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高中歷史提綱怎麼做

高中歷史提綱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3-04-15 00:03:30

A. 高中歷史復習提綱

我今年復習就是按照先按時間順序再按事件順序,在按空間順序,最枝山兆後按類似事件的順序唯搏總結歷史問題的.
注:不要只按自己的學習進度走,重點在老師,這些都是課下自己做的.
經過這樣的幾次記憶,對歷史事件就會有一個明確的理解.
現在的高考主要考的是'為什麼',所以~這些只能用來輔助你學習,真正的復習,是要考老師的引導來完成的..
加油把~
不好意思,因為實在猛租太多了,我不好一一舉出如何復習,對不起啊

B. 高中歷史人教版 必修一二三 總提綱(知識框架)

高中《歷史必修1•政治史》復習綱要(僅供參考)

中國政治文明進程 世界政治文明進程

時代 特徵 內容








度 夏
(前2070----前1600年)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緣關系和濃厚的專制色彩。
① 夏朝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始創王位世襲等制度。

(前1600
----前1046年)
② 夏商時期實行王位世襲制,代替了原始社會時期的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③ 夏商時期已經有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國家行政管理制度。

西周
1.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國,廣建諸侯,以藩衛宗周。」)
2.西周的宗法制
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
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春 秋
(前770-前476年)
社會大變革,從奴隸制度過渡到封建社會 1.諸侯爭霸
2.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魏文侯改革、楚國吳起變法 古


輪鏈罩洲







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1. 古希臘的城邦制度(前8~6世紀)
2. 雅典民主政治
奠定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期: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條件:①保證城邦的獨立和發展②小國寡民體制的產物③奴隸勞動提供了物質保證④亞非文明的影響
2.民主政治的作用:①鑄就了希臘人的民族性格②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 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
特徵:全民參政、公民平等、法律至上、輪番而治

階段特徵 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 認 識











展 戰國:萌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制度確立 1. 戰國七雄
2. 封建制度的確立:
3.各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建立縣制

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①皇帝制。②中央行政制度。③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權力於皇帝。
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是:①皇權至上原則。②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③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④皇帝從決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獨斷權力。⑤宣揚「君權神授」。⑥思想文化的專制統治。
在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現為:①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②皇權與相權矛盾(中央政府內部矛盾)。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從漢至元中國政治制度屢經變化,不斷發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層行政組織長期穩定,人身控制嚴厲,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對中央和君主絕對依賴,難以實施有效治理。

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
(1)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③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各民族的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2)消極作用:①皇權專制極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現為獨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 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 1. 羅馬共和國時期
《十二銅表法》(前450年成文法誕生)
2.羅馬帝國時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完成)

核心內容: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實質(目的):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政治、經濟利益

作用: 1。(對羅馬)維系和穩定了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2。對歐美)是近代歐洲法律體系的基礎;為近代歐美資產階級戰臘鬧勝封建勢力提供了理論武器;3。(喚碼對東方)對日本和中國也有很大影響。局限: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男女權利不平等。
秦朝(確立):
(前221年-前207年) 開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奠定二千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皇權至上

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諸卿 郡縣制:
設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郡
郡守、縣令均由中央任命。
漢朝(鞏固)
前202-220年) 漢承秦制, 漢承秦制:皇帝制
新變化 中朝—決策
外朝—執行
尚書台—中樞 漢初:郡、國二制並行
漢武帝:分十三州,設刺史
東漢末:州郡縣三級
三國兩晉
魏晉南北朝(220—589年) 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尚書省
三省 中書省
門下省
隋唐
(完善)
581—907年 三省合作,互相牽制和監督,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創造 三省:
中書省—決策機構
門下省—審議機構
尚書省—執行機構(下設吏、戶、兵、刑、工六部) 隋:州縣
唐:道州縣
北宋
(加強)
960—1127年 相權進一步削弱,皇權進一步加強 二府:門下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相行政權
三司—管財政,分相財權 北宋:路•州縣

(發展)
1271—1368年 1. 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加強皇權有新發展
2. 開創行省制度 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 中書行省

路府州縣
宣慰司
明清
(強化、衰落) 封建社會步入晚期,矛盾尖銳,君主專制達到逐步頂峰。 明:1。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
2.內閣的創立
影響:君主專制達到新高度。 廢行省,設三司





















治 英國君主立憲制 1. 確立: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
2. 發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3. 完善:普選權的擴大
(可整合選修2第二、四單元相關內容) 特點:國王作為國家的象徵,「統而不治」;議會掌權,是國家權力中心,最高立法機關。內閣(首相)是真正掌握實權(行政權)的。
作用:1.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把政治斗爭規定在一個相對有序的狀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沖突。
3.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樹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模式。(或表述為:對歐美有深遠影響。)
清:1。康康熙設南書房
2.雍正設軍機外—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美國總統共和制 《1787年憲法》
1. 聯邦制
2. 分權與制衡原則
3. 總統共和制
(可整合選修2第四單元相關內容) 意義:(1)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礎。(2)它保障了資產階級政治和經濟利益,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3)確立了聯邦制,地方自治權與中央政權形成較為和諧統一的關系,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有利於地方的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局限性:它承認奴隸制和黑奴貿易,留下種族歧視和壓迫的烙印;婦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隸的選舉權被剝奪。 比較美國總統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同:君主立憲制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他們的共同點是國體一致,都是資產階級專政。
異:他們的政體不一樣。君主制是國家元首世襲的一種政治體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中,世襲的君主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權利受到憲法的限制,是統而不治的虛君。以資產階級為主體的議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利機關,內閣對議會負責,如英國。共和制是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的一種政治體制,也是自古就有。到了近代,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制分為議會制和總統制兩種。總統制的民主共和制,指總統由選舉產生,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是國家武裝力量的總司令;行政權集於總統,總統決定對內對外政策,擁有極廣泛的權利,如美國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階段 特徵 列強的侵略 中國人民的抗爭與探索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列強以武力打開中國市場,加緊商品輸出;
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萌發,限於器物層面。
推動歷史前進仍是農民階級,但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鴉片戰爭(1840—1842年)
《南京條約》(1842年)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②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
③太平天國 運動(開始、全盛、轉折、失敗) 太平天國(1851~1864年)
A.《天朝田畝制度》規定了土地分配和產品分配的原則。
B.《資政新篇》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作用:太平天國是中國幾千年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資本主義的最早探索;對後來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響。
局限性:階級、時代局限

法國共和制 1.(整合選修2相關內容,簡略補充法國經歷專制—立憲—共和—帝制—共和—帝制的反復較量)
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內容①行政權歸總統,他是國家元首及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7年; ②立法權歸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由普選產生。

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實權;②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③促進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特別注意對比兩國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關系:
表面上看:君主立憲制與共和制;君主立憲制有世襲君主;共和制的國家首腦由選舉產生。從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關繫上看:法國:議會擁有立法權;議會中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內閣;總統由議會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統又有行政大權。德國:德國首腦(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官吏任免權(帝國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立法權;德國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結束兩院,因此,德國首腦擁有絕對的實權。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瑗琿條約》 ①洋務運動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列強的政治侵略(戰爭和瓜分土地)和經濟侵略(資本輸出為主)並行,並形成宰割中國的同盟;
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農民階級讓位於資產階級領導革命,民主革命是主流。 中日甲午戰爭
(188年—1885年)
《馬關條約》(1885年) ①愛國官兵的英勇斗爭(左寶貴、鄧世昌)
②反割台斗爭(劉永福、徐驤)
③戊戊變法

辛亥革命功績:1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2。民主共和觀念深入;3.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4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5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較廣泛的影響。
失敗表現: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根本改變。
失敗原因:資產階級軟弱性和妥協性。 德國君主立憲制 1. 德意志的統一
2. 《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
內容①皇帝:作為國家元首,擁有宣戰、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議會的權力以及統率權;②首相:作為政府首腦,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③議會:分為兩院: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權力較小,對政府沒有監督作用。 .評價《德意志憲法》
積極意義:①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制國家建立起來。②德意志的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
局限性:①保留了普魯士的君主制度和軍國主義的傳統,②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
《辛丑條約》(1901年) ① 義和團運動
(口號:扶清滅洋)

②辛亥革命
(民主思想傳播、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同盟會、三民主義、武昌起義、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條件:①社會條件:1825年經濟危機②理論條件: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③階級條件: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興起(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運動)
.2標志:《共產黨宣言》發表(1848年)
內容①第一次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②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斷言資本主義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③進一步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就是通過階級斗爭,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共產黨宣言》的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的開展起來。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5——1949.9)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國民大革命時期(1919.5~1927.7) 社會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列強支持的北洋軍閥的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突出的特徵是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實行國民大革命。 五四運動
(背景、口號、結果)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主力:工人;先鋒:青年學生)
影響: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 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1871年3月28日)
性質:無產階級政權; 教訓:沒有一個真正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沒有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
意義: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它的經驗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

C. 高中歷史提綱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虧梁蔽: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渣謹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銷州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D. 高中歷史會考的提綱

