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的匈奴是分布在現在中國的哪些地方的現在屬於什麼民族
匈奴者,夏後也。夏桀敗,其子熏粥妻桀之眾妾,避居北野,隨畜遷徙,中國謂之匈奴。作為一個驍勇善射的游牧民族,匈奴自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5世紀一直活躍在中國東北到西北的遼闊土地上,並對絲綢之路的暢通和中原王朝構成很大威脅。匈奴這一草原奴隸制帝國與中原農墾基礎的封建帝國在幾百年間或戰或和,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就曾派兵北擊匈奴並修築萬里長城。後來,隨著與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原王朝的交往頻繁,匈奴也逐漸演化,一部分與漢族等民族融合,一部分遠走中亞與歐洲,在6世紀時漸漸消失。匈奴這一民族是否真正消失了呢?
匈奴是約公元前3世紀時興起的一個游牧部族,在不斷吸納或吞並周圍部族的基礎上迅速壯大,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游牧部族之一,建立了游牧民族的第一個奴隸制政權,並在秦漢之際使西域諸國多臣服於己。
匈奴分為三大部,大單於居中,控制蒙古高原和大草原。左賢王居東,控制中國東北部、朝鮮半島及西伯利亞。右賢王居西,控制新疆及西域。但隨後的外部壓力和內部分裂,使匈奴內部分化愈來愈復雜,關於匈奴族的遷徙,中國史書除對其內遷和滯留草原有較詳記載外,對匈奴的西遷語焉不詳。
• 匈奴民族的遷移
公元前一世紀時漢武帝使匈奴遭受重創,部分匈奴或臣服或西遷西域,並終使匈奴後來分裂為南匈奴與北匈奴,公元5世紀時北匈奴阿提拉在歐洲建立起匈奴帝國,南匈奴幾乎同時在中國建起帝國。自公元89年至91年時,北匈奴在南匈奴與漢朝軍隊的共同打擊下接連大敗,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紛紛乘機而起,北匈奴主力便遠走伊犁河流域、中亞、頓河以東與伏爾加河等地。其後,中國北方的鮮卑族強大起來,逐步佔有匈奴故地,約五六十餘萬匈奴人遂『皆自號鮮卑',都成了鮮卑人。
西遷的匈奴人在公元374年擊滅位於頓河以東的阿蘭國後,便開始扮演著推動歐洲民族大遷徙的主要角色,同時也揭開了入侵歐洲的序幕。匈奴人不僅壓迫著哥特人避入羅馬帝國,甚至兵臨羅馬城下。此時,匈奴人不僅越過了多瑙河和萊茵河勢力直達西歐,還於5世紀時在多瑙河畔建立了匈奴帝國— 『阿提拉王國',對歐洲歷史產生了很大影響。許多學者認為匈牙利人就是其後裔。匈牙利人與歐洲其他地方人的長相有明顯區別,匈牙利民歌很多與陝北、內蒙古的民歌在調上是一樣的,匈牙利人吹嗩吶和剪紙的情形和中國陝北的一樣,他們說話的尾音也與陝北口音很相似。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一首詩中曾經這樣寫道:"我們那遙遠的祖先,你們是怎麼從亞洲走過漫長的道路,來到多瑙河邊建立起國家的?"
