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左馮翊的歷史沿革
秦以內史掌治京師,漢武帝時分置左右內史。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將左內史更名為左馮翊,治所在長安(今西安市東北),相當於郡守。案《漢書》,共轄13城,戶37090,口145195。職掌相當於郡太守,轄區相當於一個郡,轄24縣。約當今陝西渭河以北、涇河以東、洛河中下游地區,因地屬畿輔,故不稱郡,東漢移治高陵(今高陵縣西南)。三國魏時去「左」字改轄區為馮翊郡,長官名為馮翊太守,移治臨晉(今大荔)。晉武帝時(265-290)更名為大荔縣。此後地名變更頻繁,西魏改為同州,唐天寶初年(742年)曰馮翊郡,乾元三年(780年)復同州。
⑵ 陝西有哪些古稱
【陝秦三秦】陝西簡稱陝或秦。「陝」指陝陌,在今河南省陝縣西南。西周初期,周、召二公分陝而治,陝以東,周公治之,陝以西,召公治之。此後,人們就把陝陌以西稱為陝西,簡稱「陝」。「秦」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轄區主要在這一帶。人們又稱陝西為「三秦」,一般是從陝西的地理特徵分為關中、陝北、陝南三個自然區域來理解的。其實,「三秦」得名源於項羽分封諸侯,讓秦的三個降將分治秦之故地:章邯為雍王,領有咸陽以西;司馬欣為塞王,領有咸陽以東;董翳為翟王,領有陝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唐以前行政區劃演變】陝西地方行政區劃,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魏國在洛河下游設上郡,楚國在漢江中游設漢中郡,秦在陝北也設上郡。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普遍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陝西境內除保留上郡和漢中郡外,在渭河流域另設內史,與郡同級。
西漢沿襲秦制,保留上郡與漢中郡,另將秦的內史分為3個相當郡的政區:京兆尹(分管今西安以東、渭河以南地區)、左馮翊(分管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區)、右扶風(分管咸陽以西地區),稱為「三輔」,治所均在長安城。漢武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設13州刺史部,監察各郡。後來改刺史部為州,州牧或州刺史為行政長官,形成州、郡、縣三級制。現今的陝西在西漢中期涉及3個州。
三國時期,現今陝西地區的大部分由雍州、荊州、益州管轄。西晉時大致和三國相仿。東晉至隋統一的二百多年間,南北分裂,戰爭頻繁,行政區劃十分混亂。
【唐以後行政區劃演變】唐初對州、郡、縣加以改革,全國共設10道,道轄州、郡。今關中、陝北屬關內道,陝南屬山南道。宋改道為路,今陝西的大部分屬於永興軍路,治所在今西安市;今麟游、周至以西,南至鳳縣、留壩,另屬秦鳳路,治所在今甘肅天水市。這兩路是由宋初的陝西路劃分出來的,因此,習慣仍稱它們為陝西路。今佛坪、鎮巴以西屬利州路,治所在今漢中市。今寧陝、石泉以東屬京西南路,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今神木、府谷、佳縣屬河東路,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金仍用路制,完全設在陝西境內的有京兆府路、延路。
元代的政治中樞稱中書省,在各地的分設機構稱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陝西行省的轄地包括今陝西全境及甘肅蘭州以東和內蒙古伊克昭盟中部以南各地。明在元行省基礎上,除北京、南京外,在全國設13個布政使司,陝西布政使司所轄地區包括今陝西全境、甘肅嘉峪關以東各地、寧夏和內蒙古伊克昭盟的大部、青海湖以東部分。清代廢去布政使司的稱號,仍稱行省或省,嘉慶年間全國有18個省。清初陝西仍轄今甘肅、寧夏和青海東部。康熙二年(1663)年移陝西右布政使駐鞏昌,五年改為甘肅布政使,移駐蘭州。從此,陝、甘兩省分治。
⑶ 古代地名「左馮翊」中的「馮」讀féng還是píng
一、古代地名「左馮翊」中的「馮」讀píng。
二、簡介:
左馮(píng,輔佐之意)翊(yì),官名兼行政區名,漢代三輔之一。漢時將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稱三輔,即把京師附近地區歸三個地方官分別管理。
左馮(píng,輔佐之意)翊(yì),故秦內史,高帝元年屬塞國,二年更名河上郡,九年罷,復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左內史,太初元年更名左馮翊。戶二十三萬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二。縣二十四:高陵,左輔都尉治。莽曰千春。櫟陽,秦獻公自雍徙。莽曰師亭。翟道,莽曰渙。池陽,惠帝四年置。
