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包公是哪裡人啊

歷史上的包公是哪裡人啊

發布時間:2023-04-11 09:32:39

㈠ 包拯是哪裡人

包拯,字希仁,北宋廬州(今安徽合肥)人,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年),卒於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 年)。包拯是北宋中期有名的政治家之一。和他同時代的歐陽散租修說他「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

包拯除了眾所周知的明察秋毫、嚴守孝道外,還是一個態埋敢於帆掘螞諫諍之人。包拯的奏議中,有一半以上為具體的改革主張或除弊措施,有 55 篇指責了本朝人物,被指名道姓的腐敗庸碌者竟有 64 人之多。他敢仗義直言,實話實說。包拯七彈酷吏王逵、彈劾庸碌無能的而依靠其身為貴妃的侄女而得到重用的張堯佐、彈劾為相七年而碌碌無為的宋庠都是這方面典型的例子。

㈡ 歷史上包拯的年齡

包拯,字希仁,廬州人(今安徽合肥),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九九九年),卒於宋仁宗嘉祜七年(公元一O六二年),享年六十四歲,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
包公生前有兩位夫人,原配張氏,續妻董氏
包拯少年家貧,二十八歲取進士,歷任知縣、知府、監察御史、轉運使、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樞密副使等職,並出使過契丹,死後謚號為"孝肅"。

包拯(999—1062),宋朝人,28歲中進士,活了63歲,死在了樞密副使的職位上。
包拯,字希仁,廬州人(今安徽合肥),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九九九年),卒於宋仁宗嘉祜七年(公元一O六二年),享年六十四歲,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很多網友都很好奇歷史上包拯的真實資料和各種影視劇中所描述的是否一致,據了解,包拯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是真實的資料介紹卻是和影視劇中有一定區別的。

說起包拯,上至耄耋老翁,下至婦孺稚童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古代官員了,可能大家對他的記憶都源自中國最早的那部武俠小說《七俠五義》和那部由金超群主演的電視劇《包青天》,當然小說和電視劇的情節都是進過演義和杜撰的,歷史上真實的「包青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呢?

歷史上的包拯(出自《歷代聖賢名人像冊》)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東),北宋名臣。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

累遷監察御史。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

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佑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

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 、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宋史上並沒有關於包大人黑臉只言片語的記載,而且包大人是進士出身,典型的讀書人,個子也不高,大約只有一米六五,(據1973年合肥肥東大興集發現的包拯墓中,專家們分析包拯個子只有1.65米左右,在古代讀書人一般都是「白面書生」形象。

從《歷代聖賢名人像冊》上的畫像來看,包大人也是一副比較溫文儒雅的氣質,並不像電視劇中那邊威武高大,面黑如炭的形象,另外眉間也並無月牙形標志,那麼包大人是怎樣被「黑」的呢?
包公生前有兩位夫人,原配張氏,續妻董氏
包拯少年家貧,二十八歲取進士,歷任知縣、知府、監察御史、轉運使、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樞密副使等職,並出使過契丹,死後謚號為"孝肅"。

春暖花開絮翡
29歲中了進士。
為侍奉漸漸老邁的雙親,包拯在家呆了10年。
39歲第一次入仕上任安徽天長縣縣令。
1057年,59歲的包拯做了開封府尹。
1062年五月病逝於開封。

㈢ 包拯是哪裡人

包拯(999—1062),
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
字希仁。天聖朝進士。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雀伏孫、充實邊備。奉使契丹還,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頃鏈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廳櫻職。嘉裕六年(1061),任樞密副使。後卒於位,謚號「孝肅」。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於世。知廬州時,執法不避親黨。

㈣ 包青天是哪個朝代的人

包拯(包青天)是北宋人。

包拯(999年3月5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東)人,北宋人,官至樞密副使、朝散大夫、給事中、上輕車都尉,封東海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四百戶,賜紫色金魚袋。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包拯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被後世稱譽為「包青天」,將他奉為神明崇拜。中國民間信仰傳其為文曲星轉世,死後成為地獄第五殿閻羅王之一,亦稱森羅殿主及閻羅天子、包府千歲、文曲星君。

(4)歷史上的包公是哪裡人啊擴展閱讀:

生平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扒州笑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 ,由於春含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傳說故事

