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長春多少年歷史

長春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1-21 09:22:39

❶ 誰能介紹一下長春的歷史,和現代的長春!

長春是一個年輕的城市,自清嘉慶五年(1800年)設治至今,僅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在這二百多年的歷史中,長春走過了艱辛的發展歷程。
長春設治前,長春地方屬於郭爾羅斯前旗蒙古王公的封地,是蒙民放牧牛羊之所。由於乾隆、嘉慶年間關內受災漢民大量「闖關東」來到東北,形成以漢族人為主體「流民」潮,蒙荒開始被開墾。清王朝在阻止「流民」難以奏效的情況下,採用「借民安民」的辦法,在郭前旗蒙地內設置了不管蒙民專管「流民」的政區——長春廳,管轄東起穆什河(今沐石河),西至巴延吉魯克山(今大屯山);南起伊通邊門(今新立城水庫),北至吉家窩鋪(今農安縣巴吉壘鄉)的一片面積約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墾區。後來隨著墾區的不斷擴大,長春廳的政區也不斷增大,長春的行政機構也隨之提升,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改為長春府,下轄農安縣。在行政職能上實行蒙漢兼管。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政府於1913年在全國統一實行省、道、縣三級行政機構,將各省的府、廳、州一律改為縣,長春府改為長春縣。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東北,1932年日偽政權將長春定為偽國都,在保留長春縣行政建置的同時,將長春城廂部分劃出設市,先叫「新京市」,後改為「新京特別市」。從此,在長春這塊地方開始實行市縣並存、市縣分治的行政體制。偽長春縣屬偽吉林省管轄,偽新京特別市則隸於偽國務院,與各省平級。
1945年蘇軍出兵中國東北,日偽政權跨後,長春恢復了原有的名稱,在蘇軍佔領下實行軍事管制。1945年底,國民黨政府接收長春市,一直統治到1948年10月。1946年4月14日至5月23日,因蘇軍撤離東北,長春市一度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解放。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10月21日長春市改為長春特別市,1949年3月11日改稱長春市,均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1949年5月9日改隸吉林省。1952年10月14日長春縣撤銷,轄區並入長春市。1953年8月1日至1954年8月1日,長春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管。1954年9月27日,吉林省政府遷到長春市,長春市成為吉林省省會城市。1958年11月10日——1966年1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雙陽、九台、德惠、農安、榆樹5個縣劃歸長春市管轄,實行市帶縣的管理體制。1969年7月3日,雙陽、九台、榆樹、德惠、農安5個縣再度劃歸長春市,恢復市帶縣管理體制,至今未變。
改革開放後,1989年2月12日長春市列為國家計劃單列市,賦予了相當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國家計委又決定長春市為沿邊開放城市,享有沿海開放城市同等的優惠政策。1993年7月2日長春市計劃單列市取銷,但仍保留副省級建置,成為東北四個副省級城市之一。(長春市地方誌編委會供稿)