必修 2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一、單元概述
1、從經濟結構的角度看,我國古代經濟由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三部分組成。由於受重農
抑商政策的影響,農業和手工業長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而商業發展卻曲折艱難。
2、土地制度的演變實質上是生產關系的演變,而生產關系的演變又是由生產力所決定的。
在中國古代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在奴隸社會為奴隸主貴族土地國有制(井田
制);到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器和牛耕的推廣,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
二、考點整合
1、中國古代早期農業耕作方式演變過程:刀耕火種 石器鋤耕 鐵犁牛耕
2、小農經濟的含義、形成的條件、基本特徵及作用
含義:小農經濟是指以家庭為生產和生活單位,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
家基本生活的需要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特徵:①個體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②以自給自足為生產目的;
③生產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滿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納賦稅。
作用:小農經濟是封建王朝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它的興衰關繫到封建經濟的繁榮和封建政
權的安危。
3、中國古代冶鑄、制瓷、絲織技術進步的主要表現
① 冶金業:原始社會晚期,中國人已掌握了冶銅技術。商周時期,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
西周晚期,中國已有鐵器,春秋戰國,鐵農具大肢賀量推廣。西漢時期的高爐煉鐵、炒鋼技
術,東漢時期的水排以及南北朝的灌鋼法等,使中國鋼鐵冶煉技術和產量,在16世紀以
前一直領先世界。
② 制瓷業:商代出現原始的瓷器,東漢出現成熟的青瓷,北朝出現成熟的白瓷,唐朝南青北
白兩大系統形成,宋朝出現五大名窯,元朝景德鎮窯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燒制出白地藍
花的青花瓷,明清時期,瓷器種類豐富。江西景德鎮是著名的瓷都。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琺琅瓷
③ 絲織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商朝時已有了織機,能織出多種絲織品。
西周時能生產斜紋提花織物。唐朝絲織技術高,以輕盈精湛著稱,還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
圖案風格。宋朝絲織品品種繁多,織錦吸收了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圖案生動貨品。明清
中央或地方官府設在蘇杭等地的絲造局生產的絲織品超過前代,特別是細密精緻的緞,成
為清朝絲織品的代表。
4、商人、交子、商幫
「商人」:源於商朝人善於經商而得名。
「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最早出現於北宋。
「商幫」 明清時期一些地方出現的地域性的商人群體。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
5、北宋城市發展的表現
① 徹底打破「市」「坊」界限
② 商業活動不受時間限制,交易活動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監管
③ 草市更加普遍
④ 出現四大商業名鎮: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
6、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
① 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原因:生產力低下)
② 夏、商、周時期:土地屬於國家,實行井田制(實質:國王為代表的貴族階級土地所有制 )
③ 春秋時期:私有土地出現,土地兼並嚴重,井田制遭破壞,各諸侯國通過變法,廢除井田制,
開始建立起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小農土地私有制、國有土地)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歷鍵派: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④ 封建國家抑制土地兼並的措施:北魏—唐朝:均田制;明清:一條鞭法、攤丁入畝 ,但封建
社會不能擺脫土地兼並的命運。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奴隸主貴族土地國有制(井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7、「重農抑商」政策的目的及評價
重農抑商政策形成於戰國時期,戰國商鞅變法首倡「重農抑商」,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為大多數統治
者所奉行的一項基本政策。
目的:為了保護封建地主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評價:
積極作用:在封建社會前期,由於商業的發展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影響農業生產甚至危及封建政
權統治,所以重農抑商對於促進經濟發展、鞏固新興地主階級專政,起到了積極作用。
消極作用:但到了明清時期,由於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空前活躍,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重
農抑商政策的消極作用就成了主要方面,它嚴重地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從根
本上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
8、海禁與「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
閉關鎖國政策產生的根源是封建的自然經濟。
影響:
消極影響:閉關鎖國政策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從而阻礙了資本主義
萌芽的發展。閉關鎖國政策隔絕了中國與外界的聯系,不利於科學技術亮中文化的發展,
阻礙生產力進步,從而使中國落後於世界潮流,成為近代中國落後挨打的根源。
積極影響:「閉關鎖國」政策在當時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抵禦外來侵略的作用
第 二 單 元 資 本 主 義 世 界 市 場 的 形 成 和 發 展
一、單元概述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過程
時間 相關事件 階段特徵
15、16 世紀 新航路開辟 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
17、18 世紀 早期殖民擴張 世界市場進一步得到拓展
19 世紀中期 工業革命 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19 世紀末 20 世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 世界市場最終建立起來
20 世紀 90 年代 第三次工業革命 經濟全球化明顯加速
二、考點整合
1、新航路開辟的主要航海家
① 1487--1488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非洲好望角(葡萄牙王室支持);
② 149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西班牙王室支持);
③ 1497—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經過好望角到達印度(葡萄牙王室支持);
④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繞過美洲南端海峽,橫渡太平洋完成環球航行(西班牙王室支持)
注意:美洲是以航海家亞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而不是哥倫布
(同學們要充分利用地理知識和歷史教材上的地圖從宏觀上和空間上了解新航路的開辟)
2、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
地理大發現開始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連
成一個整體。歐洲的商人們開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業聯系,他們把亞洲的茶葉、絲綢、
瓷器、香料,非洲的黃金和象牙,美洲的黃金、白銀、玉米、煙草以及歐洲的槍支、工藝品
等運往各地銷售,賺取豐厚利潤。從此,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
3、英國成為世界殖民霸主的時間和標志
18世紀中期,通過七年戰爭打敗法國,確立世界殖民霸權。
4、早期殖民侵略帶來的後果
積極影響: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荷蘭等國進行的早期殖民擴張一方面為西歐資本
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血腥財富和巨額的原始資本,使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寬,也促進
了技術革命的到來。
消極影響:給廣大的亞非拉地區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災難。成千上萬的印第安人由於被
屠殺、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帶來的疾病而死去,黑奴貿易使非洲喪失上億的人口,巨
額的財富被掠奪。
5、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
工業革命的標志:瓦特改良蒸汽機
6、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積極影響:(1)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機器生產的工廠取代手工工場,使資本主義經濟制
度取得了統治地位。
(2)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人們開始懂得享受機器時代的工業文明的成果
(3)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變革: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成為社會的兩
大階級,兩大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斗爭不斷;
(4)改變了人口的流動方向,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
(5)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6)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
消極影響:工業革命也帶來了自然環境被污染、生態環境被破壞,人口猛增
(所以發展經濟應與環境保護同步進行,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同時還給廣大的亞非拉地區人民帶來的深重的災難。
7、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電力應用(顯著表現):①1866年德國西門子發明發電機,②電燈、電車、電話、電影放映機出現;
內燃機: ① 內燃機、柴油機的誕生,②發明汽車、飛機;③內燃機車、遠洋輪船發展;
化學工業:①從煤、石油中提取各種物質作為化工原料,②炸葯、塑料、人造纖維等開始使用;
傳統工業:煉鋼技術的進步;
新型通訊:電話、有線電報、無線電報。
8、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積極影響:① 生產力:人類進入電氣時代;②生產結構:規模擴大,輕重工業比率變化;
③生產關系:壟斷組織形成;④國際關系:世界市場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
⑤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得到較大的改善;
消極影響: 環境污染:污染進一步加重。
9、壟斷組織的出現:
(1)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這些新興產業生產規模很大,資本需求
日益龐大,因而導致壟斷組織產生。
(2)方式:兼並或聯合。部門:最先出現在新興工業部門和鋼鐵工業。
(3)評價:積極——壟斷組織有利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有利於技術改造、有利於
管理的科學性提高、有利於增加生產的計劃性。總之,有利於生產力
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消極——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資產階級一貫倡導的自由競爭原則,資產階級
政府也被壟斷資本家所控制,壟斷資本主義積極推行對外擴張。掀起瓜
分世界的狂潮,給亞非拉地區帶來深重災難。

