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每一次歷史變革是什麼時候

每一次歷史變革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3-03-31 20:00:08

Ⅰ 唐代的三次大變革,每一次都是進步的嗎,有沒有拖後腿的

唐朝的三次大變革對於歷史來說都是質的改變,但是其中也有拖後腿的。當時的唐朝發生了三次變革,因此唐朝當時發展非常繁榮。

而唐朝的第三次發展,是社會文化的出現。因為唐朝越來越繁榮,就使各種文化都開始爭相出現。而當時唐旦慶擾朝是非常支持文化這方面的發展,因此,各種文化的熏陶也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並且文化的發展也使得人們都變的越來越有涵養,人們也非常高興接受這種文化的傳承。所以說唐朝的三次變革雖然差氏其模旦中也有拖後腿的,但是更多的是進步,而且最終也使唐朝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繁榮。

Ⅱ 中國近代史分為哪幾個歷史時期以及每個歷史時期的時間,在這個時期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19世紀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後,列強對華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

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具體可參考這個http://..com/question/23737322.html?fr=ala0

Ⅲ 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幾次社會變革

1 、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技術,派遣留學生,開始系豎螞檔統的認識世界。2 、辛亥革命:學習西方制度,民主思想廣泛傳播,封建政權消失,封建思想開始轉變,短發、西服、近代思想文化盛行。3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學生、工人的力物激量登上歷史舞台,共產主義思想傳入中國。4 、三大改造完成:一切皆為余亂公有。5 、人民公社運動:簡單的所謂的共產主義。6 、改革開放:對外交流限制放寬,各種思想流行,市場經濟活躍。

