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涼的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台縣境)、阮(今涇川、靈台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台於今靈台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絕虧慧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庄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台、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台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台縣邵寨原)。另有鹵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庄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鹵、臨涇(今涇川)、陰槃(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台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範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鑒》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鹵、臨涇、安定、陰槃、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並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空旅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台縣梁原境內。鹵、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槃縣並答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並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並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台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台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
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梁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並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庄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台、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
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台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
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庄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
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槃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槃。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
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台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台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庄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槃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台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台縣境。
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
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槃縣)屬涇州。今庄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台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槃縣改為宜祿縣,今靈台縣東南部屬之。
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台縣,旋即又省靈台並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台縣西梁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槃、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台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槃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庄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槃、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槃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庄浪一部分辟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台省入麟游,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並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采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台縣從麟游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並入靈台縣。改陰槃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
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
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台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並入良原縣。大歷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台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台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並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台和保定,皆屬涇州。
今靜寧、庄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庄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庄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台,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
今靜寧、庄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歷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志》:「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
真宗咸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庄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
仁宗慶歷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祐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干縣。
涇州,初領保定、靈台、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
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
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後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台、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庄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台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
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
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台4縣。
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庄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
州治隴干(今靜寧),轄隴干、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
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後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
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並入涇川)、靈台、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台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台縣,同時將良原縣並入靈台縣。
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並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並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
在今庄浪縣境設庄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
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
成宗大德八年(1304),庄浪路降為庄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並入隴干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干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
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
洪武八年降庄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台(屬涇州)、庄浪縣(屬靜寧州)。
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台、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庄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
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台、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庄浪縣。
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庄浪、涇川、華亭、崇信、靈台、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台為二等縣,華亭、崇信、庄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台、華亭、崇信、靜寧、庄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台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台為四等縣,華亭、庄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庄浪、靜寧、靈台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台、涇川、崇信、靜寧、庄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庄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並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台、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庄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並入華亭縣;12月20日,庄浪縣並入靜寧縣,靈台縣並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並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並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台、庄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台、崇信、靜寧、庄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⑵ 平涼路街道的歷史沿革
平涼地區具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也是上海近代工業的主要集聚地之一。建國初期有大小各類工廠165家;建於1937年的平涼路八埭頭,江浦路六埭頭,曾以小規模、門類齊全、沿街密布成為東區商業娛樂中心而繁榮半個世紀之久。
上海開埠前,地境屬上海高昌鄉。清同治二年(1863年)劃入美租界。同治八年(1869年)9月為英 美租界。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英美租界合並稱公共租界。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隸榆林區。1960年屬楊浦區。
地境原系黃浦江邊荒僻農村。清代嘉慶至同治年間,先後形成楊家宅、浜灣斗、左家宅等自然村。
