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社會特徵怎麼答

歷史社會特徵怎麼答

發布時間:2023-03-26 03:54:58

Ⅰ 如何概括歷史特徵

近年來,高考對歷史特徵的考查要求不斷提高,考試中此類題目頻頻出現,成為高考考查的一項重要內容。考試說明中也明確地把它作為一項基本能力要求。然而,它卻是學生歷史學習中最薄弱的環節,表現為:找不到歸納的角度,無從下筆;不能從理論上准確地概括特徵;容易將特徵與表現混淆,堆砌史實,無的放矢。所以,在此,我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歸納、概括歷史特徵。 歷史特徵,一般可分為階段特徵、領域特徵、事物特徵。階段特徵是某個特殊歷史時期的各個方面狀況的概括,一般從某個領域的表現去歸納概括。如古代社會某個時期(王朝)的特徵,我們一般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族關系、對外交往這幾個方面來歸納;其中的政治又可從政治制度變化、政權的變更、中央與地方關系、軍事、民族關系等方面分析考慮;經濟又可以從經濟制度、生產方式、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繁榮狀況(農、工、商、交通、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來表述。世界近現代史的某個階段特徵,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技術發展、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經濟形態為主),資產階級革命(政權變更),列強對外開拓市場和殖民擴張,國際關系(列強之間的矛盾變化為主),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階級斗爭,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等。某領域特徵要從其發展變化來分析,可縱向和橫向比較。比如,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特徵是什麼?我們在分析時,要注意從政治制度、經濟發展、列強對外活動來比較分析: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嚴重不平衡(英國、法國衰落,美國、德國、日本崛起),②資本主義兩種制度並存(民主政體與專制政體),③資本主義生產由自由競爭向壟斷過渡,④資本主義列強加劇對世界的瓜分,同時列強的矛盾迅速激化,⑤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某歷史事物的特徵分析,要從歷史事物的要素去歸納與概括。如革命類事件(以法國大革命為例),一般要抓住革命爆發的背景(原因——專制、資本主義發展;條件——第三等級要求、啟蒙思想等)、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領導(資產階級)、主力(人民廣泛參與)、目的(推翻波旁王朝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發展資本主義)、過程特點(三次高潮,實踐了啟蒙思想、反封建與衛國戰爭相結合)、結果(較徹底)、影響(對歐洲、對世界)等。 這些只是針對一般的歷史分析要求而分析的,但歷史事物是千變萬化的,歷史階段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機械地搬用這些角度和思維模式去將豐富多彩的、不斷發展的歷史格式化。那麼,如果遇到類似的歷史特徵分析要求,我們該怎麼辦?不管分析什麼階段、什麼時期、什麼領域、什麼歷史事物,我們只要依據以下幾個原則,依據一定的客觀標准去歸納概括即可。 一是要在發散思維中找到歸納、概括的角度。它要求我們圍繞一個歷史事物,抓住它的方方面面,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依循規律,分析其歷史地位、發展狀況、歷史影響等外在特徵,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目的、性質、過程、特殊性等內在特徵。如中國古代社會中,不論哪個時期,我們歸納的角度都應是其各個領域(前面略有所述),世界近現代史的階段特徵則應從資本主義發展本身及列強之間的關系、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殖民擴張、民族解放運動來分析歸納。這是歸納歷史特徵的基本規律。那麼,我們怎樣去發散思維? 1.要開闊眼界,放眼歷史,尋找角度。這要求我們將事物放在歷史的動態環境中,從歷史發展趨勢、時代要求、階級本質等方面去分析、比較,尋找歷史事物的特徵。分析時,要注意它的歷史性、時代性,不能拘泥於面面俱到。