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課評課用語優缺點及建議
一、優點
1、通過觀察圖片導入新課,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互動,能抓住教學重難點。
2、准備充分,教學思路清晰,有很好的互動,有講有練。聽講紀律較好。
3、充分利用小組的學習優勢,,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達成學習目標。
三、建議
1、建議利用思考題引課,讓學生較快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可以為新課教學奠定基礎。
2、建議能多加利用多媒體及簡單教具,化抽象教學為直觀教學,突破教學的一些難點。
3、建議能利用舉例探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氣氛活躍度,加強師生互動。
2. 初中歷史課如何評課
一、評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
(1)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依據《課標》中教學目標中的要求,全面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實,這「三維目標」也適用於教師的評課活動。
(2)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擔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評教材的處理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3. 歷史評課標准
節課的評價標准一、教學目的(體現目標意識)1、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符合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2、重點和難點的提出與處理得當,抓住了關鍵,能以簡駕繁,所教知識准確3、教學目標達成意識強,貫穿教學過程始終3、教學目標達成意識強,貫穿教學過程始終二、教學程序(體現主體意識)1、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結構嚴謹,教學密度合理2、面向全體,體現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3、傳授知識的量和訓練能力的度適中,突出重點,抓住關鍵4、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主動發展5體現知識形成過程,結論由學生自悟與發現三、教學方法(體現訓練意識)1、精講精練,體現思維訓練為重點,落實「雙基」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符合教材,學生和教師實際3、教學信息多項交流,反饋及時,矯正奏效4從實際出發,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四、情感教育(體現情感意識)1、教學民主,師生平等,課堂氣氛融洽和諧,培養創造新能力重學生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養五、教學基本功(體現技能意識)1、用普通話教學,語言規范簡潔,生動形象2、教態親切、自然、端莊、大方3、板書工整、美觀、言簡意賅,層次清楚4、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5、變和調控課堂能力強六、教學效果(體現效率意識)1、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好2、學生會學,學習生動,課堂氣氛活躍3、信息量適度,學生負擔合理,短時高效七、教學特色(體現特色意識)1、教學有個性特點2、教師形成教學風格。
。歷史評價的標准通常有兩條,一是「歷史評價」,二是「道德評價」。所謂「歷史評價」是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作出判斷,凡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有利於人類進步的就予以肯定;「道德評價」則是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作出善或惡的判斷,一般而言,人們易用傳統的道德觀念來評價新事物、新觀念。以「殖民擴張」為例,如果僅用「道德標准」評價,哥倫布等航海家、西歐各國的殖民活動恐怕都應當基本否定;反之,如果只以「歷史標准」評價,則又易於美化他們的活動。因此,馬克思認為應當兼用這兩種評價,同時應把維護新事物發展的歷史評價放在第一位,即歷史評價優於道德評價。事實上,哥倫布等人的活動確實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它又是建立在一部分人(如印第安人)遭受災難基礎之上的。英國「圈地運動」、法國雅各賓派對土地問題的解決、壟斷組織的出現等歷史事件的評價同樣是如此。
1、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針對評價與目標之間的關系提出的。它的基本要求是:課程與教學評價要著眼於或有利於課程與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在中學歷史教學的實踐中有兩種對立的現象:一是教學評價左右著教學活動並取代了教學目標,教學評價的要求成了現實的教學目標。另一種現象是教學評價為教學目標服務,教學目標制約著教學評價的實施。
發展性原則就是基於課程與教學評價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各種不同關系而提出的正確處理二者關系的准則,它要求克服教學評價左右教學活動的現象,使教學評價為教學目標服務,發揮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教育性功能。
為了貫徹發展性原則,需要樹立新的教學評價觀念。首先,應確立評價是促進的觀念,即把促進課程與教學質量提高和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最高追求。其次,應確立評價是服務的觀念。再次,應確立評價是課程與教學的觀念,使課程與教學評價自覺遵循課程與教學規律、符合課程與教學本性。此外,發展性原則的貫徹還要求用發展的眼光來對待評價的結論,反對用僵化的靜止的觀點來看待和評價學生。
2、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教學評價的標准和方法,都應科學地設計和安排,應努力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化水平。它主要是針對課程與教學評價中的盲目性、隨意性、經驗主義、科學水準不高等問題提出的。
長期以來,人們在如何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性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無論是評價標準的確立還是程序安排和結果處理,都積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科學的方法。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教學評價常常出現各種各樣的科學性失誤,比如:評價標准不具體、不明確、不合理,評價程序不嚴密,評價結果不符合實際,等等。出現這些偏差,既與人們對課程與教學評價的理論與技術掌握得不夠有關,也與某些人缺乏科學精神,習慣於憑經驗辦事有關。
落實科學性原則,需要從多方面努力:首先,要整體提高教學評價理論與技術的科學性。如課程與教學評價論、教育統計學、教育測量學等學科自身要加強建設。其次,應加強理論與技術的傳播與普及工作,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去了解教育測量、統計、評價的理論與技術,幫助廣大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學評價能力。此外,也要轉變教育工作者的觀念,弘揚科學精神,為教學評價的科學化營造良好的精神氛圍。
3、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的要求是:在課程與教學評價中應准確、全面地收集評價對象的信息,並按照事實進行公正的價值判定。它關注如何在教學評價中減少評價者個人的主觀因素的影響問題。
在課程與教學評價中,評價主體個人的興趣愛好、價值觀念、情感傾向和人際交往等主觀因素影響著評價的結論,往往導致評價結論的失實、失真。客觀性原則強調的是在課程與教學評價中應努力消除這些主觀因素的干擾,其中特別反對評價者依據個人好惡和需要而故意褒揚或貶低某些評價對象這類不公正的丑惡現象。客觀性原則追求的是評價結論與客觀事實的一致性。
