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太後談戀愛,認皇帝為干兒子,是哪位大臣這么牛
縱觀中國古代史,歷朝歷代有宦官干政的不在少數,甚至權傾朝野的也不是沒有,但要說哪個太監能和太後私通、且還能讓太後為其生倆兒子的,兩千年中國封建史上,怕是只有秦國閉畝時期的嫪毐一人能做到了。而且睡了太後還不算,嫪毐還企圖認秦始皇當干兒子,這番雄心壯志(吃了豹子膽)的行為,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句話很快就傳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嬴政大怒,派人火速調查,果然發現這嫪毐並非真宦官,作案工具齊備,並且還生了兩個孽子。於是嬴政下令,將嫪毐五馬分屍,而他和太後生的兩個私生子也被一同處死。
B. 古代將帥為何喜歡收養義子 朱元璋有多少義子
古代將帥為何喜歡收養義子 朱元璋有多少義子?
所謂義子,與結拜相似。只沒有血源關系的兩人,結成父子關系,兒輩稱呼為義子,父輩稱呼為義父。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干兒子”、“乾女兒”。與結拜兄弟唯一不同的是輩分 ,也有可能作為義子的一方的生父與義子的義父搜喊是結拜兄弟
小時候看《隋唐演義》時,對第八條好漢、忠心耿耿保大隋江山的靠山王楊林,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武藝,而是他廣收義子。他一旦看到哪個年輕將領武藝、智謀出眾,是可造之材,就將他收為義子。連後來大唐功臣秦瓊也做過他的十三太保。
我們去關帝廟,會看到關帝塑像背後站立的兩員大將,一個是貼身保鏢周倉,一個是他最器重的兒子關平。——這兒子也是關羽收養的義子。
元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各地義軍將領有收養義子的習慣。朱元璋收養的義子,見諸史冊的不下十餘人,如沐英、李文忠、平安、何文輝、朱文剛、朱文遜、徐司馬、真童、金剛奴等等。
朱元璋最有名的兩個義子,一個是外甥李文忠,一個是世代鎮守雲南邊陲的沐英。朱元璋從皇覺寺出來造反,是做提著腦袋吃飯的勾當。家中親人的死活也沒法顧及。在天災加兵禍的時代,朱世培野家的兄弟姐妹差不多死光了。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已經自領一軍、羽翼豐滿了,那一年他的侄兒文正、外甥文忠來投奔他。他的姐姐、哥哥都死了,兩個孩子能找到手握兵柄的親人,便有了活下來的希望了。當時外甥十四歲了,連個大名都沒有,大家叫“保兒”,他牽著朱元璋的衣服玩耍——大概怕這個舅舅走掉了吧。一向嚴酷冷漠的朱元璋也感嘆道:“外甥見舅如見母也!”戰爭年代正需用人,上天把已經快成年的侄子、外甥送回來,自然會加以好好培養,作為倚重的將領。
古代的將帥大多喜歡收養義子。分析其原因不外乎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宗法社會,人和人中飢的親密程度是靠血親或姻親維系的。在殘酷的戰場上,這種關系就更為重要,所謂“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自己的兒子是最放心的。可是一個人生育能力有限,就是廣納妻妾,也不可能太多,而且不可能一一養活。朱元璋生了幾十個兒子,已經是很了不得了。況且這些兒子要麼年齡太小,要麼有可能是個紈絝子弟,不能堪當大任。尤其是軍旅中,死人的事情是常有的,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冒著生命危險沖鋒陷陣,老爸有點於心不忍。亂世用“物競天擇”的規律給篩選一遍,(明朝歷史 )而那些亂世中能倖存的孤兒呢,在十分惡劣的環境中長大,生存能力極強,這樣的人,完全可以培養成擔當一方大任的將軍。他們父母早亡,四處流浪,只求能有口飯吃,苟全性命而已。又因為受盡了顛沛與欺凌,對別人給的恩惠格外感念。一旦被某個頭領收為義子,大多會誓死效忠。後人評價元末頭領廣收義子,是“以為將帥之儲備,或為監軍。皆看中其忠誠度”。
認乾爹、收義子在中國傳統社會里,是很普遍的現象。實際上是將沒有血親關系的人用“擬血親化”、“准血親化”的方式固定下來。比如說過去農村裡,兩家人相處很好,那做好朋友不是很好嗎?不行,朋友關系太不靠譜了,總覺得不太牢固。要麼就對個娃娃親,你家閨女許配我家小子。如果雙方沒有條件結成兒女親家,怎麼辦?那就認干親吧,你家孩子叫 *** 爹,兩家就有了虛擬的血親關系。——好像不這樣做的話,那種投緣的好朋友關系就會不穩定,叫人放心不下。
