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建的一個地級市,是如何做到,出了21位狀元,22位宰相的呢
狀元和宰相在中國古代社會里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他們往往是讀書人和官員的最高榮譽。一般來說,這些人的分布都是比較散的,但是,福建一個普通的地級市裡,卻出了了二十多個狀元和宰相。這個地方,就叫做莆田。
而到了明清兩代,政府都執行海禁政策,做生意很不方便,賺的錢少了,他們也就沒那麼多錢去發展教育,所以讀書人的數量也就比不上宋代。
而有名的蔡京、陳文龍等人也是出在莆田發展良好的宋代的。
所以說,一個地區如果想要發展教育,就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否則,人們沒有錢讀書的話,學校也開不好。而如果每個人都能讀書上學,不用為了學費發愁,那麼當地的學校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B. 為何福建能夠出,二十多名狀元和二十多名宰相呢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古代,科舉考試是無數儒客文人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進士、舉人、秀才的錄取率都非常低,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特別是狀元,許多地方幾百年都難以產生一個狀元,顆粒無收,令人嗟嘆。
在福建省,有一個地級市,人傑地靈,科名鼎盛,號稱「人文甲於八閩」。從唐朝至今,這個地方一共產生了2482名進士、21名狀元,以及22名位極人臣的宰相。
這個地方叫莆田。
莆田鄉村
古代,參加科舉考試,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情。許多農耕家庭根本供不起孩子讀書。宋朝以來,朝廷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這給毗鄰海邊的莆田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大批荔枝乾果、銀器、曬鹽、蔗糖、福建印本書籍等商品,通過莆田運送到海外,又從海外運送占城稻、香料、木棉、象牙珍珠、番花異草等商品回到莆田。許多莆田家庭受益於繁榮的海外貿易,賺得盆滿缽滿,有錢供孩子讀書。
就在兩宋300年間,莆田一共產生了9名文武狀元和14名宰相,這與莆田強大的經濟基礎密不可分。
C. 中國歷代狀元各省分布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從隋唐開始,徹底打破秦漢以來依靠血緣世襲和世族關系的用人制度,到清朝末結束,經歷了1300年歷史,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選拔人才方式,本篇講述的是中國歷朝科舉考試狀元數量南北方各省的對比情況。
中國古代歷朝科舉狀元總人數為356人,其中南方236人,北方120人。
NO1.明朝時期狀元人數89人,其中南方78人,北方11人。
NO2.清朝時期狀元人數78人,其中南方68人,北方10人。
NO3.唐朝時期狀元人數57人,其中南方17人,北方40人。
NO4.北宋時期狀元人數51人,其中南方23人,北方28人。
NO5.南宋時期狀元人數38人,其中南方38人,北方0人。
NO6.五代十國時期狀元人數16人,其中南方10人,北方6人。
NO7.金朝時期狀元人數14人,其中南方0人,北方14人。
NO8.元朝時期狀元人數7人,其中南方2人,北方5人。
NO9.遼朝時期狀元人數6人,其中南方0人,北方6人。
從唐朝到清末這近1300年的科舉考試狀元數,各省排名如下:
NO1.江蘇(60人);NO2.浙江(54人);NO3.河南(37人);NO4.福建(33人);NO5.山東(30人);
MO6.河北、江西(29人);NO7.安徽(21人);NO8.四川(13人);NO9.湖北、山西(10人);
NO10.陝西(9人);NO11.廣東(6人);NO12.湖南(5人);NO13.廣西、甘肅(3人);NO14.貴州、遼寧(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