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讓學生喜歡中學歷史課

如何讓學生喜歡中學歷史課

發布時間:2023-04-07 04:15:19

A. 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

歷史是小學科,很多同學不夠重視,但中考還是佔有一定分值的.如果教師總是枯燥無味地講,學生學起來就會索然無味。

通過教學實踐,個人認為要讓學生喜歡自己上的歷史課,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上課要講的重難點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這樣,可以讓學生覺得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同時教師也要有親和力,這是每一個歷史教師必須要做到的.

二,上課講題不要就課論課,要多一些聯系,歷史本來就是可以談古論今的。

只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就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課堂自然變得生氣勃勃,學生在課堂上自然會興致盎然.

三,上課要幽默。

教師平時可以看看笑話,積累一些幽默素材,那麼根據平時上課的一些突發事件,用一些幽默語句或者笑話及時處理問題,可以減少學生上課開小差的幾率,同時可以讓課堂變得更有活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進而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四、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也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

因為有了多樣的選擇,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狀態從「封閉式」學習環境下的消極等待轉為主動進取。

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可以通過開放性的設問、互動 *** 流等措施,幫助學生擴大自身的知識來源,提高學生的合作水平及每個學習個體的自我適應能力,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環境中綻放自己的精彩。

五、教師要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及時評價激勵。

適時合理的評價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競爭性、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發言積極的、學有進步的、及時完成作業的、解題思維獨特的同學給予表揚。

每一個老師必須明白:通過賞識教育可以克服學生自卑和怯懦,增強其自信心;通過賞識教育可以挖掘潛力,人盡其才。

總之,讓所有的學生都喜歡上歷史課並非易事,但我會繼續努力爭取不讓每一個學生在歷史課上掉隊.

B. 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黃鵬(貴港市港南區橋圩五中 廣西 貴港 537100)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烙印在現代中學生心中的讀書之道,直接導致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根本不感興趣。難怪歷史科教師發出了「歷史課沒法上了」的哀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學好功課的重要前提。因此,學習興趣的培養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這門課程的興趣呢?根據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應以身作則,以德服人
擁有一個引以為豪、特別是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幽默詼諧、善於教學的老師,是學生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每個老師應以此為目標,努力做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只有這樣,學生才願意與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相互配合,共同進步。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以善教的藝術去折服學生,而且要以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教師在學生面前,樹立什麼樣的形象至關重要。小到穿著打扮,大到言談舉止,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與他們喜愛的老師和睦相處,可以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培養與學生的情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
2.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必須以才感人
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把歷史的魅力巧妙地表達出來讓學生也漸漸融入,因此教師還必須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比較淵博的知識。教學內容是否生動有趣,也是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選擇一些典型生動的材料進行補充,使整個歷史教學內容血肉豐富,使描述的歷史人物栩栩如生,使敘述的歷史事件讓學生如臨其境。這就要求教師要熟悉教材,教學要目的明確,重點突出,要講求教學的方法藝術,啟發得當,形式新穎。同時教師在工作、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平時看書、讀報、上網、看電視,總之要利用一切機會,多多收集歷史資料,精選一些典型材料,講課中適時拋出,既增加生動性,激發學生情緒,又頗顯學術氣,使學生由奇生敬,由敬生愛,由愛而主動學習。
3.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必須做到可親、可敬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他始終處在教學活動的中心位置。只有教師可親可敬,才能強有力地吸引學生,積極有效地影響學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要可親,努力創建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上課要對學生充滿激情,要精神飽滿,面帶微笑,親切自然,努力創建和諧、寬松、平等、民主的課堂環境和學習氛圍,給學生施展才華的平台。這樣學生會覺得老師有親和力,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切不可冷冰冰,板起面孔,否則會得不償失。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總會出現回答不全面或回答不對甚至是答不上的現象,這都是很正常的。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無論對錯,教師應該積極引導,讓學生體會到一種收獲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其次,教師要可敬。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師德修養,能嚴於律己,虛心好學,敬業愛生,盡職盡責。同時,老師言談舉止要文明高雅,處處為人師表。教師尊重學生,學生才會尊敬老師。
4.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要寓教於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課堂上學生喜歡的事情會讓他們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為學生創設快樂的學習環境,寓教於樂,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教師用豐富的知識,幽默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歷史課堂。在教學中,盡量營造快樂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愉快地進入最佳的學習和思維狀態。通過唱歌、講故事、演小品等多種文藝形式來結合教材知識進行情感的滲透,使之達到寓教於樂。
5.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必須讓學生對學習有成功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有賴於成功。學習上,當學生克服了重重困難,突破了一道道難題,獲取了某種知識,心理就有一種成功的喜悅,越學越有興趣。否則,如果學生上課聽不懂,提問不會答,作業滿篇錯,學習完全在失敗中渡過,那麼,他對學習就會失去興趣。因此,課堂教學教師要努力讓學生嘗到學習成功的甜頭。
首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正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學習。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無法突破時,老師要循循誘導,幫助學生排除攔路虎,使他們從「山重水復」的無路之地走向「柳暗花明」的成功境界。這樣,學生就會消除畏懼心理,產生成功感,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其次,老師在教學中堅持多表揚原則,在課堂教學中,學習學得好,問題回答正確,老師固然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當學生對某一知識學習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或者不很准確時,老師除了給以補充完善外,還要給學生適當的肯定和鼓勵。甚至有時學生對某一知識的理解完全錯誤,但只要他學習努力,老師也要對這種精神加以肯定。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成功感,培養學習興趣。
總之,歷史科教學要講究手段多樣化,教學中,老師要針對學生好說、好動、好參與的特點,做到講解與討論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本與社會相結合等,不斷變換教學方式,使學生從一種興奮狀態進入另一種興奮狀態,對教學充滿新鮮感,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以最大的熱情,濃厚的求知慾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C. 如何激發初中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興趣

