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源縣飛竹鎮有哪些村
羅源縣飛竹鎮轄陶洋、官路下、洋柄、梧桐、蛤蟆石、飛竹螞緩、劉洋、潘洋、上地、洋頭、氏粗倉前、外坂、豐余、大湖、斌溪、馬洋、安後、西祿、塔里洋悶核模共19個村委會。
2. 張家港市校興村的歷史
張家港市地處北緯31°43′12〃~32°02′,東經120°21′57〃~120°52′,位於長江下游南岸,江蘇省東南部,北濱長江,與南通、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與無錫、蘇州相鄰;東連常熟、太倉,距上海98公里;西接江陰、常州,距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匯處的兆困新興港口工業城市。
張家港市歷史久遠,擁有10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時間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間,其中南沙東山村遺址的出土文物是長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遺址。商末屬勾吳之地,晉代設暨陽縣,縣治即今楊舍鎮。
1962年,從常熟和江陰各劃出數個公社,建立沙洲縣,1986年9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沙洲縣,設立張家港市,現下轄8個鎮和常陰沙管理區。全市總面積998.4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785.55平方公里。西北部有江中小島雙山沙,面積18平方公里。境內有沿江岸線71.78公里,其中不凍不淤的深水岸線有33.7公里;大小河道8073條,總長4074.3公里。依託優越的沿江岸線,建有國際貿易商港張家港港、全國惟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和佔地1.53平方公里的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
至2006年末,張家港市總戶籍人口87.9萬人,外來暫住人口46萬人。地方特產有並譽為「長江三鮮」的鰣魚、刀魚、河豚;始於清咸豐年間鳳凰高庄豆顫汪腐乾;曾被列為貢品、馳名大江南北的鹿苑雞以及鳳凰水蜜桃、高峰鹿液茶、弄里芹菜、拖爐餅等。改革開放以來,張家港人民弘揚「團結拼搏、族洞念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開拓創新,奮發進取,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楊舍鎮,是張家港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2004年1月7日,建立悅盛社區。4月5日,晨中村並入晨南村;金沙村並入晨新村;校興村、新南村並入南新村。7月2日,建立悅豐社區。
2004年底,全鎮總面積152.83平方千米,人口254992人。轄5個辦事處、4個街道辦事處,49個社區、51個行政村。
塘橋鎮,位於張家港市東南部。
2004年3月4日,撤銷楊園村,並入鎮中社區;祿盪村、李王村、金巷村並入周巷村;南塘村、十字港村並入何橋村;上相村並入青龍村;水渠村並入韓山村;撤銷妙橋村,並入妙橋社區;橫涇村、薛家村、吹鼓村並入洞涇村;陳庄村並入顧家村;西暘村、立新村並入歐橋村;沙田村、躍進村並入蔣家村;前巷村、勤豐村、塘灣村並入金村村;撤銷西苑村,並入鹿苑社區;鹿東村、奚浦村並入巨橋村;鹿北村、南林村並入灘里村;徐灣村並入花園村;馬嘶村、五廂村並入牛橋村;涇西村並入劉村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 94.42平方千米,人口87523人。轄2個辦事處,9個社區、14個行政村。
金港鎮
2004年2月29日,三節橋村並入灘上村;高峰村、朝陽村並入長山村;港上村、鎮山村並入山北村;三省村、馬橋村並入柏林村;香山村並入東山村;青橋村並入港西村;曹場巷村並入豐庄村;攔門村並入北蔭村;德豐村並入小明沙村;長明村並入朝南村;天妃村並入福民村;晨西村並入長埭村;新村村、高科村並入晨陽村;撤大德村、善政村,合建中德社區;撤銷軍民村、德積社區居委會,合建學前社區;撤銷高東村、中圩村,建立中苑社區、香山社區、元豐社區。4月5日,李家港村並入高橋村。5月17日,韓家港村並入長江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125.98平方千米,人口168672人。轄4個辦事處,22個社區、31個行政村。
