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九月七日發生了什麼

歷史上九月七日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3-04-15 05:15:17

⑴ 歷史九月初七都發生了什麼事件

1066年9月28日 (丙午年九月初七),諾曼征服。

1864年10月7日 (甲子年九月初七),中俄簽訂《勘分西北界約記》。

1894年10月5日 (甲午年九月初七),中國共產黨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夏出生。

1913年10月6日 (癸丑年九月初七),中、英西姆拉會商「西藏問題」。

1913年10月6日 (癸丑年九月初七),總統選舉會頒給黎元洪的證書。

1915年10月15日 (乙卯年九月初七),以色列「死腦筋」總理沙米爾誕扮戚辰。

1920年10月18日 (庚申年九月初七),英國礦工舉行罷工。

1945年10月12日 (乙酉年九月初七),劉鄧取得上黨大捷。

1945年10月12日 (乙酉年九月初七),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獨立節。

1946年10月1日 (丙戌年九月初七),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立。

1948年10月9日 (戊子年九月初七),丘吉爾提出三環外交。

1954年10月3日 (甲午年九月初七),毛澤東主席與蘇共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在中南海正式會談。

1966年10月20日 (丙午年九月初七),英國發生阿伯方悲劇。

1966年10月20日 (丙午年九月初七),希伯來文小說家阿格農獲諾貝爾獎。

1971年10月25日 (辛亥年九月初七),我國與比利時建立外交關系。

1971年10月25日 (辛亥年九月初七),中國廳物陵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1973年10月2日螞脊 (癸丑年九月初七),芬蘭長跑奇才帕沃·魯米逝世。

1984年10月1日 (甲子年九月初七),共和國第12次大閱兵。

1992年10月2日 (壬申年九月初七),巴西總統科洛爾被停職聽候裁決。

1995年10月30日 (乙亥年九月初七),魁北克公民投票拒絕獨立。

1995年10月30日 (乙亥年九月初七),日本下令解散奧姆真理教。

1996年10月18日 (丙子年九月初七),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井上清重申釣魚島是中國領土。

1996年10月18日 (丙子年九月初七),殺害戴厚英的兇手一審判處死刑。

1997年10月8日 (丁丑年九月初七),朝鮮勞動黨中央、中央軍委推舉金正日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1998年10月26日 (戊寅年九月初七),結束百餘年邊界領土爭端秘厄簽署和平協定。

1998年10月26日 (戊寅年九月初七),港府擊退「金融大鱷」索羅斯。

2000年10月4日 (庚辰年九月初七),世界著名中學校長論壇在京舉行。

2006年10月28日 (丙戌年九月初七),霍英東逝世。

2010年10月14日 (庚寅年九月初七),俄羅斯開始全國人口普查。

⑵ 一二年九月七日上午十一點左右在中國的什麼地方發生了地震

您好

北京時間2012-09-07 11:19 在雲虧亂南省昭通市彝良縣、貴州省虛雀畢節銷譽檔地區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交界(北緯27.5,東經104.0) 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4.0公里。

⑶ 歷史上的九月和十月每日發生的歷史事件

9月1日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
·1974年,第七屆亞洲運動會開幕
·1985年,「泰坦尼克號」殘骸被發現(圖)
·1996年,京九鐵路建成通車

9月2日
·1905年,清廷廢除科舉制
·1937年,「奧運之父」顧拜旦病逝於日內瓦
·1945年,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圖)
·1958年,中央電視台正式開播
·1972年,第一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在北京開幕

9月3日
·1791年,法國議會通過憲法成為君主立憲國
·1943年,義大利向盟國投降
·1966年,傅雷夫婦自殺
·1977年,世界棒球王王貞治打破紀錄(圖)
·2004年,別斯蘭人質危機
9月4日
·1781年,美國第三大城洛杉磯建城(圖)
·1907年,挪威鋼琴演奏家、作曲家格里格逝世
·1958年,中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發表
·1995年,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開幕
·1998年,《漢語大詞典》光碟問世
9月5日
·1937年,最大一次納粹集會在紐倫堡舉行
·1939年,美國政府聲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
·1973年,天空實驗室2號宇航員觀察和研究太陽耀斑
·1987年,首屆中國藝術節開幕
·1997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逝世

9月6日
·公元前776年,世界上最早記錄的日食(圖)
·1522年,麥哲倫率領18名生還者環球航行歸來
·1978年,埃以簽訂《戴維營協議》
·1968年,史瓦濟蘭正式獨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
·1984年,韓國總統全斗煥歷史性訪問日本

9月7日
·1689年, 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
·1822年,巴西宣布從葡萄牙獨立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
·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華盛頓舉行第一次會議
·1988年,中國首次發射氣象衛星(圖)

9月8日,白露
·1926年,德國獲准加入國際聯盟
·1966年,第一個國際掃盲日
·1987年,中國第一次拍賣土地
·1993年,馬家軍狂掃世界記錄(圖)
·1995年,張愛玲逝世
9月9日
·1828年,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誕生
·1945年,侵華日軍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
·194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
·1976年,毛澤東逝世
·1985年,中國十大風景名勝評選揭曉(圖)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
·1846年,伊萊亞斯·豪在美國獲得縫紉機專利權
·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
·1985年,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1988年,吉爾伯特颶風肆虐中美洲(圖)
·1996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誕生

9月11日
·1862年,美國著名短篇小說作家歐·亨利誕生
·1969年,日本恐怖組織「赤軍」成立
·1972年,金庸結束武俠小說創作
·1986年,中國第一個野戰集團軍建成
·2001年,美國遭受恐怖襲擊(圖)

9月12日
·1919年,蔡元培重回北京大學
·1956年,張國榮出生
·1959年,前蘇聯發射「月球二號」火箭(圖)
·1980年,「小巨人」姚明出生
·2005年,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

9月13日
·1819年,德國鋼琴家舒曼出生
·1971年,林彪外逃在蒙古溫都爾汗墜機身亡
·1986年,中國女排榮獲五連冠(圖)
·1993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
·1995年,「863」太平洋科考隊回到北京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
·1812年,拿破崙率法軍進入莫斯科
·1849年,「生理學之父」巴甫洛夫誕生(圖)
·1959年,中國第一台每秒鍾運算一萬次的計算機試製成功
·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
·1996年,波黑舉行戰後首次選舉
9月15日
·1916年,坦克在一戰中首次使用(圖)
·1954年,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1959年,美蘇戴維營會議
·1991年,最大的一顆人造衛星進入太空
·1993年,世界第一斜拉橋--楊浦大橋建成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1810年,墨西哥宣布獨立
·1859年,袁世凱誕生
·1957年,國畫大師齊白石在北京病逝
·1965年,天文學家發現池谷-關彗星(圖)
·1989年,敦煌月牙泉重現風采