為了保證課程與教學評價具有客觀性,應該做到:一、確立明確具體的評價標准,並保持評價標準的基本穩定性。二、應規定嚴密合理的評價程序,並在評價過程中切實遵循程序公正原則。三、要提高評價主體的職業道德修養,弘揚公正評價觀念。
很高興告訴你!在新課程體系下,歷史教師如何應對挑戰 九年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稿)已於 2001 年 7 月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並終究要取代傳統的《歷史教學大綱》。那麼在新時期里,中學歷史教學如何開展,才能更好地貫徹新《歷史課程標准》中提出的新理念,符合新歷史課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無疑是我們教學第一線的歷史教師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也是我們的歷史教師不能迴避的問題。我們力圖結合此次歷史課程改革,分析《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提出的諸多先進教學理念,並從歷史教師的角度和立場出發,以「中國古代史」內容為例,探討新時期的歷史教師應如何面對挑戰。 第一 ,歷史教師要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尤其是課程理論,提高自身理論素質,增強課程改革意識,要在行動上支持課程改革,在教學中研究課程改革。 眾所周知,目前正方興未艾進行的歷史課程改革,是建國以來歷史教育改革力度最大最深的一次改革。嚴格說來,歷次的歷史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歷史教育在「教學」層面上的一種改革,而很少涉及「課程」層面上的改革。 探討歷史教育的本質問題,就不能僅僅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待歷史教育,離開和放棄從課程的層面來解決歷史教育中的問題,是長期以來歷史教育研究的不足。沒有一個科學的課程目標,自然就沒有科學的教學目標。歷史教育的本質和目的到底是什麼歷史教育中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和值觀的問題,是「歷史教學」研究的范疇,還是「歷史課程」的探討范圍我認為這是歷史課程所應著力研究的問題。因而必須首先解決好歷史課程的目的和目標,然後我們才能在此基礎上再來探討歷史教學的目標。只有很好地解決了歷史教育在「課程」層面上的問題之後,我們再來認真反思歷史教育在「教學」層面上的現狀、問題和探討解決對策。 歷史教學的多年來的實踐也已經證明,歷史教學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可是歷史課程研究的滯後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僅僅依靠「教學」層面的改革,其成效是極其有限的。我們認為,在當代,課程的重要性已遠遠地超過了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所以,在目前歷史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必須大力推進歷史課程改革,即一手抓「課程」,一手抓「教學」,通過「全面治理」的辦法,推動歷史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對課程改革的態度有很密切的關系。實際上,如果新課程不被教師在心理上認同和接受,他們就會產生抵抗反映,新課程實施的結果就更令人擔憂了。一般來說,新課程所產生的新的教育理念的變革,往往會和教師的傳統固有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發生矛盾,短期內使得教師的教學過程出現不適應情況,這是經常出現的現象。但是從教育的前瞻性考慮,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考慮,我們的教師必須在心態上、在行動上支持目前推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無論有多麼大的困難,也應該想辦法去克服。 《歷史課程標准》作為當前歷史教育改革中的一個初步成果,自然存在著一些還值得繼續討論和探索的地方。比如《歷史課程標准》中提到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標志歷史教育在探索一條「返璞歸真」之路,那麼,人文素養的內涵是什麼人文素養的養成與知識能力的形成有何關系呢歷史課程目標的制定是否恰當如何處理歷史課程目標的繼承性和前瞻性的關系如何評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值觀」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歷史教師在教學研究中不容迴避和並要著力探討研究的重要問題。 第二:《歷史課程標准》與《歷史教學大綱》相比,滲透了史學界許多研究新成果,但仍有滯後之處,為適應歷史課程改革,歷史教師要不斷了解史學界研究的新成果,更新知識結構,適當地把這些研究新成果引入課堂教學。 如《歷史教學大綱》指出:「大約公前 21 世紀,我國歷史進入奴隸社會。」、「公前 475 年至公前 221 年為戰國時期,從戰國開始,我國進入封建社會」。而《歷史課程標准》的「中國古代史」內容標准中則籠統地指出:「中國古代史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個發展階段」,其中關於中國古代史上奴隸社會的下限與封建社會的上限問題實際上採取了淡化與削弱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兩個歷史階段之間的分界的態度,應該說,這是一個極其恰當的處理,也是吸取史學界研究新成果的重要表現。 歷史研究處在發展之中,在不斷吸取歷史學界研究的新成果的同時,《歷史課程標准》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歷史教育在某些方面的落後性和滯後性。因而《歷史課程標准》的這種局限與不足是永遠也不能克服的,也只有通過歷史教師積極關注史學界的研究新動態和新成果,才能予以有效地彌補。 比如關於「中華文明的起源」內容。我們認為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中應該了解:中國古代人類文化遺址南北皆有,中華文明的起源不僅限於黃河流域,而是起源於多處,並
節課的評價標准
一、教學目的(體現目標意識)
1、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符合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
2、重點和難點的提出與處理得當,抓住了關鍵,能以簡駕繁,所教知識准確
3、教學目標達成意識強,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3、教學目標達成意識強,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二、教學程序(體現主體意識)
1、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結構嚴謹,教學密度合理
2、面向全體,體現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3、傳授知識的量和訓練能力的度適中,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4、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主動發展
5體現知識形成過程,結論由學生自悟與發現
三、教學方法(體現訓練意識)
1、精講精練,體現思維訓練為重點,落實「雙基」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符合教材,學生和教師實際
3、教學信息多項交流,反饋及時,矯正奏效
4從實際出發,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四、情感教育(體現情感意識)
1、教學民主,師生平等,課堂氣氛融洽和諧,培養創造新能
力
重學生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養
五、教學基本功(體現技能意識)
1、用普通話教學,語言規范簡潔,生動形象
2、教態親切、自然、端莊、大方
3、板書工整、美觀、言簡意賅,層次清楚
4、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5、變和調控課堂能力強
六、教學效果(體現效率意識)
1、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好
2、學生會學,學習生動,課堂氣氛活躍
3、信息量適度,學生負擔合理,短時高效
七、教學特色(體現特色意識)
1、教學有個性特點