❷ 長春有什麼歷史

長春來自距今約7000年前古老的肅慎語「茶啊沖」,是古代肅慎祭天時候的祈福之語。因為祈福之地
長春始建於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肅慎王國之第二個王都。時為肅慎南支(滿族先祖)的主要聚集地,稱為喜(三個七字讀音Xi,為紀念肅慎擊敗外族報喜之義而得名),肅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稱為喜都。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這是長春最早的古典歷史,所以「喜」也應該是長春的簡稱。
公元前約1800年,肅慎南支的惠(穢)、漠(貊)兩族逐漸遷徙在喜都融合成為惠漠(穢貊)部族(滿族前身一支),為了紀念兩大部族融入肅慎王國,肅慎王遂改國號為德惠(得穢),改「喜都」為「合龍(合隆)城」。西漢時期建立扶余國,漸與中原東漢文化交流。道教傳入扶余,全民信仰灌口二郎(考滿語「關口二郎」當為灌口二郎轉音,實為秦太守李冰次子),城內有許多二郎神廟。改國都合龍城為「天罡城」。此時人口已經過萬,城牆和宮殿也改為石質建築。在此後漫長歲月里,這座古都雖改過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是東北古代王國的王都。 唐朝開元時期,長春地區成為唐『安北都護府』的一部分,時被中原人士稱為「書山府」,是唐朝發配文字獄犯人的地方,當時書山城被冤枉發配的文人很多,也使之成為文化之城,是許多中原學子嚮往的學習之地,所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廣為流傳至今。此時長春已人口近十萬的大城市,城牆面積擴大了數十倍。也因為這一時期中原文化廣泛傳入東北亞地區,此後千年一直影響東北民族文化發展方向。 公元846年,粟末靺鞨領袖大祚榮在此建立臣渤海郡國,改「書山府」為「隆州府」,定為國都。後遷都「敖東城」,但隆州府仍為渤海國文化經濟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人口已近50多萬。 公元916年,契丹建國,逐漸強大。長春地區成為契丹管制女真的重地,由於契丹的一個王子在此地出生,遂將隆州府改成以契丹王子名字命名為「耶律德光城」。 公元1115年女真人崛起,建立大金國,將長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龍府,遷都中都(北京)之後,改稱隆州「寬城府」(寬城子),為北方的軍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時的大金國,國富民強,從西方傳來的景教(基督教)成為大金三大國教之一(道教、佛教、景教),全民信仰,寬城子成為東北亞最大的基督教聖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眾有數十萬,此時的寬城人口近百萬,城市已具備規模,城牆高大分為內外兩城,宮殿隨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華,百姓安居樂業,有專門傳道的牧師在教堂講道,大多數信徒為富有的地主階級,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辦的最大的教堂聽道。 此後蒙古日益強大,攻佔寬城子,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才攻下來,蒙元由於信仰藏傳佛教,所以認為這里是景教的不詳之地,才會久攻不下,遂下令將寬城子城牆拆毀,百姓遷移到遼陽和中原等地,這座千年古都變為一片廢墟,又將廢墟挖地三尺,夷為平地,所以今天幾乎上找不到這座古城的任何痕跡,只有在今天小城子村附近有點留下一點殘存的遺跡。 明朝後期女真再次勃興,建立大清帝國,長白山成為滿洲族(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祭祖的聖地,在原來古南部伊通河畔的驛站成為去長白山的必經之路,乾隆幾次在夏季到長白山祭祖路過這里時都發現這里的氣候比盛京涼爽很多,而且風景宜人,便順口說出「長白千載古喜州,春光無限在寬城」的詩句,後來嘉慶登基後去長白山祭祖,來到這個驛站時也發現這里氣候很涼爽,又聽說先帝說過的話,便在嘉慶五年(1800年)開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取其中第一句的兩字設「長春廳」。

❸ 長春發展歷史

遠古時期,在四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長春就出現原始人類「榆樹人」。新石器時代,出現原始紡織技術和原始農業(左家山遺址)。

夏商周及秦時期,肅慎族居於此。

漢至西晉時期,為扶余國轄地,公元346年起為扶余國都。

南北朝時期,公元493年,部分地區入高句麗扶余府。

唐渤海時期,屬渤海國扶余府,為渤海國的邊防重鎮。

宋遼金時期,北宋初,遼設黃龍府(即「直搗黃龍」之黃龍府,今農安縣城),屬東京道。 北宋末,金國建立,曾定都黃龍府。金天眷三年(1140年),改黃龍府為濟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濟州為隆州。金貞祐二年(1214年),將州升為府,改為隆安府,屬上京路。

元明時期,元代設遼陽行省開元路管轄。明洪武八年(1375年),歸屬遼東都司三萬衛管轄。永樂元年,屬奴爾干都司亦東河衛,名為龍安站。明代中葉,屬兀良哈三衛。明朝末年,屬蒙古科爾沁部游牧之地。

清朝時期,清初,朝廷設柳條邊,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屬郭爾羅斯前旗扎薩克輔國公封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土地開始被大面積開發,人口劇增。清嘉慶五年(1800年7月),設置長春廳,置理事通判,隸屬吉林將軍,是長春正式設置之始,治所在今新立城鎮。

道光四年(1825年),治所遷至寬城子。同治四年(1865年),挖城壕、建築城垣,長春城成型。光緒七年(1881年),長春廳理事通判為長春廳撫民通判,並增設農安分防經歷。光緒十五年(1889年),長春廳升為長春府。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北地區由軍府制改為行省制,長春府隸屬吉林省。

