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廟村的經濟情況
高廟村有史以來均是以農耕為主,解放前全村土地多數集中在地主手裡,多數人以扛長工,打短工為生,常年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村民分到了土地,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深翻土地、改良土壤,人民的生活水腔祥平得到了長足的提高。1957年—1959年,由於自然災害和右傾思想浮誇風、共產風,農村經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1960年三反五反運動,黨中央頒布了農業60條,村民分到自留地,生活才漸漸恢復,到1962年全村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而後又掀起「農業學大寨」的高潮,集思廣益,多方發展村裡經濟;學習蘭考拉沙治鹼,坡地開挖大坑塘,當時的口號是「一畝坑塘一畝田,澇了能蓄水,旱了能澆田,坑塘還能養魚蓮,江北一樣變江南」,村上組織副業組、木工組、打魚打兔,裁縫組、窯業、酒廠等。1978年,架上高壓電,原有機井20眼,增至現在的120眼。1980年全村進行了體制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林、牧、副、漁有了較快的發展。由原來的以前全村都是以種糧為主,現在大種經濟(種大蒜),搞養殖業,現本村有養拿好雞棚20座,予制廠2個,養魚池10個,水面50餘畝。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取消農業稅,而又對種糧實行補貼,使本村經濟上了一個更高的台階,農業達到了機械化、水利化,生活進入了電氣化,樓房化,電三輪成為普遍的交通工具。現村裡有機動車300多輛,大小汽車32輛,全村18道街,戶戶都是兩層小樓,村伍敏搏里全是水泥路帶下水道,以來,在經濟方面一直都是穩步持續發展,2011年糧食產量2000斤,人均經濟收入5000餘元。
2. 高廟村的介紹
高廟村位於米河鎮西一公里,與小關鎮口頭村相毗鄰,鄭洛公路(310國道),長鋁鐵路專線貫穿東西,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全村總面積3.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80畝,其中基配鍵本農田2408畝,自然村莊10個,16個村民組察彎,居住有漢回兩個民族,總人口4486人,其中回培沒巧民50人與漢民和諧相處。全村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齊全,建有初中、小學、幼兒園和標准衛生所,特別是中小學校舍新穎,環境宜人,是學生求學的聖地、成才的搖籃,乃為風水寶地。高廟村的歷史文化積淀也十分豐富,現存有國家文件保護單位,千年古剎――福昌寺和保存完整的明代戲樓,還有修復一新仿古建築高廟標志。這些充分體現高廟歷史文化悠久、文化燦爛。高廟村新農村建設初具雛形,建成了高標准、高質量的村委辦公大樓和文化大院。16個村民組全部通上水泥道路,通上有線電視和寬頻 網、電信全部普及。三個規劃區的居民住宅樓初具規模,已建成十二幢可居住160戶的高層樓房。全村有1800人用上了安全飲用水,其餘也全部用上了自來水、環境美化也在逐步擴展,各項布局規劃已經完成正向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邁進。
3. 高廟村的歷史沿革