2、教師形成教學風格
隨著中學歷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一直在困繞著一線的中學歷史教師。國家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組核心成員余文森教授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筆者想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歷史教學實踐,就如何實現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1.明確教學目標――有效教學的起點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徵可以列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點還得回歸到如何有效實現教學目標上。反思目前歷史教學的現狀,就不難發現,許多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認識比較膚淺。在一些教師的眼裡,教學目標就是教學參考書中的幾段文字,只要抄上即可,缺乏對教學目標重要性的認識。《普通初中歷史課程標准》明確把歷史教學目標規定為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但對部分教師來說,這只不過是給原來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換了一種提法而已,缺乏真正的內化與思考。 為此,歷史老師首先要准確領悟"三維"目標的內涵:"知識與能力"強調的是歷史學科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是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過程與方法"強調的是歷史認識的過程和方法,要求學生參與歷史學習的過程,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是課程目標的一個閃光點;"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三維"目標的核心與靈魂,也是教學過程中最有創新潛力的領域。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看它是否全面,三個維度是否有遺漏,因為這三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連續過程和有機整體。當然,對每一節課來說,要重視對這節課教學目標的分解,使之細化、小化,目標不在於太多,也不是每一項目標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同等重要,這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確定;二看它是否明確,即目標闡述是否切合實際,是否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適度,是否考慮到學生的內在需求,是否適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思維結構,能力層次;四看是否將它貫徹到了教學活動中。只有這樣,教學才會有明確定位,學生才能明白努力的方向與目標。 2.創設問題情境――有效教學的渠道 2.1 注重問題設計。提問的有效性跟提問的設計有著密切的關系,所設計的問題難易要適當,問題過難,會使學生喪失回答問題的信心;問題過易,則不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問題的難易程度應以多數學生經過思考後能正確答出為宜,即多設計些不會使學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而能夠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的問題。課堂提問應盡量形成系列,環環緊扣教學內容,對於易混淆、易出錯的知識點應通過提問來加以區別。 2.2 准確表達問題。表達清楚的提問,能夠提高學生正確回答的可能性。提問的語言力求做到准確、簡潔、清晰。盡量避免反問。避免將答案包含在問題之中,避免在課堂提問中出現了徒具形式、為問而問的現象。很多提問是"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的表達方式,或者要求學生的回答往往是讀一段課文內容,或重復教師剛講過的話,這種缺少思維性、創造性的提問使學生對歷史學習失去了興趣與動力,感到歷史學習枯燥乏味。 2.3 做到因人施問。因材施教對於每個教師來說,都很清楚,應用到課堂提問上,就表現為因人施問。因為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學生基礎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維的方式也不同。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層次性,從學生需要出發,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實施差異教學。教師提問後,要善於察言觀色,一般來說,能勇敢地與你目光碰幢的學生,往往期待能站起來回答,而那些低頭不語的學生則可能正在"保佑著老師別叫我回答啊",根據問題難易程度和學生表情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使各層次、各類型的學生在課堂上各盡所能,各有所得。 3.倡導合作探究――有效教學的關鍵 合作探究學習也是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所謂"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並不是簡單地把桌子合並起來,幾個人湊成一堆,隨便說上幾句就行了。我認為有效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的途徑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首先按個人的興趣、需求、學習基礎等級等標准自主分組。大組還可以再按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自主分成若干個競爭小組,使每個小組都有上、中、下的各類層次,讓小組之間具有可比性,以形成小組之間的競爭機制。"合作"的基礎是分工,沒有分工就不能合作。"分工"對學生來說,首先是獨立學習。學生獨立讀書,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以後再去"合作"。"合作"這一環節,需要師生合作,更需要生生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教師主要充當導演的角色,重在置疑、激思、點撥,或投石興瀾,或錦上添花。引導學生快速思考、認真歸納、爭相表現。學生的活動方式要豐富多彩,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可以同桌討論。
評教學效果不同程度的學生的素質是否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提高,是否有學習方法的獲得,良好習慣的養成,情感的陶冶,學習品德 的升華.是發能做到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六,評教學思想是否體現先進的教育理念,如: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和諧發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師應是學生 學習的促進者;學習應重過程,重體驗,重實踐等等.七,評教學基本功普通話是否達標;語言是否准確清楚,精當簡練,有啟發性;語調是否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字跡是否 工整美觀,板畫是否嫻熟.教態是否端莊,舉止從容,態度是否熱情.專業功底是否深厚,教具運用,儀器操作是否熟練,實 驗演示的時機,位置把握是否得當,是否達到良好效果.評課要求:1,認真聽課,2,把握標准,3,講究藝術,4,擬好提綱(總體評價,主要優點或特色,需要探討的問題,改進意見建 議).評課的注意事項:1,要根據課堂教學特點和班級學生實際,實事求是的公開評價一節課,切忌帶有個人傾向.2,要以虛 心的態度,商量的口氣與被聽課老師共同分析研討,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頭上.3,要突出重點,集中主要問題 進行評議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談.4,要以事實為根據,增強說服力.5,要做好調查工作,盡可能較全面了解教師 和學生情況。.