朱元璋廣收義子便是這個道理。讓那些被收養的孤兒,為自己賣命,光給他們恩惠還不夠,必須有父子的名分。——這就是為什麼朱元璋讓外甥都改姓朱,按著朱家輩分起名“朱文忠”。這外甥本來就夠親的呀,外甥半個兒呀。可是外甥畢竟是外姓人,讓他成為義子,不是顯得更親密嗎?——沐英、何文輝原來叫朱文英、朱文輝,大明建立後因勞苦功高,皇帝特賜恢復原姓。恢復原姓在皇權時代,是莫大的殊榮,說明給他光宗耀祖的機會了。
但“義子”畢竟不是自己生的,戰爭中讓他們領兵打仗沒必要像對親兒子那樣擔心安危,朱元璋義子在革命尚未成功時犧牲的不少。而那些九死一生活下來的義子呢?天下一統後,又擔心他們能力太強、功勞太大,危及自己親兒子的江山。李文忠在朱元璋的功臣中,列第三,僅次於徐達、常玉春,自己又有皇帝義子加外甥的這層關系,可他非常低調。他死後,他的兒子李景隆還是捲入了朱家叔侄的江山爭奪戰。先是帶領南軍,奉表哥孝文帝之命,北上討伐表叔。等表叔朱棣的部隊打倒南京城時,又反戈一擊,開門投降。
義子平安,父親從朱元璋起兵,戰死後,平安被朱元璋收為養子,驍勇善戰。靖難之變,率軍與燕王戰於白溝河,差點俘虜了燕王朱棣。朱棣即帝位,懷恨在心。永樂七年(1409年)三月,朱棣巡北京。快到達北京的時候,翻閱百官前來朝拜的奏章,看到平安的名字,對左右曰:“平保兒尚在耶?”平安聽到後,知道皇帝不想自己活著,為了子孫考慮,便自殺。永樂帝看到這個干兄弟倒還知趣,命令平安的兒子襲了父職。
沐英是眾多義子中下場最好的。他很早就去守邊疆,遠離了宮廷斗爭,得以免禍。馬皇後死時,他哭到嘔血的程度。幾年後太子朱標又死在朱元璋前面,他又傷心大哭,因此得病去世。早年他在朱元璋帳下,乾爹要求嚴格,動不動就處罰這些義子,全靠慈祥的義母馬皇後和仁厚的大哥朱標說情,減輕處罰。對一生依仗的兩個親人的死,從親情來說,哀慟是自然的。另一個因素大約是以後朝廷里少了兩個可以維護自己的重量級人物,對乾爹朱元璋的暴戾,義子們恐怕比天下臣民了解得更透徹。別看沐英已經開府建衙、威震西南,可還是害怕喜怒無常的乾爹。
從朱元璋和義子們的關系來看,大約可以明白,古時候大人物收干兒子,是個一本萬利的買賣。
C. 曹操的兒子誰武力最高
曹操有二十多個兒女,人們所熟知的有曹丕,曹彰,曹植,曹沖。說道文采曹丕,曹植和曹操都是大文學家,但說道武力高強,當屬二兒子曹彰了。
曹彰從小就不喜歡讀書,確喜歡練武, 善騎射,力氣過人,能手格猛獸。經常徒手和老虎,豹子格鬥,這水平和武松差不多。曹彰不好好讀書讓曹操很生氣,經常罵曹彰:「你不好好讀書,長大了只能成匹夫之勇」,曹彰回答說:「大丈夫應該像衛青,霍去病一樣帶甲十萬,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怎麼能一天天舞文弄墨呢。」
曹彰後來奉命鎮守長安,防範西蜀,曹彰是曹操兒子中唯一可以獨當一面的將領。直到曹操去世,曹丕繼位後,曹彰率軍回到許都,把軍權交給了曹丕。
總結:曹彰是曹操兒子中武力值最高的,可以媲美徐晃等曹魏猛將。
D. 曹家,夏侯家的武將,誰的能力最高,最喜歡誰
所謂一流將領看的不僅是勇武,還要考察其統帥能力。從老耐茄綜合能力來考量,夏侯侍察惇和曹仁在曹操畝襲宗族中的能力數一數二
E. 隋唐演義的武將排名
隋唐十八條好漢
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 ,雷神下凡,生得尖嘴縮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兩柄鐵鎚,其重有八百斤,坐一騎萬里雲,天下無敵。
第二好漢: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
第三好漢: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
第四好漢: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身高一丈,腰大數圍,鐵面虯須,虎頭環眼,聲若巨雷。
第五好漢: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
第六好漢:南陽太守伍雲召,跨下踏烏白雪馬,掌中鳳翅鎦金鏜
第七好漢:少保羅成,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
第八好漢: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一數二的大將
第九好漢: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囚龍雙棒
第十好漢:銀面韋托秦用,秦瓊的干兒子,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
第十一好漢: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將
