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社會主義研究方法
第四章 社會過程研究方法
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的發展,使社會展現為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馬克思主義揭示了這一過程的內容、實質和規律,為我們具體研究社會歷史現象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
一、 人類社會是一個過程
(一) 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
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每一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凡是在歷史上產生的東西,最終都要在歷史上消亡。一個過程的結束,就是另一個過程的開始。正是這種有限的、無始無終的、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也是如此。我們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開天辟啟簡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人類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是歷史的產物。人類社會「永遠不會在人類的一種完美的理想狀態中最終結束;完美的社會、完美的『國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東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歷史狀態那隻是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無窮發展進程中的暫時階段」。
人的認識也是一個過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那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正如歷史不具有最終的性質一樣,人類的認識也不具有最終的性質。「真理是在認識過程本身中,在科學的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而科學從認識的較低階段向越來越高的階段上升,但是永遠不能通過所謂絕對真理的發現而達到這一樣,在這一點上它再也不能前進一步,除了袖手一旁驚愕地望著這個已經獲得的絕對真理,就再也無事可做了。」
恩格斯說:「這種辯證哲學推翻了一切關於最終的絕對真理和與之相應的絕對的人類狀態的觀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神聖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麼都不存在。」這一論述,為正確認識人類社會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方法論指導。
(二) 社會歷史過程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
社會歷史的發展是漸進與飛躍的統一,即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社會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在量變階段,社會面貌總的說是穩定的,表現出自身發展的連續性;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便引起質變、飛躍,新質代替舊質,漸進性凳茄過程「中斷」,表現出發展的非連續性。發展史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只有不間斷的量的積累,才有間斷性的質的飛躍。
堅持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對於我們正確把握歷史過程中各個階段的聯系和區別,採取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階段的社會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毛澤東說:「我們反對革命隊伍中的頑固派,他們的思想不能隨變化了的客觀情況而前進,在歷史上表現為右傾機會主義。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爭已將客觀過程推向前進了,而他們的認識仍然停止在舊階段。……我們也反對『左』翼空談主義。他們的思想超過客觀過程的一定發展階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則把僅在將來有現實可能性的理想,勉強地放在現時來做,離開了當前大多數人的實踐,離開了當前的現實性,在行動上表現為冒險主義。」
(三) 社會歷史過程的前進行和曲折性
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棗旁察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迂迴的,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新事物否定舊事物,不是對舊事物的簡單拋棄,而是有所拋棄、有所發揚,有所否定,有所肯定,即辯證的否定。舊事物中積極的東西作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為新事物的組成部分。特別是經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一個周期之後,第三階段的食物擊中了前兩個階段食物各自的積極因素,成為更高級、更完善的食物。因此,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
然而,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矛盾雙方斗爭此消彼長或次長比的復雜性,由於人們認識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反復性,決定了事物的前進運動並不是直線的,而是曲折的、迂迴的,表現為波浪式發展、螺旋式上升。列寧說,歷史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不可能那樣筆直又筆直。毛澤東說:「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動的道路一樣,總是曲折的,不是筆直的。」
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歷史觀,既要反對歷史循環論,又要反對歷史直線論。堅持新生事物不可戰勝的歷史辯證法,牢牢把握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同時在實踐中自覺走曲折前進的道路。
二、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
(一)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
恩格斯說:「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這些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盡管歷史活動是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這是因為:
第一,「人們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產力——這是他們的全部歷史的基礎」。任何生產力都是一種既得力量,都是以往活動的產物。人們擁有的生產能力決定與人們所處的條件,決定於先前已經獲得的生產力,決定於在他們以前已經存在、不是由他們創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創立的社會形式。
第二,歷史是一個合力。歷史「最終的結果總是從需索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相互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於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做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
(二)社會歷史過程的主體選擇性
自然界的發展是自發的、盲目的、無意識的;社會發展則是自覺地、有意識的。二者的區別,集中表現為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具有選擇性。這種選擇性包括選擇「做什麼」和「怎麼做」,即包括選擇實踐目標、實踐手段、實踐方法等。主題選擇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對於實踐活動的成敗具有決定性意義。這種選擇並非只有非此即彼的正確選擇或錯誤選擇,還包括最優選擇、次優選擇等。同樣是正確選擇,是最優的還是次優的,對於加速或延緩歷史的發展,也有重大的影響。