講評課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課型,講評課不同於新授課、復習課,它是在認真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學生存在的知識或能力缺陷進行矯正彌補教學的一種課型,其根本的目的是糾正錯誤,分析得失,鞏固所學的知識,學會一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上好講評課,對糾正錯誤、揚長避短、鞏固雙基、規范解題、開闊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上好講評課對歷史課堂教學來說是非常關鍵。怎樣上好講評課,下面是我們平常的一些做法,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1、要明確講評目標、重點、難點經過仔細審題後,認真備課,梳理上課思路:明確講評的目標,把握重難點。 如學生出錯率較高、得分率較低的題目及相對應的知識點;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和綜合性的題目;在以往教學中已多次接觸,多次矯正,但學生仍未掌握的難點;關繫到後繼學習的重點知識,重點技能;平時教學中疏忽的教學盲區。2、設計教學內容,要結合學生實際 教學目標決定教學內容,講評課的內容設計,對於實現教學目標有著重要意義。 講評課不同於新授課或復習課,沒有現成的文字材料作依據,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具體表現。這種創造性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教師通過對練習、作業、試卷的全面調查分析,加以整理來確定的,所以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做到全面和到位。 3、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解題方法或技巧。 在講評課上給學生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的指導,最好形成序列。如何分析,怎樣解答,選用什麼解題策略,都可以從哪些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今後解決這類問題該注意什麼等等,講解時要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找出學生答題出現失誤的關節點,透徹分析、解疑糾錯,防止類似錯誤的再次發生。 這就要求教師備課前多了解學生對做錯的題是怎樣思考的,多問幾個為什麼學生會在這道題(這類問題)上出錯?找出學生在理解概念、規律上存在的問題,在思維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這樣講評才會擊中要害。試卷講評不是訂正答案,學生要能從講評課中受到啟發,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便今後遇到同類問題可以用這些方法來解決。 4、選好講評方法,要結合教學實際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啟發性原則。教師通過講解對學生施加影響,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接受教師的影響不是被動的,這就需要在歷史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已發現問題,找准錯因,制定改正錯誤的舉措,堅決反對由教師一切包辦或強硬灌輸的做法。 同時,要注意選好講評的方法,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可以根據試卷、習題、作業的難易程度選擇;也可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選擇。意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5、要注重引導學生分析和把握命題意圖,以明確應達到的學習目標。 命題意圖主要是指考查學生掌握大綱和教材提供的知識信息和理論要求的程度。
4. 初中歷史示範課評議
為了提高整體教學水平,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各個地方各個學校紛紛開展了示範課,初中歷史示範課逐漸增加。下面是我整理初中歷史示範課評議的 範文 ,歡迎閱讀!
初中歷史示範課評議篇一
20____年11月19日---22日,我有幸到____參加了____省歷史優質課評選活動,對於這次外出學習的大好機會我非常珍惜。接到通知,我就根據優質課的講課內容,我自己把這些內容設計了一遍,看看自己與人家有多大差距,差距到底是什麼,我們自身的「武功」 到了何種境地,做到心中有數,在短短的四天時間里,我用心去領略了全省各地的教學理念、 教學 方法 和教學過程以及許多教師的教學藝術風采,放眼觀看了「不同風格」、「不同版本」的省級歷史教學優質課。教師們以創新的教學設計、高效的教學過程以及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受到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我們時常被他們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同時也為學生思維的火花所欣喜。他們的課堂教學,啟迪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藝術,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可以說我得到的是一種回味,一種 反思 ,更是一種提升。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共享一下:
先談收獲:
一、教學理念新
1.論從史來,歷史味更濃。我們的歷史課要上成歷史,要有歷史的特點。如,濟南二中,董藝老師設計的《匈奴興起與漢的合戰》,漢初出示了一段材料,學生得 出國 力弱,被迫和親,而漢武帝時又出示一段材料,得出結論國力強盛,具備武力解決匈奴關系的資本。這樣例子很多,真是口說無憑,有史為證。
2.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多鼓勵,又恰到好處,學生受鼓勵,其他學生受激發。鼓勵學生的方式也多樣。有的老師真的情不自禁給學生鼓掌。
3.挖掘 歷史 故事 ,凸顯歷史課堂的故事性、趣味性。
二、教學模式值得學習
整堂課用板塊結構,設計合理、科學。例如萊州西城中學吳麗紅老師,《漢通西域與絲綢之路》四個板塊,第一漫漫絲綢路。第二錚錚英雄行。第三悠悠駝鈴聲。第四綿綿古道情。聊城莘縣一中張玉瑩老師的《血肉築長城》第一民族怒吼,第二東方欲曉,第三凱旋之歌,第四以史為鑒。
三、教學設計更加科學,注重實效。
教法的好與差我認為是不是能更好的指導學法,我們的教法最後都要落腳在學生學法上,很多老師都多次利用標注、表格、色彩對比、古詩引進,用實物讓學生感受歷史,例如棗庄十五中張行雷老師《昌盛的秦漢 文化 》,抱著一捆竹簡,說明紙的發明優越性。
四、課件製作實效、科學。
利用課件就是課堂重要的輔助手段,背景用與歷史有關的圖案。很多老師都能用學生喜歡的動畫,不僅僅局限圖片,還有影視資料,我們真應該好好學習課件的製作水平,與時俱進。不能光下網站上面的。
五、地方史能與歷史教學有機結合,貼近生活,親切自然。
棗庄祈雷老師講《血肉築長城》,說到自己的故鄉發生鐵道游擊隊,煙台是地雷戰的故鄉,很多能與當地歷史結合。
六、最後 總結 ,知識框架科學、准確、凸顯課堂知識。
我認為最值得學習的一點就是,各個知識之間關系交代很好,不單純是知識的羅列。
