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徽宣城唯一的5A級景區,迄今1600多年歷史,很多人卻不知道這里
提起安徽,一般最先想到的就是黃山,除此之外就是那一座座鑲嵌在山間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安徽的婺源、績溪、黃山等地坐落著數量眾多的徽派建築,徽派建築往往都位於山川風光優美的地方,且融合了中國傳統風俗文化的精華,以其獨特的地方特色、建築結構之精妙成為如今遊人熱衷游歷的地方。
安徽最典型的徽派建築群要屬800多年 歷史 的宏村,也是安徽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不過由於 旅遊 開發過度,破壞了原本屬於這些建築的古色古香。安徽的古村落我也曾去過不少,其中位於績溪縣的龍川村給的印象要更為深刻,這里不僅遊客較少,古民居建築群也保存得比較完好。
龍川村,位於安徽宣城市績溪縣城東約11公里處,從績溪縣乘坐6路公交車可直達龍川村,龍川村雖然沒有宏村的名氣,但這里如今也是一處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且是安徽宣城唯一的5A景區。
龍川村是一個典型的山村,在當地有「八分山水一分田」的說法,農耕業在這里並不發達,但也讓這座山村多了些「世外桃源」的靈秀之氣,如果從空中俯瞰龍川村,會發現這是一座造型如船隻的村落,在安徽有許多的「船形村」,龍川村就是其中之一,有「一帆風順」、「揚帆起航」之意。
龍川村 歷史 非常的悠久,其 歷史 最早可追溯至公元318年,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 歷史 ,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千年古村落。在咸康三年時,時任散騎常侍銜的胡焱游歷華陽鎮時發現了這里,見此處山水清麗、風光秀美,於是決定在此定居,胡氏家族由此誕生,直至今日的龍川村也主要以胡姓為主。
至明代時期為龍川村最為興盛的時期,當時的村內人口眾多、商業發達且名人輩出,先後曾在這座偏僻的山村中走出了10多位進士,為周邊著名的「進士村」,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任職南京戶部尚書的胡富和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胡宗憲。置身村落之中,隨處可見的名人故居,也是龍川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龍川村中有一條「水街」,水街長約500米,水街兩側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和 歷史 建築,且皆為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在水街上還擁有一條長廊,這在安徽眾多古村落中是少見的,長廊通幽,故意盎然。
在水街上印象比較深刻的要屬這個亭子,為「如心亭」,如果不是導游介紹可能就把這里當成了一座普通的長廊建築而走過去了。如心亭的如心兩字有「收發如心,進退自如」的意思,亭子內部看似簡陋卻蘊含了徽派建築的精妙之處,中間開有一處天井,為了防止下雨天雨水聚集流淌而專門設置了兩根磚質水筧筒,這樣雨水就可以順著管道流淌到下水道。
龍川村中坐落著多座牌坊,其中最著名的是這座「奕世尚書坊」,據史料記載,奕世尚書坊始建於明嘉靖41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 歷史 ,由於牌坊年數已久險些倒塌,當地為保護這座牌坊而架設了鐵柱及圍欄保護了起來。
整個牌坊高10米,為坊頂為歇山式,由四柱三門五樓式結構組成,牌坊用材為花崗石和茶園石,四根立柱的南北兩側各設有抱鼓石護靠,其造型格外的巧妙,堪稱古牌坊中的精品之作。
在牌坊上刻有「恩榮」、「大司馬」、「奕世尚書」的字樣,彰顯了這座牌坊的地位。細看這座牌坊,上面的鏤空石雕格外讓人驚艷,尤其是那鏤空石雕的花瓶、龍鳳圖案,其造型之精妙、工藝之精湛及美輪美奐的造型無不讓人流連忘返,堪稱徽派石雕之最。
整個龍川村內擁有眾多的景點,除了奕世尚書坊外,最值得一去的就是「胡氏宗祠」,胡氏宗祠建於明代嘉靖25年,至今已有近500年 歷史 ,有「江南第一祠」、「木雕藝術博物館」、「民族藝術殿堂」的美譽,是龍川村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築群。
從外觀看胡氏宗祠,就足可以感受到其壯觀氣派,整個胡氏宗祠為前後三進,其中前進的門樓為重檐歇山式建築,飛檐翹角及一根根粗大的石柱、月梁這座門樓看起來格外的大氣。
走進胡氏宗祠,其敞亮的天井及寬敞的正廳映入眼簾,站在正廳抬頭望去,14根1.66米粗的銀杏圓柱和12根冬瓜梁組成的屋架展現了這座建築群的地位,加之建築內部眾多造型精美的木雕、石雕,完全對得起其「木雕藝術博物館」的美譽。
當然,龍川村還有許多值得遊玩的地方,尤其是村落外靠近群山邊的木石結合的拱橋,其景色似乎已與四周的綠水青山相融合,這番景象用「世外桃源」來形容我覺得並不為過。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或聽說過安徽績溪的「龍川村」?對這里有什麼印象?你認為安徽最值得去的古村落是哪裡?歡迎留言評論。
Ⅱ 龍川縣的歷史沿革
龍川建縣歷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置龍川縣,至今有2228年的歷史,是南越王趙佗的「興王之地」,是廣東最早立縣的四個古邑之一,2009年12月,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2011年4月,被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中央蘇區縣」。置縣之初,疆域遼闊,包括的龍川、五華、興寧、河源、和平、連平等縣境,以及新豐、陸豐、紫金、尋烏(屬江西省)等縣的部分地方。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以後,龍川縣曾多次析置新縣。舊縣治龍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龍川故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素有「嶺南古城「之稱,見證了2000多年來龍川人文歷史的嬗變,被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城。1949年6月始,縣城遷至老隆鎮。