• 匈奴文化的傳承
匈奴雖然作為一個民族消失了,但其文化習俗仍部分保留下來了。以現在主要流行於蒙古國、俄羅斯以及中國的內蒙古與新疆的"胡笳"為例,胡笳雖為匈奴樂器,但其傳播、繼承卻早已超出了匈奴。
民歌是民族的心聲,游牧民歌更是研究游牧民族和游牧文明盛衰興替的歷史和心靈的天窗。史載匈奴民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為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就是在漢代大將霍去病率大軍擊敗匈奴後,匈奴對失去陰山的無限懷戀。這一古老的民歌曲式、主題、情節和結構至今遺留在蒙古民族豐富的民歌曲式當中
⑵ 匈奴是現在的哪個省
歷史上匈奴是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寧夏自治區、蒙古國、新疆自治區等地區。匈奴誕生之初,主要在漠南黃河河套地區,也就是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賀蘭山以東、狼山和大青山南、黃河沿岸,這部分地區統稱河套,以及陰山,也就是內蒙古狼山、大青山一帶。
匈奴歷史與發展:
在匈奴建國以前,東北亞草原被許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據著。那時的部落和部族聯盟的情況是「時大時小,別散分離」;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軍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然莫能相一」。
當時分布在草原東南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東胡部落聯盟;分布在貝加爾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聯盟;分布在陰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謂「河南」(鄂爾多斯草原)一帶的,是匈奴部落聯盟。此外還有部落集團分散在草原各地。
後來的匈奴國,就是以匈奴部落聯盟為基礎,征服了上述諸部落聯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國而建立起來的。
⑶ 歷史上的匈奴所在地是哪片范圍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中,最早統一了大漠南北的全部地區並建立起國家政權匈奴單於國的民族。它興起於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衰落於公元一世紀(東漢時期),共活躍了約三百年。
主要活動范圍,內蒙\青海\甘肅\遼寧省
⑷ 古代的匈奴是現在哪個國家
古代的匈奴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其分布區域類比到如今,大致是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東至內蒙古東部一帶。
古代匈奴的疆域范圍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東至內蒙古東部一帶。南沿長城與秦漢相鄰,並一度控有河套及鄂爾多斯一帶。向西跨過阿爾泰山,直到蔥嶺和費爾干納盆地,北達貝加爾湖周邊。被稱之為「百蠻大國」。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他們披發左衽。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中國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漢初稱雄中原以北的強大游牧民族。
(4)歷史上的匈奴是哪個地區擴展閱讀
匈奴的後人:
1世紀—2世紀時的南匈奴內附期間,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從中國歷史中逐漸黯淡。
匈奴後裔成為中國居民之後,逐漸改為漢姓。其後裔多生活在今天的陝西、山西、山東和福建等地。如位於江蘇蘇州的金氏,位於福建福安市賽岐鎮宅里村的金氏,位於河南省鶴壁市的赫連氏,位於安徽省皖南東至縣南溪古寨金氏,甘肅省蘭州市榆中金崖鎮金氏,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後路金村金氏,山東省文登市叢氏-傳說皆為匈奴金日磾的後裔。
⑸ 西漢時期的匈奴是指現在哪個省份
西漢時期的匈奴是指現在的內蒙古,外蒙古,俄羅斯南部地區。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團,祖居在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的寒溫帶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帶,他們披發左衽。
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中國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漢初稱雄中原以北的強大游牧民族。
(5)歷史上的匈奴是哪個地區擴展閱讀
漢匈大戰