錦豐鎮
1995年9月13日,張政發[1995]第24號關於同意錦豐鎮撤並豐樂村的批復:同意行政區域相鄰的聯興村與豐樂村合並,建立新的聯興村,同時撤銷聯興村的村名和村委會。
1999年7月16日,張政發[1999]第 號關於同意錦豐鎮撤並南興村、錦西村的批復:同意行政區域相鄰的聯興村與南興村合並,建立新的聯興村;建設村與錦西村合並,建立新的建設村。同時撤銷南興村、錦西村的村名和村民委員會。
2002年7月3日,張政發[2002]第12號關於同意錦豐鎮撤並麒麟村的批復:同意行政區域相鄰的麒麟村與聯興村合並,建立新的聯興村,同時撤銷麒麟村的村名和村委會。
2003年,由原錦豐、三興、合興三鎮及原東萊鎮部分村合並組建新的錦豐鎮。
2004年2月29日,長紅村並入紅光村;恆豐村並入店岸村;天豐村並入向陽村;撤銷新華村,建立鎮北社區居委會;元興村並入建設村;定豐村並入西港村;雙福村並入協仁村;合豐村並入交通村;鎮南村、民港村並入樂楊村;菁圩村並入西界港村;永圩村並入久生村;務本村、錢葉村並入厚生村;常余村、雁行村並入鼎盛村;本和村並入耕余村;新安村並入新港村;萬亨村、永德村並入登瀛村;福安村、悅豐村並入福利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113.99平方千米,人口112714人。轄2個辦事處,4個社區、28個行政村。
社區、行政村一覽(4個社區、28個行政村) 鎮北社區、濱江社區、三興中心社區、海沙社區、合興中心社區;紅光村、店岸村、向陽村、建設村、西港村、協仁村、交通村、福利村、錦豐村聯興村、郁橋村、厚生村、久生村、新港村、西界港村、登瀛村、鼎盛村、耕余村、樂揚村、星火村、洪橋村、洪福村、悅來村、光明村、南港村、常家村、永盛村、明星村。
樂余鎮
2004年2月29日,扶桑村並入樂余村;文興村並入東興村;鼎興村並入齊心村;團結村並入雙橋村;同豐村並入常豐村;紅旗村並入紅閘村;紅發村並入紅星村;紅明村並入紅聯村;東新村、林場村並入東林村;東進村並入東風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84.88平方千米,人口76701人。轄2個辦事處,3個社區、22個行政村。
鳳凰鎮
2004年2月29日,石龍村並入雙龍村;安庄村、欄桿村並入安慶村;東南村、新莊村並入程墩村;李庄村並入西參村;五聯村並入金谷村;黃新橋村、洪涇村並入魏庄村;太平村並入恬庄村;新橋村、小山村並入雙塘村;庄涇村、張巷村並入清水村;小庄村並入鳳凰村;馬路村並入楊家橋村;珠村村並入鷙山村;奚家村、廣步村並入高庄村;茅庵村並入夏市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78.77平方千米,人口64242人。轄2個辦事處,3個社區、15個行政村。
南豐鎮
2004年2月9日,新傑村並入南豐村;生建村、義和村並入東港村;民生村並入海壩村;新建村、雙德村並入永豐村;繼新村並入新德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47.50平方千米,人口46361人。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2005年4月16日,張家港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豐鎮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張政發[2005]51號):同意將和平村的第9、10、11、12、13、14、15、16、18、21等10個村民小組,永豐村的第29、38等2個村民小組,東勝村原東華的第8、9、10、14、15和原東勝村的第1、2、8、9、等9個村民小組,共計21個村民小組劃歸永聯村,建立新的永聯村、和平村、永豐村和東勝村。
大新鎮,位於張家港市的北部。
2004年3月6日,頂海岸村、新東村並入大新村;萬年村並入段山村;迎豐村並入朝東圩港村;龍橋村與福善村合並,建立橋頭村;長青村與年豐村合並,建立長豐村;新豐村與東凱村合並,建立新凱村;晨豐村並入中山村;晨北村、施家村並入龍潭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40.24平方千米,人口36074人。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常陰沙管理區
2004年3月23日,常陰沙農場劃入張家港市。2004年底,面積37.43平方千米,人口21361人。轄1個社區、13個農業管理區。