一、教師要有很好的專業素養,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重要因素
興趣不足是和個人的認識和情感密切聯系著的。如果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沒有認識,也就不會產生情感,因而也就襪仿不會對它發生興趣。相反,認識越深刻,情感越豐富,興趣也就越深厚。而初中歷史特點之一就是強化主題性淡化體系性,學生學習歷史僅僅是拘泥於書本這樣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教師的教學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學生是不會對這一學科有足夠的認識,學習興趣就無從談及。
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學生,給他們充足的空間自主學習。書本知識他們通過預習、自學就會消化大部分,而上課這些知識就不用再次強調了,我們可以擴展與深化歷史教學。這里的擴展與深化指的是對歷史知識的橫向擴展與縱向深化。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具備淵博的知識素養,比如說在講授關於岳飛的歷史知識時,根據這個人物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我專門用了將近兩課時來講解這一歷史人物。由於學生在大量的影視作品及武俠小說當中對這個人物有所認識,在他身上有很多見聞和疑問,所以讓學生們在課下廣泛的搜集資料,在課上我在對這些內容分類,哪些是歷史真實的面貌,哪些是後人杜撰的,最後閉缺給這一歷史人物一個客觀准確地評價。這時候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就會發揮作用,讓學生在擴展知識面的基礎上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式與方法,不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而且獲得了更多的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教師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或言語幽默,或激情四溢,感染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幽默風趣的課堂往往充滿了笑容,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最能吸引和提高學生的興趣。但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認為幽默風趣是由個人的性格決定或者是一種語言藝術,與知識豐富無太大關系,是因人而異的。幽默風趣固然與個人有關,但我認為淵博的知識是幽默風趣的基礎,只有當你博覽群書你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相關的趣聞,然後採用適當的語言加以組織達到意外的效果。
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如果充滿激情,那肯定會感染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是怎樣做到有激情呢?首先要具備歷史正義感,即對於歷史的是非曲直必須要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對歷史上的丑惡現象應給與無情的抨擊,對正義的行為則大加贊揚,這對於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非常重要。其次要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在講台上老師就是一個演員,把自己置身於歷史中,如在分析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原因時,老師盡可能把慈禧對大臣的說話時的丑惡神態充分表現出來。教師應注意語言上的抑揚頓挫。語言上抑揚頓挫直接將老師的情感表現出來,如講到近代歷史上清政府簽訂的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時候,表現出對清政府的憤怒,對國家不幸的惋惜;講到五四運動時用激昂的語言表達對青年愛國行為的崇敬。第四、舉止得體是激情在姿體語言上的表現,課堂上除了慷慨激昂的語言外,姿體語言也非常重要,講述歷史人物模仿他們動作,當講到精彩處可以揮動雙手或者緊攥拳頭等。實踐表明一個充滿激情的老師最能感染學生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從而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歷史教學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它能通過圖片、動畫效果、影音資料等再現已經發生過的事件,這能夠極大地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初中學生仍然處於感性思維狀態,多媒體對於初中歷史教學尤為重要,多媒體教學軟體中豐富多彩的視頻圖像,優美動聽的聲音,色彩鮮艷的圖片,歷史影片的剪輯都是能吸引學生看、聽、動手和動腦的興奮點,對這些因素加以綜合運用,加上教師的及時講解,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那麼如何充分發揮出多媒體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首先,選好課文,在中國近代史中五四運動、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由於涉及的知識較轎好辯為廣泛,教師很難把握,多媒體的優勢較為突出。例如講述紅軍長征時,通過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可以將長征路線生動形象展現出來,同時也可以通過圖片和影視剪輯展示紅軍長征中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故事,這些通過學生自己觀察並歸納長征精神,遠比老師直接講解的效果好。其次,精心准備課件,課件的對老師的技能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如影片的剪輯,簡單的製作動畫,一個精美的課件往往最能吸引學生的眼球;課件的選材也非常重要,一個內容精彩的課件往往最能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講到紅軍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這些長征故事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最能展現長征精神的畫面和影片。第三,老師一定要及時講解,以前很多歷史老師反對多媒體課的原因之一就是多媒體熱熱鬧鬧,學生只關注那些圖片和影視忽略了知識。多媒體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老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永遠都無法取代的,因此在多媒體課中,老師必須注意好引導和講解,通過這些圖片、動畫、影視達到更好的效果。
四、巧妙設置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問題教學是當今課堂教學普遍採用的方法。關鍵是如何從問中引趣,問題要環環緊扣,由淺入深。問題設計既不能有過去的滿堂灌到滿堂問,學生嫌煩,又不能設計得過難使學生產生畏懼感,這不僅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而且還可能會厭惡學習歷史。所以,問題的設計要有科學性。首先要有「問」的價值,書本上已經有的,一看就會的,最好不要作為問題去設計;太難的問題,又必須解決的,可以把問題分散開,變成幾個小問題來解決,或者老師給出背景材料加以引導,創設情境。