(三)社會歷史過程是合目的與合規律的統一
主體選擇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就是合目的與合規律的統一。
人們只有把握客觀規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當人們沒有認識必然性的時候,必然性是盲目的,外在於人的;當人們認識並把握了必然性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必然性來為自己的目的服務。「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麼,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並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於我們了。」
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體現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統一性,社會歷史過程的主體選擇性體現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偶然性和多樣性。社會歷史過程作為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的統一,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合規律與合目的的統一。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決定論是科學的、辯證的決定論。
三、研究社會歷史過程的若乾重要方法
(一)歷史主義的方法
認識社會歷史,離不開現代人的眼光。但是,後人在認識既往的社會歷史時,必須從特定的歷史時代、歷史條件和歷史環境出發,把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放到具體的歷史過程中加以認識。列寧說:「在社會科學問題上有一種最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要忘記基本的歷史聯系,考察每個問題都要看某種現象在歷史上怎樣產生、在發展中經過了哪些主要階段,並根據它的這種發展去考察這一事物現在是怎樣的。」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能離開歷史過程和歷史條件,用個人的好惡、主觀的模式等,去剪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我們要求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
歷史的真實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的真實,二是歷史本質和歷史規律的真實。我們要把這兩種真實統一起來,離開了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的真實,無從發現歷史本質和歷史規律;而僅僅認識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又遠遠不夠,還必須透過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把握歷史本質和歷史規律。正如恩格斯所說:「現代唯物主義把歷史看做人類的發展過程,而它的任務就在於發現這個過程的運動規律。」
堅持歷史主義原則,既要反對否定一切的歷史虛無主義,又要反對肯定一切的歷史復古主義。對於歷史遺產 要採取批判繼承的科學態度。
(二)科學預見的方法
對未來的預測、關注和把握,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識活動的表現。研究社會過程、認識社會規律的目的在於通過對社會歷史的正確認識和把握來解決當前和今後面臨的歷史課題,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趨勢、過程和階段,確立和設計未來社會發展的目標,宣召和選擇實現目標的有效手段和路徑,從而增強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自覺性,避免盲目性和被動型,做到在某一時間和過程發生之間未雨綢繆,掌握主動。
科學預見之所以可能,在於社會歷史過程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必然性總是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現,而大量偶然性中又存在著某種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說:「被斷定為必然的東西,是由純粹的偶然性構成的,而所謂偶然的東西,是一種有必然性隱藏在裡面的形式。」透過偶然認識必然,便可以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和前程。
(三)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馬克思說:「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裡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研究社會歷史過程必須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歷史是人類社會自身的客觀進程,邏輯則是對這一進程和歷史順序的認識和把握。社會歷史過程是邏輯的基礎,邏輯是社會歷史進程在人類思維中的再現。因此,二者具有同一性。
但是,由於「歷史常常是跳躍式地和曲折地前進的,如果必須處處跟隨它,那就勢必不僅會注意許多無關緊要的材料,而且也會常常打斷思想進程」。因此,邏輯對歷史的反應不是機械的、照鏡子式的反映,而是在科學抽象基礎上對歷史進程的本質和規律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修正的,這時,每一個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的發展點上加以考察。」邏輯反映歷史又高於歷史,只有上升
到邏輯的高度才能真正把握歷史的本質和規律。因此,以科學抽象和邏輯的方式把我社會歷史進程,就其實質來說,依然是歷史的方式,它「不過擺脫了歷史的形式以及起擾亂作用的偶然性而已」。
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觀點,既要反對把歷史碎片化、否認歷史發展規律的錯誤傾向,又要反對從邏輯出發剪裁歷史、用邏輯統一歷史的錯誤傾向。
㈡ 歷史主義方法基本要求和意義
在歷史研究與史學批評中,歷史主義應當與唯物辯證法相結合,令思維方式具備深刻、准確的邏輯性,唯物辯證法還具有從客觀實際出發,主張事物發展的前進性、階段性,事物發展的對立統一法則等等思想原賀陸則,從而使歷史主義具備完整的歷史觀、方法論和鮮明的立場。
在史學領域,歷史主義是研究方法的主線,作為最高邏輯思維方式的唯物辯證法,則補充、強化了歷史主義,被納入歷史主義的框架內。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史學界,曾經強調歷史主義必須與階級觀點相結合,這是不允當的。
階級觀點不過是唯物辯證法對立統一法則在一些具體歷史問題上的觀念,不具備方法論上的普遍性,將之作為普遍的歷史學原則會導致謬誤,濫用於史學批評更是禍患無窮。
例如戚本禹《必須把史學革命進行到底》(《紅旗》雜志1966年第3期)一文,論述自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時期史學陣地的所謂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未點名地「批判」翦伯贊等人在解放前為「左翼史學家」,學術思想具有一定的進步性,但解放後沒有接受脫胎換骨的思想改造,成為資產階級右翼和「史學革命」的絆腳石。
這種史學批評具有極「左」的階級觀點並且結合了強烈的歷史主義形式,足夠我們掘巧永遠引為警戒。
一般而言,具體的史學批評大多僅涉及學術認識的問題,很少需要提到階級斗爭、政治斗爭的角度。
在史學批評中貫徹歷史主義方法,就是要在遵從歷史主義基本觀念的前提下,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實事求是、兼指得失,是史學批評的基本出發點,歷史主義要求尊重歷史的實際情況,而唯物辯證法的根本原則是從客觀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反對主觀主義的無根據議論。
對於一部歷史著述、一種史學思想、一類史學觀點的批評,並非絕對排除基本否定或基本肯定的評價,那些炒作、抄纂甚至剽竊之作,完全應當予以嚴肅的批評,但批評者在未細致研究批評對象之前,不應預設基本否定或基本肯定的意圖,而只能從實事求是、兼指得失的宗旨出發。
第二,史學批評聯系歷史背景、社會環境以及相關的客觀條件予以分析,是歷史主義方法的主要特徵之一,即將事件置於一定的歷史范圍內考察,可以加強認識的准確性與深刻性。
