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什麼人叫什麼什麼公
(1) 君王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左傳·庄公十年》
(2) 又如:公人(舊時衙門里的差役);公事人(犯人);公見(公務繁忙)
(3) 古爵位名 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公羊傳》 爾公爾侯,逸豫(快樂)無期。——《詩·小雅·白駒》
(4) 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稱。後泛稱朝中職高掌權者 光凡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壹為大司徒、大傅、大師,歷三世居公輔位,前後十七年。——《漢書·孔光傳》
(5) 又如:公卿(泛指朝廷中的高官);公族(諸侯的同族,王公的子孫);公徒(諸侯的步兵);公令(諸侯的命令);公孫(諸侯之孫)
(6) 舊時對男性的長者或老人的尊稱 凡尊老,周晉秦隴謂之公。——《方言》 趙中大夫 白公。——《漢書·溝洫志》 游諸公。——《漢書·田叔傳》 公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史記·項羽本紀》 公(袁可立)多才藝,善持論。——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7) 又如:張公;許孟公;公母(方言。指大爺大娘老兩口);公修公德,婆修婆德(修德屬於個人,不得代替)
(8) 通「翁」。父。又丈夫的父親 宋人嫁子,若公知其盜也,逐而去之。——《淮南子·汜論》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公姥(指公婆;指岳父);公姑(丈夫的父母,亦稱「公婆」)
(10) 長本人兩輩的男性親屬。如:外公;舅公
⑵ 歷史上有姓公的名人么
1、公勉仁
公勉仁,官至山西巡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公勉仁號西埠,字尚德。
公勉仁,生於齊地,蒙陰,自古隸屬江北蠻荒之所,受齊氣影響深遠,齊風自古「兀傲雄肆」,尚俠義,出生於此的公勉仁自幼受齊地尚武文化與魯地詩書禮儀文化影響,自幼秉性耿直、凜凜有氣節,為官不喜附權貴。
明正德初(公元1506年)公勉仁以逆劉瑾被逮下錦衣衛獄,終無性命之憂,降為四川布政司參議,外貶謫五年,後因督師討賊協剿有功,擢都察院都御史七年,終官至大同巡撫、都察院都御史,系明中期朝廷重臣。
公勉仁卒後,其家族連續五代均是三榜進士出身,差卜讓五世進弊賀士,父子翰林,一時名重朝野。
1490年(明孝宗弘治三年)中進士,授「行人」,後升任江西道監察御史,被稱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斷,權勢頗重。
後升任太僕寺少卿,再升(山西)大同巡撫等,官居要職。
明武宗正德初年,因得罪宦官劉瑾,被降為四川布政司參議,因剿蜀寇有功,又升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大同,在邊十年,邊陲無警。
著有《東山集》,現僅存清《蒙陰縣志》中記載的《舟中野望》七律一首。
蒙陰野店鎮上東門村,原建有都憲石坊1座,即公勉仁的石坊。
2、公躋奎
公躋奎,官至湖廣兵備道按察司副使。
公躋奎是公鼐的曾祖父,公勉仁之侄,公景仁之子,原名志厚,號中山,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中進士,初授工部郎中,出守山西潞安,後升任湖廣按察副使,後調廣西,討 *** 叛,累立戰功。
著有《中岩詩草》行世,今天尚能讀到他吟詠「蒙陰八景」的律詩八首。
3、公一揚
公一揚,官至工部郎中。
公一揚是公躋奎三子,公一揚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中進士,虛局是「五世進士」的「第三世」,初授大理寺評事,遷河南裕州知州,仕至工部郎中。
著有《閑音集》。
其《秋夜彈琴》、《卜築》二首及《蒙陰八景》等詩尚能找到。
公一揚去世後,公氏家族呈請批准,在蒙陰縣署右邊為其修築石坊一座,號「榮世坊」,現因社會動盪早已蹤跡全無。
4、公家臣
公家臣,官授翰林院編修,南京戶部主事。
公家臣是公鼐之父,初選翰林院庶吉士,轉授翰林院編修,南京戶部主事,會典纂修官,後贈禮部左侍郎。
公家臣字共甫,號東塘,於1571年(隆慶五年)中進士,初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後任會典纂修官,負責校閱《世宗實錄》。
1577年(萬曆五年) ,由於他主持正義,不苟異同,受到當權者張居正的嫉恨而被貶官,降為澤州判官,移官至廣平司理、南京戶部主事,1583年(萬曆十一年)卒於滁州,終年五十一歲,後贈禮部左侍郎。
5、公鼐
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協理詹事府詹事、兩朝實錄副總裁、贈禮部尚書,謚「文介」。
明代著名文學家、詩人。
明朝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
公鼐是明末萬曆年間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提出「齊風」的詩歌主張,公鼐「論詩主張一時代有一時代之風情反對模擬復古」,與於慎行、馮琦時稱「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
在晚明詩壇佔有重要的地位,三人一起標舉「齊風」共同推動了萬曆前期山左詩壇的發展,以地域之風影響全國,成為晚明詩風走向的先導。
「齊風」主張有其自身的內涵和產生的原因,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⑶ 葉公好龍,歷史上是否真的有葉公這個人
歷史上有一個葉公,但是不游含櫻是葉公好龍的葉公。葉公好龍是一則寓言故事。
葉公,原姓名為沈諸梁,字子高。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公元前524年沈諸梁受封於葉(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史稱葉葉公塑像公。葉公是全世界葉姓華人的始祖,也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的葉地第一任行政長官。
