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惠州西湖歷史多久

惠州西湖歷史多久

發布時間:2022-01-21 10:48:41

㈠ 有關惠州西湖的歷史、景點、問題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區內,原名豐湖,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穎州西湖齊名。宋朝詩人楊萬里曾有詩曰:「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穎水與羅浮」,說的就是這三大西湖。有「海內奇觀,稱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和「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史載。當然,這三個西湖的出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都曾經是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被貶到過的地方。「東坡到處有西湖」,蘇東坡給西湖留下勝跡,而勝跡更因東坡而倍添風采。品評西湖,人稱杭湖為「吳宮之西子」,惠湖為「薴蘿村之西子」。清杭州名士戴熙曰:「西湖各有妙,此(惠湖)以曲折勝」。這些,不約而同地道出了惠州西湖的特點。
西湖原是橫槎、天螺、水簾、榜山等山川水入江沖刷出來的窪地。西枝江改道後的河床遂成為湖。其西面和南面群山環抱,北依東江。景區以山水資源為主體,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游覽面積3.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湖水深淺不一,一般在1.5米左右,個別水深3至4米。
[編輯本段]景點分區
景點分為豐湖景區,平湖景區,菱湖景區,鱷湖景區,南湖景區,高榜山——紅花湖景區,近年還加上了金山湖景區。
==平湖景區==
【范圍】北以下角東路、拱北橋至東江為界,南以蘇堤為界,東至環城西路,西至西山、孤山和准提閣山,面積79.5公頃。
【現狀】平湖景區最典型的自然景觀是洲島景觀,最典型文化景觀是東坡文化景觀、道教文化景觀和佛教文化景觀。其中,孤山是體現東坡文化的重點區域。但目前紀念內容還不夠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挖掘不夠深入;元妙觀是惠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周邊均為民宅所包圍,不能充分體現其特色等。
【規劃】建設孤山東坡園,進一步完善孤山蘇跡景點,突出東坡寓惠的生活和文學創作;整修朝雲墓、六如亭等相關舊跡;恢復古熙春台這一景點;元妙觀周邊(以慈雲路為界)恢復「桃源日暖」舊景等。
==豐湖景區==
【范圍】北以蘇堤為界、南以圓通橋和鵝嶺路為界、東至環城西路、西至螺山,面積約113.5公頃。
【現狀】豐湖景區最大特徵是堤橋縱橫,北有蘇堤、西新橋,中有陳公堤、明聖橋,南有圓通橋,均為惠州西湖名跡。豐湖的人文氛圍自古濃重,西湖花島上曾建有豐湖書院。西湖沿環城西路一帶游賞面積有限;黃塘半島(花島)舊時為豐湖書院、泌園等,目前建築密度較大,僅有臨湖一側有少量游覽用地。
【規劃】重建荔浦風清景點,花島中分別以豐湖書院匾刻、御書園、湖上五先生祠、太守祠、西湖博物館等為主要景點,恢復香隱、嘯花深處、留雲亭、過帆亭、琴台、黃塘晚鍾等景點;並在現狀空地一帶拓寬水域,種植荷花、養殖觀賞魚類,形成觀魚(軒)景點;螺山山頂恢復原有的萬松徑等景點,螺山與小架榜山之間的山坳處種植桃林,恢復桃花源景觀(武陵春色)。
==南湖景區==
【范圍】西北以鵝嶺北路為界、西南以鵝嶺東路為界、東至惠州市第一中學,面積48.4公頃。
【現狀】南湖景區舊時主要名跡有唐代的開元寺,宋代李氏山園、唐庚故居、清代今是園,均久廢。目前主要景點只有飛鵝攬勝和南苑綠絮。
【規劃】建設以飛鵝嶺為核心的景群。在南湖邊飛鵝嶺下建設以生態為主題的景點「龍塘挹麗」;在惠州市一中的第二操場建設園林「今是園」。
==菱湖景區==
【范圍】東北以太保山為界、南以豐山、百鶴含書為界(不含豐山、百鶴含書)、東至下角中路、鱷湖路,面積約55.0公頃。
【現狀】大量陸域被擠占,景點建設較為滯後。
【規劃】景觀結構為三個主要景點:怡園、猶龍劍氣、橫槎小隱,由兩條濱湖路串聯:菱湖二路、豐山前路。
==鱷湖景區==
【范圍】東北以煙霞堤、豐山、百鶴含書為界,東南以鳳山為界,南至紫薇山、小鱷湖,西至古榕山。面積約128.3公頃。
【現狀】游覽用地不多,歷史遺跡被淹沒,游賞性較差。
【規劃】完善「豐山浩氣」,增加豐山耀彩、浩氣長存、桃林疊翠等景點,使豐山成為弘揚東江文化的景群。恢復紫薇山莊紀念堂等。
==高榜山-紅花湖景區==
【范圍】高榜山—紅花湖景區包括高榜山、紅花湖和周邊山體,面積約1861.3公頃。高榜山—紅花湖景區形成高榜山、紅花湖、紅花嶂等三個郊野遊覽區的格局。
【現狀】景點建設較少。
【規劃】建設為郊野性質的景觀游覽區,建設「榜嶺春霖」景點,並開辟上山道,沿途設置觀景亭、台。新建永福寺,恢復「山寺嵐煙」景點;種植的濱水植物點「嵐影花漵」;在主壩及其北側山丘建觀景景點「留雲挽湖」等。