10.兩次工業革命比較
相同點:① 兩次工業革命都促進了生產力的進步,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們進入了「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們進入了「電氣時代」;
② 兩次工業革命都使社會生產關系發生了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了工廠模式的
資本主義,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壟斷資本主義。
不同點:①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發明來源於實踐經驗,科學與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第二次
工業革命來源於科學研究,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
② 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是在英國進行,而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美德等幾個國家同時進行;
③ 兩次工業革命的起始行業也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起源於紡織業等輕工業,而第二
次工業革命起源於能源等重工業。
第 三 單 元 近 代 中 國 經 濟 結 構 的 變 動 與 資 本 主 義 的 曲 折 發 展
一、單元概述
(1)洋務運動主要內容一覽表
主要措施 具體內容
創辦軍事工業 曾國藩創辦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創辦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崇厚創辦天津機器製造局
創辦民用工業 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
籌劃海防 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
培養新型人才 創辦京師同文館等一批新式學堂、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
(2)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四個重要階段
時間 階段特徵
19 世紀六七十年代 產生
19 世紀末 初步發展
一戰期間 短暫的春天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 較快的發展
二、考點整合
1、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和影響(經濟近代化的開端)
內容:第一階段:19世紀60-70年代 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軍事工業,其中較為重要的有
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創辦的
福州船政局、崇厚創辦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第二階段:19世紀70-90年代 以「求富」為口號,創辦民用工業,其中主要有李鴻章
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籌
劃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舉辦新式學堂和派遣留學生
影響:進步性:洋務派引進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觀上刺激了
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在洋務派倡導下出現了,它們對
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局限性: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運動最後以失敗而宣告結束。
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機器生產)
特別注意: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於明朝中後期(封建社會、手工生產)
3、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19 世紀末、一戰期間以及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得到發展的原因
在19 世紀末發展的原因:①列強對華資本輸出,使自然經濟進一步瓦解
②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
在一戰期間發展的原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掃除了一些障礙;
(短暫的春天) ②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③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對華經濟侵略(主要原因);
④有識之士倡導「實業救國」。
⑤中華民國政府獎勵發展實業,激發了民族資產階級投資近代企業的熱情
在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發展的原因:南京國民政府開「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注意: 前期發展較快,後期不斷萎縮)
4、近代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處於外來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
之中,再加上後來官僚資本主義壓迫,這三座大山嚴重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近代中國長期處於動盪之中、資金、人才、技術落後也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巨大障礙。
第 四 單 元 中 國 特 色 社 會 主 義 建 設 的 道 路
一、單元概述
新中國經濟發展的曲折歷程
時 間 成就(或失誤) 階段特徵
一五計劃期間 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基本建立 社 會 主 義建設 的起步
二十年曲折發展
(1956—1976) 受 1958 年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影響,經濟出現了嚴重挫折;同時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社 會 主 義 探 索 在曲折中前進
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 確定了黨和國家的工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社會主義建設的轉折
新時期
對內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 21 世紀初基本建立 進 行 中 國 特 色 的社會主義建設
二、考點整合
1、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和主要成就
時間:1953-1957;
主要成就: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廠、長春第一製造廠、沈陽機床廠和飛機製造廠,
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2、 50-60年代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正確探索與失誤的主要表現
正確探索:①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開。正確地分析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
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
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
盾。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②1960-1965年進行的國民經濟調整,提出了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62年經濟逐步恢復和發展,65年國家調整任務基本完成,並取得重大成就。
失誤:1958年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並稱「三面紅旗」。「大躍進」片面要
求大辦工業、農業。工業生產各部門制定出在幾年內產量趕超英國和美國的高指標,
嚴重違反了經濟發展規律;農業上,對糧食產量的估計也越來越高,出現了「人有多
大膽,地有多大產」等主觀臆斷的口號。這些情況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
濟落後面貌的願望,但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在「大躍進」運動進入高潮時,中央政治
局又通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許多地方的公社大辦公共食堂,吃飯不要錢。
(關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尤其是兩者的歷史教訓,很多同學把它們混為一談。
其實前者是發展生產力,後者是調整生產關系。大躍進主要表現為大辦工業、農業,片面追
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它留給我們的教訓是發展經濟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人民公社化則
是追求所有制越大越公越好,嚴重脫離我國國情,脫離農村生產力水平,挫傷了人民群眾建
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它給我們的教訓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兩者相同的教
訓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國情)
3、20 世紀 50—70 年代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經驗和教訓
經驗:黨勇於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犯了錯誤,就嚴肅對待,勇於正視,努力糾正,體現黨對
國家、人民的忠誠態度和負責的精神。並且在50~70年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仍取得豐碩的成績。
教訓:① 必須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的矛盾和基本國情有一個科學的認識,這是堅持和實行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決策基礎。
② 必須堅持黨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
③ 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片面誇大主觀能動性
④ 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後,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⑤ 要健全民主和法制,正確處理領袖、政黨和群眾關系,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原
則,防止個人崇拜,保證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⑥ 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既防右又防「左」,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前提。
4、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思想基礎是: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
內容:思想上: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政治上:拋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做出工作重心轉移的偉大決策;
決定實行改革開放。
意義: ①是建國以來歷史上的偉大轉折。
②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和開辟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開端。
③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的思想,在這次會議上開始形成。
④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5、如何認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內容:實行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農業生產責任制
地位:是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
實質: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這項制度並未改變土地所有制,仍然
是社會主義性質的農民集體所有,只是把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交給了農民。
意義: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弊端,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
經濟的發展。
(注意:同學們容易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解為由公有制變成了私有制,其實
這項制度並未改變土地所有制,仍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只是把生產和分配的
自主權交給了農民而已)
6、「南巡講話」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1992 年初,鄧小平先後在南方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發表了 「南巡講話」,
論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發展和解放生產力、發展才是硬道理和要搞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我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
1980年國家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定為我國第一批經濟特區。
8、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
我國已經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沿江開放港口城市--沿邊開放城鎮
--內地省會開放城市的開放體系。這個體系的形成,標志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
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 五 單 元 中 國 近 現 代 社 會 生 活 的 變 遷
一、考點整合
1、影響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主要因素
①西方國家的侵略,使西方國家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也傳入中國;
②近代中國一些先進的中國人也積極主動地吸收外國的一些生產和生活方式;
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
④近代民主政治運動的推動;⑤自然科學的發展和進步;⑥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
2、我國航空事業、電影事業開始起步和中國電視業誕生的標志
航空事業開始的標志性事件:1909年馮如製成了中國第一架飛機標志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
1920年中國首條航線北京——天津航線開通,中國民航業拉開序幕。
中國電影事業開始起步的事件:1905年《定軍山》電影首映成功。
中國電視業誕生的標志:1958 年北京電視台開始試播(電影比電視出現要早)
3.交通和通訊工具進步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它不僅推動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而且也促進了信息的傳播、開闊人們的視野,加快生
活的節奏;當然也帶來交通擁擠和環境污染等不良影響。總之,它們的影響是全方位、全方面的。
4.互聯網的興起和影響
興起:報紙、廣播、電視被稱為三大媒介。20世紀90年代以後網路媒介誕生了。它被稱為「第四媒介」。互聯網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的時候,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
影響:互聯網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快捷與方便,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學習、娛樂方式,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日益密切,當然互聯網也會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如不法分子傳播影響青少年的不良信息、利用網路進行犯罪、青少年沉迷於網路游戲等不良影響
第 六 單 元 世 界 資 本 主 義 經 濟 政 策 的 調 整
一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政策的調整

時 間 主 要 政 策
19 世紀 「自由放任」政策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 國家干預經濟
二戰後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二、考點整合
1、1929—1933 年世界經濟危機從美國爆發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
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
②具體原因:20 世紀 20 年代美國出現的經濟繁榮發展中貧富差距拉大,限制了社會實
際消費能力的增長;美國的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經濟的虛假繁榮;
盲目的股票投機活動造成金融市場不穩定
③直接原因: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激化,即生產能力遠超過消費能力
2、1929—1933 年經濟危機的特點和影響
特點:①波及范圍廣;②持續時間長,達四年之久;③破壞性大。
影響:①經濟危機加深了各國的社會危機,為擺脫危機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尋找出路,美
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
②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緊張局勢。
(美國經濟危機席捲全世界的原因:世界市場的作用)
3、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及重要影響
主要內容:①整頓金融體系:銀行休業整頓,恢復銀行的信用;放棄金本位制,實行美元
貶值,刺激出口;擴大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權力;管制證券業。
②工業方面: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防止盲目競爭
引起生產過剩(核心措施);
③農業方面:調整農業,政府通過補貼等手段來壓縮農業產量,調整農產品結構,
穩定農產品價格,防止農產品過剩。
④社會福利方面:加強社會救濟,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擴大內
需,刺激消費和生產,穩定社會秩序。
⑤頒布《全國勞工關系法》保障工人的基本權利
影響:①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
②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使美國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對以後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發展具有
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進入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新時期。
(實質:資本主義制度的調整與完善。特點:國家干預經濟,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
模式。注意:羅斯福新政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經濟危機,它不能完全消除經濟危機)
4、凱恩斯主義的基本主張
加強對經濟的干預,採取措施增加公共開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以提
高有效需求,實現充分就業
5、美國的「新經濟」概念
①含義:是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的一種以知識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
在這種經濟中,對創造財富和工作崗位起關鍵作用的是思想、創新的技術被應用
於經濟的各個部門的程度,知識與他們創造價值的大小直接聯系在一起。
②影響:這種經濟推動了美國自 20 世紀 90 年代初以來長達 10 年的持續增長。美國一
家雜志稱這一現象為「新經濟的勝利」,「新經濟」這一概念由此問世。
第 七 單 元 蘇 聯 的 社 會 主 義 建 設

一、單元概述
蘇聯(俄)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歷程

探索過程 背景 主要內容 結果或影響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不掌握 不掌握 引發了嚴重的經
濟和政治危機

新經濟政策 ①戰時共產主義政
策引發了嚴重的經濟
和政治危機
②1921 年蘇俄一個
海軍基地發生兵變 ①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②允許本國或外國資本家私
營經營
③允許自由貿易
④廢除實物配給制 ①提高了人民的生產
積極性
②促進了經濟的迅速
恢復
③有利於穩定政治形勢

斯大林模式

不掌握 ①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體制,實行單一的公有制
②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和
輕工業為其提供資金

見重難透析

赫魯曉夫改革
(1956-1964) 不掌握
重點放在農業方面 失敗

勃列日涅夫改革 不掌握 不掌握 不掌握
戈爾巴喬夫改革 不掌握 不掌握 導致蘇聯解體

二、考點整合
1、蘇俄新經濟政策的背景、內容和影響
背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引起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主要內容:農業方面: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核心);
工業方面:由單一的公有制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
流通方面:重視商品貨幣的作用,恢復商品貿易和商品交換;
分配製度:廢除實物配給制,實行按勞分配
影響:促進了經濟的迅速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政治形勢;它探索了一條適合俄國
向建設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實質:實際上是在國家掌握主要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允許私人經濟等多種經濟成分的存在,
允許商品經濟的發展。)
2、「斯大林模式」的概念和歷史功過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執政時期開創的一種社會主義建設模式。
特點:蘇聯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實行單一的公有制;

E. 急求高中歷史提綱謝謝

以下的是我以前在資源網下來的,你看對你是否有幫助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中古史:重點是大一統時候的經濟 文化 外交和民族關系
然沒磨後是幾個朝代的比較,如秦和隋的共同點 唐和漢的共同點

中國近代史:共產黨和國民黨的發展過程 政治變革和斗爭以及不同的政治變 革和斗爭的比較 反抗侵略的歷程 民族經濟發展的歷程

中國現代史:經濟的發展 黨的各個會議 文革你可以忽略掉的 和其他國家的外交關系

世界史:資本主義的發展 文藝復興 三次工業革命
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 重點是法國和英國的
蘇聯社會主義的發展 蘇聯領導人所採取的措施和綱領是很重點的
最好滑鎮能系統的做好比較和尋找其中的聯系
二戰比一戰重要 以及兩次戰爭的比較和異同點 戰後的國際新形勢和
因此而產生的兩個國際機構是很重點的東西
現在的國際新秩序
一些國家經濟的發展 美國 東亞和中國