D. 怎樣提高中學生學習歷史課的積極性

從學生前兩年和後三年的不同表現來看,我想造成這種不同的最大原因是學生是否對歷史有學習興趣。因為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強大內在動力。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學生對歷史有學習興趣呢?
一、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使自己成為一位知識廣博的人。
教師除了擁有牢固的專業知識外,還應該廣泛吸收各種知識營養。因為歷史本身包含著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如果我們只知道書本上的那幾句話而不知變通和補充,學生當然會感到枯燥無味了。反之,如果我們腦子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和信息,需要時,就能信手拈來,充分吸引充滿好奇心的學生,讓他們活躍起來,樂在學中,學在樂中。這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有激情了,就有學習歷史的興趣了。
可見,教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教師要做到上課激發學生熱情,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餘,必須加強自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作為歷史教師,更應該懂得與時俱進,做時代的弄潮好手。很難想像,一個知識淺薄,不思進取的教師會得到學生的歡迎,當然就更談不上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了。
二、優美的課堂語言
在歷史課堂教學這個教學大「舞台」上,歷史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與學生(演員)共演一台戲。教師的功夫在於教師的教學藝術,為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創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沐浴在情感藝術的享受之中,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學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
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繫到教學的實際效果。正如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珂所說的:「同樣的教學 方法,因為語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師必須追求教學語言的藝術美。要讓學生喜歡你的課,你一進教室,學生就興奮,就會覺得聽你的課是一種藝術享受,這確實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而這種高超的教學藝術則來自教師淵博的知識和對專業課的精深理解和熟練把握,來自教師的稟賦和氣質。
三、採取科學的教學手段
在歷史教學中我們可以更廣泛的利用電教媒體提供的信息,創設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把遠的拉近,把抽象的變成具體,把虛的變實,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其認知興趣和求知慾望,這時學生會精神振奮,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情境中,從而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比如:在講《解放戰爭的勝利》一課時,由於時代距離我們較遙遠,學生很難體會到當時解放軍的精神。那麼我們可以通過播放《平津戰役》《淮海戰役》《遼沈戰役》等片段既能讓學生體味到解放軍不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多鼓勵學生,給學生以成就感
心理研究表明:高中生自尊心特強,但他們心理上還不成熟,學習中可能因一時的困難或挫折 而失去信心,連續的失敗可能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難度的把握。除了規定總的教學目標以外,還應根據學生的個性規定不同的近期目標,當這個目標達到後,則馬上再提出一個新的、已提高了的近期目標。當然,這些目標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來的,只要學生認真努力就可以達到。這樣就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追求之中,能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對自己學習充滿信心,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還可以用語言來鼓勵學生,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對所有的屬於自主回答的答案,均應給予鼓勵性和肯定性評價,內容合理的要肯定其內容,如「你說的很好」,「這一點非常對」;內容有出入的,也就是要充分肯定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閃光點」,如「雖然在某方面還有點問題,但你能說到這些,說明你認真思考了」,這樣會使學生有一種「成功感」。對存在的問題以委婉的方式給學生指出來,使明確今後應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問題。學生既增強了信心,又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五、注重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提高學習的興趣。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我幾年來的教學中感受最深的,因為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並分外重視,肯下大力氣,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 「愛屋及烏」吧!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於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願學這位老師的課。 這種現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以上是我幾年教學工作中的一點經驗,僅供大家參考,如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E. 如何讓學生愛上初中歷史課