如明清時期的思想文化特徵(民主思想出現——反專制思想萌芽,總結性成果多),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社會特徵(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向半封建半殖民社會過渡;經濟在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中滲入殖民經濟, 資本主義萌芽加快;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被迫改變;農民戰爭的反封建任務中增加了反侵略任務;產生了向西方學習、探尋救國救民的思想等),都是通過比較得出的。 2.要宏觀把握、微觀分析、層層深入,尋找歷史內在特徵。它要求我們從宏觀上把握事物總體特徵,然後圍繞這一特徵(主題)對事物進行剖析(剖析的角度、原則依據第一點),分析其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特殊之處,挖掘其內在個性。如歸納戰國時期歷史發展趨勢特徵,其宏觀上的特徵是兩個:醞釀著大一統,封建制度逐漸形成。再深層分析,則有各個具體的特徵:①封建制度逐漸形成並確立;②封建經濟出現局部繁榮(手工業、商業、城市),經濟要求市場統一;③諸侯數目逐漸減少,秦國逐漸強大;④民族交往頻繁,開始走向融合(這些特徵與表現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單純是表現)。 二是在比較中尋找角度,得出區別點,概括特徵。一般可以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如黃巾大起義的特點,即是與秦末農民起義比較得出的;一次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是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解放運動比較得出的。 三是要善於提煉歸納,從錯綜復雜的史實中,把握客觀線索、趨勢、新發展,形成特徵。特徵都是概括性語言,是理論語言,而不是史實,即要求我們區分特徵與表現。而這是我們學生在學習與考試時最容易混淆的,往往把表現當作是特徵。表現是具體的史實、措施等,是特徵的具體體現與表述。比如近代中國的愛國主義的特徵,可概括為反帝反封建,救國救民(這時高度概括的語言)。具體又表現為: ①愛國抗爭的長期性、連續性、艱巨性與曲折性——革命從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到太平天國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再到國民大革命、工農武裝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再到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等,有成功,有失敗,接連不斷;②學習西方,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要求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從抵抗派到洋務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再到新中國的改革開放;③高度的民族凝聚力——救國救民成為全國各階層、各階級、各民族的共同任務與願望;④方式多樣,人民武裝起決定作用——地主階級的改良運動、農民階級的武裝斗爭、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與暴力革命、中共領導人民的工農革命、社會主義的建設運動、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等;⑤最終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些特徵是不同角度的理論,而後面具體的革命史實、事件則是表現。 平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歸納歷史特徵的能力。首先,教師應先對特徵的能力要求,特徵的特點,分析歸納的角度、方法、原則、技巧作全面的介紹,讓學生對「特徵歸納」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感到很熟悉,從而在學習中逐漸形成有意識地注意它,模仿它,並且正確歸納的好習慣。其次,在講解、輔導時,教師可對每個階段、重要歷史事物作特徵歸納或指點,並說明其歸納的角度、標准、原則、方法等,在實踐中讓學生經常接觸它。最後,可讓學生在課堂上、單元總結、單元練習時,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依據客觀標准、方法、規律去歸納事物特徵,或分析其所給的特徵,並對其特徵進行舉例證明。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指導學生多學習、閱讀、積累歷史理論語言,將理論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只有這樣,在分析歸納時,才能自覺地站在理論高度上去分析,而且在分析時也就有話可說、有理可表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堆砌史實了!