中國古代政治史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
秦朝————漢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確立 鞏固 完善 強化 加強 頂峰
集權 專制
↓ ↓
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 | → 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一,有積極意義 加強專制,消極作用多
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從集權到專制
二、分裂與統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佔主導地位)
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激化矛盾)
⑷各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2、統一的原因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
⑴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要求,經儒家發展為「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嚮往中原。(被征服)
3、評價:
⑴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①從時間看,封建社會分裂時間不超過幾百年。
②從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統一的王朝,影響巨大、深遠。
③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著統一,出現局部統一。
⑵對分信察粗裂與統一要具體分析,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對分裂簡單地加以否定。
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處於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國家統一的歷史進步作用。
三、治亂興衰
1、產生治世的原因
⑴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
在長期戰亂、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一般都能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而調整統治政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採取修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治世。
⑵統一的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嚴重危機之後,經改革調整而出現中興局面。(光武中興)
⑷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出現亂世的原因
⑴統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⑵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膨脹的現象。ex:東漢、唐末
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矛盾激化。ex:西晉
⑶農民戰爭的作用。地主大量兼並土地,造成農民流亡,引起農民起義。
⑷自然災害。
3、認識
⑴對治世肯定其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正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使社會出現治世。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處於亂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統一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強恢復和發展經濟,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之亂之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相同點
⑴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與不同)
⑴經濟:
①解放生產力。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後期-放鬆人身依附關系、
②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緊密結合起來——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減輕刑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後,從經濟上看,推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富強(不同朝代富強的程度不同,東漢較差),多出現治世。
⑵從政治上看,調整或改革後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安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
⑶從文化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4、歷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⑵商鞅變法——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變法——封建社會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
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分裂與統一、治亂興衰、調整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⑴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一、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聯系起來認識:分裂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亂世。統一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成功;反過來,成功的改革促使統一、盛世出現。
⑵調整和改革、分裂統一、治亂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聯系。
⑶體現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世沿襲了兩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加之統治者濫用民力,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一種寬松的政策。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出現治世。秦漢以後,每逢大亂,人民貧困時,統治者多採用「修養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國之策。如漢、唐、明等朝。
⑵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以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了王國問題、匈奴問題等,西漢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貴君輕→董仲舒「大一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巨大。它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4、政治(統治)思想發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獄。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思想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動。
4、中原人民的遷移,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播,使所到之處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一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興修、治河工程、農作物的引種、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多少)、產量數(增加)、人口數(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表現為:⑴手工業部門的多少: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⑵分工擴大、花色品種的增加。⑶產量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
書上講到的手工業的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為: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現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和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靈渠。⑵漢武帝治河。⑶隋朝大運河。⑷唐朝大面積治河。
⑸五代錢塘江海塘。⑹元朝漕運修建運河。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
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
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
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
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
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
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海外貿易發達。
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
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資本主義萌芽。
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⑴征稅依據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畝為主
(漢) (唐) (清)
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鬆,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徵收物的變化:實物+勞役→貨幣地租。用銀兩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繁多→逐漸減少。征稅手續簡便。
⑷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2、與政治聯系
歷代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五、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價:
①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六、江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在國家處於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對經濟中心南移有一定影響。
2、歷史的啟示
⑴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⑶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一、民族關系的基本特點
1、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游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態
1、和平
和親——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市場所一般在邊境地區。
會盟——兩個民族政權以締結「和約」或「和議」的辦法來約束雙方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開發祖國。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勞動中,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發展時期。在統一的國家范圍內,各民族之間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漢族形成。秦北與匈奴、南與越族、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西南,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上的聯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
①處於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②五族內遷,出現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數民族無長期的、穩定的政權,說明這時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較為落後;
④孝文帝改革,縮小南北差距,出現統一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統一時期的民族融合 )
特點:
①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建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先後並立;
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深入擴展,如設太學、創造文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統一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

F. 跪求~人教版高中歷史復習提綱

http://www.isud.com.cn/soft/sort01/sort098/sort0128/down-10863.html
高中歷史復習提綱必修Ⅰ-必修Ⅲ
■第一單清團元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內容
1、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 分封的對象:王族、功臣、先代貴族;
諸侯的權利和義務:①服從周天子的命令 ②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 ③在自己的封疆內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分封制的作用(影響):加強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有利於周朝開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區域。
2、 西周的宗法制: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大宗、小宗)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分封制(互為表裡)
作用(影響):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第二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 公元前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2、 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的創立:①皇帝獨尊 ②皇權至上(核心,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③皇位世襲
(2)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 ●中央: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下達詔令、監察事務)、太尉(全國軍務)
(3)郡縣制的推行: 郡: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郡守;縣:郡的下級行政機構。縣的長官:縣令或縣長,主要任務是治理民眾,管理財政、司法、獄訟和兵役。
3、 ●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影響
(1)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標志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2)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國力增強,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 ......
http://www.isud.com.cn/soft/sort01/sort098/sort0128/down-10862.html
【高中歷史必修③第三、四單元復習提畢凳綱】
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課程標准】:
(1) 了解鴉片戰爭後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理解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2) 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3) 簡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史實,認識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

【課標解讀,需注意的問題】:
1. 近代思想最大的特點是西方資產階級觀念和思想傳人,沖擊著中國傳統的思想觀念,向西方學習是近代前期進步思想的主流。
2. 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經歷了開眼看世界-「中體西用」-維新變法-民主共和-新文化運動-學習馬克思主義,從器物、制度層次深入到思想文化不斷向西方學習的過程。

一、西學東漸與維新變法
(一)歷史背景
客觀原因:鴉片戰爭,打破了中國閉關政策,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侵略同時進入
主觀原因:地主階級的有識之士,裝開眼看世界,向西方學習,促使了新思潮的萌發。
(二)西學東漸概況:
1 地主階級學習西方「器物」(抵抗派、洋務派)
(1)抵抗派:
a代手正旅表: 林則徐《四洲志》、《各國律例》
魏源-《海國圖志》介紹西方史地、科技、政治制度
b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的「器物」)
c 特點:沒有具體實踐,但是具有啟迪作用。
(2)洋務派的洋務運動:
a代表: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
b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科技、教育、賦稅、武備
......
http://www.isud.com.cn/soft/sort01/sort098/sort0128/down-10861.html
高中歷史必修Ⅰ復習提綱(嶽麓版)

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
一、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
1、 夏朝:①建立於公元前2070年,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②出現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就是說出現了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
③產生了王位世襲制
2、 商朝:①以商部族為中心的方國聯盟
②主要政治制度:內服與外服制度,充滿神權色彩
③商王與方國的關系:⑴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⑵商王對方國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3、 周朝:①主要政治制度:⑴分封制⑵宗法制
分封制:⑴目的: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
⑵對象:親族、功臣、姻親、殷商降族
⑶作用:擴大了西周的勢力,周王成為天下共主
⑷等級序列「周王—諸侯—卿、大夫—士」
宗法制:⑴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⑵大宗:嫡長子承位可奉祀祖先者;
小宗:嫡長子的同母弟或庶母兄弟
⑶大宗與小宗的關系是相對的,他們之間既是家族等級關系,也是政治隸屬關系。

二、秦朝至清朝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度
1、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秦朝
①特徵:權力的高度集中
②內容:⑴皇權至上 ⑵家天下的皇位繼承製 ⑶中央設三公九卿
⑷地方推行郡縣制 ⑸制定了選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