Ⅳ 中國歷史上經歷有幾次改革

中國歷史上改革家及 歷史上重大改革的規律性總結
雖然中國自古就有祖宗之法不可改的傳統,但仍然出現了一大批改革家。
第一,秦始皇。
看看他的改革成果吧:二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大一統的郡縣制,還有車同軌、書同文和統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其膽識之驚人,其影響之深遠,舉世無雙,當為第一。
第二,王莽。
托古改制好生厲害,將一切制度推倒,改得個稀巴爛,還真有勇氣的。凡是不同意他的改革的,全部殺掉,結果天下大亂。
第三,王安石。
因主張變法而名揚天下。他的改革太理想主義,只從立法角度考慮,忽略了行政執法的可行性。所以受到了歐陽修、蘇軾、司馬光等政治家的反對。王安石仗著皇帝寵信,將他們全都轟走,算是挺有魄力的。
第四,光緒。
一百零三天的改革,搞了很多新東西,事實上這些新政也是可行的。只可惜他沒實權,否則情況可能大不相同。後來,在簽定了辛丑條約之後,西太後有所醒悟,百日維新所推出政策幾乎都開始實行。光緒有維新之志而無維新之力,
第五,隋煬帝。
這傢伙不是好人,但卻發明了一個偉大的制度: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後來被西方國家加以發展,成為現在全球通行的公務員考試制度。
第六,漢武帝。
他的改革主要在思想上,即獨尊儒術。這雖然不是什麼大變革,但影響實在太深遠了。
第七,宋太祖。
這人有點本事,居然不動聲色地將長期困擾中國的藩鎮問題解決了。靠的就是改革了兵制,廢除府兵制,建立了禁軍和以文官為主壓制武官的行政制度。不過這么做內亂雖平,卻為宋朝留下了貧弱的病根。
第八,商鞅。
他的變法成效最顯著,很快就是使秦國成為戰國中最強的國家
第九,朱元璋。
建立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特務組織,永遠地廢除了宰相一職。
第十,北魏孝文帝。
作為第一個全面推行漢化政策的少數民族皇帝怎麼也得在排名榜上有一席之地。
改革指對舊有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也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原因(背景)
這些原因大體可以表述為:①舊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②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③統治階級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為抑制土地兼並,緩和階級矛盾,增加財政收入,實現富國強兵;④舊制度、習俗、思想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⑤民族危機嚴重;
2.改革的過程
不否定過去,則改革無從開始,徹底否定過去,則社會進入巨大的不確定狀態,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難題是如何在否定過去和保持連續性之間維持平衡。
3.改革的結果
① 成功:特殊的改革階段轉變成不間斷的調整,即建立一種新制度,它能自我調整,釋放出社會內的壓力;
② 失敗:改革導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壓力的釋放速度太慢,社會內部矛盾加劇,最後改革轉化為革命;
③ 改革停留在表面層次,不願觸及較長期的利益關系,以致不斷改變策略。改革成為時斷時續,時而前進,時而倒退的膠著狀態,這種狀態可以維持很長時期,直到新的契機出現,從而轉入成功或變為失敗。
4.改革成敗原因的分析及認識
決定改革成敗的幾個要素:① 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 看力量對比是否有利於改革,要從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兩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③改革必然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阻力,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④ 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是否行之有效。⑤ 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於改革的開展和執行。
①、 成功的改革: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羅斯福新政;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改革開放。
為什麼說這些改革成功了?
農奴制改革:促進了農業、工業的發展,使走向近代化。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資本主義工業體系開始確立,重工業迅速發展;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並不斷得到加強,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走上對外擴張之路。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避免美國走上法西斯道路,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管仲改革:實現了齊國的富國強兵,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魯國「初稅畝」:取得了預期效果,魯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諸侯列國紛紛仿效。從稅制改革的角度看它達到了預期目的,所以可以說是成功的。
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推動國民經濟高速發展。
②、失敗的改革:蘇聯和東歐改革;中國:魏文侯改革(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③、改革認識:第一、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必須與時俱進,敢於改革。第二、改革和變法不會一帆風順,在勇於改革的同時,要具備堅決的斗爭精神。要堅信新事物一定能夠戰勝舊事物。第三、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們要積極支持改革,並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進我國的改革開放。第四、改革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5.對政治改革成與敗的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和認識�
①任何改革,從根本上說,都是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進行調整。從適應的程度來看,一般有兩種情況:整體適應,局部不適應下的改革,這種改革是在不觸動根本制度前提下對具體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調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變法、羅斯福新政、中國的改革開放等。整體不適應,必須從根本上推翻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確立新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這種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導致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變化,如商鞅變法、明治維新等。②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觸及一部分社會既得利益者或特權階層,必然遇到阻力。③改革有成敗,決定改革成敗的因素很多。如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變法觸動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們在北宋政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權勢,堅決反對變法。
6.評價改革的標准
對於歷史上的改革和變法的評價要堅持如下標准:①堅持社會發展的標准;②堅持歷史的標准;③重視歷史發展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系;④改革的成敗不能以改革者個人的結局來作判斷,而應視改革的積極作用是否得以維持。⑤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7、如何評價歷史上的重大改革運動
一場改革的成敗與否,不能看改革者個人的結局如何,而要看這一改革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是否得到維持。
改革的成功與否有兩個主要標志:一是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斷。應該同時具備兩個方面的條件,即改革達到了預期目標,有利於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同時不管改革者處境怎樣,改革都能繼續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8.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區別
①背景不同:改革時社會背景相對平和;革命時社會背景相對動盪。
②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是國家和政府主動採用的一種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眾發動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③根本目的不同:改革是為了維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革命是推翻舊的社會制度,建立新的社會制度。
④對生產力影響不同:改革由於採用的是平緩的、主動的方式,是對以往社會制度的完善與改進,因此,在改革的同時不會造成生產力的破壞,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而革命採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對國家機器,對社會生產力造成一定的破壞,在革命之後必然要對國家機器、生產力等進行重建,因此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9.中國封建王朝地主階級改革成敗規律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後期改革大多失敗。這主要是因為:①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決定了統治階級必須恢復並發展經濟,部分調整生產關系,這為新王朝的改革減少了阻力;王朝初期,統治者能吸取前代滅亡教訓,大力調整統治政策,這種改革符合當時社會不同階級、不同政治集團的共同要求;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強大的王權作保障中後期:②、王朝中後期改革:統治階級內部保守勢力強大,既得利益者不願改革;在維護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進行某些政策調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會遭到舊制度和舊勢力的頑強抵抗。
10.改革的艱巨性和多樣性
所有改革都是在新舊勢力沖突和斗爭的背景下展開,改革過程中,陳舊觀念受到猛烈沖擊,舊勢力的利益受到影響,新舊勢力之間的矛盾沖突甚至會演變成生死較量,改革者必須以大無畏的勇氣戰勝困難,才能完成改革。改革也具有多樣性,歷史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實現預期目的,只有根據不同的國情和當時的歷史實際。實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採取適宜的方法進行改革。
11、歷史上幾種不同性質的改革
①.奴隸社會的改革: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
②.封建性質的改革
確立封建制度:商鞅變法、(大化改新)
挽救危機、自我完善: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洋務運動
少數民族學習先進制度文化(兼有確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質):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
③.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
思想文化領域:歐洲的宗教改革
確立資本主義:明治維新、戊戌變法
鞏固資產階級統治:美國羅斯福新政
④.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蘇聯、東歐社會主義改革 、中國改革開放
⑤.20世紀三次重大的成功的經濟改革:①蘇俄的新經濟政策;②美國羅斯福新政;③中國的改革開放