㈡ 惠州西湖九曲橋有多少年歷史了

九曲橋有54年的歷史了。
惠州西湖孤山北面有一九曲橋,始建於1957年,原是木架長橋,1959年改為木架九曲橋;1964年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長112米,寬2.2米。直通西湖平湖中的點翠洲,洲上有孤嶼亭,明代建為點翠亭。亭西有枇杷洲,另有二橋,聯通孤山與芳華洲。
九曲橋,顧名思義,是指橋共分成九曲,曲折迂迴。 「九」是數字中最大的單數,古有「九九歸一」和「九五之尊」之說,均是對「九」這個充滿吉祥、尊貴的吉數集中的概括。

㈢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歷史沿革

1912年,葉舉駐軍惠州,派秘書利春芳浚湖,成西湖縱橫水道以通舟。
1916年,設西湖經理局,局址倉聖廟,主要管理西湖和湖區園林綠化工作。
1917年,組成董事會,改西湖經理局為西湖整理委員會。
1931年1月16日,,設立惠州西湖管理局,下設兩課。1931年9月,西湖管理局因經費異常竭蹶,報准改為西湖管理委員會。
1937年,成立西湖整理委員會。
1956年成立西湖管理委員會領導小組。
1958年4月,西湖管理委員會改為西湖建設委員會。屬下單位有園林管理隊、養魚專業隊。開始清理西湖區內被占作農田的水域230畝,測定五湖水面為2500畝(約1.67平方公里)。
1960年將西湖建設委員會改為惠州鎮西湖管理委員會。
1964年改惠州鎮西湖管理委員會為惠州市西湖管理委員會。
1968年上半年成立西湖管理處革命委員會。
1969年,撤銷西湖管理處革命委員會,成立惠州市工程建築第二隊。
1971年,撤銷惠州市工程建築第二隊,成立惠州市淡水養殖場革命委員會,屬下有園林管理隊、魚苗場、大魚養管隊三個基層單位。
1972年9月,恢復惠州市西湖管理委員會,屬下有園林管理隊、魚苗場、大魚養管隊,後又增加西湖旅行社、苗圃場、石場、綠化隊等基層單位。
1979年3月成立惠州市園林管理局,原西湖管理委員會名稱還保留(即兩個牌子一套班子)。
1982年3月,撤銷園林管理局和西湖管理委員會,成立惠州市西湖建設委員會。
1986年2月,撤銷西湖建設委員會,成立惠州市園林管理局、西湖風景區管理局(兩個牌子一套班子),屬惠州市建設委員會系統。
1988年5月,原惠陽地區改為惠州市建制,原惠州市改為惠城區建制,原惠州市園林管理局及西湖風景區管理局劃歸惠州市管轄(屬副處級建制)。
2002年5月17日,國務院審定惠州西湖為第四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3年1月,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被評為4A級旅遊區。

㈣ 惠州歷史

蘇軾與惠州西湖

幾乎每一個土生土長的惠州人,都能對「東坡公」在惠州的事情說上幾句。要說蘇軾對惠州西湖的影響,最有研究的當屬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惠州市委員會主委的梁大和先生。梁先生這樣總結了蘇軾對惠州西湖五大影響:

蘇軾喜愛游覽西湖。東坡到惠不久,即被幽深、曲折、秀麗的西湖所傾倒,不僅常在白天游覽,而且連夜裡也在游覽,甚至通宵達旦。他說:「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游豐湖(此處即惠州西湖),入棲禪寺,叩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甚至再貶海南後,仍念念不忘西湖,曾說:「去歲,與子野遊逍遙堂。日欲沒,因並西山叩羅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於西堂。」

蘇軾最早品題惠州西湖。東坡在紹聖二年(1095年)九月寫的《江月五首》了。該詩不但描寫了涼天佳月下的西湖美景,而且還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瀾」的名句。因此說:「此為題品惠湖風景之始。」

蘇軾曾為惠州助築堤橋。為了解決西湖兩岸的交通往來,東坡倡議在西村與西山之間築堤建橋。他帶頭「助施犀帶」,還動員弟婦史氏捐出「黃金錢數千助施」。工程由棲禪院僧希固主持,先「築進兩岸」為堤,再用「堅若鐵石」的石鹽木在堤上建橋,取名西新橋。紹聖三年(1096年)六月,堤橋落成,東坡寫詩描述了營造過程,還與百姓共同慶祝:「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西村雞。」後人為了紀念東坡的功績,命名為蘇公堤,簡稱蘇堤。於是才有了西湖八景之一的「蘇堤玩月」。可以說蘇軾助築堤橋為西湖增添了不少魅力。

蘇軾最早稱豐湖為西湖。到了紹聖二年(1095年)九月,東坡《贈曇秀》一詩,頭一回將豐湖稱作西湖。南宋後,人們逐漸普遍將豐湖稱作西湖。因此,明代較早編輯《東坡寓惠集》的大學者張萱,在《惠州西湖歌》中寫道:「惠州西湖嶺之東,標名亦自東坡公」。

西湖因蘇軾而更出名。據《惠州西湖志》記載,歷代文化名人與惠州有較密切關系的多達400餘人,其中做過丞相的政治家有陳堯佐、留正、文天祥,著名文藝家有李商隱、楊萬里、劉克庄、黃遵憲、丘逢甲等。但他們對惠州西湖的影響,實無一人能與蘇東坡相比。清乾隆歸善學者黃安瀾在其所著的《西湖蘇跡》一書中說得好:「西湖山水之美,藉(東坡)品題而愈盛。」

