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金積和青銅峽哪個歷史更久遠

金積和青銅峽哪個歷史更久遠

發布時間:2023-03-02 19:10:08

1. 寧夏人文地理:青銅峽牛首山寺廟群

天下有名山勝水,必有寺廟寶剎。

在銀川平原與衛(中衛)寧平原之間,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主峰在北端,由武英、文華兩峰組成,南北對峙,望之如牛頭上的犄角,故名為「牛首山」,又叫「牛頭山」。

相傳這里曾是釋迦牟尼會諸佛眾生說法講道的地方,並有《大乘經》藏在其中。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倘若從溝內登上牛首山,就會感覺到「綠樹啼鶯和梵唱,寒泉引客看花游」;若參觀寺廟群,則是「雄閣飛來峭壁留,層巒高處最清幽」;若站在山頂遠眺,則可見「人到雲間縱覽日照銀川敞畫圖,峰疑海外飛來天生福地供游騁」。

大凡登過此山的人,大都可以產生一種禪思和遠離塵緣的心境。

牛首山具體位置位於青銅峽市區以南20公里處的黃河東岸,最高海拔1774米。


古名為黛黛嶺、望雲山,北魏時候稱之為青山,唐時稱回樂峰,亦稱之為大石山,宋西夏時期稱金積山,元代稱紫金山,後定名為牛首山。


牛首山主峰稱回樂峰。山勢岡巒聳秀,岩壁疊翠,青峰對稱,黃河在山下奔流,壯觀秀麗,一派勝景。


因山麓澗溝孔道通往陝北、內蒙古、關中、河西走廊,故「銀川鎖鑰此稱雄」。


牛首山寺廟建在武英峰頂。民國年間重修時,將其改稱為大西天寺,它和小西天寺、清涼寺、三聖寺等,組成一個寺廟群。


總觀寺群,可分為東、西兩個寺廟群。


西寺群以萬佛閣、睡佛閣、凈土寺、三教堂為中心,修建在牛首山西麓的幽谷中。西寺群枕山面河,前臨深溝,依山勢開鑿廟台,坐東向西,台院前以石砌築。


夏秋之時,遊客仰視則可見雲鎖青巒,峭壁嶙峋;俯視溝壑內樹木蔥蘢,山花吐芳,寺廟錯落其間,景緻壯觀。睡佛殿內有金牛池,留有一道萬曆年間的碑刻。

據說,明初,慶靖王朱栴曾見池中有金牛顯現,此後得名金牛池。


凈土寺南坐落著大鴻庵、觀音台和極樂寺等寺廟,其間有清代到民國年間的碑刻五道。凈土寺北有滴水寺、萬壽庵和地喑塔。


地喑塔前有文殊、彌陀、普賢諸殿。牛首山峰頂有大西天、小西天和清涼寺。這三個寺高低不同,鼎足而立,風格不同凡響。


大西天有副對聯「眾善力行毫非無作,六根都攝凈念常榮」。


小西天對聯曰「諸佛太清閑不管滄桑惟靜座,遊人若煩惱忽聞鍾聲頓回頭」。


寺廟內有祖師、迦藍、觀音、十方寶佛和眼光菩薩等諸佛,還有佛母洞和迦葉塔。


如來殿是傳說中釋佛說法的場所。


西寺群的廟宇皆依山巒走向,沿溝谷形勢自上而下修建。其布局別致,可見當初修建時候的設計可謂匠心獨具,頗為用心盡力。


由西寺群東去5公里左右,便是東寺群。以金塔寺為中心,山門向北,前為娘娘廟 (又稱之為趙家寺) ,背面的山坳處修建了大鴻庵。庵後的山崖名曰捨身崖,約百米高。


山崖之上坐落著保安寺,寺內現存二道明清時候的碑刻。從碑文得知,其寺為明弘治壬子年 (1492年) ,由寧夏總兵李俊等人捐資重修。百年以後,風雨摧殘,寺廟傾頹。


清順治甲午年 (1654年) 中營 (現吳忠市馬家湖) 生員馬文秀等捐資重修,3年後告竣。


由保安寺向東的山巔上,坐落著晴峰寺,山腰上有苦公廟。


沿山坡南行,排列著葯王廟、睡佛洞、還魂堂,山頂上有觀音堂。


