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軸心國在歷史書多少課
文檔介紹:第6課邪惡的軸心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歷史九年級下冊講義第二單元全球戰火再起【內容標准】通過國會縱火案和反猶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了解畢加索瞎灶等美術家的藝術成就。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的原因及製造「國會縱火案」***共產差早黨、迫害猶太人的情況;了解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的原因;西方大國對義大利入侵埃的態度;了解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給西班牙人民帶來的災難;了解日本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暴行。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衣索比亞、西班牙反法西斯斗爭失敗的原因,培養學生運用內因、外因的相互關系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總結20世紀30年代西方大國推行的綏靖政策及其影響,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注意世界歷史的前後聯系及世界歷史與中國歷史的比較,培養學生縱向和橫向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衣索比亞、中國、朝鮮和西班牙等國的反法西斯斗爭,使學生認識:這些國家的斗爭體現了它們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獨立的精神,這些斗爭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英、法、美等國對德、意、日侵略推行的綏靖政策,使學生認識:這一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二、教材分析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沉重地打擊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德、意、日三國走向法西斯道路,給世界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本課圍繞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范圍內製造暴行這一核心內容,主要講解法西斯專政建立的背景及其侵略擴張的影響。法西斯國家的不斷侵略擴張和相互勾結,使得世界戰爭的陰雲日益逼近各國人民。教學重點歸納課本內容的能力。教學難點德、意、日侵略擴張給世界帶來的影響。三、學情分析初中的學生對於希特勒本人了解不多,僅僅通過口耳相傳對其有初步了解,對於法西斯的建立更是知之較少,所以在課堂上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分析,得磨慶扮出正確的歷史觀點。四、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通過數字、圖片分析德國法西斯產生、上台的歷史背景。
Ⅱ 急求9年級歷史上10到23課,下1到13課考試重點!感謝!
這是下1-13課的 上10-23輸不下來我空間看看裡面有
第一單元 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1課 俄國十月革命 P2—6
1.彼得格勒武裝起義——(1)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 (2)時間:1917年11月7日
(3)領導人:列寧 (4)地點:彼得格勒
(5)結果:取得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社會主義國家)
2.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國內意義: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國際意義:十月革命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毛澤東:「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第2課 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P7—11
1.新經濟政策
(1)實施時間:1921年 (2)內容:允許多種經濟昌腔蠢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3)作用和取得成效: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有益探索。
2.蘇聯的成立 時間:1922年 名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
成員:當時加入的蘇聯的有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後來,蘇聯擴大到15個加盟共和國。 解體:1991年底
3.「斯大林模式」(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1)形成時間:1936年 (2)形成標志:新憲法制定。
(3)特點: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4)形成背景:在蘇聯外有帝國主義包圍,國內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形成的。
(5)評價:它在一定歷史階段里發揮過積極作用。但這一模式也具有嚴重的弊端。第一,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第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品種少、質量差。第三,國家從農民手裡拿走的東西太多,嚴重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長期停滯不前。第四,經濟發展粗放,經濟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
所以,從長遠看嚴重阻礙了蘇聯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
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P14—19
1.巴黎和會 目的:戰勝的協約國為了締結和平,對戰後世界做出安排。地點:巴黎近郊凡爾賽宮
時間:1919年 參與國:27個。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
主要內容:協約國與德國簽定了《凡爾賽和約》
2.《凡爾賽和約》的基本內容(1919年6月,協約國與德國簽定)
領土 由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
軍事 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擁圓判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
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
政治 德國承認並尊重奧地利的獨立
賠款 由協約國設立「賠款委員會」,決定德國戰爭賠款的總數
殖民地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由日本繼承——引發「五四運動」)
3. 國際聯盟 1920年成立,由英、法控制。
4.華盛頓會議 時間:1921年-1922年 地點:華盛頓
原因:帝國主義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矛盾十分尖銳,日、美矛盾尤其激烈。
參加國:美、英、法、日、意、荷、比、中等九國代表。 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
主要條約:《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
5.《九國公約》主要內容:九國簽定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
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影響: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
華盛頓體系:它是凡爾賽會議的繼續,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
(毛澤東:「華耐陪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6.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2)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
(3)通過凡爾賽會議(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但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第4課 經濟大危機 P20—24
1.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特點:(1)涉及范圍特別廣 (2)持續時間比較長 (3)破壞性特別大
時間:1929——1933年 地域:從美國開始,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影響:(1)生產力的遭到巨大破壞:壟斷資本家大量銷毀商品,生產破壞。(2)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
機和社會危機:工人大量失業,勞動人民生活惡化,社會矛盾加深。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尖銳,政
局動盪。各國資本家紛紛尋找出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美國羅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
2.羅斯福新政(1933年)