⑷ 清朝有左馮翊嗎
「左馮翔」是官名,亦為行政區名。為漢代三輔之一。秦以內史掌治京師,漢武帝時分置左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將左內史更名「左馮翊」,治所在長安(今西安市西北),相當於郡守。按《漢書》載共轄:13城,戶37090,口145195。職掌相當於郡太守,轄區相當於一個郡,約當今陝西渭河以北、涇河以東、洛河中下游地區,因地屬畿輔,故不稱郡,東漢移治高陵(今高陵縣西南)。三國魏時去左字改轄區為馮翊郡,官名為馮翊太守,移治臨晉(今大荔)。
由於地名、機構的改制等的變化,由此清代沒有左馮翔一官職。參考,可追問
⑸ 扶風縣的命名和公子扶蘇有沒有關系啊所謂的「右扶風」封地是否就是來源於和公子扶蘇的關系
樓上那位說的,有些對,有些錯。
一、扶風縣的命名,和公子扶蘇沒有關系。這個他說對了。
扶風縣的命名,源自該縣曾在兩漢時期歸屬右扶風轄境。
所謂「右扶風」,是相對於「京兆尹」和「左馮翊」而言的,如果你像個帝王一樣,站在漢長安城,面南背北,扶風縣所在的寶雞地區,就在你的右手這一邊,而渭南等地屬於左馮翊的地區,就在你的左手這一邊。這是當時三輔的左右區別。
這三輔,是西漢時期在關中地區的行政區域劃分,論等級,和當時的一個郡差不多,但因為是帝國的心臟部位,類似於今天的首都直轄市什麼的,所以不稱其為郡。
但這三輔,論管轄的地區,卻比西漢時一般的郡要大了很多,尤其是右扶風和左馮翊。拿右扶風來說,管轄的范圍,大致相當於今天西安市的一部分,咸陽的大部,寶雞的全部,還捎帶包括了楊凌高新區。
那時候的郡,一般也就相當於今天的一個地級市,比右扶風的地域要小多了(注意我這說的只是一般情況)。
而右扶風的治所,就是它的行政主管機構,一直是設在咸陽市區,跟今天的扶風縣沒啥關系。
從西漢武帝設立右扶風之後,又過了七百多年,到了唐朝第一個皇帝李淵時,剛打下隋家的江山,要對全國的行政區域進行重新劃分,過去附近有古縣名的,就湊合做繼續用,新設立的一些縣份沒舊名字的,就挖空心思琢磨一個出來。這樣就給武功縣附近新設立的一個縣,起名字叫扶風縣,而今天的扶風縣,那會兒給了個名字叫「湋川縣」,因為縣境內有一條湋水,所以起這么個名字。這個時間,是武德三年(620)。
又過了幾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又開始折騰了,先把設在今天武功的那個扶風縣撤掉,過了幾年又把設在今天扶風的湋川縣撤銷,改湋川縣為扶風縣。
這就是歷史上扶風縣境第一次正式改名「扶風」的由來。這個時間,是貞觀八年(634)。
後來又變來變去,碰上個好事的皇帝或是大臣,就出餿主意改地名、改建置,總之折騰個沒完,除了專門搞沿革地理或是地方誌的人之外,一般觀眾也對那些變動不感興趣,就不羅嗦了。
但這個問題的結論還是沒有變:公子扶蘇,既和右扶風的命名沒有關系,更與扶風縣的命名連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因為扶風縣的命名,本身就夠勉強的了,搞到今天,很多人誤以為扶風縣就是當年的右扶風,把在右扶風這個廣大地域內發生過的事情,都栽到扶風縣這一個小縣里,鬧了很多笑話出來。
二、說樓上瞎掰,主要是這一句話:
「京畿三輔之一相當於清宮戲中的九門提督」。
你甭管是清宮戲還是歷史上真實的九門提督,他都只是一個武職,是個軍官。正式官銜叫「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管北京內城九座城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外帶防火啊巡盜啊斷案啊這類法律功能,但和兩漢時候的京兆尹、右扶風之類最大的區別就是:
第一,主要職能是軍事方面的,算是京城御林軍的一個統領,官很大,從一品,但對地方文職事務卻沒有多少過問的權力。
第二,管轄范圍很小,九門提督看似很威風,其實出了北京的外城他就什麼都不是,只能在內城附近轉圈圈兒,威風也只能在這一塊狹小的區域里抖。當然,不排除歷史上的個別特例。
而我們前面說了,兩漢三輔,管轄的范圍比一般的郡都要大很多,單論面積,比北京一個內城大了N倍。
第三,地方官和京官,一向有很大的區別,京官雖然清貴,看似衙門樓子很高,官品官階都威風,但是權力要受到京城裡各方面權力的掣肘,京城裡有權的人太多了,誰都可以對你管轄范圍內的事情說三道四一番。而地方官則是臨民的父母官,父母官的意思,一定程度上就是說可以主宰你的生死,說一不二,天高皇帝遠的,還沒等說情的人來呢,你的腦袋可能就搬了家。
即使同在京城裡辦公,漢唐的京兆尹,也要算是最牛的地方官,動不動就打板子打死幾十個人。沒聽說過清朝的九門提督有誰敢這么囂張的。
隆科多算最有名的九門提督了吧?也就是仗著是皇上的舅舅,雍正上台前後站腳助威了一把,才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這老小子當時吹牛,說他這個九門提督厲害呀,一聲令下能調集兩萬兵馬。雍正沒上位之前他吹吹還可以,算是威脅敵對派,沒想到雍正都坐上龍椅了這傢伙還是照舊這么吹,這就把雍正給惹毛了——你TMD這會兒調兩萬人來是打算跟老子群毆、另立新君不成?死去!也是一聲令下,隆科多就卷鋪蓋卷兒去暢春園挨囚禁去了,最後就死在那裡。