9月17日
·1965年,中國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島素
·1982年,北京電視製片廠在北京成立
·1988年,第24屆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圖)
·1991年,白鹿洞書院首次發現清代試卷
·1994年,美國科學家走出「生物圈2號」

9月18日,國際和平日
·1709年,英國詩人及評論家塞·約翰遜誕生
·1922年,匈牙利被接納加入國際聯盟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
·1947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立(圖)
·1987年,美蘇就銷毀兩國中程核導彈達成協議

9月19日
·1911年,英國作家戈爾丁出生
·1956年,埃及收回對蘇伊士運河的主權
·1983年,東加勒比海的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聯邦宣告獨立(圖)
·1988年,庄泳為中國奪得首枚奧運游泳獎牌
·1991年,「冰人奧茨」在德國被發現

9月20日,國際愛牙日
·1946年,法國舉行首屆戛納電影節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誕生(圖)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實施
·1981年,中國一箭三星發射成功
·1994年,國際《核安全公約》簽署

9月21日
·1802年,拿破崙吞並皮埃蒙特
·1866年,法國細菌學家、病理學家夏爾斯·尼科爾誕生
·1900年,中國飛機設計師馮如第一次試飛成功
·1926年,荷蘭物理學家昂內斯首次發現物理超導性
·2003年,伽利略號太空船任務結束,撞向木星墜毀(圖)

9月22日
·1981年,高速火車在法國首次露面
·1983年,朱建華以2.38米破男子跳高世界紀錄
·1986年,英國給一個兩月半男嬰移植心肺成功
·1988年,首次橫穿歐亞大陸的「東方快車」抵達北京
·1994年,國際考古學家小組發現最早人類化石(圖)

9月23日,秋分
·1846年,法國天文學家伽勒發現海王星(圖)
·1913年,人類第一次飛越地中海
·1949年,蘇聯研製成功原子彈
·1969年,中國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
·1970年,「山葯蛋派」鼻祖趙樹理逝世

9月24日
·1852年,法國人吉法爾製造的用蒸汽機推進的飛船試飛成功
·1898年,澳大利亞病理學家弗羅里誕生(圖)
·1909年,中國設計的第一條鐵路通車
·1959年,坐落於天安門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建成
·1994年,美國首次提取出恐龍基因材料

9月25日,中秋節
·1513年,西班牙人瓦斯科·努涅斯·巴爾波發現太平洋
·1866年,美國遺傳學家摩爾根出生
·1924年,杭州雷峰塔倒坍(圖)
·1952年,中國第一部自製三千瓦水輪發電機試製成功
·1959年,中國發現大慶油田

9月26日
·1953年,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逝世(圖)
·1958年,陳鏡開打破舉重挺舉世界紀錄
·1985年,前蘇聯首次在太空飛行中替換宇航員
·1937年,錢塘江大橋的鐵路橋通車
·1991年,美國啟用「生物圈2號」實驗室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
·1540年,「耶穌會」作為一個僧團,正式為教皇批准
·1949年,五星紅旗定為中國國旗(圖)
·1973年,蘇聯發射的載有兩人的宇宙飛船進入地球軌道
·1980年,世界旅遊日
·1981年,泰國自製火箭試驗成功

9月28日,孔子誕辰
·1979年,中國第一條光導纖維通訊線路進行試驗
·1982年,中國第一條復線電氣化鐵路石太線通車
·1983年, sl-4運載火箭爆炸
·1992年,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兩種新核素
·1993年,中國人類基因組研究啟動(圖)

9月29日
·1902年,美國百老匯第一個劇場開始營業
·1915年,中文打字機獲發明專利
·1915年,西奧多·N·維爾進行首次橫貫大陸的無線電電話通話
·1959年,中國建成第一座天文館(圖)
·1987年,龍羊峽水電站首台機組並網發電

9月30日,世界海事日
·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逝世(圖)
·1604年,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在巨蛇星座發現一顆新星
·1787年,美國船隻「哥倫比亞」號首次進行環球航行
·1941年,莫斯科保衛戰開始
·1949年,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10月1日,國慶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圖)
·1951年,中國第一套特種郵票《國徽》郵票開始發行
·1960年,奈及利亞獲得完全獨立
·1964年,世界首條高速鐵路東海道新干線通車
·1979年,巴拿馬收回對巴拿馬運河的主權

10月2日
·1924年,國際聯盟簽訂《日內瓦議定書》
·1925年,英國科學家貝爾德製成世界上第一個電視雛型
·1951年,全國第一次婦女兒童福利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1979年,第一部修訂的大型綜合性辭典《辭海》
·1994年,第十二屆亞運會在廣島開幕(圖)

10月3日
·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在北京建校
·1952年,英國在澳大利亞沿海附近試驗第一顆原子彈
·1971年,蘇聯不載人的宇宙飛船進入月球軌道
·1977年,數學家陳景潤發表了在數論研究中取得世界領先的成果
·1990年,分裂了45年的東西兩德重新統一(圖)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1910年,葡萄牙成立共和國
·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市大崩盤
·1947年,人類完成首次超音速飛行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一號」(圖)
·1991年,南極環保議定書通過

10月5日
·1900年,女作家冰心誕生
·1931年,克萊德·潘伯恩和休·赫斯登完成橫越太平洋不著陸飛行
·1956年,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正式成立
·1957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公路建成
·1984年,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圖)

10月6日,老人節
·1950年,世界最長的輸油管道竣工
·1956年,薩賓宣布試驗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
·1958年,美國核潛艇「海狼」號在水下航行兩個月,創當時世界紀錄(圖)
·1986年,中國北極村漠河首次通航直升機
·1995年,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外第一顆行星

10月7日
·1864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1885年,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誕辰(圖)
·1886年,西班牙廢除古巴的奴隸制
·1936年,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長征結束
·1985年,美國太空梭結束四天的首次升空飛行

10月8日
·1957年,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玉門油礦」基本建成
·1985年,中國第一座太陽能光電站建成
·1990年,千年前應州大地震遺址被發現
·1995年,中國首條電子異地出版系統開通
·1998年,哈勃發現迄今最遙遠的星系(圖)

10月9日,寒露
·1931年,美國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逝世
·1948年,丘吉爾提出三環外交
·1985年,河西走廊出土兩萬多枚漢簡
·1986年,前蘇聯科學家揭開龍卷風的奧秘(圖)
·1993年,火焰山腹地發現千年干屍

10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日
·1868年,古巴宣布成立
·1892年,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出生(圖)
·1932年,第聶伯列寧水電站舉行輸電儀式
·1964年,第十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東京舉行
·1977年,兩名蘇聯宇航員遇到困難返回地球