2004年底,總人口868640人。其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佔43.49%。全市有外來暫住人口44.5萬人。市人民政府駐楊舍鎮,郵編:215600。代碼:320582。區號:0512。拼音:Zhangjiagang Shi。歷年平均氣溫15.4℃,歷年平均降水量1050.5毫米。張家港市轄8個鎮:楊舍鎮、塘橋鎮、金港鎮、錦豐鎮、樂余鎮、鳳凰鎮、南豐鎮、大新鎮;以及常陰沙農場。
張家港市北濱長江,南近太湖,距上海120公里(2003年高速公路通車後僅 98公里),南京180公里,蘇州80公里(2004年一級公路通車後僅58公里)。市域之內基本構築起"五縱五橫一高一環"的大交通格局。張家港古長江岸線把境內陸地分為南北兩部分, 境內南部和西部屬老長江三角洲的古代沙嘴區,散落著零星山丘;北部屬新長江三角洲,由數十個沙洲積漲連接而成。 成陸年代約在7000年以上。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以前,就有人類活動。
張家港全境地勢平坦,河港縱橫,有大小河道6033條,總長4477.3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陸地有河道5.71公里,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資源眾多,環境優美,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境內天然良港張家港港,不凍不淤,深水貼岸,安全避風。現有萬噸級泊位34個,年吞吐量超4000萬噸,已開通19條國際航線,每月40多個國際航班,與世界150個港口有貨運往來。張家港保稅區是全國15個保稅區中唯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主要功能為國際貿易、出口加工和保稅倉儲。是"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境內有"三山一苑"( 雙山、香山、鳳凰山、東渡苑)等主要景區,有蘇東坡與梅花堂、徐霞客三游香山等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傳說典故;景點有世紀廣場、暨陽湖公園、張家港公園、沙洲公園等游樂場,雙山島旅遊度假區建成了全國首家江島型水上高爾夫球場。另外還有徐霞客三次游覽過的香山桃花澗、鑒真東渡啟航處古黃泗浦、南沙東山村遺址等名勝古跡。 這些山、水、島、寺、址,構成了張家港市燦爛的歷史文化和開發風景旅遊資源的優越條件。張家港市歷史悠久,水資源豐富,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砂岩、磚瓦粘土、礦泉水、煤炭、天然氣等,其中石英砂岩儲量6000萬噸,已探明的天然飲用礦泉水資源儲量約為8000萬噸。境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百餘科近500個品種。
3. 蚌埠在唐、五代、宋歷史上歸屬那些地區
今蚌埠地域東部曾建立鍾離古國,西部曾建立塗山古國。至春秋戰國時期,先屬魯,繼屬吳,再屬越,後屬楚地。後經歷代演變,至民國36年(1947年)1月設市,直屬安徽省所轄。
一、秦至南北朝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實行郡縣制後,今蚌埠地域分屬九江、泗水兩郡。其東部(今鳳陽縣境內)設鍾離縣。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今蚌埠淮河北歸屬沛郡,淮河南歸屬淮南國。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國復改為九江郡,並在蚌埠西部(今懷遠縣境內)設置當塗縣。
王莽新政時期(公元8~23年。以下省略「公元」二字),今蚌埠地域淮河北更屬吾符郡,淮河以南更屬延平郡,並將鍾離縣改為蠶富縣,當塗縣改為山聚縣。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年),今蚌埠地域淮河以北為沛國所轄,淮河以南為九江郡所轄;東、西部各復改為鍾離縣、當塗縣。
三國時期,今蚌埠屬魏地。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淮河以北隸於譙郡;魏明帝青龍元年(233年),廢鍾離、當塗二縣,淮河以南隸於淮南郡。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實行州、郡、縣三級地方制,今蚌埠淮河以南屬揚州,為淮南郡所領,並復立鍾離縣;淮河以北屬豫州,為沛國所領。