G. 高中歷史必修一的復習提綱

1.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內容,歷史影響
2.分封制受到破壞的原因,表現
3.宗法制形成歷程,核心內容,突出碼畢特點,歷史影響
4.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
5.皇權至上的內容,特徵
6三公九卿制度的內容
7秦朝中央機構的特徵
8郡縣制的由來,推行,作用
9郡、縣機構的簡介
10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根源,概念,特點,發展歷程,兩對內在矛盾,11意義,評價
12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13隋朝的三省制
14唐朝三省制如何完善的?
15隋朝的六部制
16元朝行省制度背景,內容,意義
17從漢至元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特點
18從漢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特點
19秦朝以來地方行政管理體制的演遲搜芹變和地方割據與中央集權的斗爭的史實及趨勢
20秦,漢,唐,宋,明五朝監察機構的變化
21古代的選官制度
22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特點與評價
23如何認識古代中央與地方政治制度之間的關系?
24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25內閣創立的原因,創立過程,內閣的地位
26軍機處設立時間,始設原因,職能演變,組成,特點,評價
27中國古代宰相制度發展歷程,原因分析
28內閣閣臣與丞相的異同,內閣閣臣的實質
29清朝從議政王大臣會議到軍機處的設置
30明清封建君主專制加強與封建制度漸趨衰落之間的關系
31明朝內閣制與西方內閣制的比較
32希臘文明的組成
33希臘奴隸制政體類型
34雅典民主制發展歷程
35希臘城邦的產生,特點,代表
36梭倫改革的時間,內容,意義
37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時間,內容,意義
38伯利克里改革的時間,內容,弊端
39希臘文明產生的地理環境
40希臘城邦制度的特點
41雅典民主政治的輝煌,缺陷和陰影
42雅典民主政治成就取得的原因
43雅典奴隸制文明衰落的原因
44雅典民主政治進步性與局限性
45雅典民主政治的產生,具體措施,突出特徵,評價,衰敗
46羅馬法的分類
47羅馬法的概念,發展歷程,基本內容,核心內容,自然法思想
48公民法的含義,內容
49萬民法的必要性,創立,主要內容
50羅馬法起源的條件
51公民法與萬民法界限的消失
52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形成
53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
54英國議會的形成和發展
5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和結果
56《權利法案》的背景,頒布時間,內容,意義
57英國責任內閣制的形成,結構組成,責任內閣的產生程序,首相與責任內閣的職權和特點
58內閣建立的意義
59.1832年議會改革的背景,原因,內容,意義
60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含義,初步建立,發展,政權組織形成原因,主要機構職能,制度特點,評價
6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
62英國代議制度的進步性
63現代英國代議制度的內容
64.1787年美國憲法背景,理論依據,內容,特點,類型,歷史意義,局限性
65美國兩黨制的政治舞台,基本情況,形成發展,政黨性質
66美國聯邦制政府的構成
67聯邦憲法制定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68英國《權利法案》與美國1787年憲法的異同
69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美國聯邦制的異同
70法國共和制的確立過程
71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內容和意義
72法國共和制的構成,意義,影響
73德意志統一的條件,過程,意義
74《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內容,性質,特點,意義,評價
75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確立時間,構成,特點,評價,進步作用
76法蘭西共和國、共和制確立的特點及成因
77德意志確立聯邦制的君子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原因
78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比較
79英國、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80美國與法國的共和制的異同
81國情政體的關系
82資產階級政體對於中國近代民主進程的影響
83鴉片戰爭的經過
84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危害
85《天津條約》的內容危害
86《北京條約》的內容及危害
8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漏虛的含義及形成
88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
89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
90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
91鴉片戰爭的性質
92鴉片戰爭的歷史影響
93《天朝田畝制度》產生根源,內容,目的,特點,評價
94《資政新篇》的社會根源,目的,內容,評價認識
95天京變亂的根源,原因,經過,性質,影響,結果
96太平天國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97《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的比較
98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
99太平天國早期軍事斗爭取勝的原因
100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歷史教訓
101太平天國運動的時代特徵,歷史意義
102甲午中日戰爭的原因,過程,結果,影響
103甲午戰爭爆發的標志,四大戰役的過程及敗因
104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戰斗
105《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主要內容及危害
106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的背景及影響
107義和團運動的性質和意義
108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戰爭,清政府和人民反侵略態度與中國戰敗的原因
109辛亥革命的背景,醞釀,高潮,失敗,性質,意義
110民主革命思想傳播的原因,特點,途徑,中心,代表人物
111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
112南京臨時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113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的過程
114中國同盟會建立的背景、目的
115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的原因
116辛亥革命的失敗及其原因和教訓
117辛亥革命的性質和功績
118五四運動的背景,導火線,爆發時間,經過,影響,結果
119中共一大時間,代表,內容
120中共二大召開原因,時間,內容,作用
121國共合作原因,國民黨一大召開時間,地點,內容,意義
122北伐戰爭目的,時間,對象,過程
123五四運動發生的歷史原因
124分析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原因
125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
126正確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127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歷史條件
128國共兩黨「黨內合作」及其原因
129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
130國民革命的失敗、原因和教訓
131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132中共創建的歷史意義
133國民革命的功績
134工農武裝起義的背景,原因,特點和歷史影響
135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簡況,特點和影響
136土地革命的范圍,內容和影響
137工農武裝割據的背景,內容,作用
138紅軍三次反圍剿的原因,時間,結果
139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及原因
140紅軍長征的原因和目的,過程,歷史意義
141遵義會議的背景,召開,內容,歷史意義
14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的原因
143正確認識遵義會議的歷史作用
144抗日戰爭的原因,標志,全民族抗戰的過程和意義
145日本的滔天罪行及影響
146全國抗戰路線的指導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開辟
147百團大戰的原因和目的,時間,地點,影響
148抗日根據地建設的背景,措施,作用
149中國七大召開的背景,時間,地點,內容,意義
150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原因及其影響
151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深入敵後抗戰的原因
152國民政府正面戰場與共產黨敵後戰場的區別及相互關系
153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154抗日戰爭中中共的貢獻
155中國抗戰的地位和抗戰勝利的意義
156當今日本的一些右翼團體稱南京大屠殺是個「謊言」,我們應該怎樣正確認157識其對南京大屠殺的態度?
158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
159重慶談判的背景,目的,時間,結果,內容,作用
160解放區土地改革的原因,內容,作用
161戰略作戰的背景,三大戰役,影響
162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時間,地點,內容,意義
163北平談判背景,時間,內容,結果
164渡江作戰背景,簡況,意義
165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166空想社會主義盛行時間,主要原因,代表人物,基本思想,歷史局限,歷史意義
167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時間,原因,事件,意義
168《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時間,內容,意義
169巴黎公社的歷史背景,公社成立,革命措施,保衛公社的戰斗,意義
170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弊端的關系
171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172巴黎公社成立的歷史條件和原因
173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
174巴黎公社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和教訓
175二月革命的時間,性質,領導機關,結果
176《四月提綱》的背景,發表,內容,意義
177七月事件的原因,經過,影響
178十月革命的背景,原因
179十月決議和十一月起義的史實
180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時間,內容,意義
181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條件
182俄國十月革命的特點
183俄國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184俄國十月革命與巴黎公社革命的不同
185人民政協召開的歷史背景
186人民政協的召開,內容,歷史意義
187新中國誕生的歷史條件
188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的史實
189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190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創立的歷史原因,制度創立,歷史意義
19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背景原因
192政協建立的標志和作用
193民主黨派的地位
194政協職能及新發展
19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的原因,建立史實,意義
196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原因
197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和資產階級議會制的比較
198為什麼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新中國的唯一選擇?
199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建設經歷的三個時期
200「文革」對民主法制的踐踏的表現
201法律制度逐漸健全的方針和主要措施
202民主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措施及其成就
203文化大革命發動的原因和性質
204民主制度走向健全的原因和影響
205民主制度的重建與完善的原因和意義
206依法治國的定義,發展進程,意義
207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
208綜合認識建國後我國社會民主政治建設的成就、失敗和啟示
209「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內容,實踐,評價
210「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下的對台政策的基本內容
211「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時代背景和意義
212港澳回歸的有利條件和歷史意義
213兩岸關系緩和的原因
214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內容,及外交成就
21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背景,內容,經過,意義
216日內瓦會議的背景,目的,參加國,概括,歷史影響
217萬隆會議的背景,召開,方針,意義
218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提出的歷史背景和原因
219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的原因,經過和意義
220.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主要成就
221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外交活動及其突出特點
222中美關系正常化的背景,實現原因,意義,中美關系核心問題
223中日關系正常化的背景,原因,實行經過,意義,中日關系核心問題
224.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新局面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225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的原因和意義
226我國在新時期外交政策調整以不結盟政策為主的原因
227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的前提條件,歷史原因和意義
228我國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原因和意義
229新時期外交政策的突出特點
230中日關系的經驗教訓
231美蘇「冷戰」對峙的表現
232雅爾塔體制形成的條件,含義,作用
233美國「冷戰」政策起因,含義,措施
234經濟互助委員會成立原因,成立,作用
235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原因,成立,作用
236德國分裂原因,分裂史實
237朝鮮半島分裂原因,經過,影響
238越南戰爭背景,原因,簡況
239古巴導彈危機起因,經過,結果
240兩級格局的主要特點
241兩級格局的影響(積極作用,消極作用)
242西歐一體化原因,表現,進展狀況,影響
243戰後日本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原因
244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原因和表現
245不結盟運動興起的原因,主要內容,特點,及作用
246中國振興的過程,影響
247歐洲一體化的原因,影響
248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
249東歐巨變的原因,含義,實質
250八一九事件的原因,實質,結果
251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實質
252蘇聯解體與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關系
253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點,表現及原因
254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教訓
255當今世界格局呈現變動的特點

