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九八一年七月一日發生了什麼重要的歷史事件
一、198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60周年
為慶祝這一節日,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在《婦女工作》上發表《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婦女的解放》一文。
二、1981年7月1日中國短波授時系統BPM標准時間、標准頻率發播台在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台建成。
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台的短波授時台,位置大約在北緯34.9度,東經109.6度,海拔高度在300米左右。全天24小時發送。1986年正式使用了BPL長波授時台100kHz。時間精度為30萬—100萬年誤差小於1秒。精度排名位居世界第八位。
三、1981年7月1 日向警予同志紀念館開放。
向警予是一位胸懷天下,無私偉大的中國女性,是我國最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之一,更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創始人。
她在15歲與丁玲的母親余曼貞等結拜姐妹對天起誓:「姐妹七人,誓同心願,振奮女子志氣,勵志讀書,男女平等,圖強獲勝,以達教育救國之目的,如有違約,人神共棄!」的往事一直被傳為佳話。
2. 歷史上的十一月十八號有啥重大歷史事件
1、1911年11月18日,清廷代表唐紹儀與革命軍代表伍廷芳在上海舉行第一次會議。
1911年11月27日,清軍攻陷漢陽後,武漢軍政府一片混亂。袁世凱認為和談時機成熟,遂請英使朱爾典電令漢口英領事出面,提議南北議和。湖北軍政府同意。12月7日,清廷任命袁世凱為議和全權大臣,袁世凱奏派唐紹儀為全權代表南下。雙方商定在上海舉行談判。
20日,唐紹儀與伍廷芳簽署5條草約,主要內容為:召開國民會議,確定共和政體;優待清室;先推覆清政府者為大總統。
2、1915年11月18日,蔡鍔脫離袁世凱離津秘密南下。
1915年11月18日,蔡鍔脫離袁世凱離津秘密南下。當日待監視稍懈時,蔡鍔旋移德義樓,由該樓茶役夜間送其登火車站,轉乘日輪「山東九」破浪而去。
3、1958年11月18日,海河攔河大壩合龍。
59年前,1958年11月18日上午,海河攔河大壩勝利合龍;海河建閘樞紐工程之一的漁船閘,在同日開閘放水,節制閘的混凝土澆築工程也全部完工。
4、1981年11月18日,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榮獲赫胥黎獎章。
1981年11月18日晚,在倫敦經濟學院的大廳里,71歲的中國社會人類學家費孝通登上了45年前他留學英國時的母校的講台,接受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1981年度赫胥黎獎章,成為第一位接受這項榮譽的中國學者。
5、1983年11月18日,我國強烈抗議美國的「台灣前途」決議案。
1983年11月18日,我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朱啟禎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恆安石,就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11月15日通過一項所謂關於「台灣前途」的決議案一事,代表中國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並向他遞交了一份抗議照會。
6、1986年11月18日 《「八六三」計劃綱要》發布。
1986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轉發《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八六三」計劃)綱要》的通知。
中央認為,當代世界的新技術革命,將對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生產產生重大影響。這個計劃綱要是經過各方面專家反復論證後制定的,符合當前改革、開放的方針,與我國國情也比較相適應。只要精心組織實施,綱要中的任務,有可能在15年左右的時間內順利完成。
7、 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內蒙古著陸。
2016年11月18日下午2時15分左右,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內蒙古著陸,中國宇航員景海鵬、陳冬安全返航。與此同時,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仍繼續在軌運行,並計劃於2017年4月接受天舟一號飛船的訪問。
3. 急需知道:1911、1921、1932、1941、1951、1961、1971、1981、1991年中國發生的歷史事件
1、黃花崗起義,是革命黨人1911年4月27日在廣州舉行的起義,又稱廣州起義、廣州三·二九起義。
2、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嘉興舉行。
3、1932年3月22日,中華民族復興社成立。4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發表直接對日作戰宣言。
4、1941年12月9日,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對日本帝國宣戰。
5、1951年1月17日,朝鮮戰爭:中國和北朝鮮軍隊佔領漢城。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4月2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
6、1961年4月4日至14日,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北京舉行。周恩來、鄧小平、賀龍、李富春、陸定一、羅瑞卿、羅榮桓、沈鈞儒、郭沫若、李維漢、陳叔通等中國領導人出席開幕式。
7、1971年3月3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科學實驗人造衛星「實踐一號」。
8、1981年1月4日,中國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江截流戧(qiāng)堤勝利合龍。
9、1991年1月22日,中國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緯度運載火箭,「織女三號」在海南探空發射場首發成功。「織女三號」在探空高度、載荷重量和頭殼脫離方面比「織女一號」跨進一大步,並首次採用二級火箭發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黃花崗起義
網路-中國共產黨成立
網路-抗日戰爭
網路-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