初中歷史教學是讓學生正確認識歷史,並積極吸取歷史經驗教學。歷史學科與其餘的課程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對於初中生來說,學好歷史最大的動機就在於興趣,對於沒有興趣的學生而言,要想提升他們的歷史知識水平很難。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歷史的獨特文化氛圍,以達到歷史教育的目的。
一、現階段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分析
1.外部因素歪曲歷史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都受到了現代科技的影響,手機、電腦等現代化產品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現代媒體的快速傳播,學生在接收各方傳來的信息。雖然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獲取了一些歷史信息,但是對歷史的認識仍然不夠全面。有些影視作品為了增加收視率,對其中涉及的歷史知識肆意篡改,導致學生長期處在歪曲歷史信息的渲染下,難以正確、全面地認識我國的歷史,造成心理上的錯誤認識。這是我國現代歷史教學當中十分不好的現象。
2.學生學習歷史方法不恰當,死記硬背較普遍
經過長期的調查和分析,我國大多數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不是因為對其有興趣,而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應付考試。學生對歷史的學習,不是沒有興趣,而是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總是那麼枯燥無味,教師應該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出現這樣的狀況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興趣,還會導致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和認識歷史,陷入厭學狀態。
二、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經過實踐調查發現,很多的優秀教師,在課堂上和生活上都能跟學生成為很好的朋友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狀態,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興趣。以孔子為例,他在教學的過程中,與他的學生就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正是這種理念的影響,朱熹的學生陳淳才能作出《北溪字義》。由此可見,教師對於學生的引導不僅僅體現在教學上。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才能充分發揮「教學」的意義。要想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作用,就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使得學生對教師教的內容產生興趣,教師才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信心。除此之外,教師在教授的過程當中,還要堅持師生平等的觀念,創建公平、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保障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能促進學生對於知識的不斷探索。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能讓教師成為影響學生一生的朋友。
2.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功底,還要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保持高尚的品質。初中歷史教師要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由衷地喜歡教師的引導,喜歡教師的教學風格。任何一個學校都有許多教師。其中,有些教學的成績較理想,有些教學水平一般。但是,最終對學生影響較大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都對學生較好,用心來教育學生。教師要多運用鼓勵性的話語來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學生只有感覺到教師在重視自己,才有學習的動力。
3.教學內容故事化
在我國的教育制度下,初中學生正好處於敏感的青春期,此時他們的興趣愛好已經形成,個性特點突出。教師要充分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著手,將歷史教學與歷史典故相結合,還可以穿插歷史名人的事跡,來增加歷史課文的可讀性,營造一個故事性的歷史課堂。在輕松的環境當中,不知不覺地獲取歷史知識信息。例如,在講初中歷史當中「上古人類文明」內容時,教師可以查詢一些上古時期的神話,或者運用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來引出史前時代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必然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歷史知識點的講解營造氛圍。
4.有效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界已經引進了較為先進的教學設備,校園也已經成為數字化的校園。在多媒體教學下,不僅帶來了高效率的課堂,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引進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生充分調動聽覺、視覺等感官,充分參與課堂。例如,教師可以提前准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影視作品、圖片、游戲等,在課堂上播放,或者帶領同學來做。例如,教師在講「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環節的內容時,可以搜集一些關於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紀錄片,或者較為真實的影視作品,如《狼牙山五壯士》等。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歷史教學時,教師要時刻注意,選取的材料不僅要緊扣主題,還要具有真實性,不然會給學生產生誤導。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是引導學生認識歷史、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工具。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可以從學生的興趣著手,穿插歷史故事,建立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達到初中歷史教學的真正目的。

F. 初三接班,如何讓學生迅速喜歡歷史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所以在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們提倡拉近歷史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創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感受、認識和探究歷史的氛圍,而不是讓學生消極被動地去熟悉歷史。
但同時課堂應當是學生思想上而不僅僅是形式上踴躍參與的課,應當是內容豐滿、充滿思辨的課,更應當是學生學有所獲,真正願意參與的課。
例如在新中國外交的學首喚唯習中,為了追求課堂的氣氛,有的老師在講授時在課堂上讓學生討論者培幾分鍾就讓他們來扮演周恩來和尼克松,學生倒是興高采烈,但其結果只能是草草收場。
但是曾經我聽過的一個老師的課,他在講「美國獨立戰爭」一節,講到美國軍隊多由民兵集鏈派成,他在投影儀上打出一尊執槍的民兵塑像,講述了塑像寓意,並順口背出鑿刻在像基上的碑銘「堅守陣地,在敵人開槍射擊前,不要先開槍。但是,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那麼,就讓戰爭從這里開始吧!」講到英軍投降時,他毫不造作地准確說出英軍統帥帶領幾位將軍、幾位校官,在何地向美國將軍交出佩劍。數字之精確只使聽者心服。這樣的歷史教學能夠實現精神的傳承,還可以做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課堂效果。課堂氣氛的活躍有時是形式上的有時則是思維上的。我想我們歷史教師應該打造出更多的學生思維活躍的課堂。
當然,上出學生喜歡的歷史課,歷史教師更要注意自身的提高和積累。只要我們明確目標,願意學習,經常反思,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具有自己的特色,學生會從內心喜歡歷史,感受歷史的。