這個故事說明,在中央集權越發鞏固的明清時代,京城裡的大小官員,你沒法兒說他能有多大的權力。那些接近權力核心的,能多分一點殘羹剩飯;那些靠邊站的,甭管官品多高,都只是個擺設。九門提督在大多數時候,就是這么一個游移在分剩飯和當擺設之間的角色。
⑹ 咸陽在哪個方位
咸陽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它東鄰省會西安,北與甘肅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我國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沖。咸陽風景秀麗,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氣候屬暖溫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冬冷夏熱,雨熱同季。地處陝西關中平原腹地的咸陽,有著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市。2004年,又被評為首屆中國魅力城市。全市文物景點5000多處,國家級文物12處,省級73處。乾陵舉世聞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夫婦皇帝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昭陵(唐太宗墓)、茂陵(漢武帝墓)、陽陵(漢景帝墓)等27座帝王陵墓和256座陪葬墓,形成綿延百里、蔚為壯觀的帝王陵墓群。還有鄭國渠渠首遺址、彬縣大佛寺、唐昭仁寺大殿、楊貴妃墓等。咸陽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咸陽是我國著名古都之一,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時,周人曾在咸陽一帶長期活動,修築城邑,發展經濟,留下了許多遺跡。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國都遷到咸陽,秦王嬴政在此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多民族政權—封建帝國秦王朝。周、漢、唐等十一個朝代也都曾把咸陽做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為我國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咸陽閃爍過燦爛的光輝。
夏代開始,咸陽屬禹貢九州之雍州。
殷商時期,咸陽稱做「程」。
西周王朝,稱畢國。
武王都於鎬京,其地在今長安縣斗門鎮附近。京者,大也。周制:」邦畿千里「,所以畢國當為畿內所屬。
秦孝公初期,首都在櫟陽。
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城咸陽,築冀闕
秦都九遷西犬丘、西垂、天水、雍、平陽、涀渭之會、涇陽、櫟陽、咸陽),而咸陽為其最後定都之地。
秦王朝,首都咸陽。
漢高祖(劉邦)元年,被項羽毀了的咸陽得到恢復,取名新城。七年又劃歸長安,所以司馬遷說,長安是原來的咸陽。武帝(劉徹)元鼎三年,始更名渭城(以其地臨近渭水),屬右扶風。西漢早期、中期的七個漢陵,軍沒有陵邑。除文帝霸陵、宣帝杜陵葬於長安南原外,其餘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詐昭帝平陵五個陵邑都在咸陽原上,所以漢後把咸陽原也叫五陵原。如劉邦的陵邑叫長陵縣,曾顯關東豪族萬戶以奉陵邑,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已達五萬戶。長陵邑遺址在今市區內韓家灣鄉怡魏村。安陵縣遷來關東倡優樂人五千戶以充陵邑,遺址在白廟村周圍。茂陵縣奉陵邑者六萬戶。這些貴族公子不事生產、豪華奢侈、斗雞走狗、生事滋擾。當時咸陽五方之音充侈境內,所以古稱難治。「五陵公子」、」五陵少年「就是這個特殊階層的代名詞。五陵邑當時雖然稱縣,但並不屬郡治理。而是在漢王朝中央部門設有」奉常「這樣一個專門機構,管理陵邑一應事宜。武帝太初元年將長陵、陽陵及所屬塞國更名為左馮翊,將渭城、安陵、茂陵、平陵及所屬雍國更名為右扶風。
⑺ 漢朝的」左馮詡」是哪個行政區為什麼這么叫
左馮翊(馮ping)
官名.政區名.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左內史置.職掌相當於郡太守,轄區相當於一郡,因地屬畿輔,故不稱郡,為三輔之一.治長安(今西安市西北).轄境約當今陝西渭河以北,涇河以東洛河中下游地區.