例如對於《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恢宏氣度,批評其誇張、渲染的內容和文字,都應該聯系西漢武帝時期強盛的政治背景,好大務博的事功追求,哲學、文學上弘博視野與虛構、誇飾風格來分析,而不是止於贊揚司馬遷的創新精神和批評其史學的局限性;批評王夫之絕對排斥少數民族政權的歷史思想,應該聯系明清之際的政治大變動與民族矛盾的歷史環境,而不是過度地譴責其認識的偏激;對於當代史學界浮躁風氣及某些學術腐敗現象的批評,應該聯系歷史研究整體結構的缺陷、學術管理及評價機制的不完善來予以分析,而不是僅僅限於學術道德方面的褒貶。
將事件置於一定的歷史范圍內考察,必須避免脫離實際的穿鑿附會,結論要謹慎,評價重實據,否則最容易出現似是而非的偏差。
如20世紀40年代出現的「戰國策派」史學觀點,存在學術認識的謬誤和政治見解的幼稚,應當予以批判,但被判定為「法西斯主義史學流派」,則缺乏有力的實據,乃是不恰當地聯系當時的國際形勢和歷史背景所造成的偏激性論點。
近來一些史學批評,對某些老一輩的史學家的部分見解和議論橫加指責,而實際上,當時乃是因為史料不足才造成學術的疏誤,是社會的大環境促成的議論失當,這對於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諒解的,不顧那些史學家的總體成就而肆意貶斥,不是歷史主義的正確態度。
而又有一些史學批評,將過去受到過火批判與遭受政治打擊的史家,描述為完美的學術大師,千方百計為其學術認識中的謬誤加以辯護,這也是非歷史主義的態度,遠離了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
第三,評論一部史學著述、一種史學思想、一類史學觀點,要將之置於思想、文化、學 術及一般歷史進程中分析和定位,看其究竟比前人提出哪些新的見解?新的啟示?價值如何?影響多大?產生了什麼問題?出現了什麼失誤?這是史學批評所面臨的比較復雜的任務 ,往往需要多層判拍鍵次發掘、反復研究和廣泛討論,以努力避免發掘研究不足與輕下虛美 贊譽的兩種傾向。
例如「古史辨派」在史學上的疑古考證,對舊的歷史文化傳統具有強 力 沖擊作用,史學思想與方法上皆開新立異,應予以充分肯定,對其中的訛誤和偏頗, 雖然應當批評,但不佔主要地位。
而史學界時下流行的「栽花」、捧場式的書評,雖未 必 全然空洞無物,但其虛美、浮誇之風是應當受到 *** 的。
正確地貫徹歷史主義方法,有助於保證史學批評的學術宗旨,史學批評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史學界的學術認識問題,這就需要從事史學批評的學者扎扎實實地進行史學研究,培養自己的學術底蘊。
史學批評者應當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較豐富的歷史知識,還應當有較深的史學史造詣,否則難以將評論對象在史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給與恰當的定位。
說到史學批評的學術宗旨,涉及學術與政治的關系。
筆者認為:政治與學術之間也是辯證的、歷史性的關系。
帶有政治宗旨的史學批評也可以取得重大的學術突破,但這主要表現於重大的宏觀性問題,如梁啟超《新史學》對封建舊史學的批判。
即使如此,太強的政治目的仍不免導致某種偏激的議論,梁啟超把「二十四史」都說成帝王的家譜就是一例。
歷史學對社會的審視具有綜合性、總結性,但同時也有滯後性,即總要在現實事物過去一段時間後再予以總結,史學批評就更滯後一步。
但所有社會活動的最後的審判,將是歷史學的學術性研究,不同史學觀點的審判,將取決於史學批評,因此,輕視史學和史學批評的思想,無疑是文化視野的狹窄與短視。
㈢ 歷史唯物主義有哪些原理方法論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方法論〗:要樹立實踐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會現象時,要尊重社會實際,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同時要確立先進的正確的社會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反對落後的消極的社會意識,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2:兩大基本規律的矛盾運動原理
〖原理內容〗:(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表明生產關系一定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反之,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表明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又一基本規律。
(注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方法論〗:要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點、矛盾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法,認識和把握階級社會的各悄或種現象;樹立改革創新的意識,不斷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發展的方面和環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
3: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原理
〖原理內容〗: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長,又要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啟和伍的各種困難。
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
〖原理內容〗: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方法論〗: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堅決反對脫離群眾的傾向和作風。
5、價值觀原理
〖原理內容〗:價值觀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
〖方法論〗: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
6、人生價值的實現原理
〖原理內容〗: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方法論〗: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
7、立場對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影響原理
〖原理內容〗: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就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方法論〗:要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自覺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和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
8、理想原理
〖原理內容〗:崇高的理想對社會、對人生有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方法論〗:樹立崇高的理想
9、社會與個人的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社會制約個人,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個人的活動也會影響社會。
〖方法論〗: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
10、勞動奉獻原理
〖原理內容〗: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勞動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在棚攜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11、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原理
〖原理內容〗:實現人生價值離不開主觀條件,
〖方法論〗:需要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㈣ 如何堅持歷史主義方法論
歷史的看問題,可以說是堅持這種方法的要義。但也要看其現實態,把辯證的眼光看待,國情的眼光,歷史的眼光等充分結合起來,考慮當時歷史條件下的因素和影響。
㈤ 歷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樓主您好,
大體講有以下幾種:
1.最基本的方法:搜集與考訂材料的方扒彎陵法,即考據.