Ⅱ 怎樣回答歷史特點特徵和意義

關於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一、問答題的種類

問答題按照題的性質和要求,可分為敘述、綜合、分析、比較、評述、材料式問答題等不同種類.

1.敘胡螞述題: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活動的原因(或背景)、經過、意義(或性質、影響、作用、評價)按一定順序直接敘述出來.

2.綜合題:將分散在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系統歸納,貫穿融會,進行表述,並得出適當結論數臘.難度較大.

3.分析題:將復雜的歷史事件、現象或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背景、原因、性質、特點、結果、意義、作用、經驗教訓等,揭示其本質並得出結論.如說明了什麼?有什麼啟示等等.

4.比較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歸納,找出它們之間的可比點加以比較,求同析異,以加深對歷史事件本質的理解.這是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常用方法.

5.評述題:先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人物的活動,給以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評價歷史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地評述.可先敘後評或邊述邊評,夾敘夾議.

6.材料式問答題:即材料解析題(含圖表、圖片)和問答題的融合,從形式上看它由兩部內容構成:一是材料;二是設問.近幾年高考主觀試題幾乎全部採用了這種形式.

另:問答題類型之劃分,雖因標准不一而各異;但主要可分三類.

(1)論述題

論述題要求考生運用唯物史觀對現象、事件、人物、觀點進行論述或評述.它可分為縱向考查為主的題目(以時間為序)和橫向考查為主的題目(以空間為序)兩類,一般都具有「大跨度、高概括」的特點.答案一般由述(敘述史實)和褲畢埋論(分析問題、提出觀點)兩部分構成;可先述後評、先評後述、邊述邊評.

例:墨子說:「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又說:「(戰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飢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就上引言論,指出其思想核心,說明其社會根源,並分析其積極意義.

(2)論證題

論證題要求依據史實,運用唯物史觀對某些觀點進行分析論證,用以考查考生的論證能力.它可分為觀點論證題和材料論證題(用歷史材料來體現觀點)兩類.其答案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論證有力.

例:英國政治家帕默斯頓說:「我們沒有永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概括了英國長期以來的外交思想.聯系從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到20世紀20年代英法關系變化及其原因,說明英國的對法政策怎樣體現了這

一思想.

(3)比較題

比較是確定事物同異關系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比較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異同,是要求考生能夠對問題進行歸納、整理、鑒別、分析,旨在考查比較和辨析事物的能力,它可分為類比題(同類或相似性質事件的比較)和對比題(不同或相反性質事件的比較)兩類;換個角度又可分為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兩類.解答時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比較角度,分類對應比較,文字要概括.

例:19世紀末中國維新變法思想的基本內容是什麼?與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相比,兩者在促進社會變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為什麼?

二、問答題的結構及其作用

1.問答題的結構.任何一道題意明確、表述完整的問題都有四項基本構題成分,即: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求答項.

2.問答題結構的作用.

(1)提示項: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題的思維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項:指定解答的已知條件,例如:時間、空間、史實、觀點、引語等.

(3)中心項:規定解答所依據的內容.中心項千變萬化,無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人物、國際關系等各種知識領域.中心項是構題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項都從屬於中心項.

(4)求答項:指定解答的「未知」項目.常見的求答詞語有原因、經過、結果、性質、特點、意義、影響、相同點、不同點等.還有「哪些」、「如何」、「什麼」、「怎樣」、「為什麼」等,既是求答詞,又是提示詞.這四項結構共存於題目之中,它們出現的次數不一,先後位置多變.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統一,共同發揮考查能力的作用.

三、解問答題的讀、審、答

1、讀題:對題目要全讀、細讀、多讀,領會材料題意.

2、審題是解答問答題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許多考生答題情況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識和思維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審明題意和抓住思路,答題亂了套,甚至答非所問,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識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審好題應注意以下幾點:考生臨試審題是科學知識和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綜合、靈活的運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題目要問什麼,要你回答什麼,能不能對試題進行深入地發掘,實際上也是一種信息處理能力.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審要求.審題首先明確試題的具體要求,要學會分析試題的結構成分.一道完整的、題意明確的歷史問答題在一般情況下由提示語、限定語、主幹語(也叫中心項)、答項語四種成分構成.分析清楚試題的結構成分,就可完整准確把握題意.

第二,深入發掘題意,突破重點難點.

第三,審題型.審題時還應判定該題屬於何種題型.如前所述,歷史問答題大致分為敘述題、綜合題、分析題、比較題、評述題、材料式問答題五種題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題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判定題型對加強答題的針對性是有幫助的.另外,一道試題如有幾問,那就要注意這幾問是否屬於同一題型.因為一道有幾問的試題,不同問屬於不同題型的情況並不鮮見.