據村古廟內碑文記載,大明朝時隸屬中牟縣,清朝至民國屬祥符縣(今開封縣),解放後歸屬尉氏縣庄頭鄉第五區,解放前的體制是以自然村為小保,設有家長,高廟、裴家、趙迪為一個聯保,設有聯保處,1947年10月22日,鄭州和開封同時解放,第九散則縱隊司令員秦察掘顫基偉帥大軍南下之後,上級政府敗敗即在村裡組建了農協會,帶領廣大貧下中農進行土改運動,打破了沿襲幾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得到了合理的分配,調動了村民的勞動激情,土改運動進行的十分順利。1954—1956年,村裡相繼組建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共分三個隊,而後又分為六個隊,初級社時以隊為核算單位,高級社時以社為核算單位,到1957—1958年成立黨支部,成立人民公社,公社以下又劃分管理區,高廟裴家趙迪為一個管理區,高廟為一個生產大隊,1983年人民公社取消變為鄉,高廟裴家分開後各自成為獨立的行政村。1983年取消村革委會改為村委會至今。
4. 高廟的地方高廟
概況
中衛高廟位於中衛市區城北.建在接連城牆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經歷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表現出寧夏古建築的風貌。它與「大漠奇觀」齊名,是中衛兩大景觀之一。高廟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廟。廟的磚雕牌坊上有一副對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橫批是:「無上法橋」。廟里供奉不僅有佛、菩薩,還有玉皇、聖母、文昌、關公。佛、道、儒三教的偶像,濟濟一堂。
高廟前有保安寺,山門朝南,兩側建有廂房,正面為單檐歇山頂的大雄寶殿。殿後為高廟,有24級台階,拾級而上,經牌坊、南天門、中樓,最後是高達三層的五嶽、玉皇、聖母殿。這些主要建築,都在一條中軸線上,氣勢雄偉。在高廟主體建築的兩側,還有鍾樓、鼓樓、文樓、武樓、靈官殿,地藏殿等配殿。在僅2000餘平方米的高台上,建造了近百間九脊歇山、四角攢尖、十字歇山、將軍盔頂等各種類型的殿宇。整個建築群重樓疊閣,亭廊相連,翼角高翹,構成了迂迴曲折的內外空間,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寧夏古建築的精湛的藝術風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歷史
高廟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據地方記載(一四○三年至一四二四年年間)已初具規模;另有記載保安寺建於宋代。高廟僅存的一口古鍾銘文記載「大明正德丙寅(一四四五年)季秋,陝西寧夏中衛指揮衛鎮及旗士人等發人心於「三世佛殿前鑄鳴鍾一口,永鎮邊疆,官運人馬吉祥如意」,鍾身鑄梵文字大明咒。由引可見,高廟保安寺在明正德年間已具相當規模。因中衛川原百里、五穀豐登,賴地理之優越,常為邊陲異族爭奪之地,明天順四年(一四○六年)為安全防衛,增築城牆,三佛殿妨礙築牆,遂廢之。時有祈福禱神之俗,家有讀書好學之風,人結群力、村集眾資,沿原保悄瞎安寺中軸線緊接城牆之外集土築台,建設樓閣,命名新廟,上祀社稷,下啟童蒙,上院新廟為民眾社祭之台,地方教讀之塾;下院保安寺為佛教僧眾靜修弘法之地。
清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因強烈地震,高廟保安寺殿堂傾圮,後經四年修整方復原貌。至乾隆年間,廟寺再次傾於地震之災,時由住持廣壽法師,率徒續因、續行,啟發地方善信,保其存者,補其毀者。至咸豐八年同增建的磚牌坊、東西天池、轉圈樓以及山門,廣場、影樓戲台全部竣工。地方紳士尊其三教同源之說,將最頂層供奉玉皇大帝,故爾新廟又稱「玉皇閣」。一九四二年農歷二月十五日,因廟會失火,高廟保安寺磚牌坊以上的建築全部付之一炬,次年由信士梁邦振、詹毓麟等助捐募化,陳銘信士提任木工總設計,再與土木,歷時四年方完工。新建寺廟因其執事瑤池徒,將瑤池金母和十二仙女之像供於最頂之層,所以新建廟宇又稱「高廟」。
建築
