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徐聞為什麼崇拜狗仔
徐聞崇拜狗仔,是因為當地有一種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條神奇的狗仔,它能夠幫助人們趕走邪惡的妖魔。
㈡ 徐聞登雲塔的歷史
《徐聞縣志》明顯記載,登雲塔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當時任徐聞知縣的趙一鶴定基,天啟三年(1623年)知縣應世虞竣工落成。對於這座「登雲塔」得名由來,當地文化界歷來的說法均眾口一詞,一般解釋為「文筆」,表達了徐聞人渴求廣出人才,青雲直上的美好願望。顯然,對於起造、監工等人物以及建塔工程耗資、規模等要素,一直未見詳實描述。
在《徐聞地方史書拾零》記載中,是最為詳實描述登雲塔的由來:塔的北邊有一座旅館名叫登雲館,館高二層,每層有住房十二間,全為木料架搭而成。塔的南邊有一塔群共五座,中間一座高3.6米,金龍戲珠結頂,四角各座高3米,每座尾端裝有一游龍,泥磚砌成。館與塔群為元代所建,直到配埋明代萬曆年間登雲塔奠基時廢。
據清末知縣王輔之宣統三年主修的《徐聞縣志》記載,登雲塔奠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當任知縣為趙一鶴。其時地荒民貧,地方財政困難,建塔之事,時建時輟。到明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00年),知縣許廷諫繼任,即詔培滾螞天下餉是為增餉,建塔才大動工。塔基深6.4米,直徑18.4米,分三層定基,中層14米,第三層11.8米,層層向上縮小。塔基全用鉤石(即用人工鑿成的鉤石)砌成。塔高36.4米,牆厚2.6米,空徑3.6米。建築造型八角,疊七級,整個塔設有步階199級,頂層裝一被花棱木支撐,類端有鐵鍋覆蓋。塔座西朝東,每層設有假口泥磚結構建築而成。施工主監人王濂(何方人氏,無史可考),用工最多時達241人之眾,最少時也85人,耗資28103萬貫錢,明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建成竣工。天啟四年八月四日,知縣應世虞召開為塔題名會議,與會三十一人,無一發言。應世虞提議,塔之旁邊原有一登雲館,備明是否把「登雲」兩字移過來?大家同聲贊成。到天啟五年刻字立碑,是為登雲塔。這就是登雲塔名稱的由來。
㈢ 湛江徐聞旅遊景點介紹
導語:湛江徐聞是南粵古驛道重點打造的四個出海口紀念地之一,歷史上是廣東連接國際的重要港口。以徐聞港為始發港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是中西海上交通史上記載最早、最詳細、最完整,也是最長的由漢官方經營的海上絲綢之核知路航線,它首次記載船隊所攜帶的主要交易物為絲織品(雜繒),正式翻開了中西方國與國之間海上交流史的第一頁。來到徐聞,當然要來徐聞古港和沿路的景點,感受一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魅力。
徐聞古港
徐聞古港遺址位於徐聞縣,緊靠粵海鐵路北港碼頭,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這里現在已經建成了大漢三墩旅遊區,由一片海面、一個海港灣、三個島嶼、三個漁村組成,全是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遺址所在地,可以全面探索有關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切。
來到徐聞古港可以選擇坐火車過輪渡從瓊州海峽到對面的海南省,體驗一次坐火車過海峽。這里還能看到大片大片潔白的鹽田,順便長長見識了解古法曬鹽的整個過程;視野所及紅樹林、椰林等熱帶景觀也充滿風情;大大小小的漁村散發著海濱文化的魅力;各式各樣的新鮮海鮮味美價廉。
燈樓角
燈樓角是光緒十六年(1890年)建造的燈塔,位於湛江市徐聞縣,與海南島遙遙相望,是瓊州海峽、南海諸島和北部灣唯一的航標燈,也是中國大陸最南點的標志物。
作為中國大陸最南端的燈角樓,法、英、俄等帝國列強在此建宅,如今燈角樓周圍仍留有西式洋房宅牆,吸引很多遊人前來觀光。
燈樓角不止作為遺跡出名,登塔遠眺的風景更是充滿風情。煙波浩渺,海闊天空,放眼望去,全是茂盛生機勃勃的熱帶植物,椰子樹、木麻黃樹、相思樹、仙人掌、灌木叢、海草花、紅樹林等隨風招搖,這是只有在燈樓角才可以享受的獨特風光。日出日落,站在燈塔上一天就悄悄地過了。運氣好時還可以看到奇特的“排浪”,一道接一道,從海南遠處滾滾改嫌消而來,煞是壯觀。同時,燈樓角海面一帶保存著大而完者局整的珊瑚礁群,種類豐富,五光十色,因珊瑚礁具有凈化海水的效果,更使潔凈的大海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大漢三墩景區
大漢三墩旅遊區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為主題,結合紅樹林、墩島、湖泊、漁村等自然生態風光的旅遊區。
傳說神奇在大漢三墩新農村片區的海灣上有三個小墩,稱為三墩島。三墩島古時候稱為“瀛島”,也叫“小蓬萊”。它是一個古老、美麗而神奇的地方。三墩一帶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曾是徐聞舊縣治和合浦郡治的所在地。三墩是古討網港的天然屏障,雅號:瀛島聯璧。三墩連環,猶如三塊玉璧,浮懸在藍天碧海之間。天晴日麗,光彩照人。月明星稀,爍放光華。電閃雷鳴,天陰雨濕,三墩更如玉璧生輝。島上林木撐翠,青藤、古樹、老井、烏龜石、蓮花石、牡蠣灘等等,成為大漢三墩新農村片區觀光旅遊的美麗景點。
白沙灣
白沙灣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有綠樹婆娑宛然伸展的白色沙灘可以發呆,更有蔚藍清澈的海水可以暢游。藍天白雲細沙,廣袤大海的對岸就是海南,站在這里可以眺望一番海南島的風光。每天下午2點左右白沙灣漁民會收網,饞海鮮的朋友可得抓住機會買些既便宜又美味的海鮮哦。
登雲塔