第十二好漢:四寶大將尚師徒,胯下寶馬呼雷豹,掌中烏龍提瀘槍,山馬關大帥
第十三好漢: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 ,性情豪爽,濟困扶危,結交好漢,因此人稱為「小孟嘗」。使兩條一百三十斤鍍金熟銅鐧。
第十四好漢:皂袍大將尉遲恭
哪汪第十五好漢:李吵仔赤發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胯下棗紅馬,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
第十六好漢: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
第十七好漢:勇三郎王伯當,胯下黃斑馬,掌中花槍
第十八好漢: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
.
另外的版本:
說唐全傳
之《說唐前傳》原書中只提及以下好漢:
1.李元霸 武器:見該書第34回:「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重八碰談百斤」
這是第一檔次的好漢。
��2.宇文成都 武器:在該書中有多處描寫,重量各不相同:第十三回書寫到他和秦瓊等人的打鬥時說:「宇文成都把兩百斤的鎦金鏜往下一掃」; 第十七回特別介紹說,他使用的鎦金鏜,「重三百二十斤」;到了第34回,描寫他和李元霸的比賽時說,「使一根四百斤重的鎦金鏜」,總而言之,作者自己都是越編越玄乎。
��3.裴元慶 武器:「使用的兩柄錘五升斗大,重三百斤」;書中沒有明確是各三百斤還是共重三百斤,本人考慮宇文成都的武器重量,傾向後者。見第三十一回。
這是第二檔次的好漢。考慮到兩人的能力相差不遠,如果裴元慶的武器是300斤,本人認為宇文成都使用的武器應該在320斤以上。
��4.雄闊海 使用兩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見第十四回書。
��5.伍雲召 武器:丈八蛇矛,重160斤,見第十五回
��6. 伍天錫 武器:混天鏜,重200斤;見第十七回伍雲召對其族弟的介紹。
這是第三檔次的好漢,考慮到三人能力較近,所以三人的武器重量應該在240斤以上。這是參考後面羅成的武器重量給出的。不可能第三檔次好漢的武器重量比第四檔次的還少。
��7.羅成 :武器:丈八滾雲槍,重240斤;見第七回書。
��8.楊林 :武器:兩根囚龍棒,各重150斤,共重300斤;見第一回書。
��9.魏文通 武器:青龍刀,重量沒有介紹。
這是第四檔次的好漢。從羅成和尉遲恭的較量以及楊林、魏文通和秦瓊的較量情景來看,羅成都是七八槍打敗的尉遲恭,楊林是七八棒打敗秦瓊,魏文通是七八刀砍走秦瓊,而秦瓊和尉遲恭是一個檔次的好漢,所以將三人歸於一個檔次。能力上不會差太遠。那麼參考前面好漢的武器重量,它們的武器應該在200斤左右(不可能第八條好漢使用的武器比第七條好漢的還重,更不可能第7、8、9條好漢的武器比第4、5、6條好漢使用的重)。
��10. 尚師途;武器:提爐槍,重120斤。見第28回書。
11. 新文禮 :武器:鐵方槊,重兩百斤,見第37回書。
��16.秦瓊:武器:鍍金熟銅鐧,兩根各65斤,共重130斤,見第三回書;虎頭鏨金槍,重82斤;後來得到並使用尚師徒的提爐槍。
��18.單雄信 武器:金頂棗陽槊,重量無描寫。
這是第五檔次的好漢,使用的武器應該在120斤左右。
總之,說唐的武力排名基本上推重力量,但是對人物的力量描寫有時候有前後矛盾。可能是作者寫到後來忘乎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力量描寫的矛盾;再就是 除裴元慶趁宇文成都力乏之時有過取勝的經歷之外,基本上不存在排名在後的人物打敗排名在前的事情。
另外,《說唐演義全傳》只提到了第一到十一、十六、十八條好漢,由於作者失誤,第12、13、14、15、17條好漢根本就沒有提到。
評書《興唐傳》:
1、西府趙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盞燈,手中一對擂鼓瓮金錘誰也惹不起,為頭一條好漢;
2、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樑柱;
3、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是以後瓦崗山頭號猛將;
4、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5、南陽太守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曾經大戰過宇文成都;
6、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
