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課堂上如何突破難點

歷史課堂上如何突破難點

發布時間:2023-03-22 03:07:42

A. 論文:初中歷史如何突破難點達成教學目標

一、鑽研教材,了解學情。
在課堂教學之前,必需要認真研讀教材,明確本節課要教學的目標是什麼?內容是什麼?可以採取哪些教學方式?然後再了解所任教班級學生的大致情況,如學習能力,操作能力。從中分析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那些困難?結合教學內容確定教學重點。
二、確定主題,把握重點。
每一節信息技術課的技能目標基本是固定的,但教學主題卻是可變的。我們在確定或選擇教學主題時,要把握其中的教學重點,抓住這個關鍵性的知識點,圍繞主題進行展開,讓學生在活動中去完成主題任務,在任務中去體驗和操作關鍵性的知識點,即教學重點。
三、以舊引新,突破難點。
任何新知識新操作技術的學習,都是基於原有知識結構的。所以我們在教學時,特別是對一些難點部分,要做到有層次感,可將其分解成若干分小活動,從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引導,步步為營,逐步提升,從而幫助學生拓展原有的知識結構,達到構建新知的目的。

B. 如何突破歷史教學中的難點

歷史教學如何突破重難點
參加工作剛一年,接的是初三的歷史。邊摸索邊實踐,發現很多學生對歷史問題只知皮毛,而沒有深入理解問題。我認為是在教學中沒有突破重難點。只是把歷史當做了記憶的一門課。從網上看到了很多突破重難點的方法,覺得很好,現總結如下:
一、歷史假設法:
就歷史科學本身來說,是不容許假設的,但從歷史教學來說,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引起學生思考的興趣,可以進行假設性的提問。例如《美國南北戰爭》中南北雙方的經濟制度矛盾、內戰的爆發是課文的重難點,筆者在教學中曾這樣假設:假如有一個北方的資本家在美國的南方開了一家織布廠,這家工廠有沒有發展的可能性呢?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後進行交流,有的說「他買不到原料,因為棉花控制在南方的奴隸主手中,他們要把棉花賣到歐洲去」,有的說「他織出來的布沒人買,因為南方大量的奴隸買不起棉布」,還有的說「他找不到幹活的自由勞動力工人,因為南方實行的是奴隸制」,這樣,通過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使學生在討論中對美國內戰的原因和性質就理解得更加具體了。
二、分設台階法:
如何幫助學生認識近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無產階級政權性質,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因為世界史中的國體與政體、議會和政府、國家政權的性質等問題本身就超過了學生現階段的知識水平,教師可以階級面對面的生死搏鬥?(2)巴黎公社組織機構的組成成分怎樣?(3)公社採取了哪些措施?措施為哪個階級服務?(4)為什麼說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性質的政權?這樣學生沿著台階步步深入,從而學得順利,記得深刻。
三、列表對比法:
比較是人們通常運用的一種認識事物的方法,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徵。世界近代史上亞洲有兩次性質相同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然而,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了,中國的戊戌變法卻失敗了,這一內容對學生來說顯得難以接受,如果教師將兩次改革的內部條件、社會背景、力量對比、政策實施、國際環境等方面內容列成表格加以對比的話,那麼上述結果的出現也就極自然了。這種對同一特徵或性質相近的歷史事件進行的對比,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裡,從現象到本質,從而能幫助學生找出歷史事件之間的必然聯系,教師如果在教學中經常採用比較的方法,那麼無疑可以啟發學生思維,促使他們向知識的廣度、深度發展。
四、直觀圖示法:
此法適用於理論性較強和較抽象的教學內容。如:「奴隸制的確立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這一內容,如何引導學生從生產力水平發展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依次展現如下的一組內容:(1)原始社會時人們製造的粗糙石器(2)我國商代的精美青銅器、陶器、玉器(3)殷墟平面圖和古巴比倫城(4)大規模奴隸勞動的場面和生產中精密分工的場景。教師同時根據直觀的畫面進行講解,在歷史畫面的不斷再現中,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理論知識和較抽象的道理,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同時這種直觀教學法也較符合中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規律 。
五、揭示矛盾法:
世界近代史上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漫長斗爭過程中,聖雄甘地曾倡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其中的「手紡車運動」這一內容可幫助學生來認識印度人民反抗斗爭的正義性,教學中可以利用教材的插圖提出問題「遊行群眾隊伍中推的是什麼模型?20世紀30年代的印度人民還在提倡手紡車運動是不是社會的倒退?從而在設置矛盾的情境中引發學生的思考,最終理解運動是保衛印度民族工業抵制英貨的愛國運動這一性質。
六、數字計演算法:
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卻是個短命的王朝,在學習這一段內容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用數字計算的辦法來說明問題:「打匈奴、築長城,約征發了30萬人;攻打越族、開發南方,約徵用了50萬人;築阿房宮、驪山陵,約徵用了70萬人,這樣就是約150萬人了,而當時秦國總人口大約2000萬,如果男子占人口半數的話,那就是1000萬人,再減去老的、少的、病的、殘的,青壯年勞動力最多也就四、五百萬人光景,男子勞力不夠用的時候,甚至婦女也被征……」這些數字對學生具有極大的啟示性,通過數字的計算比較,進一步深化了教材,使學生能夠深刻地認識到:秦末農民起義決非偶然,而是秦的暴政引起社會矛盾尖銳化的必然結果,因此秦王朝的短命也就極自然了。
七、形象類比法:
打開初、高中任何一冊歷史教科書,你都會發現為數不少的插圖。眾所周知,圖畫是課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圖畫對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復雜的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所學的歷史內容並形成概念,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主動性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在無疑處設疑,則無疑能夠推動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內驅力,為教材重難點的突破作鋪墊。如「洋務運動為何未能使近代中國走上富強道路」是中國近代史學習的一個重點又是一大難點,使用 「洋務運動」內容中的「天津機器製造局」等插圖就可形象地淺化這一重難點,教師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從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機器製造局在外觀上是中國封建傳統宮殿式建築為主,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廠房和高大煙筒,對此教師可加以啟發,由學生思考這一建築的特點是什麼以及與洋務運動在本質上的相似點,即洋務派只不過是將西方資本主義先進生產力的枝芽嫁接到了滿清封建主義腐朽的病枝上,又怎能「師夷長技以自強」,學生在這種形象類比的輕松一笑中,深刻地認識了洋務運動的本質所在,可以說這一插圖正是教材深層次的隱性內涵所在,也是編者插圖編配的意圖所在。

C. 如何運用多媒體突破歷史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摘要: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教學中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於課堂教學之中,能夠激發和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突破教學重難點。

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輔助教學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優化課堂教學,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對我們教學過程的各環節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多媒體;網路技術;運用;突破教學

由於多媒體技術具有視聽結合、手眼並用的特點以及擁有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因此,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既是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成為了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1]。

