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人物的作文
歷史人物的作文
歷史人物的作文,寫作是一種能力,中小學的作文其實是比較好寫的,作文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已經遠超於作業的范疇,作文水平的提高還需要閱讀積累,一起來看看歷史人物的作文的範文吧。
他,豪邁率真,不隨波逐流,堅持走自己的路:他,四海為家,追求自己所渴望的自由;他,寫景記人,從本質出發,追真求實。他就是他,從來不偽裝自己,那個自由浪漫,直爽自信的李白。
他,胸懷大志,對理想有著執著的渴望,要不然也寫不出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磅礴氣勢,若是當面對著大海,洶涌澎湃的海面,心中必是滿腔熱血,目光炯炯,望向海面,然後對著大海喊出來,喊出自己的渴望和追求,我喜歡他就是喜歡他那滿腔的抱負,他勇於表達:我做我想做的,不讓我的人生留下遺憾;我走我想走的,何必在乎他人的目光。面對困難他自我鼓勵,面對現實他勇於挑戰。
每每受到困難和挫折時,他總在我的心中為我吶喊,讓我努力去面對去挑戰,有夢想,去追吧!有抱負,去實現吧!綻放吧!綻放吧!綻放出你人生最閃亮的色彩,不要再乎別人怎麼看你,你只要在乎自己怎麼看自己,讓自己替自己吶喊。
他,樂觀豪邁,即使別人不賞識他,他卻依舊可以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那份對自己的信心,對自己的認可,直爽的表達出了懷才不遇之情。在這種情況下,,他卻依舊十分灑脫,要活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於是,一篇篇千古名詩,流傳至今,耳熟能詳,讀你,就漸漸地喜歡上你那樂觀的性情,喜歡他那直言不諱,那至真的性格我尤為喜歡,把自己所想的寫出來,宣洩出那滿腔的憤然,做出了一件件我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
歷史的長河翻騰不息,其間數千年輪回,不知有多少英雄好漢。這些人宛如燦爛的群星,閃耀著奪目的光芒。更有一些英雄中的英雄,好漢中的好漢,人傑中的人傑。比如我最欣賞,最喜歡的周瑜周公瑾,就像夜幕下群星映襯中的明月。因為他是千古風流人物,古今第一儒將!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這是大文豪蘇軾對周瑜的稱贊。細細品味這幾句話,我不禁感慨,這就是戰斗的藝術!「談笑間」即可擊潰強敵,這是何等的風流,這是何等的睿智,這是多麼卓絕的軍事才能!周瑜在赤壁一戰,盡展雄才,指揮得當,擊敗曹軍。以少勝多,創造了軍事史上不朽的奇跡!思及此,不禁長嘆,大丈夫就應該像周瑜一樣,重視機遇,施展才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名垂千古!
周瑜雖為武將,卻性情溫良,舉止儒雅。他精通音律,民間常傳「琴有誤,周郎顧」。可見他風雅卓絕。最為重要的是,周瑜為人大度謙和,禮賢下士(這是正史記載,周瑜決不是小肚雞腸之人)。東吳老臣程普與周瑜有矛盾,面對資歷比自己淺的周瑜,程普常常盛氣凌人,但周瑜並不記恨,反而更加尊敬程普。日久天長,程普漸漸悔悟,對周瑜越發敬重,並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周瑜具有謙遜服人的人格魅力,這也是我喜歡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周瑜與孫策情同手足,兩人共建江東基業,又娶了喬氏姐妹,一時傳為佳話。孫策亡故後,拜託周瑜輔佐孫權。此時的周瑜,年紀輕輕就已執掌一國兵權,深受信任於內,才略施展於外,志得意滿,美人相伴,令無數人羨慕不已。但他的謙遜,讓他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直至死去。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所感慨的,是他對孫氏家族、對朋友、對兄弟的這份深重情義。我所敬仰的,是他正直,堅毅的信念。
周瑜,是我的榜樣。縱然,我沒有生在亂世,但如果我的心能夠達到周瑜的境界,想必,我也會成為歷史長河中激起的浪花,成為夜幕籠罩下璀璨的明星!
② 與成語背水一戰相關的歷史人物是誰
背水一戰 歷史上稱井陘之戰,相關的歷史人物是漢軍大將韓信和趙軍主帥陳餘
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軍和趙軍在井陘交戰,漢軍大將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擺下違背兵家大忌的背水陣,鼓吹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死裡逃生,並另調兩千輕騎趁隙奪取趙軍軍營並在軍營內插滿漢旗。趙軍想回營稍作歇息之餘驚見本營插滿漢軍旗幟,以為漢軍已經全部俘獲趙國的國王和將領們,大勢已去,於是軍隊大亂,紛紛落慌潛逃一鬨而散。
③ 盛氣凌人是何意出自於哪
【釋義】盛氣:驕橫的氣焰;凌:欺侮,侵犯。形容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高自大,氣勢逼人的樣子。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趙策》。
戰國時代,趙國剛由趙太後執政,秦國就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提出要趙太後的兒子長安君做人質,才肯出兵。太後不肯,任憑大臣們如何勸諫,太後始終不答應。最後她對左右的人說:「今後若再有人來勸我,我定要吐他一臉口水。」
趙國的老臣觸龍來見太後。太後想,這一定又是個來勸我的傢伙,心中厭惡,臉上露出怒氣,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勢,想拿他來發泄心中的怨恨。但觸龍進來後,先是表示因年老體衰,未能多來看望太後而深感歉意,而後又拉起了家常,太後以為他是來看望自己的,情緒也緩和了不少。
觸龍見此光景,便向太後說出了一件心事。他請求太後把他自己十五歲的小兒子舒棋安排在王宮衛隊,因為他喜歡舒棋,怎奈自己老了,此事就托請太後照顧。
太後見這位老臣為小兒子的事如此懇切,便問道:
「你們男人家也喜歡自己的小兒子嗎?」
「比女人更喜歡。」觸龍回答。
「女人們對小兒子才更喜歡呢!」趙太後不禁笑出聲來。
「我覺得你更喜歡女兒。你對長安君的喜歡比不上你對你女兒燕後的喜歡。」觸龍趁機說道。
「不,你弄錯了,我更喜歡我小兒子長安君。」太後坦然地說。
觸龍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轉入正題,對趙太後說:「你喜歡女兒,所以她出嫁到了燕國。你祈禱上天,希望她不要回來,指望她生個兒子繼承王位,你這是為她的長遠利益考慮。但對長安君,盡管你賜給他許多金銀,但你卻不讓他去替國家建立功勞,將來怎麼會有做君王的威望呢?你沒有替長安君做長遠打算,所以說,你喜歡長安君比不上喜歡燕後。」
趙太後聽了這番話,自知理虧,便同意了大臣們的意見,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