10月11日
·1922年,台灣縱貫鐵路之海岸線全線通車
·1962年,第二次梵蒂岡大會開幕
·1975年,美國艾森豪號航空母艦完工下水(圖)
·1986年,中國成功地回收了一顆科學衛星
·2002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成立

10月12日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1968年,赤道幾內亞共和國獨立日
·1968年,第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墨西哥城舉行
·1969年,蘇聯發射載有三人的「聯盟七號」宇宙飛船
·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圖)

10月13日,國際教師節
·1937年,新四軍建軍
·1962年,巴拿馬運河大橋建成(圖)
·1949年,中國少年先鋒建隊紀念日
·1989年,世界最大銅佛在香港圓頂
·1997年,超音速的噴氣式汽車試車成功

10月14日,國際標准日
·1890年,艾森豪威爾出生(圖)
·1933年,德國宣布退出國際聯盟及日內瓦會議
·1992年,中國宣布《伯爾尼公約》正式生效
·1994年,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開放
·1994年,阿拉法特佩雷斯拉賓分享諾貝爾和平獎

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
·1844年,德國哲學家尼采誕辰
·1917年,北京大學開始實行選科制
·1947年,世界第一次超音速飛機,噴氣式飛機試飛
·1993年,世界最長光纜縱貫神州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圖)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1888年,美國現代戲劇奠基人尤金·奧尼爾誕生
·1925年,第一屆羅加諾會議在倫敦舉行
·1964年,中國首次核試驗成功
·1979年,義大利廣場附近的周恩來紀念碑揭幕
·1981年,世界糧食日(圖)

10月17日,世界消除貧困日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1849年,波蘭著名鋼琴演奏家、作曲家肖邦病逝(圖)
·1952年,中國第一個大海港「塘沽新港」一期竣工
·1965年,世界上最重的報紙《紐約時報》出版
·1979年,中蘇兩國關系第一輪談判在莫斯科舉行

10月18日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圖)
·1922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正式創立
·1954年,德州儀器公司發布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
·1967年,可載人飛船把儀器投放到金星表面
·1977年,美國艾森豪號航空母艦開始服役
10月19日,重陽節
·1936年,魯迅在上海病逝
·1965年,中國尼泊爾正式直接通郵
·1987年,黑色星期一世界股市狂跌
·1996年,中國第一艘熱氣飛艇首飛成功
·1998年,人類首次徒步穿越世界最大峽谷(圖)

10月20日
·1626年,皇太極在沈陽登基
·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
·1923年,《中國青年》創刊
·1966年,希伯來文小說家阿格農獲諾貝爾獎
·1973年,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落成(圖)

10月21日
·1833年,著名化學家和發明家諾貝爾出生(圖)
·1879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發明了電燈
·1896年,《中俄北京新約》簽定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獨立
·1960年,西方國家出現擠兌美元搶購黃金風潮

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葯日
·1906年,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逝世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圖)
·1980年,中國製成首批船用衛星導航接收機
·1992年,澳大利亞一枚火箭在發射時爆炸
·1994年,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開通

10月23日
·1856年,英軍借亞羅號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942年,阿拉曼戰役開始(圖)
·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爆發
·1991年,《柬埔寨和平協定》簽署
·1993年,楊浦大橋建成通車

10月24日,霜降
·1860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
·1901年,伊斯曼-柯達公司聯合生產柯達相機
·1929年,紐約股票市場崩潰導致美國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
·1934年,聖雄甘地向國大黨辭職(圖)
·1980年,第五屆世界盃體操錦標賽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

10月25日
·1936年,德國和義大利建立羅馬-柏林軸心
·1951年,邱吉爾再任首相(圖)
·195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北京成立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
·1994年,中國內湖第一長橋太湖大橋通車

10月26日
·1524年,西班牙把米蘭拱手交給法國
·1905年,挪威獨立(圖)
·1955年,奧地利宣布永久中立
·1979年,全世界消滅天花
·1986年,首屆世界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在法國舉行

10月27日
·1915年,美軍進入一戰前線
·1920年,國際聯盟總部從倫敦遷到日內瓦
·1947年,克什米爾戰爭爆發
·1984年,前蘇聯貝阿鐵路通車
·1992年,百年巨鱘首次被捕獲(圖)

10月28日
·1955年,比爾·蓋茨出生(圖)
·1911年,數學家「微機幾何之父」陳省身出生
·1986年,心肺同時移植首次在西班牙完成
·1988年,法國發射第一顆電視直播衛星
·1996年,拉貝日記發表

10月29日
·1923年,土耳其獨立(圖)
·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爆發
·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
·1977年,文學家、教育家陳望道逝世
·1997年,足球巨星馬拉多納宣布退役

10月30日
·1945年,音樂家冼星海逝世
·1979年,美科學家首次測出星際空間反物質流(圖)
·1990年,美觀測到最大星系
·1990年,英國發現最早恐龍化石
·1995年,渤海發現億噸級大油田

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
·1918年,奧地利宣布共和
·1918年,同盟國土耳其被迫宣布向協約國投降
·1984年,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在新德里遇刺(圖)
·1992年,伽利略蒙冤360年後,終於獲得梵蒂岡教皇的平反
·1993年,香港有線電視正式啟播

⑷ 馬可·波羅來華具有什麼歷史意義

傑出的旅行家馬可·波羅(1254—1324年),出身於義大利威尼斯巨商之家。其父尼可羅·馬可,叔芹激父馬飛阿於1260年往東方經商,在布哈拉留居三年。巧遇旭烈兀派往忽必烈處的使臣,就隨同東來,於1265年到達上都(今內蒙古多倫縣西北)。尼可羅兄弟在旭烈兀使臣的引見下,朝覲了忽必烈。大汗向他們詢問了西方各國情況,懇請尼可羅兄弟陪同元朝使臣科加達爾出使羅馬,並修御書交給尼可羅兄弟,請轉呈羅馬教皇,想與羅馬基督教取得聯系。尼可羅兄弟接受使命,終於在1269年4月到達阿迦城(今海法北)。這時,教皇剛剛逝世,尼可羅兄弟向教皇駐阿迦城的大使報告了元朝大汗交給的使命。大使勸告他們等選出新教皇,於是,尼可羅兄弟決定先回威尼斯探親,此時馬可·波羅已15歲了。