葉公勵精圖治,興水利,勸農桑。率民眾修築的東、西二陂,可灌溉農田數十萬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對葉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論語》及其它史料所載,公元前489年,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時,專程到葉地拜訪葉公,希望能得到葉公的重用。孔子在葉期間,多次和葉公談論為政之道,並稱贊葉公治葉經驗為「近者悅,遠者來」。
葉公和孔子就何謂忠誠的為人標准進行討論。葉公說:「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老滲孔子卻不以為然地說:「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由於葉公對孔子的學說產生了懷疑,一天,他便向孔子的弟子子路詢問孔子的為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知道後,即責怪子路說:「汝奚不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因二人觀點不一致,孔子的葉邑之神叢行並未得到所期望的結果。於是他很快離葉北返。孔子的門人大為不滿。後來,一些儒士借用葉公喜歡畫龍的故事杜撰了《葉公好龍》的寓言,把葉公喻作偽君子。
公元前479年,葉公已近耄耋之年。當時,身居吳楚邊境的重臣白公勝在楚國都城發動叛亂,殺死了令尹子西、司馬子期,並劫持惠王欲自立。葉公聞訊後,不顧年邁,毅然出兵平叛,立下定國之功。
葉公因平定白公勝之亂迎惠王復位,官至令尹、司馬,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但他卻在平定邊夷,整肅朝政後,讓位於他人,自己還歸葉邑,身老於葉。
葉公臨終時留下遺言:「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庄後,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葉公以一生的行動,表達了對百姓的愛及對國家的忠,贏得了世人的敬慕。根據《周禮》規制,葉公去世後,即被立祠享祭。
⑷ 中國歷史上共有幾個文正公
一共27個,宋朝: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元朝: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賈居貞;明朝: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清朝:湯斌、劉統勛、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
1、王曾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北宋名相、詩人。
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辭。咸平年間,王曾連中三元(發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累官吏部侍郎,兩拜參知政事。曾規諫宋真宗造天書、修宮殿之事。
宋仁宗即位後,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計智逐丁謂,朝廷塌春汪倚以為重。後罷森乎知青州。
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為樞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國公。因與呂夷簡不和,一同被罷免,王曾出判鄆州。
寶元元年(1038年),王曾在鄆州去世,年六十一。獲贈侍中,謚號「文正」。有《王文正公筆錄》。
2、蔡卞
蔡卞(1048-1117),字元度,北宋福建路興化軍仙游縣慈孝里赤嶺紫金山(今福建省仙游縣楓亭鎮東宅村赤嶺自然村)人。北宋大臣,奸臣蔡京的弟弟、改革家王安石的女婿。
北宋熙寧三年(1070),蔡卞與胞兄蔡京同科舉登進士第。紹聖四年(1097),蔡卞擢尚書左丞,官至樞密院事。徽宗時,加觀文殿學士、檢校少保。
北宋政和七年病逝,享年七十歲。謚「文正」。南宋建立後,逝世的蔡卞受到胞兄蔡京的牽連,宋高宗趙構採納諫議大夫任伯雨諫章,追貶蔡卞為單州團練副使。
3、吳澄
吳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撫州崇仁鳳崗咸口(今屬江西省樂安縣鰲溪鎮咸口村)人。元代傑出的理學家、經學家、教育家。
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宋末中試鄉貢。宋亡後隱居家鄉,潛心著述,學者稱其為「草廬先生」。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被徵召任國子監丞,至定元年(1321年)任翰林學士;
泰定元年(1324年)為經筵講官,敕修《英宗實錄》。其核定《老子》《莊子》《大玄經》《樂律》《八陣圖》等,對《易》《春秋》《禮記》及郭璞《葬書》均有纂言。
元統元年(1333年)因病逝世,享年85歲,追封臨川郡公,謚「文正」。
吳澄與許衡齊名,並稱為「北許南吳」,以其畢生精力為元朝儒學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吳文正公全集》傳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4、廉希憲
廉希憲(1231年6月26日-1280年12月12日),一名忻都,字善甫,號野雲。畏兀兒族。祖籍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大蒙古國至元朝初年著名政治家,燕南諸路廉訪使布魯海牙之子。
廉希憲自幼魁偉,舉止不凡。成年後,愛好經史。十九歲團仔時,入侍忽必烈於藩邸,被稱為「廉孟子」。元憲宗四年(1254年),任京兆宣撫使,首請用許衡提舉學校,教育人材。
從攻南宋鄂州,請盡釋軍中所俘士人。憲宗死,勸忽必烈北歸即位。任京兆、四川宣撫使,平定劉太平等叛亂。旋以中書右丞行秦蜀省事,力拒阿里不哥將渾都海進攻。
任中書平章政事時,他剛正不阿、直言敢諫。至元七年(1270年),罷相。至元十一年(1274年),起為北京行省平章政事。次年,元軍取南宋江陵,忽必烈令廉希憲行省荊南。