H. 高一歷史必修一提綱

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一復習提綱(政治發展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 考綱要求:
1、 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起政治制度的特點;
2、 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的建立及影響;
3、 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4、 明清君主專制的強化:了解明代內閣、清朝軍機處的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 高考命題方向:
1、 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是考查的重點內容,其中尤其以秦、唐、宋、明、清最為重要,考查的重點放在官僚體系中各部門的職能上,我國古代很多名稱相同的部門在不同的朝代的名稱職能上存在一定差別,復習時要注意將其理順出來。
2、 規律性知識也是考查的重點,很多高考題目側重考查專題內容的綜合性,如從秦、唐、宋、明、清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中找出我國古代加強中央集權的一般性手段「分化事權」。
3、 高考題目越來越重視與社會生活知識的結合,強調學以致用,體現出新課標下高考命題的新趨勢。比如,2008年廣東歷史單科考試卷第一題將農村中存在的祠堂與古代宗法制相聯系;2007年山東文綜第九題,從服裝的角度考查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情況,所以,平時復習時要注意日常的生活小知識。
4、 高考命題中,以歷史地圖或歷史圖片作為材料的題目屢見不鮮,因而復習時要注意加強對課本中的歷史地圖、歷史圖片及歷史史料的關注,提高自身的識圖和分析歷史地圖及圖片的能力,並與教材知識相聯系。
5、 對本單元的考查側重於選擇題的形式,以選擇題為主,但也不排除主觀題的可能性。
★ 單元基本知識:
☆一、夏商周的社會政治制度:
1、 夏朝:(1)國家政權的出現,標志:國家機器的建立(注意夏代出現凌駕於社會之 上的公共權利的相關史實)。
(2)夏朝的建立是我國歷史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2、 商朝:(1)內外服制度:①內服是指( );②外服是指( )。③二者關系:( )
(2)政權特點:①充滿神權色彩(注意商王壟斷神權的目的);②商王對屬國的控制力有限。
3、西周:
▲(1)分封制:①目的:鞏固統治;②內容:略;③作用:鞏固了統治,拓展了疆域;使西周貴族集團形成「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注意對課本分封形勢圖的解讀)
▲(2)宗法制:①目的:(見課本);②含義: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政治制度,是周人將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的一種措施;a、內容特點:①嫡長子繼承製是其最大特點;b、確立嚴格的大宗小宗關系;c、既是家族等級關系也是政治隸屬關系,即將」國」與」家」結合在一起;d、 作用:(見課本)
(3)禮樂制度:要注意它與宗法制的關系及其實質。
☆二、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1、背景:(1)春秋時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大國進行頻繁的爭霸兼並戰爭
(2)戰國時,各國競爭激烈,促使各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進行改革;
(3)經過商鞅變法實力強大起來的秦國結束割據混戰的局面,完成了國家的統一。
2、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1)基本特徵:權力的高度集中(注意其有哪些體現)。
▲(2)措施:①確立皇帝制度——皇權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繼承製 。
②中央政府機構——三公九卿制(注意三公的各自職責及其這種設置的作用)
③地方行政機構——郡縣制
▲(3)鞏固或保障措施:①政治方面:制定了一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制定嚴苛細密的法律;②經濟方面:統一度量衡、貨幣;③文化方面:統一文字,加強思想控制;④軍事方面:北擊匈奴,修築萬里長城。
▲3、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意義:見課本。
☆三、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1、漢武帝的集權
(1)背景:①漢初分封諸侯導致地方勢力膨脹威脅中央;②漢景帝採取強制削藩的措施引發「七國之亂」;③漢武帝時,國力逐漸強盛,中央有能力加強中央集權
(2)目的:強化王權,鞏固國家統一。
▲(3)措施:置中朝,設刺史,頒行「推恩令」。
▲(4)作用:① 積極: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②消極:權力過於集中帶來外戚和宦官專權的局面,導致政局的動盪。
2、宋代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背景: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吸取前代歷史的教訓。
▲(2)措施:①收精兵:a、設三衙(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掌統軍權;b、設樞密院掌調兵權;c、設禁軍,實行更戍法,加強中央集權的力量,削弱地方勢力,達到「強干弱枝、守內虛外」的目的。
②削實權:a、在中央設樞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軍權與財政權;b、地方所有州郡直屬中央,削弱藩鎮的權力;c、設通判,代表皇帝監察地方;d、由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州郡長官;e、由中央派文官主持地方司法,將地方司法權收歸中央。
③制錢谷:設轉運使,將地方財賦大部分收歸到中央,消除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
(3)作用(或影響):
①積極:鏟除了地方割據的基礎,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②消極:a、過分集權帶來冗官、冗兵、冗費的局面;b、軍隊戰鬥力下降;c、地方財政困難,失去拱衛中央的作用;d、種下積貧積弱的禍根。
☆四、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1、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及其演變
(1)隋唐時期:①三省:中書省——決策機關;門下省——審議機關;尚書省——執行機關(要注意政令的從制定到最後執行所經歷的部門的順序,並要明確政令不論決策還是最後的執行都秉承皇帝在意願,從而體現出皇權的加強)。
②作用:三省相互牽制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皇權。
(2)宋代:
①設樞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軍權與財政權;
②設副相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權;
③設「中書門下」作為宰相的辦公機構。
(3)元朝時期:①廢三省,行一省(中書省)。
②特點:相權得到重新的擴大。
③相權擴大的影響:宰相權勢過重,不時捲入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引起政局的動盪不安。
(4)明朝:①裁撤中書省,廢丞相,權歸六部:a、原因:吸取元代權貴專權、內亂頻繁的教訓;b、影響:在中國歷史上實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廢除,專制皇權發展到了新的高度。
②設立殿閣大學士——僅備顧問兼協理章奏,不參與決策。
③設立內閣(明成祖時),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注意內各大臣權力的變化)。
(5)清朝:①承襲明制設立內閣——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②議政王大臣會議——處理軍國大事——皇權受限制;
③設南書房(康熙帝時)——參與機密,替皇帝草擬諭旨——中央中書權力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
④設軍機處(雍正帝時):a、軍機大臣開始只參與處理軍務,跪奏筆錄;b、後職權擴大,參與處理內政外交、制定軍國大計、審理重大案件。c、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專制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志。
☆五、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趨勢(或特點)
1、在中央:相權不斷被削弱,皇權不斷得到加強。
2、與地方: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勢力不斷遭到削弱(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不斷加強)。
★. 評價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使得整個國家都處於皇帝的一元化領導之下,皇帝具有絕對權威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正如美國費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在這樣一個專政社會里,皇帝把教會和國家的職能集為一身,他是軍事也是精神的領袖,是行為的楷模和正義的主宰。他的全能總括了國家的一切主要職能,包括國家對於全人類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會政治殿堂前的帥旗。

(1)積極作用
它在維護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抵禦外來侵略、組織水利工程、發展社會經濟、防止分裂割據、加強民族交流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2)消極作用
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十分殘酷;導致了思想禁錮和文化專制主義,使科技的運用和發展受到抑制;為了爭奪皇權,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間不惜血刃;宦官專權、外戚干政是君主專制統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以後,它還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延緩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當時西方許多國家則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從而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步伐,從此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從而埋下日後被動挨打的禍根。

★六、知識重點與難點:
1、重點:① 中國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的兩大內容——分封制和宗法制;
② 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③ 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
④ 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
2、難點:
①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②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歷史作用、評價及其發展趨勢。
③西周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
④如何全面認識三省六部制度。
⑤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特點和影響。

第二單元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 考綱要求:
1、 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2、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3、 了解羅馬法律的注意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 高考命題方向:
1、 將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羅馬的法制建設與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相聯系,考查西方政治文明發展史;
2、 將雅典的民主政治與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進行對比,分析形成兩種不同文明的原因,說明古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樣性;
3、 將羅馬政體演化的歷程與羅馬法的形成與發展的歷史相聯系,考查羅馬法日趨完善的社會根源;
4、 將中國近現代以來的民主政治的探索與希臘、羅馬的民主法制相聯系,考查民主法制的一般性價值觀,理解中國走上民主政治的必然性。
★ 單元基本知識:
☆一、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1、愛琴文明:
(1)含義:是指分布在愛琴海諸島及其周圍地區的青銅器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
(2)克里特文明的特點:產生君主制國家,出現象形文字和宏大的王宮建築。
(3) 邁錫尼文明的特點:一系列新的君主國興起,伴之出現王宮、衛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及眾多的刻有文字的泥版文書,尚武好戰。
2、古希臘城邦:
(1)含義:是指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它一般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邊的若干村落。
(2)地理環境:
① 多山少地,三面環水,港灣眾多。
② 影響:a、航海業和對外貿易發達,海軍力量強大;b、大規模向外進行殖民擴張,形成多中心的古希臘世界。
(3)特徵: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
(4)政體類型:
①劃分依據:各邦公民在公民大會中參政權力的大小。
②類型:貴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頭制和僭主制。
③古希臘城邦的實質:是城邦公民集體聯合起來保護自身利益、壓迫奴隸與外邦人的一種國家組織。
(5)意義:城邦公民享有較充分的政治權利,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形成過程:
(1) 公元前8----前7世紀,貴族製取代君主制,為政體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備了條件(注意貴族制與君主制的不同)。
(2)公元前594年梭倫改革將雅典引向民主的軌道。
(3)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終在雅典確立了民主政體(注意其改革中的一項措施——陶片放逐法)。
▲2、特點: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注意該特點的具體體現——通過城邦的三大機構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民眾法庭)。
▲3、意義及局限:
(1)意義:
①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和民主運作方式,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②調動了雅典人的能動性,促進了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2)局限:
①雅典民主與現代民主不同,它僅僅是對公民集體而言的,而非公民則不能享受民主權利;
②雅典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它殘忍地窒息和限制了社會另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展能力,是社會不公的一種暴力機器。
☆三、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1、古羅馬政體的演變:君主制——共和制——元首制——帝制(注意古羅馬政體的演變與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
▲2、羅馬法的發展:
(1)起源:早期的習慣法:它存在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損害了平民的利益。
(2)成文法的誕生——《十二銅表法》:
①內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是過去習慣法的匯編。
②目的:維護私有財產和貴族的既得利益。
③作用:內容廣泛、條文明晰,使審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特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3)完善——查士丁尼法典(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①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纂》和《查士丁尼新敕》。
②意義:標志著羅馬法發展到完備階段,它對人的行為做出了詳細的法律規范,為調解社會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是世界史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後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成為維護東羅馬帝國統治的有效工具。
(4)注意:在復習本課內容時,要聯系本節教材後面的「知識鏈接」,並與近代社會有關知識相聯系,以明確羅馬法在世界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影響。
★四、知識重點與難點
1、重點:(1)古希臘的城邦體制。(2)雅典民主政治(3)羅馬法及其影響。
2、難點:(1)地理環境對古希臘城邦體制的影響;(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及其表現;(3)羅馬法對近現代社會的影響。

