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遺跡考察報告格式怎麼寫

歷史遺跡考察報告格式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2-22 07:43:22

1. 歷史調查

一、關於歷史調查報告怎麼寫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

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陳述式如《東北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提問式如《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查的對象、范圍、問題,這實際上類似於「發文主題」加「文種」的規范格式,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實踐思考》等。作為公文,最好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

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

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

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二、求一篇歷史調查報告

飛駛在高速公路上 穿行在高樓大廈間 漫步在蔥翠的綠茵中 你會以為這是座年輕的城市 是的,蓬勃的青春與蒼老的年輪構成今日佛山的鮮明特色 散發出她獨特的魅力 歷史是文明的積淀 擁有千年歷史的佛山是值得自傲的 佛山「肇跡於晉,得名於唐」。

佛山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在這里以漁耕和制陶開創原始文明。唐貞觀2年(628年),當地人掘得銅佛三尊,佛山由此得名。

由此,佛山就成為了我國南方的商貿重鎮,至明清更是鼎盛一時,與北京、漢口、蘇洲為我國的「四大聚」,又湖北漢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齊名,並稱我國的「四大名鎮」。自古以來,佛山就有「廣紗中心」、「南國陶都」、「嶺南葯材發祥地」的美譽,名聲顯赫。

在石灣「南風古灶」遺址上,你能發掘出「石灣瓦,甲天下」美譽的來由;在距今900多年的祖廟屋檐瓦脊中,你能頓悟「東方民間藝術之宮」的華彩;梁園茶亭裊繞的粵曲里,你能重溫粵劇故鄉「萬家燈火萬家弦'的遺風.唐宋時期,佛山手工業、商業已鼎盛南國。明未清初,陶瓷、絲織、鑄造、成葯、工藝品已享譽南洋。

重農抑商的小農經濟時代,佛山已商賈雲集;閉關自守的專制時代,佛山已放眼南洋 這正是明清兩代。佛山躍居「四大名鎮」之首的奧秘。

這也是改革開放時期,佛山勇作先鋒的歷史淵源。 歷史已經定格,而現實正在發展燦爛的東方文明曾經營造了名鎮佛山,抹去歲月的積塵,新佛山將在歷史的地基上托起新世紀的太陽。

三、歷史調查報告的分析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陳述式如《東北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提問式如《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查的對象、范圍、問題,這實際上類似於「發文主題」加「文種」的規范格式,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實踐思考》等。作為公文,最好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四、歷史資料調查

諸葛亮是三國時間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字孔明,人稱卧龍,東[漢末]年徐州琅邪郡陽都縣(在今山東沂南縣)人。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

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就爆發了黃巾大起義。軍閥割據,戰亂不休,諸葛亮又失去了雙親,依隨叔父諸葛玄生活。

諸葛亮十五歲跟隨叔父到荊州襄陽去依附劉表。他看到劉表昏庸無能,不是命世之主,於是結廬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隱居待時,這是公元197年的事。

諸葛亮在隆中已隱居了十年,他廣交江南名士,「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愛唱《梁父吟》,結交龐德公、龐統、司馬徽、黃承彥、石廣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有匡天下之志。

他密切注意時局的發展,所以對天下形勢了如指掌。人稱「卧龍」。

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舉薦下,劉備三顧草廬,請計於諸葛亮。

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孫抗曹的道路。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策」。

公元208年,曹操大舉南下,敗劉備於長阪。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使江東,聯結孫權。

諸葛亮以隆中路線的堅定原則與孫權談判,訂立雙邊同盟,而不是附庸順從。孫權認識到「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不得不作出讓步,同意鼎足三分,發兵拒操。

赤壁戰後,孫權履行諾言,將荊州借給劉備。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

曹丕代漢為帝後,劉備也稱帝,諸葛亮出任丞相,總理國家大事,關羽鎮守荊州。 章武三年(223)春,劉備在永安病危,召諸葛亮矚托後事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助,便給以輔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盡力相輔,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後主即位,諸葛亮受封武鄉侯,建立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又兼任益州牧。

當時,全國的軍、政、財,事無大小,皆由諸葛亮決定。 諸葛亮執政後,首先要辦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復與東吳的外交關系。

劉備死後,東吳一方面繼續向魏稱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樣對蜀,仍陳大軍於蜀的邊境。諸葛亮派尚書鄧芝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與蜀聯合,與魏斷絕關系。

當時,南中諸郡在劉備東伐之時,受東吳策動而叛亂,嚴重威脅[蜀漢] *** 。諸葛亮執政後,與東吳恢復邦交,切斷了南中的外援。

經過兩年調養,諸葛亮上書後主,決心平定南中叛亂。建興三年(225)春,諸葛亮率大軍兵分三路征伐南中。

在此次戰爭中,諸葛亮對叛軍首領孟獲採用攻心戰術,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平叛戰斗結束後,諸葛亮吸取「眾建諸侯分其力」的經驗,將南中四郡分為六郡,叛亂中心建寧郡被分得最細,起用大量土著大姓為官吏,達到不留軍隊、不運糧草,又能治理該地的目的;征調南中「青羌」萬餘家入蜀,以其青壯組成騎兵五部,號稱「飛軍」:設立降都督,掌管南中軍政。

該年十二月,諸葛亮率軍回到成都。 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上《出師表》於後主,率軍至漢中,准備北伐。

他先在漢中練兵約一年,然後北攻。魏南安(治甘肅隴西)、天水、安定(治甘肅濟川)三郡當即降蜀。

魏明帝親赴長安督戰,以曹真督關右諸軍,採用以防守為主的戰略。蜀軍先揚言要由斜穀道攻取縣,並使趙雲、鄧芝率一軍據箕谷(今陝西褒城西北)為疑軍,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

參軍馬謖領一軍為先鋒,駐街亭。馬謖指揮不當,大敗於魏軍,丟失街亭。

蜀軍失去前進的據點,只好退回漢中(正史並無「空城計」退司馬懿軍之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上書自貶三級,以右將軍身分行丞相之職。