同治八年辟築楊樹浦路。至民國19年共築有巴特維亞路(今平涼路)、華盛路(今許昌路)、韜朋路(今通北路)等11條道路。
地境水陸交通便利,中外客商紛至沓來,開設工廠。光緒十七年(1891年)官商創辦華新紡織新局和倫章造紙局。光緒二十一年,英商開設怡和紗廠。光緒二十六年開辦瑞瑢船廠。
道路、工廠的興建,人口激增,推動住宅建設。光緒三十四年天主教會在韜朋路建造房屋八埭以及光明裡。至民國22年。房地產商在境內共建61條舊式里弄。其中包括公大、蘇倫、裕華、恆豐等工房,面積27萬余平方米。之後,蘇、皖等地農民來滬謀生,大量搭建棚戶簡屋,形成大片棚戶區。
宣統二年(1910年)境內商店集中在太和街。之後,八埭頭成為公共租界東區商業中心。光緒三十三年,韜朋路東建有三星牛奶場。宣統二年,楊樹浦路建有菜場。民國9年,開設福康典當。民國10年在巴特維亞路、汾州路口開設菜場,提供攤位。民國13年後,當鋪、南貨、百貨、綢布、鞋帽等商店林立。著名的有同保康葯店,滬東狀元樓菜館。民國17年建成平冷盤場(今滬東購物中心)。民國26年前,開設了老大同南貨店、豐泰百貨店、三泰米店、天然浴室等9家,並開設如意樓茶館。1949年前,布店有協泰祥、大榮祥等11家,鍾錶店有天福祥、久康等7家,百貨業有同新、九雲等8家。尚有茶館、戲院、書場等文化設施。八埭頭一帶,入夜,燈火通明,熱鬧異常。附近有耶蘇堂、天主堂、私人家庵和世恩義務小學。日偽時期,房屋遭破壞,耶蘇堂遷出,小學停辦。市場一度冷落。抗戰勝利,始逐步復甦。
商業繁榮的八埭頭曾是流氓幫會的混跡之地。本世紀20年代有「薄刀黨」、「小涼山」等流氓組織。日偽時期流氓頭子江阿芳、吳錦章等勾結偽警人員,組織「俠誼會」,橫行不法。開賭、設毒、敲詐錢財,通北路134弄33號江陰茶館是其活動據點。反動會道門遍及整個地區。
1978年後,改革開放,地區內經濟發展較快。上海手錶廠1982年產量突破500萬只,1985年產值4.2億元。第五毛紡織廠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1985年總產值為9390萬元。上絲一廠、三廠,已成為外銷為主的專業廠,1986年的出口占總產量的93%,1989年創利稅264.60萬元。
⑶ 平涼歷史
文化底蘊深厚。
這里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鎮兆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
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里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 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
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胡陪 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褲旅蠢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等聞名於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里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里」,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豐訪道修煉,歷時五年。 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於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 *** 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
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針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 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
深厚的文化積淀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我的家鄉平涼,山好水好人也好,是生我養我的故鄉,是我成長的家園。
平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非常有名。這里曾是人文初祖伏羲的誕生地,周秦先祖的故鄉;黃帝問道於廣成子的天下道教第一山,景色迷人;天下王母第一宮的回中宮風姿綽約。
在漫長歷史長河中,秦皇、漢武曾先後登臨崆峒巡疆固土;林則徐、 *** 等都留下了歷史的印記。平涼資源物產富饒,是全省主要的農、牧業基地和經濟作物主產區。
「平涼金果」、「平涼紅牛」非常有名,華亭原煤年產量1700萬噸,佔全省總產量的四成以上,平涼的煤還變成了電,發電量佔全省發電量的兩成以上。平涼是西北公路交通樞紐,312國道和寶中鐵路貫通全境,城鄉公路四通八達。
平涼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十分好玩,是觀光旅遊勝地。這里有被譽為「西來第一山」的國家五A級景區崆峒山,還有國家級和省級旅遊景點南石窟寺、雲崖寺、龍泉寺、蓮花台等。
平涼民俗純朴,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平涼是秦腔起源和發展地之一,平涼人對秦腔情有獨鍾。
商貿、旅遊節會、婚喪嫁娶都要搭台唱戲。就連茶餘飯後啊,都要唱上幾嗓子呢;另外像平涼元宵燈會、傳統社火,至今盛傳不衰,而且越辦越紅火;崆峒武術更加發揚光大。
平涼風味小吃名目繁多,名不虛傳。如鍋盔、燒雞、核桃餃子、麻腐、酥餅、麻花、油糕、羊肉泡饃、罐罐蒸饃、甲魚等,都以其獨特的工藝和鮮美口味,深得人們的青睞。
如今的平涼,各方面在不斷地發展,城鄉面貌變得越來越漂亮,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我作為一個平涼人,為家鄉的可喜變化,感到無比自豪!平涼,我的家鄉,我愛你。
甘肅平涼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
甘肅平涼有過一點比較大的事件:平涼劫盟,具體如下 平涼劫盟,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指唐朝與吐蕃在平涼會盟時,發生的吐蕃武力劫盟事件。 背景: 唐朝,吐蕃強盛起來,屢次與唐朝發生戰爭,為求和平,781年雙方在清水會盟,確定了邊界,此時的唐朝已經進入藩鎮割據時期,諸藩擁兵自保,不聽朝廷調動,使吐蕃在軍事上佔了優勢。
783年,唐朝發生了「朱??之亂」,叛臣朱??攻佔長安,德宗出走奉天。 吐蕃權臣尚結贊請求出兵助唐收復長安。
德宗派崔漢衡出使吐蕃,「許成功以北庭、伊西(今新疆北部)與之。」784年,唐、蕃聯軍擊破了叛軍於武功(今陝西省武功縣)。
此時吐蕃軍因氣候炎熱,加以疾疫流行,撤兵西去。唐軍收復長安。
吐蕃軍並未參與徹底平定朱??之亂。 唐朝遂以此為借口,不答應給吐蕃以北庭、伊西等地,只許厚給繒帛。
尚結贊對唐朝食言毀約深表不滿,決計報復,並准備乘機除掉唐朝鎮守西北地區的三大將領。 尚結贊認為「唐之名將,李晟與馬燧、渾瑊耳,不去三人,必為我憂」,787年5月的平涼劫盟事件,就是尚結贊報復唐朝和企圖除掉唐朝三將的具體行動。
過程: 786年9月,吐蕃軍隊越涇、隴(今陝西省隴縣)、?、寧(今甘肅省寧縣)等州,進兵至鳳翔。李晟將共擊退軍,10月,再挫吐蕃軍於摧沙堡(今寧夏 *** 自治區固原縣西北)。
尚結贊既不斷遣使向唐求和,又派兵攻取鹽(今寧夏鹽池縣北)、夏(今陝西省橫山縣西)二州。 唐德宗擔心將帥生事邀功,力主罷兵而與吐蕃和盟。
12月,罷李晟兵權。787年3月,吐蕃又遣使求和,唐將韓游?覺察到吐蕃求和的反常:「吐蕃弱則求盟,強則入寇,今深入塞內而求盟,此必詐也」,但是德宗仍然主和,甚至還想聯合吐蕃,共擊回紇,答應與吐蕃和盟。
德宗命崔?燃薪嵩蓿薪嵩摶怨榛寡巍⑾畝藎硎盡俺弦狻保固岢鑾胩瞥苫氍{主盟。唐朝答應派渾瑊為會盟使,崔漢衡為副使。
會盟地點幾經磋商,最後決定在平涼(今甘肅省平涼市)。 事件: 787年5月15日,唐蕃會盟於平涼。
尚結贊預先埋伏騎兵於盟壇西部,做好劫盟的准備。 渾瑊在出發前,李晟警告他,此次會盟非比尋常,必須嚴加防備;但是唐德宗卻命令渾瑊,不要猜疑對方,要表示會盟的誠意。
