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蒙古族歷史有多久

蒙古族歷史有多久

發布時間:2022-01-18 02:04:30

❶ 懂得蒙古族歷史的進來

說的是元朝。。你要清楚一點就是,元朝的時候,蒙古人入主中原,也就是說你所謂的醫療水平低,已經不再是個問題。

❷ 蒙古族歷史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特別是明代以來,在歷史、文學、語言、醫學、天文、地理等方面,對祖國的科學文化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民間文藝方面,「好力寶」是蒙古族中流傳很廣的一種演唱形式,馬頭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樂器。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蒙古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為內蒙古、衛拉特、馬爾虎--布里亞特三種方言。

❸ 蒙古族歷史

1.蒙古族,是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2.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3.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盡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志。
4.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音樂、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

❹ 蒙古族歷史到現在的發展過程!求詳細資料

那可多了。為你推薦韓儒林主編:《元朝史》(上、下)+ 達力扎布編《蒙古族通史綱要》+蒙古民族通史(1——5卷)+賽航、金海《民國內蒙古史》。看這些就差不多了。

❺ 蒙古族的起源和歷史是什麼

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一統蒙古草原後,蒙古族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開始出現在世界歷史舞台。從成吉思汗開始,經過數代蒙古大汗的東征西討,南征北戰,蒙古鐵騎打下了工業革命之前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帝國。

蒙古輕騎兵和重騎兵

❻ 蒙古族--歷 史

蒙古族先民曾經歷過漫長的原始社會。考古發掘成果表明,約在50萬年前,與北京猿人同時,內蒙古大青山一帶已經有人類活動。約在10萬年前,「扎賚諾爾人」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獵取盤羊和野牛。約5萬年前,「河套人」在薩拉烏蘇河兩岸獵取羚羊和赤鹿。海拉爾細古器文化拉開了北疆草原游獵及游牧文化的序幕。

在呼倫貝爾盟的海拉爾、扎賚諾爾、阿木古郎及錫林郭勒盟出土的石葉、石片、石鏃、尖狀器等細石,反映原始蒙古人過著畜牧狩獵的經濟生活,分布在內蒙古中、南部及東南部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大量磨製石刀、石斧等原始農業生產工具,並有很多打制精緻的細石器,以及彩陶器、灰陶器等生活用具,還有半地穴式的屋基遺址,說明約7000年前到4000年前,當地居民過著以農牧為主的定居生活。

此後,根據中國史籍記載,在這一地區先後出現土方、吉方、葷育、北狄、東胡、匈奴、烏桓、鮮卑、柔然、高車、室韋、突厥、回紇等民族,與後來的蒙古族的文化上各有某些共同點,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歷史繼承性。�

大約在8世紀中葉,與蒙古族族源直接有淵源關系,居住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古老部落,走出原始森林,開始了畜牧業生產活動,史稱為「蒙兀室韋」。約在公元9世紀到12世紀,他們西遷,到內蒙鄂嫩河源頭、肯特山東南一帶。此後,從其中分衍出乞顏部、札答蘭部、泰赤烏部等。除蒙古部外,還有塔塔兒、斡亦剌、克烈、乃蠻、汪古諸部。各部的經濟文化發展並不平衡,分為「草原牧民」和森林狩獵民」。這一時期,進行了頻繁的部落戰爭、民族戰爭。這種掠奪奴隸的戰爭,客觀上推動了部落聯盟的發展,最後形成奴隸佔有制的國家。公元3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以後,開始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急劇轉變。在經濟形態上,也開始從狩獵兼畜牧向畜牧兼農業過渡。�

蒙古族從元代進入封建制以後奴隸制的殘余仍然延續很長時期。在元代,奴隸買賣還很盛行。《歷代名臣奏議》載:「今大都、上都有馬市、牛市、羊市,亦有人市」,《心史》載:「處處有人市數層,等級其坐,貿易甚盛」。近代,奴隸買賣雖不再見,但由於王公,台吉等制度的存在,所以「奴隸傳代,輩輩為奴」的制度,在東蒙地區依然存在,直到清末。