七、注重過渡語的設計。
整節課揮然一體,知識絲絲相扣,聽起來就是享受,這就是人家過渡語設計科學,整節課自然和諧、水到渠成。
八、對知識延伸很到位,能用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聊城莘縣一中張玉瑩老師的《血肉築長城》,最後,航空母艦,亮劍東海的其他新式武器,歌唱《國歌》表明我們珍愛和平,反對戰爭,有闡述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九、注重歷史人物的分析。
圖文話人物,人物贊美之歌,我心目中的人物,注意挖掘歷史的內涵。
十、老師的基本功值得學習。
因為教師使用的學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學生,大部分老師的基本功非常扎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很強,理論水平高。在每節優質課中,我們都能感受到授課教師的高素質和課堂應變能力和設計的周密細致。就拿「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來說吧,例如萊州西城中學吳麗紅老師,播放《昭君出塞》的片首曲導入《匈奴興起與漢的合戰》一課,讓我們走進昭君,走進漢朝和匈奴。這樣的導入讓人感到親切自然順理成章。教師的課堂語言精練,富有感染力,語氣親切自然,教師情緒飽滿、熱情,為學生創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思維開闊活躍,積極性和參與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
再談建議
一、問題的設計層次不明。
有的老師什麼問題都討論,不分層次,應該兩個人討論的別小組都討論,看問題的設計。
二、課堂評價缺乏適度性和多樣性。
有的學生回答對了,拔高太大,說錯了,一棍子打死。
三、還出現知識性錯誤。
有的老師把「鳴鏑」寫出「鳴笛」,地動儀是地震發生後預測地震發生方向的,以便能及時救援,不是預測地震發生的,改進造紙術,不是發明造紙術。
四、還有低效課堂。
《昌盛的秦漢文化》中,講完後,我看了一個學生的筆記,張衡、華佗、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麻沸散、五禽戲、蔡侯紙,竟然寫錯了六個字。
參加本次省優質課觀摩會,可謂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但限於時間和篇幅不能一一道來,還有許多「欲說還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成功之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藉助「它山之石」達到攻己之玉的目的,如此也算不枉此行了,最後感謝領導給的這次機會,「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尺刀」我們提升自己,需藉助外力,更要在於自己。
初中歷史示範課評議篇二
第一, 感觸最大的是參賽教師對課程資源的整合利用和精心的教學設計。
說來慚愧,長期以來基本上是就教材論教材,在課程資源的整合利用上有很大差距。通過聽課學習發現參賽老師們從容地跳出教材,從歷史到現實站在不同的角度尋找與課本與學生實際相聯系的各種資源資料,精心設計各種情境使歷史課變得如此豐富多彩,生機盎然。
例如:來自泰安新泰的冉蕾老師在導入新課時,既巧妙的利用了棗庄的歷史,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而且介紹展示了自己家鄉的美麗風光歡迎大家去做客,給人留下很深印象。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利用五幅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老照片把我們帶回到歷史中,以課本為主線層層鋪展開來,有歷史,有現實,還有對未來的展望,給我很大啟發。
象這樣的精心設計還體現在很多課中。再比如濟南明湖中學的李穎老師的《美國經濟的發展》更是讓人贊嘆和佩服。通過猜 謎語 引出比爾·蓋茨,再以蓋茨童年、青年和中年的經歷作為線索串連起整個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三個階段代表了美國經濟發展三個不同時期。每個階段以蓋茨經歷的不同錄音作為過渡,同時配以大量的美國經濟發展的相關數據圖表,在小組合作交流基礎上對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特點及原因做了深入淺出的剖析和梳理。教師善於引導,從容不迫地對課堂進行駕馭和調控,在完成課本知識基礎上讓學生以經濟學家的身份結合2008金融危機敘寫美國經濟發展趨勢,做到分析規律,然後學以致用。這節課對教材的處理是我完全沒想到的。整節課下來環節清晰,思路明確,贏得全體聽課教師的熱烈掌聲,真的很棒。
其實所聽的每節課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亮點,每節課都讓我有所思有所悟。濱州的崔曉雪老師用自己老師的 日記 的形式串起《改革開放》一課的內容,由老師小時候的經歷,成年以後和現在的不同生活,展示出「」、十一屆三中全會和今天的不同遭遇獨具匠心。
教學設計的精心還體現在導入上,所聽的每節課沒有一個導入是重復的,每節課的導入都很新穎實用,尤其是善於抓住身邊的資源,很多老師在導入中都會巧妙的利用棗庄的歷史或者今天的發展貼近學生生活給人感覺很親切。東營郭紅蓮老師以三十年前棗庄舊城和今天新城區對比引出改革開放。在課堂設計中她把改革和開放設計成兩個篇章,第一篇章:改革的足跡,分成農村和城市。農村中又劃分為三幕:一貧困,二變革,三豐收。在城市篇中設計一個診斷歷史的環節,讓學生找必須改革的原因加深理解。第二篇章為開放的浪潮。通過視頻和學生討論明確開放的格局和特點。猶如一部大型歷史劇一幕幕呈現在大家面前,使整個課堂始終貫穿在濃濃的歷史氛圍中。
第二, 參賽教師的個人素質。這是我很佩服和最希望達到的。 首先表現在語言上。語言簡練是對每個老師的基本要求,但要達到簡練又優美,同時還要充滿激情文采飛揚就是個人素質了。很佩服他們對語言的錘煉和把握,大段優美的充滿詩意的語言帶給我很大沖擊,也是我下步課堂教學中努力追求的目標。其次表現在課件上,每位老師都進行了精心設計,利用數據圖片圖表視頻等等來輔助課堂教學。課件製作精良水平很高。希望都可以共享,讓我們都可以有學習的機會。再次,表現在對整個課堂的調控把握上,靈活應變駕馭課堂能力高。最後,整合課程資源上巧妙把自己的親身經歷體現在課堂中,例如煙台一位老師把自己錄的戚繼光故居視頻用在課堂上增色不少,還有一位老師把自己去北京旅遊時在軍機處照的照片也引入課件中。
第三, 課程理念上。
學生主體地位的到很好的展現,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師生角色定位準確。在短短40分鍾課堂上,學生有自主學習時間,有自主合作探究機會,師生積極互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老師積極評價表揚鼓勵,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第四, 學科特點突出。
參賽老師很注重史料的補充,論從史出。課本上結論性的東西居多,這就要求盡量讓學生明白這個結論是怎樣得出的,因此精心選擇史料顯得很重要。同時都很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系。這基本上體現在每節課上。
最後,通過學習我深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下一步要多讀書多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與素質,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更上一層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外面的世界的確很精彩。