G. 如何培養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對某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是學生學習成績優秀的關鍵所在。只有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和願望,他們的學習效率才會提高。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歷史教師,應該懂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動力,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本學科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歷史學科 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國偉大的儒學大師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對學習的重要。當一個學生對某些學習產生興趣時,他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興趣雖然有天賦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靠後天的培養。怎樣去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每一個歷史老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下面我們就探討我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做法。
一、讓學生明白歷史學科的重要性
一般中學生認為,歷史是「副科」,無關緊要,可學可不學。或者有些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強迫自己去學,這是錯誤的心理傾向,因此教師要在第一節課時向學生講清楚歷史課的重要性。比如老師可以採取一些名言警句吸引學生,讓他們重新認識歷史課,給予歷史學科以恰當的定位。有位老師在第一節課上這樣引導學生:德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我國也有「讀史可以知興替」的說法。魯迅先生也因此說:「治學先要治史,無論學文學的、學科學的,他應該看一部關於歷史的簡單而可靠的書,讀史可以知今,治史有助於研究現狀,歷史上都寫上中國的靈魂,指示將來的命運。」
因此,作為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歷史有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學好歷史對青少年的情感、智能、意志及個性品質的發展,對其人生觀、世界觀的確立,影響是極為深遠的。歷史學科本身也包含了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展的豐富內容,許多名人偉人也是很精通歷史的。如毛澤東就經常通讀《中國二十四史》,經常批閱《史記》。只要老師能講明歷史學科的重要性,學生自然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採用多種手段,加強歷史課堂的直觀性
直接興趣不會自然產生,它主要靠歷史知識的吸引力和教師講授知識的技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直觀內容,例如史料、圖畫、人物,還可以運用幻燈片、錄音、錄像等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當我們講到西歐殖民主義的罪惡時,可以引導學生看《非洲黑人被押上運奴船》這幅畫,用充滿深情的語言去描述黑人被擄掠後販往美洲的情景,黑人在途中因病餓而死的悲慘命運極大的感染了學生,從而由內心產生對黑奴的同情,由此激發他們學習這段歷史的興趣,促發了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再如講到「開國大典」時,可以利用封面的彩色油畫,講述開國大典的壯麗場面,使學生認識到締造共和國的艱難歷程。當然,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每位歷史教師所採用的的方法也會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只要是有利於教學,有利於幫助學生立體化、全方位的認識歷史學科,掌握歷史知識,老師們均可拿來為我所用。而我們現在所用的人教版教育歷史教材圖文並茂,插圖精確,形象鮮明,很好的體現了教材的直觀性,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教師要博採眾長,在課堂上補充相關知識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補充一些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歷史知識,可以給歷史課注入新鮮的血液,是學生產生興趣。如我們講到辛亥革命時,除了讓學生了解孫中山先生外,還可以參觀孫中山先生的故居,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等,以親身經歷讓學生體會革命的場景。課堂知識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才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興趣。
再如講到《辛丑條約》的賠款時,老師可以補充說,從1842年的《南京條約》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先後與外國簽訂不平等條約1000多個,賠款累計20億銀元,而這是清政府1901年全年收入的16倍。這段歷史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記憶,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愛國教育。當講到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我們還可以為學生描述鄭成功當年在台的情況:他日夜思念大陸,晚年重病纏身時還天天掙紮起床,扶杖登上點將台,拿著千里鏡,深情地�望祖國大陸的壯麗河山,傾注著濃烈的愛國情感。後來台灣人民在台中縣修建了一座鄭成功塑像,面向大海,遙望大陸,寄託著台灣人民對英雄的思慕和禮贊。
通過這些小插曲,不僅把鄭成功這個歷史英雄人物形象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加了學生對英雄的崇敬,也同時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銘記這段歷史故事。如果教師能夠在講述這段故事時適時的聯系社會現實,再給學生講講鄧小平同志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台灣的方針,將會更加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起到強大的感召作用。
四、錘煉語言,在課堂上吸引學生
馬卡連柯說過:「同樣的教育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師即使知識淵博,但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的話,在課堂上也是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古語說「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凡是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老師,只要經過刻苦磨練,博採眾長,終會出現豁然開朗的一天,到那時到講台上就能夠做到自己的教學語言形象生動、趣味橫生,從而達到教學上的理想效果。
興趣是推動人們自覺學習的動力,也是成就任何事業必備的心理條件,如著名史學家吳晗先生曾經深情的自述:他上中學階段就非常愛歷史課,因為他的歷史老師知識淵博,尤其是教學語言生動形象,給青少年的他以極大的感染,因而激發了他博覽群書的強烈願望,從而和歷史結下不解之緣。我們知道,歷史知識具有系統性,但每一個內容又分散於各章中。老師要在課堂上啟發學生思維,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一個善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歷史老師,近則能直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大面積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遠則影響某些學生未來的研究發展方向,甚而決定其今後的職業選擇和人生定位。