但總的說來,蒙古族經過元、明、清三代,其封建制相當的發達。尤其是元代,由於蒙古族貴族建立元朝,在漢族具有悠久歷史的封建制度的影響下,廣泛用漢法,使蒙古族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發生深刻變化,過渡到較完備的封建制社會。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滅亡,殘餘力量退據蒙古草原。明朝多次進兵漠北,在綏服近邊蒙古諸部後,陸續在遼東、漠南、嘉峪關外和哈密等地設置蒙古衛所,任用蒙古諸部首領為衛所長官,企圖以蒙古衛所為屏藩把漠南和漠北蒙古隔絕起來。退據漠北的蒙古大汗,局促一隅,權威低落,大小封建主實行割據,內訌不已。

從14世紀末葉開始,西部瓦剌和東部韃靼蒙古封建主,進行了長達60多年的爭奪汗權的斗爭。在長期的封建內訌中,蒙古族地方原有的城市手工業、商業和農業基地,全被毀滅,粗放的游牧經濟又復成為生產的主要形式,社會經濟嚴重衰退。

15世紀末葉,達延汗消滅權臣,調整蒙古的封建秩序,把當時錯落紛紜、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並為6個萬戶,分左右兩翼,自統左翼察哈爾、烏梁海、喀爾3萬戶;任其第三子為濟農(副汗),統率右翼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3萬戶。西部瓦剌4萬戶仍任其存在。領地重新劃分後,各部駐牧地區得到穩定,經濟逐漸恢復。1581年俺答汗死,其領地又陷於分裂。漠南蒙古各部不久又在林丹汗的統治下實現了暫時的統一。但各部旋即背林丹汗歸附後金,蒙古的「正統」汗權,從此不能復振。�

清朝時期,清政府頒布的以盟旗制度為核心的整套政策法令,自上而下地極力推行,大大強化和發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對蒙古族流治的加強,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據和封建戰爭的重演,使蒙古族社會獲得了近200年的穩定。這時期,廣大蒙古族人民雖然遭受著封建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喇嘛教的愚民統治,但是,他們還是在清代大一統局面和漢族等先進經濟的影響與支援下,發展了經濟。�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蒙古族地區也和全國一樣,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蒙古族地區北鄰沙俄,東近日本,直接受到這兩個侵略勢力的殖民掠奪和壓迫。因此,自近代以來,蒙古族人民掀起一次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並且在整個舊民主義革命時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都作出了卓絕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蒙古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蒙古族人民充分享受當家作主的權利。經過近50年來的努力,蒙古族及蒙古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會歷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蒙古族人民和其它各族人民一起正在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❼ 蒙古族的歷史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流域的一個部落,以「蒙兀室韋」之名初見於《舊唐書》。公元840年回鶻汗國崩潰後,這個部落大部分人向西遷移,這逐漸河流和留在蒙古高原的突厥語族居民相融合。語言受突厥語的影響向蒙古文字發展,經濟生活也受突厥語族的影響,從游牧過渡到以游牧為主。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氏族支出,漸分布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組成部落集團。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當時與他們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貝加爾湖周圍的塔塔兒部,住在貝加爾湖東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兒乞部,活動在貝加爾湖西區和葉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這3部都使用蒙古語族語言。另外,還有三個信奉景教的突厥貴族統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據回鶻汗庭故地周圍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蠻部,和靠近陰山地區的汪古部。

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發展水平,大致分為「草原游牧民」與「森林狩獵民」兩類。第一類包括久住原地過游牧生活的突厥諸部,和後來遷入接受突厥影響,完成向游牧生活過渡的蒙古諸部;第二類是留居森林地帶,主要從事狩獵的諸部。