東晉百餘年,戰亂不止,蚌埠地域建置更迭頻繁。淮河成為東晉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角逐的界河。淮河北於東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為羯族石氏所建立的後趙所控制;晉穆帝昇平三年(359年),又為鮮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所佔據,後於晉廢帝太和五年(370年),再為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所統轄。今蚌埠西部屬當塗縣,於東晉成帝年間僑置於江南;今蚌埠東部於東晉安帝年間設鍾離郡,治燕縣;西南設馬頭郡,治虞縣。
南北朝劉宋後廢帝元徽元年(473年),淮河南岸鍾離、馬頭兩郡皆歸徐州。南齊武帝永明六年(488年),改徐州為北徐州,轄蚌埠東部鍾離郡,治燕縣;轄西部馬頭郡,治己吾縣。南梁初期承南齊制,後期江淮州郡先後為東魏、北齊所取。東魏武定六年(548年),蚌埠北部設連城縣,為睢州汪升所轄。武定七年(549年),今蚌埠地域置楚州,治鍾離城。北齊控制江淮時,將楚州更名為西楚州,州、郡同治鍾離縣;並在西部設荊山郡,治荊山城,領馬頭縣。南陳宣帝太建五年(573年),將西楚州改為北徐州,郡、縣未變。至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今蚌埠又為北周所佔,北徐州復改西楚州。
二、隋至兩宋時期
隋開皇二年(582年),西楚州改為濠州;廢荊山郡,馬頭縣改為塗山縣。大業三年(607年),又將濠州改為鍾離郡,領鍾離、塗山縣。今蚌埠坦衡北郊則屬彭城郡谷陽縣域。
唐武德三年(620年),鍾離郡復改濠州。武德七年(624年),塗山縣並入鍾離縣,為濠州所領。至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後,今蚌埠淮河以南屬淮南道監察,淮河以北屬河南道監察。天寶元年(742年),濠州再改為鍾離郡。乾元元年(758年),鍾離郡又改為濠州。貞元四年(788年),濠州隸屬河南道監察。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領今蚌埠淮河以北地區。
五代十國時期,今蚌埠淮河以北為宿州轄地,先後為後梁(907~923年)、後唐(923~936年)、後晉(936~946年)、後漢(947~950年)所統治;淮河以南為濠州轄地,先後為吳(907~937年)、南唐(937~958年)所佔據。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奪取今蚌埠整個地區,淮河以北由徐州轄,淮河以南由濠州轄。
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今蚌埠淮河北隸於新置靈璧縣,為淮南東路宿州所轄;淮河以南只存鍾離縣,為淮南西路濠州所轄。宣讓陵做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陷汴京,取淮北,宿州初為山東西路領,至金大定六年(1166年)改屬南京路。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金兵渡淮攻取濠州。嘉定十二年(1219年),宋軍收復濠州,宋、金仍以淮河為界。今蚌埠淮河以南置鍾離縣,為淮南西路濠州所轄。寶佑五年(1257年),蚌埠西部重置荊山縣,為淮南西路懷遠軍所轄。咸淳七年(1271年),今蚌埠東北置五河縣,為淮南東路淮安軍所轄。
三、元至民國時期
元,今蚌埠屬河南行省政區。至元四年(1267年),淮河北靈璧縣改隸於泗州。至元十五年(1278年),五河縣改隸於臨濠府,今蚌埠淮河以南地區盡屬臨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五河縣劃歸泗州轄。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臨濠府改為濠州;廢懷遠軍,改荊山縣為懷遠縣,今蚌埠淮河以南皆屬濠州鍾離、懷遠縣境。
明洪武二年(1369年),鳳陽建中都,鍾離縣更名中立縣,翌年再改名為臨淮縣。洪武六年(1373年),撤中都設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年),中立府遷新城改名鳳陽府,臨淮縣亦改名鳳陽縣;蚌埠西部仍為懷遠縣,東北為五河縣。三個縣明初均為中書省鳳陽府所領。永樂元年(1403年),鳳陽府為南京直隸。