2.歷史比較法.
3.統計方法.
4.計量方法.
5.馬克思主義春戚的鬧空研究方法.
㈥ 高考歷史之史觀型主觀題答題分析,你掌握了嗎
一.什麼是史觀型歷史試題?
史觀型歷史試題是指必須使用一定的史學方法和新課標要求的史學觀點(史學範式)來解答的歷史試題。
二.主要可運用哪些歷史學方法、原則和步驟來解答高考歷史試題?
1.歷史史料(研究和認識歷史所依據的材料)的分類
(1)按內容分類:
①文獻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現)例如:史書、檔案、地方誌、家譜、日記、筆記、近代以來的報刊、雜志等。
②實物史料:(以實物、物件的形式出現)例如:考古發現的遺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錢幣、飾品、傢具、近代的舊照片等。
③口述史料:(人們口口相傳的資料)例如:神話、傳說、史詩、民謠、近代以來的調查采訪、回憶錄、對話錄等。
2.歷史史料、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運用
(1)史料解釋(對歷史原材料的解析、闡釋)。
(2)歷史敘述(對歷史人物的經歷、歷史事件的概況或發展過程的直接描述)。
(3)歷史評價(站在歷史的特定角度對歷史事件給予較客觀、公正的評價或議論)。
3.主要的史學研究方法
(1)史由論來、論從史出:這是歷史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式包括從材料出發、史實相互印證、甄別與辨偽、史論結合、左圖右史、從歷史材料中得出歷史結論等。
(2)孤證不立:只有一個例子不能證明某件事情成立。
(3)二重證據法:即文獻與考古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運用「地下之新材料」與古文獻記載相印證,但不是任何結論都需要考古學證明,考古學主要適用於遠古時期沒有文獻資料的情況;另一方面,將正面史料與反面史料相互印證,從而得出符合實際的正確結論。
(4)「讀史徵信」:閱讀相關史料,發現歷史的真實。任何一個歷史結論都必須有史料的支撐,而運用史料論證歷史問題的前提是史料必須真實可靠。史料的有限固然成問題,而史料的真偽或時代性未規定清楚則危害更大,史料的不正確便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因而要做到「無信不征」。
(5)哲學思辨方法(即運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適應、事物聯系的普遍性、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辯證評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偶然性和必然性、必要與可能、實事求是等一般性的哲學方法分析歷史事件)。
4.史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1)史學根本原則與社會功能的統一。「求真」體現了史學的根本原則,「致用」體現了史學的社會功能。故強調史學根本原則與社會功能的統一。
(2)歷史研究要尊重人類不同的文明成果。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指出:「我們必須拋棄自己的幻覺,即某個特定的國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屬於我們自身,便把它當成中心並以為它比其他文明要優越。」對待人類文明,不能憑自己個人的幻覺,要尊重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文明。
(3)歷史研究要與時代同行。李大釗在《史學要論》中指出:「一時代有一時代比較進步的歷史觀,一時代有一時代比較進步的知識;史觀與知識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歷史事實的解喻自然要不斷的變動。」
(4)研究者的立場會影響其對歷史的解釋。很多材料對同一事件的記錄存在巨大差別,而導致雙方記錄差異的原因,不是因為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而變得模糊不清,而是因為記錄者站在不同的階級和時代立場上。
(5)置於特定的時空考察、評價歷史現象(歷史主義的方法)。歷史是不斷發展的,歷史評價也應按照發展的觀點與時俱進。同一歷史現象,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對當時當地社會的影響是不同的,因而對同一歷史現象與事件的評價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一樣的。
5.史學研究的一般步驟
史學研究步驟一般包括問題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歷史解釋和評價等幾個環節,一是圍繞問題收集史料,二是針對問題解讀史料,三是根據史料論證問題,四是依託史料重現和評價歷史現象等。要求學生要學會辨析史料和具備對歷史問題的實證與想像能力,然後作出正確的判斷。
三.新課標要求的主要史觀(史學範式)及答題方法
(一)唯物史觀
1.唯物史觀的主要觀點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靈魂,是史學研究的理論依據和基本方法,這也主要使用了哲學思辨方法。
(1)生產力的推動作用: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對象和生產工具。進入工業社會,生產工具主要表現為科技的進步;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
(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是指與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相適應的,在一定歷史階段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觀點,以及同這些觀點相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設施的總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3)人民群眾及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眾的作用為基礎的。任何一個歷史英雄人物的產生都是時代造就的,是時代的必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時勢造英雄」。
任何一個歷史人物的活動及其作用都受著歷史發展規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違背歷史發展潮流,個人的作用無法改變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個人只能順應歷史的發展。
(4)繼承和發展:對待歷史文化遺產應該是批判地繼承,在繼承中發展:
第一,批判不等於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全盤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繼承,是因為歷史文化遺產往往存在時代和階級的局限;
第二,繼承是為了發展,批判地繼承和吸收傳統文化遺產與外來文化,推陳出新;
第三,以古鑒今,總結歷史,吸取歷史的經驗與教訓,聯系現實,面向未來,發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對絕對的否定與絕對的肯定。
(5)原因和結果:①一因多果,即一種原因引起多種結果。②一果多因,即一種結果是由多種同時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③互為因果,即同時存在歷史整體中的多種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於歷史的橫向聯系中。
