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東德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1、管輅
管輅(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東德州平原縣)人。三國時期曹魏術士。年八九歲,便喜仰觀星辰。成人後,精通《周易》,善於卜筮、相術,習鳥語,相傳每言輒中,出神入化。
體性寬大,常以德報怨。正元初,為少府丞。北宋時被追封為平原子。管輅是歷史上著名的術士,被後世奉為卜卦觀相的祖師。
2、邢侗
邢侗於公元1551年生,公元1612年逝世,明嘉靖三十年生於臨邑縣萬柳村(今臨邑鎮邢柳行村)一個書香門第。邢侗資秉聰慧,七歲能作擘窠大書,劍拔弩張, 氣勢生動。
十三歲作雅宜(王寵)楷書;家多藏書,十四歲能讀所藏。鄒督學安福至濟南,見邢侗楷書道:「此兒書法有前輩風,是天下才也!」召至濟南濼源書院讀書,傳為齊中美談。
十八歲考取拔貢,隆慶四年(1570)應詔進京,盡友天下士,學日益博,考中京闈舉人。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進士,1575年,任南宮知縣。
萬曆十一年(1583)按三吳(今蘇州、常州、湖州一帶),1584年升湖廣參議,1586年,升任陝西太僕寺少卿。同年5月辭官歸鄉,築來禽館等二十六景名「爍園」,身於其中,攻讀習書26年。
邢侗家資巨萬,在古犁匠修建「來禽館」,減產奉客,以致家道中落。擅詩文,書畫尤為精妙,時有「北邢南董」之稱,又有邢、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之譽。
明·史孝先在《來禽館集小引》中說,「侗法書工諸體,章、懷、柳、索、虞、米、褚、趙,規模肖像,咄咄逼人。」
3、盧蔭溥
盧蔭溥(1760~1839),字霖生,號南石,德城區黃河涯鎮人,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之孫。清朝大臣。盧蔭溥一生,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從政五十多年。
歷任軍機大臣、吏、戶、禮、兵、刑、工各部尚書,並多次奉詔出使,按事決獄,被授予體仁閣大學士、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之銜。
其為官「專心職守」、「殫心竭力」、「老成練達」,為清朝中期 「股肱」、「耳目」之臣。道光十九年(1839)被晉加太子太傅之銜後不久,病卒。
4、東方朔
東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本姓張,字曼倩,西漢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漢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
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當時的皇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不以重用。
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的名篇。亦有後人假託其名作文。明人張溥匯為《東方太中集》。
5、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
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 、司徒顏杲卿從弟。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後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後至鳳翔,被授為憲部尚書。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
興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曉諭叛將李希烈,凜然拒賊,終被縊殺。他遇害後,嗣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追贈司徒,謚號「文忠」。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⑵ 歷史上漳州有管過泉州
從歷史上,漳州從來沒有管轄過泉州。
查泉州歷史沿革如下:
吳永安三年(260),會稽南部都尉改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縣地置東安縣,縣治在今南安豐州,為本地設縣置治之始。 轄今泉州(今德化縣屬侯官縣)、莆田、廈門及漳州部分地區。
西晉·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置晉安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管轄莆田、泉州(南安)、廈門、漳州四地,縣治在今豐州鎮。
陳·永定元年(557):在晉安郡置閩州(今福州),轄晉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閩州罷,仍隸東揚州。
陳·光大二年(568):於晉安郡置豐州(今福州),南安郡屬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縣,屬豐州之南安郡(今泉州)所轄。
開皇九年(589): 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 改豐州為泉州(今福州),南安郡撤銷,晉安縣改為南安縣,歸其管轄。福建歷史上首次出現「泉州」之名。——註:此前無「泉州」置。
大業二年(606),復改泉州為閩州,南安縣改屬閩州。
大業三年(607):廢除州治,改閩州為建安郡,今泉州(德化縣廢歸屬閩縣外)屬南安縣。
太宗繼位後,對州、縣大加並省,並依據山河形勢、地理區域分全國為十道。福建屬嶺南道,下轄豐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甌)。
武德五年(622),於南安故郡地置豐州,州治在今南安豐州;分南安地復置莆田縣,屬豐州。 豐州下領南安、莆田、龍溪三縣。