初中歷史示範課評議篇三
我校舉行歷史示範課活動,這次是學習的大好機會我非常珍惜。經過短短兩天緊張的聽課學習,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下面具體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1.每一位老師的課都「各具特色、亮點紛呈」。 無論是在知識結構、授課方式上都體現了新課程提倡的素質 教育 觀念,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在各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顯示出各位老師的基本功非常扎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很強,理論水平高,教學設計周密細致,教師從問題的設置到問題的引導,都非常到位。教態大方沉穩,給在場的每位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教師角色定位準確。整堂課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夥伴、朋友引領孩子們走進課堂進行學習,始終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教師教態親切,表情豐富,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在課堂上能夠靈活應變,左右逢源。
3、教師的課堂語言精練,富有感染力。教師親切自然的語氣,飽滿的熱情,為學生創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思維開闊活躍,積極性和參與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
通過這次聽課,我感覺到優秀教師的風采就是不同凡響。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交流中,言談舉止、無不流露出大師風范,回味他們課堂上的精彩之處,的確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學習、反思。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以他們為榜樣,吸取其中的精華,不斷的學習,反思和完善自身的教學,打造出自己的教學特色,爭取在教學上更上一層樓。
初中歷史示範課評議相關 文章 :
★ 初中歷史示範課評議
★ 初中歷史課評議
★ 初中歷史公開課的評語
★ 歷史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3篇
★ 初中歷史聽課後反思
★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反思
★ 初中歷史課堂反思
★ 初中歷史課教學工作總結(2)
★ 初中歷史課教學工作總結
★ 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5. 歷史課程的評課從哪些角度評最合理
節課的評價標准
一、教學目的(體現目標意識)
1、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符合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
2、重消態早點和難點的提出與處理得當,抓住了關鍵,能以簡駕繁,所教知識准確
3、教學目標達成意識強,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3、教學目標達成意識強,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二、教學程序(體現主體意識)
1、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結構嚴謹,教學密度合理
2、面向全體,體現差拿雀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3、傳授知識的量和訓練能力的度適中,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4、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主動發展
5體現知識形成過程,結論由學生自悟與發現
三、教學方法閉模(體現訓練意識)
1、精講精練,體現思維訓練為重點,落實「雙基」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符合教材,學生和教師實際
3、教學信息多項交流,反饋及時,矯正奏效
4從實際出發,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四、情感教育(體現情感意識)
1、教學民主,師生平等,課堂氣氛融洽和諧,培養創造新能
力
重學生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養
五、教學基本功(體現技能意識)
1、用普通話教學,語言規范簡潔,生動形象
2、教態親切、自然、端莊、大方
3、板書工整、美觀、言簡意賅,層次清楚
4、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5、變和調控課堂能力強
六、教學效果(體現效率意識)
1、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好
2、學生會學,學習生動,課堂氣氛活躍
3、信息量適度,學生負擔合理,短時高效
七、教學特色(體現特色意識)
1、教學有個性特點
2、教師形成教學風格
6. 歷史課評課優缺點及建議
歷史課評課優缺點及建議如下:
一、優點:
1、利用思考題引課,讓學生較快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是為新課教學奠定了基礎。
2、能利用多媒體及簡單教具(如賀卡)化抽象教學為直觀教學,突破了教學的一些難點。
3、教學基本功較扎實,教學思路較清晰,邏輯思維較強,能利用例探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課堂氣氛較活躍(師生互動較頻繁)教學效果較好。
缺點:注意稍微放慢課堂教學節奏,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另注意克服語言的重復。
建議:一道例題認真規范書寫,其它例題可直接點拔思路以增加課堂容量。
三、優點:
1、能大膽嘗試網路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身體驗,分享成果,學會搜集資料,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2、能通過設置問題情景,引發學生思考、討論,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缺點:由於學生信息技術技能不殲埋虛熟練及設備故障緣故,導致本節課總體感覺課堂節奏把握不是很好。
建議:建議課前進行設備檢查及提醒學生學會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學習,另應留充分時間讓學生查找資料。
7. 初中歷史課的評議
歷史課要唯有求真 , 歷史課要追求歷史教學價值 , 歷史課要培養初中學生的歷史意識。下面是我整理初中歷史課評議的 範文 ,歡迎閱讀!