建興六年(228)冬,魏軍三路攻吳,關中空虛。諸葛亮再次率軍北伐。

蜀軍此次出大散關,圍攻陳倉二十餘日不下,糧盡而退。建興七年(229),諸葛亮第三次率軍北伐。

蜀軍西向,取魏武都、陰平二郡而回。諸葛亮復任丞相。

在這一時期,諸葛亮與李嚴的矛盾為引人關注的焦點。本來,他們兩人同受劉備託孤,共為輔臣。

直到建興四年(226),兩人關系還比較好,諸葛亮在與孟達的信中還稱贊李嚴。但不久,李嚴寫信給諸葛亮,建議利用掌握朝政大權的便利,像曹操那樣進爵封王,接受「九錫」,這樣他也能撈到若干好處。

諸葛亮對此非常生氣,在回信中狠狠批評了李嚴一通。不久,諸葛亮在即將伐魏前,調李嚴帶他所轄的二萬軍隊來鎮守漢中。

李嚴卻討價還價,要諸葛亮從益州東部劃出五郡設立江州,讓他當江州刺史,致使調動未成。諸葛亮以大局為重,也就妥協了;建興七年,陳震在出使東吳前,專門找諸葛亮匯報李嚴的巧詐問題,特別談到李嚴早年在家鄉為官時的一些劣跡,但沒引起諸葛亮的足夠重視。

建興八年(230),曹軍欲三路攻蜀,諸葛亮再次要李嚴帶二萬軍隊到漢中坐鎮,李嚴又討價還價。諸葛亮即做讓步,任命其子為江州都督督軍,接替李嚴調走後的工作,李嚴這才執行調動命令。

建興九年(231),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嚴在漢中負責後勤供應,李嚴未及時籌集到糧草,便寫信給諸葛亮說皇上命令退兵。諸葛亮退軍後,他又欺騙朝廷說此次退兵是為了誘敵。

當諸葛亮回來後,他又故作驚問:。

五、歷史調查報告該寫什麼

蚌埠地區名勝古跡調查報告 摘 要 蚌埠——淮河流域的一顆明珠,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許多古代的英雄曾在此留下足跡,許多美麗的故事曾傳遍淮河兩岸。可如今,英雄的足跡幾盡磨滅,美麗的故事已被人遺忘。

作為淮河兒女,我們有必要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有責任宣傳它,並使之重新煥發光彩,為蚌埠的騰飛作出貢獻。 關鍵詞 蚌埠 歷史文化一、調查目的:眾所周知,蚌埠作為淮河流域的一顆明珠,地屬中原腹地,也是聯結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的樞紐,交通十分便利。

蚌埠雖是個新興城市,但這塊土地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蚌埠市的中學生,為了更好的了解故鄉悠久的歷史、文化,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它,並讓她為蚌埠的騰飛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開展了本項調查。

二、調查方法: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我們不但查閱了大量資料,而且做了實地考察。 研究初期,我們通過圖書館、網路等途徑,掌握了一部分資料,對蚌埠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蚌埠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幾處古跡——禹王宮、卞和洞、白乳泉、湯和墓、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做了更深入的實地考察。三、調查研究過程:⒈第一階段(2001年10月):在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

如:《中國文化大辭典》、《中國大網路全書。

六、大學,歷史主題,調查怎麼寫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大學生歷史事件,調研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

七、歷史古跡調查報告

蚌埠地區名勝古跡調查報告 摘 要 蚌埠——淮河流域的一顆明珠,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許多古代的英雄曾在此留下足跡,許多美麗的故事曾傳遍淮河兩岸。可如今,英雄的足跡幾盡磨滅,美麗的故事已被人遺忘。

作為淮河兒女,我們有必要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有責任宣傳它,並使之重新煥發光彩,為蚌埠的騰飛作出貢獻。 關鍵詞 蚌埠 歷史文化 一、調查目的: 眾所周知,蚌埠作為淮河流域的一顆明珠,地屬中原腹地,也是聯結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的樞紐,交通十分便利。

蚌埠雖是個新興城市,但這塊土地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蚌埠市的中學生,為了更好的了解故鄉悠久的歷史、文化,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它,並讓她為蚌埠的騰飛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開展了本項調查。

二、調查方法: 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我們不但查閱了大量資料,而且做了實地考察。 研究初期,我們通過圖書館、網路等途徑,掌握了一部分資料,對蚌埠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蚌埠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幾處古跡——禹王宮、卞和洞、白乳泉、湯和墓、明中都皇城和 明皇陵 ,做了更深入的實地考察。 三、調查研究過程: ⒈ 第一階段(2001 年10 月): 在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

如:《中國文化大辭典》、《中國大網路全書 社會學》、《安徽風光 皖北風光》。 通過網路查尋。

相關網址:歷史博物館( :// bta/travel/ )。 通過查閱,初步掌握了蚌埠地區歷史文化起源和發展的有關情況,為進一步的調查研究提供了線索。

⒉ 第二階段(2001 年11 月——2002 年2 月): 實地考察蚌埠地區歷史文化遺跡,以驗證所查資料的真實性,了解這些古跡的現狀。 重點考察對象: ① 禹王宮(蚌埠與懷遠交界處的塗山上) ② 白乳泉、卞和洞(懷遠荊山上) ③ 湯和墓(蚌埠東郊龍子湖畔) ④ 明中都皇城、明皇陵(鳳陽縣境內) ⒊ 第三階段(2002 年2 月): 篩選、整理資料、圖片,總結成果,撰寫論文,反復修改,列印成文。

四、初步研究成果: 蚌埠是淮河流域的一個新興城市。最初是一個小漁村,因盛產河蚌而得名。

古書有雲,此地乃早期祖先「採珠之地,繁衍生息之壤」,直到清末,才演變為鳳陽縣西北邊陲的一個小鎮。短短一百多年,如今,蚌埠已發展成為安徽中部的重要城市,成為祖國重要的鐵路樞紐,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默默地做著貢獻。

蚌埠城市的歷史雖然不長,可這一地區卻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上至中國歷史上原始社會末期的大禹,下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都在此地留下過足跡,並在此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朱元璋坎坷的經歷,創業的艱難;…… 我們懷著對歷史的崇敬,摸著歷史的脈搏,開始了調查。

⒈ 禹王宮 禹王宮地處蚌埠與懷遠交界處,位於塗山之上,是為紀念大禹治水而造福百姓的豐功偉績所建。塗山海拔337.2米,隔淮河與荊山相峙,相傳為夏禹娶塗山氏女和會諸侯之地,也是夏朝第一代帝王啟的誕生地。

塗山古稱塗山氏國,並留傳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傳說塗、荊二山原為一體,大禹治水時,劈山引水,疏通淮河,形成峽谷,並使之分離,今二山間尚有斷梅谷遺跡。