珍貴書畫回歸東坡紀念館

東坡紀念館內陳列著最新製作的有關惠州蘇跡的立體模型,並用大量資料表現東坡在惠州期間的活動及對後世的巨大影響。兩館中共收藏了一百多件與蘇東坡有關的展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惠州市文博人員的努力,蘇軾於1095年在惠州所作的水墨畫《墨竹長卷》流落海外近一個世紀後,終於在美國浮出水面。幾經周折之後,用電腦按原作大小復制的《墨竹長卷》終於回到了畫作的誕生地,並擺進展櫃與觀眾見面。

蘇東坡有著多方面的藝術成就。他的畫在北宋畫壇引領時尚,被視為「文人畫」的理論奠基人和傑出實踐者。據蘇軾在惠州時期的史料記載,他在惠州期間還畫了不少水墨畫,而為羅浮山鄧守安道士所畫的水墨畫《墨竹長卷》便是其中一幅。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畫作散失殆盡,在惠州竟沒有留下一幅。據惠州市博物館館長袁學君介紹,不久前,惠州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國外英文資料里找到了一幅《墨竹長卷》,很像蘇東坡的作品,他們如獲至寶。幾經考證,終於得到證實:這幅《墨竹長卷》就是當年蘇軾在惠州時期的作品。他們用電腦復製成長2米、高0.6米的與原畫大小相同的尺寸,在國內首次完整地再現了《墨竹長卷》。

蘇東坡在惠州創作的部分流落外地的作品也被尋到10多幅,經復制後在館內首次展出。除《墨竹長卷》外,原作流落於德國的書法詞作《歸去來兮辭》等也擺進了東坡紀念館。

「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正如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所言,蘇東坡在惠州的生活,誰都知道是和王朝雲的愛情相關聯的。

王朝雲字子霞,錢塘人(今浙江杭州)。因家境清寒,自幼淪為歌妓,卻獨具一種清新、高雅的氣質。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蘇軾被貶為杭州通判。一次偶然的機會,蘇軾在一次宴會上看到了輕盈曼舞的王朝雲,被朝雲的氣質所打動,娶她為妾,備加寵愛。蘇軾有一首著名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裝淡抹總相宜。」這首詩明寫西湖旖旎風光,而實際上寄寓了蘇東坡初遇王朝雲時為之心動的感受。蘇東坡在杭州四年,之後又官遷密州、徐州、湖州,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副使,這期間,朝雲始終緊緊相隨,陪伴在蘇東坡身旁,和他一起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成為他艱難困苦中最大的精神安慰。蘇東坡性情豪爽,了無城府,常常詩詞中暢論政見,數度因得罪當朝權貴而遭貶。在蘇東坡的妻妾中,朝雲最解東坡心意。有一次,蘇東坡指著自己的腹部問侍妾:「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裡面有些什麼?」一個答道:「文章。」另一個答道:「見識。」蘇東坡頻頻搖頭。此時朝雲笑答:「您滿肚子都是不合時宜。」蘇東坡聞言贊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朝雲隨蘇軾到惠州時,才三十歲出頭,而當時蘇東坡已年近花甲。眼看主人再無東山再起的希望,蘇軾身邊的侍兒姬妾都陸續離去,只有朝雲始終如一,追隨著蘇東坡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到了惠州。蘇軾十分感動,剛到惠州不久,就為朝雲賦詩一首:「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絡秀不同老,無女維摩總解禪。經卷葯爐新活計,舞衫歌板舊姻緣;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雲雨仙。」這首詩還有這樣一個序言:「予家有數妾,四五年間相繼辭去,獨朝雲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戲作此贈之。」當初白居易年老體衰時,深受其寵的美妾樊素便溜走了,白居易因而有詩「春隨樊子一時歸」。朝雲與樊素同為舞妓出身,然而性情迥異。朝雲的堅貞相隨讓老年蘇軾備覺安慰。

沒有想到的是,造化弄人。這樣一位善解人意的年輕女人並沒有陪伴老邁的蘇軾走完他的人生之路,反而先於蘇軾離開塵世的喧囂。紹聖二年七月五日,朝雲突然得了一種瘟疫,不治身亡。朝雲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在咽氣之前握著蘇東坡的手,念著《金剛經》上的謁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意思是:「世上一切都為命定,人生就像夢、幻、泡、影,又像露水,像閃電,轉眼之間就永遠消逝了,因此沒必要過於在意。」這番話不只是朝雲對禪道的徹悟,其中也隱含著她臨終時對東坡的無盡牽掛。

八月三日,按照朝雲的心願,蘇東坡把她安葬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棲禪寺大聖塔下的松林之中。朝雲安息之所是一個僻靜的地方,黃昏時分可以聽到陣陣松濤和禪寺的鍾聲。附近寺院的僧人籌款在墓上修了一座亭子,就是「六如亭」,用以紀念朝雲。亭柱上鐫有蘇東坡親自撰寫的一副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這副亭聯不僅透射出蘇東坡對一生坎坷際遇的感嘆,更飽含著他對一位紅顏知己的無限深情。這副聯已經損毀在漫長的歲月里。現存的朝雲墓和六如亭是清朝伊秉綬任惠州知府時重修的,亭柱的石刻楹聯是陳維所書:「從南海來時,經卷葯爐,百尺江樓飛柳絮;自東坡去後,夜燈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楹聯形象、真切地概括了東坡與朝雲當年貶謫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反映出千百年來朝雲墓帶給後人的陰冷、凄清的感覺。

為紀念蘇軾侍妾王朝雲修建的六如亭。亭柱上鐫有蘇東坡親自撰寫的一副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出自 http://www.shmjw.com/html/zixun/shuhuaqutan/2006-7/27/2006_07_27_0641010475192690_0672718242018201_24468_7.html

