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歷史課本選修課講了哪些改革和革命,為什麼選那些改革和革命
第一目「社會變化的新氣象」
教材從社會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全方位闡釋了春秋戰國時期改革和變法的歷史背景。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同時,也引起了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經濟基礎的變化,必然引起上層建築的改革。各諸侯國為了在戰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進行了富國強兵的改革。
(1)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
教材從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等方面闡述了生產力發展的狀況。
農業生產的發展。教材從生產工具的改進和耕作技術的提高、興修水利和農田施肥等方面闡述了農業的發展。
鐵器和牛耕的出現和推廣。建議教師結合史料講清鐵器的使用歷史。西周晚期,鐵器開始使用;春秋時期,鐵器用於農業生產;戰國時期,鐵農具的使用范圍擴大。鐵器時代的到來,標志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建議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春秋戰國時期鐵器使用的相關的史料,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然後,請學生回答:鐵器和木器、石器以及青銅工具相比有什麼優點?
春秋戰國時期,牛耕技術開始出現並逐漸推廣。牛耕技術,只有與鐵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發揮出它的功能。耕犁的出現,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運用,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當時,在人的姓名上把牛和耕一起使用,說明牛耕在當時社會生產中十分普遍且十分重要。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晉國一大力士姓牛名子耕。《國語·晉語》中記載:「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這也證實了春秋時代存在牛耕的事實。
建議教師總結:鐵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為私田的大量開墾和農田水利設施的興修創造了條件。
春秋戰國水利灌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建議教師用多媒體出示相關的史料,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也可以請學生結合初中所學的相關歷史知識,回答:春秋戰國時期的水利工程有哪些?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有什麼重要作用?
手工業的發展。教材從冶鑄、紡織、制漆等方面說明了手工業技術的進步。春秋戰國時期,冶鑄業有了劃時代的發展。紡織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戰國時的制漆工藝,已經採用夾紵技術。
商業日趨活躍。商業發達,各地土特產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場繁華。並且出現了繁華的商業中心。
(2)封建生產關系的產生
教材重點闡述了封建生產關系出現的原因,以及新興地主階級和自耕農要求通過改革發展封建經濟的願望。
鐵器的應用,牛耕的普及,加之水利、施肥等技術的應用,使這一時期的生產力有了巨大的發展。
Ⅱ 高二歷史選修一的知識點歸納
知識分子的標准,知識分子全都住在紐約的格林威治村,憤世嫉俗,行為古怪,並且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後一個知識分子。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 高二歷史 選修一的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二歷史選修一的知識點1
春秋改革和戰國變法
比較春秋改革和戰國變法的不同,並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
春秋改革
①目的是富國強兵,為爭霸奠定基礎;
②內容為任用賢才,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增強軍事;
③特點在維護舊制度前提下進行。
戰國變法
①目的是建立、鞏固地主階級的專政,完成統一;
②內容為廢井田,承認土地私有,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實現中央集權;
③特點為封建制度取代奴隸制度。
(2)原因:生產力水平不同。春秋時期,奴隸制僅僅開始瓦解;戰國時,奴隸制的土地國有制已經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地主階級力量增強。
商鞅變法與孝文帝改革的異同點
相同點:
都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都促進了政權的封建化,都遇到守舊勢力的反對和阻礙,結果都取得了成功。
不同點:
側重點不同:商鞅變法側重於富國強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側重於制度的更新、遷都和移風易俗。
目的不同:商鞅變法是為了實現富國強兵以在兼並戰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為了緩和社會矛盾,改變鮮卑族的落後狀態。
彼得一世改革和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相同:
起因: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歐的影響
主觀目的:為了鞏固沙皇統治,富國強兵
結果:有利於俄國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性質 封建性質改革 資本主義性質改革
內容 鼓勵工場購買農奴,強化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廢除農奴制,解放農奴,促進俄國資本主義發展
高二歷史選修一的知識點2
中國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
相同點:
①背景: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情況下向西方學習。
②目的:富國強兵,鞏固統治。
③影響:兩國都從西方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了一批近代企業、新式軍隊和學堂。
不同點:
結果不同,到19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洋務運動失敗,而日本明治維新成功,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並發展成為亞洲強國。
結果不同的原因:
①日本明治維新通過倒幕戰爭掃除了改革的障礙,而洋務運動受到頑固守舊勢力的阻撓。
②明治維新以發展資本主義為目的,對封建制度進行全面沖擊,獲得成功。而洋務派是在維護封建統治的前提下,只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最終因封建統治的腐朽而失敗。
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
相同點:
①性質上,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
②目的上,都要求擺脫危機,發展資本主義。
不同點:
①社會背景上,日本統治階級內部發生分化,中下級武士對現實不滿;新興地主和高利貸商人對自身處境也越來越不滿;農民起義和市民的反抗斗爭持續而猛烈,幕府統治已成為眾矢之的。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封建主義與帝國主義勾結,且力量大。
② 領導力 量上,日本向資產階級轉化的中下級武士充當了領導力量,用武力推翻幕府守舊勢力,保證國內改革的順利進行。中國的守舊派勢力強大,握有實權;維新派不敢發動群眾,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導致改革 措施 無法實施。
③國際環境上,日本明治維新發生時。正處於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爭奪殖民地高潮未到。歐美各列強一方面正忙於國內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另一方面正集中兵力侵略中國,客觀上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中國戊戌變法發生時,世界資本主義已經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中國成了列強瓜分對象,國際環境對中國改革不利。
④結果不同:一敗一成。
中國洋務運動、日本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
相同點:
①都發生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
②背景相同,都是封建國家面臨統治危機,走向近代化的改革。
③目的相同,都是要擺脫危機,實現富國強兵。
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⑤內容部分相同,學習西歐先進的生產技術,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潮流的不可阻擋性。