如果問徐聞縣城裡最出名的古跡,大概就是登雲塔了——徐聞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塔上每個角都掛著銅鈴鐺,風吹來很悅耳。但並沒有像雷州三元塔在四周修一圈圍牆嚴密地圈起來。而是就這樣瀟灑地矗立在十字路口,倒像個歷經滄桑的老者,如今就悠閑地曬著太陽,吹著海風,看著子子孫孫在腳下圍著它日日夜夜穿梭忙碌。
徐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
徐聞珊瑚礁形成於約1萬年以前,是中國大陸沿岸唯一發育和保存的現代珊瑚岸礁,也是中國目前連片面積最大、種類集中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珊瑚礁自然資源。來到徐聞可以乘坐私船,也可以從飛艇俯瞰或潛水游覽珊瑚礁。往海水深處看去,眼前將出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海底公園,多彩多姿的珊瑚叢林,五彩繽紛的魚群,光彩奪目的貝類,茂密的海藻。正午的陽光滲入無邊的藍色海水,整片整片的波光雀躍閃耀,如一盤水晶跌落大海,此起彼伏的光芒照得人睜不開眼,讓人以為自己漂浮在一座美麗的花園上空。
㈣ 急求。。。。廣東省湛江市的歷史故事
市名由來
由「廣州灣」到'湛江"市 1899年,法國強租當時名曰「廣州灣」的雷州府遂溪縣東部沿海(今湛江市區)法國人則稱為「白雅特堡」(Fort Bayard),而此湛江對外貿易盛極一時。1943年,日軍侵略者從法國人手中接管「廣州灣」,到45年日本投降後,民國政府於當年9月21日光復廣州灣,以原范圍劃設市治,因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東海島曾設椹川巡檢司,古「椹川」亦有稱為「湛川」,故定名「湛江」市。
悠久的歷史
今湛江轄地遠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約4000年前夏、商之間)便有了人煙。秦皇統一中國後,今湛江轄地歸屬象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聞、海康、遂溪三縣屬交趾部徐聞縣;北部吳川、廉江兩縣分屬交趾部高涼縣和合浦縣。 以後,南部三縣先後屬交州、合州、南合州、東合州,至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東合州為雷州,統管雷州半島三縣,直至清代;北部兩縣先後屬廣州、羅州、化州,至明清屬高州。 1899年,晚清政府與法國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絕鋒團鎖」-廣州灣,被強租法國。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聞一多先生寫下了名篇《七子之歌》(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 廣州灣 九龍 旅順大連等七處「失地」),其中第五章便是「廣州灣」湛江。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正面)[1]
?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陸續解放湛江全境。此後,五縣先後屬廣東省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高雷區專員公署、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9月,基中湛江地區與湛江市合並,五縣劃歸湛江市。 湛江市區歷並橘史上屬遂溪、吳川兩縣。隋至唐初,郊區湖光鎮舊縣村曾先後為鐵耙縣、遂溪縣縣治;南寧景炎三年(1278年),寧帝禺即位於市區硇洲島,升硇洲為翔龍縣;明洪武年間至清雍正年間,曾先後在市郊舊縣村和東海島設置椹川巡檢司。
歷史事件
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 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范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 民國32年(1943年)2月,復為日本侵略軍所佔,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 民國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國收回,以廣州灣范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為省轄市,並隸屬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7年(1948年)3月改隸屬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8年(1949年)5月,改隸十四區行政督 察專員署;公署設於湛江。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為省轄市。 1952年11月起,先後歸屬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983年9月地區與市合並為湛江市,為省直轄市。
㈤ 徐聞大水橋水庫有什麼歷史故事
1、大水橋水庫位於徐聞縣城東面褲塌2公里,座落在大水橋河中下游,控制集雨坦滾面積196平方公里,原設計總庫容為9220萬立方米,屬中型水庫,後來經過兩次擴建,成為大二型水庫。
2、徐聞縣大水橋水庫是1956年湛江專區亞熱帶資源開發委員會進行河流規劃時提出的建設項目,於1957年列入省水利重點基建計劃,工程由省水讓純餘利廳和水利部廣州勘測設計院負責勘測設計。
㈥ 歷史傳說中徐聞山賊是什八么一樣子『
《羅摩衍那》,這是一部史詩,是蜚聲全世界的印度兩大史詩之一。在印度文學史上被稱作「最初巧碼的詩」。它是用史詩梵文寫成的。全書是詩體,每首 2行,每行16個音節。作者傳說是跋彌。羅摩是印度古代一個傳說中的人物,後來在人民群眾中逐漸被神化,是否真有這樣一個人,結果還無法回答。全書寫的是羅摩與妻子悉多悲歡離合的故事。篇幅大,有兩個原因:第一,插入了不少的孝念哪歷史、傳說、神話故事;第二,描繪自然景色、高銀戰斗場面等花費了過多的筆墨。
㈦ 徐聞古港的歷史
