使人們進一步認清了清政府的反動面貌。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打擊了帝國主義,為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發揮出自己的答題技巧,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途徑之一。技巧的運用要靠平時去練、去實踐。筆者淺談旨在說明考生如何把掌握的知識充分發揮出來,取得好的成績。
這樣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