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利於創造優美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進而改變傳統教育的單調模式,切實推進素質教育。

1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著力點

1.1激發學生興趣

多媒體技術,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果要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親自參加學習實踐,就必須首先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2]。

多媒體的使用可以提供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教學信息,容易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進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

1.2突破教學難重點

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助於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使用多媒體,應恰當、准確地把握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演示契機,為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突出訓練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有效地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服務,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3]。

如書60頁的場景1,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在備課、課件的設計和製作應精心設計和准備,才能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當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1.3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助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利用多媒體技術,要充分啟動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性和操作能力,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瞬間展示大量的信息,及時把新信息傳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這樣,多媒體的使用就具備和發揮了發展學生思維的功能。

1.4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在教學中,應廣泛藉助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素材,更多的練習和表現自己能力與成就的機會。

同時,也為教師提供及時獲得學生准確、真實的學習成效和學習態度及反饋信息的方法和途徑[4]。

教學中用黑板能生動地講清楚的問題,最好不要去搬弄計算機,過多過濫的電子板書容易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另外,教學過程是十分復雜的細膩的過程,也是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構建知識的過程,更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多媒體是沒生命和情感的物體,所以談不上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隨時隨地有針對性地與學生交流,必要的分析過程和運算推理過程還應通過板演充分展現給學生。

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做到認知與情感的統一,使用計算機在課程教學中真正起到輔助的作用。

D. 怎樣突破課堂的突破重難點的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如何突出教學重點, 突破教學難點?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
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的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的,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首先要吃透新課標。只有明確了這節課的完全知識體系框架和教學目的,並把課程標准、教材和教師參考書整合起來,才幹科學確定靜態的教學重點難點。
其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巧的狀況;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汪脊碧礎上,作出預見,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時的困難、發生的問題,以便對症下葯。避免教學中的主觀主義和盲目性,切實做好理論接洽實際。從而確定好自己困舉的課堂教學科學切合實際的靜態和動態重點難點。例如,當原來確定的難點絕大多數學生並不感到難以理解時,教師就不必再在這個問題上花過多時間和精力。再如,當學生提出教師事先未估量到的疑難問題,教師要精確看待,不要帶有應付性的態度去應付學生所提出的問題。
在教學中如何突出教學重點, 突破教學難點? 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
在長期歷史教學實踐中,我以為「導」、「聯」是突破教學重難點最有效的方法。
善於引導。善導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問題症結和難點實質,用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語言多角度地啟發學生,使之發生多方野拍聯想而有所感悟。疑難、重點問題的多樣性,決議了引導手腕的多樣性。一方面,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引導既可以導之以趣、導之以思、導之以情,也可以導之以理、導之以法。另一方面,由於教學內容的多重性,教學難點的多樣性,思維方式的多向性,決議了教師引導方法需要多變。所以,教師須多備幾手「導」的技巧,以便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例如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運用講故事法、觀看影視法、類比法等。

E. 怎樣上好一節歷史課

怎樣上好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是課文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統一,是歷史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的結合。

第一、歷史課堂教學要注重關聯,講清發展,突出結構,理清條理。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歷史的發展。在課堂上,教師除了講清塊狀的知識點外,還要注意縱向(或橫 向)的聯系,突出關聯,講出「發展」來。所謂關聯,應該有三個方面:1.兩堂歷史課之間的關聯。2.一堂課 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3.歷史與現實的關聯。前兩點教參上多有說明,而後一種聯系,教師一般不夠重視。如 目前國內外重大新聞、古今中外科學文化知識等,都可作為聯系課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章, 課謹蠢文中提到的首次用於戰爭的簡陋的飛機、笨拙的坦克、遠程大炮等武器,教學時可聯系現在先進的水陸兩用 坦克、隱形飛機、海灣戰爭中的「飛毛腿」和「愛國者」導彈。教師略加講解,學生即可饒有興趣地了解到武 器發展的粗略歷史,明白現代技術的巨大進步給未來戰爭帶來的殘酷性。

第二,要有較好的課堂檢測形式。

不少歷史課缺乏檢測,即使檢測,也是一背了事。事實上,好的課堂檢測對課堂教學有補充、深化作用。 在實踐中,我者嘗試了兩種形式的檢測:一種是巧妙利用板書,檢測基礎知識。在板書時,教師可對簡單而學 起來又易錯的地方,以填空題的形式列出,讓學生練習。另一種是設問答疑方式。可以採用教師提問題讓學生 解答,或學生提問題讓教師解答的方式進行。

第三、歷史教學要突出形象性與情感性特點。

初中教師面對的是12~16歲的青少年。歷史課堂輪凱上,他們願意聽、樂於記形象性強的人物事跡和故事。教 師授課時就應緊緊抓住這一特點,因祥桐陪勢利導。講歷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氣氛,要講得有聲有色,要把簡單枯燥 的文字變成生動具體的場面;講歷史人物,則應突出人物鮮明而富有特色的個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鮮明 、突出。如講《火燒圓明園》一節,可這樣敘述:「侵略者焚燒圓明園的大火,延續了三天。黑色的雲團長達 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飄盪在整個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滿了大街小巷,到處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發 生了日食一樣……圓明園,這座被稱為『萬園之園』的藝術傑作,這座中國歷史上最宏偉、最精美的皇家園林 ,就這樣被這群野蠻的侵略者燒毀了。」這里,有對具體情景的描述,有對精美無比的圓明園被燒毀的嘆惜, 更有對侵略強盜野蠻行徑的控訴。像這樣有聲有色的敘述,學生怎能不受到強烈的感染呢?
如何上好第一節歷史課 張立新
對於剛上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歷史是一門新課。因為,小學沒有開設這門課,這或許會給他們帶來一點新鮮感。但是長期以來,人們普遍存在一種偏見,認為歷史只是一門副科。什麼是副科?就是與所謂主科,如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相比,不是那麼重要的科目。既然不重要,那學生自然就會認為不必要那麼認真學了。這種陳舊思想,不僅挫傷了學生學習歷史的新鮮感,也給歷史教學帶來不少的困難。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如何上好七年級的第一節歷史課,是七年級歷史教師值得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七年級學生不像高年級的學生,接觸過這個科目,有一定的了解。對於一個新科目,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而教師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生把這種好奇心和新鮮感繼續保持下去,以提高他們對學習歷史的興趣。下面,我以自己上的第一節導言課為例,談談如何上好第一節歷史課。