他至鎮後,禁剽掠,錄用故宋官吏,發倉粟賑飢,興學校、選教官。後因病召還。至元十六年(1279年),復受命領中書事。伯顏曾贊其為「男子中真男子,宰相中真宰相」。
至元十七年(1280年),廉希憲病逝,年五十。累贈推忠佐理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恆陽王,謚號「文正」。
5、孫家鼐
孫家鼐(1827~1909),字燮臣,號蟄生、容卿、澹靜老人,安徽壽州(今淮南壽縣)人。清咸豐九年(1859)狀元,與翁同龢同為光緒帝師。
累遷內閣學士,歷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禮部、戶部、吏部、刑部尚書。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受命為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首任管理學務大臣,1900年後任文淵閣大學士、學務大臣等。卒後謚曰「文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蔡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廉希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家鼐
⑸ 歷史上有哪些公國
共分為中國古代公國、歐洲公國、摩納哥公國、安道爾公國、列支敦斯登公國、盧森堡大公國、薩摩亞磨塌獨立跡培國、西蘭瞎州圓公國等。
⑹ 歷史上對春秋對齊恆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庄公合稱什麼
史稱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的其他說法:
《史記》的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則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中學歷史教科書兼顧兩種說法。
簡介:
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能在政治、軍事中占據主導地位,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為霸,史稱:春秋五霸
(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為迫協諸侯、把持其政)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雒邑(今河南洛陽)以後,周王室更加衰微。從前是天子統帥和號令諸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而如今,這些權力已逐漸轉移到諸侯手中——「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而各諸侯國內也出現了君臣逆位的現象——「禮樂征伐自大夫出」;更甚至於一個諸侯國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動向——「陪臣執國命」。鐵農具的出現提升了生產力,大量井田之外的土地被開墾,這成為諸侯國強大的主要原因。周王朝建立在宗法制和井田制基礎上的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動盪局面。王室、諸侯、卿大夫之間相互混戰,天下大亂。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特定階段的歷史產物,此時的諸侯爭霸戰爭為之後的戰國時期的兼並統一戰爭做了先期准備。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NZqHd3YxWIEgiknUc-_
⑺ 中國歷史上的伯爵都有哪些怎麼稱呼(如XX公、侯爺、王爺、縣男等)
王爵:通常非皇子宗親不封王,分為一個字的親王(如齊王)、兩個字的郡王(如廣平王)。非常時期,有大功之臣,最高可封郡王,如唐朝郭子儀封汾陽王;或者死後追封(追贈)郡王,如岳飛死後追封鄂王。臣民稱呼「x王殿下」。
公爵:唐朝時分為國公、郡公、縣公,國公以國為封號,如程知節(程咬金)就封爵盧國公(盧國是春秋時期山東一帶的諸侯國),郡公、縣公以郡/縣名字為封號,如修武縣公,有時還在封號前面加「開國」二字。宋、明時統一封國公。下級以封號相稱。
侯爵:秦漢時分為關內侯、亭侯,衛青的爵位長平侯就是關內侯,《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就是亭侯。隋唐之後又有縣侯、鄉侯,同樣以行政區劃為封號,下級以封號相稱。
伯爵:同樣以縣、鄉為封號,有時也比較隨意,如大漢奸吳三桂的平西伯。同樣是封號相稱。
子爵/男爵也是以縣/鄉為封地/封號,稱呼亦同例。
註:除王爵外,其他爵位都有世襲、降等世襲、非世襲三種情況。世襲就是長子(世子)繼承父親的原爵位,老子是國公,死了,兒子繼承,仍然是國公。降等世襲就是老子是國公,死了,兒子繼承時降為郡公/縣公。非世襲就是老子是縣男,死了,就沒有爵位了,兒子什麼也不是。
⑻ 歷史上都是有什麼公什麼侯列舉幾個
封侯封公規則是這樣的。
封地+等級
如關羽漢壽亭侯就是封地漢壽,等級是亭侯
侯有封地的有三個等級縣侯(如呂布的溫侯封地是溫縣),鄉侯(諸葛亮武鄉侯)、亭侯(封地是亭等級的),以上統稱列侯,再次有關內侯,還有沒有封地的稱號侯(名稱太多了)。
公王也一樣,不過封地大些。
所以這種太多了。
⑼ 中國歷史三公是誰
三公為古官名,其說法各異。《尚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竟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惟其人。」《春秋公羊傳》:「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則何以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處乎內。」兩相印證,三公是天子之下的最高管理的稱呼,輔佐天子。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禮記》:「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言使能也。」又《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德韶者居之),「或說司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為三公」(才高者居之)。