不同點:
①性質上,中國是地主階級改革,日本和俄國是資產階級性質改革。
②內容上,中國未對封建制度作任何變動,僅僅單純地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術;而日本和俄國改造封建制度,發展了資本主義。
③方式上,中國是在綜理洋務的總理衙門和地方上辦洋務的代表下所進行的與資本主義有密切聯系的軍事、經濟、文教等活動;日本是在經過武裝倒幕,肅清封建幕府勢力的基礎上實行的比較全面、廣泛地向西方資本主義學習的改革;俄國是握有實權的沙皇代表貴族地主推行的改革。
④結果上,中國的洋務運動失敗,沒有走上富強之路,仍然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近代亞洲惟一強國;俄國雖然廢除了封建農奴制,但改革很不徹底。
高二歷史選修一的知識點3
洋務運動與維新變法
相同點:
①都是在民族危機嚴重的社會背景下發生的;
②都是以清政府為主體而進行的重大政策調整;
③都涉及軍事、經濟、 文化 方面的改革;
④都主張向西方學習;
⑤都是中國近代化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內容;
⑥雖然都失敗了,但對歷史發展的進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不同點:
①國際環境不同,前者發生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後者發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
②階級屬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階級,後者代表資產階級。
③目的不同,前者是要維護清王朝封建統治,後者是要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
④性質不同,前者是地主階級改革,後者是資產階級改革。
⑤內容不盡相同,前者只主張學習西方科技,後者主張全面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實行君主立憲。
⑥影響不同,戊戌變法比洋務運動影響大。
1861年改革同明治維新
相同之處:
①所處時代相同:都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
②國內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俄國為農奴制,日本為幕府統治;
③方式相同:都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
④主觀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維護了君主及其統治;
⑤客觀效果相同:都有利於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都促使本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都是本國歷史發展的轉折點;
⑥性質相同: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⑦結果相同: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殘余且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尤其是對中國的侵略擴張。
不同之處:
①面臨的國際環境不同:俄國沒有遭受外國的侵略,日本則受到了外國的侵略;
②清除障礙的激烈程度不同:日本要激烈一些,爆發了推翻幕府的武裝斗爭;
③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不同: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廣泛而深刻,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國力發展超過俄國,成為亞洲經濟、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
蘇俄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比較
三次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從本國的國情出發,抓住問題的實質,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調整生產關系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③適當照顧人民利益,贏得人民的支持。
認識:
三次改革各有特點,他們的成功說明了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不是某一社會制度中的特有產物,資本主義經濟中有計劃經濟,社會主義經濟中也必須市場化。
社會主義改革比較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歐亞社會主義國家紛紛進行改革運動。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這場改革的背景。改革主要針對哪些問題而展開。試從經濟、思想理論建設方面分析中蘇改革一成一敗的原因。
(1)背景:
①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與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懸殊較大。
②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③蘇聯模式的教條主義忽略特殊國情,產生消極影響,前進步履維艱。
(2)內容:
①強調國家主權獨立。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自治;中國一貫堅持獨立自主,提倡和平共處。
②改革經濟體制,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減少國家對企業的干涉。典型事例是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自治制度。
(3)中蘇改革成敗原因
中國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形成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並逐步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在吸引外資和先進技術時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時刻警惕和打擊西方的和平演變,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發展,人民堅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蘇聯長期脫離實際,受教條主義影響,不能很好地對外開放和借鑒學習資本主義的長處,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沒有在意識形態領域對西方和平演變進行有效的反滲透,而經濟因改革失敗而衰退,無法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引起人們對社會主義的懷疑。
(4)啟示:
①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重視國情,選擇並完善建設道路。
②堅強有力的集體領導是改革成敗的關鍵。
高二歷史選修一的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高二選修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 高二歷史選修一知識點
★ 高二選修一歷史知識點
★ 高中歷史選修一的知識點
★ 高中歷史選修一梭倫改革知識點
★ 高二歷史學習方法與技巧
★ 高二歷史選修1梭倫改革知識點
★ 高中歷史知識考點整理
★ 歷史選修3知識點
★ 高二歷史復習四步驟
Ⅲ 高中歷史選修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識點總結
一、歷史背景;二、改革內容;三、改革的作用;四、歷史意義。
背景:1.經濟上:北魏的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社會發展水平落後,民族矛盾尖銳。2.政治上:北魏崛起並統一北方,結束了北方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社會矛盾尖銳。3.文化上:民族融合趨勢出現。
改革的內容:
遷都以前:進行政治經濟的改革
遷都洛陽:為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加強對中原地去的控制
遷都以後:改用漢語;穿戴漢服 改漢族姓氏(如:拓跋—元) 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聯姻 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 學習漢族的禮法 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
改革的作用:
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促進了各族社會的進步
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鞏固了北魏的統治
歷史意義:
有利於我國的民族大融合,有利於我國少數民族的經濟的發展,有利於我國少數民族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促進了鮮卑族的發展,是鮮卑族最終匯入我國中華民族的大家庭,有利於我國民族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