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荊州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荊州是屬於湖北省,但由於本身是一個地級市,所以不屬於任何一個地級市。
荊州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
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
(1)湖北省的荊州和沙市哪個歷史長一點擴展閱讀:
荊州相關介紹:
1、荊州歷史上曾為楚國故都,位於江漢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五大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國家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長江中游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區中心城市、華中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長江經濟帶鋼腰」。
2、從荊州發轉的物資在24小時內可運達中國東中部地區任何城市,物流產業和水陸交通發達。是湖北省除武漢外第二大人才密集地,擁有7所高等院校,在校生13萬多人,重點實驗室27個,居湖北地市之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荊州
B. 湖北沙市屬於那個城市的
屬於湖北省荊州市,是荊州市一個區;
以前是一個市,後來與荊州地區合並後,統一稱為荊沙市,後來改為荊州市,所以將沙市劃分成區了,我就是荊州人!
沙市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西部,長江中游荊江河段北岸。沙市歷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的人文歷史。沙市自古就是「三楚名鎮」,原是長江泥沙沖積而成的一個江邊渡口,古名津,又名夏首,在春秋戰國時,改名江津,是楚國國都郢的外港,到唐朝時代,改名沙頭市,簡稱沙市。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將沙市辟為通商口岸,我國對外開放最早的四大內河港口之一。1940年6月8日,日本侵略軍佔領沙市,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湖北省政府第四行政專員公署設在沙市,並將市區劃分為民族、民權、民生三鎮。1949年7月15日,沙市解放,劃為省轄市。1956年改為荊州地轄市。1979年復為省轄市。1994年10月,撤銷荊州地區和沙市市,設立荊沙市,後更名為荊州市,以原沙市市轄區為主體,對區劃作適當調整後設立沙市區,成為荊州市中心城區。
沙市積淀著融悠久歷史和現代文明於一體的地域文化。春秋戰國時期,沙市就是楚國的都城外港。現存的元朝佛教聖地章華寺、明代萬壽寶塔是沙市歷史文明的典型記載。周梁玉橋文化遺址、雞公山文化遺址、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曾經居住過的江瀆宮,映現著沙市歷史與文化的發展脈絡。市區內有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古城,有歷經20個楚王、長達411年的楚都紀南城,有位居全國十大博物館之列的荊州博物館,還有唐代建築玄妙觀、開元觀、太暉觀等大量人文景觀。在城郊有正在發掘的天星觀古墓群,有正在開發之中的鳳凰山度假村。目前,集沙市、荊州旅遊於一體和攬沙市至張家界、三峽、清江等周邊景區旅遊於一線的旅遊業方興未艾,展示了繁榮假日旅遊經濟、提高旅遊文化品位的廣闊前景。
C. 誰能說說湖北荊州的歷史嗎
網路資料:
荊州概況
荊州市,古稱江陵,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曾為楚國故都,位於江漢平原腹地湖北省中南部,長江流經荊州地域470公里,接近全省長江干線長度一半,城區下轄荊州區、沙市區及荊州開發區,規劃建設有沙北新區及江南新區,其中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120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115萬(2011年)。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優秀旅遊城市、長江中游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區中心城市、華中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長江經濟帶鋼腰」。從荊州發轉的物資在24小時內可運達中國東中部地區任何城市,物流產業和水(一類口岸荊州港鹽卡港,荊州長江大橋,荊岳長江大橋,規劃荊岳鐵路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陸(漢宜高鐵,G50滬瑜高速、G55二廣高速,荊監一級公路,在建江南高速,洪監高速等,318國道與207國道交匯)空(天河機場航站樓等)交通發達。全市科教資源位居國內地級市前三甲,是湖北省除武漢外第二大人才密集地,擁有長江大學,荊州理工等7所高等院校,在校生13萬多人,重點實驗室27個;市內科研院所300多家,科技人才19.8萬人,工程師2.3萬人;擁有博士後流動工作站5個,居湖北地市之首。
歷史沿革
荊州以三國時期的荊州城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治江陵縣荊州鎮。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屬省轄市。1955年,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管轄。1979年,沙市市復為省轄市。1983年劃出荊門縣改荊門市,為省轄市。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合並設立荊沙市,潛江、仙桃、天門三市劃出為省直管市。1996年更名為荊州市,將京山縣、鍾祥縣劃出歸荊門市管轄。
