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學是什麼葛劍雄讀後感
歷史學可以讓我們懂得更深重,歷史更深重以後的生活來之不易,這樣子。對每一個人民,每一個更好的回味過去展望未來。
㈡ 歷史學是什麼讀後感1500字
初看《歷史學是什麼這本書》,便覺得通俗易懂,即便不是專業人士,通過此書也能更客觀的看待歷史。
我覺得此書最妙之處就是理論與史實的完美契合,每一個理論都能對應史實,而不僅僅是史實的堆砌,便於理解該觀點。作者葛劍雄先生並沒有把歷史說得多麼深澀難懂,把歷史束之高閣,而是用平常的語言去講述歷史。
譚其驤「歷史好比演劇,地理就是舞台」。某種程度上,遺址就是舞台,但在上面演什麼劇,還是決定於當年生活在這個遺址的人。其強調人民群眾在歷史中所發揮的作用,肯定人民的價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
現在我們看到的史書里記載的神話,其實是代表了不同民族對自身歷史的各種不同的記憶。神話是人們創造並傳播的,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人們的認識和觀念。
須知作小說者無論馳其冥想至何程度,而一涉筆敘事,總不能脫離其所處之環境,不知不覺遂將當時社會背景寫出一部分以供後世史家取材。
㈢ 《歷史學是什麼》的讀後感.要是作文
歷史學著作讀後感
劉平兄發來這篇座談話記錄稿,要我談點讀後感,我拜讀之後,感觸良多,不過,要把想說的話都寫下,必病累贅,故只談一點希望不算題外的話。
不知從何時起,「歷史人類學」,好像是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幽靈,在中國史學這個深潭的水面上,攪起了一點不大不小的漣漪。中國史學界好像比較喜歡討論什麼「學」的定義,記得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每次開社會史學會年會,都會有「什麼是社會史?」的討論,到最近幾屆,這種討論終於沉寂下來了,但「什麼是歷史人類學?」又成為新的話題。正如振滿兄在這個座談會上說的,我們不小心用了這個標簽,但自己其實並不清楚,也沒有興趣弄清楚,應該如何定義歷史人類學。之所以選擇這個標簽,只不過是覺得自己做的研究,有那麼一點歷史人類學的味道罷了。我們編了一本刊物,取名《歷史人類學學刊》,正因為我們不願意下定義,所以沒有寫發刊詞,而是先後刊載了張小軍、黃應貴、庄英章三位先生談「歷史人類學」的文章,主張各異,目的也是想表明我們的立唱—所謂的歷史人類學,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研究實踐。
至於為何要用這樣一個標簽,那非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有偶然的機緣,也有個人的興趣,有學術的理路,也有治學的傳統。這些,在蕭鳳霞、鄭振滿、丁荷生等人的發言中都涉及到了,我不再多談。想多說幾句的,是振滿兄提到,中山大學和廈門大學,都有深厚的社會經濟史研究基礎,同時也都有人類學的傳統,這種傳統的影響,的確是不應忽視的。近年來有關歷史人類學的議論,製造了一種印象,好像歷史學與人類學的結合或對話,是一種新潮。實際上並非如此。中國人類學從一開始就和歷史學結合得非常緊密,而中國現代史學的建立,也從一開始就深受人類學的影響。大家都知道,1920年代傅斯年先生在中山大學創辦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就是把語言學、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學放在同一機構中的。解放後中山大學歷史系中的著名教授,全部都有包括人類學在內的各門社會科學的學科背景。這些學術淵源,對我們有非常深的影響。今天,大家講到歷史人類學,就會同田野調查、區域研究或社區研究等等聯系起來,其實,這些也不是什麼新發明,劉平兄在發言中提到李世瑜、路遙先生的田野調查,就是我們非常敬佩的。《歷史人類學學刊》在去年專門刊載了當年和李世瑜先生一起在華北開展田野調查的賀登崧教授的一篇舊文,用意就是要提醒大家,我們現在提倡的田野調查,前輩學者已經有非常好的實踐,可以成為我們的榜樣。我們在八十年代中期與人類學家合作開始在鄉村做田野調查的時候,激勵我們的,不正是顧頡剛、容肇祖這些史學前輩當年在北京的妙峰山、在廣東的東莞考察的身影嗎!
近來我常常想,為何大家會產生這種把所謂歷史人類學的研究取向視為新東西的印象?到我看了王爾敏先生的《20世紀非主流史學和史家》一書時,好像明白了一點。在學術的社會里,也許有一兩種叫做「主流」的研究取向,其他則被視為「非主流」。在「非主流」沒有進入站立在「主流」中的學者視線的時候,「主流」可能就是全部;一旦「非主流」進入了視線,就可能被視為新潮湧來,然後會產生「新潮」是否會成為主流的疑慮。其實,在學術上,「主流」也好,「非主流」也好,都是「流」,但這個「流」一定要有源,不是隨意潑出之水;也一定要循自己的河脈前行,不是四溢散漫之水。學術之「流」的格局,應該像珠江那樣,盡管地理學家可能會定義哪條水道是珠江的主流,但實際上,珠江水系並無主流支流之別,幾條江河並沒有真正合流;到了三角洲的河段,主流支流更是難分莫辨,所有水道都互相交錯,互相混合,最後還是分流入海。如果我們能夠像理解珠江水系那樣那樣理解學術之「流」,那麼,很多爭論或者就可以休止了。
最後,我想用兩句也許是老生常談的話來歸納我的意見:我相信「史無定法」,但一定要「學有所本」。
㈣ 歷史學是什麼筆記
在看到這本書的題目時,就被題目吸引了。中國的史學家中,並沒有看到就歷史本身是什麼展開過專題論述,倒是更多的探討「歷史為什麼」的話題。這一區別本不是東方與西方史學的不同,究其根本,應該是東西方哲學的本質區別所在,但確實這一問題是重要的。
「歷史是歷史學家與歷史事實之間連續不斷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就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有人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關注歷史,要關注歷史學家,更要關注歷史學家所在的社會。
書的第二章,探討了歷史的社會性,與個人性。其實本質上是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問題。歷史是人的行為過程,但歷史不是某個人的行為過程,我們不能罔顧歷史的社會性,而誇大一個人的歷史作用。人在歷史進程中的被動性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我們只有根據現在才能理解過去,我們也只能通過過去,才能理解現在。使人能夠理解過去的社會,使人能夠增加把握現在社會的力量,便是歷史的雙重功能。本質上看,歷史是社會性的。
第三章,探討了歷史、科學和道德。歷史學家和歷史資料的收集者的本質不同,在於對歷史事實的歸納。而這種歷史研究的歸納方法,其漏敗實是和科學是相通的,我們要為歷史找到不止是一個發生的原因,這是歷史學家的思想性之所在,沒有這種思想性的存在,歷史的作用也就不復存在。在這里,我想到一個問題,我們劃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意義又何在呢?知識本是人類對世界的一種認知,歷史所研究的,物理所研究的,化學所研究的本都是世界的組成部分,它們本都是哲學的衍生,它們的方法本都是一樣的。
第四章的題目是「作為進步的歷史」。其實提出了一個根本的問題,歷史是進步的嗎?進步是什麼,進步是朝著一個既定的目標的前進,而歷史的確有這樣的一種方向性嗎?這一點我相信,真正傾心歷史的人,有著較他人對未來更多的憧憬與責任。歷史中的進步依靠的是人類不斷的持續的獲得性財產的轉讓,而這一過程便是進步的源動力。進步在於繼承,而不是毀滅。對於歷史的進步是一種信仰,是代表我們對於未來的信心。進步是歷史藉以編撰的科學假設。換句話說,沒有這一假設,歷史是毫無意義的。科學的假設的方法,是構建任何知識大廈的必要前提。
一 歷史是什麼?無數學者消耗著一生一世研讀著這個問題。
但我卻從來沒有研究過這個問題,因為我從沒把歷史當作歷史來看。在個人眼裡歷史異常簡單:歷史就是玄幻,一種超越現實的夢幻。