塗山頂建有禹王廟,始建年代不晚於唐代。廟有禹王殿、啟母殿。

兩側廂房陳列歷代修建的碑刻。庭內有一株古銀杏樹,曾被雷火擊傷,樹中長出兩株桃樹,蔚為奇觀,人稱「樹中樹」,有詩贊曰:「山外有山都如畫,樹中生樹不知年」。

廟西南有一石矗立,極目遠眺,宛如婦人正襟危坐,人稱啟母石,又稱望夫石。相傳大禹治水,終年奔波在外,其妻塗山氏女(啟母)登山望夫,朝思暮想,化而為石。

山上還有聖泉、靈泉、聚仙台、卧仙石等景點。山下有禹會村、防風冢等遺址。

歷代文人曹丕、柳宗元、蘇軾、蘇轍、歐陽修、黃庭堅、梅堯臣、宋濂等都曾到此游覽,留下大量詩文。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為紀念夏禹誕辰,當地均舉行盛大廟會,延續至今。

⒉卞和洞 卞和洞又名抱璞岩、抱玉岩,位於懷遠縣荊山東北麓。相傳為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獻玉歸隱之處,唐代詩人李白有「抱玉入楚國,風疑古所聞。

良寶終風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詠其事。石洞由巨岩覆蓋,天然巧成。

洞內寬闊如屋,可容數十人。岩壁刻有「青螺石帳」四字。

夏日暑氣不侵,冬季溫暖如春。古人有「白璧連城無雙產,古洞青螺有舊題」詩句。

洞口有亭,匾題「抱璞岩」,建於明萬曆年間。 ⒊白乳泉 白乳泉又名白龜泉,位於懷遠縣城南荊山北麓,因傳說泉內有白龜而得名。

宋元祐年間,蘇東坡偕子出遊至此,見泉水濃白似乳,四時不竭,水滿杯而不溢,頗為奇特,譽為「天下第七泉」並留下「荊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亂」、「龜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的詩句,後人遂改名白乳泉。經水質分析,泉水富含礦物質,表面張力大,故能滿出杯口而不溢。

泉左側有望淮樓,匾額為郭沫若手書,樓內四壁鑲掛歷代名流書寫的楹聯。泉右側有雙烈祠,為紀念辛亥革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懷遠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

祠側有亭,名為半山亭。白乳泉現已辟為「乳泉公園」,成為蚌埠地區主要名勝之一。

⒋ 。

八、歷史調查報告 600字 關於習俗的

一、調查報告概述 調查報告是對社會上某一個問題或事件進行專門調查研究之後,將所得的材料和結論加以整理而寫成的書面報告。

(一) 特點 1、內容真實,觀點鮮明。 2、材料性強,夾敘夾議。

3、結構嚴謹,有條不紊。 4、語言簡潔,筆調明快。

(二) 類別 調查報告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反映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 2、總結典型經驗的調查報告。

3、介紹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 4、考察歷史事實的調查報告。

5、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 6、表現其他內容的調查報告。

(三) 作用 二、怎樣進行調查研究 (一) 立場、觀點要正確 搞調查研究首先必須要有正確的立場、觀點,才能實事求是地進行調查研究,認識事物的本來面貌,得出合乎客觀實際的結論。 (二) 調查態度要端正 要想獲得豐富的材料,就要有飽滿的熱情、艱苦深入的作風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三) 調查目的要明確 我們進行調查研究,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為了掌握實際情況,有助於制定和執行正確的方針政策,樹立先進典型,批判錯誤的傾向,使我們各項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四) 調查方法要講究 為了獲得豐富的材料,還要講究調查的方法。

按照工作的步驟來說,應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調查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思想武裝。 (2)選定調查研究題目。

(3)似定調查提綱。 2、調查時靈活運用有效的調查方法。

(1)開會調查。 (2)個別訪問。

(3)現場觀察。 (4)蹲點調查。

(5)閱讀有關書面資料。 3、調查後還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對所得的材料進行整理、分類、核實,發現遺漏疑問的地主,再作調查補充。

二是分析、思考,提示材料的內部聯系,發現事物的本質。 三、調查報告的寫作 (一)精選材料,突出觀點 運用材料說明觀點,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用典型事例。

2、有對比方法。 3、用精確數字。

(二)從實際出發,安排好結構 調查報告的結構形式,一般根據本文內容和表達的需要來決定,除標題外,通常有開頭、主體和結尾三個部分。 1、開頭。

一般來說,調查報告常常在正文的前面,寫一段不加任何小標題的文字作為開頭,類似消息中的導語。 調查報告的開頭起「提示」全文的作用,必須簡明概括,以幫助讀者正確、深刻地理解全文。

2、主體(正文) 這一部分寫的是調查研究所得的具體情況、做法和經驗。為了眉目清楚,常常列出綱目,用小標題標明,常見的安排有如下幾種: (1)按事情產生、發展、變化的過程來寫。

(2)用對照比較的方法來寫。 (3)根據內容的特點,把問題的幾個方面列舉出來。

3、結尾 這一部分是調查報告的結束語,即全文的結論。 調 查 報 告 調查報告是把調查得來的情況用書面形式向有關領導部門匯報的一種公文。

調查報告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典型經驗的調查、揭露問題的調查、歷史沿革的調查,新情況新事物的調查,以及基本情況的調查等。(如:薪酬調查報告)其中常用的調查報告有兩種: 1.群眾來信的調查報告。

是對來信反映的情況或揭露的問題進行核實。包括調查了哪些人,所調查問題的真實情況以及對來信的處理意見。

2.典型的調查報告。包括典型經驗、典型事件的敘述和分析。

調查報告的一般寫法: 標題。直截了當地把調查的問題寫在標題里,如《關於╳╳╳問題的調查報告》。

概況。交代所調查問題的基本情況,點明調查的結論。

調查內容。寫清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及產生的影響、後果。

可以按時間順序寫,也可以按問題性質從不同側面來寫。 結論。

對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性意見。 最後寫調查人姓名及整理調查報告的時間。

寫調查報告應注意。要深人群眾,深人實際從各方面了解有關情況,包括直接的、間接的、正面的、反面的。

要盡可能掌握大量的事實材料。要對掌握的材料作認真的分析研究,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得出正確的判斷和結論。