(6)現象和本質:現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聯系和表面特徵,是事物的外在體現;本質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本質決定現象。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決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過分析社會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全面理清一個歷史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就能把握這一歷史時期的使命,就能把握這一歷史時期的發展方向。
(8)歷史的偶然性與必然性:所謂必然性,也稱規律性,是指在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中註定要發生的、人的主觀意志無法改變的趨勢,必然性是由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決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變事物發展的總體趨勢。
2.唯物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高考選擇題或者非選擇題中都隱性涉及運用辯證唯物史觀判斷、分析、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考查。無論是顯性或者隱性的考查,都有將辯證唯物史觀作為分析評價歷史的一種方法和標准,運用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審清題意和解答要求,根據題目的命題角度和解答方向確定運用何種史學觀點和理論進行全方位的思考。
(2)平時學習中要多角度思考歷史現象,注意儲備常用的辯證唯物史觀理論觀點。
(3)注意看待歷史問題的幾種錯誤傾向:①否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創造作用﹐把個別傑出人物誇大為歷史主宰的唯心主義歷史觀——英雄史觀;②任意誇大階級斗爭的作用,沒有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看待社會發展的進程;③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歷史人物或歷史現象,犯了全面論或以偏概全的錯誤等。
(二)革命史觀
1.革命史觀的主要觀點
所謂革命史觀,就是從現實革命斗爭的需要出發,從革命者的立場與視野來研究和品評以往革命斗爭史中的事件與人物的一種歷史觀。
革命史觀範式作為中國近現代史學界從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理論範式,其理論基礎源於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基本矛盾的學說。根據這一學說,在階級社會里,兩大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該社會發展階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階級矛盾、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發展,便能把握住歷史發展中最本質的內涵,揭示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性。
2.革命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解答此類試題,一是閱讀題干情境,明確考查主題,充分挖掘題干情境所蘊含的有效信息,明確考查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
二是運用革命史觀的內涵,結合所學知識,找出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
三是從一個國家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角度理解歷史事件的作用和影響;
四是切忌錯誤地運用唯心史觀、英雄史觀看待歷史問題,犯以偏概全的錯誤,也不能任意誇大階級斗爭的作用,要立足於社會生產力的角度看待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
(三)全球史觀(整體史觀)
1.全球史觀的主要觀點
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又稱為整體史觀。它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一性方面考查歷史,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是從分散向整體發展轉變的過程。
(1)人類歷史發展過程是從分散向整體發展轉變的過程。這一轉變開始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新航路的開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標志著其基本完成,當今經濟全球化趨勢迅猛發展則是世界整體發展的深入階段。
(2)生產力的發展和世界各地區交往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兩條主線,建立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的世界各地區交往的發展是推動人類社會從分散發展走向整體發展的決定因素。簡單地講,整體史觀就是要把握人類社會橫向發展的歷史進程,在這一進程中重視並強調交往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3)依據這一史觀,世界歷史絕不是所有國家、地區及民族和文化的總和,它所關注的是整個人類和全球整體,即要求從全球整體的大視角去研究世界歷史。這一史學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歐中心論」和國別史拼湊世界史的傳統史學框架,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一性來考查歷史,全面探討世界歷史各個時期的時代特徵、發展主流和總體趨勢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關聯和滲透。
2.全球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1)高考對新史觀的考查多是隱性考查,對古今中外歷史上的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現象,從新史觀的角度考查學生對其新的理解、認識,強化學生客觀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2)高考命題多是運用圖文材料,創設問題情境,考查考生多元化視角認識歷史事物的能力;題型上,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有考查。
(3)涉及全球史觀的題型要注意中外歷史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聯系,將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置於世界大背景下思考。
(4)理解整體史觀、文明史觀的內涵,運用多種史觀解讀歷史主幹知識,掌握歷史的研究方法。
(四)文明史觀
1.文明史觀的含義及主要分類
文明史觀,通常被稱為文明史觀研究範式,是研究歷史的一種理論模式。文明史觀認為,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人類文明的發展及人類自身的文明化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人類創造、積累文明的過程及其所獲得的成果是歷史的基本內容。