在第一節歷史課上,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以提高他們對學習歷史的興趣呢?我在向學生充分「推銷」自己後,直接就跟學生說:「這是我們的第一節歷史課,我們不學習書上的新內容。」學生覺得很奇怪:「不學習書上的內容,是讓我們自習嗎?」我說:「這節課我們聊天,我們就聊『歷史』這兩個字?」學生說:「老師,你不是在騙我們吧,『歷史』這兩個字能聊一節課?」學生帶著懷疑的眼神看著我。我說:「不信?我們看著吧。我們聊『歷史』這兩個字,不得不說『WWW』。」學生鬨笑:「老師,你不是教我們上網吧,什麼『WWW』,我們上網早就會用了……」我說:「此『WWW』,非彼『WWW』……」學生馬上被我風趣的語言給吸引住了。「那麼,什麼是『WWW』呢?」

什麼是歷史(What)?這是第一個「W」。學生恍然大悟:「哦,這就是老師說的第一個W」。接著,我讓學生討論什麼是歷史。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學生一開始面面相覷,後來便有幾個膽大的學生站起來回答,有的講「歷史就是過去是事情」,有的講「歷史就是以前」,還有的講「歷史就是古代發生的事情」,對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我表示充分的肯定。我說:「同學們的回答很正確,為什麼開始不敢說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同學有時把簡單的問題想得太復雜了,對吧?其實歷史這概念很簡單:幾千幾萬年前的事叫歷史,幾十年幾百年前的事叫歷史,你們的昨天,對今天來說,也成為了一個歷史……記住: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不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啦!」。這樣學生明白了,原來過去了的事情,都可以被稱為是歷史,自己也是歷史中的一個人。就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被激發出來了。

為什麼要學歷史(Why)?這是第二個「W」。對這個問題,我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先讓學生討論。有了第一個問題討論的經驗,此時,課堂氣氛有所活躍,學生的思維開始被激活,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可以增長知識,有的說可以汲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還有的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等等。在聽取了學生的發言之後,對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同樣表示充分的肯定。我說:「同學們,你們想聽聽老師的觀點嗎?」學生大聲說:「想!」為什麼要學歷史?我給學生總結了兩個理由:(一)

中考、高考的需要。

學生說:「老師,這也是個理由,太簡單了吧?」我說:「我剛才不是跟你們強調了嗎,我們不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如果不用考試,我們課堂還要學這門課嗎?這個不算理由嗎?」學生鬨笑,課堂氣氛明顯活躍了。我說:「現在的中考,歷史是一個必考的科目。以後上了高中以後,選文科的同學,歷史也是一個必考的科目」。

接著,我簡單地向學生傳達了這些年來的中考、高考方案,強調了歷史學科的重要性。經我這么講解,學生才開始明白:原來,歷史並不是他們眼中、口中的副科,而是跟......>>
如何上好一堂歷史課
在歷史教學中,我認為教師要上好一堂歷史課,首先要把握好歷史教材的深度,更要把握好調動學生的廣度;其次要把握好課堂訓練的密度;最後,要把握好教學藝術的力度。

一、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

要挖掘好教材的深度,首先要吃透教材和大綱,明確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思想教育)和編者意圖。弄清知識體系和教材結構,熟悉教學內容,把握重點,難點。其次掌握學生情況,有的放矢。由於學生基礎不一,教材撐握的深度應有分寸。否則是對牛彈琴。顯然這里所說的挖掘教材深度並不是越深越好。關鍵是不要做夾生飯。應做到深淺適宜恰到好處,讓學生感到津津有味,能最大限度地獲得知識。

二、要把握好調動學生的廣度

抓好調動學生的廣度是區別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應試教育只注意調動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落實好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氣氛的好壞關鍵要看調動學生的廣度,要使每個學生都處在積極的學習之中。從目前情況看,課堂上滿堂灌,唱獨角戲的現象不多了。如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許多教師仍覺束手無策,在課堂上仍看幾個尖子。教師提問,學生發言的,老是那麼幾個人,對大多數學生從不過問。學生情緒低落。課堂氣氛沉悶。師生活動脫節。有些學生即使想主動學習,也因教學目標過高和方法不對胃口,只是騰雲駕霧,一堂課下來,不知所雲,收獲甚微。要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全面考慮如何因材施教,分類指導,課堂上要善於啟發各類學生,特別是那些成績差的學生,把轉化學困生的工作做成功了,才是個合格的教師。

三、要把握好課堂訓練的密度

課堂訓練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講練結合是課堂教學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抓好課堂訓練的密度是落實知識體現學生主體,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一堂課就做到訓練內容好,方法得當,密度大,這樣效果就會必然好。從當前課堂教學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看完全沒有課堂訓練的課很少發現。主要是課堂訓練的密度不足,主導和主體一頭重一頭輕。在多數情況下,仍然存在著講的多,練的少,重灌輸,輕引導,把學生當成被動的接受器。

一堂課應該內容好、方法得當、密度大。講、想、練三者不可偏廢,教師講給學生指出的方向,起到引導作用。重要的是學生要吸收,消化,讓學生能力有一定提高,做到學以致用。

四、要把握好教學藝術的力度這里是就教學藝術給人的感染力而言,抓好教學藝術的度就是捉高課堂效率的關鍵。教學藝術強,給人的感染力就深;相反,教學藝術差,效果就蒼白無力。教學藝術的魅力就和我們看電視劇一樣。一部好的電視劇,如果只是乾巴巴地把角本讀給人聽,印象一般不會深刻。但如果配合角色、活現,就會給人終身難忘的深刻的印象。

總之,把握課堂教學中的度,雖然不是課堂教學的完整的評價標准,也不失為課堂教學所必須考慮的四個方面。它是上好歷史課的關鍵。你若能達到這一點,你的歷史課堂教學更會錦上添花。
如何上好歷史課的教學反思
1、保持歷史課的生動性,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很多學生認為歷史課很枯燥,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他們無形中覺得很累,不願意開動腦筋,這時,生動通俗的語言就顯得極為重要。

(2)、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個小故事,調節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 尊重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學生保持學習興趣的保障。

,在教學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給他們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即使在學生回答錯誤時,也是平心靜氣地指導他們重新認識和更正錯誤。這樣,從上第一節歷史課起,就要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合作關系和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建立起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

努力改變學生原有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答案由自己歸納得出。我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制,讓他們主動地去認識、學習和接受教育影響,從而達到所預期的學習目標。我在課堂教學中還將努力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學習的發展創造各種條件和機會,促進他們去主動學習、主動發展,並給予適當的點撥和引導,讓學生學會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不斷提高每個學生的自主性。並且還要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尤其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總之,教師只有認真細致地去鑽研新課程所規定的內容,備好課和備好學生,多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虛心學習其他教師的長處為我所用,才能更好的上好每一堂課,不斷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水平,不斷的反思,才能不斷的進步、
什麼是一節好的歷史課
一節好的歷史課是什麼樣的?