要如實反映調查情況,要具體,不要空洞。要簡明,不要繁瑣。

要有點有面,要有觀點,還要有說明觀點的典型材料,不要籠統浮泛,不要以偏概全。要有敘有議,不要羅列現象,也不要空泛議論。

要注意觀點和材料的統一。要善於運用一些統計數字,還要善於運用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

2. 歷史遺址調查報告怎麼寫

考察目的:了解過去,熱愛家鄉。
考察方法:觀察,查閱資料,采訪。
考察內容:遺跡的現狀,歷史,相關故事。
考察目的:了解過去,熱愛家鄉。
考察方法:觀察,查閱資料,采訪。
考察內容:遺跡的現狀,歷史,相關故事

二:下面是範文,仿照著寫就可以了

福建泉州有一條洛陽江,江上有一座洛陽橋。橋在泉州城東二十里處,一條一里半長的跨海梁式淺灰色花崗岩橋體在陽光下遍體鱗光,遠望如一條銀龍橫卧碧波,如一條銀練飄向大海。宋元時期興起的海上絲綢之路,它就是起點。
主持修建洛陽橋的泉州太守蔡襄(1012-1067),漢族,字君謨,原籍楓亭鄉東垞村,後遷居蔡垞村。天聖八年(1030)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並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今河南開封市)和杭州府事。蔡襄為人忠厚、正真,講究信義,學識淵博。橋頭有蔡襄親自撰書的《萬安橋》記,刻在兩方石碑上,每方高約三米,寬一點五米,文字精美,筆體蒼勁。書法藝術和橋的建築風格相得益彰,互作注釋。
世界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曾說過,我國的古橋,他最欣賞者有二,一是北方的趙州橋,一是南方的洛陽橋,「閩中多名橋,洛陽是狀元」。他的著眼點是建築學上的價值。我故鄉的趙州橋建於隋代,大單拱上加上兩個肩拱,分散了壓力。洛陽橋建於公元一○五三年。洛陽江自古以來多次建橋都被狂潮急流捲去,是蔡襄創造了流線形舟筏式橋墩,共四十五個,解決了困難。之後他又發明了「固基法」,在橋墩和基石上大量養殖牡蠣,讓其分泌物把石塊粘連在一起。牡蠣外殼形成一層堅硬的甲胄,耐得風吹浪打和海水腐蝕。從此洛陽橋變成了一座顛撲不破的「長城」。一六○四年泉州發生了八級地震,山崩城傾,一片瓦礫,而洛陽橋安然無恙。洛陽橋成為世界建橋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洛陽橋建成後,泉州成為東南巨鎮。馬可·波羅描繪這座「宏偉秀麗的刺桐城」時,還特別提到這座美麗的洛陽