H. 初中歷史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馬藝(廣西崇左市寧明縣城鎮第一中學,廣西 崇左 532500)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7-205-01
摘要:在初中歷史課的教學當中,教師應在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各學科的進步,這也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大有益處。本文就學習歷史興趣方面的做法闡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歷史課;激發;學習;興趣
目前,有很多的學生厭學,沒有從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就是學習大多數
也是被迫的。這當中還有許多優等生。這種情況在農村中學的歷史尤為突出。學生厭學或被迫學習,並不是對歷史不感興趣,而是我們老師把「活」的歷史教「死」了。古人雲「不興其義,不能樂學」。在新課程改革中,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我做了以下幾點研究:
一、用生動通俗形象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講到商朝的「炮烙之刑」時,我說:「商紂王創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種酷刑,他先叫人將銅柱子放在熊熊燃燒的炭火上,等銅柱燒得通紅通紅時,就強迫『犯人』在銅柱上行走,『犯人』剛踏在銅柱上,只聽到『哧』的一聲,『犯人』的腳板立即冒起縷縷青煙,『犯人』搖晃兩下,站立不住,就『撲通』一聲掉到炭火中被活活地燒死了。」這樣,學生彷彿「親眼看到了」和「親耳聽到了」,產生一種猶如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了對商紂王殘暴統治的認識。
二、讓學生表演歷史劇,激發學生的興趣
如在講「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先讓五名學生扮演歷史劇中不同的角色,來表演「中共一大召開」的歷史片斷,再現歷史事件的過程,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又出示圖示說明:中國共六黨成立的條件和歷史意義。這樣從而使枯燥的概念變得直觀、形象、生動,便於理解。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
三、引入恰當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如講「吳越爭霸」時,結合「卧薪嘗膽」的故事,教育學生只要發憤圖強,吃苦耐勞,就一定能夠成功。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又如學習「商鞅變法」時讓學生講述「立木為信」的故事,使學生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教育了學生。第二單元學完後,組織學生舉行講故事比賽,學生不僅故事講得好,體會也寫得好,不僅得到了啟示,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更濃了。
四、積極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學習「破解彩陶之謎」這個內容。先由圖片引出話題,再結合相關的內容,使學生對彩陶有一定的了解,然後讓學生根據三幅彩陶的圖片,讓學生思考彩陶盆上人們手拉手的圖案,體現了人們什麼樣的生活情景?學生討論的很激烈,進行了大膽的想像,他們都爭先恐後的發表自己的見解,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短時間內便創造出了一個濃厚的學習氣氛,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使學生真正做了課堂的主人,享受到了歷史課堂的快樂。
五、採用歷史故事教學法激發學習興趣
在歷史課教學中,要想給學生營造一個快樂、活潑的課堂氛圍,採用典型歷史故事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這里所說的歷史故事並不是隨便選取一個故事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興趣、年齡特徵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故事。而且是耳熟能詳的故事。在上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故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並運用相關理論,得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由教師加以總結。例如講述《三國鼎立》時,先播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歌,隨後問學生就如你生活在東漢末年你渴望什麼?你會幫助誰?為什麼?導語的巧妙設計及構想,即有助於課堂教學,同時也是課堂創新的一中體現。創設歷史情境,感悟歷史。歷史是有血有肉的,如果讓學生身臨其境,那受到的教育將是書本上所做不到的。當然情境的創設離不開書本沒否則那就是憑空捏造了。如講述西周分封制是怎麼一回事。學生可以分角色扮演來重現當時的情景,雖然表演有一點難度,但只要教師事先指導還是可行的。學生表演完了,不用教師講,大夥基本上都明白了什麼是分封制。相反讓學生看兩遍書,然後提問什麼是分封制,好一點的學生把整段課文讀了下來,對不對呢?當然對,要不然教材就有問題,然而過後你要再問他什麼是分封制,他保證回答不上來。而學生表演參與之後相當長時間內,他都不會忘記。這里對學生參與後得出的結論,應該給予及時的評價,對於教新穎的觀點,應及時表揚,同時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之處。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課堂上積極發言,真正地感受到學習中的快樂,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加活潑。
六、尊重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現代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注重別人對他們的感受。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給他們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即使在學生回答錯誤時,也是平心靜氣地指導他們重新認識和更正錯誤。這樣,從上第一節歷史課起,就要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合作關系和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建立起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用多種形式增強歷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對學習歷史有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以後就願意去學,去探索,去求知,去配合老師的課堂教學,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牢固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真正減輕老師和學生的負擔,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

