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孩子不喜歡學歷史,覺得歷史枯燥,家長怎麼改變孩子的想法
讀史使人明智,了解歷史,能讓孩子感受傳奇人物的魅力,更能讓孩子在縱橫的客觀事實中吸收精華。但對於孩子來說,剛剛接觸歷史可能都會覺得有一點枯燥,所以這時候,激發孩子讀歷史的興趣便是首要任務,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讀起來也會更輕松哦。具體該怎麼做呢?
一、引導孩子留意生活中的歷史現象
與孩子一起吃飯時,不失時機的問孩子一些相關的問題,吃面時,問;第一個吃面條的是誰、人們什麼時候開始種麥子?明朝時人們吃面條嗎?給孩子買衣服時,問;古人穿這樣的衣服嗎、古人穿什麼材料的衣服、宋朝時做官的穿什麼衣服?然後,跟孩子一起查找資料,一起討論尋找答案。
五、一起學習
有時間的話,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討論,定期舉行歷史背誦和問答活動。讓孩子明白歷史不是死板的時間,人物,事件,原因和意義,是很有趣的。
讓孩子讀歷史,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有著怎樣的淵源與發展,感受傳奇人物的魅力,做一個知識淵博,有獨立見解的人!
『貳』 想讓孩子了解更多的歷史,那要從多大開始給孩子講
想讓孩子了解更多的歷史,那要從多大開始給孩子講?我想說一說,我媽媽當時是怎麼讓我對作文產生興趣的,小學二年級,我和媽媽出去逛街,路過一個小書攤,我:「媽媽,我想買書。」我媽:「好。」我把一本漫畫書遞給我媽媽:「我要買這本。」我媽媽:「媽媽已經答應你讓你買一本書了,那你答應媽媽買什麼書讓媽媽選可以嗎?」我想了想感覺這樣似乎很公平,我點頭。我媽媽就給我選了一本作文書,綠色的,破破爛爛的,名字好像是《小學生作文》還是《小學生1.2年級作文》我不記得了。然後,買回家一看,驚為天人,從此愛上作文,不可自拔。
我認為從成語典故開始教起是很值得去做的事情,小孩子會因為是在聽故事並不會感到枯燥,也可以豐富他的知識量,開闊孩子的視野,同時增加了親子關系,一舉三得。可以參加一些博物館活動,讓孩子身臨其境感受歷文物帶來的歷史價值
『叄』 想讓孩子變身學霸,為何首先要讓孩子了解歷史
想讓孩子變身學霸,為何首先要讓孩子了解歷史?
了解歷史,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大事。歷史學家錢穆曾說:再有知識的人,如果不了解本國歷史,那最多也只能是一個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作一個有知識的中國人。以史為鏡,能夠“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當孩子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對於塑造他們的性情和發展,有著奠基性作用。而想要拓寬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格局乃至談吐舉止,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帶領著孩子去閱讀歷史書籍。
了解歷史,能夠在孩子世界觀未形成之際,養成批判性思維,開拓廣闊的視野,大大增加他們對時間和空間維度的認知,有助於孩子成長的人生軌跡逐漸明晰。而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則留下了豐富的民族文化瑰寶:大人物的傳奇之路、學識之士的處世智慧,名家藝壇的筆墨丹青、逸情雅頌....我國歷史源遠流長,沉澱精粹,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跨越千年凝結的文化精髓,讓今人大為振奮。讓孩子學習歷史就像在與古人對話,給孩子以精神給養。
讓孩子從歷史中汲取文明思想,捕捉歲月留痕,在真實而沉澱的故事裡,觸碰內心最本真的欲求,打磨溫潤性情。所以,不僅僅旨在提升孩子的內心修養上,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在升學考試中的比重已經越來越高。歷史的學習是需要從小抓起,且越早越好,只要識字,便可以開始閱讀歷史。讓孩子在性格初具雛形的時期,積累底蘊,開闊胸懷,打開一片廣袤的心靈世界。
所以,與其寒假裡給孩子報班開課,不如在一個宜人的午後,與孩子一同打開歷史的月光寶盒,感受歷史人文風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