7、少保羅成,又叫羅神槍,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 隋唐時期有羅士信,羅士信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和小說中羅成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被認為是羅成的歷史原型.8、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一數二的大將;
9、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囚龍雙棒,老當益壯;
10、銀面韋托秦用,秦瓊的干兒子,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11、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將;
12、四寶大將尚師徒,胯下寶馬呼雷豹,掌中烏龍提瀘槍,山馬關大帥;
13、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跨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一對虎頭錇棱金裝鐧,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是本套書的書膽!
14、皂袍大將尉遲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胯下一匹烏騅馬,掌中單鞭,擅使丈八蛇矛槍;
15、赤發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胯下棗紅馬,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是未來瓦崗五虎上將的頭一員;
16、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連羅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17、勇三郎王伯當,胯下黃斑馬,掌中花槍,一上戰場就玩命;
18、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掌中青龍郾月刀,真好比關公在世。
四猛:
1、 金獅猛奔羅士信,恨天無把、恨地無環,長中一把鐵旗桿,連李元霸也畏懼三分。
2、 鐵槍將來呼而。
3、 活弔客王伯超;
4、 火龍神君夏逢春。
三怪:
1、 羅松羅萬年,
2、 雙槍丁彥平,
3、小白猿侯君集。
以上 根據 興唐傳
混唐傳中的
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一對擂鼓瓮金錘是當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漢伏波將軍馬援使的。共重320斤。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
第二條: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鳳翅鎦金鏜。
第三條:三公子裴元慶,八十斤一隻的八卦梅花亮銀錘,最後死在慶墜山。被炸死。
第四條: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條熟銅棍,死在揚州千斤閘下,被壓成肉泥。
第五條:南陽侯伍雲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
第六條:伍天錫,伍雲召的族弟。是一對短棒混金鏜。被李元霸一錘打死在揚州城外。
第七條:燕山公少保羅成,家傳五鉤神飛槍,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家兄的五分槍下。絕命槍:回馬槍
第八條:老將靠山王楊林,水火囚龍棍。死在羅成槍下。
第九條:花刀大帥魏文通,可想以刀聞名。
第十條:四寶上將尚師徒,金纂提爐槍後被秦瓊得去。
第十一條:八馬將新文禮,弘霓關總兵。
第十二條:雙槍老將,羅成乾爹,定彥平。後因羅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條:金刀殿帥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藝下山時,被裴元慶錘打護城河。
第十四條: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十五條:掛錘庄莊主,梁師泰。是隋唐八大錘之一。