我們能見到的評價標准有很多。有的面面俱到,從課前預習到課後檢測每個環節都有一定的目標要求;有的突出特色,或者強調自主學習,或者強調研究學習,或者強調情境學習……。眾說紛紜,很難有統一的完美方案。其實這個問題不應該讓老師來回答,去問問學生,一個學校那麼多歷史老師,你喜歡哪個?為什麼?通過學生的回答,我們就能總結出學生需要什麼樣的課堂,老師該如何去做。據調查,學生喜歡歷史課的理由有:好玩、不枯燥;老師人很幽默,長得帥;能學會思考,增長認識;能解決學習的困難等等。這些話看起來很平常,但它揭示了學生眼中一堂好課的標准:引起學生興趣;贏得學生喜歡;提高學生能力;教給學生方法。做到了這幾點,一節好的歷史課就不在話下了。

一、引起學生興趣

「歷史都是過去的事情」,距離學生年代比較遠,按照課本講出來往往變得很枯燥。不能身臨其境、設身處地的感受,引不起學生興趣是導致學生厭惡學習歷史的重要原因。歷史課堂教學如果能夠合理創設有效的歷史「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和歷史場景的體驗,實現歷史的「重演」,就能激起積極的學習情感,進而達到落實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歷史思維的培養目標。

我校宿春娣老師在《鴉片戰爭》一課就運用了情境創設的方法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在講到《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英國貿易狀況》時,她是這樣說的:

英國欲將大機器生產出的商品打入中國市場,當面對著新奇的洋貨,一個中國家庭出現了這樣的對話:

兒子:爹爹,街上賣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親:好看管什麼用?結實才行。

兒子:那洋布又細又結實。

父親:光結實管什麼用,便宜才行。

兒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親:再便宜也要花錢,媽媽給你織,咱一文錢都不用花。

宿老師通過創設一個中國普通家庭關於英國輸入洋布的對話場景,生動再現了鴉片戰爭前中英正當貿易的狀況。這種教學方法符合了學生的實際認知和生活體驗,彷彿就是他們自己家庭每天都會發生的關於社會問題討論的再現,一下就拉近了距離。通過這段簡短的對話,把「鴉片戰爭前中英正當貿易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 *** ,英國處於入超地位,不得不通過罪惡的鴉片走私來扭轉貿易逆差」的歷史結論讓學生在興趣中輕松地接受了,避免了傳統教學糾纏於「自然經濟」、「出超」、「入超」、「貿易逆差」等概念的枯燥教學。

我校欒艷老師在《太平天國》一課的講述時也運用了這樣的方法來突破難點。她是這么講的:

李富貴是個廣西桂平的農民,今年18歲。前幾年,他和同村的幾個夥伴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又跟隨太平軍參加起義。到天京的那年冬天,《天朝田畝制度》頒布了,李富貴和夥伴們十分高興。

李富貴家裡一共五口人,他是家中的老二。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12歲的弟弟。他很想知道,按照制度規定,他們家裡可以分多少田土?

一晃收獲的季節到了,不用交租給東家了,全家都很興奮,但又聽說除了留足吃的糧食,其餘的通通要交到天國的國庫去。娘發愁了,大姐年底該出嫁了,拿什麼去辦嫁妝呢?卒長說不用愁,這些費用都由國庫統一開支。

《天朝田畝制度》頒布沒多久,大夥的高興勁兒過了,很多人開始懶散,你說這是怎麼了?

看完「研習材料」和「情景再現」後,想一想,怎麼理解李富貴一家「高興、興奮、發愁、高興勁兒過了」這些心情?

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認識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傳統講法就是引用《天朝田畝制度》的歷史資料,從太平天國的土地分配製度和產品分配製度來說明太平天國這個改造國家方案的革命性、局限性和空想性,進而證明這個方案行不通。這種教法對於難點的突破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和歷史思維能力,不容易引起學生共鳴,從而使課堂變得枯燥乏......>>
如何上好歷史課
多講講聞人趣事,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或者說是小說杜撰

在講課的時候多穿插一些這樣的小故事我想會吸引很多同學的

在講到某個歷史事件的時候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甚至可以讓學生「穿越附身」到某個歷史人物身上,讓學生可以思考揣摩這一事件人物心理啊什麼的

甚至可以自己憤青一些,發表自己的言論,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一些看法。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節歷史課
高中歷史千萬不要給學生念書,學生不是第一天上學,而且辨別觀念開始成熟,時間一長上課效率會大打折扣(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老師,高一歷史自學的)誤人子弟啊!!!

作為第一堂課,可以和學生隨便探討一些歷史問題(不要無聊的講些未解之謎——學生大都看過吧,某個人某件事或者現代生活折射的歷史等等)稍微跨學科沒關系,別扯太遠就行,切記和某一個人暢談或一個人誇誇其談,注意調動學生的好奇及探究心理,可以把一些高一歷史內容悄悄串進去,忌多。一談話形式的課堂氛圍會給你以後的教學帶來結實的基礎。

上面純屬作為一個學生的感受,我受過太多的害,不想更多的學生痛苦的「抉擇」,貌似嚴重了,O(∩_∩)O哈哈~!!放鬆沒那麼嚴重!

F. 中學歷史教學重難點的反思

對於歷史的重點難點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教學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學歷史教學重難點反思以供大家學習。

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首先要吃透新課標。只有明確了這節課的完整知識體系框架和教學目標,並把課程標准、教材和教師參考書整合起來,才能科學確定靜態的教學重點難點。

其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的狀況;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作出預見,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時的困難、產生的問題,以便對症下葯。避免教學中的主觀主義和盲目性,切實做好理論聯系實際。從而確定好自己的課堂教學科學切合實際的靜態和動態重點難點。例如,當原來確定的難點絕大多數學生並不感到難以理解時,教師就不必再在這個問題上花過多時間和精力。再如,當學生提出教師事先未估計到的疑難問題,又需要在課堂上講請楚時,這些地方就是教學的難點。

如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

在長期歷史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導”、“聯”是突破教學重難點最有效的方法。

善於引導

善導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問題症結和難點實質,用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語言多角度地啟發學生,使之產生多方聯想而有所感悟。疑難、重點問題的多樣性,決定了引導手段的多樣性。一方面,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引導既可以導之以趣、導之以思、導之以情,也可以導之以理、導之以法。另一方面,由於教學內容的多重性,教學難點的多樣性,思維方式的多向性,決定了教師引導方法需要多變。所以,教師須多備幾手“導”的技能,以便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例如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運用講故事法、觀看影視法、類比法等。

善於聯系聯想

善聯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盡快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背景和經驗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對學生來說,書本知識都是間接經驗,它只有和直接經驗相結合,獲得直接經驗的支持和幫助,才能學得牢固扎實。所以,教學不宜空講知識,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那樣只能弱化教學效果。善聯,一要聯系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將時代的氣息引入課堂。二要聯系學生以前學習並掌握的舊知識。這些舊知識既是新知識的生長點,也是新知識的固著點。因而在教學中要著眼於教學內容的縱橫聯結,注意教學內容的整體與局部、前與後、因與果的銜接與遞進,在聯系中將新知識融為一體。三要聯系教師自身的學習感悟。教學既是教與學的傳導過程,也是師生雙向交流溝通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若能聯系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感悟,適時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自己化解難點的做法和體會,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學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徹,聽得有味,學得有趣,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