中華民國時期,民國2年(1913年),長春府改稱長春縣,置縣公署。民國14年(1925年),設立長春市政公所,實行市治。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翌日長春淪陷。1932年3月9日,偽滿洲國定都長春,改名為「新京」;8月,改為「新京特別市」,隸屬偽滿洲國國務院。1945年9月20日,中共東北抗聯和蘇聯紅軍進駐長春,偽都長春光復;12月20日,國民政府在長春市設置長春市政府,隸屬吉林省。

1948年10月19日,長春和平解放;21日,長春市改稱長春特別市,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

1949年3月11日,長春特別市改稱回長春市;5月9日,長春市政府改稱長春市人民政府,隸屬吉林省。

1953年8月1日,長春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理。

1954年8月1日,長春市改為吉林省省轄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從吉林市遷至長春市,長春市成為吉林省省會。

1955年2月22日,長春市人民政府改稱長春市人民委員會。

1958年11月,國務院批復雙陽縣、九台縣、德惠縣、農安縣和榆樹縣劃歸長春市管轄,長春市實施市管縣體制。

1968年3月6日,成立長春市革命委員會。

1979年,列為國家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1980年6月1日,長春市革命委員會改稱長春市人民政府。

1988年,國務院批復九台縣改為九台市(縣級)。

1989年2月,國家批准長春市為國家計劃單列市,賦予相當於省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0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復榆樹縣改為榆樹市(縣級)。

1992年,國家計委將長春市列為沿邊開放城市,享有沿海開放城市同等的優惠政策。

1993年7月,國務院決定各省會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12月,長春市停止計劃單列市。

1994年7月6日,民政部批復德惠縣改為德惠市(縣級)。

1994年2月25日,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長春市成為副省級市。

1995年8月,撤銷雙陽縣建置,設立雙陽區。

2005年,九台市卡倫湖鎮、龍嘉鎮、東湖鎮3個鎮劃歸二道區管轄,德惠市米沙子鎮、萬寶鎮和農安縣合隆鎮3個鎮劃歸寬城區管轄,此次調整使長春市城區面積擴大了31.5%。

2005年6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公主嶺市范家屯鎮的方正、泡子沿、盛家3個村(范家屯經濟開發區)整建制劃歸長春市管轄,建立長春汽車產業開發區。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批復撤銷九台市(縣級)改為九台區。

2015年12月,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決定賦予農安縣政府地級市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2015年9月,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長府【2015】45號文件,將東湖鎮、卡倫湖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回九台區管轄,並與同年12月撤鎮改街道。

2016年7月,吉民行批【2016】2號文件,將龍嘉鎮撤鎮建街道,由二道區變更為九台區管轄。

2017年6月,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長春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2017年修訂)》。

(3)長春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長春,簡稱「長」,別稱「春城」,是吉林省省會、副省級市、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城市,是國務院定位的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長春有著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蘊,是著名的中國老工業基地 ,是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作基地,有「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之稱,同時還是新中國軌道客車、光電技術、應用化學、生物製品等產業發展的搖籃,誕生了著名的中國一汽,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客車廠,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等。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長春,曾是偽滿洲國首都,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沖突完整歷程的集中見證地,具有眾多歷史古跡、工業遺產和文化遺存。

長春居於中國東北地理中心,分別與吉林省松原市、四平市、吉林市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2017年,長春共轄7區3縣(市),總面積20565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為748.9萬人,市區人口438.3萬人。2016年2月國務院批復設立國家級新區長春新區。

長春享「北國春城」之美譽,綠化率居於亞洲大城市前列,中國四大園林城市之一;十次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製造2025」試點城市;「首批全國城市設計試點城市」;位列《2015中國自然指數》中國十大科研城市第六位。

❹ 長春的歷史

長春的歷史
長春史建於公元前2000年是肅慎國的第二個王都,當時是惠(穢)族的主要聚集地,稱為「喜(三個七和在一起那個字)」,肅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稱為「喜都」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這是最早長春歷史,所以三個七組成的「喜」也是應該是現在長春的簡稱。

後來在公元前約1800年時惠、漠(貊)兩族逐漸遷徙在喜都融合成為惠漠族(滿族的前身),當時成為得匯(德惠)國,改「喜都」為「何龍(合隆)城」,後來建立扶余國由於此時與中原的東漢文化開始交流,道教傳入扶余所以把國都又改稱「天罡城」此時人口已經上萬,城牆和宮殿也改為石建的。