3. 歷史遺跡考察報告。誰會

"金山情"主題教育活動"尋訪農村歷史遺跡"考察報告

黃良府橋考察記

2006,7,16

"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水鄉的特色.楓涇是上海歷史悠久的江南古鎮, 迄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古鎮楓涇,南北朝梁天監元年已成村落,原名白牛村.宋代屯田員外郎陳舜俞棄官隱居於此,仰其清風亮節,又名清風涇.元代至元年間始立為鎮,初稱白牛鎮,別稱楓溪.因鎮內河道稠密,鎮域形似荷葉,且荷花甚多,故俗稱芙蓉鎮.
古鎮楓涇曾是江南四大名鎮之一.明朝宣德五年楓涇以界河為界,一鎮橫跨吳,越兩國,分為南,北兩鎮.南鎮屬浙江省嘉興府嘉善縣,北鎮屬江蘇省松江府華亭縣.新中國成立,南鎮並入北鎮,劃歸上海市管轄,統一稱松江縣楓涇鎮.1966年劃歸現金山區.
古鎮楓涇河多,橋多,廟宇多,名人多,里弄多,具有典型的江南風貌.楓涇古鎮有大小河道20多條,古橋50多座,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其中元代致和橋歷史最長.
這次我們考察的不是鎮區的橋梁,而是位於朱楓公路上的黃良府橋.說起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橋,如現代的有斜拉橋,古老的有石拱橋.
在斜拉橋中,橋面由垂直塔架上掛下來的纜索固定並支撐.溫哥華附近的佛來瑟河上的阿那西斯橋是第一座復合型建築的斜拉橋.在這座橋上,一塊薄型的鋼筋預應力混凝土橋面由鋼粱架支撐.在182米高的混凝土橋塔的兩邊,由一個鋼架支撐構成兩個平衡的懸臂.
而最能體現石拱橋藝術風格的是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建於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由著名匠師李春建造.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時間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
趙州橋距今已1400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台發生的7.6級地震.邢台距趙州橋僅有40多公里,這里也有四點幾級地震,趙州橋卻沒有被破壞.
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4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但橋最終沒有垮塌,真是一個奇跡.
為了研究與考察黃良府橋的情況,我們展開了"金山情"主題調查活動,以夏吳艷同學為隊長的8人考察隊在徐建國老師的指導下,2006年7月16日上午,頂著毛毛細雨,前往朱楓公路實地考察.
我們只知道黃良府橋的大致方向,但不知它究竟在何處.在路上問了幾個人,終於找到了黃良府橋.黃良府橋是水泥築的平板橋.此橋長約70米,是連接朱楓公路的重要橋梁.橋寬33米,設四車道,共寬16.48米,另外人行道各寬5.32米,隔離墩各寬2.99米.這些數據都是我們自己實地測量出來的.
可是,正當我們興高采烈想結束考察時,卻從附近的居民口中得知,這只是新建的黃良府橋,而不是原來的黃良府橋.我們在當地居民的指點下又來到了距新橋北幾十米的黃良府橋原址.讓我們大吃一驚,原橋已不復存在,只剩下河兩岸的橋礎,橋面,橋墩已盪然無存.經我們實地測量,原橋礎寬約為7.64米,當地老百姓說此橋已倒塌20多年.顯然,黃良府橋沒有趙州橋幸運.
經查閱1993年編定的《楓圍鄉志》,該書在第六章"文物"第二節"古樹,古廟,古橋"條目下記載:
黃良府橋,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里人黃良府建,故名.後橋塌設渡.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里人募資重建.該橋系5孔石排石板橋,長55米,寬2.80米.兩側有石欄桿,為本鄉范圍內最大的一座石橋.1985年9月,此橋被過往運輸船隊撞坍.
這段記載,與老百姓口耳相傳的歷史相吻合,是可信的.
在考察中我們偶然發現,正對老橋的橋東堍基礎上蓋了一座廟,此廟也已殘破不堪.據當地人介紹,此廟為海瑞廟.廟堂的正當中有"元帥大人神醫救人"的橫聯,當地人在特定的日子常前往燒香.經我們測量,此廟寬2.44米,進深6.45米.此廟旁還有一間供奉財神的偏房.
考察中,我們不禁思索:老百姓為什麼在黃良府橋原址設廟紀念海瑞呢 海瑞與楓涇究竟有什麼關系呢
我們在互聯網上檢索到:海瑞,字汝賢,瓊山人.中舉人.到北京,即拜伏於宮殿下獻上《平黎策》,要開辟道路設立縣城,用來安定鄉土.遷淳安知縣,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僕人種菜自給.為老母祝壽,僅買二斤肉.
因刻苦奉公,升為巡撫.屬吏害怕其威嚴,貪官污吏多自動職去.顯赫權貴原將門漆成紅色,聽說海瑞來了,急改漆黑色.宦官在江南監織造,因海瑞來減少輿從.海瑞一心一意興利除害,請求整修吳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興修水利的好處.海瑞憎恨大戶兼並土地,全力摧毀豪強勢力,安撫窮困百姓.貧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並的,大多奪回來交還原主.
明神宗萬曆初年,張居正主持國政,也不喜歡海瑞,命令巡按御史考察海瑞.御史到山中審察,海瑞殺雞為黍相招待,房屋居舍冷清簡陋,御史嘆息而去.張居正懼怕海瑞嚴峻剛直,中外官員多次推薦,最終未被任用.萬曆十二年冬天,張居正死,吏部擬用海瑞為左通政.皇帝向來器重海瑞名,給他以前職.明年正月,召為南京右金都御史,在道上改為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時年已七十二歲.
皇帝屢次要召用海瑞,主持國事的閣臣暗中阻止,於是任命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向來苟且怠慢,海瑞身體力行矯正弊端.有御史偶爾陳列戲樂,海瑞按明太祖法規給予杖刑.百官恐懼不安,都怕受其苦.提學御史房寰恐怕被舉發糾正要先告狀,給事中鍾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再次上疏誹謗誣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請求退休,皇帝下詔慰留不允許.萬曆十五年,死於任上.
海瑞沒有兒子.去世時,金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顧海瑞,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謚號忠介.
海瑞一生的治學為人為政,以剛為主,因而自號剛峰,天下稱為剛峰先生.
我們明白了,因為海瑞一生剛直清廉,所以老百姓至今還在紀念他.
但這在全國都可進行,不能證明海瑞與楓涇的關系.
我們又在互聯網上檢索,真的查出了海瑞與楓涇的故事.
相傳過去我們楓涇白牛盪不遠處有一座白馬寺,寺中的白馬神常在夜裡幫窮苦百姓拉犁耕田,天明即回寺中,每晚累得熱汗淋淋.
一次雨過天晴,有人順著馬蹄印尋到小寺,發現木胎泥塑的白馬渾身濕漉漉,十分驚奇.從此白馬棲息的小寺香火不斷.從此白馬棲居的小寺被人們叫做白馬寺.
這一年白馬幫李老實一家拉犁耕田卻帶來了災禍.那一夜,李老實知道白馬神暗中相助,便給白馬留下了好吃的馬料.白馬沒有吃,餓急了,在回寺的路上吃了田裡的麥苗.第二天, 李老實發現白馬吃了刁員外家的麥苗,心中暗暗叫苦.果然刁員外告了李老實偷割他家的麥苗,對薄公堂.李老實被判死刑,打入死牢,只等秋後問斬.
"青苗案"激起民怨,朝庭命海瑞審理此案,海瑞微服私訪來到松江府,聽到了白馬寺的傳說,可他不信泥塑的木馬會吃麥苗;一時, 又訪不到線索,海大人寢食不安.
第二年春天,白馬知道自己闖下了大禍,便起勁地給李老實家拉犁耕田,臨走時報復地吃掉刁員外家一大片麥苗.守在暗處的海瑞和公差見了立刻尾隨 .田岸路滑,海瑞索性脫了鞋襪追到白馬寺.這時白馬剛到,身上熱汗直淌.海瑞見了,心痛地輕撫馬背,嘆道:"白馬啊白馬,你尚知良莠,明辨忠奸,小臣雖有海青天之稱,怎比得上你明察秋毫啊!"
於是當堂審理青苗案,將誣告的刁員外革除功名,權責一百,發配充軍.李老實忠厚可嘉,撥贈庫銀五十兩.海青天扶起跪在地上的李老實, 親自送出寺門,又拿出自己俸銀二十兩給白馬金塑金身."青苗案"真相大自,白馬見了海青天引頸長嘶,乘風歸去.
現在雖然找不到白馬寺的真實地點,但海瑞智斷青苗案的故事卻在楓涇流傳了下來.至此,我們終於明白老百姓為什麼在黃良府橋原址設廟紀念海瑞了.
("金山情"主題教育活動"尋訪農村歷史遺跡"考察隊
指導老師 :徐建國;
隊長:夏吳艷;隊員:張真珍,顧丹燕,沈志鋒,陳鑫玉,金 麗,張曉巍,吳輝)

參考資料:網路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成功!