而我銀薯也正是這樣一個生活在夢幻中的人。我從不願多去理會世俗凡塵的喧囂嘈雜,我總是喜歡把自己浸泡在浩瀚無際的歷史虛無中。
有時候一天就這么過去了。而我卻依舊是生活在現實中的,當我驀然回首現實時,我就會望洋興嘆,懷念那個早已不復存在的世界。
這就鋒搜者是我喜歡歷史的真正原因,而我也自然而然的離不開歷史。 我不信佛不信道就信歷史。
有無數人問過我是不是想回到歷史中去,我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其實我很清楚的明白當我接近歷史我會清晰的發現其實歷史和現實一樣殘酷。
蒙著面紗的蒙娜麗莎總是最美的。而我也寧願把歷史當作一份鎮痛劑。
所以無論現實是多麼的殘酷,我都會迅速從中解脫出來,去懷念歷史,尋訪歷史人物的蹤跡。所以我絕對不會像海子那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即使想過像海子那樣我的這種想法也會很快的小時蒼穹。
所以我更加拚命顛簸為未來生計而活著。 人生總是那麼的無奈,而歷史卻是那麼的美好! 虛無縹緲間,還如一夢中。
二 曾經我們是威震天下的東方大國,而如今我們卻落伍了。成吉思汗的金戈鐵馬終成過去,紛紛擾擾的世界之中,我們面對的是應該如何更好更快的發展崛起。
而發展也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在發展過程中,我們的古典文化在不斷的消融侵蝕,取而代之的是不可言喻的西方文明。歷史作為古典文化的一個分支,如今早已被人忽視了。
那一天去了一趟新華書店買了兩本書,一本是《唐宋詩詞鑒賞》,另一本是《泰戈爾詩集》。而和我同行的那位同學卻在我付錢時卻指著我的《唐宋詩詞鑒賞》說到,這是什麼時代了,居然還看這個!這是什麼時代了?!曾經清華大學光華學院作個一次抽樣調查,做了一個中國的經濟發展與中國的人口素質根本不成正比的結論,而我想這其中跟文化類型的推及有很大的關系吧。
我不希望等到這一天,我們中國的經濟高度發達了,而我們卻忘記了自己是個中國人。反正我絕對是一個始終認為《唐宋詩詞鑒賞》比《泰戈爾詩集》精彩千倍的中國人。
但《泰戈爾詩集》卻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唐宋詩詞卻沒有,或許永遠也也沒有。這也是中國歷史乃至中國民族的悲哀。
三如今中國社會掀起了普遍的「國學熱」,但卻遭到了中國學者的廣泛反對。《易中天品三國》、《明朝那些事》、《於丹論語心得》、《劉心武揭密紅樓夢》被學者當作是褻瀆經典的行為加以批判。
當前面臨著西方文明咄咄逼人的攻勢,我們祖國的精英學者有必要需這么做么!無論走到哪個書店,我們都會驚奇的發現上述中國文學的新式解讀著作都出乎意料的列入了暢銷書top1、top2、top3,和當前青春派小說《悲傷逆流成河》、《烈火如歌》、《三重門》並駕齊驅,引導著中國文化主流的發展變化。這想必比那些湮沒在書櫃塵灰中所謂的正說歷史好得多吧。
畢竟我們不是研究者,而是涉獵者。歷史也是如此。
我愛易中天,愛《漢代風雲人物》,愛那個活靈活現的韓信。如今外國學者對中國歷史的研究甚至比我國學者在某些領域更精深,甚至在一些國家新城了一定數量的學派,典型的有《三國學》、《曹學》,其實不乏有經典之作,如《項羽與劉邦》、《曹操》。
突然間想起我父母在我選專業時候說過的話了,要學中文就去學對外漢語,這才有發展前途。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四 我們生活在社會潮流之中,科學技術不斷地將我們的生存環境推向高峰。如今電視劇也是越來越多了,但古裝電視劇卻是越來越少了。
無可奈何之下我只有將期望的目光投向央視,物以稀為貴,我一直期盼著每年哪怕是只有一部波瀾壯闊的古裝電視劇。而我也相信很多人都是這么想的,因此才會有了央視關於什麼類型的電視劇投票中古裝電視劇首屈一指的投票。
但我每一次看見吱吱唔唔的肥皂央劇時還是忍不住黯然神傷。不過還是衷心的感謝央視為我們帶來的一年一度的經典。
如今有很多人批判著現在的古裝電視劇總是在有意無意的篡改了歷史,當然斗爭矛頭也不可避免的指向了古裝劇的龍頭老大---央視。其實不然,這種電視劇不僅沒有扭曲歷史反而在某種意義上恰恰推動了歷史的傳播。
試想一下,一個傲然崛立的曠世英雄如果沒有風花雪月故事的渲染又如何能成為真正的英雄。在這里引用一段《大秦帝國》中描繪商鞅心理活動的文字吧:只有在白雪面前,他那不苟言笑的冷峻才會不翼而飛,才是一個本色的男人,高興了就想大笑,悲傷了就想流淚。
那是因為她那溫柔細膩而又明晰的女兒心總是象潺潺小溪,能夠滲透到他心田的溝溝壑壑,激起他的豪情,挽起他的悲傷,點燃他的心燈,化解他的失落,使他情不自禁的現出內心的本色。當熱熱的淚水湧出眼眶時,內心淤積的陰暗和綳緊的心弦便頓時溶化了鬆弛了。
我想這也大概也是金庸小說為什麼如此受大眾歡迎的原因了,而這些小說同電視劇一樣極大的促進了歷史的傳播。歷史本是枯燥無味的,而文學使它染上了鮮明的色彩,而電視劇正式一種將歷史與文學融為一體的藝術形。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歷史學
以歷史為認識對象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歷史學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關於歷史學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討,在西方屬於歷史哲學的范疇,歷史哲學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歷史學從單純的歷史紀錄發展成為對歷史的解釋和對歷史規律的探求階段。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研究的方法,但認為被研究和記錄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在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下,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過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學家開始重新定義歷史學。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提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命題,認為往事只有在當代人生活中發揮作用才成為歷史,否則是「死的歷史」,即編年史。因此,同樣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會被不斷的改寫。英國哲學家柯林武德又進一步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即歷史是歷史學家思想的反映,不僅因時代而異,也因人而異。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事件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則是歷史學家主觀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由於人主觀的局限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
史學史
我自己曾學歷史專業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適合你否。
歷史嘛,多背是應該的,但要有技巧,平時要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憶起當天所背過的內容,回憶不起的第二天就馬上看書。