(1)從橫向看,人類文明史的內涵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從范圍上,人文文明史可以分成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中華古代文明、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等若干文明。
(3)從縱向看,人類文明經歷了漁獵採集時代、農業文明時代(包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工業文明時代(包括手工工場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信息時代)。
2.文明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1)「文明史觀」構建中的正確態度:第一,文明史觀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依據;第二,重視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文明成果;第三,要正確評價各種文明成果,正確認識人類文明成果與代價的關系;第四,以文明類型作為基本研究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第五,正確把握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第六,把中華文明納入到世界文明中進行考察。
(2)文明史觀下的文明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治文明,也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國家、地區具有不同的文明特徵,決定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特點。復習備考時,一要注意不同文明類型的特點與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類型的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鑒、融合與碰撞。
(3)全部歷史就是一部人類文明演進史。這是一種境界和高度,也是一種歷史觀。從人類文明演進的角度看歷史是總綱;實事求是、注重實踐是基本原則;強調生產力是評價的根本准則;辯證地看待成果與代價是一條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尊重實踐檢驗的結果。
(4)正確把握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各種文明雖有強弱之分和大小之別,但沒有優劣高低之別,都有不容忽視的歷史價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閉的、隔絕的,各文明之間多以和平往來與暴力沖突兩種形式發生交往,通過這兩種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間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體,從區域走向全球。
(五)近代(現代)史觀
1.近(現)代史觀的概念、線索及類型
(1)基本概念:通常情況下,現代化有時候也稱近代化。它是指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變遷過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等;
經濟上的工業化,即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工業、從自然經濟到商品經濟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學化、理性化;社會生活的現代化。現代化是一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其核心是經濟的工業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線索
①政治現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進程,即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內容。
②經濟現代化主要指工業化和市場化進程,即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工業、從自然經濟到市場經濟等內容。
③思想文化現代化主要是指科學化和大眾化進程。
④社會生活現代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會組織整合化等。
⑤除物質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其他還涉及教育現代化、軍隊與國防現代化、信息傳播現代化、人口控制化、社會福利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進程和經濟工業化進程是兩個主要內容。
(3)近(現)代化模式的類型
近(現)代化模式是指各國現代化的發展道路或發展類型,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按照不同標准,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①從現代化的動因和起步時間看,可分為:內源型現代化模式,即現代化起步的主要原因是該國或該地區社會內部經濟、政治和文化自然發展的結果,如英、法等國的現代化。外源型現代化模式,即現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開始的,如美國、日本和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現代化。
②從經濟體制的特點看,可分為:市場經濟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計劃經濟模式,如蘇聯的現代化;混合經濟模式,其特點是國家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在現代化過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國的現代化。
③從社會經濟的性質看,可分為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又可分為蘇聯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國模式(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
2.近(現)化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1)准確理解近(現)代化
①現代化有西化內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確的心態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學習。
②現代化是一種歷史進程,是動態的。只要在工業經濟時代,現代化就在進行、就在變化。
③現代化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④現代化並不等同於社會進步。作為一種歷史進程,它也有消極的一面,需要人類在探索中糾正失誤。
⑤建立民族獨立國家是現代化的前提,民族獨立是現代化的產物。
(2)如何運用近(現)代史觀分析理解歷史問題
①是運用近代史觀從宏觀角度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主要按照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和思想文化現代化的縱向發展歷程認識歷史發展進程。