一直到唐朝開元時期,長春成為唐『安北都護府』的一部分,時被中原人士稱為「書山府」,是唐朝發配文字獄犯人的地方,當時書山城被冤枉發配的文人很多,也使這里成為文化之城,是許多中原學子嚮往的學習只地,所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廣為流傳至今,此時這里已經人口近十萬的大城市城牆面積擴大了數十倍。

公元846年惠漠後裔大柞戎在此建立臣北邵(渤海)國,改「書山府」為「隆州府」,做為國都後遷都『敖東城』,此時這里還是北邵國的文化和經濟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人口已近50多萬。

公元1115年契丹逐漸強大,這里成為契丹管制女真的重地,由於契丹的一個王子在此地出生,所以把這里改成為以契丹王子的名字命名為「耶律德光城」。
後來在公元1234年女真人在這里崛起,把這里改回祖先的「隆州城」又稱「白龍府」,作為國都,並在北面建立了軍事重地黃龍府,之後遷都中都(北京)後,把這里改稱「寬城府」,為北方的軍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時的大金國,國富民強,從西方傳來的景教(基督教)成為大金的國教,全民信仰,寬城成為東方最大的基督教聖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眾有數十萬,此時的寬城人口近百萬,城市已具備規模,城牆高大分為內外兩城,宮殿隨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華,百姓安句樂業,有專門傳道的牧師在教堂講道,大多數信徒為富有的地主階級,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辦的最大的教堂聽道。

後來蒙古強大起來,攻佔寬城,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才攻下來,元由於信仰藏傳佛教,所以認為這里是景教的不詳只地,才會久攻不下,就下令將這里的城牆拆毀,百姓遷移到遼陽和中原等地,這座千年古都變為一片廢墟,又把廢墟所有的一切又挖地三尺,移為平地,所以今天基本上找不到這座古城的任何痕跡,只有在今天小城子村附近有點留下一點殘存的遺跡。

明朝後期女真逐漸強大,建立大清國,後來長白山成為滿族祭祖的聖地,在原來古城的西南部伊通河畔的驛站成為去長白山的必經之路,乾隆幾次在夏季到長白山祭祖路過這里時都發現這里的氣候比盛京涼爽很多,而且風景宜人,便順口說出「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的詩句,後來嘉慶登基後去長白山祭祖,來到這個驛站時也發現這里氣候很涼爽,又聽說先帝說過的話,便在嘉慶5年(1800年)開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取其中第一句的兩字設「長春廳」。1865年建築城垣,佔地5平方公里。到1883年,人口達9萬餘人。

1896年帝俄侵入東北,攫取中長鐵路築路權,在長春建起俄國人居住區。1906年日俄戰爭結束,在長春的帝俄權益為日帝所取代,1908年日帝為擴大「滿鐵附屬地」,開始建設長春火車站,其後又開辟商埠,當時城市面積為21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

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我國整個東北地區,長春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國主義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成為傀儡政權——「滿州帝國」,將長春定為「國都」,改名「新京」,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東北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至1944年市區面積為80平方公里,人口達81.7萬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我軍於1946年4月14日曾一度解放長春。但1946年5月23日國民黨的魔爪又伸入長春使長春的經濟和各項事業遭到了嚴重破壞,城市生產和人民生活瀕臨絕境,市區人口最後減至17萬人。