致使渾瑊首鼠兩端,莫衷一是。 會盟開始前,渾瑊等人應尚結贊之請,退去甲胄,入幕更著禮服。
此時,吐蕃軍伏兵在擊鼓的號令下,從四面蜂擁而至,渾瑊覺察後果斷從幕後逃出,乘馬突圍,唐朝會盟官員自崔漢衡以下60餘人,皆被扣押,其餘隨從將士全部被殺。 此次劫盟突襲事件,唐軍死500餘人,被俘1000餘人。
尚結贊又大掠鄰近諸州縣,然後退至清水縣境內。 影響: 平涼劫盟事件後,唐德宗深悔堅持與吐蕃會盟的失誤,為尚結贊求和說項的唐將馬燧,也被唐德宗罷免了軍權。
尚結贊除掉唐朝西北三將的企圖終於得逞。 然而,此後30餘年唐蕃之間未能和盟,直至公元821年(唐長慶元年、吐蕃彝泰七年),雙方才再度和盟。
平涼,是一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文華之地。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生活在涇河流域的周人先祖創造了當時最為先進的農耕文化,出現了「沃野千里,水草豐美,牛羊銜尾,群畜塞道」的田園畫卷,從而也開啟了華夏農業文明的曙光。大量考古和史料證明,平涼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遊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秦漢以降,由於這里一直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之西北重要門戶和絲綢之路東段重鎮,且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士農工商無不發達,建府立州,安營駐軍,素為朝廷所倚重。特殊的人文結構和地理位置,使平涼曾經在傳遞民族文化傳統、吸收外來文化營養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過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絲綢古道上中西方文化、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千百年滄桑歲月的積淀和一代代人的創造與積累,熔鑄了平涼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古老神奇的成紀文化、兼容並蓄的崆峒文化、瑰麗多彩的西王母文化、博大精深的皇甫謐文化,領異標新、相映生輝,啟迪著民族的心智,推動著歷史的進程,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
撩去歷史的煙雲,不難發現,漫長的歷史、厚重的文化,除了蘊藏並傳承於人的血脈精神而外,總會以一定數量的物質的形式留存在其演進的土地上,譬如文物,譬如古跡。僅以文物而言,在平涼境內就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其中涇川縣大嶺上距今約20萬年的早期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被考古學界確認為甘肅之最早;出土於涇川涇明牛角溝距今5萬年前的「涇川人」,比北京「山頂洞人」還早;靜寧治平古成紀遺址,是早於黃帝的人文初祖伏羲氏的降生地。特別是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玉質人佣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代表了中華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文明高度,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沖;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悠久,建制變革較大。
公元前二七二年,秦昭王滅義渠戎,置隴西、北地、上郡,平涼入秦的版圖,屬北地郡。
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 *** 自治區固原縣境),平涼全境改屬安定郡;東漢並涇陽入朝那,平涼屬涼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烏氏二縣。
三國時曹魏於郡上設州,此地屬雍州安定郡,恢復了涇陽縣。西晉又廢涇陽縣,新置都盧縣,平涼市境東部屬朝那縣,西部屬都盧縣。
十六國南北朝是最亂的時期,平涼全境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領有,建制變化很大。前秦永興二年(公元三五八年)苻堅欲進攻前涼,置平涼郡(初治高平鎮,後治鶉陰),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以後,前秦苻堅曾以平涼為根本,向後秦反攻:夏赫連定曾即皇帝位於平涼。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五七二年)於今市境的西北部治平涼縣,屬長城郡。是平涼市建制的開始,距現在一千四百一十年。
隋代,開皇三年(公元五八四年)廢郡置州,平涼市屬原州。大業初又廢州置郡,平涼市屬平涼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復置原州,治平高。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再改平涼郡,旋復為原州,平涼市屬原州。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涇原節度使劉昌築平涼城扼彈箏峽口,奠定今平涼市城址,距現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憲宗元和四年(公元八零九年)移行渭州於平涼,平涼市廢。廣明初復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復為渭州治。
唐末,李茂貞據鳳翔稱岐王,渭州屬於岐,歷後梁。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滅岐,渭州屬後唐。後唐清太二年(公元九三五年)以原平涼市的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市,屬涇州;後晉天福五年( 公元九四零年)改屬渭州。 宋代,仍為渭州治所,屬涇原路,為涇原路經略安撫使駐地,與西夏接壤,是當時的軍事重鎮;至大觀二年,共領涇州、原州、渭州、西安州、會州、德順軍、鎮戎軍、懷德軍等五州三軍,遂代涇州、原州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徽宗政和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置平涼軍,設節度使。 金代開六盤道,大定二十七年(公元一一八七年)始置平涼府,轄五縣,屬鳳翔路。平涼市為府治所。
元代仍以平涼為府,轄三縣,屬鞏昌總帥府,並潘原縣入平涼市,平涼市仍為府治所。自此,平涼市的轄境再未有大的變動。 明代的平涼府轄三州七縣,屬陝西布政使司關內道;平涼市仍為府治所。
清初沿明制,屬陝西布政使司。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改屬甘肅布政使司,平涼仍為府,府上設道:初為平慶涇固化道,同治末改為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平涼縣為道、府治所。
一九一二年即民國元年廢府,仍設道。一九一三年改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設觀察使;後改為涇原道,設道尹。一九二七年改設涇原區行政長,一九三五年改為甘肅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平涼縣為道、署駐地。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平涼解放,成立了平涼市人民 *** 。一九五零年由縣城內劃出城關和郊區另設平涼市。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撤銷平涼、華亭兩縣並入平涼市。一九六一年十一月恢復華亭縣。一九 *** 年元月撤銷平涼市,恢復平涼縣。二零零二年九月,平涼撤地建市。