總之,教學方案的編制,教學方式的選擇都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難點,以效益為核心。唯有如此,實現有效教學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歷史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我們的歷史是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麼,歷史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想式教學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並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首先溫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先通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通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可以鞏固舊知識。

其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系各學科的知識)。歷史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繫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的發展的歷程,是歷史;歷史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范疇;地理與歷史更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了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現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例如,講到英國侵佔西藏地就可以提到《紅河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表現西藏民風的純朴,武器的落後,但這種武器並沒有使他們屈服於列強,而更激起他們捍衛民族,捍衛國土的高尚氣節。講到華盛頓創建美國的赫赫戰功,同時謝絕連任,就可以提到當今熱點布希再次當選總統,但美國歷史上沒有連任三任的總統的貫例。講到《文學藝術》部分,可以提到中央2套的《鑒寶》,讓他們知道中國文化遺產的價值,還可以起到保護中華文化遺產,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責任。

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想像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於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並作出判斷的能力,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史信息。可以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可以鞏固舊知識;甚至可以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准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為老師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時代信息。不過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於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間回答出要點。

G. 初中歷史如何依據課標突破重難點ppt

如何講授初中歷史教學重難點問題 一、教學重點難點的新認識教師對教學內容處理時,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這是因為歷史知識浩如煙海,無所不包,盡管作為中學歷史課程的內容已經篩選,但仍然很龐雜,且中學歷史教學中存在教學內容重與課時少的矛盾,故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分清主次,區別輕重,突出重點,解決難點。1、確定教學重點難點的依據教學目標(課程標准)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首先要吃透新課標。以前中學巧薯歷史教學目標更多強調掌握歷史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確定教學重點更多地是從歷史學科的角度出發,將某一歷史知識是否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有重要作用或影響作為確立教學重點的依據,或者是從教科書的體系出發,將歷史知識做出比較,確定重點,很少講歷史學科特點與基礎教育特點結合起來考慮。新的歷史課程標准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確定為教學目標。只有明確了這節課的完整知識體系框架和教學目標,並把課程標准、教材整合起來,才能科學確定靜態的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實際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教學重點尤其是教學難點是針對學生的學習而言的。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的狀況,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例如,在我講授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4課《難忘九一八》一課時,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的主要內容:九一八事變的原因、經過、後果;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西安事變的內容和歷史意義。這一課的難點在於體會東北人民和張楊將軍的愛國精神,認識中國革命的艱難曲折。這一難點的突破是對學生進行良好愛國教育的內容。本課主要任務是在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愛國教育。此課內容表面上看不多,主要是讓學生懂得九一八的原因、過程、後果、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原因和歷史意義。了解愛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做。我做了非常充分的課前備課,尤其是課題相關的素材,自我感覺很好。我開始了上課,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感覺到,同學的思路好象亂攔不跟著我走,而是跟著大屏幕走,他們只關注課件中的視頻動態,對於課本上的知識點他們卻忽略不思考。特別是在課堂上,同學們表現出了對西安事變中的兩個將軍情況非常關注,而這一點,在我的課件上並不是很詳細,所以我只好調動自己的記憶力,滿足學生的慾望,這樣一來,課堂時間就遠遠超過了預定范圍。進行課堂檢測時學生還都沉浸在戰場上,反饋情況不是很好,最後這節孝陪者課的課堂教學任務並沒有按預期中的那樣完成。特別是對愛國主義精神的體會有的學生沒有更好的把握。課後我進行了反思並得出:我高估了學生的知識,有的學生這方面的知識很少。沒有處理好教材的內容,對各環節的處理不夠,課堂上重難點的突破不那麼好。最後,換種教學方式即通過利用突破教學難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理念,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也就是在課堂上,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課時內容,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探究、合作學習方法。 我又做了如下的教學設計,並在初二二班個班進行了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從而解決問題,提高了教學過程和效果 1、導入:有誰會唱《松花江上》這首歌?讓學生唱,教師說出這首歌的情況,輕松地引導學生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2、展示設計好的探究問題(利用大屏幕)讓各學習小組去探究: (1)中共為什麼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2)利用大屏幕說出西安事變的經過。 (3)西安事變的結果是怎麼樣的?為什麼會取得這樣的結果? (4)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遇到了哪些困難?這些困難是怎樣被克服的? (5)西安事變體現了哪些精神?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說說這些精神有什麼現實意義? (6)西安事變的歷史意義 3、在各小組探究完畢後,讓一個小組說一說他們的答案,再由其他的組對這個答案進行補充。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使這個問題的答案越來越完美。至於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學生更進一步認識到歷史給我們的反思。很順利的突破了難點,對學生進行了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如何解決這問題,只有和平解決才能挫敗日本帝國主義和國內親日派的企圖,達到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因此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逼蔣抗日,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經過小檢測,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掌握很好 總之,經過這次培訓,我從中學到了更多、雖然還顯得很不成熟,但是,對於如何在教學中把握難點,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方面進一步了解了,以後課堂上用學的新教學理念,關注過程,提高自己。要判斷是否為教學難點,就要分析學生學習難點形成的原因,一般形成學習難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對於學習的內容,學生缺乏相應的感性認識,因而難以開展抽象思維活動,不能較快或較好地理解。例如,在學習「中華文明的起源」時,由於學生缺乏對遠古時代歷史的感性認識,所接觸到的考古材料又十分有限,因而在理解遠古人類歷史的時候,就時常感到困惑:遠古時代既然沒有文字,其各階段的劃分及那些形象的描述是怎樣得知的?如果這些問題學生得不到解答,對這一部分教學內容就難以掌握。所以,該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獲得對遠古人類生活的感性認識,使其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狀況。第二種是在學習新的概念、原理時,缺少相應的已知概念、原理作基礎,或學生對已知概念、原理掌握不準確、不清晰,使學生陷入了認知的困境。例如在中國近代史教學中,經常會涉及一些特有的專業名詞或歷史概念,像「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租界」「租借地」「近代化」等,中學生對這些概念是比較陌生或模糊的。在教學當中,如果教師不能把這些概念講透,那麼學生在學習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對中國所造成的危害時,就會存在認識不清的問題。所以,讓學生明白這些概念的內涵就是教學時必須解決的難點問題。第三種是已知對新知的負遷移作用壓倒了正遷移作用。即已學過的知識在對學習新知識時,起了干擾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轉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對過去概念、原理的回憶上,而未能把這些概念、原理運用於新的學習之中,反而成為難點。如在學習美國的「西進運動」時,一些學生把在以前學習到的關於黑人奴隸被販賣到美洲和在南北戰爭中南方種植園主對黑人奴隸壓迫的史實,負遷移到對「西進運動」後果的理解,把對「西進運動」的後果之一--對當地印第安人的屠殺迫害,理解為對黑人奴隸的迫害,所以,如何讓學生真正明白美洲大陸居民的構成情況,就成為教學突破難點時需要解決的問題。