徐聞歷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先民刀耕火種、繁衍生息。徐聞建立縣制始於漢武帝元鼎六年,至北宋初年曾一度廢止,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復置。它的名字來歷跟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 據記載,自漢武帝元鼎六年建制至南齊武帝永明年間的約600年多年裡,郡縣之治設在境內西南的討網村,「以其地迫海,濤聲震盪,曰是安得其徐徐而聞乎」,於是就有了徐聞地名。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二千多年來,海上「絲綢之路」為溝通中外各國的友好交往,促進中外各國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永不磨滅的光輝歷史貢獻,被世界各國人民傳為佳話。
秦漢時期是開發海上「絲綢之路」並將航向遠洋發展的時代。《漢書?地理志》記載:「自曰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無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黃支之南,有已不程國,漢之繹使自此還矣。」西漢朝廷派出繹使率領的船隊,沿著民間貿易開發的海上航線,到達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印度東南海岸和斯遲態里蘭卡等地。公元前1世紀,中國絲綢已成為地中海世界最珍貴的衣料,其中部分衣料是族清從海上「絲路」到達地中海東岸的。外國的香料、金銀器、寶石、琉璃器(玻璃)等貨物亦從海路到運來中國。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徐聞西南沿海以原大黃鄉華豐嶺為主的村莊、田野發現大量漢墓群,出土大量陶器,銅鐵器和珠飾。1993年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專家通過大型探方發掘,在徐聞縣原五里鄉的二橋,仕尾村發現大范圍的漢代生活遺址,出土大量有文字的」萬歲」瓦當,繩紋、乳釘紋理板瓦,筒瓦和陶器,以及「臣固私印」.爾後出土有文字的「宜官」、「帝君百石」、「曲目」等印紋磚等,由此可證此處是漢代徐聞縣治所在地和徐聞港遺址。
2000年6月,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珠江文化研究會專家學者組成考察團,親臨徐聞考察調研論證,確定徐聞縣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 2001年3月6日,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珠江文化研究會再度組織專家、學者到徐聞考察、調研,並召開了「徐聞-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專家論證會」,進一步確認漢徐聞港在今徐聞縣原五里鄉的二橋,南灣,仕尾的半島形岬角一帶,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而附近的二橋,南灣,仕尾也應是漢徐聞縣治所在。
2001年11月, 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珠江文化研究會和湛江政府聯合舉辦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南方港大型學術研討活動,並出版嶺南文史論文集。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發現成為2001年人民日報華南版十大新聞之一。
2002年12月9日至2003年1月17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省考古所、市博物館、縣博物館再次對徐聞漢代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發現西漢早期(相當南越國時期)的文化地層。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出土的文物印證了有關史料的記載,佐證了漢代徐聞城行政級別,職官的層次,並且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各種狀況。建築營造法式、鑄冶工藝、陶藝、漁獵、農耕、商牧、航海、紡織、對外貿易、軍事斗爭、社會風俗習尚都從中得到反映。 清宣統三年《徐聞縣志?輿地誌》記:
龍泉淡井,縣西南三十里,討網村即舊縣地,前臨海,峙三墩,中有淡井號龍泉,天旱祈雨取此勺水,甘雨立至.。
三墩號稱「小蓬山」。.峙立大海,為古討網港天然屏障.。每墩均有泉井,景緻非凡,故譽為徐陽八景--瀛島聯壁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漢置左右侯官在徐聞南七里,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與交易有利,故諺曰:「欲撥貧,詣徐聞.」
神座,又稱上馬凳.原為一天然巨石雕成,七十年代被毀,民間視為神物,現重新恢復原貌,供人觀瞻。
八卦航標燈座位於南山鎮(原五里鄉)仕尾嶺高崖上,臨海灣不足10米。該座以一天然巨石雕琢而成,呈八角形,徑2米,深40厘米,八角均飾八卦紋,兆旦前為典型的漢唐代導航燈座。
二橋 、南灣考古探方遺址
清宣統三年徐聞縣志記:「討網村即舊縣址,前臨海,峙三墩」。
此處是漢之徐聞城(討網村)。惜討網村名僅延用到清未。1993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廣東省文物考古部門偕湛江各市,縣及高州,茂名等市縣文化局,博物館有關人員組成考古隊,在此進行了近一個月的大型探方發掘,開掘5x5米探方15個,面積350平方米。地層堆積為四層,二、三、四層均為漢代文化層。發現遺址有墓葬、灰坑、房屋、遺址、水井、燒土面及柱洞等。
墓葬出土水波紋折腹盆一件,陶罐口沿和陶碗、陶網墜.