貞觀元年(627),豐州撤消,南安、莆田、龍溪三縣並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嗣聖元年(684),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州治在今南安豐州。不久,武榮州廢,三縣仍屬泉州。699年,劃莆田縣西部設清源縣(今仙游縣)。
久視元年(700),又於今泉州鯉城置武榮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四縣。 衙前辟南大街為市,並開始在治地建城,是為唐城。
泉州浦西萬達廣場 景雲二年(711),武榮州改稱泉州,隸屬閩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開始。 莆田、清源二縣屬泉州所轄。
開元六年(718),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請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至此,泉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晉江五縣。
天寶元年(742),唐廷下詔改州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屬嶺南道,領南安、莆田、仙游(因郡、縣同名,清源縣改名為仙游縣)、晉江四縣。
乾元元年(758),清源郡復為泉州。
貞元十九年(803)、長慶二年(822)、咸通五年(864),先後析南安縣地立大同場(今同安縣)、小溪場(今安溪縣)。
貞元間(785~804),析永泰縣之歸義鄉置歸德場(今德化)。
元和年間(806~820),泉州有35571戶,238400人,由中州升為上州。
大中十一年(857),設嘉禾里(今廈門)屬泉州。
後晉天福四年(939),升大同場為同安縣,至此,泉州計領六縣。
開運二年(945)正月,大殷改國號閩,泉州隸之;九月,泉州歸屬南唐。南唐封留從效為晉江王。後漢乾祐二年(949),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下轄今泉州、莆田),兼領南州(即漳州)。同年德化劃歸清源軍,增領原屬尤溪的常平、進城二鄉。太平興國三年(978),宋復滅吳越,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順歸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納入宋朝版圖。
太平興國六年(981):析晉江縣東北部16里置惠安縣。至此,泉州領七縣:南安、晉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
雍熙二年(985):泉州改隸福建路。
宣和三年(1121),清溪縣改稱安溪縣。至此,泉州轄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縣。 宋代澎湖已正式劃歸泉州,隸屬晉江縣管轄。
建炎元年(1127)七月,福建(泉州)提舉市舶司並歸轉運使。
建炎二年(1128)五月,復置福建(泉州)提舉市舶司。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鎮江遷置泉州。紹興二年(1132),福建提舉茶鹽官兼領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至元十四年(1277),元廷在泉州設立行宣慰司,兼領行征南元帥府事。
至元十四年(1277) ,元廷在泉州設置市舶提舉司。
至元十五年(1278),福建全境入元版圖。升泉州為泉州路總管府,領南安、晉江、同安、安溪、德化、永春、惠安七縣,泉州屬福建行省,省治設福州。
至元二十一年(1284)二月,再設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並入江淮行省。
洪武元年(1368),泉州置衛指揮使司,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隸福建都指揮使司。這是明朝在泉州設置的第一批海防軍衛所。
洪武二年(1369), 福建全省八路先後改為福州、建寧、延平、邵武、興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為泉州府,隸福建行中書省;泉州府仍領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縣。
洪武三年(1370年) ,明廷在泉州設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對琉球(今台灣)的貿易。
清承明制,泉州府為閩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1734),永春升為直隸州,德化歸其所轄。泉州府轄晉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縣。清設興泉永道,轄泉州府、興化府之莆田縣、仙游縣、永春直隸州和廈門。
民國元年(1912),廢州府,復縣設道。泉州初歸廈門道,後屬南路道。
民國3年(1914)廢除清制,置興泉永道(治所泉州),原清朝興泉永道之泉州府、永春直隸州、興化府所轄各縣隸之。思明府改名廈門道,廈門成立思明縣,金門隸屬思明縣,派分治員駐金門。
民國十六年(1927),廢道,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泉州劃為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晉江、南安、安溪、莆田、仙游、惠安、金門八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閩變後成立興泉省,轄莆田泉州,設省政府於泉州,不久即廢,後改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但轄縣不變,直至解放。
1950年3月改稱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德化劃歸永安專區;9月改為晉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政區依舊,10月德化復歸。
1951年1月劃晉江縣城關和近郊設泉州市。
1955年3月改為晉江專區專員公署。
1985年5月撤銷晉江地區,原泉州市升為地級市,實行市轄縣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