(1)背景:1929-1933年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
(2)特點(本質):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性質,但改變了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模式,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新模式。
(3)目的:在資本主義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
(4)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對工業的調整。頒布《國家工業復興法》
(5)成效:(1)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2)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3)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4)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5)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
(6)評價: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為以後美國參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奠定了政治和經濟基礎。但它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第5課 法西斯力量的猖獗 P25—29
1.國會縱火案和反猶暴行——1933年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
(1)國會縱火案:製造者:希特勒(納粹黨) 打擊對象:德國共產黨
(2)反猶暴行的表現:(1)剝奪猶太人的德國公民身份; (2)猶太人不得經商,不許擔任公職,不能從事教師職業,限制從事自由職業;(3)不得參軍; (4)嚴禁與雅利安人通婚; (5)拒絕向猶太人出售商品;(6)對猶太人發動襲擊,搗毀他們的住宅和商店,強迫他們清掃街道。(「水晶之夜」)
2.三國法西斯上台情況:義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 德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
日本:1936年,軍部法西斯上台(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第三單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第6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P34—38
1.慕尼黑陰謀 (1)時間:1938年9月
(2)製造者: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張伯倫)、法(達拉第)四國
(3)內容: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台德等地割讓給德國。
(4)綏靖政策實質:大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犧牲弱小國家利益。來安撫侵略者,把德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5)影響: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大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6)地點:德國慕尼黑。
(7)結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英法盟國波蘭首先遭德國的進攻,英法也被捲入二戰。
2.綏靖政策
原因:西方大國對法西斯侵略不滿,但是又害怕法西斯國家的戰爭訛詐,想將禍水東引,把德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概念:西方大國對法西斯侵略不加以嚴厲制裁,而是希望以犧牲小國利益安撫侵略者,這種政策,稱為綏靖政策。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
具體表現:希特勒上台後,德國大肆擴軍備戰,吞並奧地利,沒有受到制裁;慕尼黑陰謀;德軍進攻波蘭,英法雖宣戰但沒有對德軍發動進攻。
綏靖政策的危害(影響):綏靖政策的影響極其惡劣,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
3.戰爭的爆發
(1)德國進攻波蘭: 時間:1939年9月1日 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2)德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時間:1941年6月 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
(3)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間:1941年12月7日 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規模達到最大)
第7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P39—43
1.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1)時間:1942年1月1日
(2)主要國家: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
(3)標志: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4)內容:保證將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徹底打跨法西斯國家。 (「每一政府各自保證對與各該政府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附從者使用其全部資源,不論軍事的或經濟的。)
(5)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的意義:是打敗法西斯的最重要的保證。(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的保證);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後,使得二戰的性質變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反法西斯國家相互援助,協同作戰,戰鬥力加強,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
2.雅爾塔會議
(1)時間:1945年2月
(2)參加國首腦:美國(羅斯福)、英國(丘吉爾)、蘇聯(斯大林)
(3)地點:蘇聯的雅爾塔
(4)內容:會議決定打敗德國以後,要對德國實行軍事佔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同時,還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
3.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攻克柏林戰役、日本投降
(1)斯大林格勒戰役 時間:1942年7月—1943年2月 作戰雙方:蘇聯對德國
標志(影響):既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2)諾曼底登陸 時間:1944年6月6日 作戰雙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軍對德國
標志: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快了德國滅亡的進程(使德國處於東西夾擊的鐵鉗之中)。
(3)攻克柏林戰役 時間:1945年5月2日; 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
作戰雙方:蘇聯對德國 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法西斯德國潰亡。
(4)日本投降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間是:1945年8月15日,
正式簽署投降書的時間是:1945年9月2日,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四單元 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第8課 美國經濟的發展及原因 P48—51
1.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及原因
時期 特點 原因
20世紀50—60年代 經濟持續發展,全面繁榮。西部、南部繁榮。 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占據廣闊國際市場;
②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③改進傳統工業;
④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
⑤政府注意改善人民生活,制定適當的政策 。
20世紀70年代 經濟受到1974—1975年世界性經濟危機嚴重打擊,經濟地位下降。 經濟發展弊端顯露,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引發1974—1975年世界性經濟危機。
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初 經濟緩慢回升,但受到通貨膨脹的困擾。 通貨膨脹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 經濟形勢逐步好轉,但債務負擔加重。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負債國。 政府調整經濟政策,債務沉重
20世紀90年代 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發展速度名列西方發達國家前列,進入了新經濟時代。新經濟的主要特徵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①進行社會經濟改革;