灰坑20個,出土大量瓦繩紋瓦片,瓦當碎片,素麵帶釉陶片和小方格紋戳印陶片,水波紋陶片。
房屋遺址4個,出土大量瓦片和火燒土。
水井一個,出土瓦片、釜罐、杯、磚、缽碎片、銅箭鏃1個。
二橋,南灣發掘出土的遣物主要是陶器,釜、罐、瓮、盆、缽、碗、器蓋、器座、陶棒、陶紡輪、陶網墜等一大批文物建築材料以繩紋板瓦和筒瓦為主,有一萬多件,還有部分的漢磚,瓦當和石制的小建築物件。
在該遺址還採集到「萬歲」瓦當,靈芝紋瓦當,龜紐銅印「臣固私印」,「十五」陶文板瓦,「凸」布紋板瓦,「白」字陶紋筒瓦,「X」 、「五」字印文瓦,「俞」字紋陶罐碎片等.。 漢徐聞城堡高台遺址
位於原五里鄉二橋村西高以崖壁,臨港頭灣,落差約10餘米,全長500多米。崖上高台自西向東傾斜,20多萬平方米地段表層散布各種漢陶漢瓦碎片。崖壁發現明顯的泥、砂、石合築的夯土層。在2002年12月9日至2003年1月17日,在高台遺址的探溝里發現相對完整的卷雲箭鏃紋、繩紋瓦當,出現鐵器、銅器、怪獸紋小銅鋪首、陶罐等高級別的西漢早期文物,疑為漢代駐軍兵房。
㈧ 大漢三墩的相關傳說
在大漢三墩新農村片區的海灣上有三個小墩,稱為三墩島。三墩島古時候稱為「瀛島」,也叫「小蓬萊」。它是一個古老、美麗而神奇的地方。
三墩一帶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曾是徐聞舊縣治和合浦郡治的所在地。據古志記載,徐聞城,漢元鼎坦咐初年(公元前111年)建在海邊的討網村,前臨大海面對三墩。可見三墩歷史由來已久。三墩是古討網港的天然屏障,雅號:瀛島聯璧。三墩連環,猶如三塊玉璧,浮懸在藍天碧海之間。天晴日麗,光彩照人。月明星稀,爍放光華。電閃雷鳴,天陰雨濕,三墩更如玉璧生輝。島上林木撐翠,青藤、古樹、老井、烏龜石、蓮花石、牡蠣灘等等,成為大漢三墩新農村片區觀光旅遊的美麗景點。
那麼海灣上的這三個小墩是怎麼來的呢?據當地村民說,這里有一個非常凄美的傳說故事:在很久以橡岩前,中原地區有三姐妹長得如花似玉,當時為了逃避朝廷招她們進皇宮為宮女,被迫無奈,歷盡千辛萬苦南下來到討網港,隱姓埋名潛居下來。但最後還是擺脫不了朝廷官兵的搜查,只好跳進海里。幾天之後,就在三姐妹分別跳下海的地方突然有梁信御三個小墩露出海面,即現稱的「三墩」。
㈨ 海上絲路最早可追溯到何時
宋代
當代中外學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稱為「海上絲綢之路」或「香料之路」
㈩ 泰山石敢當」是怎麼回事
泰山石敢當
小石碑(或小石人)立於橋道要沖或砌於房屋牆壁,上刻(或書)「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之類,要禁壓不祥之俗,在民間甚為流行。
關於「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西漢史游的《 急就章 》:「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顏師古註:「衛有石蠟、石買、石惡,鄭有石制,皆為石氏;周有石速,齊有石之紛如,其後以命族 。敢當, 所向無敵也。」顏氏認為,石是姓,敢當為所向無敵意。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七「 石敢當 」條中引用了史游的《急就章》及顏氏注,完全同意顏氏的說法。