平涼先後用過烏氏、安定、月支、都盧、渭州等名稱,但沿用時間最久的,還是平涼之名。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 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沖,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 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 (3)平涼有多少年歷史了擴展閱讀:歷史沿革 夏朝,為獯鬻戎狄居地。
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朝,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台縣境)、阮(今涇川、靈台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
西周,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台於今靈台縣境。
春秋,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 三國,今轄區屬魏國雍州。
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台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台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台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
30年(1941),省 *** 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台為四等縣,華亭、庄浪、崇信為五等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平涼。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地處北緯34°54'--35°43',東經108°30'--107°45'之間,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
全市轄涇川、靈台、崇信、華亭、庄浪、靜寧六縣和崆峒一區,總土地面積1.1萬平方公里,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年均氣溫8.5℃,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間。
全市總人口22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3萬人,占總人口的12.3%。崆峒區城鎮人口18萬人,約佔全區總人口的40%。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全市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各項社會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目前,全市糧食自給有餘,實現了解決溫飽這一歷史性目標,跨入了致富奔小康的新階段。
〔自然資源〕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小麥、玉米、谷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
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濕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皮毛集散地和各類中葯材的重要產地,目前全市年存欄黃牛50多萬頭,年交易各種畜皮200 多萬張。中葯材主要有黨參、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
山葯、百合、蕨菜、 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全市現有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面積7.4萬公傾,占國土面積的6.6%,森林面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
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 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礦產資源: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范圍內看,煤炭、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 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我國最好的氣化用煤。
石灰岩資源:有資料介紹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 主要分布在平涼市和華亭縣;庄浪縣卧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 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目前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
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布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采利用歷史較早,目前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旅遊資源:平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現已發現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 46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5處。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靜寧縣)、西周第一台--古靈台(靈台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 (靈台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
平涼也是祖國針炙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台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台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庄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崆峒山和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隱寺、蓮花台、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閑的好去處。
旅遊業有望培育成我市新興的支柱產業。 人文薈萃 風景雄秀 遠在2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先民就在這塊黃土地上繁衍生息,是黃河流域農業經濟的開端。
現已發現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館藏文物3萬多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5處。歷史上曾出現過晉代中華針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牛僧儒,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代名臣慕天顏等彪炳史冊的傑出人物。