蘇東坡被貶惠州的日子

發表時間:2004-11-25 15:43 瀏覽人數:1602 發布者:柳蔭居士
作者 深圳商報
2004-09-08 15:04
貶惠期間的蘇軾,作為一個無權無勢的純粹文人,
卻對一個城市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北宋文化巨匠蘇軾曾於宋哲宗紹聖年間被貶惠州。盡管仕途步入絕境,甚至連生計都成問題,但此時的蘇軾依然以他一如既往的樂觀精神,寄情於惠州的山山水水,流連於鵝城的清風明月,遍嘗嶺南的四季佳果,享受生活的甘甜與苦澀。
在惠州的四個年頭,蘇軾先後寫下了160首詩詞和幾十篇散文。他的詩文歌詠惠州風物,使惠州名揚四海。他在惠州傳播文明,推廣教育,以至後來數以百計的文人、墨客紛紛聚惠,大辦書院,推廣科舉,使惠州人才輩出。誠如清代著名詩人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又所謂「難工破渡,文明一播」。貶惠期間的蘇軾,作為一個無權無勢的純粹文人,對一個城市產生了如此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貶惠期間的蘇軾,作為一個無權無勢的純粹文人,
卻對一個城市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北宋文化巨匠蘇軾曾於宋哲宗紹聖年間被貶惠州。盡管仕途步入絕境,甚至連生計都成問題,但此時的蘇軾依然以他一如既往的樂觀精神,寄情於惠州的山山水水,流連於鵝城的清風明月,遍嘗嶺南的四季佳果,享受生活的甘甜與苦澀。
在惠州的四個年頭,蘇軾先後寫下了160首詩詞和幾十篇散文。他的詩文歌詠惠州風物,使惠州名揚四海。他在惠州傳播文明,推廣教育,以至後來數以百計的文人、墨客紛紛聚惠,大辦書院,推廣科舉,使惠州人才輩出。誠如清代著名詩人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又所謂「難工破渡,文明一播」。貶惠期間的蘇軾,作為一個無權無勢的純粹文人,對一個城市產生了如此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蘇軾貶惠與程正輔
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18歲的宋哲宗親政,開始重新推行他的父親宋父神宗所主張的新法。權力的重心轉移到新法派手中,他們對舊法派展開了嚴酷的迫害。紹聖元年(1094)四月,章敦、蔡京等人以蘇軾「譏訕先朝」威名,把已經59歲的蘇軾貶為英州(今廣東省英德縣)知事。六月,蘇軾還在赴英州的路上,又第二次遭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同年十月二日,蘇軾攜侍妾王朝雲、三子蘇過,經過半年時間的長途跋涉抵達惠州,直到紹聖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離開,共在惠州度過了四個年頭、共940多個日日夜夜。
為什麼要把蘇軾貶到惠州來呢?這要先說到蘇軾的表兄程正輔。程正輔既是蘇軾的表兄,也是蘇軾的姐夫。蘇軾的姐姐八娘自幼飽讀詩書,能詩善文。16歲時嫁給表兄程正輔。但是八娘嫁到程家以後,公婆一直不喜歡她,經常虐待她。第二次,八娘產下一子並因此身患重病,而程家卻不給她治病。父母只好把她接回娘家診治。病情剛剛好轉,公婆卻興師問罪,責備八娘不盡媳婦孝道,並搶去她的嬰兒,以致八娘傷心不已,舊病復發,含恨而死。蘇軾的父親宣布與程家斷絕關系,從此兩家成為仇家。
紹聖元年,程正輔正做廣南東路提典刑律(掌管所屬各州的司法、刑獄和監察),當權者希望借程正輔之手除掉政敵蘇軾。剛來惠州的時候,蘇軾的確擔心程正輔伺機報復。但又想,兩家已經42年未通過音信了,此事似乎到了應該了結的時候了。他托一位同鄉帶信給程正輔,表達了和解之意。信中還說:最近得到一個釀酒的良方,釀出的酒,色香味俱佳,不知表兄何時前來,定當預先釀好此酒接待。程正輔同樣想趁此機會了結上一代人留下的恩怨,便來惠州看望蘇軾。兩人一見如故,冰釋了42年的恩怨。
蘇東坡利用與程正輔的良好關系,做了很多為民請命的好事。例如,他見惠州駐軍「多闕營房」,大都「散居市井」,有擾民的現象,就致書程正輔,建議他修建300間瓦房做軍營,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困擾惠州老百姓的問題。紹聖二年,惠州糧食豐收,米價大跌,官府收稅要錢不要米,農民用賤價賣出兩倍於往年的糧食才能湊齊稅款。蘇軾了解了這一情況後,就寫了一封長信給程正輔,指出這無異於敲詐農民。他希望程正輔盡快與相關官員商議,准許「任從民便,納錢納米」。這一問題不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使惠州和整個廣南東路10多個州的農民受益匪淺。
蘇軾在惠州的生活
北宋時期的惠州,在經濟和文化上都比中原落後許多,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蘇軾安之若素,憑著他一如既往的樂觀和開朗,把困窘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在蘇軾的心目中,清風明月,盡是寶藏。也許人們會把這看作文人筆下的浪漫筆觸而已,其實他的真實生活就是如此,這源於東坡骨子裡的開朗樂觀。「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也許正因為胸懷的博大,蘇軾才能真正在各種壓力和迫害下永遠保持樂天派的本色。
