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九年級歷史一模試卷及參考答案
知識超越教會的壟斷、大學擴大,使不屬於教會的知識分子階層集散地從屬於教會的學者角色,軍隊和航海使得國王的權力大大膨脹,視野的擴大使原來的知識思想框架無法解釋面前的一切,因此引起懷疑舊思想和尋求新知識。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初中 九年級歷史 一模試卷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試卷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20分)
1.下面圖片中的歷史文物上均有文字,這些文字
「司(後)母戊」方鼎(局部)
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實施陶片放逐法時使用的陶片
A.完整呈現了漢字的演變過程 B.有印證歷史史實的作用
C.都體現了封建中央集權制度 D.均以隸書字體進行呈現
2. 被譽為歐洲民法的基礎,奠定了後世西方大陸法系基礎的拜占庭法律文獻是
A. 《漢莫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十二銅表法》 D.《權利請願書》
3.某社團開展「2019年歷史周年 熱點 」主題探究活動,請觀察他們收集的下列兩幅圖片,它們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議會
攻佔巴士底獄
A.實現了民族獨立 B.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C.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 D.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宣布,每年8月23日為「廢除奴隸貿易國際紀念日」。15世紀起,歐洲殖民者就在進行著罪惡的奴隸貿易。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它的路線是美洲→非洲→歐洲→美洲
B.它使非洲喪失了大量精壯勞力
C.它為非洲輸送了大量勞動力
D.它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5.甘地、凱末爾都被本國人民尊稱為「國父」。二人所領導的獨立運動最大的不同點在於
A.是否發生於十月革命後 B.是否由政黨組織領導獨立
C.是否採用暴力斗爭手段 D.是否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
6.以下內容可以直接用來探究明治維新的
A.背景 B.內容 C.性質 D.影響
7.19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確立「世界工廠」的地位,但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貿易卻出現了多個中心的格局。出現這一變化的重要原因是()
A.英國海外殖民地大幅減少
B.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迅速開展
C.自由貿易政策的普遍推行
D.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劇
8.有的學者認為:危機並不一定就絕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機」這個詞本身就包含著「危害」和「機會」兩層含義。下列史實不能驗證這一結論的是
A.面對經濟危機的打擊,美國羅斯福推行「新政」
B.面對國內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
C.面對經濟危機的打擊,德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面對幕府統治的危機,日本通過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9.下表是20世紀初德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狀況。這些數據說明了德國
A.汽車工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B.正在進行充分的戰爭准備
C.政府全面干預推動汽車業發展
D.輕重工業的比例嚴重失調
10.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出現過一幕幕「解放」的宏大篇章。某歷史興趣小組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了研究性學習活動,在展示交流中他們形成了下面幾種認識,其中表述有誤的是
11.「農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價計算,僅值6.5億盧布,但到1905年為止,農民共交付了20億盧布。」下列材料中最符合材料觀點的是
A.「為結束俄國百年來的落後狀況,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
B.「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農民。」
C.「它是俄國騰飛」
D.「農民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奪的一干二凈了。」
12.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某同學製作了兩次世界大戰相關事件的時空簡表。請找出有錯誤的
13.讀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①——贏得了國家獨立,確立了共和整體
B.②——召開制憲會議,首屆聯邦政府成立
C.③——內戰宣告結束,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D.④——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加速日本投降
14.前蘇聯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中唱到:「偉大俄羅斯,永久的聯盟;獨立共和國,自由結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蘇聯。……偉大的列寧,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導,要忠於人民;並激勵我們,去建立功勛。」我們從國歌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人民解放運動
B. 各族人民自願加入蘇維埃共和國聯盟C. 列寧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成就顯著
D. 斯大林模式促成經濟建設的輝煌成就
15.2018年可以稱之為中國的「非洲年」,推動了中非關系大發展。歷史上的1960年被稱為「非洲年」,是因為
A. 這一年是非洲獨立運動的開始
B. 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宣告獨立
C. 這一年非洲的重要國家埃及宣告獨立
D. 這一年,殖民統治在非洲終結
16.1860年美國總統競選的主題是:「聯邦必須而且將會得到保留」;1943 年的《開羅宜言》明確要求:「日本所竊據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台灣和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發表,美國公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以上材料說明的共同主題是
A.實現民族獨立 B.維護國家統一
B.C.中美關系友好 D.台灣是中國的領土
17.2019年是諾曼底登陸75周年,下列關於此次戰役表述不正確的是