據清初的碑刻記載,這些廟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後遭兵燹,萬曆至清初重修。


在南山腳下有幾座無名小廟,向西排列的有三佛殿、四量庵、西方境。再向西是龍泉寺,寺下泉水清冽,然流出百步即逝。


龍泉寺上面山巒上建有山神廟,山巔是天王殿。順山谷蜿蜒而行,有太陽宮,南面是無量殿。


至此,向東西眺望,可以看見東寺群的全貌。

牛首山寺廟群是寧夏境內最大的寺廟建築群,它們枕山面河、前臨深溝、背靠青峰,大部分依山勢開鑿廟宇,或建在山頂懸崖上,或建在山腰險峻處,或「深山藏古寺」建在幽谷中。


遠處仰視,則見雲鎖青巒,峭壁嶙峋,寺廟隱現於悠悠白雲之中,頗有神秘色彩。若站在山頂鳥瞰溝內,古寺廟宇參差,草木繁茂,百花爭艷,景緻頗為壯麗。


從碑文「構木成殿,壘石為垣」的記載,可以得知當初建這些寺廟時,多半是就地取材。


然而在海拔1000多米的懸崖峭壁上建寺廟所用的磚木是怎麼運上去的呢?


智慧無窮的人類,就是利用無窮無盡的智慧和佛教善男信女的虔誠,把這些磚瓦木石運上山並建成這些規模龐大、蔚為壯觀的寺廟群,堪稱寧夏建築藝術的精粹。


「丹岩積翠迷煙樹,環嶺飛雲逐曉風。欲較晦明頻俯此,三農景仰意何窮。」來到牛首山欣賞慈雲美景,更是一種難得的美妙境界。


每當晨曦初露,旭日東升之時,只見那白色的煙霧,透過萬道霞光,如紗似絹地鋪向山巔。那山巒在霞光的輝映下,便峰峰鍍金,壑壑抹黛,遠遠看去,宛如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

清朝詩人金蔚堂寫過一首名為《牛首慈雲》的詩:

觸石凌空布錦雯,側峰橫嶺共氤氳。

欲知法雨頻敷處,試看蒼山一段雲。


詩的深邃意境和內涵引發了無數遊人登上大小西天去領略「風清而纖塵不到,月上而石砌玉明;慈雲出而峰巒增翠,法雨過而崗阜重清」的美景。


故而山寺中有這樣一副對聯:「寺院有福清風掃,山門無塵慈雲封」。唯有此時,遊人才能認識「牛首慈雲」的「廬山真面目」。


然而,牛首慈雲有時又變化萬端。


它時而如大海浪濤,層層堆積;時而像天山雪蓮,開滿碧空;時而又似棉絮遍地,千堆萬垛;時而恰似銀鬃烈馬,振鬃騰蹄;時而卻又似濃雲滾滾,像灰暗的瀑布,直瀉谷底……


而待到雨後初晴之時,谷壑嵐煙,雲霧升騰,婀娜多姿;有時雲山隱現,撲朔迷離,彷彿仙景夢幻。


故而西天寺中又有一個楣門上刻著「雲峰妙巔」四個磚雕大字,大概就是對牛首雲景的一個恰如其分的腳注吧!

如今,這些栩栩如生的泥塑佛像,殿宇崔嵬,依然金碧輝煌、風格迥異、氣派不凡。


牛首山廟會每年農歷三月十五和七月十五舉行,香客們祭祀佛道儒和民間吉祥神,求子嗣,祛病痛,祈福禳災,求吉祥、平安、 健康 。


而且,其中每一項都有一套古老而完整的儀式或程序及其特定的功能。


民間一直保留著一種說法,但凡來到牛首山燒香許願的香客,必須連續上山3年,否則,所許的願望就不能得以實現。


牛首山廟會作為寧夏乃至西北周邊地區民眾參與面最廣、可看性最強的一次民俗文化活動之一,已擁有廣泛的知名度,成了青銅峽民俗文化、 旅遊 活動一項招牌活動,也是了解以寧夏為代表的中國北方民俗風情民風民習的最好去處。

文章源自邢紀國編著《青銅峽》一書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2. 請教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的歷史沿革