四大小說之一的《水滸傳》曾指出包公是文曲星的轉世,他與狄青一文一武開創了北宋的全盛時期。

古代小說《七俠五義》以包公為主人公。相傳為文曲星轉世,因其大公無私,擁有一副鐵面如墨的臉孔以鎮懾佞臣,額上掛有一彎蒼白明月,故有「包黑子」稱號。但是在歷史中,他的皮膚並不黑,只是為了塑造鐵面無私的形象,劇中才把它的臉變黑,到了現在許多人反而認為他原本就是黑臉。

民間傳說包公任開封府尹期間,得到「四大名捕」(王朝、馬漢、張龍、趙虎)與有足智多謀的公孫策和「御貓」之稱的御前四品帶刀護衛之南俠展昭為左右文武助手,辦案既明查又暗訪,執法既嚴謹又不失人情。在皇室,有八賢王趙德芳撐腰;在朝廷,有丞相王齡為其後盾,並擁有太祖(趙匡胤)御賜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連當朝皇帝宋仁宗趙禎都得畏他三分,因此不論皇家貴族、朝野官宦,乃至平民百姓、販夫走卒,均使正義得以伸張,真正落實「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開封府大堂,有常設三口鍘刀:龍頭鍘(火龍鍘)專鍘無道謀逆之皇親國戚,虎頭鍘專鍘文武貪濁污惡之百官,而狗頭鍘(犬頭鍘)專鍘窮凶極惡之平民百姓,三口鍘刀亦有先斬後奏之權。傳頌的案件包括《鍘美案(鍘駙馬)》、《狸貓換太子(打龍袍)》、《鍘龐昱》、《烏盆案》、《鍘包勉》、《鍘判官》、《陳州糶米》等。故事中百姓向包公申冤的方法有:攔路喊冤(趁包公坐轎出巡時攔路向包公申冤)、擊鼓鳴冤(傳說開封府公堂門前有一鼓,任何人擊鼓後,包公便會升堂聆聽喊冤者的冤情)。

傳說包拯審案不分晝夜:夜審陰,日審陽跡悔,亦即其晚上靈魂出竅,到陰司審判鬼魂,所以民間流傳的包拯肖像,都在額上畫一枚弦月。華南地區有傳說謂包拯死後被封為十殿閻羅王中的五殿森羅王。

(4)歷史上的包公是哪裡人啊擴展閱讀:網路:包拯

㈤ 宋朝包青天是那省人

宋朝【包青天】是【安徽省】人

【包青天】即【包拯】。
公元999年(宋真宗咸平二年)5月28日出生,北宋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

姓名:包拯
字:希仁
別名:包公、包青天
國籍:宋朝
民族:漢族
出生地:北宋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
出生日期:公元999年(宋真宗咸平二年)5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1062年(北宋仁宗嘉祐七年)7月3日
職業:官臣
信仰:儒學
主要任職:監察御史、樞密直學士、三司使、禮部信運銀侍郎、三司使、樞密副使、禮部尚書
主要成就:不畏權貴、不徇私情、清正廉潔、秉公執法、剛正不阿
代表作品:《書端州郡齋壁》
謚號:孝肅
稱號:鐵面無私

史料記載:
《宋史·包拯傳》
包拯,字希仁,廬州人也。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悄雹歸養。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徘徊不忍去,里中數老皆來勸勉。久之,赴調,知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殺而鬻之」尋復有來告私殺牛者,拯曰:「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盜驚服。
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謂拯曰:「雄州新開便門,乃欲誘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嘗開門矣,刺疆事何必開便門哉?」其人遂無以對。
召權知開封府,遷右司郎中。拯立滑宴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吾孫也。」

㈥ 包拯是哪裡人

廬州 合肥

包青天(本名:包拯,又稱:包龍圖,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傑出清官代表。包拯性情嚴峻、剛正不阿,其出任公職時,務求忠誠厚道、廉潔公正、鐵面無私,「不愛烏紗只愛民」,深受百姓敬仰。

他斷案英明剛直,民間多有作品描述其斷案故事,如《包公案空李》等。1062年,包拯因患病逝世,終年64歲。他去世的噩耗傳出,朝野震驚,全城盡悼,後獲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是廬州合肥人。

人物生平

包拯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於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父母年邁,包拯請求在合肥附近就森槐職,遂斗春遲改授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