A.登陸的是以美英軍隊為主的盟軍
B.使德國陷入東西夾擊中
C.開辟了歐洲第二個戰場
D.迫使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垮台
18.某班同學開展主題探究活動,請三位歷史教師分別作了《美蘇冷戰局面的形成和發展》、《「一超多強」的形成》、《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的專題 報告 。你認為該班探究活動的主題應是
A.「二戰」後西方主要國家的發展變化
B.亞非拉國家的獨立與振興
C.「二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
D.世界殖民體系崩潰
19.科索沃戰爭是美國利用蘇聯解體之機,企圖實現由其主宰國際秩序的稱霸戰爭.這場戰爭
A.促使多極化格局形成 B.是對多極化趨勢的挑戰
C.使中東和平受到威脅 D. 強化了聯合國主導作用
20.-在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講話指出「要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動能,優化經濟發展結構」。這說明A.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已經落伍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不能引領新時代經濟的發展
C.第三次科技革命各領域相互滲透,將深遠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
D. 傳統 文化 不斷創新才能體現其時代價值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0分)
2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大多數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文學關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藝復興時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運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們不需要專心於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自身所固有的潛能。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當蘇俄決定實行某經濟政策時有人吼道:「列寧要把我們帶到哪裡去?」列寧回答:「退一步,進兩步」
材料三 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他面對嚴重的經濟危機,推行新政,……所謂「新」指的是(美國)拋棄了自1776年以來所確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競爭的基本原則,實現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全面干預和調節。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麼思想?(1分)文藝復興首先興起於哪一個國家?(1分)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蘇俄決定實行的經濟政策是什麼?(1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政策是如何體現「退一步,進兩步」的?(1分)
(3)根據材料三,指出羅斯福新政有何創新之處?(1分)
(4)根據以上材料, 說說 促進社會發展的因素有哪些?(1分)
22.(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世紀日本的新式學校 東京到橫濱的第一條鐵路開通
材料二
日軍空襲路線示意圖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政策。其 教育 經費支出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日漸升高,名列資本主義國家之首。面對戰後初期,科技落後的局面,政府密切關注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甚至利用「產業間諜」來獲取科技情報資料,……20世紀80年代,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1)材料一中日本的變化主要得益於什麼?(1分)材料二所示的軍事行動是什麼?(1分)
(2)綜合上述材料,簡要對比推動日本兩次崛起的因素的異同。(3分)
(3)綜上,你從日本的兩次崛起中可以獲取哪些啟示。(2分)
23.(6分)正確處理國家間的關系,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根據要求,完成下 面相 關問題。
【尋找同盟】是國際關系中常見的力量整合方式。下圖所反映的兩種局面分別是在什麼背景下出現的?(3分)
圖一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圖二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
【建立組織】是當今世界協調利益、化解分歧的重要方式。根據下列提示信息,寫 出國 際組織的名稱。(2分)
24. (6分)大國興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在時間長河中「駕駛航船」的技能和 經驗 。英、美、德都是當今世界有影響力的國家,探究它們的崛起里程,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國用光榮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種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境。否則,就難以想像,英國社會如何能在18、19世紀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錢乘旦《世界現代化歷程》
材料二 在十九世紀後期,落後於英國和法國技術的美國技術,突然獲得了大發展,並以電燈、打字機、電話以及三樣革命性進展——電、汽車和飛機而改變了世界。
——沃爾特·拉斐伯《美國世紀》
材料三 工業4.0是由德國政府在《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工業4.0」項目主要包含:「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三部分。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生產模式,將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
請回答:
(1)閱讀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是如何在18、19世紀和平地實現現代化」的?(2分)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美國「革命性進展」得益於哪一次技術革命?(1分)美國進行這次技術革命的政治條件是什麼?(1分)
(3)德國「一戰」後被削弱,「二戰」後成為了二三流國家,但今天的德國再次崛起,請你分析其「二戰」後再次崛起的原因。(1分)
(4)結合所學知識,圍繞大國崛起,擬定一個研究主題,並說明支持這一主題的理由。(1分)
25.(5分)請對比下面圖片反映的歷史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80~10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史實正確,語句通順,表述完整,體現兩幅圖片內容之間的比較及聯系)
