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有哪些公國
格呂克斯堡、阿斯坎尼亞
布拉邦特、策林根
維特爾斯巴赫、利希滕施泰因
薩克森、奧爾登堡
科堡、梅克倫堡
哥達、霍亨索倫
石勒蘇益格、哈布斯堡-洛林
荷蘭斯泰因、戈托爾普
松德堡、荷爾斯泰因
(1)德國歷史上有多少個公國擴展閱讀:
貴族姓氏標志
德國姓氏中帶「馮」字的都是至少騎士階級以上貴族稱號。馮是「von」 的音譯,在德語中最直接的意思是:「……地方的」,「從...(地方來)」的。比如說要是一個貴族叫Angela von Berlin,那就是「來自柏林的安哥拉」。
西方貴族的姓氏標志在名與族猛孝姓之間。「德」(de)是法國貴族或舊家的標志,如法國著名寓言詩人讓·德·拉封丹就是貴族家庭知冊出身。
12世紀條頓騎士團(早期成員都為德意志貴族)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多次獲贈土地與城堡。為了和原住居民以示區別,就在自己的名字里兆稿加上「von」,後面的姓氏往往是封地、采邑的名字。
② 德國詳細歷史
這個嘛,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幫你理一下線索吧。
意志國家位於北海、波羅的海和阿爾卑斯山(東段)之間,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早在青銅時代晚期(公元前500年),日耳曼民族就已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威悉河和奧德和之間的北德低地平原定居。
公元前2世紀末,日耳曼各部族已推進到德國中部和南部,趕走了生活在那裡的凱爾特人,並開始與高盧的羅馬人有了接觸。
之後多次侵擾羅馬帝國。
1、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奠定了今日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其中(東法蘭克王國,就是後來德國的前身。)
也就是說德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這里,但是日耳曼民族的歷史則是我之前講的,那是公元前幾世紀的事情了。
2、東法蘭克王國之後,962年,奧托一世在羅馬加冕,建立了後來大家稱呼的既非神聖,也非羅馬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一直統治到1806年。
3、德國1806年之後,就是一個分散的狀態,而此時普魯士是逐漸顯示出自身的優勢。
4、1871年,在通過幾次王朝戰爭之後,德國完成了統一。統一之後的德國,就以不可遏制之勢發展起來,但是由於保留來了一些軍國主義的傳統,最終導致了其成為一戰與二戰的主要發動者,二戰後,德國被分成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聯邦德國由於得到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以及自身人員從業素質較高、重視科技與教育、推行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大大激發了經濟,使其在20世紀60年代末,先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民主德國發展不如聯邦德國。在20世紀60年代成立的歐共體中,聯邦德國成為創始成員國之一,在歐共體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5、今日的德國,在世界上處於發達國家的行列,在教育科技等方面,都有值得學習與借鑒之處。
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寫的,可能不盡如你意,因為現在研究的范圍越來越窄了,要是世界古代史,我可能會懂的更多一些。
③ 德意志風雲第7章:四大公國
上一章我們說到,隨著加洛林王室的逐漸式微,東法蘭克王國崛起了四股強大的地方勢力。這四股強大的地方勢力,歷史上被稱為「四大部落公國」。它們是:薩克森公國,法蘭克尼亞公國,巴伐利亞公國和施瓦本公國。我們來看一看這四大公國都有些什麼特點。
一、薩克森公國
薩克森人是日耳曼諸部落當中相當強悍的一支。我們在之前就已經對他們的事跡有所提及。這個部落生活在北德平原的茫茫森林當中,是「森林之子」。薩克森人的先祖,曾經在阿米尼烏斯的率領下,在條頓堡森林之戰中擊敗羅馬軍團。在查理大帝的時代,薩克森人又在維都金德的率領下,與法蘭克王國進行了長期的拉鋸戰。薩克森人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這是一群桀驁不馴的人。
薩克森人生活的地域,是北德平原。在我們的印象中,沿海平原總是繁榮富庶的象徵,因為平原地帶總是能夠容納更多的人口。在農業時代,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北德平原,在整個日耳曼地區,卻長期與貧窮和野蠻聯系在一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日耳曼地區的緯度整體偏高,而北德平原的緯度,甚至高過我們中國的東北地區。在這樣靠北的地區,並不適宜發展農業。因此,北德平原的經濟向來不甚發達。