初中歷史課評議篇一
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本學期,本人任教初一級和初三年級7個班的歷史課,作為年輕教師,能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衡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 經驗 ,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准」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 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現實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 學習態度 ,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作為教初中歷史課的老師,明白自己對教材的生疏,故在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為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通過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一、 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 教學 方法 ,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 總結 ,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准確化,條理化,准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現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語文課,就連以前極討厭語文的學生都樂於上課了。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六、狠抓學風。我所教的6個班,學生比較喜愛該科,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後也能認真完成作業。但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因為怕老師責備,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敢問老師,作業也因為怕分數低而找別人的來抄,這樣就嚴重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的行為。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開展了學習競賽活動,在學生中興起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雖然大部分同學對該課很感興趣,學習勁頭也濃,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後進生基礎太差,考試成績都很差,有些同學是經常不及格,我找來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跟他們講學習語文的重要性,跟他們講一些有趣的語文 故事 ,提高他們的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評以後再加以鼓勵,並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幫助他們;一些學生基礎太差,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或過分自卑,考試怯場等,我就幫助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 學習方法 ,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並且要在平時多讀多練,多問幾個為什麼。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時地表揚他們。經過一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成了勤學苦練的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
初中歷史課評議篇二
20____年4月27——28日,我校舉行歷史觀摩課活動,這次是學習的大好機會我非常珍惜。經過短短兩天緊張的聽課學習,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下面具體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1.每一位老師的課都「各具特色、亮點紛呈」。 無論是在知識結構、授課方式上都體現了新課程提倡的素質教育觀念,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在各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顯示出各位老師的基本功非常扎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很強,理論水平高,教學設計周密細致,教師從問題的設置到問題的引導,都非常到位。教態大方沉穩,給在場的每位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教師角色定位準確。整堂課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夥伴、朋友引領孩子們走進課堂進行學習,始終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教師教態親切,表情豐富,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在課堂上能夠靈活應變,左右逢源。
3、教師的課堂語言精練,富有感染力。教師親切自然的語氣,飽滿的熱情,為學生創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思維開闊活躍,積極性和參與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
通過這次聽課,我感覺到優秀教師的風采就是不同凡響。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交流中,言談舉止、無不流露出大師風范,回味他們課堂上的精彩之處,的確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學習、 反思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以他們為榜樣,吸取其中的精華,不斷的學習,反思和完善自身的教學,打造出自己的教學特色,爭取在教學上更上一層樓。
初中歷史課評議篇三
本學期,本人任教九年級1、2班,七年級1、2班共四個班的歷史課。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作為一名老教師,能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組織和參加教研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保持經常聽本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每節課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講台上,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遵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准」施教,讓學生掌握好歷史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循循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通過一學期努力,能制定好復習計劃,並能認真備好復習課。基本能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學差生。但由於本學期授課時間較長,復習內容較短,復習比較倉促,同時發覺很大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我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努力就會有效果的。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作出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認真製作各種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二、強化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准確化,情感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還要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要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取長補短。並且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以便改進自己的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做到少而精,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制約著教師的教學模式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面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本學期,期末考試學生的三率情況良好。