❺ 長春的歷史沿革

1951年,長春地區的榆樹市發現人骨化石證明,早在遠古時代,這片土地上的人類已進入了智人階段,屬母系氏族社會初期。1984年,農安縣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居住遺址,表明遠在新石器時代,這里的人們就已經掌握了原始紡織技術,進入著裝時代,原始農業也已經很發達。
長春市地處東北邊陲。在距今兩千多年以前,是北方肅慎族生活過的地方。漢至西晉為夫余國屬地。其後,為高句麗轄境。唐代中後期,屬渤海扶余府。遼屬東京道黃龍府。金歸上京路隆安府。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代在長春設立其塔木衛、亦東河衛、木古河衛。清代設治前,屬蒙古郭羅爾斯前旗扎薩克輔國公的封地。
清初,朝廷對東北一直實行封禁政策,到乾隆朝以後,大面積土地被開發,人口劇增。嘉慶五年(1800)清設置長春廳,置理事通判,隸屬吉林將軍,是長春正式設置之始。
1865年挖城壕、建築木板城垣,長春建城。
光緒七年(1881年)長春廳理事通判為長春廳撫民通判,並增設農安分防經歷;光緒十五年(1889年)撫民通判升為知府,長春廳升為長春府,隸屬吉林將軍;
1896年沙俄侵入東北,攫取中東鐵路築路權,在長春城建起俄國人居住區(鐵北二道溝)。1906年日俄戰爭結束,在長春的沙俄權益為日帝所取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北各地區由軍府制改為行省制,長春府隸屬於吉林省。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北各地區由軍府制改為行省制,長春府隸屬於吉林省。
1908年日本為擴大「滿鐵附屬地」,開始建設長春火車站。民國十四年(1925年)分設長春市政公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翌日長春淪陷。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成為傀儡政權——「滿洲帝國」,偽滿洲國宣布定都長春,改名為「新京」。8月,改為「新京特別市」,隸屬偽滿洲國國務院。
1932年偽滿伊始,長春市區人口數為126309人。 1943年年末偽滿鼎盛時期,市區人口數為754210人。 1945年偽滿末期,市區人口數為716815人, 此時約有14萬日本人。偽滿鼎盛時期加上駐長春的大量軍隊、外國僑民和巨大的流動人口,全長春地區總人口已逾120萬,超過東京(都市區人口),號稱亞洲第一大都市。 人口一半以上是少數民族和外國僑民,寬城區-鐵北一帶主要是朝鮮族的聚居區、南關區一帶主要是滿族的聚居區、綠園區一帶主要是蒙古族的聚居區、二道主要是回族的聚居區、漢族在全城散居以及主要聚居在今天的南關區、朝陽區。由於長春獨特的多民族多種族聚居,被稱為「東方瑞士」。1948年圍城前,市區人口數約為50萬,人民解放軍入城時人口數約為17萬。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偽滿洲國隨之垮台。12月20日,國民黨中央政府在長春市設置長春市政府,隸屬吉林省。
1945年8月8日,前蘇聯政府對日宣戰,百萬紅軍出兵東北,日本關東軍遭到了沉重的打擊。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18日,偽滿洲國皇帝宣布退位。9月20日,蘇聯紅軍進駐長春,成立了長春衛戍司令部,逮捕了偽滿洲國各部大臣,連同溥儀先後押往蘇聯,偽都長春同東北一起光復,日本帝國主義苦心經營14年的偽滿洲國徹底覆滅。
前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後,東北抗日聯軍聯合作戰。1945年9月20日,抗聯教導旅旅長、東北黨委書記周保中以蘇軍駐長衛戍司令部司令的身份,率領部分抗聯戰士進駐長春,協助蘇軍接管偽滿政權,同時組建人民武裝,籌建民主政權。11月8日,經蘇方同意,中共中央東北局調中共山東分局社會部長、山東省政府秘書長劉居英(未公開身份)出任長春市市長。劉居英接管長春市政府後,立即發布協助蘇軍實行軍管,保障市民正當權益,發展自由貿易,嚴懲罪大惡極漢奸,取消苛捐雜稅,興辦國民教育,開展市政建設等7項施政綱領。
和平解放史稱「兵不血刃」,然而長春的和平解放卻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長春的優秀兒女為了家鄉和全中國的解放,在長春外圍戰斗中傷亡4000多人,在市區遭國民黨殺害的共產黨員和愛國志士300多人,還有30多萬人民群眾在國民黨「殺民養軍」的政府下飢餓而死,長眠在長春這塊土地上。他們用血肉之軀和累累白骨,同國民黨進行了殊死搏鬥,終於贏得了和平解放。
1948年,市區人口約為50萬人。1948年5月23日-10月19日,長春圍城戰,史稱「困長春」。歷時五個月的圍城,使得長春城變成了不折不扣的死城,餓殍之城,白骨之城。困長春結束後,市區人口減至約17萬人。1988年10月18日,在「困長春」40周年之際,長春市政府在長春南湖公園北門修建了一座「長春解放紀念碑」,供人們憑吊當年長春解放死難同胞的亡靈。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中共長春市委和市政府隨軍入城。長春市改稱長春特別市,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
1949年3月10日,長春特別市改稱回長春市。
1949年5月9日,長春市政府改稱市人民政府,隸屬吉林省。
1953年8月1日,長春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理。
1954年8月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長春市改為吉林省轄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從吉林市遷到長春,長春市成為吉林省會城市。
1955年2月22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指示,長春市人民政府改稱長春市人民委員會。
「文革」期間,1968年3月6日成立長春市革命委員會
1980年6月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長春市革命委員會改稱長春市人民政府。
1989年2月,國家批准長春市為國家計劃單列市,賦予相當省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3年7月,國務院決定各省會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長春市於同年12月停止計劃單列市。 名稱由來 第一種說法來自《長春縣志》的記載:長春廳「設治地點,原在長春堡較東偏數里,命名由此起。而建治之處,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雲。」因廳設於長春堡附近,故名長春。然而長春堡之名的由來據1982年《長春地名》資料記載,長春堡是由新遷居此地的漢族人命名的,取吉祥之意。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長春堡是沿用遼金時代長春州的舊名,因為此地原屬於長春州轄境。《吉林地誌》(民國二年版)和《增訂吉林地理紀要》(民國二十年版)均認為長春一名源於長春廳,而長春廳是沿襲了遼金時的長春州而得名。
這種說法見於官方文獻中,而且很多位對長春歷史很有研究的老先生也比較認可這種沒有絲毫戲說成分的說法,這也增加了這種觀點的權威性。
第二種說法認為,長春之名是以長春花而命名的。《滿洲地名考》中提到,「長春之意,是薔薇的異名。」持同種說法的《遼史》、《吉林通志》也有類似記載:「花名長春,柔枝紛披,取以名地。」此外,近人對這種說法也進行了考證,其結論為:「長春這個地名是以花命名的。遠在遼金時期,長春一帶生著許多柔枝紛披、花團錦簇的長春花,也就是薔薇科野生月季花。月季花從古至今一直叫長春花,是由月月開花而得名的。
還有最後一種說法,認為長春一詞來自距今約7000年前古老的肅慎語「茶啊沖」,這是古代肅慎人祭天時的祈福之語。因為祈福之地在喜都,所以後世漸用「茶啊沖」取代喜都(漢譯轉音為「長春」),成為地名。