荊州專區、荊州地區1949年設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京山、鍾祥、公安、松滋、江陵等8縣。
1951年原沔陽專區所屬沔陽(駐仙桃鎮)、監利、石首3縣劃入荊州專區。轄11縣。
1952年由沔陽縣析置洪湖縣,駐洪湖。荊州專區轄12縣。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縣析置荊江縣,駐斗湖堤。荊州專區轄13縣。
1955年撤銷荊江縣,並入公安縣。公安縣遷駐原荊江縣址陡湖堤,原公安縣城關改名為南平鎮。荊州專區轄12縣。
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領導,洪湖縣遷駐新堤鎮。
1960年以江陵縣的沙洋鎮設立沙洋市,由荊州專署領導。轄2市、12縣。
1961年撤銷沙洋市,改設為沙洋鎮,劃歸荊門縣領導。荊州專區轄1市、12縣。
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轄沙市市及江陵、荊門、鍾祥、京山、監利、石首(駐綉林鎮)、天門、潛江、沔陽(駐仙桃鎮)、洪湖(駐新堤鎮)、公安(駐陡市鎮,即原陡湖堤鎮)、松滋(駐新江口鎮)等12縣。
1979年由荊門縣的城關鎮及附近地區設立荊門市,由荊州地區領導。荊州地區轄1市、12縣。沙市市改由省直轄。
沙市區(原沙市市)本江陵縣沙市鎮,1949年設沙市市,由省直轄。1958年沙市市交由荊州專署領導。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合並後為荊州市沙市區。
沔陽專區1949年設沔陽專區,專署駐沔陽縣。轄沔陽(駐仙桃鎮)、漢川、漢陽(駐蔡甸鎮)、嘉魚、蒲圻、監利、石首等7縣及新堤辦事處。
1950年撤銷新堤辦事處,改設新堤鎮,歸沔陽縣領導。
1951年沔陽專署駐沔陽縣新堤鎮。同年,撤銷沔陽專區,將沔陽、監利、石首3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2縣劃歸孝感專區;嘉魚、蒲圻2縣劃歸大冶專區。(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130號)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縣級),以原洪湖縣的行政區域為洪湖市的行政區域。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4]99號):(1)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沙市區北京路。(2)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沙市區轄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勝利路、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立新、關沮、聯合、羅場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路;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區人民政府駐荊州鎮;江陵區轄原江陵縣的郝穴、觀音壋、岑河、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9個鎮和馬家寨、秦市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郝穴鎮。(3)荊沙市轄原荊州地區的松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和新設的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原荊州地區的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由省直管。鍾祥市、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號)撤銷松滋縣,設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99號)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鍾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市江陵區,設立江陵縣。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
D. 湖北荊州的歷史
從三國開始。
E. 荊州市和沙市有什麼區別啊
原來二者是同等的級別,後來,二者被合並,稱為荊沙市。
老外來找荊州,發現沒有了這個地名,因為這個地名實在是太古老,太有名了,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而且,荊州有著太多的歷史內涵,就這么丟了,豈不是放棄了一張城市名片?
於是,荊州的名稱重新恢復,而沙市則作為一個區被並入荊州市。
F. 建城史2700年的湖北省荊州市,有著怎樣的歷史
《尚書 夏書 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於海,九江孔殷,沱、潛既道,雲土、夢作乂。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厥貢羽、毛、齒、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礪、砥、砮、丹惟菌、楛,三邦厎貢厥名。
“荊州”這個名字來源於《尚書》中的夏書禹貢篇,這本成書於公元前五世紀,也就是春秋早期的儒家經典最早出現了荊州兩個字,而且確定了荊州的范圍。
一、荊州的由來
荊州來源於荊山,因為荊山以南稱為荊州,荊山是位於湖北省境內一座歷史悠久的山,位於神農架的東邊,襄陽的西邊,武當山的南邊,宜昌市的北邊,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據說和氏璧就是一個叫卞和的人在荊山發現了一塊未經雕刻的玉石,他兩次把這塊玉石獻給楚王,但沒人識貨,楚王還砍了卞和的雙腳,直到楚文王時期,這塊玉石才被開發出來,並打造成和氏璧。
今天的荊州古城牆
五、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市