萬隆會議
歐共體成立
參考答案
1-5 BBDBC 6-10 ABCAC
11-15DACAB 16-20 BDCCC
21.(1)思想:人文主文。(1分)國家:義大利。(1分)
(2)政策:新經濟政策。
「退一步」指的是通過允許多種經濟並存,發展商品經濟等來恢復國民經濟
「進兩步」指的是蘇俄最終要走社會主義道路。
(3)加強國家対經濟的干預。(1分)
(4)思想解放:制度創新;促進社會發展的改革。(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得1分,圍繞題意,言之有理亦可給分。)
22.(1)明治維新。(1分)日軍偷襲珍珠港。(1分)
(2)同:都重視科技和教育。(1分)
異:明治維新後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最終失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實行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政策,成為世界強國。(2分,言之成理即可)
(1)科技創新的大國崛起的動力;和平發展是大國崛起的正確選擇。(1分,符合題意即可)
23.(1)圖一: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國家出現了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1分)後起的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和劃分勢力范圍,與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展開激烈爭奪,爭奪霸權的結果,形成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1分)
圖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上軍事、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二戰後強大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成為美國實現野心的障礙,為了遏制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美國出台冷戰政策,在軍事上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分)面對冷戰攻勢,為了對抗北約,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成立華沙條約組織。(1分)
(2)①聯合國;(1分)②世界貿易組織。(1分)
24.(1)較早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制;(1分)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成為當時最大的殖民帝國。(1分)
(2)第二次工業革命;(1分)政治條件: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1分)
(3)進行制度創新;進行科技創新;維護國家統一;重視教育;抓住歷史發展機遇等。(任一點即可1分)
(4)任一角度即可1分
(機遇與國家崛起——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利用中立地位掌握世界經濟霸權。
和平與國家崛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逐步增大;美國建國以來形勢穩定,未遭受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
開放與國家崛起——英國、美國大力拓展世界市場,中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
民族文化與國家崛起——西方國家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勇於探索,勇於進取等。)
25.題目1分:沖擊兩極格局的力量、多元道路的探索與發展等
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促進了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有效提高了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推動了亞、非、拉人民爭取獨立自強的進程。(1分)20世紀60年代,歐共體成立,促進了成員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1分)。在背景上,前者主要是二戰後殖民體系的崩潰,反殖民主義斗爭興起;後者主要由於二戰導致歐洲衰落,美蘇崛起;在主導國家上,前者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後者法國和德國發揮關鍵作用;(1分)在影響上,二者都沖擊了兩極格局,推動了多極化趨勢的發展(1分)。
初中九年級歷史一模試卷及參考答案相關 文章 :
★ 九年級下冊歷史綜合測試題及答案
★ 初一歷史復習資料及期末考試試卷(有答案)
★ 九年級歷史中考調研試卷
★ 初中九年級歷史優秀教案
★ 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試卷
★ 中考歷史復習
★ 九年級歷史資料分析及知識匯總
★ 初三一模後如何高效復習歷史
★ 九年級中考歷史復習計劃
★ 2019-2020學年上學期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❷ 中考歷史考試范圍是什麼
中考歷史考試范圍從內容上看:分為世界史和中國史。
從微觀上看:一個事件要分幾部分來考察,也就是大題中的1234小問。主要分為:事件的原因、過程(其中的人、地、時間、結果)、影響(作用)、啟示(開放性為主)。所有時間都可以這樣考。
總想考察歷史事件間的聯系。這是比較難的的一部分,多通過材料大題讓找聯系、啟示。要求考生要自己的准確認識、理性的去分析。
中考簡介
初中畢業考試(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簡稱「中考」,是檢驗初中畢業生是否達到初中畢業水平的考試。
它是初中畢業證發放的必要條件,中國將這幾科考試科目規定為國家課程的學科,全部列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
初三中考的考試時間一般在6月20日左右。全國各省市不統一,按本地時間計算。
❸ 初中歷史必考知識點
初中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於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歷史必考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初中歷史必考知識點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 文化
1.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以「萬歲山」作為全城的中心點。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築的瑰寶。
2.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蜓六千餘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3.明朝醫葯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 總結 性的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
4.明朝末年,傑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記錄了我國手工業成就。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 網路 全書」。