❻ 長春的歷史資料

長春始建於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肅慎王國之第二個王都。時為肅慎南支(滿族先祖)的主要聚集地,稱為喜(三個七字讀音Xi,為紀念肅慎擊敗外族報喜之義而得名),肅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稱為喜都。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這是長春最早的古典歷史,所以「喜」也應該是長春的簡稱。

❼ 長春的歷史

自1800年清嘉慶設治以來,至今已有超過200年的歷史。

清代以前,長春一直為東北地區的游獵民族所佔據,直至清朝嘉慶五年建城前夕尚為蒙古王公的領地,隸書內蒙古郭爾羅斯前旗管轄。

嘉慶五年五月戊戌(1800年7月8日)設置理事通判,隸屬於吉林將軍。理事通判衙門始設於伊通河畔長春堡東之新立城,因地屬長春堡境界、乃於治署之前冠以地名,稱為長春廳。至嘉慶十六年(1811年)長春廳轄民1178戶,人口61755人。

道光五年(1825年),長春廳署移址於寬城子(今長春市南關區頭道街至四道街一帶),廳署修築於今四道街,廳名依舊,廳之所在地名寬城子與長春並用,長春之名源於此。

同治四年(1865年),理事通判改為撫民通判,並修築長春城,夯土為牆,周圍二十里,辟六門。同治十三年(1874年)改撫民通判長為知府,長春廳升為長春府。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改長春城牆為磚牆,並增開三門。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長春府人口466858人,其中府城人口約7萬人。

1898年後俄國修築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南下支線中東鐵路,長春成為沿途一處重要車站。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日俄以寬城子站為界瓜分中東鐵路。長春被分為商埠地、滿鐵附屬地、二道溝俄國中東鐵路附屬地和老城區等若干區域。

1913年1月8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發布第24號《命令》:「各府、直隸廳、州、縣,一律改稱縣,仍冠以原地名,長官一律稱縣知事。各縣衙門改組為縣公署,行政區域不變。」1913年3月2日,吉林省民政公署發布府、廳、州均改為縣的《通令》,布告林府、長春府、延吉府、新城府等11府及各廳、州均改為縣。各縣管轄區域及應辦事務,「悉仍現制辦理」;「各處均暫用舊印,新印頒發到日,再行轉發啟用」,長春府遵令改稱長春縣,縣衙稱縣公署,縣官稱知事。