1271年,尼可羅兄弟決定帶17歲的馬可·波羅去東方。他們三人到阿迦後,新教皇仍未選出,於是請駐阿迦大使轉呈大汗的書信,然後離開阿迦。不久,駐阿迦的教皇大使當選為新教皇,取名格雷戈里十世。新教皇急忙派特使,尋找尼可羅兄弟一行,這時,他馬可·波羅覲見忽必烈皇帝們還未離境,便應召,重返阿迦。新教皇用特別隆重的禮節接見了他們,並寫好書稿模信,派兩位教士隨同。尼可羅一家,經伊朗,越過帕米爾高原進入新疆,經甘肅、寧夏,歷經三年半的艱辛於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夏到達上都。忽必烈表示歡迎。尼可羅兄弟詳細匯報了他們的出使經過,呈上新教皇的書信禮品。忽必烈十分高興,下令將馬可的名字列入元朝侍從名冊,並將波羅一家留居朝中任職。

馬可·波羅聰明好學,很快學會了中國的語言、禮儀、風俗、騎射,並且精通四種文字,能夠流利地讀書和寫作,深得大汗器重。多次奉命出使,執行機密使命。由於馬可的才能和謙虛謹慎的精神,總是把事情辦得十分妥善。他還十分留心所到之地的風俗民情和奇聞軼事,認真搜集采訪,詳細記錄,回朝後向大汗匯報,博得了大汗信任。

馬可的足跡遍及中國各地。他曾受命穿行山西、陝西、越秦嶺到四川、經過川、藏邊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渡過金沙江到雲南昆明直至緬甸的北部去執行任務。他自稱曾在揚州做過三年官。到過淮安、寶應、高郵、泰州、南京、鎮江、常州、蘇州、杭州、九江、福州、泉州等地。他還出使過南洋,到過越南、爪哇、新加坡、蘇門答臘、泰國、菲律賓、斯里蘭卡、印度等地。他每到一地都收集當地風情,並不辭勞苦分門別類地記錄下來。

馬可·波羅一家在中國旅居了17年。他們思念故國,很想早日衣錦還鄉。只因忽必烈不允,未能如願。適逢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伊兒汗國阿魯王妃去世,阿魯渾派三名使臣到元求婚。忽必烈選中蒙古公主闊闊真為伊兒汗國王妃,准備從海道送往伊兒汗國。馬可一家爭取到護送闊闊公主到波斯的使命,准備順道回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年初,他們帶著大汗致教皇、法蘭西、西班牙王的信和公主及隨從六百餘人乘大船從福建泉州出發,在海上航行兩年多到達波斯,完成了護進使命。波羅一家繼續西行,1295年冬回到了威尼斯。

1298年威尼斯和熱那亞城發生戰爭。馬可出資裝備了一艘戰艦,親任艦長。九月七日威尼斯艦隊全軍覆沒,馬可不幸被俘。在熱那亞監獄里,他把自己在東方的見聞向同獄難友比薩作家魯思梯謙口述。魯思梯謙記錄下來,於1298年整理成《馬可·波羅游記》,也稱《東方見聞錄》。

《游記》敘述了中亞、西亞、東南亞,重點是中國的嫌敬襪情況。書中盛贊東方之富庶,文物之昌明,大大開闊了中世紀歐洲人的視野,激起了哥倫布等人冒險的決心。此書在中世紀一直是歐洲人了解亞洲和中國的主要依據。對中西交通史,中意關系史等方面有很重要的歷史價值。

⑸ 歷史上的9月發生了什麼事情

網路里輸"9月1日"會有的.
9.1
大事記

1271年——格列戈里十世當選為教皇。

1469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八月壬戌)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是日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西南)被瓦剌軍包圍,英宗被俘。此為「土木之變」。

1870年—— 普法戰爭 法軍潰敗

1904年——拉德克利夫學院授予海倫-凱勒學位

1906年——清政府預備立憲開始

1916年——《新青年》出版

1917年——孫中山當選為廣州軍政府大元帥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驟發

1937年——淞滬戰事慘烈

1939年——德國出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開幕

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

1974年——第七屆亞洲運動會開幕

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

1984年——中國第一個現代化露天煤礦移交投產

1985年——「泰坦尼克」號殘骸被發現

1990年——沈大高速公路全線正式通車

1992年——巴黎-莫斯科-北京馬拉松汽車越野賽舉行

1993年——台灣施行《陽光法案》

1996年——京九鐵路建成通車

1998年——俄羅斯網上拍賣納粹檔案

出生

1835年——傑文斯誕生,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邏輯學家。

1962年——足球明星路德-古利特出生

逝世

1648年——馬蘭·梅森逝世,法國神學家、數學家、音樂理論家

1715年——路易十四逝世,法國國王

1972年——何香凝逝世
9.2
大事記

1666年——倫敦大火,受災面積達四百五十英畝。

1856年—— 太平天國「天京事變」

1861年——中德通商條約在天津簽訂。

1865年——里瓦達維亞逝世,阿根廷共和國第一位總統(生於1780年)

1872年——國際工人協會在海牙召開代表大會。

1891年——宜昌教案發生。

1905年——清廷廢除科舉制

1914年——日軍在山東登陸

1931年——紅軍粉碎第三次圍剿

1944年——日軍進攻廣西

1945年——閻錫山秘密收留日軍

1945年——朝鮮三八線劃分

1945年——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1947年——里約熱內盧條約簽署

1957年——小石城事件發生

1958年——中央電視台正式開播

1967年——「布痕瓦爾德的野獸」在獄中懸梁自盡

1975年——埃以簽署西奈協議

1992年——中國物價改革闖關成功

1993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8年——馬來西亞副總理安瓦爾被撤職

出生

1853年——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奧斯特瓦爾德出生

1879年——安重根誕生,朝鮮人,日本政治家伊藤博文刺客(1910年3月26日逝世)

逝世

1770年——傅恆逝世

1770年——弘晝逝世

1820年——中國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逝世

1865年——哈密頓逝世,愛爾蘭物理學家、數學家(生於1805年)

1937年——「奧運之父」顧拜旦病逝於日內瓦
1994年——傑出商人唯一染逝世

⑹ 9月7日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

一、1298年——馬可·波羅入獄,與魯思梯謙合作著成《馬可·波羅行記》。


《馬可·波羅游記》是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記述他經行地中海、歐亞大陸和游歷中國的長篇游記。



二、1689年——中國清朝代表索額圖與俄國代表戈洛文在尼布楚簽訂界定兩國邊界的《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俄方稱「涅爾琴斯克條約」,是中國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簽定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也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締結的第一份國際條約。


三、1812年——拿破崙戰爭:俄羅斯軍隊與法國軍隊進行博羅金諾戰役。


四、1821年——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建國,西蒙·玻利瓦爾當選總統。


五、1822年——被葡萄牙廢黜的巴西攝政王佩德羅一世宣布巴西脫離葡萄牙而獨立。


六、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


七、1901年——在八國聯軍佔領北京的情況下,中國清朝政府被迫和英國、美國、日本、俄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等11國簽定《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是中國清政府和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西班牙王國、尼德蘭王國、比利時王國,十一國政府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簽定的一個不平等條約。