「道教第一山」--崆峒山、西王母降生處--王母宮、伏羲誕生地--古成紀、西周第一台--古靈台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被譽為「中華之最」。崆峒山道教文化、西王母文化、大雲寺佛教文化、皇甫謐文化獨具魅力。
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崆峒山為中心,以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王母宮、柳湖、南石窟寺、龍隱寺、蓮花台、紫荊山、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為網點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星羅棋布,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閑的好去處。 基礎設施 日新月異 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之重鎮,是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沖,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寶中鐵路縱貫全市,公路形成了以312國道和天水一平涼、銀川—平涼、寶雞—平涼等省道為骨架,縣鄉道路為支點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交通便捷暢達,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全市2004年電話用戶。
平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現已發現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 46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5處。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靜寧縣)、西周第一台--古靈台(靈台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 (靈台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
平涼也是祖國針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台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台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庄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崆峒山和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隱寺、蓮花台、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閑的好去處。
旅遊業有望培育成我市新興的支柱產業。
⑷ 甘肅平涼屬於哪個市
平涼屬於甘肅省地級市。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平涼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比較先進的農耕文化。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取「平定涼國」之意,置平涼郡,平涼之名自此始。平涼境內歷史文化遺存眾多,已發現仰韶文化、齊家文化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2257處。崆峒山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獨具魅力。
市內有5A級旅悔做游景區崆峒山、雲崖寺、南石窟寺等等的名勝古跡,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此前隱風景名勝區。2018年12月,2018魅森廳力中國城十大魅力榜單發布,平涼榮獲「年度魅力文旅扶貧城市」。2019年10月,被確定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⑸ 平涼歷史上叫什麼
平涼先後用過烏氏、安定、月支、都盧、渭州等名稱,但沿用時間最久的,還是平涼之名。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
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兆前棗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沖,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
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
歷史沿革
夏朝,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朝,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台縣境)、阮(今涇川、靈台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
西周,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台於今靈台縣境。春秋,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
三國,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台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台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悔陪時,將靈台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
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族拆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台為四等縣,華亭、庄浪、崇信為五等縣。
⑹ 甘肅平涼,為何被說為是隋唐的重要發源地
內蒙古和甘肅都是轄區輪廓非常狹長的省級行政區,皆為南、北窄,東、西長,而且都有個巨大的「尾巴」。內蒙古的「尾巴」是位於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與主體連接的通道是興安盟。甘肅省的「尾巴」則是位於東部偏南的平涼市和慶陽市,平涼為兩個部分的通道。
此外還有一個縣級市,就是華亭。開篇提到的甘肅省本部與「尾巴」的通道是平涼,如果具體一點來說,是華亭市(市設於2018年)
⑺ 「非著名城市」平涼,藏了多少值得為人稱道的「秘密」
平涼——甘肅版圖上最為險仄的「細骨」,位於陝甘寧三省交匯處。
這里是西安、蘭州、銀川地理大三角的中心和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也曾是古絲綢之路的東部要塞。
她像中國無數個非著名城市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平涼穿越千年,目睹了襁褓中的中華文明,從蹣跚學步到風華正茂。漢與匈奴,唐與吐蕃,宋與西夏......平涼見過了太多的碰撞與回應。
平涼沒有西安、敦煌那麼顯著昭彰,卻在無數的「小景觀」里藏著上下幾十萬年的大歷史。在這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里,你可以遇見人,也可以遇見神。
1.關中門戶,戰爭與和平