民國9年(1920年)8月,吉長道尹蔡運升倡辦長春市政公所。8月26日,吉長道尹兼長春市政公所督辦蔡運升發布訓令第二十三號,知照長春縣知事。至此,長春市政公所正式成立,隸屬吉長道。1929年,縣公署改稱縣政府,縣知事改稱縣長。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翌日長春淪陷。1932年1月1日,建長春市。1932年3月,滿洲國建國,宣布定都長春,改名為新京。同年8月,改為新京特別市,隸屬滿洲國國務院。

滿洲國推行「國都建設」,由主要為日本的一批一流建設工程專家,借鑒歐美的城市規劃和建設理論,對新京進行規劃設計。城市綠化、市政工程設施以及交通道路的規劃設計代表了當時的先進水準。城市人口也由九一八事變前的15萬,劇增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的70萬左右。其中日本人為14萬。1945年8月15日,蘇聯紅軍進攻滿洲。日本投降,滿洲國滅亡。

1945年12月20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在長春市設置長春市政府,隸屬吉林省。1946年4月14日上午,蘇軍撤離長春回國,將長春市全面移交中央政府。下午2時,中共「東北民主聯軍」圍攻長春,「四一四」戰役開始。4月18日,為中共佔領,市長趙君邁等被俘。 5月23日,中共長春黨、政、軍機關撤出長春市。長春復被中央政府占據。1948年,林彪率領的東北野戰軍對國民黨占據的長春進行五個月的圍困戰,造成大批平民死亡。

1948年10月19日,東北野戰軍佔領長春。中共長春市委和市政府隨軍入城。長春市改為長春特別市。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市政府稱「長春特別市政府」。1949年3月11日,長春特別市政府改稱長春市政府。1949年5月9日,長春市政府改稱市人民政府,隸屬吉林省。1953年8月1日,長春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理。1954年8月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長春市改為吉林省轄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從吉林市遷到長春,長春市成為吉林省會城市。1955年2月22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指示,長春市人民政府改稱長春市人民委員會。1968年2月23日,成立長春市革命委員會。1980年6月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長春市革命委員會改稱長春市人民政府。

❽ 誰能告訴我長春的歷史

早在遠古時代,這片土地上的人類已進入了智人階段,屬母系氏族社會初期(1951年,長春地區的榆樹市發現人骨化石可以證明)。遠在新石器時代,這里的人們就已經掌握了原始紡織技術,進入著裝時代,原始農業也已經很發達(1984年,農安縣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居住遺址可以表明)。
距今兩千多年以前,北方肅慎族在此生活。漢至西晉為夫余國屬地。其後,為高句麗轄境。唐代中後期,屬渤海扶余府。遼屬東京道黃龍府。金歸上京路隆安府。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代在長春設立其塔木衛、亦東河衛、木古河衛。清代設治前,屬蒙古郭羅爾斯前旗扎薩克輔國公的封地。
清初,朝廷對東北一直實行封禁政策,到乾隆朝以後,大面積土地被開發,人口劇增。嘉慶五年(1800)清設置長春廳,置理事通判,隸屬吉林將軍,是長春正式設置之始。1865年挖城壕、建築木板城垣,長春建城。光緒七年(1881年)長春廳理事通判為長春廳撫民通判,並增設農安分防經歷;光緒十五年(1889年)撫民通判升為知府,長春廳升為長春府,隸屬吉林將軍。
1896年沙俄侵入東北,攫取中東鐵路築路權,在長春城建起俄國人居住區(鐵北二道溝)。1906年日俄戰爭結束,在長春的沙俄權益為日帝所取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北各地區由軍府制改為行省制,長春府隸屬於吉林省。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北各地區由軍府制改為行省制,長春府隸屬於吉林省。
1908年日本為擴大「滿鐵附屬地」,開始建設長春火車站。民國十四年(1925年)分設長春市政公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翌日長春淪陷。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成為傀儡政權——「滿洲帝國」,偽滿洲國宣布定都長春,改名為「新京」。8月,改為「新京特別市」,隸屬偽滿洲國國務院。

❾ 長春紐約成立幾年,有幾年的歷史故事

在長春成立一年,但總部要好多年的歷史了,你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比如服務\質量,他家也不錯,只看歷史,有點牽強

閱讀全文

與長春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