4. 文物古跡調查報告怎麼寫

朔州市朔城區文物、古跡的調查
調查方法:走訪詢問
調查對象:文物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當地百姓等朔城區,古稱馬邑,朔州。位於山西省北部,為雁門關外重鎮。朔城區這一塞北古城,具有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在桑乾河上游的黑陀山東麓有"峙峪人"文化遺址;秦始皇三十二年,大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在此築城養馬,故稱"馬邑"。歷代王朝更迭,滄海桑田,歲月如流,歷經數千年的風雨變幻,留下了豐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筆者利用假期,走訪了各級文物管理單位、遺跡遺址及當地百姓,對朔城區的文物、古跡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調查。一、 現存主要古建築
1.崇福寺 崇福寺位於朔城區東大街北側,坐北向南。山門兩側有石獅一對,門上懸有"崇福寺"豎匾一方,自山門向里有金剛殿,鍾鼓樓,千佛閣,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殿,彌陀殿和觀音殿。全寺東西寬117米,南北長200米,總面積為23400平方米。前後五重院落,布列寬舒,主次分明。
崇福寺創建於唐高宗麟德二年(665),遼改寺為林太師府署。金熙宗皇統三年(1143)建彌陀殿,後又建觀音殿。歷經元、 崇 福 寺 彌 陀 殿
明、清各代,都有擴建,重建和修葺。現寺
內除彌陀殿,觀音殿為金代所建外,其餘均為明代建築。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吉庄大王廟 在吉庄村東,由大王殿,龍王殿,娘娘殿,戲台,鍾樓,東西配殿等組成。始建於乾隆三年,民國14年重修,續建。大王殿為主殿,面寬三間,進深兩間,硬山式屋頂,殿內塑有大大王,二大王,三大王像。主殿西側廂房三間為龍王殿,正麵塑有龍王像,兩側繪有興方施雨圖;東側廂房三間為娘娘殿,正麵塑有娘娘及侍女像,西側繪有壁畫。院東南角為角樓,十字歇山頂式,內懸民國14年鑄造鐵鍾一口。為朔城區保存下來的唯一的一座大王廟。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東庄"旌表節孝"坊 在東庄村南街口,四柱三間式,單檐懸山頂,坊座四立柱基高1米,是民國初年東庄王家為孀婦宮氏所建造。原有題額"旌表節孝",後失落。
4.內長城 在朔城區西南部,寧武,神池縣交界處。南起托邏台、經寇庄、利民、暖崖、至平魯縣境內,全長約30多公里。原為磚或石包砌,後大部殘損,一部分基本完整。底寬3米左右,頂寬2米左右,高4米左右。明洪武至萬曆年間為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而修築。 內 長 城5.利民堡 在朔城區城西30公里處,建於明代嘉靖至隆慶年間。地處內長城邊口,為駐軍地,是朔城區要地之一,稱利民設東、南、西三門,石砌。清代後期駐軍撤出,居民逐漸遷居城內。民國初改稱利民營,有住戶200多戶。西,南兩面城牆大部被拆除,城門無存。東門已拆。
二、 主 要 古 遺 址
1.峙峪遺址 在城西北黑陀山下,峙峪村北小泉溝的一個沙丘中。中國科學院1963年發現,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2.8萬年。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峙峪遺址除發現一塊人類枕骨外,還發現有相當多的動物化石、大批精巧的細小石器以及其他遺物。這個地點地層清楚,遺體集中。從遺物中可以看出,當峙峪人在這里生活的時候,山上長著茂密的森林,丘陵中有灌木林,東面是豐茂的草原,河裡有魚類。峙峪有羚羊、野馬、野豬、鹿、 峙 峪 人 遺 址
犀、鴕鳥等。他們獲取最多的獵物是野馬,所以峙峪人又稱"獵馬人"。
2.趙家口遺址 在趙家口村南向陽山坡。1958年修趙家口水庫時,在半山腰發現有石斧、石鏟、陶片等。1984年,修元盧鐵路時,在村南的寨躺壕、寨上圪塔發現2大批紅砂陶片、石環、石斧等遺物。在南山向陽山坡上,地面上到處有上述文化遺物。初步考證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3.豐裕村遺址 在豐裕村東南0.5公里處有一土丘,東側為恢河,土丘高出河床約5米,土質為砂土,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50米。發現有石斧、石鏟和有繩紋、網格紋的陶片等。初步考證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三、 主要城堡戰場遺址
1.秦漢馬邑城遺址 在朔城區西北隅。據《元和郡縣志》記載:"昔秦人築城於武周塞以備胡,城將成而崩者數矣,有馬馳走,周旋反復,父老異之,因依而築,城乃不崩,遂名馬邑。"另外,《馬邑縣志》、《晉太康地記》中也有對馬邑城的記載。在古城內地下,為漢文化層,城周圍到處有漢墓。秦漢馬邑城遺址,亦即北齊增建古城遺址。今已拆毀殆盡。
2.漢陰館城遺址 在朔城區東南32.5公里處的里仁村村南。漢景帝三年於樓煩鄉置陰館縣,屬雁門郡。《太平寰宇記》載:"陰館城,今名下館城。"《二十五史補編》、《馬邑縣志》等史書中亦有記載。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北齊朔州城遺址 朔城區西北隅古城為北齊朔州城。是北齊在秦漢馬邑城故址上重新修建的。《朔州志》記有:"古 殘留的城門及部分城牆
城舊基九里十三步","元至正末年,右丞相孛羅帖木爾駐兵大同,使其將姚樞守朔州"。後來的縣城是元末明初在北齊朔州城基上改建的,殘存古城牆是北齊所建。70年代以來,古城東北城牆上新建民房。80年代以來,南、西、北部西段古城牆逐漸被拆除,昔日古城面目全非。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古戰場遺址 在里仁村南0.5公里一帶。范圍約100畝。在距地面30--50厘米的沙土層下,為黑色的腐殖質土,厚約20--30厘米,其土中夾有人與馬的骨骼。里仁村位於雁門關外的雁門山下,又為漢陰館遺址,為歷史戍守重地和戰場。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古地道遺址 1969年,在建築戰斗城挖地道時,發現古地道三處。一處在崇福寺大雄寶殿前院中。洞口為豎穴,洞向南延伸。一處在警所街北側,地道距地面約三米,寬約一米,高約90厘米。另一處在南街東側,南北向延伸。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 主 要 古 墓
1.馬邑漢墓群 1982年以後,興建平朔露天煤礦時發現漢墓640座。1984年在修鐵路時發現漢墓200餘座。之後,隨著其他單位基建動工,不斷有漢墓發現。到1988年,共發掘漢墓1700餘座。出土文物16000餘件,其中不少為珍品。墓葬形制有穴土坑墓、土洞墓、磚室墓等。西漢中期以前的墓,常見單人葬;西漢晚期後,多為夫妻同穴合葬。葬式為仰身直肢,少數為屈肢,屬秦人 漢 墓 群 (一)
遺風。另外還有不少特殊的葬式和現象,如
頭部中箭的、懷胎的、無頭顱的、身體蜷縮的、骨骼變形的,以及男女同棺合抱的。城區四周還有不少漢墓,但地面多無封土堆,一經鑽探,即可發現。
2.梵王寺古墓群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梵王寺村周圍各三公里,村北、村西有明顯的漢墓封土堆30多座。亦有北魏墓多座。梵王寺村南發掘北朝時期磚室墓一座,磚多數有花紋圖案。當地群眾在生產勞動中,常發現有漢、北朝時期墓葬。
3.北旺庄金代叢葬墓 1983年,省平朔考古隊在北旺庄村南發掘清理金代墓三座。墓室平面均呈圓形,穹隆頂,有墓道。3座墓的骨灰罐各位8、9、10個。多數骨灰罐蓋上有墨書或刻劃題銘。隨葬品有唐、北宋、金代銅錢和瓷盤、陶碗等。從銘文看,這三座墓是周氏家族叢葬墓。家族多人叢葬墓,尚不多見。對研究金代喪葬制度有重要價值。
4.北魏元姬墓 在朔城區北15公里劉家窯村東的元姬山。冢高5米,南北長27米,東西寬21米。冢正南有盜洞。從盜洞剖面看,夯土層約10厘米,並有木炭、陶碎片,封土下有磚築勿。墓東500米處,有烽火台。據《朔州志》記載,為北魏元姬墓。
除上述墓葬外,主要的墓葬還有長頭村金 漢 墓 群 (二)
代僧人叢葬墓、唐豐王墓、明樂昌王墓、明霍鍈墓、清田翰林墓等。 朔州市朔城區歷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大量的文物古跡,其中不少都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研究中國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地方政府以及省、國家都對這些遺跡投入了一定的資金進行發掘保護,使得這些文物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仍有不少遺跡、墓葬遭到了人為的較為嚴重的破壞。保護文物,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