第四種是教材中一些綜合性較強、時空跨越較大、變化較為復雜的內容,使學生一時難以接受和理解,而這些內容往往非一節課所能完成,這是教學中的「大難點」。如中國古代史上的政治制度、民族融合等問題,近現代史上近代化的進程等問題。這些問題講好了,可以循序漸進地完成教學任務,講不好則成為生硬的說教。因此這類內容在教材處理和教學方法選擇上都是難點。備課時,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情況,對可能出現的教學難點做出判斷,並採取有效措施。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做出預見,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時的困難、產生的問題,以便對症下葯。避免教學中的主觀主義和盲目性,切實做好理論聯系實際。從而確定好自己的課堂教學科學切合實際的靜態和動態重點難點。以此為依據,從歷史教學內容的科學系統來看,組成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主要環節為教學重點難點;從教育學的活動要求來看,培養學生能力,掌握學習方法是教學重點難點;從情感教育和品德養成來看,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教學重點難點。總之,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根據教學目標,恰當地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確立為教學重點難點。知識內容教學重點指教材中最主要的內容,在知識結構中起紐帶作用的知識,它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等。歷史教學的重點是指體現歷史基本線索、主要化解和直接服務於具體教學目標的教學內容。2、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由教學目標確定。如:《隋的統一與大運河》一課,課程標准規定其知識目標是「了解大運河的概況及其影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是「以大運河等為例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因此,有關大運河的教學內容就成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而如何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就成為教學的難點。由具體內容在整體課時(單元)內容中的地位確定。如:《唐太宗與貞觀之治》中將「貞觀新政」作為教學重點是因為該內容是初唐政治最主要的內容,也是評價唐太宗的主要依據。由知識內容的時代性,現實性和教育意義來確定是否可以作為教學重點。如:《合同為一家》一課將「了解唐與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實」作為重點是因為這部分內容對培養學生民族團結、為維護國家統一觀念具有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有時二者是統一的。例如「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一課中,「廢分封,立郡縣」一目既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教師需要適當補充材料加以說明。有時二者又不統一,如「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一課,重點是漢武帝推進大一統的主要措施,而難點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時教師就不能過多地補充材料,而需要對儒家思想的內涵及歷史作用作簡要的評價。二、教學重點難點的突出與突破1、突出教學重點在准確確定重點之後,就應該考慮採取措施如何做到真正突出重點。僅就教學內容的組織處理而言,下列幾個方面對突出重點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分清主次。特級教師支玉恆說:「那種把教材所有內容無巨無細都鑽得深而透之作法,並非聰明之舉,如果進而把這些東西都要納入教學計劃當中,則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實面面不到。淺嘗則止,水過地皮濕式地教學,是絕對不可取的。因此吃透教材,首先是吃透教材的重點內容。」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時要靈活調動教學內容,可以圍繞中心問題合理變動順序,力求從系統發展過程中突出中心環節,做到既有中心,又有向心力,使教學內容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二是圍繞重點作必要的補充,以求課堂講授內容具體、深入、明確,使重點更加突出、豐滿。對於非重點的教學內容,則予以適當精簡,概而述之。三是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予以切實保證,使重點部分得以講清講透。當然,突出重點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去總結、積累。2、突破教學難點,方法很多,或化抽象為具體,或化復雜為簡單,或變生疏位熟悉,其目的都是為了化難為易。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多媒體輔助法。對於頭緒較多,時空概念比較強的教學內容,可以採用多媒體輔助法,這主要是充分利用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的第一信號系統與第二信號系統同時發揮作用,以便更有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的教學,頭緒多,地名多,人物多,光靠老師講,學生看,恐怕很難弄清楚,但如果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學生就很容易掌握這些內容。第二,架橋鋪路法。對於一些理論概念,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原理,初中生一下子弄不懂,可以設計一些鋪墊,通過架橋鋪路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如「鐵騎牛更引發的社會變革」一課,關於封建生產關系的形成是難點,直接從生產力、生產關系的角度來講,初一學生接受起來有困難。不妨做些鋪墊,創設一些新情景,讓學生想像:戰國的含義是什麼?處在這樣一個戰亂時代,怎樣才能避免厄運?學生答:發展經濟,使國家富強。鐵農具出現後,奴隸主就驅趕奴隸用鋒利的鐵農具為自己開墾荒地,增加財富。可是在奴隸制下,奴隸的地位如何?他們是否會有積極性?學生答:他們沒有人身自由,生產的再多,自己還是什麼也沒有,不會有生產積極性。於是一部分開明的奴隸主嘗試著改變剝削方式,他們把土地分成小塊,租給勞動者,每年收獲的時候向承租人收取大部分收貨物作為地租。勞動者通過一年的耕耘,也可以留下一小部分收獲物自己支配。你們覺得這種新的剝削方式會帶來什麼結果呢?學生答:奴隸為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在這種新的剝削方式中,勞動者不再稱奴隸,而是農民,這些開明的奴隸主也就是新興地主。這樣,雖迴避了生產力如何決定生產關系的理論問題,但沒有迴避對學生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第三,補充材料,化解難點法。對於一些結論性難點,化解的方法是需要引用一些典型的事實材料,並以材料為依據進行分析,從而化解難點。例如《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課,如何理解《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對於剛接觸世界歷史的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指導學生查閱該法典的相關內容:奴隸可以買賣,可用來抵債;如果奴隸膽敢對主人說:「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發師不經奴隸主許可,就把奴隸主頭上的奴隸標志剃掉,理發師的手就要被砍掉……在閱讀、感悟材料中,就不難理解「它是一部奴隸主性質的法律文獻」,其實質是保護奴隸制度的。用材料分析法破解難點,不僅給人印象深刻,而且培養了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第四,表格比較法。比較法是人們通常運用的一種認識事物的方法,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徵,正如俄國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例如,近代兩次中日戰爭的基本形勢都是敵強我弱,但結局卻完全不同: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列強乘機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而抗日戰爭中國取勝,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出現不同結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學生概括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將兩次戰爭的領導階級、民眾動員、戰略戰術、國際環境等方面內容列成表格加以對比的話,那麼上述不同結局的出現也就很自然了。這種對同一特徵或性質相近的歷史事件進行對比,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裡,從現象到本質,從而幫助學生找出歷史事件之間的必然聯系。例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一個理論性比較強的歷史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如果學生不理解這個概念,「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就會成為死記硬背的一句空話, 對以後的歷史學習會產生不利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難點,可採用比較的教學法,把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比較。 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比較 領導階級 革命任務 革命目的舊民主主義革命 資產階級 反帝反封建 資產階級共和國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 無產階級 反帝反封建 人民民主共和國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通過比較,可以明確看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是相同的,都是反帝反封建,因此革命的性質也相同,均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由於領導階級不同,使得革命目的和革命性質有所不同,在這個比較結果的基礎上,學生自然會認識到:民主革命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是舊民主主義革命。 第五,分層設問法。對於難度較大的問題,不妨把問題按難易程度分解成若干個與之相關的小問題,小坡度式地層層遞進,劃難為易,由易到難。例如,如何幫助學生認識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無產階級政權性質,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因為世界史中的國體與政體、國家政權的性質等問題本身就超過了學生現階段的知識水平,教師可以將這一大問題分解成以下幾個台階:(1)3月18日革命是哪兩個階級面對面的生死搏鬥?(2)巴黎公社組織機構的組成成分怎樣?(3)公社採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為哪個階級服務?(4)為什麼說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性質的政權?學生沿著這些台階步步深入,最後水到渠成。 應注意的問題 ●既是難點也是重點的教學難點,要重點解決。 可適當補充材料,進行講解分析。 ●是難點而不是重點的教學難點,不能過多補充和解釋。 教師要精心設計解決難點的簡要方式。 ●一節課確定和解決的教學難點不宜過多。