②是從微觀角度運用其基本觀點分析重大歷史事件。以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為例,從現代化的角度分析認識通商口岸、洋務運動、總理衙門、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事件。
可從是否有利於中國的工業化、市場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學化、教育普及化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時應突出相應事件的主要方面,不必面面俱到。
(六)社會(民生)史觀
1.社會(民生)史觀的內涵及運用
(1)社會(民生)史觀的內涵
①社會史範式主要指從社會的角度觀察歷史,著重研究歷史的結構和進程,研究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人們的日常生活變遷的歷史,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社會問題主要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會習俗、思想觀念等的變化;廣義的社會問題包括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文化問題等所有問題。
②社會問題的核心是社會保障或社會福利及其相關問題。社會問題具有廣泛性、綜合性和階段性等特點。其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社會變遷史、社會日常生活史、社會習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進化史和人口流動史、社會保障史、社會政策史、人與環境關系史等。
它認為歷史應該是「所有人的歷史」或稱「社會習俗的歷史」,強調歷史研究不僅要「眼光向上」,關注「大人物」和「大事件」,還要「眼光向下」,關注「小人物」,關注與芸芸眾生息息相關的「小事」,其本質是大眾化、生活化。
(2)社會(民生)史觀的運用
①理解社會問題的范疇,明確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如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和安全等問題。
②梳理中外歷史上有關社會問題:嚴重自然災害時期的社會(即人與自然環境關系)問題;動亂或戰亂時期的社會問題,涉及人口遷移、社會動盪、政治動亂等;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問題;城市化歷程、人口暴增、環境污染問題等;近現代社會生活變遷及習俗的變化,如與之相關的社會日常生活史、社會習俗史、家庭婚姻史、人口流動史等。
③分析歷史上解決社會問題的主要措施及影響。如統治者穩定社會的改革措施:美國羅斯福新政、蘇聯新經濟政策、中國60年代初國民經濟的調整等。
④重視歷史上的社會問題與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的內在聯系。研究歷史上的社會問題要突出如何借鑒或吸取歷史上解決社會問題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來解決現實社會問題。
2.社會(民生)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1)高考命題特別重視對中外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引發的社會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文化問題等問題的考查,特別突出的是對下層社會諸多社會問題的考查,如社會變遷史、社會日常生活史、社會習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進化史、人口流動史、社會保障史、社會政策史、人與環境關系史等。
(2)命題方式上多以原始材料、個人所見所聞的記載等為載體,考查對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領域的變動引發的社會問題的理解認識,說明史學界研究的對象從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到普通百姓的社會生活的轉變。
(3)歸納古今中外歷史發展進程中諸多歷史事件或現象對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及日常生活的影響,分析人類文明進程中涉及人類的衣食住行、社會習俗、人與人之間關系等領域的變化,如古今中外服裝的演變史、婚姻演變史、人口繁衍遷移史等。
(4)注意正確運用新史學觀點、史學研究方法,特別注意從社會發展角度理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社會問題。
㈦ 什麼是「歷史主義」
分類: 教育/科學 >> 科學技術
解析:
西方所謂歷史主義,盡管評論眾多,並無確切定義。[4]②我以為,它實際是18世紀末西方近代史學從神學、哲學、文學中分離出來後逐步形成的一些原則。它仍帶有「文史哲」的著重事件描述和直觀的思想方法,強調歷史世界(Writ als Geschichte)與自然世界(Weltals Natur)之不同。據說,歷史主義(Histori *** us)一詞最早是德國人評介維科(G·B·Vico)的1725年的著作[5]③時所用。維科認為歷史是循環進化的,但一國的觀念、制度、價值觀完全受自己歷史發展所決定。被稱為西方「近代史學之父」的蘭克(L·Ranke,1795—1886)可稱為第一個歷史主義者。他寫有德、奧、法、英歷史,但每國只寫其某主要事件,有類「紀事本末」。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有其個性,代表一種個別的精神,而無共同的歷史可言。其後德國著名史學家如特洛奇(E·Troeltsch)、邁納克(F·Meinecke)等,並在方法論上強調歷史是不可重復的,歷史事物具有單一性和相對性,不能象自然科學那樣用普遍規律或模式進行推理研究。特洛奇強調直覺方法,邁納克更重視思想史研究。這就形成了德國歷史主義學派。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歷史主義傳播到各地。法國史學家孟德(G·Mond)來德國學習,後於 1876年創辦《歷史評論》(Revehistorique)。法國的米歇萊(J·Micheled)、英國的斯塔布(W·Stubbs)都用德國學派方法寫法國、英國中世紀史。俄國的羅斯托維季耶夫(M·I·Rostovtzeff)也到德國學習,成為古代史專家。美國阿達姆(H·B·Adams)於1884年創建美國史學會,引進德國史學思想首基,他的學生圖諾(F·J·Turner)創立進步學派(pro-gressive school),成為美國的歷史主義學派。
19世紀末出版班海姆的《歷史方法論》、朗格盧瓦與塞紐博斯的《歷史研究導論》。這種「史學手冊」性質的書將歷史主義概念系統化,譯文流行各國,成為傳播歷史主義的重要工具。[6]④
講到經濟史,那又是與19世紀四十年代以李斯特(F·List)為先導,由羅雪爾(W·G·F·Roscher)創立的、七十年代經施穆勒(G·Schmoller)等人發展了的經濟學中的德國歷史學派分不開的。這個學派反對英國古典經濟學建立永恆的普遍的經濟理論的企圖及其抽象演繹方法,主張根據各國歷史發展的特性研究具體的經濟政策。象國民經濟有機體、經濟發展階段論、歷史法學方法、歷史語言學方法、各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和經濟理論的相對性等觀點和方法,都是這個學派提出的,也成為史學中歷史主義的部分內容。這個學派的希爾德布蘭德(B·Hildebrand)、克納普(G·F·Knapp)、布倫塔諾(L』Brentano)原來都是史學家,施穆勒、畢雪(L·Bhcher)是著名的經濟史學家。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阿施萊(W·J·Ashley)、坎寧翰(W·Cunningham)也都具有歷史主義觀點。
