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語中的歷史人物填空練習(江郎才盡)
江郎,即江淹
曾經名勝一時,代表作有《別賦》、〈恨賦仿笑〉
別賦里開篇即是名言: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
以至金庸金大俠在〈神鵰俠侶〉裡面引用。
傳說中他最初做夢,夢見郭濮送宏大搜他一支筆,從此以後文采大盛,後來又夢見郭濮來索要走了那支筆,從此文思不如以前。所以被人稱作「江郎才盡」。
我這是自己打出來的,不蔽歷是在別處搜尋來的,呵呵,只能這么多了
Ⅱ 寫出下列成語中所涉及的歷史人物 馬革裹屍 投筆從戎 江郎才盡 暗度陳倉
馬革裹屍—首梁— 馬援
投筆租芹斗從戎——班超
江郎才盡弊磨---江淹
暗度陳倉—— 韓信
Ⅲ 找出涉及的歷史人物:卧薪嘗膽 投筆從戎 江郎才盡 馬革裹屍 紙上談兵 指鹿為馬 風聲鶴唳 望梅止渴 暗度陳
卧薪嘗膽:春秋時期越國國王勾踐
投和枯筆從戎:東搏判漢班超
江郎才盡:南朝文學家江淹
馬革喚銀洞裹屍:東漢馬援
紙上談兵:戰國時趙國趙括
指鹿為馬:秦二世丞相趙高
風聲鶴唳:前秦皇帝苻堅
望梅止渴:曹操
暗度陳倉:韓信
Ⅳ "江郎才盡"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江淹
Ⅳ 江郎才盡指的是那位歷史人物
《南史》中除了記載以上故事外,還記載了一個類似的「索錦」的故事,發生在張協與江淹之間。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 平淡得一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里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 其實並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後,一方面由於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於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節選自《應用寫作》1995年第8期《但願「江郎」才不盡》)
Ⅵ 江郎才盡 投筆從戎 馬革裹屍 指鹿為馬 風聲鶴唳 暗度陳倉涉及的歷史人物
江郎才盡——江淹——出處《南史·江淹傳》
投筆從戎——班超——出處《後漢書·班超傳》
馬革裹屍——馬援——出處《後漢書·馬援傳》
指鹿為馬——趙高、秦二世胡亥、眾大臣——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
風聲鶴唳——苻堅、謝玄——出處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
暗度陳倉——韓信、劉邦——《史記·高祖本紀》
Ⅶ 」江浪才盡」這個成語是說的哪個歷史人物
你好,指的是江淹。
江郎才盡
[拼音]
jiāng láng cái jìn
[中文解釋]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才情減退
[同義成語]
黔驢技窮
[反義成語]
出類拔萃、初露鋒芒
[出處]
《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例子]
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五:「不,他不能和菊子散夥。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虛,寂寞,無聊,或者還落個~,連詩也寫不出了。」
具體的故事是:
南朝梁有個著名的才子叫江淹,他一生寫了不少精彩的散文、詩歌,被人們稱為「才子江郎」。
江淹是濟陽考城(今河南省蘭考縣)人,從小與母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困,但憑著自身的努力,青年時代的江淹就已寫得一手好文章。後來,江淹的才名傳到了南朝宋建平王劉景素那裡。劉景素很欣賞江淹的才華,於是便給江淹寫信,希望江淹能夠做他的屬僚。及後江淹去拜訪劉景素,二人談得十分投機。不久,劉景素就提拔江淹做了南兗州的官。沒想到此時有個叫郭彥文的縣令犯了罪,為了開脫罪責,竟誣告江淹接受過他的賄賂,江郭二人一起被抓到州府的監獄中。
江淹自問心中無愧,於是便在獄中給劉景素寫了一封辭情懇切的長信,信中慷慨陳詞,抒發內心委屈之情,實在是一篇精美絕倫的好文章。劉景素看了這封信後,十分感動,便立刻派人把江淹從獄中放了出來。出獄後察慧,江淹又考中了南徐州的第一名秀才,從此才子江淹的名氣就更大了。
後蕭道成滅宋立齊,請江淹做史官,專責編寫歷史。有一次,襄陽發掘出一座古墓,並出土了一面玉鏡和一些竹簡。竹簡上刻著的古體字誰也看不懂,人們於是便把竹簡拿給江淹看,江淹一看就認出竹簡上寫的是周宣王時候的事情。從此,江淹的名氣廣傳。到蕭衍建立梁朝以叢沒碼後,拜江淹為光祿大夫,即皇帝的高級顧問,後又被封為醴陵侯,並賜封地。
江淹當了大官以後,滲哪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再也不願意動筆寫文章了。時間一長,才思減退,有時勉強寫出一點東西,但人們讀了以後感到十分乏味。因此,人們都很惋惜地說:「江郎才盡了。」
Ⅷ 江郎才盡,指的是哪一個歷史人物呢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庄鎮)人,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 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掏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里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