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世紀70、80年代有哪些重大的歷史事件
·1970年,德國總理維利·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起義紀念碑前下跪。
·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衛星成功。
·1970年10月,義大利恐怖組織「紅色族」成立,它的出現與西歐青年中盛行的極左思潮有關。
·1971年4—5月,32萬美國群眾在華盛頓舉行反對越戰的大示威。
·1972年6月17日,「水門事件」被揭露。這一政治丑聞使尼克松在8月8日晚被迫辭去美國總統職務。
·1973年1月,越南戰爭結束。
·1973年8月8日,韓國民主人士金大中在日本抨擊朴正熙集團的獨裁統治,遭韓國中情局特工綁架,被押回漢城受審。世界輿論反響強烈。
·1974年8月,聯合國召開第一次世界人口會議,從政治和發展角度審議人口問題。
·1976年7月20日,美國「海盜一號」不載人宇宙飛船在經過近11個月的5億英里的飛行後,在火星軟著陸成功。19分鍾後,著陸成功的消息傳回地球。 同年9月9日,毛澤東去世,10年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7月26日,世界第一個試管嬰兒在美國誕生。同年,在中國改革開放開始。
·1979年12月24日,蘇聯入侵阿富汗。
·1979年伊朗革命:霍梅尼從巴黎返回德黑蘭。
·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
·1981年,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醫院醫學中心診斷出首例愛滋病。
·1982年,南極上空臭氧洞擴大,威脅人類生存。
·1982年,非洲遇到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乾旱,殃及36個國家,受災人口1.5億,100萬人死於飢荒。
·1982年4月,英阿馬島爭奪戰。
·1982年12月1日,美國克利夫蘭醫院的賈維克醫生為克拉克進行首例心臟移植手術,手術後克拉克存活了111天17小時53分鍾。
·1983年3月28日,美國總統里根發表電視講話,聲稱為使美國不再生活在「核毀滅」的威脅下,將研製太空布置反彈道導彈系統,即「星球大戰計劃」。
·1983年9月1日,韓國客機被蘇聯導彈擊落。
·1984年12月3日,位於印度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發生毒氣泄露事故。
·1985年5月17日,戈爾巴喬夫公布嚴厲的禁酒決定,針對4000萬酗酒者開展「反酗酒運動」。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失事。
·1986年4月26日,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大爆炸。
·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
·1987年7月11日,世界50億人口日。聯合國確定當天上午8時35分在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出生的嬰兒馬特伊·加伊帕爾為第50億個出生的人。
·1988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轟然坍塌,德國結束分裂。
② 求1980年至今發生的重要經濟事件有哪些
首先1981-1990是一個經濟周期 1981年中國GDP名義增長率 達到低谷為4.4%然後一直增長到84年的14.5%,最後在1990年到達低谷的3.3%。
80年代中國的經濟政策
從1980年至1985年是中國第六個五年計劃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國國民經濟走上正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是中國經濟的轉折點。
從1986年至1990年是中國第七個五年計劃時期,是全面改革我國經濟體制的關鍵時期。「六五」後期,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經濟過熱,成為「七五」開局的基礎條件。經濟過熱局面成為整個「七五」期間不得不認真對付的難題。「七五」期間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從1986年到1988年9月,特點是經濟發展持續過熱,不穩定因素增加,工業生產年均增長16.7%,;後一階段從1988年9月到1990年,為經濟的治理整頓時期,宏觀緊縮出現了市場疲軟,速度明顯趨緩,工業生產年均增長8.1%
總的來說了就是2個5年計劃。經濟有了一波質的飛躍,後來由於產業結構出現了問題,實施了宏觀調控。
1991-1999年,從91年-93年中國經濟經過調整,一頓狂飆。分別為8.6% 13.6% 13.4%。軟後逐漸回落到99年的7.1%。
其間又是相對於兩個五年的計劃。分別是八五、九五計劃。
從1991年至1995年是中國第八個五年計劃時期。統計資料顯示,在中國執行的8個五年計劃中,「八五」計劃是中國歷次五年計劃中增長最快、波動最小的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固定資產投資加快,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八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8900億元,年均增長l7.9%。
八五」計劃設想建立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體制。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形成了總體開放的格局。這是關鍵所在。
1996-1999。
"九五"前兩年,即1996和1997年,受"八五"後期物價大幅度上漲的慣性影響,市場物價繼續保持上漲態勢,各級政府為抑制通貨膨脹,控制物價的過快增長,採取了一系列價格調控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1998和1999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則分別比上年下降0.8%和1.4%,年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持續下降,是改革開放以來從未出現過的新情況。由於長期積累下來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在新的買方市場條件下充分暴露,加之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我國出口貿易和利用外資增幅大幅度下降,導致國外需求萎縮,市場商品價格競爭加劇,導致價格總水平連續兩年下降。
-----------------------------分割一下---------------------------------
2000-2007年
為什麼要把「九五」最後一年的,劃在這個經濟周期里,因為,2000年是一個小轉折,經過了97開始亞洲金融危機。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4%,扭轉了自1998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持續下降的局面。由於積極的財政政策、啟動消費市場、擴大內需的政策效果繼續顯現,國內需求不足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受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的影響,國家相應地調整了國內原油基準價和成品油價格,帶動了以石油為原料的加工產品價格回升,市場價格總水平出現反彈勢頭。
01-05年,「十五」期間,影響中國經濟發展主要是中國外有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內有錯綜復雜的經濟和社會矛盾。受美、日等國經濟衰退的影響,全球經濟一路下滑,國際金融市場動盪,股市低迷,匯市不穩。從2001年的「9·11」事件,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局部戰爭和地區沖突不斷,再加上海嘯、油價上漲、美元匯率持續走低等天災人禍,給本已疲軟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到2003年,中國經濟結束了連續5年的反通縮,開始進入了新的經濟增長期。然而,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和當年嚴重的旱澇災害,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市場銷售增幅明顯回落、旅遊業受到嚴重打擊、交通運輸量明顯下降、出口訂單減少、農產品銷售受阻等等。2003年二季度GDP增長率從一季度的9.9%掉到了6.7%。
但「十五期間」,基本來看解決三農問題,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國際競爭力增強。
直到07年,次債的正在到來(其實06年就暴露初問題了),加上中國樓市股市的泡沫嚴重,迎來了08的又一個轉折,但我相信這次不會出現大問題,至少中國是的。中國經濟一直是向好的。
。美國的布希政府的放鬆購房要求的刺激購房的政策,只是一個小小的導火線。這次次債危機,也至少一個更嚴重問題的表現。
這個更嚴重的問題,指的是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增加了富人的收入,而中產階級相對被擠壓削弱。在醫療價格持續上漲的今天,一個年收入六萬美元的三四口人的家庭,如果僱主不提供醫療保險,他們就買不起一年一萬二美元到一萬三美元的家庭保險。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有4700萬的人沒有醫療保險。在銀行貸款條件鬆懈,中產階級的經濟實力被嚴重擠壓,無法償付貸款的條件下,就爆發了這次危機。只有增強中產階級的經濟實力才是解決這場危機的治本之路。說白了,賺的少花的多,能不出問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