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市自從楚文王在公元前689年遷都到郢都建城以來,存在了2700多年,荊州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燦爛的荊楚文化和深厚的三國文化流傳至今,另外荊州現在還完整保留著清朝順治年間修建的古城牆,還有護城河,在中國七大古城牆中排名第二。
荊州地區的枝江關廟山、江陵毛家山、松滋桂花樹、公安王家崗等遺址屬於大溪遺址,這一文化形成於公元前4400年~公元前3300年左右,距今有5千多年的歷史了。荊州附近埋藏著大量的楚國國君及貴族的墓葬,更是出土了數不清的歷史文物。
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市作為地級市,下轄荊州、沙市兩城區,江陵、公安、監利三縣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和荊州經濟開發區、荊州高新區和紀南文旅行區3個功能區,總人口約647萬,荊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長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輕紡基地。
G. 湖北省荊州市有哪幾個縣
湖北省荊州市的縣城有:監利縣,江陵縣,公安縣,沙洋縣,松滋。
1、監利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截止2018年年底,監利縣轄3個鄉、18個鎮、2個管理區、1個經濟開發區、67個社區居委會、323個建制村。
2、江陵縣,隸屬湖北省荊州市,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西部,長江荊江河段北岸,位於荊州城區東南郊,東與監利縣、潛江市接壤,西隔長江與公安縣相望,南接石首市,北鄰荊州市沙市區,截至2018年,江陵縣下轄6個鎮、2個鄉、1個監獄、2個管理區。
3、公安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部,隸屬荊州市,位處長江中游南岸,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陝豫,有「七省孔道」之稱,與洞庭湖平原一衣帶水,與荊州古城一橋相連。
4、沙洋縣隸屬於湖北省荊門市,地處漢江中下游,江漢平原北端,東臨漢江與鍾祥市、天門市隔江相望;西瀕漳水,與當陽市毗臨;南濱長湖,與江陵縣、潛江市交界;北靠荊山余脈,與掇刀區、東寶區接壤。
截至2015年末,沙洋縣下轄沙洋鎮、五里鋪鎮、十里鋪鎮、紀山鎮、拾回橋鎮、後港鎮、毛李鎮、官當鎮、李市鎮、馬良鎮、高陽鎮、沈集鎮、曾集鎮等13個鎮,
5、松滋位於湖北省西南部,處於平原和丘陵結合地區,隸屬荊州市管轄,截至2013年,松滋下有劉家場鎮,沙道觀鎮,街河市鎮,涴市鎮,王家橋鎮 ,八寶鎮 ,斯家場鎮,老城鎮,萬家鄉,陳紙廠河鎮,南海鎮,楊林市鎮 ,洈水鎮 ,卸甲坪土家族鄉。
H. 荊州有怎樣的歷史與發展
荊州是湖北省省轄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現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公安縣、監利縣,代管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荊州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
荊州歷史悠久,是楚國故都、楚文化中心,文化遺存豐富,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荊州是楚文化的中心,楚國在此定都411年間,名列「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其精湛的絲織、冶煉、鍛鑄、髹漆工藝技術及老莊哲學和庄騷文學等大放異彩,鮮艷奪目的楚文化幾乎囊括了周代文化的大半精華。荊州是聞名遐邇的古戰場和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發生於此的著名戰事即達一百餘次。荊州人文薈萃,楚莊王、孫叔敖、申包胥、伍子胥、屈原、宋玉、庾信、岑文本、岑曦、岑參、張居正以及「公安三袁」等都是從荊州走向社會舞台而千古流芳的歷史名人。荊州文物分布十分密集,全市現有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百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處。荊州旅遊業興旺,輕工業發達。
荊州有保存較完好的古城牆,城內東西直徑3.75千米,南北直徑1.2千米,面積4.5平方千米,城牆周長10.5千米,高8.83米,共六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均建有城樓。
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邊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城池構築十分堅牢,為防止城牆因水浸腐蝕而下陷,城牆基腳全部用條石壘砌,用磚砌的城牆均用石灰糯米漿灌縫;城牆底下的兩個排水洞也全用條石砌成,洞內可容兩人並排行進;城外有護城河緊緊環抱。荊州城實屬易守難攻,故有「鐵打荊州」之說法。
I. 荊州和沙市歷史關系
在1994年之前兩者是平行的地級市,荊州是典型的農業市,而沙市則是一個工業城市,經濟地位一度令北京、天津這種大城市汗顏,1994年荊州地區和沙市市合並了,開始叫荊沙市,1996年改名叫荊州市。這座城市開始衰落,現在在湖北城市中大概排第六名。
J. 湖北曾經的沙市是和荊州合並了嗎
可是隨著時間的改變,它的發展並沒有繼續往上面增長,反而出現了沒落的現象,最終導致被荊州給吞並了。曾經的沙市後面被更改名字稱為荊州市,導致大家都把沙市給淡忘了。如今荊州發展還是挺好的,處於很優越的地段,還是屬於很重要的交通樞紐。尤其是它的旅遊資源豐富,能夠見證到很多的歷史遺跡,豐富自身的見聞。對於湖北最打臉的一座城市,曾經濟直逼武漢,如今卻落魄到被荊州吞並,不知你看完後有什麼想法呢?是否打算去荊州留下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