「塞上明珠」青銅峽市,位於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牛首、峽口兩山對峙,黃河穿峽而過,山光水色相映,宛如開然銅鏡,「青銅峽」由此而得名。青銅峽歷史悠久,秦代起就有行政建置,屬北地郡富平縣地;清雍正二年設寧朔縣。現全市轄6鎮8鄉3個農林場,共有104個行政村,24個居委會,有漢、回、滿、蒙等16個民族,總人口24萬人。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小壩鎮, 郵政編碼:751600 代碼:640381 電話 區號:0953 青銅峽市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具有豐富的土地、水利、電力、礦產、旅遊等資源。自然景觀、工程景觀和人文景觀等旅遊資源獨具特色,遠近聞名。主要景點有:元代一百零八喇嘛塔,是國務院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董府和廣武口子門溝岩畫,為寧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牛首山寺廟群、古渠首、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等諸多景點,吸引著萬千遊人爭相觀賞、流連忘返。 青銅峽市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排灌便利,氣候適宜,具有發展農業的巨大優勢,農業歷來是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糧食總產量連續12年排在全區第一位,產量約佔全區的十分之一,提供的商品糧約佔全區的六分之一,為全國商品糧基地市縣之一和自治區科技興農試點市,獲「全國林業百強縣」殊榮。盛產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以及肉奶、禽蛋、蔬菜、果品等各類農副產品。 全市四縱(109國道、小李公路、小邵公路、沿山公路)三橫(吳青公路、小大公路、葉甘公路)7條主要公路已形成網路,包蘭鐵路穿境而過,並設有青銅峽、大壩、玉泉營三個火車站。實現了鄉鄉通柏油路,鄉村道路硬化率達90%,村村通上了班車。 青銅峽市轄8個鎮:裕民街道;小壩鎮、大壩鎮、青銅峽鎮、葉盛鎮、瞿靖鎮、峽口鎮、邵剛鎮、陳袁灘鎮;連湖農場。 歷史沿革 秦統一中國後,市境屬北地郡富平縣。西漢、東漢時仍屬富平縣。北魏太炎三年(公元436年)置薄骨律鎮。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改薄骨律鎮為靈州,青銅峽市屬其管轄。北周屬回樂縣。隋屬靈武郡。唐為回樂、靈武兩縣屬地。宋初屬靈州,咸平五年(1002年)地入黨項,西夏置為順州。元屬寧夏府路靈州,隸甘肅行中書省。明屬寧夏衛,隸陝西都指揮使。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寧夏府今市境分屬寧朔縣和靈州。同治十一年(1827年)設置寧靈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寧靈廳為金積縣,轄黃河東及中灘。中華民國改寧夏府為朔方道(亦稱寧夏道),仍屬甘肅省。1929年寧夏道改建為寧夏省,青銅峽市屬其管轄。1945年寧夏省建行政督察專員區,現市境屬第一督察專員區,不久,此區撤銷,仍屬寧夏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寧夏省於1954年建立河東回族自治區,市轄金積縣部分屬河東回族自治區。同年秋,寧夏省撤銷,並入甘肅省,甘肅省銀川專區建立,市轄寧朔縣部分屬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專區撤銷,市轄地均直屬寧夏回族自治區。1960年,寧朔、金積兩縣撤銷,設置青銅峽市,駐青銅峽。1963年青銅峽市改為青銅峽縣,駐小壩。197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南地區成立,青銅峽歸屬其管轄。1984年,撤銷青銅峽縣,恢復青銅峽市。 氣候資源獨特 青銅峽市地處東部季風區與西部乾旱區域的交匯地帶,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全年日照2955小時,年平均氣溫攝氏8.3-8.6度,無霜期176天,年降水量260.7毫米。 水利資源充沛 黃河流經青銅峽市58公里,年過境水量400億立方米,自秦漢先後開掘的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九大乾渠均從青銅峽境內引出,引黃灌溉條件得天獨厚。地下水補給總量3.5億立方米,可利用量1.2億立方米,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水資源。 土地資源廣闊 擁有耕地3.266萬公頃,農村人口人均3畝,宜林面積2.2萬公頃,宜牧草地11.066萬公頃,宜漁水面3933.3公頃,國有未主。 電力能源充足 是寧夏的電力工業基地,有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大壩火力發電廠、裝機容量30.2萬千瓦的青銅峽水電廠和8萬千瓦的風力發電廠,年發電量100.8億度,為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礦產資源豐富 主要有石灰石、水泥灰岩、石膏、煙煤、重晶石、砂礫、膠泥等,其中水泥灰岩儲量大、品位高,已探明達1.3億噸。 交通便捷暢達 京藏鐵路、大古鐵路、109國道、石中高速公路橫貫全市,距銀川機場50公里,距自治區首府銀川市56公里,青銅峽火車站是京藏鐵路大型的客貨運站。率先在全區實現了鎮、村通硬化路面,形成了四通八達快捷的立體交通網。 