條約簽定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條約。因條約簽訂日為陽歷9月7日,因此有「九七國恥」一說。


八、1904年——英國強迫西藏簽署《拉薩條約》。


拉薩條約是繼1890、1893年《中英藏印條約》及續約之後,英國強迫清西藏地方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


九、1923年——聞一多詩集《紅燭》出版。


十、1927年——中共在中南各地領導農民武裝暴動。


十一、1940年——二戰:倫敦大轟炸開始。


十二、1940年——羅馬尼亞將南多布羅加地區割讓予保加利亞。


十三、1945年——二戰:駐守威克島的日本軍隊向美國投降。


十四、1953年——赫魯曉夫正式就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


十五、1970年——約旦軍隊與巴勒斯坦游擊隊在安曼發生武裝沖突。


十六、1975年——周總理生前最後1次接見外賓。


十七、1977年——美國和巴拿馬政府簽署《巴拿馬條約》,美國承諾在20世紀結束前交還巴拿馬運河。


十八、1979年——PPUSBESPN成立。


十九、1980年——華國鋒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不再擔任中國國務院總理。


二十、1982年——香港恆隆銀行擠提。


二十一、1984年——四川省巴中縣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野間掃盲獎」。這是中國第一次榮獲該組織的掃盲獎。


二十二、1986年——德斯轎虛孫蒙德·圖圖出任南非開普敦聖公會大主教,成為南非首位黑人大主教。


二十三、1987年——GSM行動電話標准出現,行動電話開始可以在世界各地使用。


二十四、1988年——中國啟用「長征四號」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射了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譽高。這是中國自行研製和發射的第一顆極地軌道氣象衛星。


二十五、2004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社會保障狀況和政策》白皮書。這是中國政府首次發表關於社會保障方面的白皮書。


二十六、2008年——第四屆香港立法會選舉。


二十七、2010年——在釣魚島附近海域,一艘中國拖網漁船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廳一艘閉鏈巡邏船沖撞,後又受到日方另外兩艘巡邏船跟蹤、沖撞、截停、登船、檢查。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嚴重關切這起事件,並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⑺ 歷史事件

明朝時期

徐達攻克大都城

徐達攻克大都城 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1368),明大 將徐達攻大都,首至齊化門,填壕登城而入;封府庫圖籍,元亡。徐達至通州時,元順帝同後紀、太子、大臣,逃至上 都。洪武二年,常遇春攻上都,順帝再北逃。次年四月,元順帝病死應昌。

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諸子為王。北方諸王擁兵勢大。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死,長孫朱允炆即位,為惠帝。惠帝用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之策,決定削藩。將五個藩王廢為庶人,並派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為都指揮使,監視燕王朱棣。燕王於建文元年(1399)以"清君側"為名,號稱"靖難",在北平舉兵南下。建文四年(1402),燕王攻佔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即位,為明成祖,改元永樂。

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 鄭和,雲南昆陽(今屬晉寧)回族人,明初入宮為太監,後隨朱棣起兵有功,賜姓鄭,任內官監太監,歷事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永樂三年(1405),鄭和受明成祖派遣,率官兵、水兵、翻譯、工匠、醫生等2780餘人,攜帶金銀、絲綢、瓷器、布匹和銅鐵器等物,從蘇州劉家港(今江蘇太倉瀏河鎮),分乘62艘巨型海船出海,先後抵達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蘇門答臘、錫蘭(今斯里蘭卡),1407年回國。此後,又於永樂五年(1407)至宣德七年(1433),前後6次航海出使,歷時28年,經亞非30餘國進行訪問和貿易,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此舉比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的遠洋航行早87年。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 明永樂年間編纂的大型類書。明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棣委派翰林學士解縉主持纂修,太子少師姚廣孝等2000餘人參加編輯,永樂二年(1404)編成,賜名《文獻大成》。後再次擴充增收重修,至永樂六年(1408)輯成22788卷,凡例、目錄60卷,計11095冊,定名《永樂大典》。全書以韻為綱、按字、句、篇名、書名分韻收錄,未刻板付印。嘉靖、隆慶年間,繕寫兩部副本,分藏於南京、皇史宬、文淵閣。南京原本、皇史宬副本明亡時散失。文淵閣副本殘缺2422卷,1900年八國聯軍入京,大部分被掠走。1960年中華書局以歷代徵集的卷冊影印出版。

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成祖遷都北京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日,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即位。明永樂元年(1403)正月,改北平為北京。明永樂四年(1406)七月,議遷都北京。派大臣宋禮等到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木備料。次年征調23萬工匠,上百萬民俠及大量兵士營建北京宮殿。到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明永樂七年(1409),明成祖在奉天殿接受朝賀。明永樂十五年(1417),北京皇宮建成。明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遷都北京。

於謙保衛北京城

於謙保衛北京城 土木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朝廷分為兩派,一派主張議和,放棄北京南遷。另一派以於謙為首,主張保衛京城,並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口號,於謙的主張得歷激到英宗弟朱祁鈺的同意。不久,群臣擁護朱祁鈺為帝。於謙任兵部尚書後,積極備戰保衛北京。1449年10月也先部隊挾持英宗,攻打北京。在於謙的指揮下,兵分幾路,把也先部隊擊退。也先敗後,1450年把英鎮爛耐宗送回北京。

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 在"土木之變"中被俘的英宗朱祁鎮返京 後,景帝朱祁鈺尊他為太上皇。1457年元月景帝朱祁鈺重病,英宗朱祁鎮與徐有貞、曹占祥等在正月十七日凌 晨,調兵幹人,宣布太上皇復位,改元天順。徐有貞受命入閣。朱祁鎮即位後,逮捕於謙、范廣等人,即明史上的奪門 之變。英宗朱祁鎮登位後,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於謙處死。於謙被害後,屍體被市民收殮,由於謙的女婿運回杭州, 葬於西湖邊上的三台山。北京市民在東城裱褙胡同於謙生前任過的地方,建立於忠肅公祠。

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 明正統十四年(1499)蒙古瓦刺部首領也先率兵南下攻打山西。宦官王振挾持明英宗率50萬人馬親征,至大同,聞前方失利,倉皇後撤。繞道蔚州(今河北蔚縣),退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境內),被瓦刺軍追及包圍,明軍潰敗,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

劉瑾專權

劉瑾專權 明正德元年(1506)十月,武宗任劉瑾掌司禮監。與另7名得寵宦官,號稱八虎。以丘聚、谷大用分管東廠、西廠。御春劉瑾掌權期間,引焦茅,劉宇等入閣結成閹黨,把持朝政,濫設皇莊達300餘處。正德三年劉瑾又加設內行廠,直接掌管。朝中趨附者多呼其"千歲"。正德五年,宦官張永告發劉瑾謀反,劉被捕"入獄"。炒其家得金銀幾百萬兩,珠玉珍寶無數。被處死。