經濟上的落後,恰恰造就了薩克森人的性格。這是一個堅韌的族群,這是一個十分渴望更溫暖土地的族群。正如草原上的野蠻人極其富於侵略性改鬧拍一樣,森林中的野蠻人,同樣極其富於侵略性。如果我們把薩克森人與其他日耳曼群體做個比較,就會發現,他們幾乎是最具有侵略性和擴張性的一群。
正是軍事上的極端強悍,使得薩克森人成功地開啟了德意志史上的第一個強大王朝,即薩克森王朝。正是他們,把歷史從法蘭克時代推進到了德意志時代。至於他們怎麼做到這一點的,我們將在下一章進行講述。
對於這樣強大的群體,對於這樣強大的公國,以之為基礎建立的王朝,自然會威名赫赫。但是崛起於其他地區的王朝,則必視其為彎明眼中釘,肉中刺。這些王朝為了消除威脅,必然想方設法削弱薩克森公國。而削弱它的最佳辦法,就是使它分裂。薩克森公國最終分崩離析了,但是薩克森人的強悍並未消退。幾百年後,他們的後裔,以另一個名字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叫做普魯士。
二、法蘭克爾尼亞公國
法蘭克尼亞公國位於德意志地區的中部,該地以山地丘陵為主,是北德平原向南德高原過渡的地帶。從法蘭克尼亞公國這個名字,我們核羨就能看出,這個公國和法蘭克王國有著緊密的聯系。正是如此。據傳法蘭克人正是發源於這個地區,或者說法蘭克尼亞人,正是留在故鄉的法蘭克人。
法蘭克尼亞公國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德意志中部,類似於中國的中原地帶。這樣的地區,天然地就同各地交往密切,同時也使它變成了四戰之地。
從軍事上講,四戰之地很難崛起強大的政權,法蘭克尼亞公國,也確實是東法蘭克四大公國當中,相對比較弱勢的一個。但是弱勢有時候會有弱勢的好處。當加洛林王朝在東法蘭克王國絕嗣後,各諸侯希望選出一個本地的諸侯當新的國王。各諸侯都忌憚太強大的諸侯成為新王的話,會危及到自己的地位。因此,最終他們選出了相對弱勢的法蘭克尼亞公爵,即康拉德一世,成為新王。
法蘭克尼亞公爵靠著弱勢當上了新王,但是他卻不能靠著弱勢降服各地強大的諸侯。歷史註定了他只是過渡性的角色,創造不了偉大的業績。
三、施瓦本公國
施瓦本公國位於德意志地區的西南部。施瓦本人又被稱作阿勒芒人,是最早與羅馬帝國發生接觸的日耳曼人,也是最早接受羅馬文明的日耳曼人。和其他日耳曼部落相比,施瓦本人最顯著的特色,就是他們更加文明,更加開化。這里向來就是整個日耳曼地區的文化繁榮之地。在法語中,德國的正式名稱,就是阿勒芒。
施瓦本公國與義大利僅一山之隔,翻過阿爾卑斯山,就是義大利的波河平原。因此,施瓦本公國歷來和義大利有著密切的聯系,他們也比其他的日耳曼公國更加關注義大利事務。崛起於施瓦本地區的王朝,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向義大利。至於這種政策是否有利於日耳曼的整體利益,我們以後會分析到。
由於坐擁阿爾卑斯山,施瓦本公國控制著跨越阿爾卑斯山的幾條重要的商道。在漫長的中世紀,這些商道對於加強歐洲南北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帶動了這里出現了許多繁榮的城市,例如斯圖加特。這個公國強盛了幾百年,最終也分裂成幾塊。其中的一塊,後來獨立成了瑞士。
直到現在,施瓦本地區仍然是整個德語區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它的富饒早已聞名遐邇。
四、巴伐利亞公國
巴伐利亞公國和施瓦本公國比較類似,他們同屬於南德地區的強大勢力。另外,巴伐利亞地區歷史上也和羅馬帝國聯系密切,羅馬帝國的統治,甚至直接覆蓋到了巴伐利亞地區。巴伐利亞也和施瓦本一樣,同樣控制著越過阿爾卑斯山的幾條重要商路,因此也涌現了一批繁榮的城市,例如慕尼黑和雷根斯堡等。
和施瓦本人相比,巴伐利亞人具有更強的侵略性。這是因為,巴伐利亞人經常面臨東方的游牧民族侵襲,匈人、阿瓦爾人、馬扎爾人等,都曾入侵日耳曼地區,而首當其沖的就是巴伐利亞。由於長期和游牧民族作戰,巴伐利亞人練就了強悍的性格,這為他們日後的擴張奠定了基礎。
北有薩克森,南有巴伐利亞。這兩個族群,將代表德意志,掀起向外擴張的步伐。
薩克森人擴張的最顯著成果,是普魯士的崛起,而巴伐利亞人擴張最顯著的成果,則是奧地利。奧地利人和巴伐利亞人,同宗同源,語言文化基本相通。即使現在他們歸屬於不同的政治實體,但其間的聯系仍然十分緊密。至於奧地利人在歷史上創造的輝煌歷史,我們會在以後進行講述。
和德意志地區的其他三個公國相比,巴伐利亞最大的特徵,就是長期保持了主體版塊的統一性。這個公國雖然也經歷過長期的分裂,但後來又得到統一。其他的三大公國,早已淹沒在歷史之中,但是巴伐利亞公國的歷史,則一直延續到了近代。直到如今,它仍以一個州的面貌,存在於德國的政治體系當中。
德意志時代的正式開篇
東法蘭克王國的四大部落公國,強勢地登上了歷史的舞台。從這個時候開始,從 法蘭克時代正式走向了德意志時代,德意志民族誕生了 。德意志的歷史,從這個時候起,就正式開篇了。那麼是誰引領了德意志歷史的開篇呢?我們將在下一章進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