不過一定不要死記硬背,否則你就一定會討厭歷史的. 何況死記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費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張時間,也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二是記不準,易混淆,張冠李戴,錯記漏記,把觀念或原理弄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
三是記不牢,容易忘,費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記住的東西,沒有多長時間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歷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
記筆記要結合自身實際,不同的科目要採取不同的策略的,
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和世界史的策略是不同的,因為每一本教材都有它的「特性」,從對真題的不斷了解當中我們也可以制定出輕重有別的方法出來。針對你提出的問題,下面我將就通常復習的十一本書給出不同的復習大體策略來:
1、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史的教材算是寫的特別經典的本子了,出版時間也比較早,所以古代史的教材可謂久經考驗而且十分經典,整理筆記時可以直接按教材目錄來歸類,用數字給知識點編碼。
2、中國近代史:這本書也挺經典的。但是近代史的研究這幾年屢出新的成果,許多觀點和對於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通觀整本教材也是以戰爭史和屈辱史居多,顯得太過於偏重,而真題所考的卻是文化方面的東西(比如近代歷史文獻),所以這本書吃透了還得找點精簡的書籍來補補課,尤其是教材上少有涉及的知識點。
3、中國現代史:這本書所佔分數的比值不大,認認真真過一下就行了。即使考到了也不要太過於後悔,因為歷史學這么考試的初衷就是「問你能記住多少」而不是「一個都不能少」,沒有誰真的是活字典,歷史學兩百大幾是幾乎不可能的。
4、世界史:六本世界史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因為沒什麼系統的世界史和他競爭了,一大幫子人搞一套教材也不容易,但他的缺陷是有目共知的:最大的毛病就是知識點太亂,無法串聯,許多名詞解釋重復出現。這樣就特別不利於考試,所以這時候藉助於考綱是有必要的,按照考綱的分類方法將知識點編目就行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考綱其實並沒有涵蓋所有考點,所以要注意有意補齊。
最後,強調:復習最好將選擇題、名詞解釋題和大題分開做筆記,因為各個題型的命題思路都是不同的,打個比方來說,四個名詞(以晉楚之間的四次戰爭為例)作為考點的話,做選擇題出你就只用記住他們的特點(比如會問楚國獲勝的一次是?哪一次發生在黃河以南?等等),作名詞解釋題可以有四種出題方式,做問答題你就要一一列舉了(比如會問晉楚之間發生過哪些重大戰役?)。
歸納起來說選擇題主要考你的排異思維,名詞解釋考你的形象思維,大題目考你的邏輯思維如果按照選擇題、名詞解釋題、和大題這樣三輪的進度來復習,既可以免去受不同思維干擾的困惑,又可以在每一輪的復習中做到有的放矢,便於把知識點分門別類,還可以免去只是單純簡單機械重復的乏味和單調。至於好不好,相信時間和實踐都可以檢驗的。 收起
筆記有很多種:如課堂筆記(又分要點記錄,課堂隨記),課後整理筆記,課後摘抄筆記等等,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筆記,可以把零散的知識收起來,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這有利於鞏固消化已學過的知識,並開闊視野,拓展思維,補充教材,突破課堂的局限,更有利以後復習,勤做筆記,做好筆記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學習途徑,那怎樣做好筆記呢?(一)做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的內容主要是老師所講解的重難點問題,如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觀點,重要結論,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例,老師板書的知識框架與線索,聽講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和疑難批註等許多內容。
決不是記下老師所講的每一句話,在黑板上所寫的每個字,而這樣實際上既無必要,又不可能。由於記筆記不能影響聽課,因此,記課堂筆記時,書寫速度要快,對歷史名詞,概念等盡量簡記,對較長的句子可抓住句子的主幹縮寫或關鍵詞,還可以自己定義一些特殊的簡單的符號來代替文字等,從而節約時間。
(二)做好課後整理筆記。課後整理筆記就是把課堂筆記進行整理,可就原筆記基礎上進行補充、修改、完善,也可重新處理,做好課後整理筆記,實際上也是一個再回顧、領悟、鞏固知識的過程,可以收到較好的復習鞏固的效果。
(三)做好課後摘抄筆記。信息時代,知識更新加快,而我們的教材,課堂提供的信息量很有限。
因此,同學們應充分利用各種現有資源和手段(圖書館、媒體、網路等),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新的歷史知識。這對我們學習歷史也很重要,開闊我們的視野和知識,培養我們的多向思維,全面分析和看待歷史現象,從而彌補教材與課堂教學的不足。
做好課後摘抄筆記,就是把通過各種途徑有針對性地搜集來的信息整理出來,進而進一步理解教材,把握學術觀點與學術動態。 課後如何復習課後復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就如何搞好課後復習提幾點建議:(一)在課堂上沒有弄懂的還未解決的知識盲點,似懂非懂的知識模糊點,課後應及時復習解決,徹底弄懂、懂透。
可以去看課本,查資料,尋找一些與之相關的練習題做做,也可以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尋求解決。(二)課後應及時做好課堂筆記整理,反復研究教材。
(三)適當做些歷史練習題以反饋自己對所學知識是否真正掌握,掌握多少,掌握程度,從而做到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四)善於歸納整理歷史知識,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可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方面進行。
1.宏觀上應把握一個單元(章)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組成,這些重大歷史事件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系,這些重大歷史事件與所處歷史階段的基本特徵又有什麼聯系,下面以第一章為例來說明,第一章共計有七節內容,共敘述了三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鴉片戰爭、第二次鴉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本章標題揭示歷史階段基本特徵: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三個歷史事件之間與本章標題的內在聯系是: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鴉片戰爭加劇了國內業已尖銳的階級矛盾,加速了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第二鴉片戰爭結束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又加速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太平天國運動打破列強將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2.中觀上,應把握重大歷史事件的構成要素,即我們對這個歷史事件應了解些什麼,以太平天國為例,我應了解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背景,興起與發展的經過、結果及其原因、教訓、性質,主要歷史功績,特點及其成因等。微觀上,把握重大歷史事件各構成要素的相關知識點,以太平天國運動的背景為例,我們應掌握以下內容:根本原因:階段矛盾的激化⑴興起的原因 外部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直接原因:自然災害嚴重。