I. 如何讓歷史課成為學生的最愛

如何讓學生愛上歷史課
歷史課內容龐雜,學生不易掌握,缺乏學習興致,長期以來,歷史課被看作是「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代名詞,尤其是初中歷史課程,許多學生、家長更加不重視。如何改變人們對歷史課的偏見,真正讓學生喜歡歷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當前擺在每個歷史教師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我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談談讓學生愛上歷史課的妙招。
一、活用、巧用歷史新教材
歷史教材是學生進行系統性學習最直接的工具。隨著歷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我認為新教材版面活潑,圖片清晰,主題鮮明,時代感強,且不再講究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善於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為教師提供了適宜的教學素材和信息,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和空間,益於教師打開思路、選擇方法,追求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但毋庸諱言,許多一線教師在使用新教材時,仍是照本宣科,認為只要把課本中要求掌握的知識無保留、無差錯地傳授給學生就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理念與新課改是格格不入的,長此以往,我們的課改將流於形式,甚至夭折。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聖經》,教材只是一種工具和中介,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重新認識和理解教材,實現教材觀的轉變,真正樹立「教材是範例」的嶄新教材觀,即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建構的一種範例,是學生發展的「文化中介」,是師生對話的「話題」,旨在引起學生的認知、分析理解、反思、批判和意義建構,而不是學生必須完全接受的對象和內容。同時,教師使用新教材要有創造意識,把握好教材的彈性,能根據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重組、取捨、再創造,使教材更適合自己及學生。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創造一個師生和諧的課堂環境,使老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每一個學生,愛生如子,聽取學生合理的建議,尊重學生的感情和人格,維護學生的自尊,把學生看成和你一樣的需要人格尊嚴,需要維護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平等對待學生,與他們民主相處,即使他們犯有錯誤,進行教育,也必須尊重他們,創設一個比較寬裕、安全的心理環境,讓學生坐著與你談話;課堂上每天送給學生一句鼓勵的話語,每天送給學生一個善意的微笑,把真誠和鼓勵、關懷和愛護、尊重和依賴帶給學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可親、可敬的老師形象,打造和諧課堂。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在一種愉悅、放鬆的精神狀態下學習,敢於質疑、敢於爭論,個性化的思維、情趣、愛好、特點有張揚的空間,自我滿足得以實現。有很多以前被認為是「差生」的,在別的課堂上不被搭理的學生,在我的歷史課上卻有出色的表現,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保護,像一株株不再害羞的幼苗迎著陽光茁壯成長。同時,教師的角色也要漸漸發生變化,從單純的教學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以科學的方法訓練學生,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逐漸提高。身為新世紀的歷史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積極努力探索最佳方法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社會培養時代需要的有理想、有見解、有個性的人才。
三、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新課改下,我們要更新教學觀念,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中學教師教育不需要「成品」,未來社會更不需要只會念經的「和尚」,封閉、正統、僵化的教學管理模式早已成為過去。更新教學觀念,發展學生的個性,對歷史教學來說更為重要。在學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應該以學生的無知和被動來建立自己的權威,而要把學生當作具有無窮潛能的資源來開發,敢於把學習工具交給學生,將探究知識的心理歷史還給學生;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開發與引導,在教學中,教師不是做一個簡單的帶路人,而應融入其中,以自己的知識和道德修養,使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機會,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創造的活力。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要認識到歷史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客觀事實基礎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地理解、掌握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形成正確的歷史思維,從而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只有自覺地更新教育觀念,跟上時代要求,才可能在教育實踐中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創新和發展。其次,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專業素質。教師是學生學習時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使用頻率最高的教育資源。教師應靠自己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個性品質來吸引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由喜歡老師到喜歡課程,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歷史是一門與自然、社會、人類活動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歷史老師肩負著學生德育工作的重大責任,因此他的人格和行為都要力求做學生的榜樣,這就要求他們向著「完整型」的標准努力。
四、創設有效的課堂情境
教師要會營造歷史情境,培養學生情感體驗,激發探究興趣。在講授中國古代史,秦漢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的時候,我讓學生扮演羅馬商人,然後問他:「你要經絲綢之路到中國長安,沿途該怎麼走?」「為了能購買更多的絲綢,你要帶些什麼東西到中國出售?」通過讓學生融進角色,體驗歷史,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中國古代史的民族關系,對外關系和經濟史部分的教學,教師都可以藉助虛擬的歷史情景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五、活用詩歌,活躍歷史課
詩歌,是傳遞情感中風情萬種的使者,是中國文化寶庫中魂麗的奇葩。歷來就有「文史不分家」之說。沒有詩的史是沉寂的,沒有史的詩是蒼白的;史賦予詩以內容,詩賦予史以活力。詩與史之間由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彼此有血有肉,內涵豐富。既然史與詩之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那麼我們作為傳授歷史或者重現歷史過程中重要的一員——歷史教師,更應該做到史中有詩,並且讓詩注入歷史,使得歷史課增加耀眼的人文光環。
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首先,我們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求知。教師在授課中,要創設一些問題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如在講授「西安事變」時,可以創設以下問題情境:假如你是當時的東北軍一員,你是否主張殺掉蔣介石?為什麼?把學生引入問題,引入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去,感悟歷史,抒發自己的看法。學生們感悟程度不一,看法不同,但都是發自內心的感觸,有效地培養了參與課堂教學的自主性,從而使創新能力不斷地得到了培養。其次,要逐步放手,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而且要使學法滲透到教法之中,在引導學生質疑、思疑、追疑、釋疑的同時教會學生掌握歷史思維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抓住疑點,巧妙運用設疑技巧,適時地點撥學生發現疑點,激發其思維興趣,培養其質疑的習慣。
總之,歷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學生對歷史的不重視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中學歷史老師要努力讓學生愛上歷史課。