②大力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的力度,促進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
③完成了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根本原因——美國政府適時調整經濟政策。 主要原因——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第9課 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P52—57
1.西歐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 時間:20世紀50年代初-70年代 特點:西歐經濟持續繁榮。
原因:(1)美國為了對付蘇聯,對西歐大量的援助
(2)西歐國家發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採用最先進的科技成果,大力發展教育。
(3)政府制定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2.歐洲聯盟(簡稱歐盟)
(1)時間:1993年。是在「歐洲共同體」基礎上成立的(前身)。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
(2)概況:將逐步使用單一的貨幣——歐元;
(3)歐盟內部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聯系:
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國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同時歐盟還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等方面步調一致,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4)作用:歐盟成立後,政治上: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方面步調一致
經濟上: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5)目的:為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應對美、蘇兩個大國。
3. 日本經濟迅速恢復與發展
時期 特點 原因
20世紀50—70年代 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1968年) ①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②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於戰略的需要,開始扶持日本。
③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資,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
④政府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
⑤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
20世紀70年代中期 發展速度一度減緩 1974年——1975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的打擊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 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日本實行「科技立國」政策。
4.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
(1)政府制定適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2)大力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教育,培養人才。
(3)得到美國在經濟上的援助或扶植。
第五單元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第10課 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P60—63
1.赫魯曉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擔任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他針對斯大林時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經濟、政治方面採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1964年他被迫下台。
改革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並未根本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失敗原因)。
2.戈爾巴喬夫改革 蘇聯的最後一位領導人是:戈爾巴喬夫,1985年他上台後,針對蘇聯經濟面臨的停滯局面,內容:首先把經濟改革作為重點,但沒有取得成果。80年代後期,又把改革的重點轉到政治方面。
後果(影響):蘇聯的政治體制發生急劇變化,主要表現為:(1)由一黨制轉變為多黨制,(2)國家權力分散。(3)各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的趨勢隨之加強。民族分離主義加強,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3.蘇聯解體:「八一九事變」後,戈爾巴喬夫失去了領導國家的威望和權力,葉利欽控制了全局,蘇聯的分裂進一步加快。時間:1991年底。 蘇聯:(1922—1991年)共69年。
第11課 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P64—67
1.匈牙利的改革 二戰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進行了改革較為突出的是匈牙利的改革。
領導改革的是: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政府。 特點:東歐最早,效果較好。
內容:在政治上,改善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法制,穩定政治局勢。
在經濟上,針對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的現象,降低積累率,放慢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優先發展農業和輕工業;調整農業政策,廢除農產品的義務交售制,提高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國家取消對合作社和國營農場的指令性計劃,改用價格、稅收等經濟手段進行調節;在工業方面也進行了管理體制的改革。
2.東歐劇變 (1)南斯拉夫:一分為五(南斯拉夫聯盟、波黑、馬其頓、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
(2)捷克斯洛伐克:一分為二(捷克、斯洛伐克) (3)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合並
第六單元 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第12課 亞非拉的奮起 P70—74
1.印度獨立(印度是英國在亞洲最大的殖民地) 時間:1947年 領導人:尼赫魯。
2.1960年,非洲出現了17個獨立國家,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
3.納米比亞獨立——(1)時間:1990年3月 (2)標志(意義):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4.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1)收回時間:1999年底 (2)控制國(從哪一國收回):美國
(1999年底,巴拿馬人民終於從美國手中收回巴拿馬運河的全部主權。)
第13課 動盪的中東地區 P75—79
1.巴以沖突——中東問題的關鍵。
(1)沖突雙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民族:阿拉伯人和猶太人 巴以沖突是中東問題的關鍵
(2)中東戰爭開始:1948年,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建立。
2.巴以沖突的原因:(詳見下冊P77)
①中東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兩洋五海三洲之地)
②資源之爭:領土之爭(爭奪的實質問題)、豐富的石油資源和水資源的爭奪
③宗教沖突:對耶路撒冷的爭奪,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信徒都把它看作自己的「聖城」。
④種族矛盾:阿拉伯人和猶太人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⑤大國的介入
Ⅲ 九年級下人教版歷史1~9課復習提綱
第1課 俄國十月革命
課程標准:簡述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概況,了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山洞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
一、沙皇專制統治的崩潰——二月革命:
⒈時間:1917年3月(俄歷二月)。⒉地點:俄國首都彼得格勒。
⒊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⒋性質:屬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
二、十月革命的勝利:
