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狀元、榜眼、探花、秀才
明代的趙秉忠,他的卷子被稱為「天下第一狀元卷」,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狀元。
明朝的許多著名大臣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楊慎,明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狀元。
韓應龍,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狀元。
申時行,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狀元。
還有丁顯、黃子澄、邢寬、商輅、徐階(了不起的首輔)、李舜臣、王錫爵、孫承宗(非常著名)、吳宗達、袁崇煥
2. 中國歷史上三個秀才皇帝
南唐後主李煜
宋徽宗趙佶
梁武帝蕭衍
3. 秀才是什麼時候有的
漢朝 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下詔求賢,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茂」本作「秀」,東漢人避光武諱,改作「茂」。舉秀才始此。
4. 歷史上姓劉的秀才有那些人
劉氏家族從始祖劉清開始,元、明、清3代共出了2個進士、8個舉人、32個貢生、8個監生、10個廩生、126個國子監太學生、203個秀才;20世紀又出了3個博士、2個碩士、6個研究生、7人留學生、169個大學生、163個大專生、105個中師生、176個中專生。見載於《雎寧縣志》的人物,多達60餘人,除劉清、劉子成、劉子雲父子外,還有四世劉翱,官任禮部員外郎。五世劉錫,明朝杭州同知;劉銓,任德安府岐五引禮舍人。六世劉沛,任直隸霍州同知。七世劉守約,明朝順天府、應天府兩任副使。八世劉呂,任河防官,政績卓著,誥封征仕郎。九世劉宗翰,萬曆貢生,官任五河縣儒學教諭,誥封奉政大夫;劉宗聖,官任光祿寺丞;劉宗尹,任河防官,誥封懷遠將軍。十世劉永懋,任文華殿中書舍人;劉萬礽,官任濟寧知州;劉永泰,任六安州儒學訓導;劉永慶,明天啟舉人,明天啟、崇禎時"天下十八俊"之一,歷任浮生知縣、開州知州、杭州鹽道。十一世劉自睿,官任中書舍人。十六世劉殿勛,官任六品千總;劉馥亭,光緒時進士,官任翰林院編修。
5. 古時候的秀才和舉人,分別都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踏破璀璨的歷史長空,瞭望星輝里斑駁的流光閃爍,千年的風霜,凍結了多少英雄傳說,那古今橫貫的天地長線,串聯著生命最初的力量,帶給人驚奇,帶給人追憶,那歷史的浩繁畫卷,是永不老去的心靈天宇!
《武林外傳》這部電視劇想必沒人會陌生吧?這部充滿了溫情與笑料的情景喜劇,堪稱為一代人的回憶。在《武林外傳》中,有一個算賬的書生,叫做呂秀才,盡管定了個秀才名頭,卻一直被打趣為百無一用是書生。
拿我們學過的課文《范進中舉》作為舉例,當初范進只是個秀才的時候,連他的岳父,一個屠戶都敢隨意責罵他;而等他中了舉人後,不僅自己高興壞了,連他被痰堵住了喉嚨開始發癔症,他的岳父都不敢對他動手;甚至連城裡的「老爺」都特地給他送來錢財。
考上了秀才,只是有進一步求學的資格,但是考上了舉人,則是有了做官的資格。現代出現了很多「讀書無用論」,認為只要一個人有才華,那麼不論書讀得怎麼樣,一樣能夠法光發熱。但是能夠獲得這樣成就的人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學習依舊是充實自己,以及奔向更光明前程的最好的道路。
6. 進士、舉人、秀才誰大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生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統稱為儒學)。儒學和孔廟在一起,稱為學宮。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為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復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7. 探花、狀元、秀才、舉人、進士、榜眼。從等級排名是
等級從高到低: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1、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制度唐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
2、「榜眼」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在殿試中,取得進士第二名的名稱,與第一名狀元,第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
3、「探花」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三的舉子的稱謂。與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合稱「三鼎甲」。
4、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
5、「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
6、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現代也比喻知識量豐富的人。
(7)歷史上哪個秀才擴展閱讀
科舉考試內容:
1、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里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
