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歌曲春天的故事,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的哪件大事
春天的故事指的是改革開放的大事
《春天的故事》是由蔣開儒、葉旭全作詞,王佑貴譜曲的歌曲。由深圳女歌手劉紹文在廣東省青春歌曲創作大賽決賽上首唱 ,而於1994年10月在中央電視台首播的版本則由董文華演唱。
1992年,該曲詞作者蔣開儒在報紙上看到了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文中報道了深圳飛速發展的景象,蔣開儒因此希望能夠實地看一下深圳,便隻身前往了深圳。到達深圳的蔣開儒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從而決定留在深圳,並在深圳一個企業家藝術團謀得了一份工作,在這期間他有感而發,創作了該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
這首歌後來的一些事跡:
是改革開放的代名詞,其手稿被收藏在深圳博物館 。
1997年,《春天的故事》被選作十二集大型文獻電視紀錄片《鄧小平》 的主題曲 。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繞月探測衛星發射升空,在太空播放了《春天的故事》 。
該曲曲名被命名為中國建國50周年、60周年慶典群眾遊行方陣其中一個方陣(60周年為第七方陣)的陣名
春天的故事網路
② 春天的故事指的是什麼歷史
鄧爺爺劃廣東福建為經濟特區和南下談話兩件大事
③ 電視劇《春天的故事》,所說的歷史事件是什麼時期的
《春天的故事》所說的歷史事件就是當年的「南巡講話」。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重要講話。力排眾議,撥正船頭,引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駛向光明的彼岸。鄧小平的南巡談話對中國90年代的經濟改革與社會進步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20世紀最後十年的中國和世界,從一開始就很不太平。剛剛經歷了「八九」風波的中國,許多事情尚未理順頭緒,接連又遭遇蘇聯解體、東歐巨變,偌大的一個社會主義大家庭,傾刻間不戰自潰,紛紛倒旗落馬。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重大歷史意義
小平同志南方談話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在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持解放思想,抓住歷史機遇,大大加快了中國的發展。
中共中央連續發出文件,就全黨學習鄧小平南方談話和在經濟建設、思想文化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領域貫徹南方談話精神,作出了一系列的決策和部署。形勢真正是:「東方風來滿眼春」。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學習、貫徹成了召開十四大最重要的思想、理論准備和推進改革開放步入新階段、跨上新台階的強大動力。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對南方談話作了一個很深刻很准確的歷史評價。
他說:「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是在國際國內政治風波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深刻回答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
④ 春天的故事和走進新時代分別指什麼歷史事件
春天的故事指鄧小平南巡講話,走進新時代指改革開放。
⑤ 「春天的故事」是哪時候的故事它是從哪時候發生的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鄧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重要講話。鄧小平的南巡談話對中國90年代的經濟改革與社會進步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鄧小平強調,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他說,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事業。恐怕再有30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他說,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到底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鄧小平說,有的人認為,多一分外資,就多一分資本主義,「三資」企業多了,就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就是發展了資本主義,這些人連基本常識都沒。鄧小平明確提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鄧小平還說,我國的經濟發展,總要力爭隔幾年上一個台階,當然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扎扎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比如廣東,要上幾個台階,力爭用20年的時間趕上亞洲「四小龍」。江蘇、上海等地也可以發展更快一點。鄧小平進而指出,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提倡科學,靠科學才有希望。
⑥ 《春天的故事》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哪兩件大事
講了1979年的改革開放和1992年的南方談話
⑦ 《春天的故事》歷史故事和背景
1、《春天的故事》歷史故事