近代史讀書筆記
《劍橋中國史》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學者撰寫的中國歷史,沿襲西方漢學研究一貫堅持的嚴謹作風,廣泛引用文獻材料,注重文獻的辨偽和考訂。由於東西歷史文化的差異,該書在許多歷史問題上提出了新的觀點和質疑,而很多問題,是我們早已習以為常而從沒有考慮過的。《劍橋中國史》共16 卷,各卷由知名學者主編,卷內各章由研究有素的專家撰寫,反映了國外中國史研究的水平和動向。
㈤ 歷史是什麼第六章讀書筆記
歷史是不斷前進的, 人的認識也是不斷深入發展的。 歷史的客體和客體都在發展變化。 理性的誕生和發展,運用,為我們歷史研究提供了擴展視野的可能。保守主義對於擴展視野 是有局限性的。 關鍵詞:主觀意識 理性 保守主義 歷史是進步的,這是眾所周知的。歷史也是變化的,作為歷史事實的研究者,歷史學家 們,有沒有及時認識到這一點,並能讓自己的方法和思想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的要求,完成 時代賦予歷史學家的使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歷史學家所站的高度,以及視野的廣度。那麼 怎樣才能擴展視野?影響擴展視野的因素有哪些?卡爾, 給出了答案, 即: 理性, 保守主義。 本章從理性的產生,發展,作用,弊端,克服理性弊端的方法等方面做了詳細的闡述。同時 也用了大量的事實解釋保守主義是如何阻止我們開闊視野的。
一 理性的產生(自我意識的覺醒) 布克哈林說,歷史是「由意識的覺醒而引起的與自然的分裂」卡爾認為,歷史是人類運 用理智來理解其周圍環境並依據環境而進行的長期斗爭。人類現在尋求理解,依據行事的 不僅是周圍環境,而且是人類自身。人把自己與環境分開來,並對環境,人自身進行思考, 即歷史,即進步,以及理性。歷史伴隨人自我意識的覺醒而產生。而自我意識是發展的。意 識的客體,歷史事實和世界,以及意識的主體,人的思維,都是不斷發展進步的,所以,自 我意識也是不斷發展進步的。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逐漸意識到,周圍的世界和法則不再是那 么神秘只能遵從的天意法則,而是可以用理性來控制和理解的法則。 人們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控制環境,控制自己的能力在逐漸增強。黑格爾也認為,天 意法則在轉變為理性法則。 (理性主義:建立在承認人的推理可以作為知識來源的理論基礎 上的哲學方法,獨立並高於感官感知。 )我們可以在把握天意的同時把握理性,運用理性來 激發人的潛力和社會的潛力。如,利用人們對金錢名利的慾望來催人奮進。對某一目標強烈 的期許而竭盡全力甚至超常發揮克服困難。 比如近代歐洲的崛起, 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影 響功不可沒。
二 理性的進步作用 歷史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結果。黑格爾對於理性提出了框架但出於時代局限未具體證 實。馬克思則發展並證實了他的觀點。他認為, 「歷史意味著以下三件事情的彼此關系:根 據客觀的,主要是客觀的經濟規律進行的事件的運動;通過辯證過程的相應的思想發展;以 階級斗爭形式表現出來的相應行動,階級斗爭把革命的理論與革命的實踐調和並團結起來」 表現出來馬克思重視規律。號召無產階級向資產階級奪權,但遇到重挫。 卡爾認為, 世紀轉折時期, 理性的主要作用不再是理解在社會中支配人類行為的那些 客觀規律,而是重新塑造社會,重新塑造用有意識行為組成社會的個人。這反映了理性的進 步,使人類由原來的拘束的遵守,變為利用理性來改造重塑個人,從而來影響社會。這也是 主觀意識的覺醒帶來的進步。佛洛依德認為,把人和社會割裂開來的歷史是不合適的。人更 不是跟社會對立的。社會是固定的,人應該去調整自己去適應社會。
㈥ 大學歷史課心得觀後感1000字,誰有,高懸賞,百度來的勿擾
以人為鏡,可以正其行;
以史為鏡,可以治其國。
這三句話充分說明了歷史對現今的重要性。
中國近現代史是指1840年以來的歷史,其中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稱為近代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是為中國近代史。
這是一段漂泊的歲月,動盪的歲月,甚至是流血的歲月中國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英勇奮斗,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在黑暗中摸索道路,在午夜裡尋求光明。他們把一生的幸福和國家緊緊連接在了一起。尤其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的艱苦的斗爭,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了民族獨立和全國的解放。經過社會主義革命改革,把舊中國那個爛攤子逐步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新中國。
這其中不乏優秀的精神品質和勝利的革命經驗,當然也有人民在這些時期犯下的錯誤,有些甚至是不可挽救的。重視歷史的研究,注意總結經驗和教訓是中國的一個優良傳統。新中國歷代領導人都如此,毛澤東同志講過,歷史的經驗教訓值得注意,他經常在全國發起「學習一點歷史」的號召。新中國總設計師鄧小平也十分重視用歷史來教育人民幹部,教育青年:「我是一個中國人,懂得外國侵略中國的歷史。」「要懂得這些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精神動力。」
「從娃娃抓起」這是我國一貫執行的方法,學習歷史也不例外。從小剛進學校 老師就教給「中國有5000多年歷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教給我們一定要愛國。知道現在上大學了,歷史課程還在繼續。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是各條戰線的生力軍。為了勝利的擔負起建設祖國的責任,我們必須了解中國的歷史,不僅要了解中國的今天,還要了解中國的昨天和前天。今後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學習好中國近現代史是非常必要的。
時至今日,這本《中國近現代史》已經跟我一起學習兩的月了。兩個月中我感受很深,有時跟著他們的成就一起歡呼,有時伴著心頭傷疤颯颯落淚。那一頁一頁歷史教材從老師口中婉娩道來,編成了一個個鮮活的歷史場景。我彷彿看見了中國人民被鴉片榨的枯瘦如柴,身無分文甚至要變賣家產妻兒;我彷彿看見了帝國主義在中國慘無人道的殺戮,放火,肆虐;我彷彿看見了大批覺醒的農民放下鐮刀鋤頭拿起鋼刀岩拿洋槍痛殺外國賊子;我彷彿看見了中國共產黨帶著億萬中國人民殺出一條血路,奔向光明。
的確,鴉片導致的傷害慘不忍睹,但沒有那慘不忍睹怎能有林則徐等官員虎門硝煙的壯闊;圓明園的毀滅的確震驚中外,但沒有那鎮震驚中外的大火,怎能換來中國人民的覺醒!!是啊,大火燒醒的是億萬中國人民沉睡的心啊!
