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鴿子的起浱與歷史
鴿子,亦稱鴿、家鴿、鶉(chún)鴿,還有的地方稱雲雞、轆轤(lùlu)。鴿子是由「始祖鳥」演變而來的。家鴿是由野生岩鴿和原鴿經人類長期馴養而成的。在幾萬年以前,野生鴿子成群結隊地飛翔於原野,營巢於峭壁岩洞,或棲息於密林之中,以植物種子及果實為食。繁衍生息延續至今,成了一個品種、花色繁多的龐大的群體。
鴿子的歷史悠久。早在5000 年以前,埃及人和希臘人已經把野生鴿馴養成為家鴿,後來遍及世界各地。大約在3 000年以前人們就開始應用鴿子傳遞書信了。
在我國,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關於喂養鴿子而食肉與觀賞的記述。漢劉邦枯井放鴿,解除了敵兵狐疑而脫險。唐朝宰相張九齡是一位出色的養鴿家,他曾用鴿子與親朋通信,號日「飛奴傳書」。南宋高宗趙構,因玩鴿著迷而不理朝政。近代藝術大師梅蘭芳利用他的「空軍部隊」練出了一雙好眼睛。原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就極愛鴿子,以鴿自娛娛人,陶冶情操,嚮往和平。
2. 在中國鴿子的歷史是什麼
在中國鴿子的歷史是:
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關於喂養鴿子而食肉和觀賞的記載。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周禮註疏》就記載著:「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鄭司農註:「六禽:雁、鶉、鳧、雉、鳩、鴿」。這說明在西周之前,鴿子在人們的生活中已佔有了重要的地位。1984年8月,在四川省蘆陽鎮西江村的一座漢墓中,發現了「陶房樓」,在該房的山牆上有一個鴿舍,舍內有兩只鴿子。經文物部門專家鑒定,這是民間飼養信鴿的寶貴史料,時間約為公元105年。《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朝宰相「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讓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之為『飛奴』,時人無不驚訝」。在《南唐史補》一書中記載:「南海舶,外國船也,每歲至安南、廣州
3. 都幾把鴿們最早出現
最早出現於好兄弟之間的問候。
鴿,一種十分常見的鳥,世界各地廣泛飼養,鴿是鴿形目鳩鴿科數百種鳥類的統稱。
鴿了,是一個網路流行名詞,衍生於中國的一句俗語,「放鴿子」,意思就是不遵守以前說過的諾言,適用於作者拖更,打游戲失約之類的場景;鴿了是,「放鴿子」的簡稱。指約定了某件事但到了時間卻臨場反悔,比如約會不到場,直播不準時。
4. 關於鴿子的資料 鴿子的介紹
1、鴿子在生物分類學上,屬鳥綱,鴿形目,鳩鴿科,鴿屬。一切家鴿的品種都起源於野生崖鴿,野生崖鴿亦名叫原鴿,俗稱野鴿,分布在濱海地區,棲息於岩石峭壁之間,築巢繁殖,喜飲海水,喜群居生活。鴿子是最早被人們所馴化的鳥類,五千多年前,埃及已將野鴿馴養為家鴿,後有漁民在海上利用鴿子與陸地聯絡。
2、鴿子被馴化後,世界各國養鴿逐漸盛行起來,我國養鴿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早在秦漢時代,宮廷和民間都已熱衷於飼養各種鴿子。
5. 養鴿子有多少年的歷史
我國是養鴿的古老國家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越絕書》所載,「蜀有蒼鴿,狀如春花」。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廣州等地,已開始用鴿子通信,明朝時,我國的養鴿已具相當水平。直到清朝,我國已從國外引進了大批的優良名鴿品種。197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陽殷墟發掘一座古墓,墓主為殷王武丁的配偶「婦好」。入葬年代約在公元前十三世紀末期至公元前十二世紀前期。距今已有三千二三百年。在出土的大量玉器中有一件玉雕鴿。此鴿用綠玉雕成,羽毛花色無法表現。它已從野鴿進化成觀賞鴿。顯著的特徵是嘴很短,頭圓,眼皮寬,已接近觀賞鴿,與野鴿大異。它是現知中國觀賞鴿的最早形象,野鴿被馴養應當還遠在此之前。相傳我國楚漢相爭時,被項羽追擊而藏身廢井中的劉邦,放出一隻鴿子求援而獲救。五代後周王仁裕(公元880-956年)在《開元天寶遺事》著作中辟有」傳書鴿「章節,書中稱:「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可見我國唐代已利用鴿子傳遞書信。
6. 信鴿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給人們帶去了哪些便利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可以發現信鴿本身的愛巢性,以及歸巢性很強,所以逐漸被人們發現,此後人們便開始有意識的養育鴿子。根據歷史記載,早在5000多年前,有很多國家的生物研究者就已經把野生鴿子馴養為家禽了。而且信鴿還可以給人類傳遞信息,豐富人類的生活。
三、賽鴿比賽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以及通訊設備的先進,我們已經不再需要通過信鴿來傳遞消息了。所以信鴿現在只是一種精神象徵或者人們娛樂比賽的一個活動。例如信鴿,在聖經中有和平的寓意。另一方面,人們也可以通過賽鴿比賽來傳播信鴿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