H. 如何在歷史與社會學科教學中突出重難點

一.直奔重點,輻射全文,整體升華.

直奔重點,輻射全文這樣教學設計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學生有了讀書、思維的自由和空間,便於長文短教,中心突出,避免平推式和繁瑣的分析,更避免牽著學生,使之完全沒有了學習的自主性.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以後,引導學生直奔重點,明確主旨,牽一發而動全身.由整體感知出發,再聯繫上下文讀書.培養學生養成讀書時善於抓住重點詞句的良好習慣,掌握閱讀方法.如《匆匆》一文的教學,在學生從整體上了解了課文內容,並質疑問難以後,我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句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至於為了時間的流逝而滿臉是汗,滿眼是淚么?由這一個句子出發,輻射全文,聯繫上下文去讀書,去品味,正所謂一句引動全文.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抓住重點,輻射全文,整體升華是變填鴨式,灌輸式,注入式為啟發式,探究式,發現式的有效的教學設計.

二.多媒體教學有利於語文課堂教學中重難點的解決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語文教學需要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更豐富的教學內容,或者說需要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在傳統的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口授來反復說明闡述文章的重難點,但常常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多媒體課件比語言更有說明力和真切感,它能化靜為動,化大為小,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將事物很形象的表現出來.因此,運用恰當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優化教學過程,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生動活潑,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火燒雲》一課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體會火燒雲顏色、形狀變化的快、奇,感受大自然之美是本課的重難點.但是,學生在生活中並不能仔細地觀察,所以無從領略到火燒雲的神奇的美.那麼,如何突破這一重難點呢?我事先請美術老師畫出各種顏色的火燒雲,然後用電腦把二者合而為一,並製成動畫效果,讓學生在多次朗讀的基礎上通過電腦屏幕觀看火燒雲的顏色變化:由紅通通到金燦燦,到半紫半黃,再到半灰半百合色而其形狀也在悄悄變化著:開始像馬,接著變成了狗,狗又變成了獅子這樣,把呆板的課文內容變成了顏色絢麗、充滿童趣的動畫效果,使學生在朗讀欣賞之餘體會了火燒雲變化之快之美之神奇,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又如在《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中,對於課文所描繪的圓明園這一園林瑰寶、建築精華,學生較難體會,對於英、法聯軍毀滅圓明園的罪行,也難以理解和想像.如何解決這二方面的問題呢?教學時,我藉助圖片、錄音、影視等合而為一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強化了學生對圓明園毀滅前所產生的一美一慘、一愛一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情,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難點.首先,借圖畫想像.我先出示畫好的由星星、月亮組成的彩色簡筆畫圖片,讓學生理解眾星拱月一詞,再出示圓明園平面圖,讓學生觀察,弄清圓明三園及周圍的分布,分清哪是月哪是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憑圖想像,以體會圓明園的宏偉壯觀.其次,借音樂想像.第三自然段具體寫了圓明園各處著名的景點,我讓學生在圖片欣賞之餘配樂朗讀,使學生邊聽邊看,隨著樂聲到了喧鬧的買賣街、泉水叮咚的山鄉村野、高大壯觀的西洋樓這使學生進一步領略了圓明園景觀的輝煌,心中又怎能不產生熱愛之情呢?最後,借影視想像.主要是讓學生看看侵略軍怎樣搶掠、毀壞這座藝術殿堂的電影片斷,加深對侵略者野蠻、強盜行徑的認識,內心升騰起無比的仇恨.這樣,可以化無聲為有聲,化無形為有形,化靜態為動態,使學生更具體形象地感知教材,顯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使學生的感情行到了升華.

可見,教師在鑽研教材時只要准確把握信息技術與小語教學的契合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就會變得順利.

語文教學任重道遠,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既要從重視教師的素養上優化教學過程,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I. 怎樣利用多媒體突破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難點