隨著畜牧業生產的發展,出現了階級分化;階級對立代替了氏族的平等關系。富裕者從氏族中分離出來,成為叫作「那顏」的游牧貴族,他們佔有眾多的牧畜,握有支配牧場的權力,一些強有力的游牧貴族還在身邊聚集一批稱為「那可兒」的軍事隨從。一般牧民稱為「哈剌出」,由原來有平等權利的氏族成員變為向貴族納貢服役的依附者。還有因被俘掠或其他原因淪為奴僕地位被叫作「孛斡勒」的人。有人根據納貢服役和人身依附現象,認為當時的蒙古社會性質是封建牧奴制;也有人根據俘掠他人為奴的現象認為是奴隸制。這兩說還在討論之中。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里勒台(大聚會)上被推戴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蒙古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台、察合台、欽察、伊兒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東北至今烏蘇里江以東,西南包括雲南,都納入元朝國家的行省建置。元朝設置宣政院,首次對西藏進行直接管轄。又設澎湖巡檢司管澎湖和台灣。元朝對確立現代規模的中國版圖作出了貢獻。

由於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眾被征調各地,因此,蒙古族的分布散及全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滅亡,殘餘力量退居蒙古草原。蒙古分為東西兩部:東部蒙古游牧於漠北和漠南,其首領為元室後商,被視為蒙古的正統;游牧於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稱為西蒙古,與東蒙古有姻親關系。

15世紀,蒙古南北被達延汗重新統一,分東部蒙古為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剌沁(永謝布)六部。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系。俺達汗駐地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修建城郭,商旅幅湊,成為漠南蒙古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朝為了掃除後方的威脅,大舉用兵,花了一個半世紀的時間統一了蒙古各部,實施盟旗制度。加強了對蒙古族的統治,保證了蒙古族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❽ 蒙古族的歷史經歷

蒙古族的發展歷史分為四個階段:原始社會時期、民族的統一與對外征伐、元朝滅亡後的蒙古諸部和蒙古國的獨立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建立。

1、原始社會時期

根據《史記》記載,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涅古斯和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其他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逃到了額爾古涅昆(額爾古納河畔山嶺)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向外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迭兒勒勤蒙古」。

公元前5至前3世紀,東胡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各部落過著「俗隨水草,居無常處」的生活。

4世紀中葉,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帶的鮮卑人的一支,自號「契丹」。居於興安嶺以西(今呼倫貝爾地區)的鮮卑人的一支,稱為「室韋」。

6世紀以後,室韋人分為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恆室韋、大室韋等5部,各部又分為若干分支。後來,達怛又成為蒙古諸部的總稱。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氏族支出,漸分布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組成部落集團。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

2、民族的統一與對外征伐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里勒台(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汗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中國北方地區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組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

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

1368年,元朝滅亡,殘餘力量退居蒙古草原。

3、元朝滅亡後的蒙古諸部

元朝滅亡後,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15世紀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稱臣納貢,建立了臣屬關系。

15世紀,蒙古南北被達延汗重新統一,分東部蒙古為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剌沁(永謝布)六部。

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系。

明末,女真建立後金政權。1636年後金改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後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軍入關統一中國,直到1757年平定準噶爾部落。

至此蒙古族完全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為了加強對蒙古族的統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來的大小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滿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盟旗制度。

4、蒙古國的獨立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建立

沙俄在18世紀就對蒙古懷有領土野心。其官方刊物曾公開聲稱,俄羅斯在外蒙古有特殊使命,戈壁沙漠是帝國遠東和東南部的天然邊界。不過,當時沙俄的侵略重點在於鯨吞整個滿洲(中國東北),對外蒙古的入侵還放在次要位置。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特別是1860年清朝政府被英法聯軍打敗,沙俄強迫清廷訂立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割佔去大片的領土,並在蒙古地區攫取了許多特權。

1904—1905年,在遼東半島爆發了日俄戰爭。結果沙俄在同日本爭奪中國東北的戰爭中失敗,遂與日本簽訂了劃分南北滿洲勢力范圍的密約,把南滿讓給日本,換取日本承認它在外蒙古的「特殊利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繼蘇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率先與新中國建交之後,蒙古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6日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系。[8]