Ⅳ 中國第一次改革是什麼時候

1.中國古代史第一次改革是商湯的革命。
當時夏朝無道,商湯欲討伐,但是商湯畢竟是臣子,而夏畢竟為君,如果討伐夏朝,師出無名是不成的,尤其在當時還是比較講究名義和道德的古代.湯和丞相伊尹商量了一番,決定召集商軍將士,由湯親自向大家誓師.湯說:「我不是敢進行叛亂,實在是夏桀作惡多端,上帝的意旨要我消滅他,我不敢不聽從天命啊!」於是討伐夏,滅夏,建立商朝.因為古代統治階級把改朝換代說成是天命的變革,所以稱為「革命」。這和現在所說的革命完全是兩回事。
這碼穗就是"革命"一詞的來歷,自然也是最早的革命。

2.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改革(准確的說是改良)是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又稱維新變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領導人物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稿模談義者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但戊戌變法因損害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共6人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百日維新是戊戌變法的一部分。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鍵碰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世界歷史中的每一次改革

日本:公元646年的大化改新,19世紀末明治維森握稿新
18世紀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
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改革
俄國彼得一世1861年的改革
普魯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奧地利的特蕾西亞女皇母子改革

此外,法國大革命期間皮和雅各賓派的改革 蘇聯1921年的新經濟政策,美國的羅斯福新政,拉美的經濟改革,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此孝新等等

嘿嘿~~滿意的話請採納

Ⅶ 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怎樣的歷史變革,其意義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是深層次的、開創性的、根本性的。這些變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效果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在我們黨和國家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開創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5年。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運籌帷幄,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提出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深刻的歷史性變革。

這些變革所解決的問題是歷史本身提出來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敢直面時代和實踐發展所提出的歷史性課題,以超凡魄力和頑強斗爭精神力挽狂瀾,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並在偉大實踐中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這5年取得歷史性成就、推進歷史性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引,從而也才有今天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這一系列歷史性變革,對於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7)每一次歷史變革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之後,面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國內經濟「三期疊加」以及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的不利條件和復雜形勢,黨中央果斷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加快完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接連推出「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等重大戰略。

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特別是強調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這些重大決策、舉措和成就,引領和推動我國發展全局發生了一場深刻變革,發展觀念不正確、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有力推動我國發展加快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為我國發展培育了新動力,拓展了新空間。

5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一直名列前茅,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創新驅動成效顯著,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這一深刻變革,有力推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重大步伐,民生和社會建設持續推進,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脫貧攻堅成就巨大。

Ⅷ 中國近代史四次變革是什麼

1,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在客觀上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但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

2,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3,清末新政

清廷力圖在軍事、官制、法律、商業、教育和社會方面進行一系列系統性改革,改革也波及了內地和東北、蒙古、西北和西藏各地,由於改革政策的「支離、拖沓」和一些官員的「敷衍」,沒有取得太大進展,但「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現代化,也為辛亥革命的興起提供了准備條件。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8)每一次歷史變革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洋務運動主要內容:

1、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

2、以「求富」為旗號,興辦輪船、鐵路、電報、采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如在上海創辦的最大的民用企業是「輪船招商局」。同時推動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3、創辦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出國深造,培養翻譯人才、軍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就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校。

Ⅸ 社會歷史的變革,分別經過哪些時期

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戊戌變法: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推動中國近廳扮代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加快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清運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共產扮正灶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
新民主主義革命

閱讀全文

與每一次歷史變革是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