冒頓單於時的匈奴匈奴國的全盛時期從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共81年),即冒頓、老上、軍臣三單於時期,相當於中國從秦二世元年到漢武帝元朔元年。在伊稚斜單於時期,國力被漢軍打擊由盛轉衰。
到漢武帝時,西漢經過近70年的休養生息,經濟、國力大大增強,對匈奴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發動了三次大戰:河南之戰(也稱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此時正為伊稚斜單於在位時期。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收復河南地區;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受降匈奴右部十萬人,設武威、酒泉、敦煌、張掖四郡;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率五萬騎兵分兩路出擊,衛青擊潰單於,霍去病追殲左賢王7萬餘人,封狼居胥。兩軍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
匈奴的衰落時期從伊稚斜單於至呼韓邪單於,經歷18任單於,從漢武帝元鼎年間到漢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滅郅支單於為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匈奴
⑹ 歷史上出現的匈奴人到底是現在哪個地方的人
匈奴是我們歷史上一個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夏商周起就有鬼方,葷粥,狄戎少數民族出現在北方,匈奴則是在這些少數民族長期的演變和發展中逐漸形成的,最終與戰國時期出現。秦漢時期,匈奴就總是不斷沖擊著中原帝國邊境,帶來很多困擾,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征,就是為了抵禦匈奴的侵擾。
分匈奴就不斷西遷至歐洲大陸,他們所到之處,依然是燒殺搶掠的行徑,占據了歐洲的很多個地區,開始定居下來,繁衍生息,所以說,歐洲很多國家的後代都與匈奴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資料就說今天的匈牙利人就是匈奴族的一支後代,同樣蒙古人也是匈奴的後代,但是如今已經從他們身上找不到任何與匈奴人相近的痕跡了。
⑺ 古時候的匈奴是現在什麼地方的人
在歷史上,曾經存在過這樣一個特殊的群落,他們驍勇善戰,喜歡時不時就冒出來偷襲侵擾一下中原地區,隨後又消失,讓我們中原地區的人們對其十分頭疼,這個群落從戰國時期就開始出現在人們視野中,一直到唐朝貞觀年間才銷聲匿跡,如此長遠的歷史,讓人對這個群落充滿興趣。
他們就是史書中經常出現的「匈奴」,很多人都對匈奴十分感興趣,想知道這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在歷史上屬於什麼樣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一直所說的匈奴,到底是生活在今天的什麼地方呢?最後匈奴又跑去哪裡了?帶著這些有趣的問題,我們一起在史料中來尋找匈奴的痕跡。
鼎盛時期的匈奴以及所在地區秦朝二世而亡,天下一片混亂,小混混劉邦白手起家,經過摸爬滾打,最終戰勝英雄項羽,建立了西漢政權,眼看中原地區再次統一,可是匈奴這個時候趁著中原混戰的有利空隙,逐漸發展強大,並且被匈奴歷史上最厲害的冒頓單於把匈奴給統一起來,原本就是一些烏合之眾,如今卻變成彪悍的強敵。
劉邦想要試圖去一探匈奴實力,結果不小心就遭遇尷尬,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地區,後來沒有辦法,劉邦才用和親的方式去與匈奴和諧相處,後來劉邦去世,冒頓單於還專門寫信調戲呂雉,問呂雉要不要嫁給他做老婆,幸虧呂雉理智對待這件事情,才讓和親得以繼續。
這個時期的匈奴,已經達到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其疆域十分廣泛,包括西域、東北地區以及河套平原、內蒙古、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亞地區,所以就連西漢政府,也拿匈奴束手無策,整個漢朝時期,都在與匈奴不斷對抗。
當然,漢朝可是歷史上有名的強悍王朝,怎麼可能讓匈奴肆無忌憚呢?隨著漢朝不斷強大起來,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已經腰桿硬了,所以漢武帝命令衛青以及霍去病等人先後去攻打抵禦匈奴,匈奴雖然強大,但是依舊被更加強大的漢朝打得滿地找牙。
經過數次的攻打,匈奴也逐漸熬不住了,被迫無奈只能分成南匈奴與北匈奴兩部分,其中南匈奴也就向西漢投降了,北匈奴西漢政府實在是鞭長莫及,應該就在外蒙與西伯利亞地區。
歷史往往總是很有趣,敵強我弱,敵弱我強,隨著西漢政府的逐漸衰退,匈奴勢力繼續強大起來,原本的北匈奴與南匈奴一部分繼續匯合,反過來侵擾西漢政府,西漢當時忙著處理內亂,沒有時間去管匈奴,給了匈奴足夠的發展機會,到了東漢初期,匈奴又變得強大起來。