高廟保安寺的建築特點是集中、緊湊、重疊、回曲、高雅,可以此「宏、偉、瑰、麗」四字冠之。整個建築設計縱向沿中軸線展開,橫向左右對稱,逐次伸進,升高,平地高台渾為一體。其布局上下貫通,前部分是保安寺,山門建接引樓,簡朴淡雅。進山門通院落,迎面是三鳯朝陽的木刻小牌坊,小巧俊秀,亭亭玉立,往北步和古樸大方的天王殿,東西兩側各有祠堂,院落左右廂各配殿宇。
通天王殿,登十二級台階,下有東西貫通的弧形隧道,叫地獄宮,清咸豐八年增建的三孔磚牌坊,巍然屹立在隧道之上。設計別具匠心,磚雕工藝精美,內容豐富多彩。再十二級台階,通過「華藏玄門」,繞過屏障,迎面是重疊三層的主樓,一層為「大雄寶殿」,二層為「西方三聖殿」,三層為「五方佛殿」。主樓高二十九米,為九轉七工程,大層頂騰空拔起,氣勢宏偉。主樓前建有三層玲瓏俊秀的「大悲閣」(俗稱中樓),其造型之奇特,雕刻藝術之精美為全寺這精華。其底層為透風過廳,四通殿宇,排列有序的翹首飛檐三層共有三十六個。在三樓脊頂中起一座八角塔,猶如鳳冠;在大悲閣東兩側又建雙層樓閣(即鍾鼓樓)如鳳凰之兩翼。從整體看,整個建築似鳳凰殿翅,給人以空欲飛的感覺。
高廟整個造型藝術充分體現了東方木結構建築的特徵,重樓疊閣,錯落有致,迴廊啟梁空曲折,清幽淡雅。整個建築群的牆壁走廊,門窗格扇斗拱上都有許多精工細刻的花卉蔬果,珍禽異獸,琳琅滿目,裝飾和詣,為研究古建築藝術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高廟是近代三教合一的典型寺院,如寺內小牌樓有寓意三教合一渣顫的對聯∶上聯「廟貌巍峨清凈通一氣」,下聯「神靈感應慈悲忠恕不二門」,橫批「三教同源」。磚牌坊之磚柱上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里」,下聯「天在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殿內塑像有佛像、神仙和孔聖牌位,反映出明清時期儒釋道三教融合、和諧相處的狀況。
「十年浩劫」期間,歷代儒釋道神像盡遭搗毀之厄,高廟保安寺除一口古鍾和部分建築物外,殿堂內的設施,經書、法器全部毀壞,盪然無存,寺僧被逐。
現狀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政府拔款三十六萬八千元,信眾集資七十多萬元,對高廟保安寺進行全面整修。按照佛教內容雕塑佛像、精工彩畫,十六位僧人常住,由佛教界自主管理,現成為寧南佛教中心,為振興中寧夏佛教作出貢獻。
現任住持為宗相法師,俗名靳祥希,原籍寧夏中衛縣城關鎮人;一九四○年禮中衛香岩寺禪凈和尚披剃,一九六四年社教逐僧,離寺還行,任生產隊保管員;一九八二年落實宗教政策,駐錫高廟保安寺;一九八八年選為自治區佛協常務理事,中衛縣佛協副會長,一九九五年選為中衛縣佛協會長。
寺址∶寧夏中衛縣高廟村
但是古人也留下了這一文化,我們應該好好保護。 ----小辣椒。長年面積穩定在50000畝以上,產量在2100萬公斤以上。而且色澤好、椒型正、品質優。
----黃牛系列。黃牛存欄在20000頭以上,建設有500頭畜位的育肥場兩個,100噸位冷庫一座,皮革加工廠1個,腸衣加工廠1個,運輸車隊一支,黃牛交易市場3處。農戶圈養黃牛經驗豐富。
----肉鴨。年存欄在500000隻以上,建設有萬只以上養殖場30個。
----食用菌。長年面積在60000平方米,正在建設制種場和加工廠。
----優質糧棉。小麥以優質強筋品種為主,年產量3000萬公斤;棉花以優質抗蟲棉為主,年產量保持在200萬公斤以上。
5. 河南省台前縣城關鎮高廟村有什麼作文素材
再發一個更加詳細的。河南濮陽市名勝、古跡 濮陽市戚城(孔悝城遺址) 在濮陽市城北5公里。俗稱孔悝城。春秋時衛國的重要城邑,衛成公六年岩肢含(前629年)由楚丘徙都濮陽後,即成為各國諸侯7次會盟的名城,也是晉衛兩國爭奪的要地。城為正方形,周長1520米,有4門。城牆高出地面8.3米,最寬處為16.5米,大部分保存完好。與春秋記載的戚城情況基本相符。戚城上部為漢代加築。城東36-80米處有東西並列的兩個土丘,傳系孔悝及母衛良娣墓。城東北700米處傳為子路墓址。城址一帶歷代碑刻甚多。濮陽縣回鑾碑 在濮陽縣城關鎮。又稱契丹出境碑。