⒈概況: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列寧親自領導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攻佔冬宮,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隨後成立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為主席),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⒉意義:俄國十月革命沖破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線,創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不僅激勵著各國無產階級的斗爭,而且鼓舞了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它的勝利推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全世界的傳播,並向各國人民展示了一條嶄新的尋求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第2課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課程標准:了解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 概述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和經濟政治體制上存在的嚴重弊端。
一、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⒈「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施:
⑴目的:為了平定國內武裝叛亂和戰勝協約國的武裝干涉。
⑵時間:1918年開始。
⑶內容:①實行余糧收集制,強制徵收農民的余糧;②把大中小企業收歸國有;③取消自由貿易,實行糧食和日用品配給制。
⑷作用:在集中財力、物力戰勝敵人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⒉新經濟政策的實行:
⑴背景:1920年底,蘇俄粉碎了國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進攻,轉入和平建設後,遇到了新的困難和危機。列寧從實際出發,放棄用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設想,認為必須改變經濟政策。
⑵時間:1921年開始。
⑶內容:①農業方面,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農民交稅後可自由處理自己的糧食。②工業方面,允許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某些中小企業。③商業方面,取消實物配給制,恢復商品買賣。
⑷作用: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蘇維埃政權。
用新經濟政策代替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體現了列寧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方面實事求是、勇於創新的精神。
⒊蘇聯的成立:1922年底,一些蘇維埃共和國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⒈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的確定:1925年,聯共(布)確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從1928年開始,蘇聯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
⒉工業國的建成:到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時,蘇聯已從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強大的工業國,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⒊農業集體化方針的實行:1927年,蘇聯實行農業集體化的方針,把個體小農經濟改造成為大規模的集體農庄。經過幾年努力,蘇聯的農業集體化基本完成,並初步實現了農業機械化。
三、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斯大林模式:
1、形成標志: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新憲法的頒布宣告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標志著斯大林創建的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2、嚴重弊端:①經濟上忽視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要求,否定市場機制的作用,造成經空唯者濟效益低下;經濟計劃統得過死,妨礙了地方和企業積極性的發揮。②政治上,權力過於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視,權力越來越集中到個人手裡,最後形成了個人的高度集權。
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課程標准:了解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
一、巴黎和會和《凡爾賽和約》
⒈1919年1月,協約國集團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巴黎和會,討論對戰敗國(最主要是德國)的處置問題---對戰後的世界斗薯做出安排。(分贓會議)
⒉《凡爾賽和約》
1919年6月,協約國集團同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主要內容有:①領土方面: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②殖民地方面: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分贓會議」);③軍事方面:德國取消義務兵役制,陸軍總數不得超過10萬,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④賠款:德國須支付大量賠款。
⒊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①構成:《凡爾賽和約》連同協約國同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和土耳其簽訂的和約,構成「凡爾賽體系」。
②影響: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二、華盛頓會議和《九國公約》
⒈召開目的:協調帝國主義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關系(美、日矛盾激化)
⒉召開時間:1921—1922年 操縱國:主要是美國(受惠最大)
⒊《九國公約》:⑴內容:尊重中國的主權與獨立及領土完整;建立並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不得在中國謀取有損於其他國家公民的特權。⑵影響:《九國公約》名義上尊重中國的獨立和領土主權完整,但核心內容是確立在華「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它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的獨占,從而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此外,在華盛頓會議上美、英、日、法簽訂了《四國條約》;美、英、法、日、意簽訂了《五國海軍條約》。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華盛頓會議建立了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華盛頓體系。由凡爾塞體系和華盛頓體系構成的帝國主義國際關系新格局,史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國際聯盟是這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體系的實質是建立帝國主義重新分割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持戰後和平的新體系。
第4課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課程標准:簡述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
以「工業復興法」為例,評價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作用。
一、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
1924-1929年世界資本主義處於相對穩定時期,經濟的恢復和較快,美國尤為突出。
⒈首先爆發的國家:美國,然後迅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⒉經濟危機的特點:①持續時間長;②波及范圍廣;③破壞性大
⒊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資本主義世界各國的工農運動高漲,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爭奪及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矛盾更趨激烈和尖銳。
⒋為擺脫經濟危機各國資產階級紛紛尋找出路:美國實施「羅斯福新政」;德國和日本走上法西斯化道路。
二、羅斯福新政(1933年開始)
⒈原因:經濟危機沖擊了美國資本主義制度。
⒉目的:力圖用國家干預經濟的辦法,使經濟盡快復甦(為了消除經濟危機)。
⒊新政的主要內容:①改革銀行制度,恢復銀行信用;②整頓農業。限制主要農產品的生產,銷毀過剩的農產品,由政府給農場主補償;③興建公共工程,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生產和消費能力;④調整工業(是中心措施),通過《工業復興法》,防止出現因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加強了政府對工業生產的調節與控制。
⒋特點(手段):國家加強對經濟的調節與控制 (「新」的地方)