東漢逐漸恢復正軌,也對匈奴更加重視了,畢竟老祖宗打下的江山,可不能隨意就這樣搞丟了,漢朝子孫可是有血性的,繼續帶兵與匈奴對抗,匈奴此時早已沒有了當年冒頓單於的英勇果斷,畢竟那樣的人才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匈奴經不住東漢軍隊的收拾,很快就被擊退,原本的南匈奴還是乖乖投降東漢,北匈奴繼續為非作歹,可是此時的北匈奴,也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勢力,只能是小打小鬧了。
東漢政府後來聯合南匈奴的單於不斷追擊北匈奴,北匈奴被迫西遷,根據後來的一些考古資料來看,這次西遷北匈奴去到了土耳其地區,距離中原地區已經足夠遙遠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些匈奴又去到了今天的匈牙利地區,這也就是北匈奴的最後歸宿。
北匈奴從西遷離開漠北地區之後,就算是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了,接下來的歷史,就是當年歸附於東漢政府的那些南匈奴,他們趁著東漢末年混亂的局面,開始內部分化,並且試圖搞事情,東漢政府無力約束他們。
據說後來曹操麾下依附了一部分南匈奴為他賣命,其餘的那些南匈奴殘部,繼續為非作歹,可是此時的匈奴,早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力量,只能是小打小鬧了。到了魏晉南北朝之後,南匈奴內部繼續分化,一部分歸屬於中原,另外一部分還在侵擾中原,但是此時的匈奴,可以說基本已經被中原文化給同化了。
從魏晉南北朝之後,很少有關於匈奴的記載了,關於匈奴最後的記載,就是唐朝時期王昌齡的《出塞曲》中描寫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關」,這個時期的胡人,應該就是曾經的匈奴後裔,而龍城就是指今天的靖邊丹霞峽谷一帶,從這個記載來看,匈奴最後應該在這一帶出現過。
結語這就是匈奴的整個興衰歷史與各時期所在的地區,從匈奴的發展來看,其實也恰似是我們中原幾千年興衰歷史的一個縮影,有過繁榮昌盛,也有過低落挨打,可是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內部團結,才能堅守陣地,要是產生內亂,最後的結局往往就像匈奴一樣,不斷消失在歷史舞台中了!⑻ 古代的匈奴是現在的哪個地方
古代匈奴的疆域范圍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東至內蒙古東部一帶。南沿長城與秦漢相鄰,並一度控有河套及鄂爾多斯一帶。向西跨過阿爾泰山,直到蔥嶺和費爾干納盆地,北達貝加爾湖周邊。被稱之為「百蠻大國」;
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團,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高原鄂爾多斯建立國家。
(8)歷史上的匈奴是哪個地區擴展閱讀:
據傳華夏族與匈奴族同源,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在吞並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族;
公元前九世紀以前,匈奴王族即夏朝王族後裔的一支主要分布於阿爾泰山以東的鄂爾多斯高原,從匈奴單於歷年秋季在鄂爾多斯祭祀龍神的習俗來看,匈奴原型即殷商甲骨文卜辭所記載的龍方,圖騰為黑龍;
匈奴是在約公元前3世紀時興起的一個游牧部族,匈奴國的全盛時期從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匈奴人信奉薩滿教,五月於龍城祭天地、祖先、鬼神;
匈奴每年有規定的日子舉行集體的祭祀。每年三次集會的日期,《史記》說是正月、五月及秋季,《後漢書》為正月、五月及九月,兩者皆為一致;
大致上正月的集會是個小集會,參加的人是匈奴諸長,五月的大會最富宗教色彩,參加的人數很多,主要是為祭其先祖、天地及鬼神,秋季的集會則是為秋天收成而感謝天神的集會。
⑼ 中國歷史上所說的匈奴是指現在的什麼地方的人
匈奴是指現在今內蒙古陰山山麓的人。
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他們披發左衽。《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於夏末商初被北遷之夏族淳維兼並為匈奴,世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中國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漢初稱雄中原以北的強大游牧民族。
(9)歷史上的匈奴是哪個地區擴展閱讀:
匈奴人信奉薩滿教,五月於龍城祭天地、祖先、鬼神。匈奴每年有規定的日子舉行集體的祭祀。每年三次集會的日期,《史記》說是正月、五月及秋季。
《後漢書》為正月、五月及九月,兩者皆為一致。大致上,正月的集會是個小集會,參加的人是匈奴諸長。
五月的大會最富宗教色彩,參加的人數很多,主要是為祭其先祖、天地及鬼神。秋季的集會則是為秋天收成而感謝天神的集會。
關於集體祭祀的地點,大致上是在單於所在的地方舉行,雖然都是祭天,同時也有商討國家大計、秋後感謝天神等任務。
匈奴人對其祖宗的墳墓很為重視,不只相信祖宗死後有神靈,其他人死後也有神靈,也可以降吉凶。也相信人死後,需要享用金銀衣裘以及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