清初,鳳陽府為江南省領。順治十八年(1661年),今蚌埠全境皆為江南左布政使鳳陽府所轄。康熙六年(1667年),鳳陽府改隸於安徽布政使鳳潁六泗道。雍正二年(1724年),今蚌埠淮河以北從鳳陽府劃入泗州直隸州。同治二年(1863年),劃鳳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席家溝以東、靈璧縣後樓一塊屬蚌埠,並首設獨立行政機構三縣司,脫離鳳陽、懷遠、靈璧三縣,直屬鳳陽府。
民國元年(1912年),蚌埠三縣司廢,河南岸改屬鳳陽縣,置二區公署;河北岸小蚌埠屬靈璧縣,一直到民國35年。民國3年,恢復道制,蚌埠河南岸屬安徽省淮泗道鳳陽縣轄。民國18年,蚌埠曾成立市政籌備處,但翌年即撤銷,仍屬鳳陽縣所轄。民國21年,鳳陽縣辦自治區,蚌埠系其第七區。民國24年,蚌埠與三鋪合為鳳陽第二區。翌年,鳳陽縣被安徽省第四督察區所領,蚌埠受其轄。民國27年,鳳陽縣名義上為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區所轄,因日軍侵佔,九區各縣淪陷,鳳陽由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區兼管。
民國27年10月,日偽在蚌埠組建偽安徽省維新政府,鳳陽縣直屬偽省維新政府管轄,偽縣維新政府設於蚌埠。民國29年3月,偽安徽省維新政府更名偽安徽省政府,偽府仍設於蚌埠。民國33年,偽安徽省政府設8個行政督察區,蚌埠為鳳陽縣轄,隸屬第一行政區,並為區治地。
民國34年8月抗戰勝利,國民黨軍隊李品仙部到蚌埠接防。11月,成立蚌埠市政籌備處,翌年接管市區行政。民國36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為安徽省直轄市。
民國38年1月蚌埠解放,先屬江淮解放區轄,4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蚌埠遂隸屬皖北行署。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銷皖北行署,蚌埠市為安徽省直轄。1956年,安徽省置蚌埠專區,專員公署駐蚌。1958年11月起,蚌埠市隸屬省和專區雙重領導。1961年3月撤銷蚌埠專區,此後至1985年,蚌埠市一直屬安徽省直轄。
民國3年(1914年),蚌埠雖未設市,但市面漸成,軍閥倪嗣沖咨請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批准,在鳳陽縣所轄的蚌埠設蚌埠警察專局。嗣後,蚌埠劃3個治安區:市東部為第一區,市中部為第二區,市西部為第三區。民國10年,蚌埠建立警察廳,劃5個區:自今火車站至國安街口為第一區;從國安街西到華昌街一帶為第二區;華昌街以西的二馬路及中興街、中山街、中正街(今青年街)一帶,劃為第三區;自天橋向西南,包括中榮街、華豐街、中和街(今國貨路)、華利街一帶為第四區;市西南部為第五區。
民國36年設市後,按原市政籌備處規劃,設東安、國慶、中山、西市、小蚌埠5個區。全市面積104.5平方公里。
民國38年1月20日蚌埠解放,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原東安、國慶、中山、西市、小蚌埠5個區公所(另成立水上區,9月撤銷)。1月24日宣布成立各轄區政府,5月改稱區人民政府,9月9日改稱區公所。解放初,全市總人口218000人,建成區約5平方公里,建立鎮政權25個,鄉政權8個。同年2月,接收鳳陽縣的戴塘、馬村,入東安區;接收懷遠縣的陶店,入西市區;3月,接收原鳳陽縣窪里劉、窪里王、宋庄、葛庄等村,歸東安區雪華鄉。5月,鳳陽、懷遠與蚌埠相鄰的20餘村又劃入蚌埠。7月,東安與國慶兩區合並為國安區。
建國後1950年3月,撤銷國安、中山、西市3個市區的區公所和區公安分局,於1951年8月又重建3個市區區級政權,恢復區人民政府建制。國安區改稱東市區,中山區改稱中市區。至此,計有東市區、中市區、西市區3個市區人民政府,設19個派出所(至9月設20個派出所)。原小蚌埠區公所保留,區境稍有擴大,轄高庵、小蚌埠鎮,及8個鄉,51個行政村。1952年下半年,在3個市區試建居民委員會,至1953年,共建居委會19個。1955年3月,懷遠縣桃園鄉劃入市郊路西鄉。1956年3月,小蚌埠區改稱郊區。
1956年5月,3個市區人民政府更名為區人民委員會;郊區仍置區公所。 1958年7月,3個市區建立居委會75個。9月3日,郊區路東、路西兩鄉合並成立蚌埠衛星人民公社。10月17日,以東海煙廠為主體,亦成立東海人民公社,為第一個城市公社。10月29日,郊區5個鄉37個高級社合並成立東風人民公社。不久,郊區區公所改稱郊區聯社。至12月,撤銷東風人民公社,以淮河為界,河以北成立淝淮人民公社,河以南成立燕山人民公社。是年,將原鳳陽縣所轄淮光公社(今淮光、長淮、李樓三鄉全部土地及燕山部分土地)和原懷遠縣所轄先鋒人民公社(今秦集、仁和、長青、燕山一帶土地),劃入蚌埠郊區境域。是年10月,原鳳陽縣長淮衛、李樓、官溝鄉西部的一部分(南至李庄、大小蘆庄,東至三家崗、小汪家,北至鮑家溝)劃入蚌埠。
