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們是怎樣知道歷史所發生的詳細事情的呢
首先,有很多很多的歷史書籍流傳下來,首先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二十四史,主要是記傳體,也就是記錄人物制度等等,也有類似<資治通鑒>這樣的編年體,按照時間順序紀錄.當中的確記載了相當多的歷史細節.
其次是各個朝代都有自己史官,這些史官會紀錄帝王將相的言行,然後會根據這些匯總成實錄或者起居注.基本上會詳細到每天發生的事情。
再次,還有民間的筆記、雜記等等,這些書不一定全部流傳下來,但是中國古代很注意圖書的整理和保存,所以有類書,例如古今圖書集注、永樂大典等等,會把散落的書籍匯編保存。
最後,就是考古發現了,類似於墓誌銘、陪葬品等等,還有壁畫、出土文物等等。現在考古手段有些很先進,可以利用科學手段檢測出年代等等
『貳』 人們是怎樣認識歷史的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所謂的歷史。
歷史是「曾經發生的過的事情,出現過的人」。
然後,你再搞清楚歷史是如何傳承下來的。其實,很簡單,自古至今,無外乎三種方式,書籍,遺址和傳說。
書籍是大家接觸最多,了解程度最深的歷史轉述載體,但書籍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它也是認為記錄的。其實只要是人為的東西,就都有偏差,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熟知一個國家的歷史,但你要是跑到他的鄰國,看他鄰國的歷史書,那你又會發現另外一段跟你之前所了解完全不一樣的歷史。這就是認為添加進去的成分---情緒,正邪。
所以,了解歷史不能僅僅只是看書本上的東西,還要有自己的判斷,所記錄的「歷史」往往不是曾經真實發生的「史實」,其實也是我矯情了,真正的史實又有誰能搞清,我們也只是盡量的去接近那一絲真實的歷史罷了
『叄』 什麼是歷史,怎麼才能了解歷史
那麼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情,想要去了解歷史,那麼就應該要了解過去的事情,特別是中國上下五千年,可以好好去看看。
『肆』 我想知道是怎麼知道中國以前的歷史的。。可憐的百度沒有答案、、、
1、有史官記載。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在夏代的奴隸制國家機構中,已設置了史官。唐代,因正式設立了史館,史官制度乃趨於規范化。五代迄清,史官制度多因唐制而各有損益,其名稱雖因代而異,而職掌略同。有這些人的辛勤努力,我們就會通曉幾千年的大事。
2、有歷史學家的著作。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3、對於無文字記載前,依靠地下的考古資料。考古資料泛指古代遺留下來的甲骨、金文、簡牘、帛書、冊卷等文字資料以及各種器物和遺址。
4、檔案。
5、口述史料。
『伍』 我們需要從什麼地方下手了解歷史
我們可以從三個下手了解歷史,分別是書本、網頁、游覽歷史名地。
一、我們可以從我們的書本上了解到關於我們所想要了解的關於歷史的東西,關於歷史我們的書本上的記載是非常詳細的。我們想要了解的他上面都有,我們可以享受看書的一個過程,也可以完全沉浸式地體驗看書,這樣可以更好的走進書中的世界,可以更好的和書中的人們感同身受。我們可以更好地和我們的祖先交流,把自己帶入他們,我們的感情可以更加地豐富飽滿。我們的記憶將會更加地深刻,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傳達我們了解的相關歷史信息。我們的記憶深刻了,我們就可以更加喜歡歷史,為我們的歷史文化的保護出一份力。
我相信通過上面這些了解歷史的方式,我們的小夥伴可以更好更直接地了解我們的歷史的,歷史是我們大家的瑰寶,我們都應該學著好好去熱愛、保護它們。
『陸』 怎麼了解歷史
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
3、學會閱讀:尤其是閱讀教材,在閱讀教材方面要學會快速閱讀教材,取得課堂上的主動權。在課堂上,要知道老師,講的層次性,針對性的問題。是啟發大家,什麼內容需要詳細的讀,反復的思考。在做歷史筆記時,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圈點批註,給歷史名詞概念人物,所做的補充,要做一個大概的了解,重點知識部分要重點記錄。
『柒』 人類是怎麼知道1000年以前的事的
人類是怎麼知道1000年前的事情,主要是通過歷史的文獻記載我們歷朝歷代和很多文獻記載,可以孝缺指從中可以發現以前的以前的一些歷史的事情,同時我們通過考古文物的發掘也能查詢過去的很多事情的發生。考古巧配文物來印證歷史上把的事情。我們主要通過這兩個手扮備段來發現好發現1000年前的事情。
『捌』 我們是如何了解歷史的
通過以往的歷史記載(含對古文字的研究)、民間傳說(野史)的考證,以及對遺留物證(含發掘墓葬以及殉葬器物)的研究。經過互相印證得到一個基本的結論。這個基本結論就成為當代對歷史的判斷和敘述。
『玖』 為什麼現代人可以知道遠古的事情,這都有什麼根據
歷史事件會通過幾種方式流傳下來。
第一是史料記載。在中國歷史上,設立史官,記錄國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制度和傳統,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歷史,也十分看重用文字記載歷史的史官。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炎黃堯舜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了。
第二是考古發現。很早就有學者注意到進行古代遺跡考察和古代遺物研究的重要價值。通過古代人類有意識加工過的人工製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類修造的房屋、墳墓、城堡和建築等。或是確定其與人類活動有關,或是能夠反映人類的活動。
我國歷史上最受推崇的史書,就是司馬遷所撰寫的——《史記》。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拾』 人們了解歷史的主要途徑是
文物、史書、口述資料、圖片都是人們了解歷史的途徑。但是,最主要的是史書、文物和口述資料。史書可以了解歷史的最系統、最全面的資料;文物可以了解歷史的最真實、最直觀的材料;口述資料可以對史書中沒有記載、漏記的有良好的補充作用。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10)我們是如何知道以前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說公孫軒轅)(公元前2717-前2599年)時期算起,至今已有約5000年的歷史了。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