第四,審求答重點.試題的問法,提問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題的重點也就不同.確定答題的重點,有利於詳略得當地組織材料,科學分配答題時間.

3、答案規范化.

第一,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是解答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論」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或觀點.史論結合,就是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分析史實,得出正確的評價或結論,做到材料(史實)和觀點相統一.敘述史實是答題的基礎,好比「畫龍」;簡要的分析、評論是答題的靈魂(即考生的立場和政治方向),猶如「點晴」.答題既要反對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對缺乏史實的泛泛空論.

第二,敘事有序,論證有力:歷史問答題各種類型題雖然各有其特徵和能力考查的側重點,但解答時都離不開史實的敘述和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評論、論證.敘述史實要有序,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空間順序,或按邏輯順序,切忌雜亂無章,顛三倒四.分析史實,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論證某種觀點正確與否,要抓住要點、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論證有力.

第三,詳略得當,要點全面:試題要求的重點,應該多寫詳答,將各要點,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點部分就須少寫略答,以繁中求簡,雜中取精.這就是要答題「要點化」.當試題涉及到很多時,答案的每個要點就要簡明扼要;試題要求的內容較少,答案則應相對比較詳細具體.

第四,文字准確,條理清楚:有些考生採用「多答戰術」,不管與題意有關無關,讓閱卷老師去「揀破爛兒」.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達上應力求文字准確、簡煉.這就要學會提煉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編寫形式上,要根據題意和答案內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個要點前面必須有數碼序號,做到「段落化、要點化、條理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使人一目瞭然.

第五、認真檢查,及時更正:對題目和答案要認真而嚴格地檢查一遍.看審題是否偏差,題意是否抓准,要點是否齊全,答案是否完整.通過檢查,應及時更正,做到對題作答,要點分明,書寫規范,亦無錯別字.

Ⅲ 概論簡答題社會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答:社會作為人類生活的共同體,具有以下特徵:
①社會是由人群組成的。人是社會構成的最基本的要素。
②社會是有文化、有組織的系統。社會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組織起來的,只有人類社會才有文化。
③社會以人與人的交往為紐帶。只有通過人們的相互交往,才能構成社會的動態運轉。④社會以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
⑤只有具體的社會,沒有抽象的社會。
⑥在任何特定的歷史時期,社會都是人類共同生活的最大群體。
⑦社會是一個具有亂顫主動衫告性、創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機體。
⑧或陪明社會具有精神聯系。

Ⅳ 歷史特點類答題技巧

歷史特點類答題技巧:從歷史事物的要素角度(背景、時間、目的、過程、內容、程度、范圍、性質、影響、)來回答。

回答歷史特點類問題時,首先應明確問題涉及的主體,然後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及問題賦分的多少,決定是從某一方面還是從某幾個方面思考並總結特點。

特點考慮方面:

(1)背景,某事件發生前是否產生了新的經濟因素、階級力量,是否採用特殊的方式作準備,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響等。

(2)時間,發生時間的早晚、經歷時間的長短等方面。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相比,具有爆發時間早、經歷時間長的特點。

(3)目的,為某個階級或某部分人服務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4)過程,相關准備、發生的變化(領導力量、力量對比)、是順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


(5)內容(措施),產生依據、體現某種思想、最突出的特點、包括的方面、側重的方面、實行的辦法等。

(6)程度,完成或實現的情況、是不是徹底、局限性等。

(7)范圍,包括地域、領域等。

(8)性質,是否具有時代特徵、雙重性質、性質發生變化等。

(9)影響,影響的廣度、深度,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等。



Ⅳ 高中歷史如何答特點

當然,既然是特點,就要答其他時代沒有的,比如答幾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就要結合時代背景,生產力特點,還有發生國家等。一定要結合歷史事件所處時代背景,如是奴隸社會或是封建社會,當然也要背一些,比如想到封建社會就立刻想到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生產力不發達等,還有看其是否順應時代潮流等。一定要看書,背不背無所謂,一定要多看幾遍,多做選擇題,練出題感來 。