5. 歷史古跡調查報告

蚌埠地區名勝古跡調查報告 摘 要 蚌埠——淮河流域的一顆明珠,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許多古代的英雄曾在此留下足跡,許多美麗的故事曾傳遍淮河兩岸。可如今,英雄的足跡幾盡磨滅,美麗的故事已被人遺忘。作為淮河兒女,我們有必要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有責任宣傳它,並使之重新煥發光彩,為蚌埠的騰飛作出貢獻。 關鍵詞 蚌埠 歷史文化 一、調查目的: 眾所周知,蚌埠作為淮河流域的一顆明珠,地屬中原腹地,也是聯結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的樞紐,交通十分便利。蚌埠雖是個新興城市,但這塊土地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蚌埠市的中學生,為了更好的了解故鄉悠久的歷史、文化,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它,並讓她為蚌埠的騰飛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開展了本項調查。 二、調查方法: 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我們不但查閱了大量資料,而且做了實地考察。 研究初期,我們通過圖書館、網路等途徑,掌握了一部分資料,對蚌埠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蚌埠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幾處古跡——禹王宮、卞和洞、白乳泉、湯和墓、 明中都皇城和 明皇陵 ,做了更深入的實地考察。 三、調查研究過程: ⒈ 第一階段(2001 年10 月): 在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如:《中國文化大辭典》、《中國大網路全書 社會學》、《安徽風光 皖北風光》。 通過網路查尋。相關網址:歷史博物館(http :// www.bta.net.cn/travel/ )。 通過查閱,初步掌握了蚌埠地區歷史文化起源和發展的有關情況,為進一步的調查研究提供了線索。 ⒉ 第二階段(2001 年11 月——2002 年2 月): 實地考察蚌埠地區歷史文化遺跡,以驗證所查資料的真實性,了解這些古跡的現狀。 重點考察對象: ① 禹王宮(蚌埠與懷遠交界處的塗山上) ② 白乳泉、卞和洞(懷遠荊山上) ③ 湯和墓(蚌埠東郊龍子湖畔) ④ 明中都皇城、明皇陵(鳳陽縣境內) ⒊ 第三階段(2002 年2 月): 篩選、整理資料、圖片,總結成果,撰寫論文,反復修改,列印成文。 四、初步研究成果: 蚌埠是淮河流域的一個新興城市。最初是一個小漁村,因盛產河蚌而得名。古書有雲,此地乃早期祖先「採珠之地,繁衍生息之壤」,直到清末,才演變為鳳陽縣西北邊陲的一個小鎮。短短一百多年,如今,蚌埠已發展成為安徽中部的重要城市,成為祖國重要的鐵路樞紐,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默默地做著貢獻。 蚌埠城市的歷史雖然不長,可這一地區卻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上至中國歷史上原始社會末期的大禹,下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都在此地留下過足跡,並在此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朱元璋坎坷的經歷,創業的艱難;…… 我們懷著對歷史的崇敬,摸著歷史的脈搏,開始了調查。 ⒈ 禹王宮 禹王宮地處蚌埠與懷遠交界處,位於塗山之上,是為紀念大禹治水而造福百姓的豐功偉績所建。塗山海拔337.2米,隔淮河與荊山相峙,相傳為夏禹娶塗山氏女和會諸侯之地,也是夏朝第一代帝王啟的誕生地。塗山古稱塗山氏國,並留傳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傳說塗、荊二山原為一體,大禹治水時,劈山引水,疏通淮河,形成峽谷,並使之分離,今二山間尚有斷梅谷遺跡。塗山頂建有禹王廟,始建年代不晚於唐代。廟有禹王殿、啟母殿。兩側廂房陳列歷代修建的碑刻。庭內有一株古銀杏樹,曾被雷火擊傷,樹中長出兩株桃樹,蔚為奇觀,人稱「樹中樹」,有詩贊曰:「山外有山都如畫,樹中生樹不知年」。廟西南有一石矗立,極目遠眺,宛如婦人正襟危坐,人稱啟母石,又稱望夫石。相傳大禹治水,終年奔波在外,其妻塗山氏女(啟母)登山望夫,朝思暮想,化而為石。山上還有聖泉、靈泉、聚仙台、卧仙石等景點。山下有禹會村、防風冢等遺址。歷代文人曹丕、柳宗元、蘇軾、蘇轍、歐陽修、黃庭堅、梅堯臣、宋濂等都曾到此游覽,留下大量詩文。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為紀念夏禹誕辰,當地均舉行盛大廟會,延續至今。 ⒉卞和洞 卞和洞又名抱璞岩、抱玉岩,位於懷遠縣荊山東北麓。相傳為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獻玉歸隱之處,唐代詩人李白有「抱玉入楚國,風疑古所聞。良寶終風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詠其事。石洞由巨岩覆蓋,天然巧成。洞內寬闊如屋,可容數十人。岩壁刻有「青螺石帳」四字。夏日暑氣不侵,冬季溫暖如春。古人有「白璧連城無雙產,古洞青螺有舊題」詩句。洞口有亭,匾題「抱璞岩」,建於明萬曆年間。 ⒊白乳泉 白乳泉又名白龜泉,位於懷遠縣城南荊山北麓,因傳說泉內有白龜而得名。宋元祐年間,蘇東坡偕子出遊至此,見泉水濃白似乳,四時不竭,水滿杯而不溢,頗為奇特,譽為「天下第七泉」並留下「荊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亂」、「龜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的詩句,後人遂改名白乳泉。經水質分析,泉水富含礦物質,表面張力大,故能滿出杯口而不溢。泉左側有望淮樓,匾額為郭沫若手書,樓內四壁鑲掛歷代名流書寫的楹聯。泉右側有雙烈祠,為紀念辛亥革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懷遠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側有亭,名為半山亭。白乳泉現已辟為「乳泉公園」,成為蚌埠地區主要名勝之一。 ⒋ 湯和墓 湯和(1326 ~1395)是明朝開國名將,字鼎臣,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與朱元璋為同鄉好友。元至正十二年(1352)參加郭子興農民起義軍,後以功授千戶。後應朱元璋之請,出巡山東、浙江沿海備倭,築衛所城59處,徵兵民5.8萬余戍守,倭寇不敢輕犯。二十一年,還居中都(今安徽鳳陽)新第,將所得賞賜分送故交。晚年益加恭慎,終年70歲。湯和墓位於龍子湖畔,地處曹山之上,坐北朝南。墓前有陵道,道旁立有石馬、石羊若干,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陵道盡頭立一祠堂。