商
商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史記【殷本紀第三】「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
周
周立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師,天子所師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於德義。」)。自周衰,官失而百職亂,戰國並爭,各有變易。
秦
通說為: (1)丞相,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同時負責對文武百官的管理。 (2)太尉,最高軍政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裡。 (3)御史大夫,執掌全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負責監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 根據《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記載,丞相金印紫綬,御史大夫銀印青綬(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從其印綬和稱為「上卿」來看,御史大夫不好李是公,而屬卿一級,因此秦代並未有三公之稱呼。
西漢
初承秦制,中央的最高官職仍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可見漢初和秦一樣,也並沒有並列的是那公,不過一般還是沿襲舊號,把最高官吏稱為三公。 另說:設置三公。漢武帝元狩四年,置大司馬,以取代太尉之職。後元二年(前87年)春,漢世宗孝武帝劉徹駕崩,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受漢武帝遺詔,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命大臣,共同執掌朝政。從此,霍光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三公中的丞相地位急劇下滑。「漢哀帝元壽二年,置太傅,位在三公上; 平帝元始元年置太師、太保,太師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其後或廢或置,大抵無所統職。
東漢
西漢末至東漢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又置太尉,以太僕趙熹為之,而磨襪賣與司徒、司空為三公。漢獻帝初,劉虞、李傕為大司馬,而太尉瞎逗如故,二職始兩置矣,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漢制,三公府分部九卿,太尉所部太常、衛尉、光祿三卿。漢獻帝建安十三年,省三公官,置丞相。魏初又置,而兼置大司馬,大司馬一般由大將軍升遷而來。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張然明破諸羌,靜幽並,恥為王曹所賣,發憤申陳竇之冤,卒不得為三公。」
三國
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將太師、太傅、太保特稱三師,以正其名。然非道德崇重則不居其位,無其人則闕之,故後世歷代多以為贈官。太傅、大司馬、大將軍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為虛職,大司馬和大將軍掌實權。吳設丞相、大司馬(另有左、右大司馬)、上大將軍,其中上大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上,大司馬之下。
晉
晉以相國、丞相與八公為諸公官。《通典》卷二《職官二》「三公總敘」條說:「後魏以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上公也。大司馬、大將軍謂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謂之三公。」 以司馬望為太尉。歷宋、齊、梁、陳、後魏、北齊,並為三公,置府僚。
隋唐
置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正一品。《唐六典》載:「三公,論道之官也。蓋以佐天子,理陰陽,平邦國,無所不統,故不以一職名其官。然周、漢已來,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罷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親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 唐代分為中書省,門下,尚書省。職責分別為決策,審議,執行。
後周
依《周官》,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不置府僚。
宋
北宋,承唐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至宋徽宗,依三代舊制,改三公為太師、太傅、太保,罷司徒、司空、太尉。
元
由於太尉等銜加授過濫,元中期人已漸漸不再稱它們為三公,而以三公指代前朝一般稱為「上公」、「三師」的另外三個更高的榮譽頭銜——太師、太傅、太保。 至此,後世歷代皆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在明仁宗之後,三公皆為虛銜,為勛戚文武大臣加官、贈官。
⑽ 歷史上有幾個人被後人尊稱為某公
被後人尊稱為某公的人實在太普遍了,基本上落實到書面文字上的人都可以稱為某公,最普遍的大概就是每個家庭的祖譜,每個歷代祖先都是某公,名字後邊加個公字。
在古代某公只是社會交往時的尊稱,和現代的先生,閣下一樣普遍,在歷史上只有稱為某子才是最大的榮耀,比如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如孔子,孫子,老子,墨子,莊子,宋朝的朱熹也被後人稱為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