1992年,該曲詞作者蔣開儒在報紙上看到了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一文,文中報道了深圳飛速發展的景象,蔣開儒因此希望能夠實地到深圳看一下,便隻身前往了深圳。
到達深圳的蔣開儒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於是決定留在深圳。不久,他便在深圳的一個企業家藝術團謀得了一份工作。
在工作期間,蔣開儒有感而發,創作了該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
因為蔣開儒個人身世的背景,以及他對於鄧小平的親切、尊敬和感激之情,他在歌詞中將鄧小平稱為「一位老人」,而因為蔣開儒初到深圳時,深圳是用鐵絲網圈起來的,他便將開創深圳特區描繪為「畫了一個圈」。
2、《春天的故事》的背景
改革開放。1979年春天,鄧小平在深圳勾畫出了一幅改革開放的藍圖;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巡,開拓了改革開放的新局面;1994年,又一個春天,三位投身特區的藝術工作者,有感於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春天的故事》,他們用歌聲記下了深圳乃至整個中國的變化。
⑧ 解析《春天的故事》裡面所有的歷史事件,意義,為什麼
1、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並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以這次全會為開端的。我們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的全面撥亂反正,是從這次全會開始的。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由這次全會揭開序幕和開始起步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是以這次全會為起點開辟的。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理論武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在這次全會前後開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句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探索。
2、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立經濟特區。步伐一是總結錯誤步伐二是發展未來經濟。
3、堅持改革開放、實事求是。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而且提出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和人民銳意改革,努力奮斗,整個國家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中華大地發生了歷史性的偉大變化。社會生產力獲得新的解放。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不斷鞏固。11億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正在向小康邁進。中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在世界風雲急劇變幻的情況下,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經受住嚴峻的考驗,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⑨ <春天的故事>這首歌對應了什麼歷史事件
我知道
是講1997年的鄧小平
我還記得我8 9 歲的時候 看電視 經常都在放這歌 這個的MV裡面有一段是:鄧小平同志在游泳
⑩ 歌曲《春天的故事》講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01 改革開放
《春天的故事》主要講述了改革開放這件歷史事件。是由蔣開儒、葉旭全作詞,王佑貴譜曲的歌曲。由深圳女歌手劉紹文在廣東省青春歌曲創作大賽決賽上首唱,而於1994年10月在中央電視台首播的版本則由董文華演唱。
《春天的故事》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代表曲,是由蔣開儒、葉旭全作詞,王佑貴譜曲的歌曲。先後獲得了中央電視台第二屆音樂電視大賽金獎、中宣部第六屆五個一工程獎、金鍾獎等獎項 ,成為獲得國家獎項最多的歌曲。2019年12月,入選“歌聲唱響中國”——最美城市音樂名片十佳歌曲。
《春天的故事》講的是改革開放這件歷史事件。1992年,該曲詞作者蔣開儒在報紙上看到了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文中報道了深圳飛速發展的景象,蔣開儒因此希望能夠實地看一下深圳,便隻身前往了深圳。到達深圳的蔣開儒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從而決定留在深圳,並在深圳一個企業家藝術團謀得了一份工作,在這期間他有感而發,創作了該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
因為蔣開儒個人身世的背景,以及他對於鄧小平的親切、尊敬和感激之情,他在歌詞中將鄧小平稱為“一位老人”,而因為蔣開儒初到深圳時,深圳是用鐵絲網圈起來的,他便將開創深圳特區描繪為“畫了一個圈”。
1993年3月7日,該曲歌詞在《深圳特區報》發表。蔣開儒拿著報紙找作曲家王佑貴譜曲,王佑貴以歌詞的語言格式很難用音樂來表達為由拒絕,但是蔣開儒沒有放棄,他每隔一段時間,就給王佑貴送一次歌詞。
1994年,蔣開儒得知廣東省將舉辦青春歌曲創作大賽的消息後,再次找到王佑貴,王佑貴用湖南話反復朗誦著歌詞,在這過程中得到了靈感,二人經過一個半小時後完成了《春天的故事》的初稿。
歌詞創作完之後,王佑貴為歌詞譜了曲,並帶作品參加了廣東省青春歌曲創作大賽,但遺憾落選,於是二人找到了廣東省青聯常委葉旭全,在葉旭全的幫助下,三人對該曲進行了改進,並直接交到了廣東青春歌曲創作大賽評委會,從而正式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