5.明朝末年,徐光啟關於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 方法 還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的著作《農政全書》。
6.明清時期,古典小說創作進入成熟階段,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羅貫中。《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
7.明朝中期的《西遊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作者吳承恩。
8.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明朝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1.清朝的閉關鎖國:
原因:清朝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政策,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壓抑、限制民間工商業的發展;當時西方的殖民統治者正向東方擴張勢力,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表現: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一台灣以後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後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關閉 其它 港口。
評價:它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是,當時的西方國家正先後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跨入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新時代。清朝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逐漸在世界上落伍了。
初中歷史知識點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一: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建立了漢朝,都城在長安。漢武帝在位時,漢朝進入鼎盛時期。
二:漢武帝下詔求賢,著名學者董仲舒被舉薦上來,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並在長安興辦「太學」招收「弟子員」。
三:漢武帝為鞏固統一的 措施 和作用:
A, 措施 :1,思想上:尊儒術興太學。 2,政治上,頒布「推恩令」,還採取有力措施,取消了一些王,侯的資格。3經濟上,整理財政,規定貨幣由國家統一鑄造,鹽鐵有國家壟斷經營,私人不得鑄造貨幣和經營鹽鐵。
B:作用:有利與國家的統治,徹底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財力支持。
四:漢武帝開發邊疆(武功):1,打敗匈奴,設「河西四郡」2,重設郡縣,加強對五嶺以南廣大地區的管理。3。把西南夷地區納入漢王朝的直接統治。
張騫通西域
一:漢朝時,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廣大地區稱為西域。
二: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聯絡烏孫國,進攻匈奴。
三:張騫出使西域後,內地與西域的聯系日益密切,絲綢和鐵器,鐵器製作和打井技術傳如西域。駿馬, 魔術 ,胡桃,胡蘿卜等傳入內地。
初中歷史知識歸納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
1.背景:19世紀中期,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目的:為了擺脫農奴制危機,維護貴族地主利益,鞏固沙皇統治。
3.領導者: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4.內容:
(1)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
(2)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高價)錢贖買這塊份地。(體現了這次改革的實質:是對農民的一場剝削與掠奪)
5.性質: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6.意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
7.局限性: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二、日本明治維新
1.背景:日本面臨幕府統治危機和嚴重的民族危機(外國入侵)(內憂和外患)
2.時間:1868年開始
3.領導者:明治天皇
4.內容:(1)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2)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3)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 教育 。
5.性質:是明治天皇政府實施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6.意義: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b.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後,很快就走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7.局限性:這次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
1.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40年代
2.主要標志:電力和內燃機的廣泛使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促進了電力、石油的利用)
3.領先於世界的國家:美國和德國
4.主要發明:
(1)新電器:燈泡(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發明),電動機等。
(2)新機器:內燃機(卡爾·本茨發明)、電動機。
(3)新通訊:有線電話、無線電報。
(4)新交通工具:電車、汽車(汽車之父——卡爾·本茨發明),飛機(美國萊特兄弟發明)。
5.影響:
(1)經濟: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各國發展不平衡。
(2)政治:壟斷組織出現,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
初中歷史必考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初中歷史必備知識點梳理歸納
★ 初中歷史考復習必備知識點
★ 初中歷史必考內容知識點
★ 初中歷史必考內容總結歸納
★ 初中歷史全部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
★ 人教版初二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
★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 初中七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