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遼兵南下,直抵澶州(今濮陽),威脅汴京。真宗在寇準的極力主張下,被迫親征,進駐澶州。寇準親自督戰,大破遼軍,迫使遼國簽訂澶淵之盟。和約簽訂後,真宗寫即興詩一首,此詩由寇準書寫,刻於石上,即「回鑾碑」。碑高2.3米,豎刻草體三行,字大如拳,秀麗流暢。新石器文化遺址 在濮陽縣城關鎮東南15公里的台上村。華東野戰軍司令部舊址 在濮陽縣城關鎮。「中華第一龍」出土地 在濮陽縣城關鎮西水坡。忠陵墓 在濮陽縣武忠陵村。咸城遺址 在濮陽縣梁庄鄉。程庄遺址 在濮陽縣胡狀鄉。南樂縣倉頡陵遺址 在南樂縣。文廟大成殿 在南樂縣城關鎮。唐槐 在南樂縣城關鎮。文昌閣 在南樂縣岳固村。皇姑墳遺址 在南樂縣岳固村。元御史武良弼墓 在南樂縣北墳村。遼將韓昌墳 在南樂縣韓張鎮。五代梁王彥章營壘舊址 在南樂縣韓張鎮。察院遺址 在南樂縣谷村。谷那律墓 在南樂縣谷村。古馬場 在南樂縣谷村。明萬曆帝老師王指南墓 在南樂縣煙固屯。啞驢寺 在南樂縣張果屯。涼書台遺址 在南樂縣粗笑張果屯。三娘子台遺址 在南樂縣梁村北1.5公里。明二仙堂 在南樂縣近德固鄉。清洪福寺遺址 在南樂縣近德固鄉。赫胥陵東漢古墓群 在南樂縣福堪鄉。寺卧寺遺址 在南樂縣龍卧村。台前縣晉王城 在台前縣吳壩鄉。傳唐末晉王李克用在此築軍壘,後人稱晉王城,簡稱晉城。野戰軍「孫口渡河處」紀念碑 在台前縣孫口鄉。張公藝墓 在台前縣。清豐縣普照寺 在清豐縣城關鎮。張飢笑清豐碑 在清豐縣城關鎮。張果老墓& 在清豐縣。「六塔曉月」 在清豐縣永固集村。為古清豐八景之一。范縣春秋閔子騫墓 在范縣張庄鄉。丹朱墓 在范縣辛庄鄉。葉廷秀墓 在范縣辛庄鄉。明末榆園軍起義舊址 在范縣顏村鋪鄉。龍山文化遺址 在范縣顏村鋪鄉。(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明文學家李先芳墓 在范縣。明文學家蘇佑墓 在范縣楊集鄉蘇庄。明末農民抗捐紀念碑 在范縣楊集鄉陳庄。
6. 高廟村的歷史
在明初大移民的人群中,有一名叫王俊的壯年人,從琅琊領著妻兒來到滕縣安家落戶。王俊帶領全家辛勤拆高耕作,勤儉持家,慢慢發展成為小康之家,孫子還能夠入學就讀。到明代中後期,他的三個曾孫——王嘉賓、王元賓、王利賓,先後都中了舉人。王利賓隆慶四年(1570年)中舉後,不幸早逝。王嘉賓與王元賓中舉後又相繼中了進士,分別被授予知府、御史等職。時人稱大御史(大進士)、二御史(二進士)。據明、清《滕縣志》與《王氏族譜》記載,御史兄弟「豸冠驄馬,花鄂交輝,袖中彈文不避權貴,僉稱曰『朝陽鳴鳳』。及彈劾奸相嚴嵩,直聲震天下」,皇帝降旨為王嘉賓建「豸綉坊」,滕縣城內紳耆又為他們兄弟三人造「三納乎鳳坊」(因四面一樣,又稱為四牌坊),以示褒揚。旅茄尺
7. 高廟鄉的歷史沿革
高廟鄉距南陽市中心城區東23公里,北邊與紅泥灣鎮相鄰,西邊與茶庵鄉接壤,東邊與社旗縣晉庄鎮、大馮營鄉毗弊盯薯鄰,南與唐河縣桐河鄉接壤。清末分屬黃池陂、馬庵及雷神廟3保;民國25年(1936年)分屬黃池鄉、馬庵鄉及敬業鄉;1949年建國後建立高廟區;1951年9月改高廟區為十三區;1958年屬茶庵公社;1968年成立高廟公社;1984年社改鄉為高廟鄉。轄高廟、黃池陂、西張營、上官莊、張堂、謝營、趙橋、南張營、大石碑、小石碑、塔橋、王良庄、典寶、邰庄、張本庄、老薛營、司庄、郭廠、孫樓、下曹、上曹、大劉庄、栗盤23個村委會。地勢自北而南傾斜,北部較高,海拔120米,南部稍低,海拔110米。境內有桐河、清河、珍珠河和小黃河。清河、珍珠河於高廟村租者東北匯合則衫後稱桐河,南從王莊出境,段長10公里。該河上段坡陡流急,下段彎曲多潭,素有「高廟到桐河,七十二個大潭窩」之稱。小黃河橫越境內,於薛營村匯入桐河。牛高路、李高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國土資源面積8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萬畝,轄23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