給你看看高中歷史各種題型怎麼答吧
1.熟記史實 歷史是最強調背記的學科。為什麼呢?歷史背記的內容,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史實,二是分析。而政治的背記,主要是分析,對事實的記憶則很少,所以遠沒有歷史難記。不背行不行呢?不妨分析幾次歷史試卷,看看有多少分是記憶不清丟失的,答案不言自明。事實上,史實不清、審題不細,是歷史丟分的兩大原因。怎樣背記史實呢? 第一,精細讀書。要一個句號一個句號讀,包括導言、註解、圖示在內。2002年高考,有一題問蔥嶺的地理位置,得分率很低。其實,「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答案就在古代史課本的小注里。這啟示我們一定要細心讀書,尤其是在第一輪復習時。 第二,動手總結。一定要落實到筆頭上,因為看和寫的感覺完全不同,而考試是寫,不是看。尤其是第一輪復習,寧可羅嗦些,也要把總結寫全。以下給出分析歷史事件的通用格式,具體操作時,應有所取捨: 1.名稱及其含義(例如:早期維新思想,維新思想) 2.背景 (1)原因(事物發生的必要性):主要原因(主要矛盾)、次要原因(次要矛盾),根本原因(社會主要矛盾)、具體原因(根本原因的具體表現),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導火線 (2)條件(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政治、經濟、階級、思想、時代、其他 (3)目的(原因和條件是客觀的,而目的是主觀的) 3.經過:力量、領導、階段及階段特點等 4.意義:性質、作用、影響,特點(極其重要!特點=不同點=考點),經驗、教訓 第三,注意特點。特點就是不同點,例如《農政全書》的特點主要是介紹西方水利技術。特點就是考點,所以要非常重視,尤其是時代特點,往往是答題隱含的大背景。 第四,定期背記。讀—寫—記是一個完整的鏈條,所以在平時就要有計劃地逐步背記。例如一星期背一章,或與老師的復習同步。不要到考試前再背,那樣很不牢固;也不要考什麼背什麼,那樣很不系統。 2.把握聯系 高中歷史的特點,是注重前因後果,注重分析知識的相關性,而反對孤立的知識點背記。其實,出題的過程,就是建立新的聯系的過程;做題的過程,就是剖析聯系的過程。把握聯系,主要有兩個步驟: 第一,縱橫結合。一方面要注重縱的聯系(時間聯系),另一方面重視橫的聯系(比如地域聯系)。特別注意因果聯系,這是所有聯系的核心。 第二,編織網路。縱橫結合,經緯交錯,就成為知識網。 3.加強審題 近年的高考,越來越強調從題目中獲取信息(尤其是材料題),與課本知識結合,共同構成答案。這樣,審題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審題要注意三點: 第一,准。就是問什麼答什麼,切忌答非所問。一道大題設多問,不僅要審大題題干,還要審每一問的題干;一組選擇題有多道,不僅要審每道的題干,而且要審總的題干。 第二,全。就是問的都要答,切忌答漏。題乾的每一句話(尤其是材料題),一般都包括至少一個信息點,答案上每個點都有分。 第三,注意「弦外之音」。近年文綜高考的答案,常有些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這些分都愛丟。例如2002年高考歷史大題,考查旅大主權的變遷,如果僅按上面要求審題,會丟掉「不尊重中國領土主權」「背著中國拿中國主權和利益作交易」等要點。這些要點,來自題乾的「弦外之音」:本題的主旨是主權問題,故應圍繞此點答題。這種分很不好拿,但是如果做題時想一下每題的宏觀主旨(而不是單純就題論題),就有希望得分。 (二)誤區辨析 第一,不可以做代記。*做題記知識點,永遠不夠系統,會割裂聯系。做題這個手段很好,但不可濫用。 第二,不可濫搞聯系。要以把握基本的知識網路為主,專題史不要太多。