I. 高中歷史選修1復習提綱

第四單元 王安石變法

背景 社會矛盾的日益激化 階級矛盾尖銳 原因:土地兼並使農民賦稅增加,還要承擔徭役,受高利貸的盤剝,連年的戰事和頻繁的自然災害
具體表現:農民起義和兵變相繼爆發
民族對立嚴重 遼和西夏與宋發生多次戰爭
統治階級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勢力同守舊勢力斗爭激烈,出現朋黨之爭
積貧積弱局面的形成 積弱 原因:1、集中軍權。設立不同的機構管轄軍隊調兵權與領兵權的分離,實行「更戍法」 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訓練不精,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當民,軍隊素質下降
3、步兵為主,武器質量差,影響軍隊戰鬥力
表現:對遼和西夏戰爭敗多勝少
積貧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權分割宰相職位,官職增加;科舉取士多; 「恩蔭」法授官多)
2、冗兵(面臨西夏和遼的威脅;為安定社會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當民)
3、對遼和西夏戰爭耗費付給出大量金銀和布匹
表現:國家財政的入不敷出,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造成了冗費的局面
慶歷新政曇花一現 背景:積弱積弱的局面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階級矛盾尖銳,北宋統治岌岌可危
主持:范仲淹、富弼
時間: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慶歷五年(1045年)初
中心:整頓吏治,針對腐敗的官僚制度
內容:改革文官升遷制度;.嚴格恩蔭制;改革貢舉制;慎選地方長官;重視農桑,減輕徭役等。
結果:失敗。
原因 1、新政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的反對
2、有人誣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黨」,宋仁宗對朋黨的防範;3、改革過於激進。
影響: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展,統治集團感到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高漲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會矛盾仍然尖銳
2、王安石提出變法主張和設想得到宋神宗的贊賞
3、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治危機
時間:1068年,宋神宗即位。決定起用王安石
時間 1069年,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
目的 直接目的:為了富國強兵,改變積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為了挽救北宋統治危機,鞏固封建統治秩序
內容 主要措施 內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國之法 農田水利法 鼓勵各地由民戶出資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廣為修建,保證了灌溉;耕地面積增加,農業生產發展,政府稅收增加。
方田均稅法 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並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分為五等,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 清丈出大量隱瞞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農民免除賦稅,得到實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剝削,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爭議最大) 強制農民借貸;利息偏高,農民負擔依然沉重
免役法 將原來按戶輪流服差役,改為由官府僱人承擔,不服差役的民戶則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稱為免役錢 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生產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 對貧苦人是沉重的負擔
市易法 在東京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這就限制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均輸法 設立發運使,掌握東南六路生產情況和政府與宮廷的需要情況,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統一收購和運輸 減輕了納稅戶的額外負擔,限制了富商大賈對市場的操縱和對民眾的盤剝,便利了市民生活
強兵之法 保甲法 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以十家為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為保丁,農閑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 加強了農村封建統治秩序,維護了農村社會治安;建立了全國性的軍事儲備;節省了大量的訓練費用
設軍器監 督製造兵器,嚴格管理,提高武器質量 武器質量和產量都提高
保馬法 將原來由政府的牧馬監養馬改為由保甲民戶養馬。保甲戶自願養馬,可由政府給以監馬或者給錢自行購買,並可以免除部分賦稅 馬匹的質量和數量提高;政府節省了大量養馬費用
將兵法 每將置正副將各1人,選派有武藝又有戰斗經驗的軍官擔任,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 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加強了軍隊戰鬥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舉制度 廢除了死記硬背的明經科,而進士科的考試則以經義和策論為主,增加法科 有利於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為變法造了輿論,有利於改革的推進
整頓太學 重新編纂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太學生成績優異者不經過科舉考試可直接為官,設置武學、醫學、律學專科學校,培養專門人才
惟才用人
結果 最終失敗 1、變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滿了阻力
2、用人不當,出現了危害百姓的現象
3、支持變法的組織機構不夠健全,賞罰也不夠公正
4、變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變法後期的動搖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勢。5、宋神宗死後,司馬光任宰相,新法被廢除
6、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變法本身沒有觸及社會的根本問題,沒有真正給農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獲得廣大農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決社會的根本矛盾
性質 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
評價 1、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2、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經濟發展,客觀上有利於社會進步。
3、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4、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
啟示教訓 1、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2、改革是革除社會弊政,促進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權和私利,因而會有阻力,甚至充滿了尖銳的斗爭。因此,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行動要堅決徹底,要注意用人。

比較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的異同點
相同點是①直接目的都是為了富國強兵;②變法都得到了當時最高統治者的支持;③變法內容觸動了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④變法者個人的改革的意志堅定,失敗後兩人的命運基本相同;⑤變法都對生產關系作出了調整。
不同點有①背景不同:商鞅變法發生在新舊交替的社會大變革時期;王安石變法則發生在北宋中期統治危機四伏時。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變法要從根本上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變法則是為了挽救北宋統治危機,部分調整生產關系。③性質不同:商鞅變法是一場封建化的運動;王安石變法則是對封建社會內部矛盾進行局部調整的改革。④結局不同:商鞅變法是一場成功的改革;王安石變法則失敗了。

第三單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統一北方 創造了一個較為安定的社會環境,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為各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
北魏統治者開始參照漢族的封建政權的統治方式 吸收漢族先進的文化,從而成為以後孝文帝改革的社會基礎與思想基礎。開始了封建化的進程,民族融合趨勢加強
馮太後掌權 促使孝文帝對漢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對漢族文化傳統、習俗及其深邃豐富的內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對他後來推行的改革有著深刻的影響
孝文帝學習漢族先進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識到本民族及政權的落後性,堅定了他改變鮮卑舊俗、學習漢族先進文化的信念
階級矛盾尖銳 原因:政權制度建設的欠缺。主要表現在政權的基層統治方式上實行宗主督護制,在賦稅制度上的混亂。賦稅制度上「縱富督貧,避強侵弱」,導致廣大農民負擔沉重,苦不堪言, 影響:導致各地人民起義不斷。嚴重威脅著北魏統治,社會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民族歧視的高壓政策
時間 471---499
目的 緩和民族對立和社會矛盾,發展生產,鞏固統治
過程及內容 前期 時間:471---490
主持:馮太後
重點: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經濟制度。這些制度有力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緩和了社會矛盾,鞏固了政權
措施 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為澄清吏治,鞏固統治 國家徵收統一籌集按級別高低發給官吏,不許官吏自籌,制定嚴懲貪贓辦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農民賦役負擔減輕,北方農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
推行均田制 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發展農業生產,增加國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標准將國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不種則由政府收回 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推動著鮮卑族經濟的轉型,加強了民族大融合
設立三長制 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強化對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護制為三長制。鄰長、里長、黨長合稱三長,直屬州郡,負責清理戶口和田畝,征發徭役和兵役 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於中央集權的鞏固
推行新的租調制 與均田制相適應,保證稅收 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農民負擔大為減輕,許多受庇於豪強的農民也紛紛轉向政府,成為國家的編戶齊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後期 時間: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點:漢化
措施 遷都洛陽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勢力強大,民族隔閡相當深。
2、在經濟上,氣候惡劣,糧食供給經常出現困難;
3、軍事上,時受柔然騷擾,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處偏僻不利於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
5、洛陽農業發達,交通便利,乃歷史故都。
目的:為了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實現南北統一的願望。
影響:孝文帝借遷都打擊了保守勢力,保證了改革的深入,有利於胡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華文明得到進一步發展。洛陽再次成為北方政治、經濟的中心。遷都洛陽,為孝文帝進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移風易俗 易服裝、說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行漢制、崇儒學 影響:使鮮、漢兩族進一步融合,對加強民族聯系,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它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動了向漢族王朝統治模式的轉化,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為結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礎。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 經濟的復甦和繁榮 原因:1、均田制、三長制和租調制的實施
2、技術的進步:如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進步
3、水利設施的興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產物,如鮮卑族的畜牧業經驗
5、孝文帝放鬆對民間手工業的管制,加強對官辦手工業的管理
6、孝文帝鑄造銅錢,重視和支持商業的結果
表現:農業:荒地得到開墾,糧食產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術提高,畜牧業發達。
手工業:民間和官辦手工業發展快,絹布產量增加且工藝精湛,北方青瓷出現
商業:洛陽出現許多大市場,貨源充足,交易活躍,對外貿易達西方國家
影響:1、推動了鮮卑族的游牧經濟向農耕經濟的轉型,增加了國家收入
2、使孝文帝進一步接受漢族先進文化與制度,加速政權的封建化進程,鞏固了封建統治
3、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使鮮卑族等少數民族成為漢族一部分,為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
政權封建化的加速 統治者尊儒崇經,興辦學校恢復漢族禮樂制度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對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民族的交流與融合(最重要) 鮮卑族在生產、生活方式上的轉變促使了整個社會習俗的改變,漢族風俗習慣成為整個社會生活習慣的主體。鮮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漢族文化之中。畜牧業生產經驗、服飾、風俗、食物等方面鮮卑族文化精華融入了漢族文化之中,促進了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與進步。並為隋唐時期國家重新實現統一奠定了基礎
性質 是馮太後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變北魏社會面貌的封建化改革運動