第十六條:兵馬大元帥秦瓊,鑲金鐧,絕招:撒手鐧。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殺手鐧。
第十七條:皂袍大將尉遲恭,曾經日搶三關,夜奪八寨。飛馬躍城樓。為救義子薛仁貴撞死皇宮外。雌雄雙鞭,龜背托龍槍。
第十八條:聚顯庄二莊主,赤法靈官單雄信,金頂棗陽槊。
十五傑
1西府趙王李元霸
生得尖嘴縮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使一對擂鼓瓮金錘,重800斤。坐一騎一字板肋墨麒麟,縱橫天下。四明山一役,錘震十八國,打死上將五十餘員
2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使一條320斤重鳳翅鎦金鎲,勇冠三軍, 曾與天下第一好漢李元霸比武,手提三千斤金獅上金殿,面不改色,是大隋朝的頂樑柱
3一字並肩王裴元慶
使300斤重的八卦梅花亮銀錘,好勇鬥狠,稱萬人敵,四明山一戰,十八路反王無數兵將,只有他能接李元霸三錘
4太行山大王雄闊海
太行山上強人,身高一丈,腰大數圍,使日月雙斧,重160斤,兩臂有萬斤氣力,伍雲召之義弟,奮不顧身地力舉揚州千斤閘,化為肉泥,用一腔熱血保住了天下多少英雄好漢的性命
5南陽侯伍雲召身長八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是春秋時名將伍子胥的後人,使一條160斤素纓槍,擁兵十萬,鎮守南陽
6河北大王伍天錫
伍雲召的族弟,是山寨強盜頭兒,身長一丈,紅臉黃須,因吃人心多了,連眼睛也是紅的,使200斤半輪月混天鎲,被李元霸一錘打死
7冷麵寒槍羅成
生得眉清同秀,齒白唇紅,面如團粉,家傳五鉤神飛槍,曾奪武狀元,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的哥哥姜松的槍下,稱「常勝將軍
8靠山王楊林
兩道黃眉,身長九尺,腰大十圍,使水火囚龍棍,老當益壯
9花刀大將魏文通
潼關總兵,使丹鳳朝陽綉鸞刀,好比關公在世,楊林的愛將
10三江大帥楊義臣
手使折鐵點鋼槍,楊林的弟弟,曾擺下八門金鎖陣,後被李元霸、裴元慶、秦用、梁師泰金銀銅鐵八大錘所破
11弘霓關總兵新文禮
手使一條鐵方槊
12虎牢關總兵尚師徒
擁有夜明盔、柳葉綿竹鎧、金纂提爐槍和「呼雷豹」戰馬,合稱四寶
13兵馬大元帥秦瓊
使128斤鑲金鐧,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
14皂袍大將尉遲恭
使81斤雌雄竹節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曾經日搶三關,夜奪八寨
15赤發靈官單雄信
山東二賢庄莊主,義薄雲天,江湖總瓢把子,使金釘棗陽槊
四猛
1今世孟賁羅士信
手使300斤檳鐵槍,放牛娃出身,唯一力量可與李元霸相抗衡的人,能力拔牛牯,飛石打鳥,夜辨蚊虻
2鐵槍將來護兒
使一條鑌鐵槍
3大錘公子秦用
手使人面赤銅錘,秦瓊的義子
4掛錘庄莊主梁師泰
瓦崗寨名將,手使—雙扁式鐵錘
四絕
1神槍姜松的五分槍法
字永年,羅成同父異母的哥哥,使子母鴛鴦五分槍,天下無敵,但從來沒有漏過真功夫
2老將定彥平的雙搶槍法
使雙盤飛龍金線槍
3混世魔王程咬金的三斧子——切西瓜、掏耳朵、剔牙齒
使宣花斧,重64斤,外號「混世魔王」,福將,三斧子定瓦崗,為瓦崗寨大魔國國王
4神箭書生王伯當的箭法
掌中花槍, 以善射出名,一上戰場就玩命,人稱勇三郎
F. 大明開國元勛、朱元璋干兒子沐英為啥能善終呢
沐英是隨著朱元璋打下明朝江山的開國功臣,是彪悍的武將,能活到48歲,因病去世,得以善終,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
朱元璋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為心狠手辣的皇帝,弒殺功臣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太子朱標去世之後,可以說開國功臣幾乎都被誅殺殆盡。
沐英算是相當成功的,始終能得到朱元璋的重用,鎮守西南重地,且能得以善終的極少數武將之一。
沐英雖為一武將,戰場上殺人不眨眼,但是他對朱元璋和馬皇後是有真感情的,當得知馬後後因病去世的消息之後,本來渾身是傷的沐英就開始咳血不止,身體每況愈下。之後,自己兄弟太子朱標的死進一步加重了沐英的病情,它自此一病不起,幾個月之後他也去世了。
沐英去世時只有48歲。芹孝迅
朱元璋得到沐英去世的消息之後,把沐英的遺體運回金陵安葬,並且封沐英為黔寧王,特許他的後慎碰人永世鎮守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