Ⅵ 怎麼答高中歷史大題問特點或者特徵的題

技巧很重要哦! 1、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Ⅶ 歷史特點類答題模板方法

特點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因素,通俗地說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過和同類事物比較、鑒別中得出結論。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歷史特點類答題模板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答題模板

特點=本質(階級屬性)+各方面狀況(指導思想、主導者、目標、內容、方式手段、范圍、地域或領域、規模速度等)+新發展、新變化(比較)+時間(時間早晚、經歷時間長短)+目的+過程+程度(徹底、局限性)+因素+性質+地位(最早、首創、領先)+作用+影響(廣泛、深遠、持久)。具體地說有以下幾種解題方法:

答題模板一:

從歷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題內容。回答歷史特點類問題時,首先應明確問題涉及的主體是什麼,然後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及問題賦分的多少,決定是從某一方面還是從某幾個方面思考並 總結 特點。一般來說,根據要素概括特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背景——某事件發生前是否產生了新的經濟因素、階級力量,是否採用特殊的方式作準備,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響等。如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與以往儒家思想產生和發展的背景相比,其特點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2)時間——發生時間的早晚、經歷時間的長短等方面。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相比,具有爆發時間早、經歷時間長的特點。

(3)目的——為某個階級或某部分人服務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國運動同屬舊民主主義革命,但從目的來說,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點(從經濟上說,是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從政治上說,是要建立資產階級統治,挽救民族危亡)。

(4)過程——相關准備、發生的變化( 領導力 量、力量對比)、是順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如法國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與英國、美國政治制度的確立相比,就具有艱難曲折的特點(從1789年到1875年,共和勢力與封建勢力經歷了近百年的斗爭)。

(5)內容( 措施 )——產生依據、體現某種思想、最突出的特點、包括的方面、側重的方面、實行的辦法等。如《資政新篇》的內容,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體現了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的思想。

(6)程度——完成或實現的情況、是不是徹底、局限性等。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相比

(7)范圍——包括地域、領域等。如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與以往的危機相比,就具有范圍廣(波及地域廣、涉及的經濟部門多)的特點。

(8)性質——是否具有時代特徵、雙重性質、性質發生變化等。如西班牙內戰開始時屬政府與叛亂勢力的內戰,後由於德國干涉而發展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戰爭。

(9)影響——影響的廣度、深度,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等。如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會議的影響直至今天,並將繼續影響中國,因此該會議具有影響深遠的特點。

答題模板二:專項分析(多角度分析)

(1)政治角度:可從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權的變更、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民族關系等方面考慮。

(2)經濟角度:可從經濟政策、生產方式、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繁榮狀況(交通狀況、城市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 文化 角度:思想方面的特點可從對人民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對新生事物的阻礙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點要結合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狀況進行思考,如:批判了君主專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贊揚了人們的反抗精神,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反映。

答題模板三:從歷史特點的角度看主要答題思路和內容

(1)某一時期的特徵。如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一般從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民族關系、對外交往等方面歸納。

(2)某一歷史現象發展的階段特點,可從技術發展、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經濟形態等方面進行概括。

(3)某一歷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點,可從原因、性質、過程、特殊性、結果、歷史地位與影響等方面進行歸納。這類設問一般適用於重大革命、改革、思想運動等。

(4)針對某一歷史現象可利用材料信息,歸納其發展過程反應的特點。如綜合材料信息說明該時期解決民生問題的突出特點、總結材料信息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發展的特點等。


歷史特點類答題模板方法相關 文章 :