J. 淺談怎樣激發高中學生歷史課的學習興趣

淺談高中歷史教學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的動力。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讓學生喜歡歷史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值得我們反思。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在教學過程中我認識到:學習興趣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去學,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麼如何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我就這一問題談一些膚淺的看法。
1.巧用材料,高效導入
「萬事開頭難」,課堂教學也是如此。一節歷史課如果能有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 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慾望,這堂課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教師要精選材料,巧妙導入。導入方式有很多種,如可利用故事、成語典故、名言、影音、圖片、文物、社會熱點、鄉土材料等聯系教材主題並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尋歷史的奧秘。
2.適當選用資料,豐富課堂內容
高中學生們接觸過許多的文學藝術作品,如一些詩詞、歌曲等很多學生都能朗誦或哼唱出來,所以教師有意識地引用一些詩詞名句,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想像力,變枯燥抽象的歷史為形象的歷史,增強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
比如在講南朝時期佛教盛行時可引用杜牧《江南春》中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講中國傳統制瓷業時可引用歌曲《青花瓷》中的詞句等。
3.講求語言的藝術
講課時不能照本宣科,要講出新意,講出特色,甚至不乏幽默感。如果能用學生耳熟能詳的語言和方式,貫通古今,把「死」去千年的歷史,活靈活現地帶到學生面前,那麼定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歷史老師」的袁騰飛老師的成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袁老師的過人之處在哪裡?他的學生贊美道:「他是歷史老師中相聲說得最好的,是相聲演員中歷史講得最好的。」可見,幽默的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教會學生巧用科學的記憶方法
許多歷史知識枯燥乏味又很難記牢。教師不妨編些生動的口訣以幫助學生記憶,如此,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里准確掌握知識且經久不忘。如在講授《天津條約》(必修一第10課)內容時,十處通商口岸記憶法為:天約增開十口岸,長江南鎮和九漢。沿海營煙再加汕,島上還有瓊台淡。如此一個重要且難記的知識點就這樣被學生牢記如心了。另外,《北京條約》內容可用諧音法記憶:「准許華工天天陪(賠)酒(九)」。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5.採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
多媒體教學是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能生動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圖片、漫畫、音樂、影片等。它不但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理解知識,也能使歷史可看、可觸、可感,從而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課堂教學質量。比如講《新航路的開辟》(必修二第5課)內容時,可利用央視紀錄片《大國崛起》片段。
6.安排學習活動,調動並培養興趣
歷史活動的組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如讓學生編演歷史劇本、歷史知識搶答競賽、參觀博物館、開展辯論會等。就學生感興趣而又存在爭議的人物或事件組織辯論會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如在《秦朝中央集權制的形成》(必修一第2課)一課中涉及秦始皇的評價問題,有人認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是千古一帝,功大於過;又有人認為秦始皇橫征暴斂,是罕見的暴君,過大於功……對這些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學生們比較感興趣,設計討論課讓他們在辯論中形成自己的觀點,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不論學生在辯論中給出哪種觀點,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即可。辯論後,教師要進行講評,將正反方的論據進行綜述,使之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信息系統,反饋給學生。通過舉辦這些活動,激發學生對歷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對民族命運的關注,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啟迪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總之,新課程標准理念下要突出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新課程實驗的踐行者,每一位教師都應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尋求調動學生興趣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才能提高學生認識歷史、理解歷史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賀啟章.再談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問題[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2003(07).
[2]馬金紅.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0(05).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學)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讓學生喜歡中學歷史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