20世紀90年代前後,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影響,蒙古人民共和國廢除馬克思列寧主義,改稱蒙古國。政治上開始實行多黨制,經濟上實行市場經濟,開始擺脫蘇聯70年的控制,人們在思想上掀起了恢復民族文化的浪潮。

(8)蒙古族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蒙古族經濟發展歷史

蒙古族早期的社會經濟主要是狩獵與游牧,直到13世紀,蒙古族仍然有「圍獵「的習俗。在相當長的時期里,畜牧經濟是蒙古族主要的社會經濟門類。

直到16世紀,在河流兩岸有條件可供耕作的平川上,蒙古族人民才發展了畜牧飼養與農業混合的農耕經濟。到20世紀初,各地蒙古族的區域經濟可分為畜區、農區、半畜半農區。

❾ 蒙古族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啊

蒙古的起源
蒙古族的起源多數學者都認為;蒙古族屬東胡族系,公元一世紀末至二世紀初,匈奴為漢朝所破,東湖人的一支鮮卑人自潢水流域一帶轉徒其地,剩餘的人也都自稱為鮮卑,鮮卑自此強盛起來。公元四世紀中葉,居住在潢水,老哈河流域一帶鮮卑人的一個部落自稱為「契丹」,另一個部落居住於興安嶺以西的鮮卑則稱為「室韋」,蒙古部就是室韋人的一個部落。稱為「蒙兀室韋」。­

史書記載,蒙古部落被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了額爾古納河畔一帶居住下來,生息繁衍,許多年以後部落逐漸興盛起來,並產生了許多分支,公元八世紀,由於人口不斷增長,為了更好的發展,不得不外遷徒,這時已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選兒勒勒蒙兀」。在出走的蒙古人當中,有一位很有聲望的人,名叫孛二貼那,以他為首的選兒勒勒蒙古自稱為「乞牙惕氏」。乞牙惕氏人遷徒到了斡難河源頭肯特山一帶,生活方式由狩獵轉為游牧。

據《蒙古秘史》記載,孛兒帖那的十二世孫,朵奔蔑兒乾死後,他的寡妻阿闌阿又生了三個兒子,傳說這三個兒子是感完而生的「天子」以孛瑞察兒為始祖的孛兒只斤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選兒勒勒蒙古被稱為「也克蒙古」(大蒙古),他們是原蒙古人。

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諸部,建立大蒙古帝國。用新的遷戶制體系分人口,戰敗的部落如塔塔兒,克烈乃蠻被瓜分到各千戶。族屬不同,社會發展不平衡,方言各異的部落在統一汗權統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經濟基礎,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民族共同體——蒙古族。

❿ 蒙古族的歷史有多長

蒙古族是東亞主要民族之一。一部分生活在中國,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另一部分分布在蒙古國與俄羅斯聯邦。

蒙古人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中國《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族始源於大約公元7世紀的唐朝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南岸)的一個部落。關於蒙古一詞的不同譯寫還有很多,如"萌古"、"朦骨"、"萌骨",等等。寫作"蒙古",最早見於《三朝北盟會編》所引《煬王江上錄》。在古代蒙古語中,"蒙古"這個詞是"質朴"的意思。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大聚會,建大蒙古國。鐵木真被推戴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於是蒙古開始成為民族的族稱。此後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西征,打通了亞洲和歐洲的陸路交通線。1260年忽必烈自立為蒙古大汗,建都中都(後改大都)。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國號為「元」,建立元朝,並於1279年滅南宋,完成對中國地區的佔領。1368年明軍入大都,妥歡帖木兒北遷,及其後裔仍使用元作國號,高麗王朝稱「北元」。1942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黨領導的蒙古臨時人民政府在蘇聯的支持下獨立,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的三大史詩之一。

閱讀全文

與蒙古族歷史有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9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0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