1919——1949,中國經經歷了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此時的中國仍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要矛盾仍然是同外國侵略,中國封建制度的矛盾;農民仍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軍;工人階級,學生群眾和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這些新的社會力量發展起來,而最主要的是工人階級取代資產階級成為新式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領導力量。在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經過長期艱苦曲折的斗爭,推翻了持續半個多世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上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任務,從而為實現國家統一民族富強創造了前提開辟了道路。
那時的中國處於一個特殊的粗禪搭時期,國際環境錯綜復雜。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後果之一就是歐洲走向衰敗(德國戰敗,英法雖然戰勝但受到削弱),和美襲逗日的作為世界大國的崛起。美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對華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迅速增加。其後,日本侵略勢力日益威脅到中國。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十月革命給世界人民的解放事業開辟了廣大的可能性和現實的道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這些逐漸被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提上日程。
侵略者的野心是不會輕易被澆滅的。 果然,一戰結束不久,二戰爆發了。這一次,佔世界人口4/5的60多個國家捲入了這場戰爭。這場戰爭帶來的災難是無窮的,同時世界格局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被徹底打敗,英法被嚴重削弱,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蘇聯經過戰爭的考驗,終於成為唯一能和美國抗衡的國家。同時社會主義在多個國家贏得勝利。中國經過頑強斗爭最後也贏得了美國的扶蔣斗爭。
這時中國的經濟處於相當不利的局面。外國壟斷資本在華擴張,封建經濟占優勢地位,官僚資本急劇擴張,民族資產階級經濟狀況差,處境艱難。不過在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最終取得了經濟的獨立富強。
一個個鐵的事實告訴我們,在中國,封建社會已經過去,資本主義難成氣候,被扼殺在了襁褓里。只有社會主義可以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起來了。
發展靠經濟。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進一步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中共八大路線確定了幾個五年經濟計劃,後來主持國家事務的鄧小平也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中國正從一個農業大國轉向工業大國。一口口油井噴出石油,一幢幢工廠產出汽車,一波波港口駛出輪船,新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快速步伐向世界強國邁進。
㈦ 《歷史學是什麼》的讀後感.要是作文
「媽!」我突然撲進了媽媽懷圓肆里,小聲啜泣著,心中說不盡的委屈。媽媽對我這突如其來的親昵行為顯得手足無措。「孩子,怎麼了,有啥事跟媽說!」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輕輕地說,「孩子,媽知道,這些天缺襲來因為期中考試的原因,我看你心情一直不好,是不是考試沒考好?」她一邊給我擦著眼淚,一邊愛憐的摸著我的臉。冷風吹,月光暖。
「走,進屋吃飯去!」我拽著媽媽的胳膊,心中有些迷茫。這頓飯,我吃得很少。媽媽沒有像往常一樣逼我多吃。我靜伏腔兄靜地坐在書桌前,拿出考試卷子,望著這一片片紅叉,沮喪的要搖了搖頭。月光完全被烏雲擋住了,只是隱約透出一絲光亮。不一會兒,月亮就完全被遮住了,充斥著說不出的陰霾。
「咚咚」,「我進來了啊!」媽媽在門口大聲叫道。
㈧ 讀《歷史學是什麼》有感——對古為今用和影射史學的認識
作者深入淺出的論述了自己對歷史學的認識,本書通俗易懂。葛劍雄老師在本書中運用大量的例證,從而讓讀者對他的觀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以下是我對該書的一些認識和感悟。
歷史不僅是指過去的事實本身,更是指人們對過去事實有意識、有選擇的記錄。而對於歷史的專門性研究,就是歷史學。歷史研究不是大雜燴,也不是記流水賬,所以註定要有取捨。過去的事實都可能是歷史,但能不能真正成為歷史,還要取決於後人如何記錄。
在記錄的過程中要注意時間和空間的把握。歷史事件就像是一把沉入大海的劍,我們要尋求劍的位置切不可刻舟求劍,海面是平靜的,但海底實則暗流涌動。就像三維空間中的時間一樣,它在不斷的運動,不斷的流逝。過去與現實並不是直射關系而是折射關系。
歷史是指過去,而且是指離現在相當遙遠的過去。歷史離開現實要有一定的距離,才能夠更好的把握歷史的真實性。過一段時間,有一定階段的間隔,形成一個比較穩定可靠的說法之後,我們才能把它作為歷史記錄下來。保持一定的時間與空間上的距離目的是為了擺脫功利的羈絆、政治的束縛和視野的局限,從而以更廣闊、深入、超脫的角度來觀察和評價歷史。只有當「劍」沉入海底戚拿旁,被沙子埋沒固定在一定的位置,我們才能更好的去認識它;只有當故去的事物塵封在時空中,我們才能不受周圍環境的干擾更好的去了解它的形。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有相隔一定的時間,人們才能冷靜下來處理和分析事件。經過分析後的歷史究竟要走向怎樣的歸宿?這是值得思考的。
作者談到歷史研究和歷史應用的區別。以歷史應用為目的的歷史研究是不對的。「古為今用」中的「用」本身是一種價值判斷,並不是絕對客觀的,隨著主體的不同會發生轉變。隨著人的認識與社會需要的變化,有用和無用也完全是相對的。從來沒有絕對的有用,也沒有絕對的無用。當前對待歷史最大的弊病,就是混淆了研究歷史與運用歷史之間的界限,脫離歷史事實,一味強調古為今用,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影射史敏螞學就是這種弊病的產物。
影射史高橡學存在著嚴重主觀性,違背了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影射的過程中先入為主,斷章取義,歪曲事實,最後形成所謂的歷史結論。用自己的目標來重新「創造」歷史。影射史學的致命缺陷在於,歷史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絕對的重復是不存在的,影射史學表達的實際上是一種歷史循環論的觀點,將過去的史實和今天的現實掛起鉤來,把古人和今人做極不恰當的比附,而看不到現實絕非過去的循環或重復,因為時間、地點和條件都發生了改變。