宮女案

宮女案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宮女楊金英等人乘世宗在曹紀宮醉睡之機,以黃絨帶勒其頸部,已至氣息奄奄,皇後馳至方被解救。楊金英等人均被處死,史稱"宮女案"。

庚戌之變

庚戌之變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韃靼軍俺答率軍入古北口,兵臨城下。首輔嚴嵩,不準諸將出戰。韃靼軍在京郊掠奪8日後撤兵。事後,嚴嵩包庇總兵仇鸞,殺兵部尚書以推卸責任。史稱"庚戌之變"。

疏劾魏忠賢

疏劾魏忠賢 明末,宦官魏忠賢得寵,任司禮秉筆太監,自掌東廠,殘害臣民。天啟四年(1624)六月,左副都御史楊漣抗疏劾魏忠賢,列罪狀24"條。南北各省官卿貴族同奏章數十條。國子祭酒蔡毅中領監師生干餘人,請求追究魏忠賢罪。天啟七年崇禎即位,諭告天下以魏忠賢罪,並令錦衣衛逮治。魏畏罪自縊而死。

李自成攻佔北京

李自成攻佔北京 明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陝西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二月進兵山西,三月十六日,包圍北京城。三月十八日,攻彰義門、西直門、平則門、德勝門。傍晚,彰義門攻克。崇幀逼周皇後自殺,又殺擯紀公主等人,在煤山(景山)壽皇亭槐樹下自縊身亡。十九日晨,李自成入北京城。李自成(1606一1645),陝西米脂人,本名鴻基。崇禎二年起義,初為闖王高迎祥部將,後繼為闖王。山海關一戰敗於吳三桂和滿族貴族的聯軍。1645年被害。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 唐天寶十四年(755)冬,平盧、范陽、河東 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在范陽起兵反唐。次年稱帝,進入長安。其部將史思明占據河北十三郡地。 肅宗至德二年(757),安祿山在洛陽被其子安慶緒所殺。長安、洛陽為唐將郭子儀等收復。乾元二年(759),史思 明殺安慶緒,回范陽自稱燕帝,並再度攻下洛陽。兩年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代宗廣德元年(763),史朝義 兵敗自殺,安史之亂平定。唐朝自此衰落。
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

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 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稱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義父,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聯合契丹攻打後唐。契丹出兵大敗太原守將張敬達。同年十一月,石敬瑭稱帝,為大晉皇帝。公元938年,後晉石敬瑭向契丹正式割讓燕雲十六州,即: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耶律德光佔十六州後,建立遼朝。
召公封燕

春秋戰國時期

召公封燕 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建立西周。採用分封制,將子弟、親戚、功臣、貴族分封各地為諸侯。召公爽,姬姓,為周之支族,活動於今陝西岐山西南,因食采於召,故稱召公。周初,召公為周王室太保,位居三公。曾輔佐周王滅紂克商及夷、奄、薄姑等方國的叛亂。

燕王噲讓子之

燕王噲讓子之 燕王噲元年(公元前320),以子之為相。子之權勢漸重,覬覦燕國君主地位。還通過蘇代、鹿一毛游說燕王噲讓位。燕王噲五年(公元前316),燕王噲讓君位於子之。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太子平和將軍市被起兵攻子之,齊宣王派兵增援。混亂中,殺太子平和將軍市被,平定了叛亂。齊軍進入燕都,殺燕王哈和子之。公元前312年,趙國派公子職入燕,立以為王,是為燕昭王。

燕昭王修築黃金台

燕昭王修築黃金台 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在郭隗的協助下,於易水旁修築黃金台,廣招天下人才,樂毅、鄒衍、劇辛等前來投奔。燕昭王採納樂毅論功授爵授祿的政治制度,並改革吏制,設相國和將軍,分掌政治、軍事大權;全國分五郡,郡下設縣;郡守和縣令由燕王任命;制定嚴酷的刑法,燕國日益強盛。

樂毅伐齊

樂毅伐齊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楚、韓、趙、魏五國共同伐齊。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樂毅率燕軍乘勝攻克齊72城,直入都城臨淄。並燒齊都宮廟宗室,掠珍寶巨財一空,盡歸燕國。燕昭王封樂毅為昌國君。燕國至此達到鼎盛時期。樂毅墓位於房山區官道鄉富庄村東。整體呈圓形,土寶頂高約10米,佔地面積約2400平方米。墓兩側現存民國4年(1915)碑記一座。碑上刻有館閣體「望諸君墓」4字。

田單破燕

田單破燕 燕昭王死,齊國田單利用燕惠王與樂毅不 和,施反間計,惠王撤換樂毅。田又用重金收買燕將,公元前278年,用"火牛陣"大敗燕軍。將燕軍趕出齊國。公元前279年,田單去莒迎齊襄王主政。

荊軻刺秦王

荊軻刺秦王 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秦攻燕,兵臨易水。燕太子丹派荊軻等人以獻督亢之地圖和秦將樊於期首級之名,圖謀刺殺秦王。荊軻至秦獻圖時,圖窮而匕首見,刺秦王不中,被殺。司馬遷曾以"風蕭蕭今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描述這一悲壯之舉。燕王喜二十九年(公元前226),秦王派王翦率軍伐燕,同年十月拔燕都薊城。公元前222年,燕亡。

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 舊稱"同光新政"或"自強新政"。清同治、光緒年間,以恭親王奕欣、文祥、崇厚、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以及後來的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舉辦洋務事業的活動。主要是興辦實業和建立新式武器裝備的陸海軍。先後創辦江南製造局、金陵機器局、福建船政局、天津機器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等。1885年建立北洋海軍。在教育上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先後設立方言學堂、水師學堂、武備學堂等洋務學堂。義和團運動後,洋務派作為一種政治勢力逐漸解體。

首批留學生出國

首批留學生出國 洋務運動開始後,1871年9月曾國藩、李鴻章奏請清廷派留學生出國。1872年8月11日,陳蘭彬、容閎率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批留學生,12歲至14歲的少年30人前往美國,其中有梁敦彥、詹天佑、唐紹儀等人。以後每年30人,共派出4批。