顏師古對石敢當的解釋羨余是難以令人滿意的。我們知道,《急就章》是當時的兒童啟蒙識字書,若據顏注,石敢當就是姓石的那個 人所向無敵,除非姓石的那個人當時名聲很大,否則兒童很難接受其說,教書先生也很難講解清楚。我們遍查古籍,目前還沒有找到一位漢代以前的名聲很大的無敵英雄石某某,近現代學者鄧爾雅指出。石敢當一語 。出《急就章》,本無其人,後人特就文意石敢當以為喻而已。」(《 民俗 》41- 42期合刊 )宗力。劉群二同志亦認為:「西漢史游《急就章》有句雲: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顏師古注以為石乃姓氏,敢當為所向無敵。 說者謂石敢當碑即取所向無敵之文。以鎮,此說稍差強人意,然猶未盡。古語中此類語匯甚多,何故專取於此(《中國民間諸神》)
消顫另一種說法是:認為石敢當是五代漢時的勇士。明人陳斷儒的《群碎錄》雲:「五代漢劉智遠時,有勇士名石敢當,其慕古人名以自表見耶?仰即其人與?」楊信民的《姓源珠璣》亦講「五代劉智遠為晉祖押衙,潞王從珂反,愍帝出奔,遇於衛州。智遠遣力士石敢當袖鐵槌侍。 晉祖與愍帝議事, 智遠擁入, 石敢當格鬥而死, 智遠盡殺帝左右, 因燒傳國璽。 石敢當生平逢凶化吉,禦侮防危。故後人凡橋路沖要之處,必以石刻其志,書其姓字,以捍居民」。
我們認為,石敢當之石碣(碑)與五代勇士石敢無關,理由有二:
(一)遍查舊、新《五代史》,有名石敢而無名石敢當者,亦沒有把勇士石敢尊為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據《舊五代史·高祖本記上》記載:「應順舍,晉高祖鎮常山。唐明宗召赴闕,會閔帝出奔, 與晉高祖相遇於途, 逐俱入衛州,泊於郵舍。閔帝左右謀害晉高祖,帝密遣御士石敢袖鐵槌立於晉高祖後。乃有變,敢擁高祖入一室,以巨木塞門,敢尋死焉。帝率眾盡殺閔帝左右,逐免晉高祖於難。」 再據《 新五代史·漢本紀要第十 》記載:「 潞王從珂反,愍帝出奔,高祖自鎮州朝京師,遇愍帝於衛州,止傳舍,知遠遣勇士石敢袖鐵槌侍高祖以虞變。高祖與愍帝議事未決,左右欲兵之,知遠擁祖入室,敢於左右格鬥而死,知遠即率兵盡殺愍帝左右,留帝傳舍而去。」舊、新《五代史》記載雖然文字上稍有出入,但勇士系石敢而非石敢當則是一致的。
(二)石敢當在西漢史游的《急就章》中已見到,莆田縣曾出土唐大歷五年的「石敢當」石銘,據此,石敢當早於五代之勇士石敢明矣。清代學者翟灝在《通俗編》里也曾明確指出石敢當與五代之石敢無關:「據《五代史》,劉知遠為晉押衙,高祖遇唐愍帝於傳舍, 知遠使勇士石敢袖錘侍高祖以虞變,謂植石所鐫取此,即大歷有鐫之者,斷知此說非矣。」
第三種說法是把「泰山石敢當」說成是「大夫」(即醫生)。《茶香室叢鈔》卷十記載:「國朝王漁洋山人王世禎)《夫於亭雜錄》雲:兄橋滾齊魯之俗,多於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字,雲能暮夜至人家醫病。北人謂醫士為大夫,因又名之曰石大夫。按:此五字南中有之,而無醫病之說,亦無大夫之稱。」單就這段文意即知,泰山石敢當為大夫的說法流傳並不廣,僅止於北方,而南中皆無。北方何以流傳泰山石敢當為大夫之說,考其淵源,是流傳已久的石敢當可降妖鎮邪的演繹。在流傳泰山石敢當可以治病時,恐怕已沒有人考究其是人是神還是什麼東西,不然,何以講「能暮夜至人家醫病」而不講白晝亦能入人家行醫?