影射史學實際上是專制政治下,學術成為政治附庸的產物;或者是在政治高壓下,不存在充分的言論自由,不得不掩蓋自己的真實思想,才使用這種辦法。總而言之,這是不好的風氣。
古為今用是人們一廂情願的為歷史研究找的歸宿。由於目的性太強,所以陷入了影射史學的迷途,從而失去了歷史研究的初心。
歷史不是單純的為社會服務,片面強調「歷史要為現實服務」,完全是一種實用主義,與影射史學是一丘之貉。歷史研究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從具體來講,人永遠無法從歷史當中學到什麼,但從抽象而言,歷史可以潛移默化地起到作用。真正的古為今用是要吸取歷史的教訓、歷史的智慧,而不是簡單的重復。正如黑格爾所講的,沒有人能夠從過去的歷史中找到現實問題的具體答案。事件發生的形式是變了,但究其本質實則是換湯不換葯。所以可以得出研究歷史的目的是:研究者需要在浩瀚的歷史事件中抽象出它的本質,它的規律。這個過程具體來說就是,抽象於過去,著眼於現在,展望於未來。
歷史是人們走向歸途的腳印,只有不忘來時的路,才會更好的認識當下和未來。
㈨ 《歷史是什麼》讀書筆記
書名: 《歷史是什麼?》【英】卡爾
出版: 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 2007
ISBN: 7-100-05177-0
作者是外交家出身的歷史學家。在這本書中,卡爾講述了歷史學家、哲學家眼中的歷史觀。
一、歷史學家的事實:我們所接觸到的歷史事實從來不是「純粹的歷史事實」,歷史學家需要一種富於想像的理解力,只有以當下的眼光看待過去,才能理解過去。
二、歷史的雙重功能:我們只有根據現在,才能理解過去;我們也只有藉助於過去,才能理解現在。使人能夠理解過去的社會,使人能夠增加把握當今社會的力量。
三、歷史與科學:向歷史學習從不僅僅是一種單向過程。根據過去研究現在也意味著根據現在理解過去。歷史的功能就在於通過過去與現在之間的相互關系來促進對這兩者的進一步理解。
四、歷史的因果:歷史學家能使這些因果關系適合其合理說明與解釋模式的能力。
五、歷史的進步意義:歷史是對過去的一種睿智的看法。
六、歷史的擴展:歷史是由意識的覺醒而引起的與自然的分裂。
第一章 歷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事實
實證主義者說,首先確定事實,然後從事實中得出你的結論。
首先,我們所接觸到的歷史事實從來不是「純粹的歷史事實」,因為歷史事實不以也不能以純粹的形式存在:歷史事實總是通過記錄者的頭腦折射出來的。
第二點更加為人們所熟知,即歷史學家需要一種富於想像的理解力(imaginative understanding),以透視正在其研究視野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握其行為之後的思想狀態:
第三點是我們只有以當下的眼光看待過去,才能理解過去。
任何一種歷史觀對於採納某種歷史觀的人而言,是惟一的可能的歷史觀。歷史是歷史學家與歷史事實之間連續不斷的、互為作用的過程,就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
第二章 社會與個人
先有社會還是先有個人的問題如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樣的問題。在研究歷史學家之前,要研究歷史學家的歷史環境與社會環境。歷史學家是個體,同時也是歷史的產物、社會的產物;研究歷史的人必須學會從這一雙重的角度來看待歷史學家。
馬克思的評論:歷史屬於無為,它既不擁有巨大的財富,也不進行戰爭。是人,擁有財富、進行戰爭的真正活人無所不為。
歷史在很大程度物唯帶上是數目的問題。個別人的行動常常達到的效果,並不是由採取行動的這些人甚至也不是任何其他個人所打算達到或渴望到達的。
黑格爾:時代的偉人是能把這個時代意志表達出來的人,告訴這個時代什麼是這個時代的意志,並實現這個意志。他所做的一切是這個時代的核心與本質;他把這個時代現實化了。
就歷史一詞兩個方面的意義而言——一方面意味著歷史學家所進行的研究行為,另一方面意味著歷史學家所研究的歷史事實——都是一種社會進程,個人在這個進程中是作為社會人而從事研究的;社會與個人之間那種想像的對立,只不過是以不相乾的東西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來擾亂我們的思想而已。山唯
布克哈特的話來說,歷史是「在另一個時代發現的一個時代的值得記錄的東西」。
我們只有根據現在,才能理解過去;我們也只有藉助於過去,才能理解現在。使人能夠理解過去的社會,使人能夠增加把握當今社會的力量,便是歷史的雙重功能。
第三章 歷史、科學與道德
首先,讓我們考察一下規律(Laws)這個概念。
(1)歷史只研究特殊,科學則研究一般;(2)歷史不傳授教訓;(3)歷史不能夠做預言;(4)歷史必然是主觀的,因為人在觀察自身;(5)和科學不一樣的是,歷史涉及宗教、道德的問題。
首先,有人斷言歷史研究的是特殊的事物、獨特的事物,而科學研究的則是一般的事物、普遍的事物。據說,這種觀點始於亞里士多德,他宣稱詩歌比歷史「更富有哲理」、「更嚴肅」,因為詩歌與普遍真理有關,而歷史則與特殊真理有關。
極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出現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如果把這些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都分別加以罩蘆研究,然後再把它們加以比較,我們就會很容易地找到理解這種現象的鑰匙;但是使用一般歷史哲學理論這一把萬能鑰匙那是永遠達不到這種目的的,這種歷史哲學的最大長處就在於它是超歷史的。
概括的問題與第二個問題緊密相關:與歷史的教訓緊密相關。概括的真正意義是,通過概括,我們試圖從歷史中學到什麼,把從一整套事件中歸納出的教訓應用到另一整套事件中去:當我們在概括的時候,我們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嘗試這樣做。
向歷史學習從不僅僅是一種單向過程。根據過去研究現在也意味著根據現在理解過去。歷史的功能就在於通過過去與現在之間的相互關系來促進對這兩者的進一步理解。
我要講的第三點是預言在歷史中的作用:據說從歷史中得不到任何教訓,因為和科學不同的是,歷史不能夠預測未來。
歷史學家肯定要概括;並且在這樣做的同時,會為未來的行動提供一般的指導,盡管這些指導不是一些特殊的預言,但卻是有效的、有用的。但是歷史學家不能預言特殊的事件,因為特殊的事件是獨特的,而且因為偶然的因素會進入其中。
我第四點要討論的是,為了在包括歷史在內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劃分出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來提供一種更加令人信服的論點。
觀察者和被觀察事物之間的互動、社會科學家和其資料之間的互動、歷史學家和其事實之間的互動是持續不斷,而且也是不斷發生變化的;這似乎是歷史學的一個顯著特徵,也是社會科學的一個顯著特徵。
恩格斯:歷史大概是所有女神中最殘酷的了,她引領她那駕勝利戰車碾過堆積的屍骨,不僅在戰爭年代如此,而且在「和平」的經濟發展時代也是如此。不幸的是,我們這些男人、女人是如此愚蠢,以致從沒有鼓起勇氣去爭取真正的進步,除非當苦難似乎幾近不合情理的時候,才會要求進步。
科學家、社會科學家、歷史學家都在進行同一課題不同分支的研究:人及其環境的研究、人對環境影響的研究、環境對人影響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相同的:加強人對自然的理解能力、控制能力。
第四章 歷史中的因果關系
當歷史學家面臨著他必須回答事件的原因時,實踐中的歷史學家會做些什麼呢?