★ 高考歷史各種題型答題技巧與模板

★ 高考歷史十大類試題解題方法指導

★ 高中歷史萬能答題模板大全

★ 高考歷史12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整理

★ 高中歷史大題答題模板歸納

★ 高考歷史12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歸納

★ 高考歷史答題模板與歷史名詞解釋對比

★ 歷史高考萬能答題模板

★ 2020年高考歷史萬能答題模板整理

★ 高中歷史萬能答題模板

Ⅷ 歷史特點類答題技巧

特點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因素,通俗地說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過和同類事物比較、鑒別中得出結論。

(1) 背景:某事件發生前是否產生了新的經濟因素、階級力量,是否採用特殊的方式做准備,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響等。比如,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與以往儒家思想產生和發展的背景相比,其特點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2) 時間:發生時間的早晚、經歷時間的長短等方面。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相比,具有爆發時間早、經歷時間長的特點。

(3)目的:為某個階級或某部分人服務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國運動同屬舊民主主義革命,但從目的來說,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點(從經濟上說,是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從政治上說,是要建立資產階級統治,挽救民族危亡)。

(4) 過程:「歷史事物的新發展和新變化,往往能夠明顯地體現出其自身出現的新特點,抓住其新變化的特徵,也是認識特點的有效方法」。比如,法國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與英國、美國相比,就具有艱難曲折的特點。

Ⅸ 社會的特徵是什麼

人類社會特徵:

1.是有文化、有組織的系統。是由人群通過一定的文化模式組織起來的。

2.生產活動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進行生產。

3.任何特定的歷史時期,都是人類共同生活的最大社會群體。

4.具體社會有明確的區域界限,存在於一定空間范圍之內。

5.有連續性和非連續性。任何一個具體社會都是從前人繼承下來的一份遺產,同時又和周圍的社會發生橫向聯系,具有自己的做敗特點。

6.有一套自我調節的機制,是一個具有主動性、創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機體」,能夠主並裂動地調整自身與環境的關系,創造適合自身生存與發展的條件。

(9)歷史社會特徵怎麼答擴展閱讀:

一、社會人群

社會並不等同於群體。社會是人類通過相互有機的聯系而互相合作形成的群體。合作,非常重要。

人類社會(社會)與人群的區別在於:

1.社會各成員之間聯系是必然的緊密的。

2.社會具有較復雜的組織結構。

3.社會具有相對集中統一的價值取向、文化特徵並得到全體成員的基本認同。

4.社會中有比較健全的生存和生產的職能和分工,具有對環境的適存度。「人群」是孤立的一個靜態集合。

二、社會的主要功能為:

1、交流功能。

人類社會創造了語言、文字、符號等人類交往的工具,為人類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場所,從而保持和發展了人們的相互關系。有些非人的其他動物是有語言的(比如大猩猩、海豚),有些則無語言(比如長頸鹿),但都可以交流,有語言的可以依靠語言去交流,但所有動物都可以用肢體語言來交流。

2、整合功能。

社會將無數單個的個體組織起來,形成一股合力,調整矛盾、沖突與對立,並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維持統一的局面。所謂整合主要包括文化整合、規范整合、意見整合絕胡閉和功能整合。

3、導向功能。

社會有一整套行為規范,用以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調整個體之間的關系,規定和指導個體的思想、行為的方向。導向可以是有形的,如通過法律等強制手段或輿論等非強制手段進行;也可以是無形的,如通過風俗習慣等潛移默化地進行。

4、繼承發展功能。

個體的生命短暫,個體一代代更替頻繁,而社會則是長存的。一個物種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通過社會而積累和發展。

5、自組織調節功能

社會的結構要素往往隨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各要素會不斷地自我調整其地位及職能維護社會的進步性。

Ⅹ 社會歷史進程的四大基本特徵及其各自表現是什麼

(1)人類社會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
(2)社會規律的決定性亮侍與人的主體能動性

(3)社會歷敬碧吵史進程的統一性與多慧液樣性
(4 ) 社會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

閱讀全文

與歷史社會特徵怎麼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