幾年之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同鄉父老多次前來勸慰勉勵。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

㈦ 包拯是哪裡人

包拯是廬冊答扮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

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人物評價: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產、鞏固國防州灶、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為清廉的象徵。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苟雜刻薄,務求忠誠舉掘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

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

曾著家訓:「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層東壁,以詔後世。」

時人也稱其「有凜然不可奪之節」,「有所關白,喜面折辱人」,據此可見,包拯的為人已清正剛直得近乎執拗,甚至還有些不近人情,然而,這也正是他與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㈧ 包公不是開封人,他是哪裡人。

不是
包拯 (包青天)
包拯(999-1062)自希仁,蘆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聖五年(1027)進士。

中進士後,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去為官,直到雙親相繼去世,守孝完畢,才在親友的勸說下為官,期間長達十年之久,故以孝聞於鄉里。

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長(安徽天長)知縣,頗有政績。任滿後,調任知端州(廣東肇慶)。回京任監察御史里行,又改監察御彎銀史,為「言事官」,對處事不當,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進行彈劾。為懲治貪官,自慶歷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認為清廉是人們的表率,而天贓則是「民賊」。包拯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運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蠍」,殘害百姓。並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間,包拯知諫院,曾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審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詐騙案,震動朝野。

包拯在歷官三司戶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間,先後出任京東,陜西,河北等路轉運使,每至一地,都以減輕民間負擔、改革弊政、發展生產為己任,提出了「寬肆啟民利國」的經濟思想。多次為了國家大事,說了皇帝不愛聽的話,論斥權幸大臣,請求罷去皇帝賜給親信官僚們的恩寵,一切改由主管機構正常渠道進行。他將唐朝魏徵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寫出來,呈給宋仁宗為座右銘,時刻警惕,以國家大事為重。請求仁宗虛心納諫,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為主」,偏聽偏信,而要愛惜人才,除去苛刻,嚴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說,不隨意大興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採納施行。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權知開封府,他於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離任,前後只有一年有餘。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把號稱難治的開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敢於懲治權貴們的不法行為,堅決抑制開封府吏的驕橫之勢,並能夠及時懲辦誣賴刁民。

由於包拯在開封府執法嚴明,鐵面無私,敢於碰硬,貴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斂,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兒童婦孺們都知道包拯之名,親切稱呼他為「包特製」。開封府廣泛流傳著這樣的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用閻羅比喻包拯的鐵面無私。

宋嘉佑六年(埋雹宴1061),他官至樞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大街小巷都可聽得到。」朝廷贈官吏部上書,有「奏儀」十五卷傳於世。

包拯(999-1062),字希仁,廬州(今安徽合肥)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政治家。 仁宗天聖間進士。做過知縣、知州。任監察御史時,建議選將練兵,以御契丹。後任 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權三司使,官至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以謙潔著稱, 執法嚴峻,不畏權貴,當時稱為「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他晚年在家裡立了一塊 石碑,上刻《戒廉家訓》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非吾子若孫也。」他 的事跡長期流傳民間,過去小說、戲曲多取為題材。元雜劇已有《陳州糶米》等作品 。以後流傳日廣,形成豐富的傳說。遺著有《包孝肅奏議》。
請採納。

㈨ 包公是哪裡人

包拯,字希仁,廬州人(今安徽合肥),在河南開封為官 開封是當時首都譽宏。包公想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市長慶枯冊。
死後被女婿遷會合肥埋葬。現在合肥有包公祠和包公墓。合肥還做了包河公園。就在市區。有機會到合肥你可以敗廳去看看。

㈩ 包拯的簡介

包拯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於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3],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

因父母年邁,包拯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

幾年之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同鄉父老多次前來勸慰勉勵。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

(10)歷史上的包公是哪裡人啊擴展閱讀

包拯秉公執法,清正廉潔,不畏權貴,廉己恤民,剛正不阿,事必躬親,勤於政事的官員,他們所到之處惠及一方,在民眾中極富聲威,深受民眾愛戴,在民間素有「青天」之譽。

包拯到了開封首都後的傳奇故事就此開始便有了後面的傳奇斷案,著名的斷案故事。

民間相傳包拯的斷案故事有:

《鍘美案》、《狸貓換太子》、《烏盆案》、《鍘包勉》、《鍘判官》 等等。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包公是哪裡人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