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歷史分為幾個階段,每個時期如何劃分
3個階段,分為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
1、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會。
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2、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3、中國現代史
中國現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歷史,分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兩大歷史階段。這一時期也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自立的一段發展史。
(1)1962年屬於歷史哪個階段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的發展歷程: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
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
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⑵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可以劃分為哪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49-1956):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
第二個階段(1956-1966):十年探索建設時期。
第三個階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時期。
第四個階段(1978-今):改革開放時期。
中國共產黨革命歷程
第一階段(1919~1927)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並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擁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此後,中國共產黨不斷發起工人暴動,反抗北洋政府統治。
第二階段(1927~1937)
這一階段被稱為「土地革命」時期。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開始,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歲察伍群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後,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辟了以井岡山為代表的無數農村革命根據地,並成功粉碎國民黨數次「圍剿」。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乎或階段(1937~1945)
這一階段被稱為「抗日戰爭」 時期。以「七七事變」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八年全面抗戰時期。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代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維護了國家的主權獨立,極大地提高了國際地位。
第四階段(1945~1949)
這一階段被稱為「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共進行重慶談判,簽訂關於和平建國問題的協定(即「《雙十協定》」)。1946年,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戰爭最終獲得勝沒櫻利。
⑶ 1962年以階級斗爭為綱領的基本路線
1962年9月召開的八屆十中全會通過了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蠢瞎的(以階級斗爭)基本路線。主要內容是:社會主義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中閉檔稿,還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存在著資轎孝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要認識這種斗爭的長期性和復雜性,要提高警惕。階級斗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
⑷ 概括。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路線。
基本路線是指,中國共產黨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指導全局的總任務、總方針、總政策的集中概括,是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理論的集中體現,是黨在一定歷史時期全部實踐的指南和依據。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內容的基本路線。但中國共產黨能否制定和貫徹一條正確的基本路線,直接關繫到黨的事業興衰成敗。
建國後,我們黨經歷了成功與挫折的幾次反復,經過幾十年的認識和實踐的檢驗,才逐步確立了一條符合中國社會實際狀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基本路線。
從1949年10月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到1978年12月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30年間,我們黨在不同時期,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對黨的基本路線進行了曲折的探索。
一是在1952年,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過渡時期的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概括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簡稱「一化三改」的總路線。這條總路線促進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到1956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任務,使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二是在1958年,黨的八屆二中全會上概括提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這條總路線的確鼓舞中國各族人民的鬥志,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但由於忽視了客觀規律,誇大了主觀意志的作用,引發了全國范圍內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沒有反映出應有的成效。
三是在1962年,由於「左」傾思想的指導,黨的八屆十中全會重提「以階級斗爭為綱」,強調「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到1969年咐談九大上被正式確定為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由於推行這條脫離實際的基本路線,造成後來的「文化大革命」,給黨和人民及社會主義事業帶來了極大的損失。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總結歷史經驗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黨的十三大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問題,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強調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並且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著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黨立足於新的實踐,對黨的基本路線先後作過三次概括,最終形成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報告明確概括和全面闡發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主要內容的基本路線。至此,中國共產黨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完整形成,它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的要求,反映了社會主義發展規律,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我國仍處游納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從社會性質和社會發展階段上對我國國情所作的總體性、根本性判斷。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從我國實際出發,首先要從這個最大的實際出發。
既然我國社會主義之所以叫做初級階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產力不發達,因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那麼,就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也是現代化建設最重要的政治保證。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衡磨碰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⑸ 人類文明的發展,先後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經歷了4個階段,分別為原始社會文明、農業文明、工業社會文明、生態文明。
1、原始社會文明
原始文明是完全接受自然控制的發展系統。人類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賜予,獵狩採集是發展系統的主要活動,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勞動,經驗累積的成果: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的發明。
2、農業文明
由原始文明進入到農業文明,開始出現科技成果:青銅器、鐵器、陶器、文字、造紙、印刷術等。主要的生產活動是農耕和畜牧,人類通過創造適當的條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種得到生長和繁衍,不再依賴自然界提供的現成食物。
3、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人類運用科學技術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勝利的時代。蒸汽機、電動機、電腦和原子核反應堆,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豐碑,並以工業武裝農業。
4、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與自然將實現協調發展的社會系統。生態文明是「社會記憶」中第四階段的文明,是建築在知識、教育和科技高度發達基礎上的文明,強調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明確人類社會必須在生態基礎上與自然界發生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人類的經濟社會才能持續發展。
(5)1962年屬於歷史哪個階段擴展閱讀:
生態文明提出的世界背景:
以聯合國的三次世界首腦會議為標志,世界有關環境與發展關系的認識,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四個模型。了解這些階段以及思想和政策的演變,可以深入了解中國的環境與發展問題,了解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和生態文明觀念的國際意義。
過去50年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62-1972年的環境問題提出階段,1972-1992年的可持續發展與三個支柱的階段,1992-2012年的綠色經濟與全球環境治理的階段。
貫穿過去50年理論和政策演變的中心思想,是強調經濟社會發展應該與資源環境消耗脫鉤。
依次深化的理論和政策模型可以概括為四個。
(1)環境與發展的二維模型,強調資源環境可以支撐的經濟社會發展。
(2)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支柱模型,強調發展需要注意經濟、社會、環境三個效益。
(3)綠色經濟的四面體模型,強調綠色發展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合作治理。
(4)發展質量的三個層面模型,強調好的發展應該注意四個方面的資本產業利用。
⑹ 歷史:求中國自49年後各個典型時間段。如:49-56是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之流的。
①、1949—1956年: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②、1956—1966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③棗李、1966—1976年:文革時期(十年動亂)
④、1976—1978年:兩凳橋遲年徘徊時期
⑤、1978年至今:改革開放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消攜建設新時期)
⑺ 新中國成立以後分為哪幾個歷史時期
第一階段:1949-1953年,過渡時期。
第二階段:1953-1956年,三大改造肢拿時期。
第三階段:1956-1966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第四階段:1966-1976年,文革十年動歷笑搭亂時期。
第升寬五階段:1976-1978年,在徘徊中前進。
第六階段:1978至今,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
⑻ 1962年指的是哪一代
1962年是一個平年。在中國是壬寅年,也就是虎年。是20世紀60年代(指1960~1969年)
⑼ 中國現代史歷史階段如何劃分從1949到1953,從1953到1956,從1956到1966分別屬於何階段
1949~1953 新民主主義社會
1953~1956 社會主義革命(三大改造時期)
1956~1966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十年探索時期
中國現代史是中國人民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時代,從遭受侵略奴役的弱國變為世界政治舞台上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強國的時代。中國現代史是中國社會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史。
(9)1962年屬於歷史哪個階段擴展閱讀:
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指從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准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認清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同時又認清二者的聯系,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