存在的不足包括:
1,本人存在惰性,平時對學生的要求不嚴;
2,輔導不夠,應多深入課堂,給學生以指導和輔導。
這些都有待改進 。
初中歷史課的評議相關 文章 :
★ 初中歷史課評議
★ 初中歷史示範課評議
★ 初中歷史公開課的評語
★ 歷史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3篇
★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反思
★ 初中歷史課堂反思
★ 初中歷史聽課後反思
★ 初中歷史課教學工作總結
★ 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 初中歷史課教學工作總結(2)
8. 歷史公開課評語優缺點
1、教學目標制定的明確、具體、恰當。
2、教材處理比較科學,內容正確、重視知識的形成、鞏固、深化和應用。教學編排合理,符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老師在教學設計上沒有照本宣科,把課本上的答案搬下來讓學生答,而是精心設計了幾個有深度的問題。
3、教學過程設計合理,層次清楚。
4、絕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飽滿,注意力集中,在老師讓學生討論
問題時,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並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並且能大膽質疑。
5、時間控制合理。
6、能對知識及時進行梳理,把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特別是最後對本節課的小結,既梳理了本課知識,又為前後知識的聯系做了鋪墊。
9. 對歷史老師講課的簡短評價
對歷史老師講課的簡短評價內容如下:
1、歷史老師課堂上的整體教學效果好,教師的基本專業技能過硬,因此,課上所達到的效果是很好的,指導具有針對性,使同學更容易獲得提高。課上教師很注意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尤其是互動的效果非常好,語言也很生動、形象。得到同學們的喜愛,教師並未忽視同學們的自己動手的鍛煉、課堂效率極高。
4、歷史老師通過對歷史文章的獨到深入的講解,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知識系統深入,並能結合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深刻。教學內容重點突出,教學目的十分明確,教師所具備的知識達到了較深的程度,廣博的學識使學生學習到了更多。主題立意新穎別致,激起同學們的興趣,教師很注重互動,師生交流頻繁。
10. 如何評歷史課
如何評價歷史課
歷史課是生動而有趣的,
許多時候,
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不在於書本知識的
講授,而是老師對課外知識的拓展。但是,一堂課的評價,並不僅僅是看老
師講了多少,
學生課堂氛圍如何,
更有其他各個方面。
那麼如何評價一堂歷
史課呢?筆者以為,主要應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教學目的
歷史課堂教學必須思路清晰,
目的明確,
一是看知識教育,
二是看思想教育,
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不可偏廢。同時.還要注意能力的培養。例如,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本為「通過掌握張騫、
班超出使
西域、
中央政府對西域實行管轄及絲綢之路,
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掌握我國
古代歷史上中原地區與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和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
歷史過程奠定基礎」。
但有的教師僅僅簡單的定義為:
「使學生了解『張騫
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的形成』」,
這樣一來,
教學的目的就僅是使學生了解
到「過程」、「結果」,而忽視了鍛煉學生透過歷史現象發現事件的本質,
推導其歷史影響的能力。
從而把教學目的簡單的變成了教學內容索引,
從而
丟棄了思想教育目的,
也沒考慮到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一堂課的教學目的要
能體現教材的中心思想,對學生來說又要深淺適度。
二、教學內容
首先,
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要講求科學性,
這就要要求教師所講的史實必須
真實可靠,
遣詞用字必須准確無誤。
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對歷史事實作出
科學的分析,
得出科學的結論。
歷史教學內容的思想性要求在傳授科學知識
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
觀。
教師在教學中易出現的錯誤有,
在評述歷史人物方面不承認矛盾,
也不
承認發展變化,好便絕對的好,壞便絕對的壞。例如.講三國鼎立,對曹操
的歷史地位一刀切,
或者象三國演義中成為絕對的反面人物,
或者象現在某
些流行的翻案文一樣,
被塑造成一位行為楷模。
這就違背了歷史,
違反了教
學內容的科學性。同理,在評議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思想性方面,還需注意
概念正確把握,
否則往往一字之差,
也容易對學生產生誤導。
比如講「華夏
之祖」炎黃二帝,
如果說成是「中華之祖」,
那就是混淆了華夏族與漢族及
中華民族的歷史承繼關系。
其次,
歷史學科是以一門以具體史實為基礎的學科。
對史實的具體化是歷史
教學的特點,
所以在教學中應以此為出發點。
但由於教科書囿於篇幅,
所以
課文中的史實往往是經過極度提煉的,
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濃
縮的教材展開,
使之具體化,
才能在學生的思維中形成生動的歷史表象,
為
進一步形成歷史概念打下基礎。
而這一過程則處處體現著教師處理教材的藝
術,
也是評價一堂課好壞的重要指標。
例如,
「甲午中日戰爭」一課的教學
重點之一是《馬關條約》的簽訂。教科書對簽約過程講述簡單。教師可對此
進行特別加工,
補充當時條約簽訂時的一些相關史實,
如李鴻章在日本被極
右勢力刺殺後的丑態,
慈禧知道條約簽定後馬上忙於准備自己生日的無恥表
現等等,使教學內容具體化,同時同時也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及對賣國賊、
侵略者的仇恨,實現思想教育目標。
第三,
還要主要看教師講課過程中對教材之間的縱橫聯系的把握。
教學大綱
歷史老照片不能說的秘密
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和教科書的系統性只是學生獲得系統知識的基礎,
學生是否真正能夠學到系
統的知識,
還取決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具體幫助學生實現書本知識向學
生頭腦中的知識的轉化。
教師在備課時就必須注意一節課在整個歷史知識體
系中的地位,
並且在課堂教學中反映出來,
要在學生頭腦中不斷形成歷史知
識的框架結構,
使學生學會把孤立的知識聯系起來,
從而深化教學,
使學生
真正掌握知識。
例如,
講法國大革命時,
可先引導學生回憶英國資產階級革
命和美國獨立戰爭,比較其形式和意義,從而形成系統知識。
三、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也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方面。
教學方法多種多樣,
但是具體操作
時,
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評價。
首先是看這種教學方法是否是最適合本課教學
內容需求,
其次是看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能力的鍛煉情況。
合適的教學方
法,能調動學生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分
析問題,積極思考,做出結論。從而由被動的學習接受者變成學習的主人。
當然,
最後還有一點,
就是教學效果也是檢驗教學方法運用情況的重要方面。
綜上所述,以上三點,就是筆者對如何評價一堂歷史課的個人見解
相關參考:http://wenku..com/view/e96253c68bd63186bcebbc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