第七單元 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背景 政治上 農奴制和沙皇專制統治的基礎受到嚴重威脅(主要) 地主對於農民的窮凶極惡的壓榨和奴役,引起農民不斷地騷動。從而引發農奴制的危機。嚴重威脅著沙皇和貴族地主的統治
經濟上 農奴制使俄國資本主義緩慢發展,與西歐國家差距很大 農奴制給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消極影響(自由勞動力短缺、工業資本缺乏、國內市場狹窄)俄國工業發展的速度遠遠落後於其他西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社會上 革命民主主義者積極發動武裝起義,准備推翻俄國農奴制。新思潮的涌動 越來越多有識之士意識到,農奴制已經成為阻礙俄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障礙,廢除農奴制的呼聲日益高漲,出現了十二月黨人起義.和知識分子的反沙皇斗爭,促進人民的覺醒對俄國專制統治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軍事上 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原因:西歐資本主義列強與沙皇俄國之間在土耳其問題上的矛盾尖銳化的結果。另外土耳其處在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頗為重要
目的:俄國為了擴大勢力范圍、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轉移國內矛盾,一直想侵吞奧斯曼帝國的土地,控制海峽
時間:1853----1856
雙方:俄國---英、法、土、奧、撒同盟
經過:
結果:俄國的慘敗(武器的落後、運輸工具的落後、軍需品的不足等,以及政治、經濟體制的落後)
影響:1、俄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2、加劇了俄國國內的階級矛盾,爆發了席捲全國的農民運動。
3、震撼了貴族地主的統治,使俄國統治者從政治昏睡中清醒過來,客觀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亞歷山大二世深受西方文明的影響,上台後深刻意識到農奴制的落後
目的 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強國力,重振俄國的大國威望
根本:鞏固統治,維護沙皇專制政權
焦點 是如何化解來自封建地主的阻力-----農民如何獲得自由和土地
時間 1861年俄歷二月十九日(公歷3月3日)亞歷山大二世正式簽署一系列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稱「二一九法令」
內容 二一九法令 農民獲得人身自由權
農民通過贖買獲得份地,但付清贖金之前需須負擔一些臨時義務
加強了村社制度加強對農民的管理
評價 進步性 1、促進了俄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業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改革使廣大農奴獲得人身自由,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改革後很快出現農民分化,從而產生農業資本主義)
2、促進了俄國工業資本主義有了迅速發展(提供了必需的勞動力、市場和資金)
總之:改革使俄國的生產關系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了生產方式由封建性向資本主義方式的過渡,是俄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局限性 原因:「二一九法令」實際上是妥協的產物。這次改革沒有改變沙皇專制主義的本質,沙皇只是在形勢所逼下作了一些「讓步」
表現:1、不徹底性:農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縛在土地上,貴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剝削方式在農村繼續保留
2、掠奪性:「解放」後的農奴被剝奪得一干二凈
3、欺騙性:改革遠遠沒有滿足農民的要求,而且農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錢被地主奪去,改革後農民土地比原來還少,無法維持生計,只得重新佃種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盤剝與奴役
影響:1、它以犧牲農民利益來發展資本主義,必然給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帶來不良影響(特別不是利於國內市場的擴大)
2、社會矛盾依然尖銳,農民暴動和起義不斷
性質 由沙皇政府和貴族地主階級主持進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俄國近代化 作用 局限
經濟 1、促進了俄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業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2、促進了俄國工業資本主義有了迅速發展 1、它以犧牲農民利益來發展資本主義,必然給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帶來不良影響
2、對外國資本尤其是法國資本依賴嚴重。
3、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
政治 參照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模式,建立了近代政治體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有利於政治的民主化 實際權力仍為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掌握,仍然是沙皇封建君主專制。落後的政治體制嚴重地阻撓著經濟體制的徹底解體和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參照西歐模式進行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制度:進行無等級審判,還建立了陪審制度和律師制度,實行公開審判。有利於法制化的發展 農村改革有限
軍事 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體系:縮短服兵役的期限;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加強對軍官的培訓。有利於軍事的近代化 帶有一定的軍國主義色彩
教育 鼓勵社會和個人辦學,擴大大學的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促進了教育的近代化
思想 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統治方法開始傳入俄國,越來越多的俄國人看到了沙皇統治下的俄國同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變革願望越來越強烈,俄國出現了人思想觀念的近代化

近代化
它在經濟領域的變化叫工業化、全球化,其社會結構的變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結構的變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觀念的變化是理性化、科學化
俄國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之異同
(1)不同點:A背景不同:俄國:a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工業在俄國緩慢發展,使用機器生產的工廠開始代替手工工場,而農奴制已成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b農奴處境日益惡化,農民運動波瀾壯闊地發展起來。貴族地主統治岌岌可危,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決定廢除農奴制。日本:a19世紀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個閉關自守、封建落後的國家,實際權力掌握在世襲的將軍手裡,天皇只是傀儡。農民生活悲慘,反抗斗爭此起彼伏。b資本主義已有一定的發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不滿幕府統治,要求改變現狀。武士的生活狀況惡化,已由封建社會的支柱變為反幕府的力量。c民族危機嚴重,遭到美、英、法、俄等國侵略,激起了各階層人民的憤怒。內外因的結合促進了幕府危機的總爆發,1868年幕府統治被推翻,明治政府進行了改革。B目的不同:俄國農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防止人民革命運動,維護自己的統治,迫不得已而進行改革。而日本明治維新則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擺脫外來的壓迫而進行改革。
(2)相同點:A時代相同:都發生在19世紀中期的「自由資本主義」階段。B性質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C結果相同:都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改革都不徹底,兩國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勢力。
民粹派及民粹派運動
民粹派一詞是指從19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的平民知識分子,得名於他們70年代中期「到民間去」,把這些到農民中去的知識分子稱做民粹派。
民粹派的目標是追求社會正義與社會平等,他們相信社會主義能體現這種正義與平等,故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在俄國建立社會主義;民粹派的所作所為都以人民,尤其以農民的利益為出發點;所以,代表著民粹派的民粹主義的理論核心實際上就是「農民社會主義」。具體來說,民粹派認為:資本主義在俄國是一種罪惡和社會倒退;相信俄國社會發展的獨特性,俄國可以繞過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農村公社是俄國社會主義的基礎,農民是實現俄國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知識分子是一種主導力量,能夠領導俄國走向社會主義。
民粹派運動是指自赫爾岑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為民粹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以後,到19世紀60、70年代民粹主義思潮便逐漸形成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民粹派運動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1)19世紀60、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時期,代表人主要有拉甫羅夫、巴枯寧和特卡喬夫。這時期的活動主要有:民粹主義小組成立、大規模到民間去和恐怖主義活動。(2)19世紀80、90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時期,代表人主要是米海依洛夫斯基等。(3)20世紀初的社會黨時期,領導人主要有切爾諾夫等。民粹派運動是體現自恰達耶夫以來俄國東西方道路之爭最激烈的社會運動,同時它也是俄國的社會主義的實際開端,因而在19世紀俄國社會思想史和解放運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紀下半期俄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民粹派運動的影響。

J. 求高中歷史知識點提綱(必修1)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考點

重點: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

1、夏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始於:夏;

2、王位世襲制的確立,是我國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重要標志

3、分封制(內容、特點、意義)

特點:周天子是諸侯的共同主子,諸侯是周王的臣屬。

意義:加強統治,鞏固王權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製;

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

5、西周的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

6、王位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課考點

重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難點:秦朝創建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和影響

1、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鄭褲:①「皇帝」稱號的由來 ②皇帝制度: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內容:皇權至上、皇帝獨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喊陵簡郡縣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機構的特點:

第一、它是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行政體制

第二、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封建時代的統治特點——國與家同治)

②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是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轄下的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

3、鞏固統一的措施:①頒布秦律②統一度量衡、貨幣和車軌③統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1)對秦朝的影響:①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初步奠定祖國疆域,鞏固國家的統一 ③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階級對廣大人民的專制統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處境的惡化。

(2)對後世的影響: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開創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

第三課考點

重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1、兩漢時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漢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國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時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點:不斷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職權,進一步加強皇權。
5、宋朝的「二府」: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權

三司使——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加強皇權有新發展

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汪轎高軍事機關
元朝時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的機構是:宣政院;

7、中國省制的開端是:元朝時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變革。

郡縣制(秦朝)——郡國並行制與州郡縣三級制(漢)——州縣兩級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是它的發展軌跡。

(2)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中央。

第四課考點

重點: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1、中國宰相制度的廢除是在:明太祖時;

解決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君主專制強化

2、明朝廢除宰相制度後,為了減輕皇帝工作壓力增設了:內閣;

3、宰相制與內閣制的區別:

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十分牢固。

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並無決策權。

4、區分明朝內閣制度與西方近代內閣制的本質不同:

內閣是皇權專制的產物,它維系了君主的絕對權力,保證了君主對全國有效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內閣是政治民主監督機制,有助於防止專制獨裁。

5、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的標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

6、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影響:

積極作用:有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障。

消極作用:嚴重地扼殺了社會的創造力,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減緩了社會發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單元: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第一課考點

重點:鴉片戰爭與中英《南京條約》;甲午中日戰爭與

《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辛丑條約》

1、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強國的是:英國;

2、鴉片戰爭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在於把中國變成其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英國決意打開中國市場)

直接原因:林則徐的虎門銷煙

3、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於:1840年到1842年;

4、第一次鴉片戰爭時,中國人民自發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爭;

5、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中英《南京條約》,

6、《南京條約》中「五口通商」「關稅協定」等反映了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目的。

7、第一次鴉片戰爭對中國影響表現在三個變化:

(1)社會性質變化:由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矛盾開始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前者成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質變化:由農民革命轉變為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

7、鴉片戰爭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8、焚燒圓明園的事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19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時

9、中國社會性質的演變過程:

(1)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同樣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標志著外國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

(4)(1899——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1901年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0、台灣問題整理:1895年《馬關條約》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回歸中國,1949年蔣介石盤據台灣,1950年美國侵朝戰爭把第七艦隊開進中國台灣海峽,1979年全國人大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方針,八十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1990年和1991年海峽兩岸分別建立了兩岸授權的民間團體(海基會、海協會)實行經濟政治對話。1995年江總書記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的八項主張,是解決台灣問題的綱領性文件。

第二課考點

重點:全民族的抗戰

1、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開始,是中國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

2、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的全民族抗日戰爭。統一戰線的建立是由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的,是符合中華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戰爭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和兩條路線,即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片面抗戰路線;由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全面抗戰路線。

兩個戰場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國民黨在抗戰初期認真抗日先後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5、太原會戰中的平型關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說明了國共兩黨軍隊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製造的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30多萬同胞被日本鬼子殺害。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對中國軍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實確鑿,鐵證如山。

7、1940年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

8、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 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增強了全國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戰。

10、全民族抗戰的表現——國民黨正面戰場和中共敵後戰場的配合抗日。

閱讀全文

與高中歷史提綱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