服務設施完善 全市已形成以專業銀行、地方銀行和保險公司為主體的金融體系,有5家分支機構承辦外匯業務;城鄉通信均實現了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城市供排水、供電、供熱、供氣功能齊全,城區日供水能力達34000噸∕日,供熱能力134兆瓦,保證了經濟快速發展對服務設施的需要。 工業實力雄厚 是自治區的重要工業基地,轄區內有青銅峽鋁廠、大壩電廠、青銅峽水電廠等20多家中央、區屬大中型企業,形成了以電力、冶金、化工、建材、食品、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各類工業產品達480餘種。年產鋁錠58萬噸,碳素製品26萬噸,鋁型材5000噸,水泥230萬噸。鋁錠、鋁型材、PVC樹脂、水泥、燒鹼、皮革、加氣砌塊、御馬葡萄酒、老苗月餅等名牌拳頭產品暢銷區內外,法福來麵粉榮獲自治區名優產品稱號,「西夏貢米」榮獲99』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御馬庄園葡萄酒榮登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寶座。 現代農業發達 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盛產水稻、小麥、玉米、蘋果、葡萄等農作物,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市,形成了糧食、畜牧、蔬菜、食用菌、瓜果、桑蠶、肉蛋奶、水產品等八大農副產品基地,全市糧食種植面積62萬畝,糧食產量穩定在2.5億公斤,水果、蔬菜產量18.2萬噸,食用菌栽培面積達22萬平方米,總產量達600噸。賀蘭山東麓是全國釀酒葡萄最佳種植生態區,被譽為中國的「波爾多」,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4萬畝,5年內將發展到10萬畝。規范化養殖水平處於全區前列,豬、雞、牛、羊飼養量分別達45萬頭、300萬只、4.8萬頭、65萬只,奶牛飼養量1.3萬頭,為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提供了量大質優的原料來源。由此崛起了年加工優質小麥5萬噸、優質水稻4萬噸的法福來麵粉公司和塞外香麵粉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葡萄酒的御馬酒業公司,年加工120萬張優質灘羊裘皮的雄鷹皮草公司等一批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周邊縣(市、區)均屬引黃灌區精華地帶,經濟發達,資源富集,為投資者提供了充裕的原料保證。 旅遊資源奇特 境內有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建造的古渠水系;有線條清晰、寫意逼真的廣武口子門岩畫;有號稱「寧夏小八達嶺」之稱的北岔口明長城;有西北最大最多的佛教廟群牛首山寺廟和始建於西夏時期排列奇特的108塔;有氣勢雄偉,蔚為壯觀,集發電、灌溉、防洪於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青銅峽攔河大壩;有風光旖旎的庫區鳥島、金沙灣、黃河風情園;有頗具民族特色的回鄉民俗風情園等眾多旅遊觀光勝景。 投資政策優惠 在青銅峽投資置業,充分享受中央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招商引資的若干政策規定》等優惠政策。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位於青銅峽大壩之西陡峭山坡上的108塔,是始建於西夏時期的喇嘛式實心塔群。在此處的塔基里,曾發現過書有西夏文題記的千佛圖帛畫。佛塔依山勢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數排列成十二行,總計一百零八座,形成總體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數而得名。 一百零八塔,建在一排排被人工鏟削成階梯式的山崖上。塔基除最高處的第一行一座為方形外,第二行以下均為單層八角形須彌座。塔身除第一行一座較大,高3.5米外.其餘的高度均在2.5米左右。塔體形制大致上可以分為四種類型:第一行一座為覆缽形,面東開有龕門;第二行至第四形,為八角鼓腹尖錐形;第五行至第六行,為葫蘆形;第七行至第十二行,為寶瓶形。所有塔體的外表均塗有白灰。由於從始建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其間後代曾多次維修,故塔體外裹的白灰也多達數層。揭去後代維修所抹的草泥白灰,可以看出在最早的一層白灰上,總有與喇嘛教有關的彩繪圖案。 「108」,是佛教中慣用的數字。佛教認為人生有煩惱與苦難108種,為消除這些煩惱與苦難,規定慣珠要108 顆,念佛要108遍,敲鍾要108聲……所以,108塔應該是那些捐資造塔的「功德主」為消除人生的煩惱與災難而特意建造的。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功德主」為尊仰《金剛頂經毗盧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造。無論出於哪種想法,顯然都與佛家慣用「108」這個數相關。 如此眾多的塔體,按規律組合成群,不要說是在寧夏,就是在全國現存的古塔建築中,也是罕見的。一百零八塔,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自治區旅遊局評為AA級景點。

閱讀全文

與金積和青銅峽哪個歷史更久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