1883年,經濟學中奧地利學派創始人門格爾(C·C·Menger)的書中批評德國歷史學派缺乏理論分析,指出歷史方法不能用於經濟理論的研究。施穆勒為文反駁,引起一場爭論,史稱「方法論論爭」,斷續達20年。1904年,韋貝爾(M·Weber)為文批」評德國歷史學派將倫理道德范疇應用於經濟學,是在科學中摻入主觀價值判斷。施穆勒為文反駁,又引起一場爭論,史稱「價值判斷論爭」。其後遲搏,桑巴特(W·Sombart)和布倫塔諾接受了韋貝爾的觀點,認為經濟學不應作價值判斷,成為經濟學中德國歷史學派瓦解的原因之一。[7]①但在史學中,價值判斷傳統保留下來。不過,這時的歷史主義已擺脫早期神學的殘余,接受了實證主義觀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西方史學家,除馬克思主義者外,大都變成「愛國主義者」和主戰派,各為本國、本陣營的「特殊性」辯護,而這也是戰後歷史主義轉見強盛的原因之一。這以後情況,已見前引《趨勢》一書的分析。現我再據《趨勢》所述三十至五十年代對歷史主義的批評,將所謂歷史主義的特徵歸納為下列五項。
一、歷史主義的史學是敘述式的,缺乏分析。又常是事件和史例的羅列,或用單線因果關系將它們聯碼芹祥系起來,而缺乏整體性、結構性的研究。
二、歷史主義者強調歷史事件、人物和國家的特殊性和個性,而不去研究一般模式和存在於過去的普遍規律,因而其解釋是個別的和相對主義的。
三、歷史主義者在考察史料時採用歸納法和實證論,這種經驗主義的方法不能在邏輯上肯定認識的真實性。他們在解釋史料和做判斷時,由於缺乏公理原則和強調個性,就主要憑史學家的主觀推理和直覺。這兩者都背離科學。
四、歷史主義者或是根據倫理、道德取向來評議是非、臧否人物;或是認為一切是受時間、地點和歷史環境決定,無絕對的善惡。兩者都是不可取的。
五、歷史主義者脫離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來研究歷史,認為歷史學的唯一目的是真實地再現和理解過去。這就造成史學家為研究過去而研究過去的心態,養成埋頭繁瑣探索,窮究細枝末節的職業作風。
須說明的是,不是每個被稱為歷史主義者的史學家都具備這五個特徵,他們往往還批判其中某些觀點,或者根本不承認有所謂歷史主義存在。
㈧ 歷史主義是什麼
歷史主義的英文名字是Historicism。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嘗試以研究和解釋個別人類歷史發展為基礎去理解個別的社會和政治,認為了解歷史發展的趨勢就能掌握未來發展,知道什麼趨勢將會容易成功。黑格爾較早就為歷史主義建立基礎元素。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人類發展的最終目標。
早期歷史主義認為歷史是神的意志的產物。柏拉圖的歷史主義是最精緻的,他在解芹拆釋希臘各部落,特別是雅典人的歷史與社會生活的嘗試中,為世界描繪了一幅宏偉壯觀的哲學圖景。在柏拉圖看來,歷史是宇宙法則。——對所有被創造物和生襲首搜成物都適用的法則的一部分。一切流變物,一切生成物註定要退化。
康德在論及普世歷史時認為,每種生物都將發展成為其「註定的目的」或「歷史的終結」,而人類作為獨有可以使用理性的生物,人類的歷史發展也有其完整使用理性的目的:建立普世的公民社會。邁向這個目的的發展就是社會進步。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叫「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者「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以黑格爾的辯證法,結合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去解釋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歷史唯物主義規律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拍歷產力有反作用。
㈨ 如何堅持歷史主義方法,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把歷史視為一種無主體的偶然結果,否定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決定論,這種「虛無主義」就是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通過否定歷史主體,顛覆唯物史觀,歷史虛無主義強調個體性敘事,通過對個案的展示,用個體歷史的細節研究來演繹整體歷史。
過擺事實、講道理,揭穿歷史虛無主義製造的種種謊言和迷霧,引導廣大群眾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
㈩ 高中政治: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和方法
歷史唯物主義包括人生觀和價值觀
價值觀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隨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 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存在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反之則具有阻礙作用
2.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不同的價值觀具有不同的導向作用,所以要樹立真確的價值觀
3.正確價值觀的標准:1)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2)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
4.集體主義是新時期我國正確的價值取向,要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反對個人主義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集體主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目的要求堅持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要求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產生的矛盾,需要集體主義的調節
人生觀
1.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2.個人與社會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3.人生價值包括貢獻(社會價值)和索取(個人價值)兩個方面,人生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4.人生價值的實現既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客觀條件,也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必要的主觀條件,反對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
5.崇高理想對社會,對人生有指導和促進作用
6.理想源於現實高於現實,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理想轉化為現實需要多方面條件,從主觀方面上說,需要發揮艱苦奮斗精神
7.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 是歷史的創造者,所以,我們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
8.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是統一的,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的改造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二者統一於實踐。在時間自覺實現主觀和客觀,個人和社會的統一
我是高三的文科生 可算打完了 這部分重點的是價值觀的1.2.3人生觀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