在惠州的時候,蘇軾寫了和陶淵明詩,對陶淵明的每一首詩都作了呼應。黃庭堅當時在貴州,聽到這些事之後,也寫了一首詩作回應:「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彭澤千載人,子瞻百世士,出處歲不同,風味乃相似。」意思是說,蘇東坡被貶到嶺南,但朝中的人仍可能會殺他,而東坡卻過著清淡的生活,吃惠州的飯,和了陶淵明的詩;表面看來蘇東坡、陶淵明雖然在時間上有極大的差異,但其令人可敬的風格卻是相似的。作為蘇軾的好友和門生,黃庭堅對蘇軾惠州期間創作的和陶詩作了最精當的注腳。
東坡曾經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風亭附近散步,感覺腳力不堪疲乏,想到樹林里休息。卻看見松風亭的屋檐還在樹林的遠處,心想:怎樣才能到得了。後來轉念又一想,突然有了體會:「這里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有了頓悟,就好比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
紹聖二年秋,朝廷大赦罪臣,惟獨不赦免元佑臣僚,東坡聞訊遂絕北歸之望。加上對蘇軾庇護有加的程正輔被朝廷召還,東坡面臨被逐出當時居住的合江樓的窘境,他不得不未雨綢繆,准備後路。於是在紹聖三年(1096)春,蘇軾在惠州水東白鶴峰購地數畝,意欲終老惠州。新居有20餘間,其中包括「思無邪齋」和「德有鄰堂」。蘇軾還打了一口深達4丈的水井,供自己和鄰人吃水之用。然而,就在入住僅僅兩個月之後,他又被貶謫出中國本土之外,要到海南儋州去了。關於被貶海南,有這樣一個說法。蘇軾在惠州寫《縱筆》詩,有「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鍾」的詩句,描寫自己在春風中酣美的睡眠。當朝宰輔章敦看到那兩句詩說:「原來蘇東坡過得這么舒服!」於是頒發了新的貶謫令。然而,被貶海外依然無法打倒東坡的樂觀精神。當他要結束海島生活時,仍然用詩句作了這樣的總結:「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當然,這已經是後話了。
蘇東坡在惠州的遺跡
時至今日,惠州還留有蘇軾的多處遺跡。比如,有蘇東坡資助修築的蘇堤和東、西新橋;有葬在孤山上的蘇東坡侍妾王朝雲墓及六如亭;有蘇東坡居住的合江樓、嘉佑寺遺址;有「為終老計」在白鶴峰建造的東坡故居等。後人為紀念蘇東坡,在孤山上建起「東坡紀念館」,收集了與蘇東坡有關的文物一百多件,並建有軒昂的東坡塑像。
這里重點說一說蘇堤。蘇堤的前身叫「長橋」。由於長橋「屢作屢壞」,給兩岸通行帶來不便,於是蘇軾倡議築堤建橋,自己「助施犀帶」,還動員弟婦史氏捐出「數千黃金錢」。工程由「棲禪院僧希固」主持,先「築進兩岸」為堤,再用「堅若鐵石」的石鹽木建橋,取名西新橋。堤橋落成後,東坡寫詩描敘了營造過程,還與百姓共同慶祝:「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西村雞」。後人為紀念蘇軾,以「蘇公堤」名之,簡稱「蘇堤」。
關於蘇堤,還有這樣一個傳說:朝雲死後,蘇東坡夜夜夢見朝雲來侍,還為年幼的兒子餵奶。蘇軾見她總是衣衫盡濕,就詢問緣故,朝雲答道:「夜夜渡湖回家所致。」蘇東坡醒後大為不忍,於是興築湖堤橫跨湖上,以便朝雲前來入夢,這便是「蘇堤」。堤成之日,當夜就夢見朝雲來謝,音容笑貌一如生前。這個傳說與事實完全不符。證據有二:其一,蘇堤落成於紹聖三年(1096)六月,而朝雲死於同年七月;其二,朝雲只在黃州生過一子,未滿周歲而夭。這個傳說不僅宣揚了迷信,還貶低了坡公倡議築堤建橋的意義。
現在的蘇堤經過了1958年的加寬、加固工程之後,由原來6米擴寬至11米。1983年,作為「蘇堤」的一個組成部分的西新橋也得到修繕,橋身用混凝土和花崗岩重砌,橋長也由30米增至33.1米,並增築了1米高的橋欄;橋下仍為五孔,遊艇可自由進出。
惠州的其他景點,即便不是蘇軾的遺跡,也大都跟蘇軾有著直接、間接的關系。比如,「留丹點翠」中留丹亭的木刻對聯「殿閣生微涼,呼吸湖光飲山綠;天地有正氣,留取丹心照汗青」,上聯便是集東坡詩句,描寫點翠洲的秀麗景色;「玉塔微瀾」出自東坡「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瀾」的詩句;「飛鵝覽勝」中飛鵝公園里巨型「鵝」字,也是根據蘇東坡墨跡雕刻而成的。
在惠州的這段時間里,蘇軾一直居住在惠州城區。但是他也曾數次前往湯泉、羅浮山等處訪友和游覽。在湯泉,蘇東坡寫下「湯泉吐焰鏡光開,白水飛虹帶雨來」、「永辭角上兩彎觸,一洗心中九雲夢」等名篇佳句。現在九龍潭瀑布右邊的石壁上,有蘇東坡的詩句「一洗心中九雲夢」和另一幅「出山不濁」的題刻。至於羅浮山,關於蘇東坡的傳聞很多,真假難分。但在900年前就已經膾炙人口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經考證確實是在蘇軾在羅浮山梅花亭寫成的。後人為紀念蘇軾,在沖虛觀右側東坡山房舊址建起一座東坡亭。
蘇軾在惠州的部分詩詞作品
卜運算元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冷。
游博羅香積寺
二年流落蛙魚鄉,朝來喜見麥吐芒。東風搖波舞凈綠,初日泫露酣嬌黃。汪汪春泥已沒膝,剡剡秋谷初分秧。誰言萬里出無友?見此二美喜欲狂。三山屏擁僧舍小,一溪雷轉松陰涼。要令水力供臼磨,與相地脈增堤防。霏霏落雪看收面,隱隱疊鼓聞舂糠。散流一啜雲子白,炊裂十字瓊肌香。豈惟牢九薦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漿。詩成捧腹便絕倒,書生說食真膏肓。
江月五首(之一)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瀾。正似西湖上,涌金門外看。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樓寒。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殘。