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 1883年12月,法軍不宣而戰,進攻越南北 部和紅河三角洲的中國軍隊。清軍失利。1884年5月清 政府派李鴻章在天津與法國簽訂《中法會議簡明條款》。6 月,法軍進攻諒山。8月,法國艦隊襲擊福建水師,中國損 失戰艦、商船30艘,馬尾造船廠遭破壞,傷亡700餘人。 同時,法軍侵犯台灣基隆。淡水一戰,法軍敗逃海上。1885 年初,法軍攻佔諒山、鎮南關(今友誼關)。3月,幫辦廣西 軍務馮子材率軍民收復鎮南關、諒山,殲敵干余、重傷法軍統帥尼格里。劉永福率黑旗軍取得臨洮勝利。法國茹 費理內閣因此垮台。清政府派英國人與法國在巴黎秘密 言和,訂立《停戰協定》。6月,李鴻章與法國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即《中法新約》)。戰事結束。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1888年3月20日,英國發動 第一次侵藏戰爭,清政府與英國締結了《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承認哲孟雄(錫金)歸英國保護。1903年12月lO 日,英國借口通商和邊界問題,發動第二次侵藏戰爭。8月3日攻陷拉薩。1906年4月,中英政府在北京簽訂《中 英續訂藏印條約》,承認中國對西藏的領土主權。

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 日本為奪占朝鮮與中國發生的戰爭,因發生在甲午年得名。1894年5月日本出兵朝鮮。7月,日軍偷襲牙山口外豐島的北洋水師,擊沉清租用運兵的英船"高升"號,死700名士兵,俘獲清護航艦一艘,重傷一艘。同時,日軍進攻牙山附近的中國守軍。清政府8月1日下詔宣戰。9月,日軍四路圍攻平壤。守城清軍奮力抗擊。總兵左寶貴陣亡。統帥葉志超棄城逃回國內。日軍繼而進佔九連城、安東(今丹東)。在黃海海面,中日海軍交戰,雙方參戰艦只各12艘。日艦懸掛美國國旗作掩擴,攻擊北洋艦隊。總兵兼旗艦"定遠"號管帶劉步蟾下令還擊,傷日艦多艘。"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率艦拼撞日艦,被魚雷擊中,250名官兵殉國。"經遠"號管帶林東升中彈陣亡,戰艦被魚雷擊沉。11月,日軍攻陷大連、旅順。1895年1月,日軍派艦船25艘,陸軍2萬人,在山東成山頭登陸,攻佔榮城,水陸夾擊困守威海衛的北洋艦隊。北洋艦隊顧問副管帶英國人馬格祿和美國人浩威及部分將領主張投降。提督丁汝昌服毒自盡。劉步蟾奮勇抵抗,彈盡後炸毀軍艦,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部覆滅。1895年4月,清政府派李鴻章赴日,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馬關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海軍覆沒後, 清廷派李鴻章赴日談判。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滕博文在日木馬關(今下關)春帆樓簽訂了共11款的《馬 關條約》。

主要內容是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和 澎湖列島給日本;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庫平銀;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免 征一切雜稅;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船可駛入以上各口。

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失敗後,4月派李鴻章赴日,與日本首相伊滕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國內各階層人士反對割地講和。5月2日(四月初八),康有為聯合各省在北京會試的舉人1300多人,於宣武門外達智橋松筠庵舉行會議,由康有為起草萬言書,聯名上書光緒皇帝,力主拒簽中日和約、遷都抗戰和變法圖強3項主張。漢代以公家車馬送應舉之人赴京,後世遂以"公車"為舉人赴京應試的代稱,故史稱此舉為"公車上書"。

強學會

強學會 康有為、梁啟超在北京發起成立的宣傳維新變法的政治團體,又名譯書局。光緒二十一年(1895)八月成立。該會兼具學校和政黨性質,主張變法圖強。得到軍機大臣翁同龢和工部尚書孫家鼐等人支持。有會員數十人,每10日集會一次。8月17日創辦《萬國公報》(3個月後改名為《中外紀聞》),隨《京報》附送達官貴人,在琉璃廠創辦圖書館。在上海設分會,發行《強學報》。1898年1月,慈禧太後以"私立會黨"之名,查禁強學會,封閉所辦圖書館。翁同龢(1830-1904),江蘇常熟人,字叔平。咸豐狀元。光緒帝師傅。支持維新變法。1897年被慈禧太後革職。

百日維新

百日維新 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 11日),光緒皇帝採納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主張,下詔定國是,頒布維新法令,推行新政。主要內容有:經濟方面 提倡實業,設立農工商總局和礦務鐵路總局,興辦農會和商會,修築鐵路,開采礦產;設立全國郵政局,裁撤驛站; 創辦國家銀行,編制國家預算;取消滿人特權,准其自謀生計。軍事方面裁減綠營,精練陸海軍,籌辦兵工廠,培養 海軍人才;文教方面,開辦京師大學堂,各地設立兼學中學西學的學校;設立譯書局、編譯局,獎勵著作,允准自由 開設報館、學會;派人出國留學、游歷。政治方面刪改則例,裁減冗員;撤銷無事可辦的衙門;廣開言論,提倡官兵 上書言事等。至9月21日(八月初六)慈禧發動政變,廢除新政。變法歷時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 又稱戊戌維新。由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起並得到光緒皇帝支持的一次政治運動,因發生在戊戌年(1898),故名。甲午戰爭(1895)中國戰敗後,日本強迫中國簽訂馬關條約。康有為等人發動公車上書,創立強學會,推進維新變法運動。1897年冬,德國強占膠州灣,康有為秦請光緒帝及時變法救亡。1898年1月29日,康有為奉旨上統籌全局折,詳論變法主張。4月12日,康有為在北京粵東會館組織"保國會",以"保國、保種、保教"為宗旨。6月11日,光緒帝接受康、梁等維新派主張,下明定國是詔書,起用維新派人士(如戊戌六君子等),並從6月至9月陸續頒發維新法令,推行新政(見百日維新)。