據查閱文獻資料及在泰安市境內的調查可知,凡刻( 書 )「 石敢當」(或「 泰山石敢當 」)之類者,多用石質材料 ,而用其它材料者較為少見。1988年,在肥城縣發現12處刻( 書 )「泰山石敢當」或「泰山石鎮宅」者,除兩處新房子是書寫在牆壁上的以外,其它10處均是刻之於石的。立(砌)石刻「石敢當」之類語言的基本作用是什麼呢?諸如莆田縣出土的唐大歷五年石銘雲:「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是也。其它作用都是這種基本作用的引申或演義。「 石敢當 」三字中有「石」字,石敢當刻於石上,其作用是厭殃鎮邪,從其深層內涵上考察恐不無內在聯系。汪宗衍先生《石敢當》一文中謂:「《淮南·萬畢術》雲,『丸石於宅四隅,則鬼無能殃也 』,庚信《小園賦》,『鎮宅以埋石』。吳兆宜注《荊楚歲時記》:『十二月暮日掘宅角,各埋一大石,為鎮宅。」(《民俗》86-89期合刊)。 王成竹先生認為,這很可能是石敢當的由來。同時王先生又指出: 「就石敢當三字字義講,蓋即石可當其沖也。故鎮於廬舍,牆隅街衢巷門前直沖之處也。」(《中國民間諸神》)宗力,劉群二同志認為王成竹的見解「頗有道理」,並進一步指出 :「 宋慶歷中所發現之唐代石銘(指莆田石銘),非如後代小石碑,而是埋於宅基下, 與上引鎮宅之石頗相類。實際上,此即古代靈物崇拜之遺俗,以石為靈物,賦予辟邪鎮鬼之神力埋於宅下,後又借用「石敢當」句,以壯聲威。即如近代簡化為小石碑,小石人,實亦視為辟邪之靈物耳。」(《 中國民間諸神》)宗力、劉群認為石敢當是「古代靈物崇拜之遺俗」,極有見地,稍感不足的是沒有展開論述。
靈石崇拜是一種十分原始且流行廣泛的宗教習俗,它形成於史前社會,階級社會有其習俗延續。靈石崇拜與祭天、祭地、祭山川、祭祖祈育及避邪厭殃等都有一定淵源關系。這里我們僅就與「石敢當」有一定的關系的,具有避邪厭殃作用的靈石崇拜作一番探討。「萬物有靈論是原始宗教思想發展的最初階段」。某些岩石所具有的奇特形狀、顏色或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都可能被古人賦予靈性。台灣當地土人稱神石為「石頭公」,把它看作是保幸福、避妖邪的對象。我國羌族地區,流行有白石崇拜。關於白石崇拜的由來,羌人的傳說 :古人羌人和戈雞人戰爭 ,不能取勝。當時有神夢中指示羌人,要用白石作武器,才能戰勝戈雞人。羌人如言而行, 果然得勝。 但不知此人的形象如何,便以白石代替以供奉之。非洲奈及利亞農村給神石供奉食物以求治病。新幾內亞有一種神石,土人認為石里附有精靈,流通影響他物,如放在園圃內,即能增加收獲。以上所引均為民俗學資料,就考古學資料來看,也不乏例證,甘肅永靖秦家齊家文化墓地,有不少墓隨葬石塊,石塊有大有小,多呈白色,石塊放在死者頭部可或身體兩側,有的則圍繞在死者一圈。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葬式,大都有石塊隨葬,少者五,六塊,多的達105塊。廣西南寧地區的史前墓葬,如西津和長塘的不少墓中,流行著用一 、二塊未經加工的片石隨葬,石塊多放於死者頭部, 有的墓則在人骨周圍用石子圈起。1945年春,夏鼐先生在甘肅臨洮寺窪發掘兩座墓葬,都有大塊礫石隨葬。另外雲南元謀大墩子遺址的部分史前墓葬,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遺址的部分墓葬也有石塊隨葬。值得指出的是,在史前墓葬中或在同一墓區中,隨葬石塊者總是少數,說明墓主人很可能是非正常死亡,墓葬中隨葬的石塊很可能是靈石,其目的是藉助靈石來鎮墓驅邪, 防止死者變成厲鬼作。 下面我們再回到石敢當的探討上來。西漢史游的《急就章》有「 石敢當」 之語,唐顏師古有注。前已指出,顏氏注「石」為姓不妥。石敢當的真正含義應當解釋為「 蓋即石可當沖也 」。即靈石可以避邪厭殃抵當一切。石敢當避邪厭殃之俗也可以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找到旁證:「河南汝陽彭氏墓路頭立一石人,在石獸後。田家老母到市買數片餌,暑熱行疲, 頓息石人下小暝,遺一片餌去,忽不自覺。」