出自 http://www.hzkindy.com/lfj_news_show.php?id=141

㈤ 惠州有多少年歷史

惠州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端。惠州市東部與廣東省河源市、汕尾市交界,南部與南海大亞灣相鄰,與香港隔海相望,西部與廣東省深圳市、東莞市、廣州市接壤,北部與廣東省韶關市毗鄰。惠州市總面積為10,922平方公里;2003年全市人口327萬(其中戶籍人口286.3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590.97億元,進出口總額131.31億美元;行政駐地為惠城區。

惠州在廣東的位置
市政府駐地 惠城區
面積
- 總面積
- 佔全省面積%
- 全省面積排名
10,922平方公里
6%
第8位
人口
- 總人口
- 佔全省人口%
- 人口密度
286.36萬人(2003)
3.9%
450人/平方公里
行政級別 地級市
行政區劃 5個縣級行政區
郵政編碼 516000
電話區號 0752
車牌代碼 粵L

歷史沿革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在惠州設立循州總管府,始有地方一級行政區劃。

宋朝天禧四年(1020年)由禎州改為惠州,始有「惠州」之稱。

1963年始設立惠陽專區、惠陽地區。1988年撤銷惠陽地區,惠州市升為地級市。

氣候
惠州市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橫貫全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平均氣溫為19.5℃-22.5℃。南臨南海大亞灣,有海岸線223.6公里,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四季宜人。

行政區劃

惠州市行政區劃圖惠州原為1區4縣(市),2003年3月6日開始所轄縣級「惠陽市」撤銷,成立市轄「惠陽區」,至此全市行政區劃為2區3縣:

2區:惠城區和惠陽區
3縣:惠東縣、博羅縣和龍門縣
民族和語言
惠州市居民主要是漢族,除漢族外還有少量的瑤族、畲族等少數民族人口。

惠州漢族人中,大多數是客家人,此外還有鶴佬人和廣府人。客家人分布於全市各縣、區,鶴佬人分布於博羅、惠陽、惠東,廣府人分布於龍門、博羅。 惠州本地的語言也以客家方言為主,在部分地區亦流行粵方言和閩方言,此外在惠東平海等地,有軍聲等較有特色的方言。

在惠州的惠城、博羅、龍門等地,有一系列稱為「本地話」的語言(東江本地話),它們在語言學上依具體情況分屬於客家方言和粵方言,但它們與一般的客家話或粵語又頗為不同。惠城話正是東江本地話的代表。

經濟
2004年惠州市國民生產總值(GDP)為685.14億元。其中,農業、工業、第三產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12.1%,57.1%,30.8%,以工業所佔的比重最主。人均GDP為23642元。

在農業方面,以水稻、梅菜、甜玉米、馬鈴薯、韭黃、荔枝和年桔等種植業為主,是一個有眾多三高農業基地的市。其中梅菜是惠州最有特色的農業產品,因此惠州被譽為「中國梅菜之鄉」。

在工業方面,電子信息製造業所佔的比重最高,為59.5%,成為惠州的第一大工業產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品所佔的比重為11.2%,是第二大工業產業。塑料製品業、金屬製品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皮革及其製品業、紡織服裝業等產業緊跟其後。TCL集團、德賽集團、華陽集團是惠州市最大的三個工業企業。

旅遊
惠州臨山靠海,自然景色悠美,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景點有:有羅浮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惠州西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平海海龜自然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惠東古田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惠東平海古城(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龍門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還有溫泉湯泉和風光旖旎的海灘。

文化
惠州市最有特色的文化是客家文化和東坡文化。客家文化是指惠州市內眾多客家人從中原遷居過來時形成的文化,包括客家習俗、客家美食、客家建築等。而東坡文化是指宋朝蘇東坡1094年來惠州後所創作的詩詞而構成的文化。

交通
深惠高速公路、廣惠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與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一起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陸路網路。市內還惠州機場和惠州港,陸、水、空交通都非常方便。

㈥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歷史文化

惠州西湖在東漢時期是荒野之地,東晉在湖邊建有龍興寺,唐朝改名為開元寺,唐中宗年間,位於西山上的泗洲塔建成。北宋張昭遠居於惠州的舍人巷時,將湖命名為郎官湖。同朝代余靖作下的「重山復嶺,隱映岩谷,長溪帶蟠,湖光相照」之句則是描述西湖最早的佳句之一。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惠州的知州陳稱對西湖進行了治理,稱築了平湖堤、拱北橋,以及點翠洲上的孤嶼亭、湖光亭等建築,並養魚灌田,西湖也因此而被稱為豐湖。
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朝廷貶至惠州安置,攜妻妾王朝雲和兒子蘇過在惠州度過了三年,期間時常游覽西湖,寫下了許多詠吟西湖山水的詩詞。他在紹聖二年(1095年)寫下的《江月五首》是最早以惠州西湖為主題的詩,當中更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瀾」的名句。同月,他在《贈曇秀》詩中,將豐湖稱作西湖,是「西湖」這一名稱最早的來源。惠州西湖也因此在蘇軾詩詞的傳播下得以揚名。