第一個特點便是他通常會在同一事件中找到幾個原因。這就是歷史學家對問題的解釋;歷史學家以提出原因而著稱。一個話題是「歷史決定論或黑格爾的邪惡」,另一個話題是「歷史偶然性或克列奧佩特拉的鼻子」。
卡爾·波普爾教授在維也納寫了本有關科學新觀點的極有影響的著作,該書最近被翻譯為英文,名叫《科學探索的邏輯》(The Logic of Scientific Enquiry),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又用英語出版了兩部更受歡迎的傑作:《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歷史主義的貧困》。7這些著作是在反對黑格爾影響的強烈情緒下寫就的,黑格爾和柏拉圖一道被當作是納粹主義的精神鼻祖,是在反對相當膚淺的馬克思主義的強烈情緒下寫就的,這種馬克思主義是20世紀30年代英國左派的知識背景。
亨利·彭加勒(Henri Poincarè)的一部著作中,他注意到,科學在向「多樣性、復雜性」前進的同時,也在向「同一性、簡單性」前進,這種雙重的、顯然又是矛盾的過程是知識的必要條件。4這也正好符合歷史。歷史學家通過擴展和加深研究而不斷堆積著越來越多的有關「為什麼」這一問題的答案。
首先,讓我看看決定論,我把這一術語定義——我希望不會引起爭議——為一種信念,即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個原因或一些原因,除非某事中的一個原因或幾個原因發生了變化,否則不可能以別的形式發生。11決定論不是一個歷史問題,而是所有人類行為問題。
波普爾教授的斷言「在人類事務中,每一種情況都是可能的」這既無意義,也不真實。
攻擊的另一個源泉是克列奧佩特拉的鼻子這一著名的難題。這就是這樣一種理論,從總體上來看,歷史就是一連串的意外,一系列由偶然巧合決定的事件,最終可把歷史歸結於那些最偶然的原因。
馬克思:世界歷史也就帶著很神秘的性質了,倘若「偶然性」是不起作用的。這些偶然性的自身自然地歸到一般發展的過程中去,同時為別的偶然性所補足。但是加速和推遲就非常有賴於這樣的「偶然性」,其中包括著那些一開始就站在運動前頭的人物的性格的「偶然情況」。
首先,偶然性並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加速」或「延遲」,但言外之意又不能徹底改變事件的進程。
其次,一種偶然性為另一種偶然性所補足,因此,最終偶然性自我抵消。
再次,個人性格鮮明生動地展現了偶然性。
托洛茨基:整個歷史進程是通過偶然事件來折射出歷史規律的。以生物學的語言,我們或許可以說,通過偶然事件的自然選擇實現了歷史規律。
歷史是根據歷史重要性進行選擇的一種過程。再次引用塔爾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話,歷史是「一個選擇的體系」,不僅是對現實認識的選擇體系,而且是對現實原因、取向的選擇體系。歷史意義的標準是:歷史學家能使這些因果關系適合其合理說明與解釋模式的能力。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前言中一句常被援用、又常被誤解的名言:「合理的就是真實的,真實的就是合理的。」
優秀的歷史學家,無論他們是否意識到這點,都是確信未來的。除了「為什麼」這個問題外,歷史學家也會探詢「往何處去」這個問題。
第五章 作為進步的歷史
渴望對歷史進行解釋是如此根深蒂固,假如我們不對過去提出睿智的看法,就會陷入神秘主義或犬儒主義的境地。
「神秘主義」可能代表的是這樣的觀點:歷史的意義存在於歷史之外的某處,位於神學或末世觀的領域
「犬儒主義」代表的是這樣的觀點:我已經好幾次引用過這類例子,歷史是沒有意義的,或者歷史有許多同樣令人信服的意義,或者有許多同樣不令人信服的意義,或者我們可以武斷選擇意義,並把它賦予歷史。
「對過去的一種睿智的看法」。「當我們撰寫歷史時,一定要把人類事務的進步當作是科學的假設而貫穿其中」。「未來的時代將表明,不會有什麼可以限制人對自然資源控制的能力,也不會有什麼可以限制人的為人類福祉利用這些資源的智慧」。
黑格爾把歷史、自然截然地分為進步的、不進步的,從而使他遇到困難。首先,我想澄清有關進步(Progress)與進化(Evolution)之間的混亂。第二,我們沒有必要也不應該把進步想像為一種限定的開始或限定的結束。我要講的第三點是,沒有哪位神志清楚的人願意相信這樣的進步:在一條連續的直線上前進,而這中間沒有倒退、偏離和間斷,可見,即使是最嚴重的倒退對這種信仰也不必是致命的。最後,我要談論依據歷史活動而言,進步的本質內容是什麼。
歷史的先決條件是,人是能夠(不是說一定會)從前輩經驗中獲得教益的,和自然界進化不一樣的是,歷史中的進步依靠的是獲得性財產的轉讓。這些財產既包括物質財富,也包括人的控制、改變和利用環境的能力。實際上,這兩方面的因素是緊密聯系、彼此作用的。
歷史學家「想像過去,記住未來」。
首先,意味著他有能力超越其社會環境、歷史環境給視野帶來的局限
第二,意味著他有能力把視野投入到未來,以這樣的方法可以使他比那些把觀點完全局限在自己當下環境的歷史學家更具有一種深入、持久洞察過去的能力。
在未來中找到歷史判斷的終極標准。據說,這樣一種理論暗示成功是判斷的終極標准,而且也暗示如果有什麼事情現在不正確,將來也會正確這樣的意思
黑格爾的著名論斷,歷史上「只有那些形成國家的民族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
曾經適合一個時代的東西在另一個時代已經變得混亂了,並因此遭到譴責。歷史中的判斷標准不是某些「宣稱具有普遍效用的原則」,而是「最能產生實際效果的東西」。為渴望的事物而設定某些假定的抽象標准,並依據這一標准譴責過去,沒有什麼事情比這更極端虛假了。
歷史的客觀性不依靠於也不能依靠於某些固定的、不可轉移的當下存在的判斷標准,只能依靠在將來積累的、隨著歷史前進而進化的那種標准。只有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建立起一種持續不斷的連貫時,歷史才獲得意義與客觀性。
事實與價值之間所謂的兩分法。價值不能從事實之中獲得。這一陳述部分是真實的,部分是虛假的。
歷史中的進步是通過事實與價值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作用而獲得的。
真理橫跨了事實世界與價值世界,並由事實與價值這兩者的一些因素構成。
