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山大學研究生和上海交大比起來那個更好考!!
治安肯定是上海更好,學術、經濟環境也顯然上海更好,所以有實力理所當然報考交大(雖然我就是中大的)。但是交大生物是強項,應該很難考,中大相對要好考一些。所以相信自己的話就不要猶豫,考交大,但如想求穩就報考中大,中大應該也不差。
2. 想考中山大學歷史系的研究生
如果你想搞研究,可以嘗試學歷史,我覺得你還是拼一拼考考比較熱門的專業吧,歷史是個大冷門,除非研究,繼續上博士,否則即使畢業出來也沒有工作的。祝你成功
3. 歷史研究生,哪個專業好點
古代文物學
4. 歷史專業研究生和中文專業研究生哪一個好一點
中文,就業面廣一些。不過還是看個人喜好吧,將來就業也把握在自己手裡。
5. 中山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哪個好為什麼
當然是上海交大好。
上海交大是全國第三,僅次於北大和清華,工科全國第二,商學醫學全國前三,金融全國第一。
中山大學的文史哲等文科類專業確實很強,但全國名氣和綜合實力還是不及上海交大。
不少全球前500強在中國招聘時,都點名只要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復旦四校的畢業生。僅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當然這不是否認中山大學的實力,中山大學能夠穩定在全國前十,已經足以證明中山的厲害了。
6. 關於歷史系研究生:中大歷史繫到底實力如何與中國其他重點大學相比,有更好的么以及其他歷史系問題!!
歷史等專業考研時是不考數學的
我今年大一讀的管理,也希望能考研
聽說要考研的話本校或著和本校關系越密切越好考
另外不管考哪個學校,每個學校的側重點也不同
考研的話,還是跨專業,不建議只看學校名氣。現在考慮這些問題, 不如早早買上教材自學,我買的是11本的一套書,適用范圍廣
7. 全國歷史系研究生院校排名:越具體越好
括弧里是它們比較強的專業
1 北京大學(古代史、近現代史、世界史)
2 南開大學 (世界史)
3 北京師范大學(古代史) 復旦大學(古代史、歷史地理學)
5 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南京大學(世界史、近代史、民國史) 中山大學(中外關系、國際關系)
8 廈門大學 (考古學)
9 吉林大學 (考古學)
10 清華大學(思想史,重視歷史文獻) 武漢大學(世界史) 四川大學(歷史文獻學、專門史)
此外,一些研究機構(如中國社科院)也招研究生
8. 中山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哪個專業好考
用數據來說話吧,先看看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所有專業近兩年錄取情況:
院系名稱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報名人數 錄取總人數 其中錄取免試生人數
09年
歷史學系 060102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8 1 1
歷史學系 060103 歷史地理學 3 1 1
歷史學系 060105 專門史 33 8 5
歷史學系 060106 中國古代史 36 10 3
歷史學系 060107 中國近現代史 46 13 8
歷史學系 060108 世界史 13 2 0
10年
歷史學系 060102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6 2 1
歷史學系 060103 歷史地理學 5 2 2
歷史學系 060105 專門史 38 9 5
歷史學系 060106 中國古代史 58 10 3
歷史學系 060107 中國近現代史 54 14 5
歷史學系 060108 世界史 14 4 1
從數據來看,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相對容易考一些吧。
9. 想報考歷史系研究生,什麼都不懂,大家多給點建議吧.
我從後往前回答你,因為最後的那條最重要對於你來說,你喜歡歷史,但是還想考歷史吃飯,這個就有點難度了。說實話,歷史系畢業的不是很好找工作,我們大學應聘了好幾個,都沒有看上。歷史系最好的出路現在是當高職或者高中的老師了,至少我知道的如此。
而且,歷史這個東西如果你感興趣,完全是靠看書得來的,在研究生期間能學好歷史,我很懷疑。
推薦你幾本書,《世界史綱》,《全球通史》,中國錢穆的,顧頡剛,馮友蘭,李澤厚,朱光潛等等。
如果你堅持要考,回答你下來的問題。
1,大學大學,遼寧師范大學
2、報考和其他專業正常
3、具體考得看學校,都不一樣,到他們的主頁上去找吧。
祝你好運。
10. 哪個大學的歷史系比較好想考研究生
〔北京大學〕歷史系
本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史學堂,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史學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師大學堂遭八國聯軍毀壞。1902年末,中國政府在恢復京師大學堂的章程中,規劃設立史學目,1903年改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次年夏,京師大學堂開始進行預備科和師范館的史學教育。1910年3月,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相當於四年制本科)的中國史學門開始招生。
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改為國立北京大學。新文化運動中,北京大學的史學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學理論、方法和知識,力求使學生獲得廣博的基礎知識,打下厚實的學術功底,練就精深的專業能力。五四運動後,1919年8月,校評議會依新制將中國史學門改稱史學系。
1937年7月,北京大學史學系的建設被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所打斷。部分師生隨校內遷,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相關科系合組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歷史社會學系。抗戰勝利後,北大史學系1946年隨校北上復原。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學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時,由於清華大學歷史系和燕京大學歷史系一部分骨幹教師的匯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師資陣容進一步壯大,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益發突出。隨著形勢的發展,考古專業1983年從本系分出,獨立成系。
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進程中,本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歷史目光和淵博知識的人才,在各條戰線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從本系畢業的學生中,成長出一批批著名學者、革命者、愛國志士和社會賢達。在本系的教師行列里,涌現過李大釗、朱希祖、馬敘倫、馬衡、陳寅恪、陳翰笙、傅斯年、李濟、董作賓、孟森、錢穆、陳垣、陳受頤、顧頡剛、馮家升、張星烺、劉崇鋐、毛子水、姚從吾、鄭天挺、翦伯贊、張政烺、向達、鄧廣銘、周一良、齊思和、楊人楩、邵循正、蘇秉琦等傑出的史學家。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嚴謹扎實的治學態度,承前啟後,代代相傳。
全系現任專職教師62名,其中教授28名,副教授18名,講師16人。陣容齊整,各有所長。除了教書育人之外,還承擔著國家級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0餘項,省部級課題20餘項,國際合作或海外基金獎助課題6項。校內創辦一流大學研究課題多項。每年都有大批學術論著發表,很多論著在國內外獲獎。在歷史學諸多的學科前沿中,活躍著本系的學者。本系1993年創辦的學術刊物《北大史學》,每年出版一輯。
本系課程門類設置齊全,分本科和研究生兩個層次,可授予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從1994年起列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文科多媒體計算機科研實驗室設立於本系。系圖書室藏書10餘萬冊,校圖書館所藏有關的歷史書籍近百萬冊,其中有許多珍貴的善本。
每年本系面向海內外招收本科生50人,碩士研究生40人,博士研究生30人,接受各種層次的進修生10餘人,進修教師20餘人,訪問學者10餘人。現有近百名本科、碩士、博士留學生在本系學習。每學期均聘請一些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前來舉辦各種專題講座、報告,將最新的學術成果和信息傳達給本系的廣大師生。在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的學術環境中,努力造就目光開闊、學識淵博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