據龍川舊志載:龍川「居郡上游,當江贛之沖,為汀潮之障,則固三省咽喉,四周門戶」為「水陸之要道」。舊治龍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龍川故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南漢劉礱時,移循州治於此,州縣並存達四百餘年,為縣、州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素有嶺南古城。 龍川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
秦置龍川縣。據裴淵《廣州記》:本博羅縣之東鄉,東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為號。據《南越志》:「縣北有龍穴山,舜時有五色龍,乘雲出入此穴。」縣名由此。據記載,在新石器時代,龍川境內佗城坑子里、上印牛背嶺,紫市坪嶺頭、九龍崗,豐稔牛角塘,登雲鯉魚山,龍母坪背崗等地已有人類從事漁、獵、耕、織等活動。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平南越,置龍川縣,趙佗為令,屬南海郡。龍川得名緣由,一曰博羅之東鄉(古龍川)有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為號;一曰龍潭自嶅山分注於川,故名龍川。其時龍川縣地遼闊,包括今之粵東大部分地區。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龍川為南越國轄地。今為全國保留最古縣名的縣份之一。
置縣初,疆域遼闊,其中包括龍川、五華、興寧、河源、和平、連平等縣全境,以及新豐、海豐、陸豐、紫金、尋鄔(屬江西省)等縣的部分地區。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趙佗歸漢,保留封地,龍川縣仍屬南越國轄地。
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平南越,設置交趾部,龍川屬南海郡。
獻帝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為交州,龍川屬南海郡。
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改交州為荊州,龍川仍屬南海郡。
吳黃武元年(222年),廢荊州,復交州,龍川屬南海郡。
黃武五年(226年),吳分南海郡置廣州,不久又並為交州,龍川屬南海郡。
永安七年(264年),廢交州置廣州,龍川仍屬南海郡。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析置東官(東莞)郡,龍川析置興寧縣,仍屬南海郡。
廢帝大和元年(366年),龍川析置雷鄉縣,均屬南海郡。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以後,龍川縣地曾多次析置新縣。
南宋年間(420~479年),撤雷鄉並入龍川縣。
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龍川析河源、新豐縣。
南梁天監二年(503年),析南海置梁化郡。龍川縣析置雷鄉縣,均屬梁化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置總管府於龍川。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總管府遷於歸善,龍川並入河源縣,雷鄉並入興寧縣。
煬帝大業元年(605),廢循州置龍川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廢龍川郡復循州。
貞觀元年(627年),置嶺南道,循州屬之。
天授二年(691年),廢循州置雷鄉郡、復雷鄉縣。
天寶元年(742年),改雷鄉郡為海豐郡。
乾元元年(758年),廢海豐郡復循州。
五代南漢劉龑乾亨元年(917年),循州析置禎州,循州治所遷設雷鄉縣(今龍川佗城),州縣並存,僅轄雷鄉縣。
宋開寶四年(971年),設置廣南東路,撤雷鄉復龍川縣、屬循州。
宣和二年(1120年),龍川改雷江縣,屬循州。
紹興三年(1133年),廢雷江復龍川縣,屬循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廢廣南東路設置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循州改路,治所仍設龍川城(今佗城)。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循州路降為散州,龍川屬循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置廣東行中書省,惠州路改府,循州仍存,龍川屬循州。翌年,廢循州並入惠州府,龍川屬之。
洪武九年,廣東行中書省改為廣東布政使司,龍川屬惠州府。
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龍川析置和平縣,均屬惠州府。至此,龍川疆域成定局無變化。
自明嘉靖至今,縣境疆域基本上穩定下來無大變動。
清雍正九年(1731年),龍川屬惠州府。
光緒元年(1875年),設置惠嘉潮道,龍川仍屬惠州府。
民國2年(1913年),廢廣東布政使司和惠州府,設置廣東都督府潮循道,龍川屬之。
民國15年,龍川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委員會。民國20年,屬廣東省東江綏靖專員公署。
民國26年,屬廣東省第四行政專員公署。
民國35年,屬廣東省第六行政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龍川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委員會,翌年,屬東江行政專員公署。
1952年,屬粵東行政專員公署。
1956年,屬惠陽地區專員公署。
1959年,屬韶關地區專員公署。
1963年恢復惠陽地區專員公署,龍川屬之。
1968年,屬惠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81年至1987年,屬惠陽地區專員公署管轄。
1988年1月,撤銷惠陽地區專員公署,分設惠州、河源、汕尾、東莞4個市,龍川隸屬河源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