⒌評價羅斯福新政(作用、影響):①羅斯福新政增強了國家對社會經濟的調控能力;②重振了美國經濟,穩定了社會秩序;③維護了美國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09中考已考)
⒍新政的實質:是一種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因而不可能徹底消除經濟危機。
第5課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課程標准:通過國會縱火案和反猶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一、義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1922年10月,法西斯黨徒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二、德國納粹黨上台
⒈背景:在世界經濟危機中,德國是歐洲地區遭受打擊最嚴重的國家,經濟蕭條,社會動盪。
⒉開始建立:1933年,納粹黨頭目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逐漸集總統和總理大權於一身,稱為國家元首。
⒊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恐怖獨裁統治:①製造「國會縱火案」,大肆鎮壓德國共產黨和其他進步力量。②推行種族滅絕政策,瘋狂迫害、屠殺猶太人(約600萬)。③嚴密控制思想和文化教育;④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大肆擴軍備戰;⑤撕毀《凡爾塞和約》,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進軍萊茵非軍事區。德國成為歐洲戰爭的策源地。
三、日本法西斯化
⒈受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日本國內矛盾激化。以軍部為核心的法西斯勢力迅速抬頭。在軍部的推動下,1931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不到半年就佔領了整個東北。
⒉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新內閣上台,日本成為亞洲戰爭的策源地。1937年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擴大
課程標准:以慕尼黑會議為例,說明綏靖政策的實質和惡劣影響。簡述德國進攻波蘭和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等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和逐步擴大的主要事件。通過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等史實,了解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一、慕尼黑陰謀
⒈慕尼黑陰謀: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強行把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
⒉綏靖政策的影響: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慕尼黑會議後不到半年,德國進一步吞並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⒊綏靖政策的實質: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為代價,取得與德意侵略者的妥協,維護其自身的利益。
二、二戰的全面爆發
1、時間:1939年9月 2、標志:德軍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
三、二戰的擴大
⒈德國進攻蘇聯
①蘇德戰爭爆發的時間:1941年6月22日②爆發的標志:德軍突襲蘇聯(蘇聯衛國戰爭開始)③重大戰役:莫斯科保衛戰它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是德軍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
⒉日本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最大規模)
四、《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
⒈背景:德、意、日不斷擴大侵略,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脅的國家需要聯合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⒉目的:徹底打敗法西斯
⒊時間:1942年1月 參加國:美中蘇英等26國 地點:華盛頓
⒋內容:簽字各國保證全力對法西斯國家作戰,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
⒌意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使戰爭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成為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第7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和勝利
課程標准:簡述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和攻克柏林戰役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
⒈1942年夏,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中途島戰役的勝利,成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⒉1942年,英軍在北非戰場上取得阿拉曼戰役的勝利,使德、意法西斯喪失了在北非戰場的主動權。
⒊1942年7月-1943年2月,蘇軍取得的勝利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二、諾曼底登陸戰
1944年6月,
艾森豪威爾指揮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的兩面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三、重大會議
⒈為了盡快擊潰德國法西斯,1943年冬,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伊朗德黑蘭舉行會議,確定了對德作戰方針,決定1944年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
⒉1945年2月,在法西斯德國敗局已定的形勢下,蘇、美、英三國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制定了最後擊敗德國的計劃,決定戰後德國由蘇、美、英等國分區佔領,蘇聯在歐戰結束後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討論組建聯合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⒈柏林戰役 1945年5月8日 蘇軍攻克德國首都柏林,德國戰敗投降。歐洲戰事結束。
⒉日本投降
⑴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因素:①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一顆原子彈;②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消滅了日本關東軍;③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的抗日武裝開展全面反攻。
⑵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爭。
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和影響
①性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②影響:它摧毀了法西斯勢力,削弱了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有利於民族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大戰期間先進科學技術的出現,為戰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奠定了基礎。戰爭教育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對戰爭成為人們的普遍願望。
⒋兩次世界大戰的啟示:
①加強友好合作,團結互助;②遏制霸權主義、恐怖主義;③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促進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促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④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大戰的悲劇不能重演。
第9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經濟
課標:概述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09中考已考)
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依據其特點可分作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戰後至五六十年代):空前發展,經濟實力急劇膨脹,成為經濟超級大國。
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經濟發展速度放慢,開始出現貿易逆差,並不斷擴大。由最大的債權國變成最大的債務國,經濟霸主的地位發生動搖。
第三階段(20世紀80至9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率先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知識經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