三輔
漢景帝前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內史為左.右內史,與主爵中尉(不久改主爵都尉)同治長安城中,所轄皆京畿之地,故合稱三輔.武帝太初元年改左.右內史主爵都尉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鳳.
馮(ping)古通"憑",憑借;依靠.
翊(yi)輔助.
左馮翊就是指京城左邊的輔助與依靠,為京畿重地.
⑻ 陝西歷史
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其歷史演變可大致分為史前文明時期、西周時期、秦時期、西漢時期、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陝西的發展進入新的時期。
⑼ 「左馮翊」所取的含義是什麼
「馮翊」同「馮翼」,形容眾多而盛大。《漢書·禮樂志》中有「馮馮翼翼,承天之則」的語句,唐代顏師古註:「馮馮,盛滿也;翼翼,眾貌也。」 古人面南背北,以東為左,「馮翊」在「京兆尹」轄區之東,所以稱為「左馮翊」。
⑽ 陝西什麼時候叫陝西的那以前叫什麼
一、關於陝西行政區劃分的問題。
宋代初期。對全國行政區域進行了改革,將唐代已經混亂不堪的道制行政區改為路制行政區。經過反復增設或合並、廢除,在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始定天下為15路:京西路、京東路、河北路、河東路、陝西路、淮南路、江南路、兩浙路、福建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西川路、峽西路。這是陝西作為行政區劃的第一次出現(盡管包括的區域和現在的有很大不同)。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宋朝將行政區劃增至18路;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增至23路,宋神宗又將淮南路為東、西兩路,並分陝西路為永興軍、秦風兩路,這時,陝西的行政區域劃分又被永興軍和秦風兩路替代。(今陝西的大部分屬於永興軍路,治所在今西安市;今麟游、周至以西,南至鳳縣、留壩,另屬秦鳳路,治所在今甘肅天水市。這兩路是由陝西路劃分出來的,因此,習慣仍稱它們為陝西路)。
到了元代,當朝將政治中樞稱中書省,在各地的分設機構稱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至此設立了陝西行省。陝西行省的轄地包括今陝西全境及甘肅蘭州以東和內蒙古伊克昭盟中部以南各地。所以說,真正意義上陝西行政區的劃分,是從自元代設行省開始的,陝西的省治也從此以後一直設在現今的西安市。
明朝在元行省基礎上,除北京、南京外,在全國設13個布政使司,陝西布政使司所轄地區包括今陝西全境、甘肅嘉峪關以東各地、寧夏和內蒙古伊克昭盟的大部、青海湖以東部分。
清代廢去布政使司的稱號,仍稱行省或省,嘉慶年間全國有18個省。清初陝西仍轄今甘肅、寧夏和青海東部。康熙二年(1663)年移陝西右布政使駐鞏昌,五年改為甘肅布政使,移駐蘭州。從此,陝、甘兩省分治。
二、關於歷史上陝西的行政區劃演變。
陝西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時代最長的省份。大約在2000年前、公元前28世紀左右,傳說夏部落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在陝西活動過,為中華民族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豐功偉績。公元前21~前16世紀的夏朝時期,陝西就有褒國、扈國、駱國出現。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在陝西建都。此後,又有秦、西漢、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夏等13個王朝先後在陝西建都,時間長達1100多年。此外,還有劉玄、赤眉、黃巢、李自成4次農民起義在此建立政權計11年。
1、唐以前行政區劃演變
陝西地方行政區劃,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魏國在洛河下游設上郡,楚國在漢江中游設漢中郡,秦在陝北也設上郡。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普遍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陝西境內除保留上郡和漢中郡外,在渭河流域另設內史,與郡同級。
西漢沿襲秦制,保留上郡與漢中郡,另將秦的內史分為3個相當郡的政區:京兆尹(分管今西安以東、渭河以南地區)、左馮翊(分管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區)、右扶風(分管咸陽以西地區),稱為「三輔」,治所均在長安城。漢武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設13州刺史部,監察各郡。後來改刺史部為州,州牧或州刺史為行政長官,形成州、郡、縣三級制。現今的陝西在西漢中期涉及3個州。
三國時期,現今陝西地區的大部分由雍州、荊州、益州管轄。西晉時大致和三國相仿。東晉至隋統一的二百多年間,南北分裂,戰爭頻繁,行政區劃十分混亂。
2、唐以後行政區劃演變
唐初對州、郡、縣加以改革,全國共設10道,道轄州、郡。今關中、陝北屬關內道,陝南屬山南道。 宋代以後的演變請參閱第一問題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