㈦ 西湖的歷史

惠州西湖
面積遼闊,湖岸彎環曲折,湖上洲嶼點綴、三面青山環抱。湖泊東西最寬處達10公里,南北最長達8公里,面積最大時有10平方公里,湖區面積約80平方公里。在煙波浩淼的湖面上,堤橋如帶,把湖面分割成五大部分,素有「五湖六橋」之稱。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贊惠州「山川秀遽」。這里是廣東著名的風景區和旅遊勝地。
據張友仁的《惠州西湖志》說:「東漢時,湖上猶有狼虎居之,無所謂湖也。」那時。湖區一帶大概還是一片狼虎出沒的草叢窪地。但到公元三一八年東晉元帝時,「興建龍興寺於湖上」(《惠州府志》),可見東晉時湖已形成。唐代在惠州築開元寺,北宋余靖寫的《開元寺記》中描寫這一帶風景:「重山復嶺,隱映岩谷,長溪帶幡,湖光相照」。從這些歷史記載推斷,惠州西湖大概成於東漢後、東晉前這一歷史時期。
惠州西湖的建設始於北宋時。州守陳偁最早經營西湖,他「引湖灌田,兼魚、藕、蒲、葦之利」,使西湖「施於民者豐」,被稱作豐湖。同時還在湖上築堤造橋,修建亭榭,使豐湖當時被譽為「廣東之勝」,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大文學家蘇東坡被貶謫到惠州,他把豐湖稱為西湖,一來湖位於城西,二來也因惠州的這個湖泊的風景與他熟悉的杭州西湖一樣美麗。從蘇東坡以後,惠州西湖就叫開了。
清代美術家戴熙稱惠州西湖「西湖各有妙,此以曲折勝。」確是恰當的評價。此外,清代惠州知府吳騫還作了《惠陽紀勝》詩,將杭州西湖與惠州西湖作了一次對比:「杭之佳以玲瓏而惠則曠邈;杭之佳以韶麗而惠則幽森;杭之佳以人事點綴,如華飾靚妝,而惠則天然風韻,如娥眉淡掃。」把惠州西湖比作未入吳宮前在薴蘿村浣紗的西施,道出了惠州西湖的特色是:天然美。

㈧ 廣東省惠州市的歷史介紹。

惠州,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縛婁古國在羅浮山下的東江之畔開創嶺南文化之風氣。

市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博羅葫蘆嶺、蘇屋崗、何屋崗等貝丘遺址,出土石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飾有繩紋、方格紋、雲雷紋、夔紋等紋飾的夾砂、泥質陶片。

根據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們就已經在惠州境內的東江流域繁衍生息,創造了惠州的遠古文明。

先秦時期屬南越范圍。春秋戰國時期,惠州一帶的文化已有一定的發展水平,並與中原文化息息相關。在博羅散屋村出土過一組大小相近、形制、紋飾相似的7件青銅甬鍾。

博羅的蘇屋崗遺址曾採集和出土了青銅斧、矮圈足陶豆以及一批以夔紋為特徵的印紋陶器,在其附近還出土過兩件戰國青銅編鍾。

據史料記載,在今惠州市區及博羅北部一帶,戰國時期曾出現過一個名叫「縛婁國」的小國,但不久即在諸侯兼並戰爭中消失。21世紀曾挖掘出規模較大的「縛婁遺址」。

兩千年來,先後有400 多位歷史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這其中包括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中國古代醫學家、化學家、將道家學派宗教化的重要人物葛洪,一代文豪蘇軾等等。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此領導過革命活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周恩來在此指揮過國民革命軍東征戰役。

近代史上惠州更是涌現了廖仲愷、鄧演達、葉挺等革命先驅,以及中國現代音樂奠基人之一的廖尚果、廖輔叔等文化名人。

(8)惠州西湖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惠州歷史名人:

1、葉夢熊

葉夢熊(1531--1597),字男兆,號龍塘,改龍潭,又號華雲。明代廣東惠州府城萬石坊(今屬惠城區)人。

嘉靖四十四年中進士,歷任贛州知府,安慶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備,山東布政使,巡撫貴州、陝西、甘肅。

因戰功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升任兵部尚書,轉南京工部尚書,是惠州明代著名的三尚書之一。

2、廖仲愷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男,漢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

廣東省歸善縣陳江鎮鴨仔埗鄉窯前村人(現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幸福村),祖居廣東梅縣程江鎮,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中國共產黨的摯友。

擅長詩詞、書法,著作編為《廖仲愷集》、《雙清文集》上卷。

3、葉挺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廣東惠州客家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家。

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

抗戰勝利後,獲救出獄後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1946年4月8日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惠州

㈨ 關於惠州西湖的傳說

1、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頭裹藍巾、懷揣青銅寶鏡的仙女 下凡來到人間,她從東江上游沿江漂流而下,到惠州時,被眼前秀麗的風光所吸引,於是住了下來,與當 地人民一起耕作,使惠州百姓安居樂業,五穀豐登。

此事驚動了仙界,由於海龍王的妄奏,玉皇大帝便派 了天兵天將把仙女抓回天庭。仙女依依不捨離開惠州。

途中,她為使惠州農耕有水,且留美景於人間,便 把自己心愛的青銅寶鏡投於東江之畔。寶鏡碎成五塊,變成了五個湖。而其乘騎的那隻仙鶴則化成西湖之 濱的「飛鵝嶺」 ,形成西湖今天這湖山相映的人間美景。