1959年2月,蚌埠郊區調整區劃,成立秦集、淮光、燕山、淝淮4個人民公社。同年9月,又在市區近郊增設了蔬菜人民公社。
1960年,全面實行城市人民公社化。5月,西市區人民委員會改稱東海人民公社,東市區人民委員會改稱龍湖人民公社;6月,中市區人民委員會改稱懷鳳人民公社。1961年1~5月,城市龍湖、懷鳳、東海人民公社各恢復為東、中、西市區人民委員會。 1961年4月,蚌埠郊區將淮光、淝淮、蔬菜3個大公社劃小,改為淮光、長青、雪華、長淮、高庵、李樓、淝淮7個公社,秦集、燕山公社不變。9月,撤銷郊區聯社,郊區工作由市委農工部和市人委農業生產辦公室直接領導。1963年5月,恢復郊區區公所,至1964年8月再次撤銷。11月,市郊淝淮、高庵兩個公社改劃為小蚌埠、吳郢、吳小街3個公社。
1968年5~8月,東市區、西市區、中市區、郊區分別成立革命委員會。1978年底,3個市區設街道辦事處18個,居民委員會132個;郊區設人民公社10個,生產大隊115個。
1980年6~8月,中市區、西市區、東市區和郊區取消革命委員會建制,恢復為區人民政府。同年,郊區劃秦集公社南部,新成立仁和人民公社。至1984年,均取消郊區各人民公社建制,改為鄉;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
1983年7月1日,原屬宿縣地區的懷遠、固鎮、五河縣劃蚌埠市領導,形成一市三縣四區的行政區劃。1984年7月,劃懷遠縣廣德、草寺、杭劉、花郢、馮東、馮西、禹會、宗窪、三尖塘、前郢計10個村,與郊區4個村合並,組建天河鄉,並撤銷仁和鄉。
1985年,市轄3個市區,共有18個街道辦事處,162個居民委員會,1826個居民小組;郊區共設11個鄉,133個村民委員會,1247個村民小組。
4. 河北的石家莊在古代叫什麼名稱
河北的石家莊在古代就叫石家莊,舊稱石門。
石家莊原是獲鹿縣留營鄉一個小村,上京毗盧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重修碑記,已有石家莊村名。現在的石家莊市是在這個小村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清康熙二十年(1688年)廢除衛所軍屯制,石家莊村成為隸屬真定府(雍正時改稱正定府)獲鹿縣的一個小村莊,與當時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
1925年經北洋政府臨時執政批准,設立石門市。取名之因是將石家莊、休門兩村各取一字,以符名實。1947年11月12日,解放軍攻克石門及其周邊所有縣城,在石門市建立了第一個以城市為中心的人民政權。1947年12月26日,石門市人民政府發布通知,將石門市更名為石家莊市。
(4)羅源豐余村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民國37年(1948年)9月26日,石家莊市改屬華北人民政府領導。民國38年(1949年)8月1日石家莊市歸河北省人民政府領導,為省轄市。1949年石家莊專區初設,轄14縣1鎮。1958年4月28日,石家莊市由省轄市改為專轄市。
1960年5月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家莊專區,改為石家莊市。1961年5月,國務院批准恢復石家莊專區建制。石家莊專區轄石家莊市和25個縣。
1967年11月21日,石家莊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專區改稱地區。1967年12月20日,石家莊市革命委員會成立。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會遷至石家莊市。1978年3月11日,石家莊市劃為河北省直轄市。1978年7月,石家莊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成立河北省石家莊地區行政公署。
1982年8月12日,撤銷石家莊市革命委員會,恢復石家莊市人民政府。1993年6月30日,石家莊地區行政公署與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合並,成立新的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5. 新昌上小余村拆嘛