在平涼乘車行路,就是在塬的高處和底部之間上下。億萬年來,由於涇河水系和渭河水系的長期切割及嚴重的水土流失,黃土高原在這里形成了溝、梁、峁、壑等多種地貌奇觀。
中國人的童年故事,就在這些地貌奇觀里。
黃土高原的歷史遠遠長過人類活動的歷史,而人類悠遠歷史的最遠端,在平涼卻觸手可及。
60萬年前,這里已有人類生存的痕跡。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涇川人」頭蓋骨,距今3-5萬年,與鼎鼎有名的山頂洞人同期。
悠久來自顫穗裂黃土高原的恩賜。兇猛凜冽的冬風,裹挾著大西北的黃沙,撞見綿延於此的六盤山脈,停滯,一層又一層地沉積,深厚可達百米。此時的中華先祖尚且不知銅鐵為何物,風積而成的黃土層,疏鬆細膩,在他們眼中是真正的上天恩賜。此外,極厚的土層又免去了對於土壤失肥的擔憂,文明的雛形誕生於此,順理成章。
平涼的靈台縣可以說是平涼漫長歷史的首席「親歷者」。當年的靈台是古密須國的都邑所在,這對心存天下的周文王來說如芒刺在背。一場戰爭不可避免的爆發了。攻佔此地後,周文王在此築台祭天,靈台因此得名。歷史的背影已遙不可及,可這里接連出土的無數青銅器,向世人揭示出時光留下的榮耀。
自古地處交通要沖,平涼的故事中,戰爭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就連「平涼」這個名字也是源於戰爭——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苻堅(就是那個成功統一北方,卻在淝水之戰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敗給謝安的苻堅)滅前涼,取「平定涼國」之意,置平涼郡,轄今崆峒區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二縣北部地區,歷經近2000年歷史風雲變幻之後,如今的平涼下轄崆峒、靈台、涇川、崇信、華亭、庄浪、靜寧一區六縣。
其中的涇川,自古便是關中門戶,被稱為「西出長安第一城」,清代學者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評價涇州(涇川曾用名):「外阻河朔、內當隴口,襟帶秦涼,擁衛畿輔,關中安定,此之系也。」
歷史上,來自大漠草原的政權,南下途中每每經寧夏過平涼進逼族脊關中。西北的諸部族無數次的威脅,也招致無數次的反擊。刀兵相見之中,倒也能誕生周穆王討伐西戎,班師途中與西王母相會於涇川的這種浪漫故事。
由於這種傳統的存在,平涼歷史上當然是名將輩出:「飛將軍」李廣,鎮壓黃巾起義的皇甫嵩,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或許是身體里一直含著那種血性,這里才能誕生崆峒派武術,鼓勵著無數平涼人強身健體、保家衛國。
征戰之路,除了留下了一個平涼的名字外,還留下了一個文化符號——左公柳,這是左宗棠任陝甘總督和西征期間沿陝甘新漫長的征途上,一路栽植的柳樹,最後在黃沙飛揚的西行路上了形成「連綿數千里綠如帷幄」的塞外奇觀。如今,在平涼的柳湖公園,可見上百棵當年種下的左公柳。
2.平涼人: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平涼人對黃土高原的糾結,原因無外乎曾經這里既是文明的核心,又是文明的邊界。因黃土高原的天賦,平涼人未曾輸在起跑線上。然而,較早的人類活動,意味著更長時間的消耗。無休止的伐木開墾與兵荒馬亂,時時刻刻侵蝕著黃土高原。黃土高原不時以匱乏的姿態,重新面對平涼人。
平涼人喜食小麥,這充分彰顯了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文化基因。一樣麵食,百般做法。平涼人的茄閉餐桌上,麵食絕非簡簡單單的面條。靈台長面、靈台爐齒饃、釀皮子、崇信酥盒子、漿水面......每一樣都足以誘殺麵食愛好者肚子里的饞蟲。
很長一段時間,平涼食俗以糧食為主,肉蛋蔬菜的調劑算不上多,這造就了平涼人嗜酸嗜辣的口味。一直以來,利用調味改善食譜豐富性的不足,都是中國人對生活做出的最機敏的應答。
然而,地道的平涼味道要在一碗羊肉泡饃中尋找。羊肉是游牧民族的心頭愛,它被選中來搭配外香脆、內暄乎的面餅。兩種文明的標志,就這么在碗中,被熱氣騰騰的湯澆燙出了和諧默契。
平涼人也愛庄浪暖鍋這種豐儉由人的鄉土美味。最地道的暖鍋是用農家的土砂鍋做容器,由肉丸、排骨、土豬肉提供最直接的滿足感與沖擊感,墊底的白蘿卜片、豆芽、土豆粉、老豆腐等配菜,又將油膩化於無形。各色食材浸入雞湯之中,炭火慢煨。溢出的香氣,已足夠讓人甘心做個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凡夫俗子。
中國是個最世俗的國家,衣食住行,嬉笑怒罵,永遠是不變的主旋律。平涼人未能免俗。千百年來,農耕與游牧碰撞、交融,平涼人就在這種環境中生生不息。
3.黃土高原上的仙境佛國
世俗到極致的平涼人,骨子裡有得是西北人的歡脫外向,對熱鬧有舍不掉的親近。皮影戲的唱腔高亢激越,拿出一番穿透鼓膜的勁頭,唱一通今古傳奇,像是要打破時空對情感的束縛。
還有崆峒笑談。耍笑丟丑,用最隨意的方式說唱出最一本正經的質朴道理。平涼人對生活自有其理解,也樂於在誇張中獲得警醒。
這類民間戲曲大多寄託著中國人世俗生活的美好願景,但是現實中總會有些不如意。這些磕絆常常驅使人們尋求另一種精神寄託。出世,是中國人對世俗忍無可忍後的退而求其次。
平涼雖緊鄰繁華富庶的關中,卻依舊是避世之人的好去處,個中緣由在於崆峒山這座道教名山。崆峒山擁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勢奇崛,山體終日掩映於青青草木之中,時不時又有雲霧繚繞。
平涼這塊土地是神話與傳說的沃土。相傳,黃帝曾問道一千兩百歲的廣成子於崆峒山。又相傳,華胥氏踩上巨大腳印而生伏羲。文明的童年期,與人的童年期如出一轍,總有些天馬行空的妙想。不過這也印證了遠古時期的平涼,早早因文明的萌芽而勃興。
自從有了黃帝問道的遠古傳說,秦皇漢武接踵而至,到此尋訪仙跡。這股仙氣兒聚攏來清修之人,於山間興建道觀,精巧古拙,乍一看倒像是山上自己長出來的。其實,崆峒山相對高度只不足700米,當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平涼除了「土特產」道教,還有佛教這個「外來戶」。
崆峒山以道教名山知名,同時也容納了佛教寺廟。不過,讓人屏息凝神的,還是涇河兩岸有綿延上百里的佛教石窟。它驚人的規模,樸拙庄嚴的風格,足以震撼每個對歷史心存敬畏的人。
平涼是涇河流域內的重要節點,涇川縣又是平涼轄境內與涇河關系最親密的城鎮,所以這里的石窟最為密集。大小822個石窟,星河般蜿蜒鋪灑在涇河兩岸的岩石之上,無一不印證著佛光普照在這里不僅僅是一個形容詞。
涇川縣城以西的回中山腳下的王母宮石窟,以王母為名,卻是整個甘肅東部開鑿時間最早的佛教石窟之一。冥頑的石頭在能工巧匠的千磨萬擊之下,一點一點變身為佛陀菩薩的庄嚴寶相。中心塔柱式的石窟,集雕刻藝術之大成,亦見證了平涼人對信仰的堅持。
涇河流域的石窟有河西石窟的風格結構,也能看出雲岡石窟早晚期過渡的藝術軌跡。但是,平涼人對待石窟並非一味地追隨模仿,他們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南石窟寺就是最佳例證。
南石窟寺始開鑿於北魏,是少有的採用「七佛同窟」形制的石窟。此外,根據專家的考證,南石窟寺是從窟頂浮雕開始,一點點向下雕琢。石窟與石像渾然天成,好像工匠不是在雕刻,而只是輕輕拂去石像上的泥土,讓它們重見天日。
涇川石窟群的魅力,似乎更應該在那些空窟中尋找。早期佛教有不立塑像的教條。涇川800多個石窟中,有造像的只有35個,其他的空窟除了風化消蝕,更多的本就是出家人苦修的場所。或許,反而是空盪盪的清冷,更能訴說這里的虔誠與滄桑。
不得不說,這座「非著名」城市有股難以名狀的吸引力。行走在平涼,你會發現這座城市有一種「慣看秋月春風」的從容不迫。遍及市境的古跡,正是這座城市悠久歷史的最好注腳。
站在崆峒山上,目力所及,歷史以一種慈悲的柔和姿態,撫摸過這里的每一寸土地,亘古不變。
參考文獻
【1】王蒙《平涼歷史掌故選》
【2】劉萬民《平涼史話》
【3】《中國國家地理》第664&692期