2、離惠州西湖平湖門不遠,走過一條鋪滿碎石的小橋,穿過一道圓形拱門,便來到紅棉水榭。如今,紅棉水榭已無亭台樓閣,但數株紅棉樹依然挺立。

每當日暖春明,紅棉樹萬花競開,如晴空火蓋;風吹花落,爭染綠波,如流紅逐水,實為惠州西湖別開一景,遂有「紅棉春醉」之說。前人贊頌:「雲水空濛草樹妍,湖山幽賞晚晴天。繞亭花放紅於火,萬綠叢中看木棉。」

棉水榭所在位置便是平湖上的紅棉島。北宋年間,惠州太守陳偁在這個圓形的小島上建起了一座亭子,名曰「湖光亭」,因形狀似船又稱「船亭」。清光緒年間,廣東水師提督方耀與惠州知府張聯桂聯合在這座圓形的小島上建起了新亭,名曰「水榭」。

據張友仁編撰的《惠州西湖志》記載:明清時紅棉水榭有兩株高大的木棉樹,蒼古奇麗,每逢盛夏,紅棉「萬花怒放,紅艷逼空」,蔚為壯觀。

古來文人雅士游惠州西湖,都會從明月灣劃船到此坐亭中賞月,留下「數株霜樹綴木棉,水榭裝成似畫船。豪飲將軍宴清客,此間風月不論錢」的品評。

(9)惠州西湖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地處廣東省東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區,由西湖景區和紅花湖景區組成,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13平方公里,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為特徵、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以休閑和觀光為主要功能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其山川秀邃、幽勝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隱現於樹木蔥蘢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薴蘿西子」之美譽,並有「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史載。歷代以蘇東坡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州,為西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近代孫中山、周恩來等領導人在惠州從事過革命運動,在西湖留下了光輝的足跡。這些歷史古跡和革命勝跡與西湖的青山秀水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惠州西湖在東漢時期是荒野之地,東晉在湖邊建有龍興寺,唐朝改名為開元寺,唐中宗年間,位於西山上的泗洲塔建成。北宋張昭遠居於惠州的舍人巷時,將湖命名為郎官湖。同朝代余靖作下的「重山復嶺,隱映岩谷,長溪帶蟠,湖光相照」之句則是描述西湖最早的佳句之一。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惠州的知州陳稱對西湖進行了治理,稱築了平湖堤、拱北橋,以及點翠洲上的孤嶼亭、湖光亭等建築,並養魚灌田,西湖也因此而被稱為豐湖。

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被朝廷貶至惠州安置,攜妻妾王朝雲和兒子蘇過在惠州度過了三年,期間時常游覽西湖,寫下了許多詠吟西湖山水的詩詞。

他在紹聖二年(1095年)寫下的《江月五首》是最早以惠州西湖為主題的詩,當中更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瀾」的名句。同月,他在《贈曇秀》詩中,將豐湖稱作西湖,是「西湖」這一名稱最早的來源。惠州西湖也因此在蘇軾詩詞的傳播下得以揚名。

㈩ 誰知道惠州西湖的資料

惠州西湖
惠州西湖位於惠州市區內,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穎州西湖齊名。品評西湖,人稱杭湖為「吳宮之西子」,惠湖為「薴蘿村之西子」。宋朝詩人楊萬里曾有詩曰:「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穎水與羅浮」,說的就是這三大西湖。有「海內奇觀,稱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和「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史載。清杭州名士戴熙曰:「西湖各有妙,此(惠湖)以曲折勝」。這些,不約而同地道出了惠州西湖的特點。當然,這三個西湖的出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都曾經是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被貶到過的地方。「東坡到處有西湖」,蘇東坡給西湖留下勝跡,而勝跡更因東坡而倍添風采。

西湖原是橫槎、天螺、水簾、榜山等山川水入江沖刷出來的窪地。西枝江改道後的河床遂成為湖。其西面和南面群山環抱,北依東江。景區面積3.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湖水深淺不一,一般在1.5米左右,個別水深3至4米。

西湖由五湖、六橋、七山、十六景組成。

①五湖指:平湖、豐湖、南湖、菱湖、鱷湖;

②六橋指:拱北橋、西新橋、明勝橋、圓通橋、迎仙橋、煙霞橋;

③十六景指:玉塔微瀾、蘇堤玩月、象嶺雲飛、榜嶺春霖、留丹點翠、花洲話雨、紅棉春醉、荔莆風清、西新避暑、孤山蘇跡、花港觀魚、飛嶺覽勝、芳華秋艷、豐山浩氣、南苑綠絮、准堤遠眺。這些景點品題精趣、與現實較為接近,更為淅外人士和國內遊客所贊譽。

西湖景區自然布局甚佳,其特色是山川透邃,幽勝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隱現於樹木蔥蘢之中,景城妙在天成,與杭州西湖相比,清朝雍正初年惠州知府吳騫有《詩西湖》詩雲:「西湖西子比相當,濃抹杭州惠淡妝,惠是薴蘿 里質,杭教歌舞帽君王」。故有杭州西湖為「吳宮之西子」,惠州西湖享有「薴蘿村之西子」美譽。1993年12月,西湖風景區成為全國評選的六個「環境衛生達標風景名勝區」之一。
資料:http://ke..com/view/14531.html

閱讀全文

與惠州西湖歷史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6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