2、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繫到一個人能不能陞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陞官。
3、所以在小說中說:「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其他考試方式:
1、墨義
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注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在一張卷子中,這類題目往往多達30至50道。口試則是口頭回答與墨義同類的問題。
2、帖經
帖經,有如現代試卷的填空與默寫。考官從經書中選取一頁,摘其中一行印在試卷上。根據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系的上下文。
3、策問
策問,即議論。依據考官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考生發表見解,提出對策。策問所及范圍較廣,有政治、教育、生產、管理等,比起帖經、墨義來難度更大,有的也還有一些實用價值。
4、詩賦
詩賦,唐高宗永隆二年有人認為明經多抄義條,議論只談舊策還是表現不出真才實學,建議加試雜文兩篇(一詩一賦),於是開始了詩賦考試。
5、經義
經義,是圍繞書義理展開的議論。如果說策問還有考生發揮的餘地,經義便已經無所謂個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聖賢書」是遵。自宋朝開始,經義取代帖經、墨義,而明朝就乾脆專考經義。
6、武舉
唐代武則天始創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至清朝時改稱武科。歷史上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相對於文科舉,武科舉較為不受重視。歷朝的武舉時而被廢,時而恢復。而武舉出身的地位亦低於文科出身的進士。
8. 秀才第一名稱叫什麼
秀才是初級考試,第一名叫做案首「秀才」的,人們對它的理解最重要的大概有兩點。首先,這是科舉考試中的最低功名;其次,「秀才」沒有做官資格。但事實上,秀才並非一直是科舉考試的最低功名。「秀才」一詞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原本並非屬於科舉功名的范疇,也不特指讀書人,而是相當於現在的「俊才」、「英才」。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可知,歷史上賈誼是有記載的最早被稱為「秀才」的人。
漢武帝時期,朝廷推行官員選拔制度改革,「秀才」與「孝廉」一起成為地方官員舉薦的兩種優秀人才。東漢光武帝時期,為避光武帝劉秀名諱,「秀才」改稱為「茂才」,三國曹魏時期,又改回「秀才」。隋朝科舉制度開科取士,最初也稱作「取秀才」,這時的「秀才」是考中功名的所有人的指稱。唐初,科舉考試中設立秀才科,剛開始時秀才科第最高,因要求非常高,很少有人考取。後來秀才科被廢除,「秀才」一度成為讀書人的統稱。宋時,凡是參加科舉府試的人,無論考中與否,都稱為「秀才」。
明清之際,「秀才」的意思逐漸固定下來。這時的秀才有一定門檻,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經過院試,取得入學資格的「生員」才可稱為秀才。考中秀才之後,可以說是十年寒窗初步獲得成果。進,可以去考取舉人,一旦考中,便正式進入為官的士大夫階層;退,則可以開設私塾,也算有了個正經職業。並且,秀才雖然沒有國家俸祿,但可以獲得一定的特權,比如免除賦稅、徭役,可以直接找縣官提建議等。於是秀才這個最低功名成了明清兩代出身貧困的讀書人科舉考試的「歇腳所」。他們往往一邊通過教書獲得經濟來源,一邊繼續考取功名。但因為競爭激烈,尤其清代時滿族統治者排斥漢人做官,許多人也就一輩子呆在這個「歇腳所」了。
9. 誰是第一個秀才
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下詔求賢,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茂」本作「秀」,東漢人避光武諱,改作「茂」。舉秀才始此。南北朝最重此科。當時雖出自薦舉,也有策問。《北堂書鈔》引《晉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為郎中。」隋、唐科舉制亦有秀才科。唐初,秀才科第最高,從武德到永徽,每年秀才不過一、二人。高宗永徽二年(651),停秀才科。後玄宗、代宗時,幾次恢復,旋即停止,所得之人極少。明太祖時,曾舉秀才數人,如洪武四年(1371)以秀才丁士梅為蘇州知府,十五年以秀才曾泰為戶部尚書,此均系辟舉,不是科舉之士。後乃專用以稱府、州、縣學的生員。
秀才原本指稱才能秀異之士,與《禮記》所稱「秀士」相近,是一種泛稱,並不限於飽讀經書。及至漢晉南北朝,秀才變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舉考試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廢。與此同時,秀才也習慣地成了讀書人的通稱。宋代各府向朝廷貢舉人才應禮部會試,沿用唐代後期之法,先進行選拔考試,其中凡應舉選拔考試,以爭取舉薦的,都稱為秀才。《水滸傳》以王倫為「不第秀才」,有輕蔑的意思,指他覓舉未成,在選拔考試中名落孫山。宋代秀才名銜,無論經過考試取得;但明清時代則不同,秀才得來不易,必須通過幾重考試關隘才可,而且秀才最後也不一定能夠應舉。
明清時代,秀才專指府(或直隸州)學、縣學的生員,是讀四書五經而進學者的專稱。要取得這種資格,必須在學道或稱童子試獲得取錄。不論年齡,應童子試的都稱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