祠堂內供有湯和靈位,下通湯和墓地宮。地宮石門前卧有墓誌銘和湯和將印碑刻。石門內即主墓室,正中為湯和靈柩。若干小型人物石刻位於靈柩四周。主室旁有一側室,陪葬一童女。墓內原有大量陪葬物品,後因墓室被盜,文物大量流失,但仍存有部分有價值的文物,如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全國僅存三件的明青花陶瓷花瓶。墓室因年代久遠和盜墓破壞而塌陷,後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建。 ⒌ 明中都皇城 明中都皇城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西北鳳凰山之南,這里三山相連,向陽高亢,淮水縈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決定在他的發祥地臨濠(今鳳陽)建中都。中都皇城具有我國宮廷建築的基本格局和形制。城有三道:外城是中都城,城圍25公里;第二道磚城為皇城,城圍7.5公里;內城為紫禁城,城圍3公里,四周設午門、玄武、東華、西華四門。主要建築有正殿——奉天殿,其左右各建樓台。交泰殿、奉先殿、柔信殿、春和殿、文淵殿等散布其間,此外皇城內還有太廟、太社、大都督府、御史台等皇家建築,整個建築成為後來北京故宮的藍本,後歷經滄桑,殿宇宮闕盡毀。現僅存殘破的午門和西華門一段城牆。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⒍明皇陵 明皇陵,位於鳳陽縣西南7公里的太平鄉,距明中都城西南5公里,明皇陵為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及三個哥哥、三個嫂子、兩個侄子的墳墓。皇陵陵勢若崗阜,列以石人石獸,氣勢雄偉。主要建築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內有正殿、金門、碑亭、華表、石人石獸36對,神路,宮廳等建築。現僅存墓冢、華表、《皇陵碑》等。雖殘缺斷裂,仍巍然屹立。特別是神道兩側的石雕群像,神態各異,栩栩如 生。皇陵石刻是明代皇家陵寢中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刻工最好的石雕藝術珍品。《皇陵碑》系朱元璋御撰,是研究朱元璋的重要史料。皇陵石刻與明中都皇城一同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收獲與建議: 通過本次調查研究,我們對家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從夏朝之前的禹王宮到明朝開國皇帝的中都城,從春秋時楚國的卞和隱居之處到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的白乳泉,都是很有價值的人文景觀。面對著我們拍攝的一張張照片,對家鄉的熱愛之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家鄉的歷史再添光彩! 同時,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⒈有些部門對古跡的保護不夠。 有的古跡雖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卻管理不善。如:鳳陽明中都城遺址出土的文物損壞嚴重,甚至遺失。有的古跡甚至無人管理,年久失修,破爛不堪,只有無奈地任憑雨打風吹去。如:湯和墓孤零零地「廢棄」在龍子湖畔,上層墓室破損嚴重,墓前碑文已完全消失,遊客已根本無法了解有關湯和的經歷。 ⒉政府對古跡的宣傳和開發利用不夠。 由於有關部門的疏忽,古跡年久失修,破壞嚴重,遊客數量越來越少。我們在市內進行了小范圍的調查,令人吃驚的是很多人竟不知道還有這些文化遺跡。由此可見,政府對這些古跡的宣傳、開發、利用還遠遠不夠,投入資金太少。這不僅會直接導致遊客減少,旅遊業衰落,甚至會使一些古跡徹底消失,我們的子孫後代很可能再也見不到它們了。這是多麼大的遺憾!將來如何向後人交代! 鑒於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了解蚌埠地區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提高它的知名度;並加大資金、人力的投入,對家鄉的歷史文化古跡進行保護、修整;還應大力發展旅遊業,充分開發利用這些文化遺產,使它重新煥發光彩,為蚌埠的經濟騰飛做出貢獻。 六、備註: 由於本次活動時間緊迫,我們只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更深入的研究有望在本學期完成。在此,我們對為我們的研究活動提供幫助的劉建堯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6. 游覽一處名勝古跡或歷史遺址,寫至少1000字的考察報告。

你好!
萬里長城考察報告
縱觀歷史,長城完全是軍事斗爭的產物,是我國歷代統治者為維護其政權而構築的永久性防禦工事。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禦工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宏偉、最壯觀的古代奇跡之一,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它作為中華民族古老文明和集體力量與智慧的結晶,為世界人民所矚目。
據說,飛向太空的宇航員曾經報告說,從遙遠的月球觀察地球,能夠辨認出的人類工程只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跡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有遺跡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水等」。 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曆,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但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全長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的是6700公里。)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台、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
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斗獸場,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希望幫到你~~(共計916字)

閱讀全文

與歷史遺跡考察報告格式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