⑻ 有人知道甘肅省平涼市的歷史嗎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沖;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悠久,建制變革較大。 公元前二七二年,秦昭王滅義渠戎,置隴西、北地、上郡,平涼入秦的版圖,屬北地郡。 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境),平涼全境改屬安定郡;東漢並涇陽入朝那,平涼屬涼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烏氏二縣。 三國時曹魏於郡上設州,此地屬雍州安定郡,恢復了涇陽縣。西晉又廢涇陽縣,新置都盧縣,平涼市境東部屬朝那縣,西部屬都盧縣。 十六國南北朝是最亂的時期,平涼全境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領有,建制變化很大。前秦永興二年(公元三五八年)苻堅欲進攻前涼,置平涼郡(初治高平鎮,後治鶉陰),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以後,前秦苻堅曾以平涼為根本,向後秦反攻:夏赫連定曾即皇帝位於平涼。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五七二年)於今市境的西北部治平涼縣,屬長城郡。是平涼市建制的開始,距現在一千四百一十年。 隋代,開皇三年(公元五八四年)廢郡置州,平涼市屬原州。大業初又廢州置郡,平涼市屬平涼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復置原州,治平高。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再改平涼郡,旋復為原州,平涼市屬原州。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涇原節度使劉昌築沖毀平涼城扼彈箏峽口,奠定今平涼市城址,距現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憲宗元和四年(公元八零九年)移行渭州於平涼,平涼市廢。廣明初復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復為渭州治。 唐末,李茂貞據鳳翔稱岐王,渭州屬於岐,歷後梁。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滅岐,渭州屬後唐。後唐清太二年(公元九三五年)以原平涼市的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市,屬涇州;後晉天福五年( 公元九四零年)改屬渭州。 宋代,仍為渭州治所,屬涇原路,為涇原路經略安撫使旅判春駐地,與西夏接壤,是當時的軍事重鎮;至大觀二年,共領涇州、原州、渭州、西安州、會州、德順軍、鎮戎軍、懷德軍等五州三軍,遂代涇州、原州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拆耐軍事中心。徽宗政和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置平涼軍,設節度使。 金代開六盤道,大定二十七年(公元一一八七年)始置平涼府,轄五縣,屬鳳翔路。平涼市為府治所。 元代仍以平涼為府,轄三縣,屬鞏昌總帥府,並潘原縣入平涼市,平涼市仍為府治所。自此,平涼市的轄境再未有大的變動。 明代的平涼府轄三州七縣,屬陝西布政使司關內道;平涼市仍為府治所。 明朝有平涼通判——油恭。 清初沿明制,屬陝西布政使司。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改屬甘肅布政使司,平涼仍為府,府上設道:初為平慶涇固化道,同治末改為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平涼縣為道、府治所。 一九一二年即民國元年廢府,仍設道。一九一三年改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設觀察使;後改為涇原道,設道尹。一九二七年改設涇原區行政長,一九三五年改為甘肅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平涼縣為道、署駐地。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平涼解放,成立了平涼市人民政府。一九五零年由縣城內劃出城關和郊區另設平涼市。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撤銷平涼、華亭兩縣並入平涼市。一九六一年十一月恢復華亭縣。一九六四年元月撤銷平涼市,恢復平涼縣。二零零二年九月,平涼撤地建市。
⑼ 誰知道甘肅省平涼的歷史
文化底蘊深厚。
這里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
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里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
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
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
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等聞名於世陸運。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里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里」,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拍此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豐訪道修煉,歷時五年。
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於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 *** 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
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針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
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
深厚的文化積淀與早賀梁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⑽ 平涼一詞最早出現於哪個朝代
你好!我來說說.
「平涼」,是甘肅東部的一個地級市,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沖;又依六盤三關攔橡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我不說太多,直接回答你的問題:
1,在商、西周時期,平涼這片土地屬義渠戎(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無固定地名。
2,在戰國時期,由秦昭王納入秦國版圖,正式屬於秦國,為秦國本部(和後來新征服的土地不同),當時稱為秦國「北地郡」;
3,秦朝至漢朝前期,仍稱」北地郡」;
4,在漢朝漢武帝時期,改為「安定郡」;
5,漢末至三國初期(當時平涼屬三國中的曹魏,而天水為曹魏與蜀漢交界,多半時期屬於蜀漢),仍稱「安定郡」;
6,三國時曹魏於郡上設州,此地屬「雍州安定郡」;
7,直至西晉,仍稱「安定郡」,但分兩縣,西稱「都盧」,東稱「朝那」;
8,然後到十六國時期(東晉只是偏居於南方的小王朝,不能和曾一統三國的西晉相比),十六國南北朝是最亂的時期,平涼全境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領有,建制變改衡凳化很大(其中建都長安的前秦最為強大,曾統一大片北方,與南方的東晉對峙),前秦永興二年(公元三五八年)前秦皇帝苻堅欲進攻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都城為今甘核旅肅武威)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從此「平涼」二字登上歷史舞台。
總結:「平涼」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晉十六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