歷史的只能是在歷史自身中找到一種方向感並接受這種方向感的人寫就的。我們自何處來的信念與我們正向何處去的信念緊密相聯。
我們的歷史觀反映我們的社會觀。現在我返回到我的起點,宣示我對社會未來的信心,對歷史未來的信心。
第六章 擴展中的視野
當人們不是依據自然過程開始思考一段時間——季節的循環、人的壽命——而是依據一系列特殊的事件開始思考,而人類又有意識地捲入其並對這些事件施加有意識的影響時,歷史便開始了。
歷史,布克哈特說,是「由意識的覺醒而引起的與自然的分裂」。
現代世界的變化就在於人的自我意識的發展,這一說法或許是笛卡兒首倡其說的,他首先把人的地位確立為一種生命,不僅能夠思考而且能夠就自己的思想進行思考,能在進行觀察時觀察他自己,因而人便同時是思想和觀察的主體和客體。
托克維爾說,法國革命的靈感來自「渴望得到的那種信仰,以源自運用人類理性、源自自然律的簡單的、基本的法則來取代籠罩那時社會秩序的煩瑣的傳統習俗」。
阿克頓在一份手稿的注釋中寫道,「他們知道他們尋求的是什麼,但從不知道尋求自由」;
黑格爾紮根於這樣的觀念之中:天意法則轉變為理性法則。關於世界精神的理性目的,黑格爾寫道,人「在每一次行動中都實現了理性目的,使它成為滿足人願望的機會,其意義與原來目的不同」。
馬克思的最後推論中,歷史意味著三種事情,它們之間彼此不能分割、形成一個連貫的、合理的整體:根據客觀的,主要是客觀的經濟規律進行的事件的運動;通過辯證過程的相應的思想發展;以階級斗爭形式表現出來的相應行動,階級斗爭把革命的理論與革命的實踐調和並團結起來。
「哲學家只是對這個世界作了不同的解釋」,對於歷史學家而言,弗洛伊德的特殊意義是雙重的。首先,他的最後一擊已經讓那種古老的幻想徹底破滅了:人們斷定或相信他們的行動源自一些動機,而實際上這些動機又足以解釋他們的行動——這是有一定重要性的負面成就
其次,弗洛伊德補充了馬克思的著作,他鼓勵歷史學家在歷史中檢查自己,檢查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檢查動機——或許是隱藏的動機——這些動機指導著歷史學家對主題、時代的選擇,對事實的篩選和解釋;檢查決定歷史學家視角的民族背景和社會背景;檢查那些將要出現的形成他關於過去觀念的觀念。
讓我們從經濟學開始這種考察。
㈩ 歷史學是什麼讀書筆記
讀《歷史學是什麼》三點感悟
一、嚴謹規范又通俗易懂的詮釋與敘述
《歷史學是什麼》作豎碼為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叢書之一,普及歷史知識,提高人文素質,塑造文明、開放、民主、科學、進步的民族精神,是它的根本宗旨。《歷史學是什麼》一書,以中國本土學術資源的挖掘為基礎,從歷史的來歷、歷史的類型、為什麼要了解歷史、怎樣學習和研究歷史等四個方面,用相對通俗的語言,把較為深奧的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方面的知識傳授給了普通受眾。
例如,關於「歷史」的來歷。「歷史」這個名詞來自日語,盡管者兩個中文字在中國已經用了至少3000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大量引入西方的科學概念,其中包括history歷史)繁體字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人腳穿過一片樹林,表示時空的移動;《說文解字》「歷,過也,傳也」。《禮記》中將「過也」對應為日月星辰的移動,用來確定年月和季節。有了名詞「歷法」。史在甲骨文表示一種特殊身份的人或特殊的職位。《說文解字》中說「史,記事者也,從有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態度用右手記事。19世紀末之前「歷」與「史」關系密切,但屬於兩個系統。「歷史」作為一個固定的詞彙開始使配猛用(1901年,梁啟超主持的《清議稿》),實際上日語是借用了漢語古籍中已有的固定搭配。這種嚴謹規范又易懂的解釋有助中學歷史教師的教學工作,尤其啟迪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教學。如必修三專題六。
又如,今天,「學歷史有什麼用」這樣的話題仍然是不少青年讀
者想提的問題。法國歷史學家布羅代爾說:「歷史學不應當熱衷於民族主義的編造(民族主義是常常應當受到譴責的),也不應當只沉湎於人文主義(盡管人文主義是我所偏好的),重要的問題在於,如果歷史學消失,國民意識也將因此不能存續,而如果喪失了這種國民意識,法國也好,義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獨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我以為說到了歷史學最高和終極的作用。試想,如果沒有我們先輩史學家留下的浩如煙海的史籍和史學著作,今天的中國人就不知道三皇五帝、秦皇漢祖、唐宗宋祖、唐詩宋詞等等,也就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是中國人而不是美國人、紐西蘭人,世界上更沒有所謂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在《歷史學是什麼》一書中,作者引述了近代史學家梁啟超《新史學》中的一段話,也表述了同樣的意思:「史學者,學問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今日歐洲民族主義所以發達,列國所以日進文明,史學之功居其半焉。」作者辟出了《為什麼要了解歷史》一章,從「董狐的力量」「春秋筆法」「太史公的地位」「《資治通鑒》:歷史的資治作用」「古為今用」「影射史學及其遺風」「走出廬山」「歷史的智慧」「從歷史看未來」九個方面,娓娓道來,闡發了學習歷史的意義。從中我們了解到,早期的史家像董狐、齊太史四兄弟為了秉筆直書歷史,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前赴後繼;司馬遷「隱忍苟活」,為的是寫出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史記余賣哪》。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傳承,有賴於這樣一批史家的貢獻。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