此事被路人哄傳, 說「 石人能治病, 愈者來謝之」。 又說「頭疼者摩石人頭,腹痛者摩其腹 」,「凡人病自愈者,因言得其福力」,故尊那墓前石翁為「賢士」。顯然這是人們把石人作為避邪治病象徵的一例。這里附帶講一下,泰山山頂碧霞祠院內兩通碑,俗稱御碑,至今有用硬幣摩碑防病之俗。 摩碰御碑者口念道:「 御碑摩,御碑碰,摩碰御碑不生病。」此俗與上述應劭所記有相似之處,宋仁宗慶歷年間,莆田縣出土的唐代大歷五年(公元770年)的石銘雲:「石敢當,鎮百鬼厭,百殃,官吏福, 百姓康,風教盛,禮樂昌。」此石銘原埋於宅下,其鎮宅之意不言而喻。明清以後,用「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鎮宅或鎮巷陌橋道之要沖頗為盛。 《 通俗編》引《繼古叢編 》雲: 「 吳民廬舍,遇街衢直沖,必設石人或植片石,鐫石敢當以鎮之。」袁枚的《隨園隨筆》亦載:「鐫今俗為厭勝,樹一石於廬所,曰『石敢當』。「本世紀二十年代鄧爾雅先生調查:「粵俗隨地有泰山石敢當石刻。大抵其地有鬼物為崇或堪輿家以為形勢而弗利居民,藉此當煞氣耳。以上所引的資料多屬南方 , 其實北方亦然。前文引清代王漁洋山人(即王世禎)語「齊魯之俗,多於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字」可證。棗庄市底閣曾發現一塊奇特的岩石, 呈紅色, 高1.1米,寬0.65米,厚0.35米,上刻有「鎮宅煞鬼,隆慶二年立」字樣。隆慶是明穆宗朱載後的年號,隆慶二年即公元1568年。肥城縣張廟村亦有「泰山鎮石宅」小石碣發現。至此我們可以作出如下結論:有關石敢當之習俗,是古代靈石崇拜之遺俗,其作用,無論在何處,主要是避邪厭殃。
或許讀者注意到,上述所引資料,有「石敢當」,亦有「泰山石敢當」,而較早的資料只講石敢當而沒有涉及到泰山石敢當,有「石敢當」亦有「泰山石敢當」,而較早的資料只講石敢當而沒有涉到。那麼「泰山石敢當」出現及流行於何時呢?「 泰山石敢當 」,與「石敢當」又是什麼關系呢?鄧爾雅先生收集的一側民間故事講:相傳康熙年間,將軍拜音達禮年,以邸中東廊與浮圖相向,居者輒不利。適道出江西,因詣龍虎山,乞張真人厭勝之術,甫就坐有赭衣道士跌坐盈西,真人指謂將軍曰:「祈此師可也」。因禮拜之。道人曰:「此宅煞細故,以大字鎮之當吉。」索紙大書「泰山石敢當」五字。款著純陽子書。將軍驚謝,旋失道士所在,真人曰:「本日純陽師值殿,公幸遇之,福緣無量哉。」遂奉發南歸。勒石東廊, 字徑逾尺。見者咸謂出入虞褚間。
宗力、劉群同志提供的廣東徐聞縣民間傳說謂:
康熙年間,數任知縣皆到縣不幾日,即卒於任上。某黃知知其事,攜一風水先生同赴任。先生察明系本縣一座寶塔之影正落於縣太爺公座之上,諸官皆因不能經受寶塔之壓力而死。遂於縣衙前立石碑,刻「泰山石敢當」五字,謂泰山之力可敵寶塔。此後遂無事。這兩則民間故事雖然講述的有所不同,但有其共同點 : 一是故事均發生在清康熙年間,二是皆以泰山石敢當鎮邪。又清初人王世禎(1634年-1711年)談齊魯之俗時也涉及到「泰山石敢當」。據此可知,「泰山石敢當」流行於清初,其出現時間可能早至明代。石敢當前加泰山,其用意是借泰山之力以增威。泰山之泰字,古為「太」,也就是「大」,廣意的太山就是大山,大山可以壓妖鎮邪,在古代神話故事傳說中屢見不鮮。如《西遊記》中的孫猴子(孫悟空),就曾被如來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狹義的太山(大山)是指今泰安市境內之泰山。泰山巍峨高大,為歷代帝王封禪告祭之所,是一座神聖的山。漢武帝劉徹贊嘆泰山「高矣,極矣,大矣, 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 明太祖朱元璋謂泰山「根盤齊魯兮,不知其千百里;高聳入雲兮,不知幾千萬仞」。泰山有無量的神威不言而喻,因而在避邪厭殃的石敢當前加泰山以期再增威力不難理解。
明清以後,直至今天,關於石敢當( 或泰山石敢當 )的民間故事傳說甚多 。 我們手上掌握的這類民間故事傳說,除鄧爾雅先生收集的一則及宗力、劉群同志提供的一則外,見諸於文字的還有十餘則 , 分別載於近幾年出版的《 泰山傳說故事 》( 簡稱《 傳說故事》 )、 《泰山民間故事大觀》簡稱《大觀》)、《泰山民間故事》簡稱《民間故事》)、《泰山傳說》簡稱《傳說》)、《泰安風物》(簡稱《風物》)等書。