淺談運用多媒體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現代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課堂教學。尤其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級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也使我們的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簡潔明快,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具有對文字、圖像和聲音等的綜合處理能力,又有推理、演繹和交互的能力。通過多媒體,學生可以在娛樂中接受教育,增長知識。要實現多媒體教學,就應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並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傳遞教學信息,從而實現教學的優化。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往往源於好奇。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在剛上學時,情緒很難馬上平靜、穩定下來運用圖像、動畫、聲音、顏色等多媒體教學信息,則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一上課,大屏幕上就出現了一張運用動畫製作的飄飛的紙片,「這是什麼呀?」幾十雙眼睛緊緊地盯著大屏幕,心裡裝滿了疑惑。接著紙片展開,原來是一則尋人啟事:「我們是一群小蝌蚪,我們的媽媽不知道在哪裡?請小朋友們幫幫忙,幫我們找媽媽吧!」同時,傳出小蝌蚪們無可奈何的話音。就這樣,多媒體給學生創設了情景,孩子們的情緒充分地調動起來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鞏固生字、生詞,及時反饋信息,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利用「多媒體」教學,不但能讓學生看著屏幕就能識字,還能讓他們知道生字的讀音、字形、字義、范句等,既清楚又生動,效率也高。如復習《王冕學畫》的生字時,我要求學生邊聽邊輸入。如聽打「省」字,成績差的學生能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輸入「省 節省」;成績好的學生就能發揮自己的潛力,輸入「省 節省 省時 省電 省吃儉用」等,把自學課外書所學到的知識也顯露出來。然後利用多媒體的廣播功能直接反饋給學生,從而激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提高識字能力。這樣,學生學的知識無疑是既「活」又「實」了。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與創造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愛學樂學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以形象思維為主,對詞句的理解有限,對課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難度。如果運用多媒體,就能剋制時空限制,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信息,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詞句、課文。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中,學生對「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迎上去;看見烏龜媽媽追上去;看見青蛙游過去」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這三個詞語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學生既不知詞語何意,又不知為何要這樣用。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從資料中截取有關的三個片斷,並設計製作成慢放過程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理解,「迎上去」就是面對面地游過去;「追過去」就是從後面攆過去;「游過去」就是從周圍游到青蛙媽媽身邊。他們理解了在這三句子中為什麼要這樣運用,從而在腦中留下深刻印象,也為他們在以後的口語交際、寫話中准確地用詞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合理處理教材,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其如何突出教材重點、突破難點至關重要。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就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教材重點、突破難點的有力助手。如《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中,「葉子上的蟲還要治?我要的是葫蘆。」這一句是文章的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難點。學生很難理解到底「葉子上有蟲跟我要的是葫蘆有什麼關系」。我通過多媒體教學,在屏幕上演示「葉子吸收養分供給小葫蘆,小葫蘆才會慢慢長大;如果葉子被蚜蟲咬了就吸收不了養分供給不了小葫蘆,小葫蘆就會變黃、落下來」的景象,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它們之間的關系,也自然地明白了植物生長所需的條件。這樣不僅突出了重點,而且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了。
四、利用多媒體激情朗讀
低年級學生雖摹仿力強,但由於年齡小,生活經驗積累少,因此在進行語文朗讀時,很難把握課文所表現的情感。多媒體技術為此可以發揮作用:可以讓其范讀,學生摹仿朗讀;可以讓其播出優美動聽的音樂,學生配樂朗讀;可以播放能激發學生情感的畫面,學生共鳴式朗讀。如,在指導朗讀《日月潭》時,我運用多媒體,以舒緩、輕柔的音樂為背景,並展現日月潭的美麗風光,讓學生邊觀賞邊朗讀,學生都深深地陶醉其中,教學效果非常好。我認為,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合理應用,不僅促進了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兒童思維能力的整體發展,是全面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手段。
實踐證明,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顯示了其無比的優越性,它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有著神奇而獨特的作用。但是,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不能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就會事倍功半,反而浪費了寶貴教育資源。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J. 歷史課堂教學中怎樣突出教學重點

教學改革的主要日的之一是提高教學質量,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多年來的歷史教學摸索和實踐,我認為教師應具有較高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精心組織教學,採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抓住歷史教材重點,盡可能創造出最佳課堂效果,才能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一、新課導入抓住教材重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課堂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在於「導」。我講「宋金對峙」這一課題。首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岳母刺字」的故事。引入「岳飛抗金」這一重點。在「甲午中日戰爭」這一課中,我先掛出鄧世昌的畫像,學生便可浮現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指揮致遠艦沖鋒陷陣的場面。講「隋唐文化」時,先復習提問有關隋唐時期經濟繁榮、國家統一、交通發達、中外交往等內容,然後再導入新課——「燦爛的隋唐文化」。課堂教學中,復習提問是為導入新課而設的。這樣,學生容易理解舊課程與新課之間的重點內容和因果關系。教師要善於「導」,就要在備課中精心設計教案,揭示教材知識的內在聯系,且體現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針對性,為啟迪學生思考作好准備條件。

二、精心設計教材重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授課時,應在技巧上下功夫,充分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地學習,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真正成為相互作用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白學能力。我在講「王安石變法」這一課時,把重點內容編成不同形式的題目卡片,預習時發給學生,授課前卡片內容義出現在小黑板上。上課時首先讓學生根據卡片內容閱讀課文,並隨時填寫卡片。具體要求是:
1王安石變法的背景,也就是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表現為(政府財政)入不敷出,(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2(宋神宗)即位後,於(1069)年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並希望達劍(富國強兵)的目的。
3王安石變法的主要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
4王安石變法的成效有:增加(政府收入),促進(農業生產),增強(軍事力量)。
5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a(用人不當,危害百姓),b(大官僚,大地主強烈反對)。
前後不到10分鍾,同學們就把卡片全部填上自己認為正確的內容,通過一環套一環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思考,培養他們的分析、比較能力。

三、教師授課啟發分析教材重點

學生閱讀課文後,了解其主要內容,解決了部分問題,接下來的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一起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學生的疑難,最終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釋疑點的目的。
我講完「辛丑條約」這一目後。為了加深學生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是逐步加深這一規律的認識,進行了師生問答。
我靜先問:請簡要回答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同學們都能回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我又問:那《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影響又是什麼呢?多數學生回答: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再問:中日《馬關條約》的影響呢?這個問題多數同學能答出:太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我再問:今天學的《辛丑條約》的影響呢?同學們全都答對:中國完企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我又提出一個問題:每個條約對中國的影響程度不同,按時間先後,同學們是否能說出規律呢?這個問題很少有同學答出。這時,我邊問邊板書「開始淪為——進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至此,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帶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是逐步加深的。
最後補充說,這一規律說明帝國主義侵略、貪婪的本性,也說明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這樣的教法,聯系舊知識,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自己推理出結論,印象深刻,課堂氣氛活躍。

四、師生共同參與歸納重點內容

學生通過每篇課文的學習。掌握和理解了一些歷史概念,這時,老師應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思考、歸納重點的內容,自覺地掌握歷史知識,並形成正確的結論。以世界近代史「空想社會主義」一課為例,開始是從空想社會主義的著名代表人物:聖兩門、傅立葉、歐文所處的時代條件和具體史宴出發,分別闡述三個代表人物的思想和主張。我採用教師提示,學生歸納概括的方法。我提示:三位空想社會主義者從不同的角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不合理,但都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和發展規律,反對階級斗爭,即主張階級調和。學生得出的結論是:空想社會主義不能從理論上闡述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不懂階級斗爭,他們的社會主義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學生參與歸納課文重點,既提高其思維能力,又幫助其構建知識,對課堂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五、課堂練習時圍繞重點內容

為減輕學生負擔,教師必須重視課堂練習。在把握教學大綱的脅提下,緊緊圍繞繞材重點,結合「雙基」編好練習題,山易到難,逐漸加深,一題多型,以少勝多。我講「盛世經濟的繁榮」一課時,就設計了這樣一道題:
在下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和使用的農具中:
A樓車B筒車c翻車D水排E曲轅犁
1哪些是庸朝時候創造的?(BE)
2哪些是兩漢時候創造的?(AD)
3哪些是灌溉工具?(Bc)
4哪些是靠水力轉動的?(BD)
5哪些是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的?(BD)
這樣的專題練習,不但幫助學生鞏固和深化有關基本概念,而且掌握各主要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舉一反三,抓住本質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歷史課堂教學的一些基本做法。實踐證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起到了有力地推動作用,有利於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閱讀全文

與歷史課堂上如何突破難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