新昌上小余村拆遷計劃已經於2019年4月1日開始在新昌縣上小余村實施。拆遷辦及新昌縣政府統籌安排,鄭團老拆遷項目規模為拆除宅基地16.728畝,舊房拆除1340棟,農村道路76.252米,居民代表669人,農戶*頭數755戶。拆遷過程中,社會保障投入(補償支出) total 345.9萬元,用於解決宅基地補償、舊或余房拆除費補償、安置補助、遷戶補助等。拆遷過程中,縣委縣政府及拆遷辦積極配合,確保拆遷過程的順利進行,同時充分尊重和保護遷喊升戶的合法權益,落實好各項拆遷補償政策。
6. 羅源縣在哪個市區
羅源縣(古屬福州府羅源縣)福建省福州市轄縣,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南鄰連江縣,西南接福州市、閩侯縣,西北接古田縣,北與寧德市接壤,東隔海與霞浦東沖半島相望。
全境面積1187.1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062.2平方公里,海域、灘塗面積124.98平方公里。境內三面環山,地形為東西長條狀,鷲峰山脈東南支脈從西北方向延伸入境,形成眾多山嶺。地勢自西而東,三高兩低,形如「W」。
(6)羅源豐余村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近代行政區劃
1950年3月,廢除保甲制度,6月,增設第五區;9月增設第6區,至此,全縣劃為6個區、64個鄉和4個街道。
1952年4月,調整行政區劃,增設第七、八兩個區,全縣分為8個區、66個鄉、4個街。同時,區人民政府改稱區公所。1954年,又增劃22個鄉。
1955年7月,第五區的飛竹鄉劃為飛竹、梧桐兩鄉;8月,撤銷第七區,所轄各鄉並入第六區;9月,第一、二、三、四、五、六、八區分別改名為起步、中房、碧里、霍口、洋柄、城關、洋頭區。
1956年1-3月,先後撤銷松山、起步、洋頭3區;設城關鎮為縣轄鎮,轄原城關區的4個街;原城關區各鄉與原起步區和松山區合並組成岐余區;原洋頭區各鄉分別歸並於中房、洋柄區。全縣劃分為5個區、1個縣轄鎮、56個鄉鎮,共轄自然村698個。
1958年5月撤區並鄉,全縣劃為城關、鑒江2個鎮和起步、洪洋、疊石、中房、深坑、松山、泥田、大獲、碧里、牛坑、白塔、鳳坂、西蘭、嶺頭、飛竹、豐余、斌溪、霍口、香嶺、西峰、東宅等21個鄉。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建立6個人民公社,98個生產大隊。
1961年5月恢復區一級建制,全縣劃為6個區,下轄1個城關鎮、37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城關鎮升為縣轄鎮。
1965年7月裁區並社,全縣劃分為城郊、松山、起步、洪洋、中房、西蘭、飛竹、霍口、碧里、鑒江等10個人民公社,原城關鎮建制不變。
1966年6月,城關鎮改為城鎮公社;城郊公社除劃歸松山、城鎮公社的8個大隊外,餘下15個大隊另組為白塔公社(同年11月更為「紅塔」)。至此,全縣劃為11個人民公社,185個大隊、4個街。
1979年4月,城鎮人民公社改名城關鎮。1981年7月定名鳳山鎮,紅塔人民公社復名為白塔人民公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更名的大隊亦同時恢復原名。
1984年9月,全縣人民公社改為鄉(鎮)建制,各生產大隊改為村,生產緩喊隊改為村民小組。
1986年2月,中房鄉下大洋村因建下大洋擾扒野水庫需要,拆遷移民在鳳山鎮建立陳厝村。
1988年11月,起步鄉改為鎮,起步、桂林、港頭、沈厝4個村委會改稱居委會。
1992年10月,松山、中房兩鄉同時改為鎮。其中原松山鄉的渡頭、呂洞、岐後、岐頭、樹柄、南岐和原中房鄉的林家、中房、乾溪、大洋等村委改為居委會。
1994年3月,飛竹鄉改為飛竹鎮,飛竹、洋柄村委會同時改為居委會。
1998年6月10日,起步鎮潮格村拆出水口洋、坑脈里、坪石等3個自然村設立水口洋村。
2000年12月10日,鳳山鎮岐余村分設余家塘、岐陽、竹兜3個居委會。
2003年4月30日,鳳山鎮東門居委會劃東環路以東地區設東區居委會。
2004年12月17日,鳳山鎮東區居委會再劃岐陽、金鳳和閩星小區增設閩鳳社區居委會。
2015年,羅源此橡縣轄鳳山、松山、鑒江、起步、中房、飛竹6個鎮及碧里、洪洋、白塔、西蘭、霍口5個鄉,其中霍口為民族鄉。全縣轄7個社區居委會、189個村委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源縣
參考資料來源:羅源縣人民政府-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