前文所引鄧爾雅先生收集的及宗力、劉群同志提供的兩則關於泰山石敢當的民間故事傳說,都把石敢當作「石」為基本出發點,它流行的時代雖然不算早(清初),流行地區也不算廣泛,但就這兩則民間故事傳說的深層內涵而言, 其來源是古代靈石崇拜的遺俗——石敢當鎮邪厭殃意義的發展。莆田縣出土的石銘,特別是石銘中 「 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數語,對這類民間故事傳說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也可以說,這是正宗。另一類是關於降妖治病型的民間故事傳說,它是把石敢當當作「人」為基本出發點。《 大觀 》所載「驅妖型」二篇,驅鬼型一篇(為降妖治病類的變型)以及《傳說故事》所載的石敢當傳說,都可劃歸此類。這類民間故事傳說多講石敢當,既勇敢且又為鬼妖纏身的人治病,顯然與清人王世禎所講的北方人謂石敢當為「石大夫」有關。此類民間故事雖然把石敢當作為人看待但所述故事的深層內涵與作為靈石崇拜的具有鎮邪厭殃作用的石敢當不無關連。
第三類是將石敢當附會於五代勇士石敢的民間故事傳說。如古月同志整理的《石敢當》(載《風物》)、魯岳同志整理的《石敢當》(載《傳說》)都是如此。寶君、秋水同志整理的《泰山石敢當》(載《民間故事》)言石敢當原名「石鋼」,被送外號「石敢當」。 顯然石鋼之是五代石敢之轉音。此類民間故事傳說均講石敢當英勇無敵除暴安良 。 認為石敢當與五代勇士石敢有關者,明清以後不乏其人,清人金綮編修的《泰山志》也講:「石敢當乃五代時勇士……袖鐵槌侍高祖,遇變,遂於左右格鬥而死。稽宅經須避方煞,故取名石敢當耳。」石敢當與石敢雖然是兩碼事,但就石敢當可抵當一切及石敢當英雄無敵而言,多少還是有一點聯系的。
第四類關於泰山石敢當的民間故事,一是泰山與石敢當為兩摯友型,二是唐太宗被泰山石阻擋型(見《大觀》)。 摯友型講泰山與石敢當原為同窗好友。泰山家庭富裕, 學習刻苦, 考中了舉人。而石敢當不但什麼也沒有考取,反而落到「獨自一人在外過流浪生活」。 有一次石敢當討飯到泰山府,被泰山留住府上,一直以禮相待。數年後,泰山因公務外出,半年未歸,石敢當自尊心很強,以為自己住的時間長了,泰山故意躲起來不見,故「永別了」。泰山辦完公務回府後,聽說石敢當死了,萬分悲痛,也自盡了。因為泰山與石敢當情同一人,死在一塊,後人紀念他倆,將泰山與石敢當的名字合在一起,即「泰山石敢當」。這則民間故事傳說所述俠義之士者,泰山也,而石敢當似乎還是一位胡亂猜疑的小人。「阻擋型」講:唐太宗騎馬上泰山,到回馬嶺時,一看到馬蹄盤,實在上不去了,他又好奇, 非上不行,結果繞著道走,臨走時說了一句:「我從長安來,逢山開路,遇水造橋,沒有擋住我的,偏偏讓泰山石把我擋住了。」借這個音,叫起了「石敢當」。查新、舊《唐書》,唐太宗李世民根本沒有到過泰山,當然就更談不上騎馬上山被泰山石阻擋事了。這兩則民間故事傳說所述所謂石敢當(泰山石敢當),與石敢當的真實由來及內涵、作用差距甚大,與廣泛流傳的一系列石敢當的民間故事也大相徑庭。筆者曾訪問過泰山一帶的許多長老,均無人知曉何時何地曾流傳過這些民間故事,這是否有編造之嫌呢?
綜上所述,石敢當是古代厭殃避邪類靈石崇拜之遺俗,與「人」無涉。西漢史游《急就章》中「石敢當」之語,應釋為靈石可敵當一切。其後無論是莆田出土的唐大歷年間之石銘,還是在橋頭巷口要沖及宅舍立植(或埋)「石敢當」之石,其意一也。至於石敢當之前加泰山(即泰山石敢當),始於明代,流行於清代,達於今日,其意為借神聖的泰山以增石敢當之威力。關於石敢當的種種民間故事傳說,在深層內涵上, 有與石敢當的有正含義一致,有的部分相關,有的則完全不同。與歷史真相有一定距離的民間故事傳說之所以能夠形成,自有其這樣那樣的原因。但近來有的同志借整理民間故事傳說為名,憑著想像, 再加編造, 使之離歷史真相更遠, 就未必可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