戊戌政變

戊戌政變 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發動的推翻戊戌新政的宮廷政變。1898年6月11日(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開始推行新政。6 月15日慈禧迫使光緒帝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9月初,榮祿調兵聚集天津、長辛店。9月16日,光緒帝在頤和園召見袁世凱,命其專辦練兵事務,9月18日,譚嗣同夜訪袁世凱,擬靠袁世凱助行新政。袁世凱表面許諾殺榮祿,誅戮後黨。但9月20日,袁世凱向榮祿告密, 榮祿當即赴京部署。夜半,慈禧囚禁光緒帝,矯旨稱皇帝"再三懇請訓政"。從21日起坐殿辦事,重掌政權。同時, 關閉北京各城門,封鎖交通,出動3000軍誓在全城搜捕維新派人士。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海外,譚嗣同等戊戌六 君子被捕遇害。清政府隨即罷免數十名支持維新派的官員,除京師大學堂外,全部新政均被廢除,戊戌變法失敗。 榮祿(1836-1903),滿洲正白旗人,瓜爾佳氏,字仲華。1902年封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 在戊戊政變中被害的6位維新派志士。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生於北京。1896年為候補知府。1897年在湖南協助巡撫陳寶箴等辦時務學堂,次年辦《湘報》。1898年9月初任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戊戌變法。與楊銳、林旭、劉光第一起,稱軍機四卿。9月18日夜訪袁世凱,勸其助行新政。政變後,友人大刀王五願保其出逃,譚以"二百年來未有為民變法流血者,流血請自嗣同始"婉拒。28日於菜市口遇害。著作編入《譚嗣同全集》。林旭(1875-1898),字暾谷,福建 侯官(今閩侯)人。1895年任內閣中書。1898年3月倡立閩學會。9月初授四品卿銜軍機章京。楊銳(1857- 1898),字叔嶠,四川綿竹人。張之洞的弟子。1895年參加強學會,1898年春倡立蜀學會並參加保國會。戊戌變法 中任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著有《說經堂詩草》。劉光第(1859-1898),字裴村,四川富順人。1883年任刑部主 事,1898年參加保國會。9月初升任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著有《介白堂詩集》、《衷聖齋文集》。楊深秀(1849- 1898),字漪村,山西聞喜人。光緒進士,曾任刑部主事、郎中。1898年3月創立關學會,4月參加保國會。戊戌政變 時慈禧宣布重新訓政,他上流訪問光緒被廢之故並堅請歸政。著《楊漪村侍御奏稿》等。康廣仁(1867-1898),名 有博,號幼博。廣東南海人,康有為胞弟。1897年在澳門辦《知新報》,後在上海辦大同譯書局。1898年在北京參與維新運動。

克林德事件

克林德事件 1900年6月14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下令槍殺義和團團民約20人。20日,克林德乘轎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途經東單牌樓時,又開槍尋釁,被清軍虎神營士兵擊斃。1901年,根據《辛丑條約》,清政府派醇親王赴德賠禮道歉,並在東單牌樓建克林德牌坊。1918年11月,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北京人將牌坊拆除,遷至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改為《公理戰勝》牌坊。1949年後,又改為《保衛和平》牌坊。

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前身是義和拳等反清民間秘密組織,最初流行於山東、直隸(河北)等地。以設廠練拳等方式組織民眾,參加者主要是農民、手工業者和平民。1898年改稱義和團,戊戊變法失敗後,清廷改變對義和團的策略,調義和團進京,1900年6月在"扶清滅洋"的口號下,義和團陸續進京,在城內設壇800餘所,圍困攻打東交民巷使館區,並在天津、廊坊和北京抵抗入侵的八國聯軍,由於清政府和八國聯軍的鎮壓而失敗。

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 光緒二十六年(1900),英、德、俄、法、美、日、意、奧8國組織的侵華聯軍。19世紀末,中國北方爆發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提出"扶清滅洋"口號,並陸續入京。1900年5月31日,英、美、日、法、俄、意等國以保護使館為名,派兵300餘名,強行入京。6月10日,西摩爾率軍2000餘人進攻北京,被義和團擊退。6月13日,義和團與教民武裝發生沖突,德國公使克林德等在京殺害義和團民。6月16日,義和團開始攻打西什庫教堂。6月17日,八國聯軍攻陷大沽口炮台,6月19日慈禧在御前會議上決定對各國宣戰,21日下宣戰詔,並派庄親王載勛、協辦大學士剛毅任義和團統帥。7月14日八國聯軍攻佔天津,8月14日進攻北京。8月15日晨,慈禧挾光緒帝西逃。侵略軍入城後,火燒庄王府,屠殺在王府的義和團民約1700餘人,並在北京搶掠3天,後又繼之以私人搶劫。8月27日,清廷派奕劻和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向八國求和,10月聯軍首領瓦德西到北京,設管理北京委員會,由各國分區佔領北京城並提出議和大綱。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各國政府訂立《辛丑條約》。

庚子賠款

庚子賠款 清政府根據《辛丑條約》向英、法、美、德、意、日、俄、奧8個列強償付的陪款。這項賠款因系針對1900年(庚子年)的義和團運動而起,通稱庚子賠款,簡稱庚款。美國於1909年將其所得賠款的大部分,改充中國留美學生的費用。英、法等國也相繼仿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停止對德、奧兩國賠款的支付。蘇聯政府於1920年正式宣布放棄對俄庚子賠款。至1938年止,各帝國主義國家從庚子賠款中實際掠奪白銀65237萬兩,摺合銀元近10億元。

《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 即《辛丑議定書》,或《辛丑各國和約》。八 國聯軍攻佔北京後強迫清政府訂立的喪權辱國條約。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年,1901)九月七日,清政府全權代表奕劻、李鴻章與英、美、法、德、日、俄、意、奧、西、荷、比等11國的代表在北京簽訂該約。主要內容有:①中國賠款銀4億5千萬兩,分39年邁清.年息4厘,本利總數在10億兩以上。以海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抵押;②在北京東交 民巷劃出一個外國使館區(實際上成為"國中之國");③大沽炮台和大沾至北京沿線的炮台全部拆除;④外國軍隊駐在北京和從北京到山海關沿線的12個重要地區;⑤ 由清政府下令,永遠禁止今國人民成立或參加與諸國為敵的組織,違者處死;⑧懲辦"得罪"帝國主義的官員;⑦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列六部之首。

樓主自己挑吧。

⑻ 中國歷史上9月發生了什麼事情

1900年09月21日我國飛機設計師馮如第一次試飛成功
1901年09月07日《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09月02日清朝廢除科舉制
1909年09月24日中國設計的第一條鐵路通車
1913年09月27日孫中山組建中華革命黨
1922年09月04日孫中山決定改組國民黨
1927年09月09日毛澤東領導的湘贛秋收起義爆發
1931年0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
1949年09月30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1954年0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實施
1959年09月13日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
1976年09月09日毛澤東逝世
1981年09月20日中國一箭三星發射成功

⑼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後來簽訂辛丑條約為什麼是和十一個國家簽的

因為其他三個國家雖然沒派兵參加戰爭,但是在戰爭中也受到人員和財產的損失。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26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局枯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1894年清朝鏈悉甲午戰敗,更是讓西方列強對中國這塊兒垂涎已久的「大蛋糕」虎視眈眈!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借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
入華的聯合國軍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盪,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慈禧、光緒等一幹人逃亡陝西西安,隨後慈禧以光緒之名下」罪己詔「,通電李鴻章急速從廣東北上與洋人談和。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連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在後來也承認,「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
清國內部及遠東(棚臘乎滿洲平原)之權力平衡,亦受重大沖擊,間接導致清廷衰落、俄日沖突升級等變化。

⑽ 二戰時日本那位指揮官打下的山西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九月七日發生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